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童话,开启群文阅读的一扇窗

童话,开启群文阅读的一扇窗

更新时间:2018-11-27 17:09:37

《童话,开启群文阅读的一扇窗》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由于这群孩子刚从低段升到中段,阅读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刚开学我没有实施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研究。十一假期以后,正好进行第三单元的学习,第三单元共三篇课文,两篇童话故事,一篇神话故事,童话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感兴趣的吗?于是我决定打破教材的安排顺序,重组教材,把童话故事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于是我将本册书中的童话进行重新整合,《蒲公英》、《三袋麦子》和《小露珠》三篇童话一起进行教学。
童话故事有着拟人化的写法;个性的对话描写;生动的故事情节等特征,所以给学生有意识地渗透文体意识,关注故事类文本特征,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方法,使“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有着实在的着力点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由于是初次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对孩子和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所以上课开始我首先向孩子们提出挑战,这节课我们改变原来一课一课的学习方法,一块儿学习一个单元,而且还要进行拓展阅读,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孩子们听了都跃跃欲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并没有因为学生的兴奋而忽略孩子的阅读,一直以来孩子的阅读能力较弱,特别是班级里的几个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所以第一课时设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童话故事拟人化话的写法,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大量接触,我把目标定位在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个性的对话描写,每个童话故事里都不会少,《蒲公英》《小露珠》《三袋麦子》对话描写很精彩,所以另外一个目标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所以在第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孩子认读生字,熟读课文,并进行了扎实有效的写字训练。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内容量大,我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段落去朗读。并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这样就加深了对文本的感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确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联系语境或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二节课伊始先检查学生字词掌握,从这三课中任选一段检查朗读情况。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更喜欢小动物,所以我先带领学生学习《三袋麦子》,通过阅读比较三种小动物的处理麦子的方法,以及他们的不同表现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接着带领学生学习《蒲公英》和《小露珠》。在教学中我总怕孩子学不会,所以对第一篇课文进行过度的分析,造成了虎头蛇尾的现象,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则比较仓促。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身心疲惫。回顾一下才发现自己只是将三课的教学活动进行了累加,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下次展开教学活动所应该考虑的。最后布置作业:演童话、编童话。
第三节课主要是综合性学习:演童话、编童话。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演一演,然后推选两组学生展示,小组表演完后,让学生评一评,哪些好,为什么?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引导学生了解童话这种体裁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其特点,教师帮着总结,如丰富的想象、夸张、拟人、树木花草会说话等。然后引导学生你能不能自己编一个童话故事,教师根据学生编 童话的情况进行反馈指导,布置作业修改或重新写一写童话。
相关阅读
推荐
  • 四年级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后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文四至七自然段,既有耳闻,也有目睹,间接叙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是理解的重点。此外,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配合进行写话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与我有着相似的表现,就是对于书中所说的半信半疑。培育一棵树的费

  • 苏教版第二册《骑牛比赛》教学反思

    在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特别是一些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他们也敢举起小手来发言了。我想,这是小组学习带来的好处。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些胆小的同学在讨论过后有了自信,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今天的课上,我让学生讨论骑牛比赛的场面和这位骑手为什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这两个问题。在交流第一个问题时,学生从挤满看出了观看比赛的人很多;从疯狂,上下蹦跳,野性大发,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看出比赛很疯狂,很激烈;从兴致勃勃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出比赛的人很开心;从技

  • 《蚁国英雄》句子分析

    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引导学生认识到,句子写出了火势凶猛。这里还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形象的描绘出了当时的情境。而一个围字又突出了蚂蚁即将无路可退。可想火势之大。 在理解之后让学生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大火?学生就能准确的表达出来了。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

  • 结合文本语言,培养想象能力——《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是一篇有趣的精读课文。它描写的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敢于奉献的精神。 神话故事的学习,除了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的特点之外,还应利用文本大胆、夸张的想象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也不例外。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女娲精神的关键语句也不难理解,但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来,需要教师充分预设,利用想象来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饱

  • 略读课《松鼠》让高段孩子同样感受童趣

    今天给小人们上略读课文《松鼠》。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眼前。可是,早自修,学生的机械化的朗读,让我这个旁听者怎么也欣赏不出小松鼠的可爱,更别说能听出孩子们的喜爱之情了。我该怎么让高段学生也那么感兴趣地,那么享受似的阅读本课,感受小松鼠的可爱,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呢?我的脑细胞开始不停地运转,昨天看过的教案需要推翻和重整。 上课了。我先和孩子们简单回顾了一下上一篇说明文《鲸》,然后问: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动物世界里,还有一些比较

  • 在“爱”中渗透写作指导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的故事,文章结构清晰,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在这节课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前半部分,让学生去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这一部分的学习既要让学生在朴实的语言,平凡的内容中感悟真情,也是为了下节课最终学生能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

  • 趣味语文:巧编字谜 激发兴趣

    今天我上了语文园地八中的趣味语文,是让学生猜字谜。书上出了一个谜面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哥哥有,弟弟无;周家有,李家无;听说有,读写无。这个谜面每句三个字,前后的词语又相互关联,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喜欢读,而且很容易就猜出了谜底是口字。我又请他们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同学们都争着要解释,看来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个谜语的奥妙所在了。 于是我趁热打铁,让他们自己来续编这个谜语,要求也是每句三个字,用上有和无,而且前后词语要相互关联。我自己也准备了几句,本来想等学生编不出时露一手的,没想到学生比我编得更多

  • 该怎样对孩子渗透语文的美

    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突然感到自己肩膀被谁拍了一下,有一种沉重感。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应该还给他们一个怎样的孩子?我在我自己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做些什么呢? 我想:让语文的美,渗透到孩子的血管里去。让孩子爱上语文,让人文精神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曾经读过这样一篇小说,小说的智者说,要让土地不长荒草,那就种上庄稼,要让自己的心灵不荒芜,就让美德占领它。语文是美的,让语文的美占领孩子的心头。孩子就不会变坏,就会越来越好。 那么,如何让语文的美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呢?我觉得首先要消除孩子对语文的戒备心理。让学生

  • 在讲评作文时讲究科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庄某是我班一个学习随意性大,自我约束能力差、怪怪的男孩。为此,我常被他的一些琐事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下面举一个例子) 记得上个学期的一个周五放学时,我给学生进行了简短的安全教育后让他们排队回家。吴老师正要帮我把孩子带出去时,我发现庄某和陆某慢慢吞吞在理书包,我便上前问道:孩子,你们怎么啦?是不是奶奶她们会晚点到?他们点了点头。一个接着说:我奶奶今天有事,要到4:00左右才来接我的。另一个也说道:我不知道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奶奶也不空。噢,这样啊,那你们快点把书包整理好,等在传达室吧。哦,不,就等在老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