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9-05-13 15:35:51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 By: 18张婉婉 ] 最近我仔细的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感触颇深。这本书主要分为这几个部分: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作文教学策略,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课外活动指导策略,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我主要研读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感觉受益匪浅。

一,什么是阅读?书中这样写到:阅读,一般是读者通过视觉去看用文字写出来的东西,从中得到某种满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情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活跃自己的思维,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还要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相互渗透。所以在学习中,不能将所学学科机械地分割开来。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有哪些?

  (一)以读为本。

   阅读课就是读书课,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看书读书活动。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阅读教学必须重视阅读实践,要以读为本。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必须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实现。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就是以读为本,他会要求学生反复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一篇课文学生读不熟练,于老师是不会详细的去讲解的。在课堂上,于老师总是引导学生自主去阅读,让学生切切实实的去读书,在读中整体感受,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美的享受。于老师的阅读教学,可以说不仅是一节节阅读的盛宴,更是听的盛宴,孩子们在朗朗的读书中,理解了内容,认识了生字,最终形成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珍视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珍视即珍惜重视,独特是独有的、特别的,具有个性的,包含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价值取向。这一理念深刻的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即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自读自悟,鼓励个性化阅读教学。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比如,我在执教《船长》一课时,有一个孩子提出这样的质疑: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选择沉入大海?我觉得他没有必要死。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并没有制止孩子的这种与众不同的想法,而是趁机问道: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请说说你的想法。这个孩子马上说:因为船上所有的人都获救了,他完全有时间救自己,而且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经验丰富的船长,活下不是对社会的帮助更大吗?况且他的离去,对家人也是一种伤害。我称赞这个孩子讲的很有道理,有启发其他同学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的谈论起来,不过最后我还是给孩子们解释了一下作者雨果为什么要安排一个这样的结局:因为他是是一个著名的悲剧作家,擅长写悲剧,通过哈尔威船长的牺牲来制造一种悲剧效果,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孩子们都若有所悟的点点头,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同时有解释了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达到了更高的教学效果。我读了大量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实录,我发现,其实于老师的课堂也是尊重学生的课堂,尊重孩子独特情感体验的课堂,在于老师的课堂,孩子们总是思想很活跃,总是能迸发出一朵朵思维的火花,由此可见,只有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阅读课,才是孩子们真正阅读、真正理解的课堂。

(三)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这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尊重语言积累,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感,这已经是语文界的共识。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直觉领悟能力。也就是学生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不仅知道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还应该知道文字蕴含的深层含义。培养良好的语感,可以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强化语言训练,鼓励学生想象和联想,加强朗读和诵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记忆,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形成良好的语感。
我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注意学生的语感的培养,一篇文章,孩子们一定要提前预习,在预习的时候,至少要读三遍。在课堂上,我有一多半的时间是让孩子们读书的,个别读,开火车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更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优美片段,我还鼓励学生去背诵,积累语言素材。课外,我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美文章、或者儿童文学作品,每天在群里读书打卡。通过多种途径的促读,我们班孩子的语感还是不错的,拿到一篇文章,大部分孩子能做到通顺的读下来,理解文章基本的大意。

(四)注重课外

重视课内外沟通,这也是我研究的“连接策略”的范畴。重视课内外沟通,首先要加强课堂内外联系,学生的阅读内容绝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这样在对本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学生理解的更全面,更深刻,同时无形中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教学《端午粽》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提前查阅了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屈原的个人资料,于是在最后一节教学中,根本不用教师讲,孩子们纷纷讲了自己提前查阅的资料,对端午节和伟大诗人屈原,孩子们的了解的更全面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课后开展拓展性阅读。例如在学习《后羿射日》的时候,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国深化故事》,在学习《揠苗助长》的时候,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华寓言故事》,在学习冰心老人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冰心老人的其他作品《小桔灯》、《寄小读者》等。
其次,加强校园内外沟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访问、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随家长外出旅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最后,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语文是文化的载体,阅读材料中必然含有社会、自然的知识,包含有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因素,这就使得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与科学课、品德与生活课等课程教学有着密切关系。例如教学《但愿人长久》、《让我们荡起双江》、《快乐的节日》等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把课堂教学和音乐学科连接起来,在学生学完课文后,教学生唱唱这些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再如教学《奇妙的互联网》一课,就可以和相应的信息学科进行结合,《雾凇》一课,就可以和科学学科知识结合,《虎门销烟》就可以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结合,等等。这种学科之间的整合、连接,就可以有效的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全面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新的感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关阅读
推荐
  • 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朗读课

    那么怎样真正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朗读课,是学生的朗读水平能日益提高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这一直是深深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给予充分的时间,有效朗读文字。 1.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在这方面我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学生会较早的到校,这段时间用来玩也是一种浪费,还不如大家一起好好的读读书。于是我克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也一早到校组织学生朗读,并且我不吝啬给学生肯定的眼

  • 营造氛围,激发写作之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一理念的启发下,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记得有一次作文,要求一次比赛。于是,在作文课之前,我班就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邀请体育老师作裁判,并组织其他班的学生来观战。就这样,一场激烈的比赛拉来了序幕。由于学生自己就是主角,所以感受尤为真切,激战的过程更是体验深刻。之后,我还将当时激动人心的一幕拍成照片,在第二天的作文课上展示。而此时此刻的学生,看到自己上了镜,乐开了花

  • 张扬个性,拓宽写作之路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忽略学生个性存在,拘泥于教师命题,学生受命作文或者统一内容、要求,指导成文等等僵化的模式里,结果,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张扬,更缺乏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我们知道,作文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古语曰: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作文是为了自我表达。由此可见,作文就是学生自我需要的表露,是个性得以张扬的一块阵地,是感受得以宣泄的一种途径。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

  • 教会学生品改作文——学《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有感

    昨天我和教研组的同伴一起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的意见。学习后,感受颇深的还是关于小学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的艰难与痛苦的职责。从学生的苦恼写作到老师面对未同嚼蜡的折磨似的批改,都让老师很难释怀。学生不好受,老师也不见得好过。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一交了之,留给老师去批改。而老师呢,单纯的搞书面批改,改呀,评呀,煞费了苦心才把一大堆的作文本改完。殊不知本子发回学生后,他们不瞧红笔满篇的所谓精批细改,而一看分数就置之不理。教师的千辛万苦就这样付之东流。 要解决作文教学中的这

  • 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写作

    学生愁写作,教师愁修改,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共识。学生愁写作,愁的是写什么,怎样写。教师愁修改,愁的是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 每次的作文修改,教师都要煞费苦心一番。眉批、总批写的头头是道;优点、缺点说的恰如其分。既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又怕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而面对教师的一番苦心,换来的是学生的不闻不问,他们捧着作文本,往往关心的是什么等第(多少分),而并不是静下心来阅读老师的点评,思考自己的习作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冷漠导致了教师的修改流于了形势,成了为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而做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教师一

  • 面对段落时,我怎么办?

    一直以来,我都对语文课中的作文课十分害怕。真不知该如何上才好。暑假里,有一个亲戚的孩子让我帮他辅导一下作文,可我还真害怕。我该怎么给他辅导呢?于是,我只好实话实说,推了这个辅导之名,只让他每天到我家来,我监督着他看看作文书之类的,并且时不时的摘抄些好词好句,写点读后感或什么的。也不知道怎么辅导评价。 暑假里是这样推了,可是现在上班了,总不能再推了。总不好把语文课里的作文课放开不上,请另外一位老师来上吧? 就是这样一个怕上作文课,怕辅导作文的老师,接到的班级学生作文水平却是在一个写作文不分段落的基础上。 第

  • 建构朗读意象,逐层深入

    精致语文追求语文味、审美味,生本味。在阅读语文文字同时,要学生能体验形象,感受文字意蕴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在《望月》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建构朗读意象,引领学生深入文字包含的意境中,走近月夜的美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案例】 《望月》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这幅画面,看看有哪些景物?(生自读第2小节后交流各自想象到的景物。) 生:我好象看到江里都是水在流动,月光照在水面上,亮闪闪的。 生:我看到有许多的树,在江的两岸,还有许多的芦苇随风摆动。 生:我看到天上有一轮

  • 语文教学联谊活动听课感受记录

    今天去全小参加了我校与全小的语文教学联谊活动,第一环节是两个课例展示,是全小经验教师夏小蕙老师的二上《浅水洼里的小鱼》和实小新手教师蔡美亚老师的六上《圆明园的毁灭》,两堂课都非常精彩,给我们听课教师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将自己的零星感受记录如下: 1.媒体创设,推动理解。 两堂课都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媒体,使感受更具体化、真实化。如:夏老师在开课伊始,便让孩子观看了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生活的鱼群,初步让孩子们感受到鱼儿在海中的自如与幸福,这为后文鱼儿离开了海水便无法生存的理解起铺垫作用;第二处,夏老师让学生通

  • 探寻特级教师课堂魅力,感受略读课文的丰盈世界

    几年前,虞大明老师来我校讲学,他的《猫和战争》使我大开眼界,那种高不可攀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回味了很久。这次又听说虞特要来,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不知虞老师会送来怎样的课? 令人惊喜的是,这次的虞老师大气、从容、智慧的风采依旧,还多了一份平易近人,让所有聆听的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哎,我怎么没想到,这篇课文还可以这样上,下次我也要去试一试。如果说与几年前的虞特比,现在的虞特在教学上应该是更加的实在和游刃有余。 这次他为我们送来的两堂课都是人教版五下的略读课文《金钱的魔力》和《梦想的力量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