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更新时间:2020-07-07 15:27:25

《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澄迈县美亭学校黄竹小学 王天礼,在2016年度特级教师教师林朝阳工作室团队的影响下,我成为了一名“本真”语文的追随者,读书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我利用闲暇读完了朱绍禹教授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掩卷凝思,我被书中的系统阐述和深刻见解深深触动,感觉受益匪浅,同时也被书中许多似懂非懂的学科术语带入云里雾里。借此机会,我把自己的读后感整理一番,一方面是对自己认真读一部专著的小结,另一方面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和各位工作室的成员们共同分享自己的肤浅之见:

该书是一本务实的著作。书中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和需要,侧重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对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进行了具体阐述和示例。并将2011版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理念、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结合相关章节内容进行详述,以便于我们在充分认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真正将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指南。

另外,根据语文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书中除了努力呈现实用的语文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和基本结论,还提供了较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引入很多已成体系的名师的训练模式,例如:《第6章写作教学》把贾志敏老师“高、趣、真、活、实”的写作教学模式;李吉林老师的“情境作文”;李白坚教授的“快乐作文教学法”;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模式……都引进书中介绍。编写组力争反映理论前沿,关注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动态,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能给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读完这本书,我一方面觉得自己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巩固,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已经站在了更高、更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语文教学,以致我的语文教学研究便正式走上不断进步的道路了。

在编写组的研究视野中,语文教育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得到了重新的辨析和认知,我在书中吸收了不少新的见解,尤其在反复研读《第11章语文教师》的过程中,心情每每澎湃不已。阅读是夯实语文教师人文底蕴,提高我们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的基础。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纵观窦桂梅、魏书生、程红兵、李镇西……一串串如雷贯耳的名字,还有许多正在成长中的优秀教师,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和严谨的实践不断追求着教育工作的完美。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自我挑战精神所催生出的各种优秀品质的光芒,其中重要的有三条——善于读书、思考和写作研究。

可见,读书是第一位的,思考是第二位的。我回想自己多年来也算爱读书:大夏书系、朱永新教育作品系列、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薛瑞萍班级日志系列……各种名家著作、中外教育案例我都有所涉猎,但我却只读书不爱思考,往往是身入宝山却空手而返。为此,我深深自省,勉励自己以后一定要笔耕不辍,在反思中不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教育的智慧。

可喜的是,省骨提高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里,同行们矢志不渝、不知疲倦地钻研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学友们谦虚好学的行为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的学习交流,我们都会碰撞出不少新的思维火花。

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反思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我要成为一名“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教学苦行僧,怀揣着自己的的教育“本真”追求,与大家一起并肩上路!
相关阅读
推荐
  • 以点带面 突破难点——《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二上的一篇课文。整篇课文都描写了黄山的奇石,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这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的创造。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石头的奇,就成为了就学难点。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从奇这个点入手。读课题后问学生: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奇特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

  • 巧借故事 突破标调难点

    教学了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拼读音节的时候,就遇到了声调标在哪个韵母上的问题。ai和ei中,声调都标在前一个字母上,而到了ui和iu里,又要标在后一个字母上,这个麻烦事,有几个孩子是怎么也弄不清楚。 课堂上,我也教了一首标调的儿歌,但儿歌编的并不形象,孩子们还是继续糊涂。于是我想到了编故事,我把声调形象地比喻成帽子,告诉孩子们,拼音王国的国王要发给拼音宝宝们一些帽子,每个音节只能领取一顶。那么,这顶帽子究竟戴在哪个字母头上呢?大家争论不休。于是国王下了个规定,按照大家来拼音王国的顺序来

  • 在“爱”中渗透写作指导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的故事,文章结构清晰,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在这节课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前半部分,让学生去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这一部分的学习既要让学生在朴实的语言,平凡的内容中感悟真情,也是为了下节课最终学生能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

  • 对口语交际课的思考

    通过认真学习《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体会颇深,其中第18、19条,对如何教学和组织实施口语交际课提出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这些建议。但联系当前小学低年级口语教学的情况看,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存在口语不规范、流畅度欠缺、不能认真倾听等问题。 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相对于中高段学生培养口语能力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因此我觉得在具体的口语教学过程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 学习《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的体会

    周三下午,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和《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深有感触,课改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进行的,目的是扬长避短。我们的短是什么呢?专家指出,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弱。形成这一原因有诸多因素,但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是在课堂进行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1、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

  • 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近来浏览一些教育类的杂志发现教育家与其他在教育上颇有建树的学者,都把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而自主、合作、探究这种语文学习的方式也被积极倡导,成了时下比较流行时尚的教育流行元素。 在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也尝试采用让学生们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再共同讨论交流的方式,几节课下来,稍有奏效,某些学生的个性阅读在课堂上得以施展,创新的意识也开始渗透。课堂由些出现了不少亮点,讨论也异彩纷呈,滔滔不绝起来。如前天在与学生共同学习课文《爬天都峰》时,学生

  • 融情入境 突破难点——二年级上册《欢庆》

    《欢庆》这首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都围绕着爱祖国这个专题进行编写。整首诗展现了隆重、热闹的国庆场面,大部分诗句采用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一副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本课的重点在于表现国庆的欢乐热闹气氛,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喜庆、欢乐的气氛,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从两方面入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 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对国庆的来历、意义并不了

  • 追寻麦哨般的美-----忆我的语文课堂

    麦哨声儿掠田野/一声呼儿一声应/湖畔孩子在割草/衬衫凉帽花肚兜小时侯在农村长大,有一种情结挥之不去,那就是对乡村生活的无限依恋,就如我现在热爱的语文课堂。 从六年级到四年级,相差一个段,只觉得有一种落差,何况又是新教材。 但一年下来,虽遗憾多多,却也有收获的喜悦。不知是新教材编得好,还是中段孩子的热情,他们点燃了我上课的激情,一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上课的快乐,上语文课的乐趣。那种和孩子一起分享文字,分享阅读的快乐,那是以前没有的,或者说从没有这么强烈过。每天到课堂中,我不觉得有压力,不觉得累。在一

  • 我的有效教学调控案例——合理调控让我们的教学更从容

    调控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其实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从教学内容,到对学生的组织;从个人的发挥,到整个过程的节奏把握,等等。教师的调控能力,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它是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果断的处理等多方因素的有机结合。 然而这一切的智慧却需要在我们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不断地梳理和提升,才能积极能动地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机敏地、富有成效地调控课堂,才能更从容地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案例] 我在试教六上《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曾与学生有过这样一段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