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关于备课的思考:教学理念要转变

关于备课的思考:教学理念要转变

更新时间:2018-11-07 11:48:01

《关于备课的思考:教学理念要转变》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通过南通与徐州的备课比较研究,我认为我们的备课要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 教学理念要转变,    虽然“素质教育”口号喊了很多年,大会小会也在讨论着什么叫素质。但是分数至上的理念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在家长心理的地位仍然是无法撼动的。上名牌学校仍是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诚然分数的高低确实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最好的体现方式。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学生其它方面也不错,因为好的成绩是由好的习惯造就的。央视名嘴白岩松写了一篇文章中提到:孩子,你学习不好,你还能做什么?但是追求分数有两条路,也代表了徐州与南通备课观的不同。
1、追求短期效应
  重视数学公式定理的应用,忽略知识的产生过程。每节课都充斥着大量的习题,以练促学,题做百遍,其义自现,熟能生巧。习题讲授也是就题论题,很少扩展,考试之外的内空坚决不讲。这是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这样做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我的两个同事,一名是地理专业的,一名是美术专业的。每节课都是针对定理公式,反复的练,灵活题,难题坚决不做。这种方法象农民倒粪,所以取名“倒粪法”。考试结果是明显高于其它各班平均分10--20分左右。
2、注重数学素养
教师不是定位在教数学上,而是作为引导者,启发者。学生也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研究数学。利用各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去研究,探讨知识点的产生发展过程,明晰各知识点之间的纵横关系。感悟数学本质,强化了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逻辑性,久而久之形成了数学的学科素养,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能力提升了,知识的迁移与转化也就会更加的迅速,准确。解题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没有刻意的追求分数,但是最终的结果,大部分学生还是得了很高的分数。
同样能提高分数的两种做法,显然第二种方法能使学生学习之路走得更远。
二、 能力培养明确主次顺序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战略方针,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创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做到“能思维,会思维,善思维。”那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但是出于某种原因,有的人强调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于是把原有的丰富的,随机的,适应学生变化的引导转化为固定死的导学案式引导。诚然,自学能力确实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这种培养方法,我不敢苟同。调研不少学校的导学案,大多是书上内容照搬,或是成了习题集。大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基本靠抄袭。
以公式定理教学为例,如果是自学,大多数学生在导学案上把公式、定理、例题抄下来,然后通过练习去巩固。如果是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没有预习,那么探讨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训练过程,创新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数学素养,以适应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够设计出丰富的、实用的引导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三、 做好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的意义,如何去做学情分析,我在博客中有着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不在说了。
四、 学材再建构
学材再建构应是建立在学情基础上的。我们设计教案是为了适应学生,而不是为了完成教材任务。根据学情对章节进行增减,合并,拆分,改变顺序。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我们就要勇于去做。我们要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 落实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抛开成见,不要顾及面子。要集思广义,要虚心的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不应形式化,应实在化。
以上几个观点是我学习南通后的一点感想,欢迎评批指正。
相关阅读
推荐
  • 三角形的认识 教研组说课

    一、找准起点,主动建构知识 所有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才能充分让学生参与。《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在教学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了表面是三角形的物体,看到三角形的形状,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三角形也已经是同学们学习的朋友了,在小学二年级也已经认识了直角三角形,我们的孩子对三角形已有自己的认识。今天的课堂无非是对同学们直观认识的三角形进一步整理和归纳,从理性的层面来分析和提升。基于这样的认识,一开始就切入主题,让孩子用手指书空三角形,

  •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行不悖

    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而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重视生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增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可能。 我想很多的一线教师在课堂上都面对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课前仔细分析教材,考虑学生的学情,对课堂教学做出了精心的预设,但真正在课堂实施的时候,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完全不在我们的预设之内。那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具体的、

  • 三年级随笔:今天的上课真有趣

    今天,孩子们要学习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本来打算自己讲的。在批孩子们的回家作业时,发现我走的两天里布置学生自己找计算题做,竟然有好多学生找了多位数乘法。于是就临时决定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上课。 上课了,走进教室,简短得师生问好后。我说:今天,我不上课。孩子们一惊,我又说:想让你们自己上,老师当学生。孩子们有的兴奋,有的沉默。我又说:先看书十分钟,想一想你怎样才能讲得让大家明白。 很快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跃跃欲试。 第一位学生上来,一声不吭,拿起笔写上竖式 1 2 3 3 6 然后手指指着竖式嘴里念道

  • “操”之过急为哪般---从三次授课谈操作中小学数学课程价值的追

    一、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现在的数学教材,有许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尤其是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而动手操作正是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架起了一座桥梁。 纵观目前的课堂,许

  • 数学学科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观摩研讨会反思

    4月18日上午,早8:00,室外,寒气袭人,但黄河路二小的阶梯教室内充满了春日般的温暖,看来,全市,至少是金水区数学教师齐聚在了一起,参加了数学学科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观摩研讨会。 我们阳光教育集团的几位语文老师也过来凑份子了。没有位子,被挤到过道上。我一看,大标题就蒙了,全是数学的,而且所谓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这几个重点强调的大字,让我感觉如此的陌生与不安。 开始听讲了,大会前一个大的环节是说课,几位来自不同校区的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题围绕着课程标准、课程纲要、教学设计、关于学业质量与评价标准、学情调查 、学习目

  • 追求数学教学的高效

    1.集体研讨,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师资配备方面,我们有意识的把中青年老师合理搭配,这样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扬长避短;同一年级,均有三至四位老师,同伴之间团结协作,注重团队力量的挖掘。我们既强调课前对教材的解读,以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也习惯课后的交流,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借助了wiki备课平台,互相借鉴他人的备课所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有效的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2.课堂落实,重视每一节课的质量。 同伴之间相互听课学习,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常态。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家常课,努力提

  •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今天,教学圆的周长。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课一开始,我就直奔主题,今天我们要研究圆的周长。谁知道圆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呢?两个班都有5、6位学生举手了。圆的周长=3.14直径,c=d,c=3.142r。有学生是从书本上看到的,有学生是听说的,有学生是家长教的。于是,我追问学生3.14是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学生都茫然了,不知其所以然了。学生有了探究欲望,才会激发学生

  • 没有课件和粉笔的公开课

    本学期听了近百节课,其中最亮的课肯定是现代与经典,这些课一如标题现代的,又是经典的。本次活动,我全部都作了现场电脑记录,共计3万多字,其中包括13节课、4个报告,另加每节课后的感言。 此次的现代与经典与往届相比,有几处让我觉得很新鲜,使我对大师的课堂又多了一份景仰。 1.没有试上的公开课。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贲友林老师上的《乘法分配律》,因为是按进度且用了生本的形式,根本无法预料具体班级的实际情况,所以他大胆地上了一节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试上的公开课。课上,多的是南师附小孩子的声音,那种学习的状态是让

  •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合理优化

    教材把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组合在一起。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但我还是按照老教材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让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 新课标教材对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给出了很多不同方法。有分别写出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为排列法;有写出某一个大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依次判断它们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常称大数翻倍法;有利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有培训时学习的简单快捷的短除法,可书上没有出现。这么多的方法,作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