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读《儿童就像科学家一样》

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读《儿童就像科学家一样》

更新时间:2016-04-16 19:52:50

《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读《儿童就像科学家一样》》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近看了克里斯汀·夏洛和劳拉·布里坦写的《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一书。 “儿童像科学家”,其内在含义就是要多多关注儿童的“好奇与困惑”,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促使孩子获得更多更好地发展。
最让我觉得有启发和共鸣的是第二部分中的第三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其中创设“物理环境”中的几个原则让我感悟颇深:
原则1:“考虑良好的交通流动和活动地点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的活动地点灵活、不受制约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要为孩子创造便于活动但又不侵犯其它区域的场地。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各个区域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安排。比如:科学区是操作的区域,相对材料比较多,要提供一些柜子,另外由于探索是科学区的最大特点,幼儿需要思考,环境需要相对安静,可以把科学区设置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语言区也是相对安静的区域,需要孩子们观察、讲述,可以把这两个区域放置在一起。而音乐区需要音乐、需要乐器、需要孩子们的表演,比较热闹,这和以上两个区域的特点完全不同,设置的时候就要注意。再比如,生活区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针对小班幼儿园而言)的地方,可以结合在娃娃家进行。
原则2:“在使用物理空间时尽可能考虑到灵活性。”我觉得“灵活”,在设置区域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空间小、场地小的幼儿园,只有“灵活”,才能让空间变得更大、更广。因此,我们在设置区域的时候尽量一面靠墙,这样区域之间的通道就出来了,区域之间有了比较明显的划分。我们还充分利用了教室里的窗台、柜子、整理箱等有限的条件,比如,几个整理箱并排放在一起,放上几个塑料板和垫子,可以变成温馨的“阅读区”,窗台可以变成训练自理能力的地方(系鞋带、折衣服等)。娃娃家的小桌子是流动的,可以下棋,可以看书。有限的条件,只要有了教师们无限的智慧和孩子们的无限创意和生成,
原则3:“材料的可接近性能鼓励儿童的自我导向活动。”即选择适合孩子的、对于他们的探索活动有利的材料,而不是老师随意投放材料。要考虑到,有时候投放过多的材料可能造成孩子负担过重。给孩子合理数量的选择材料的机会,确保材料的可接近性要比给孩子一大堆材料更有利。”
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接下来我还要继续慢慢品味书中蕴含的教育哲理,运用到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和课题研究中,从而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在科学世界里尽情探索、发现奥秘。
相关阅读
推荐
  • 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读了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老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因为种植是有关自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自然,接触生命的吗? 看了这篇文章,对比自己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而虞老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己的

  • 集体教学活动给孩子的是什么——《教育小语》读后感

    《教育小语》一书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轻轻地诵读这些教育格言,细细品味这些教育格言,不难发现,它们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新颖独创,有的寓意精深,有的耐人寻味,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一本世界教育思想的宝典。 在第四编向我们阐述了学会如何学习和读书,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到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了使他对你所教的东西发生兴趣,那就不应该使他的脑筋对你所说的话是那样的默从,就不应该使他

  • 小问题中研有效——《有效课堂的追寻与思考》读后感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参与了本园申报的苏州市十五课题《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并与上学期结题。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策略,这些研究对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但是课题结束以后仍留给我思考和回味,因此,在暑假中我拜读了王文英老师撰写的《有效课堂的追寻与思考》一书。 刚第几页,心存后悔。心想:这里没有我要的有效教育的理论以及实用的策略;这里没有与我们幼儿园相关的活动案例,读了没有实质性的价值。王文英是太仓朱棣文小学的老师能写出这本书就是一个奇迹,是我们身边的专家,继续读,书中定有颜如玉。带着期待和挖掘宝藏的心情

  • 《课堂深处的精彩》读后感

    在90课时培训的时候,培训机构下发了雷玲老师主编的《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一书,本书的标题是最吸引我的,参加工作11年了,也一直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学,却从没有真正的领悟课堂,我真的感觉自己的教学需要追寻课堂深处的精彩。可能大家会认为对于一个幼儿教师选择这本书不是很合适。因为这本书大多数讲述的都是中小学生的教育案例,但我认为这本书中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值得我们所深思的。以往读很多的教育理论类书总是觉得说的有道理、有同感和共鸣,但是只停留在情感上的认同,读后仍然不能对实践有帮助,实用而可操作

  • 读《开启教师之门的钥匙》后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纵观古今,书的重要性可谓是毋庸置疑的了。它伴随着我走过了工作、生活的四十多个春夏秋冬。我又重拾了几本必读书籍,书籍作为一个载体已经成为了我幼教事业专业发展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好的书当然是要精心细读,细心品味。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 最近,我看了一本《开启教师之门的钥匙》的书,确实给了我在幼儿教育事业方面的开启了一扇门。它是一本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

  • 一堂党史教育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观后感

    影片结束了,我抹着眼角的泪水,走出了观影大厅,抬头看见身边的同事们都在说着同样的感叹:太感人了。这部影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让生活在奢华、祥和的世界里的我们缅怀这些英雄们,这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献出生命的伟大的人。 从电影本身而言,这部影片讲述的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可贵的是它所承载的却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它表现了当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追求民主、向往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这一深刻道理。它的故事情节虽然没有恢宏壮观的场面,也没有领袖人物的运筹帷幄,但自始至终我

  • 研讨也快乐——《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作者运用了大量草根化的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文中的各种研讨模式真真实实吸引了我。特别是关于游戏化研讨,看了不得不让我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说起研讨,可能是我们每个老师最最头疼的一件事,尤其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讲,更是无从说起,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老师来说,更是一种负担。每次要开展研讨活动,组长与老师就皱眉,要是轮到有上级领导要来参加,大家更是惶恐,大多数教师在活动中是一言不发,所以,研讨活动变了味,成了

  • 张雪门文集读后感

    从事幼儿教育职业,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南陈北张,这个张就是我们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尊称其为先生,其一他在我国幼教界的地位,让人敬佩、瞻仰;其二他是我们的老师,留给我们巨大财富,有理论的、思维方式的。张雪门先生一生不为名利,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儿童,为幼教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他注重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幼稚园、幼稚师范最基层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雪门先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 张雪门先生年复一年的幼儿教育工作,却从不职业倦怠,因为他的心一直在

  • 好书交流—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同事分享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读书是快乐的。教师中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主题活动,引导教师在工作之余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学,进行自我的修炼,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因此说,作为一名教师经常读读书,多读书是很要紧的。现在,在外界对教师多读书也越来越认可,《东南商报》作为最早开辟教育专栏的报纸,近期也对教师读书开展了活动,设立了教师书房的栏目。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写读书心得,向其他读者介绍自己看到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