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后感

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5-02-13 10:38:20

《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早已是一份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文件,在上半年的编制***准备期间就阅读背诵过,但对于《指南》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并不是十分深刻。参加工作之后越发觉得只有认真学习理解《指南》才能为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定位,才能真正确定每次活动的目标。通过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这本,我感觉收获很大,感触颇深。下面我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感触和收获。
   第一,深入理解,全面认识。之前我认为《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之前我认为“目标”只是能够方便教师衡量幼儿的发展水平;“教育建议”是给教师提供一些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但是后来发现目标之间还有更深的联系。例如像科学探究的目标有“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之前只是在备课的时候参照这三条目标中的相应内容来来制定事宜的目标,而这三个目标其实包含了三个维度:情感态度、方法能力和知识经验。三个目标相互依存,是一个探究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表现,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教育建议”方面,《指南解读》也给出了更为细致的操作方式,方便教师家长学会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幼儿。
   第二,把握要点,少走弯路。《指南解读》是一本将《指南》变厚的书,但对于学习者来说它更是一本把《指南》变薄的书。如果自己单看《指南》,会觉得只是得到了一份有关专家学者们研究后的结果的文件,这份文件告诉了我们“要朝什么方向做”“要做些什么”没有解释清楚,所以有时觉得照着指南进行教学一方面有利于自己的教学,一方面感觉自己只是一份文件的执行者。自己好像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朝这个方向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指南解读》中针对每个领域的情况还给出相应的孩子学习的特点和指导要点,从而解释了上面的两个“为什么”,让教师们在做的时候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指南解读》中指出了孩子的学习特点,让教师明白应该注意该领域中有哪些教育中的误区,尤其是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都明确给出了相应领域中的指导误区。
   第三,灵活运用,高效实施。《指南解读》的第二部分是“怎样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部分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如何利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把《指南》实施融入到一日生活之中”、“通过区域游戏来实施《指南》”、“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使用《指南》”。体现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看完这一部分,明白了《指南》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知道在幼儿园每天的每一个环节中或所有的活动中,都有必要渗透《指南》的精神,教师需要多角度灵活地引导幼儿朝着《指南》目标的方向学习与发展。单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体现《指南》的精神并不是真正体现《指南》精神,死板地将“是否达成目标”作为衡量幼儿发展水平是不科学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很多具体的在一日生活中运用《指南》进行教学的要点,对于落实指南有了更为开阔的认识。
   第四,立足今日,展望明天。通过学习《指南解读》让我更加清楚了“今天”需要做的事情,更让我发现了一些很多未来可能要做的事情。例如,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家园沟通,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工作。《指南》中科学的理念,具体的教育建议无意将开始充当起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共同教育的桥梁。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于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素质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指南》在今后无疑是一份家庭教育的“必备指南”。我需要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学习《指南》,落实《指南》。不仅将《指南》运用在每一日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在今后更好运用《指南》帮助家长进行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提升家园共育的合力。
   如果说《指南》是一本让我在工作中找到“南”的书,那读完《指南解读》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我不仅找到了“南”在哪里,跟找到了“东”“西”“北”在哪里。看似薄薄的几页《指南》其实凝聚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信息。不断学习《指南》,按照《指南》的精神去进行教育教学,让我的教育事业就像是一棵栽在溪边的小树,可以不断被滋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学要反复阅读,精读,研读《指南解读》这本书,相信每次读完我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相关阅读
推荐
  • 柔弱的刚强——《不做教书匠》的读后感

    寒假里,我们为我们每个教师找了一本《不做教书匠》的书,书的封面儒雅、温馨,映入我眼帘的那几行小字分别写着: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教师,我是一位刚踏入这行的青年教师,上天给我这样的一次机会,来接近教学、孩子。 一页一页的翻看中,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比喻,车胎为什么经得起长途碾磨,开始人们设计出很硬的抗震轮胎,但用不来多久,就被震的得七零八落,后来造出有弹力的防

  • 读《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案例和论文》一书有感

    作为一个一线工作的老师,上课是我们每天需要做的基本工作,有时会为自己一节很顺利并且和孩子互动很热烈的课而感到兴奋不已,有时又会为一节认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没有很好的完成而感到懊恼不已。其实一个失败的活动对老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绪气馁、低落只是一时的情绪,可是在过后老师应该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自己活动的设计是否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是否结合了幼儿的实际的经验水平。《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由

  • 心中装满爱,眼中盛满情——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后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用崇高的品格和对教育的痴情点燃人性的灯盏,照彻教育者的心底。它会使你在迷茫困顿中洞启心扉,收获丰裕的教育智慧。最近,我读了他晚年的封笔之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凝聚着老人一生执着于教育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读来耐人寻味。其中有一篇文章《怎样培养需要人的情感》读后感触特别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他还认为:人的精

  • 不受束缚 自由成长——《小人国》观后感

    观看了纪录片《小人国》感触很深,里边的幼儿园教育形式让我很震撼,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形式才是真正的为孩子的成长所起到帮助。纪录片拍摄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讲的是北京郊区的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幼儿园里所发生的几个事情片段。如果没有事先告诉我这是发生在幼儿园里的故事,我可能会以为拍摄的地方会是托儿所,因为在我们周围的幼儿园都是建造的像城堡宫殿那样美丽的建筑物,很少看到像家庭院落一样的,所以还真想不到这就是一所幼儿园,可能在这样的幼儿园里会有更多的温馨,就像家一样。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很凶很霸道的小男孩池亦洋。小小年

  •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读书体会

    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书籍《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如沐春风,发人深醒,给我很多的启发。他科学透彻的分析,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在整个书中他更多的是运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例子,让人记忆深刻,也更能给读者以共鸣。读了孙老师的书,我觉得虽然自己刚接触教育工作,但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跟他们构建起和谐的师幼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构建呢? 一、 教师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 爱是教育者不可缺少的,陶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才能达到内心的最深处。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班里的几十

  •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后感

    这几天一直在读一本书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书里的文章多半是随笔,而且写的也都是平时在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点点滴滴,情真意切,令人不得不深思。 薛老师对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们。正如薛老师所说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多么朴实的话语,作为一个老师,需要的就是一个班。 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有时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但责任感又使我不得不

  • 学会正确表扬孩子——读《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有感

    每个人都喜欢受到表扬,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人的一种生存需要。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赞美,就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廪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收到别人的赞扬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孩子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表扬,会使孩子的思想、行为受到鼓舞,因而变得自信起来,从而生活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不恰当的表扬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紧张情绪,还会使孩子变得受不住批评,心理承受能力差。那么,我们在对孩子进行表扬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不要

  • 《第56号教室的故事》幼儿老师读后感

    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后,我深有感触。干了十几年的幼儿教师,有许多的艰辛,同时也有许多的收获,正如雷夫在书中所说:教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我是一个好老师,但仍然无时无刻不感到教学的坚难,无时无刻,因为我必须想方设法教学生如何在一个不诚实的世界里做一个诚实的人,如何在一个不友善的世界里做一个友善的人。这是非常困难的。是的,只有认真负责,一心搞好教育的好老师才能时刻感到教育好孩子的困难和巨大压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3-6岁的孩子是站在人生的第一起跑线上,是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作为一

  • 读书沙龙“交流分享”活动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稻田镇幼儿园 李海霞、刘金芳 近段时间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与提高,但理论性的知识于我们而言毕竟难以理解和吸收,然而参透解读又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消化和运用,我们开展了本次读书沙龙交流会,旨在让老师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提出疑问、交流心得、分享收获,能够安静的坐下来细细的研读讨论,慢慢地内化吸收书中的知识,从而切实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 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 活动地点 亲子活动室 参加人员 幼儿园部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