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捕捉教材资源,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捕捉教材资源,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更新时间:2015-12-27 16:45:38

《捕捉教材资源,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用极富灵性的语言,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构筑了一个个静致、完整、丰富、生动的美妙世界。教师应充分捕捉教材资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努力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进入角色,移情体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与文本灵犀相通,产生共鸣,激发兴趣,挖掘潜力,让他们畅所欲言,在实际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口语能力。
1、利用插图,扩展说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插图中介绍了乌鸦喝不到水,它是怎样想办法的?最后有没有喝到水?孩子们有图可依,有话可说,自然兴趣盎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完整,对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引导他说得更具体一些。说完后再让学生读课文,与课文进行对比,看看自己说的哪些与文中一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看看文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在对比中明确自己的不足,逐步完善。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2、利用留白,补充说
留白,让学生用创造的才智为“艺术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现在的许多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某些情节就不作细微地叙述,但文章“词尽而意无穷”,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孩子的语言表达搭建的很好平台。如在《会走路的树》一课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两个“许多”是小鸟和驯鹿纯真友谊的再现,同时也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利用文本的空白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鸟会跟驯鹿去哪些地方?看见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有的孩子说:“小鸟会跟驯鹿去了茂密的树林,看到树木是绿油油的。”有的孩子说:“小鸟会跟驯鹿去了开满鲜花的草地,看到五彩缤纷的花儿。”还有的孩子说:“小鸟会跟驯鹿去了一望无边的大海,看到成群的海鸥在海面上翱翔。”等等。教学中,抓住了文本的空白处许多地方、许多有趣的事情进行拓展,为孩子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不仅使文本在孩子的脑海中丰厚起来,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言实践机会。
3、利用发散点,讨论说
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灵活,对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发散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并确立自己的观点,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多向互动中训练说话。例如在教学《司马光》后,我引导孩子思考: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出缸里的小朋友?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把竹竿伸进缸里,让小朋友抓住爬上来”;有的同学说:“搬块石头垫在脚下,伸手把小朋友拉上来”;还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找根绳子把他拽上来”。到底哪种方法最好?我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情景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训练学生说清自己的方法和这种方法的好处,增强了学生表达的条理性。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司马光的方法又省时又有效,他的办法最好。在讨论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参加争论的意识和习惯。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阅读
推荐
  • 语文学科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指导性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一条主线。对于课堂线索的看法。 我个人喜欢简约的课。课堂线索是很多因素的综合,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其次是教学重点的筛选,再者是教学环节的设计。 比如,语文课堂,听说读写,有很多练习的项目,但在具体某一节课,所针对的重点可能只是一个项目。以三年级下册《日月潭的传说》,这是一篇中国传说。向这个类型的体裁,练习复述故事,是比较合适的方式。那么,课堂的线索就很简单,扣英雄一词,理解人物。再用不少于15分钟时间来练习用四字词串联的故事复述。 上简单的课,就是把最需要教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深入地教。 分秒必争

  • 通过教学细节的设计来彰显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细节设计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细枝末节。细节虽小,却能以小见大,透射出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看到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精彩的细节设计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特定教学情境中的最佳选择,细节与细节上下贯通,前呼后应,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恰如其分,构成和谐的教学整体,细节与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注课堂有效的教学细节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

  • 以点带面 突破难点——《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二上的一篇课文。整篇课文都描写了黄山的奇石,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这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的创造。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石头的奇,就成为了就学难点。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从奇这个点入手。读课题后问学生: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奇特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

  • 《秋天的雨》一课听课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通过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的课堂上,潘老师设计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感受,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读出秋天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首先,潘老师适时指导学生边读

  • 多媒体让抽象变形象

    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有青蛙?他正在睡觉呢?这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描述的画面。 杨老师把这节课把侧重点放在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动物爪(蹄)的形状。出示图片后,老师首先以问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呢?把学生带入了课文,在交流后又出示了句式: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固定的句式帮助一年级孩子更好的把话说完整了,为后面的理解课文作好的铺垫。有了这个基础,杨老师又让学生想想他们画了什么呢?这个内容对于我们来说

  • 语文教学理念——我读《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经陈校介绍,很早就向校图书管借了《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但由于时间以及本人读书速度等问题,一直没能够好好地读这本书,于是利用暑假这段时间,仔细地将它看了一遍,领略了大师的一些教学思想,感受了其如诗意一般的课堂教学。 此书包含了一些在我看来是很深奥而又很能体现新课改思想的语文教学理念、王老师那诗意一般让人陶醉的课堂实录以及一些专家教师深入而精辟的点评。 对于书中谈及的一些语文教学的理念,虽然是一知半解的,但也有所感触。什么是语文?以前总认为就是语言文化,语文课,只要学生认识这些字、能读通课文、大致

  • 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语文课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听任务情境。建构主义鼓励学生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 2、学习依赖于共有的理解,这种共有的理解来自社会协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形成并捍卫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能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并与他人共同协商与合作。 3、主张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为了达到获得高级知识的目的,有必要在不同时刻重新安

  • 语文作业与练习设计

    10月12日,我校进行了花开星期二的QQ论谈。论谈的题目是《语文作业与练习设计》。在论谈期间大家各抒己见,论谈气氛热烈,为以后的语文作业的练习与设计起到了引导作用。 语文作业包括口头作业与笔头作业,做为语文老师能精心进行语文作业与练习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作业设计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如何设计有趣、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喜欢?如何设计让暂时落生后保底又能让优等生能跳一跳的作业?这值得我们研究。 一、 语文作业与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 。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

  • 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批改 ,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包括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课堂作业和回家作业。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因此合理设计、批改作业,尤为重要。 一、 合理设置作业是首要环节 。 1、在课堂教学中,在读课文、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课后布置巩固的练习,例我在上《盘古开天地》时发现有几个字易读错,第二堂课中就布置学生继续对这几个字的读音进行巩固。 2.布置作业难易度相结合。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