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阅读,从改变开始——读《朗读手册》有感

阅读,从改变开始——读《朗读手册》有感

更新时间:2018-12-17 15:58:10

《阅读,从改变开始——读《朗读手册》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新沂市机关幼儿园  薄惠琳,“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第一次听到这段话,是在一次萤火虫亲子阅读活动中,当主讲王老师深情的读出这段话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当我第二次看到印在书上的这段话时,我拿起笔重重的在这段话的旁边画下了一颗红色五角星。这几句诗写在《朗读手册》这本书中“致谢”部分的结尾,相信所有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陪伴孩子阅读将会是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阅读,从改变开始

在电子产品全面覆盖的现在社会,拿着手机看视频、刷抖音的不再是感到无聊的大人们,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加入到低头一族。孩子哭闹不止,拿出手机给孩子看视频;打扫卫生没时间陪孩子,拿出手机给孩子刷抖音……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这样的现象:爸爸躺在沙发上“吃鸡”,妈妈坐在沙发上“刷抖音”,却大声呵斥着孩子:玩什么玩,快去写作业!接着,肯定就是“啪”的关门声。如果孩子长期以往的居住、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那么他可能也会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家,本是温馨的港湾,家长,也应该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你希望有个不一样的孩子,那么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

每一个孩子,小小的身体里都蕴藏这无限的潜能,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他们开发内在的潜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探求未知的世界。

很多家长都回有这样的疑问:应该什么时候给孩子读书呢?

书中给出了答案:今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

如果你还没有和孩子一起阅读,那么,阅读,就从此刻开始。给孩子朗读的最佳时间是婴幼儿时期,让大脑记住字词只有两个有效的途径:看、听。孩子需要很多年才能学会用眼睛进行真正的阅读,因此,学习字词的最佳途径就是听。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交流,在拉近彼此距离的同时安慰孩子并且带来欢笑。

书中强调:一对一是让孩子更快掌握读书目的的关键要点。不管是和家人还是老师一起阅读,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可一种随意和舒适的享受,我始终坚信,与孩子共读是一场心与心的对话,在共读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最真实的孩子,对于不同的绘本,他们会说出让我们刮目相看的想法。

二、阅读,从悦读开始

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奥维尔·普瑞斯科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与孩子的共读中播种渴望阅读的种子,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我喜欢给我的孩子们朗读,古诗、绘本、童话……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专注力一点一点的逐渐建立起来。在共读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不时地和小伙伴互相挤眉弄眼、共同分享乐趣。

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点以及理解能力选择不同的书目,中班年龄段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对小班来说有所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我们在选择绘本或者共读内容的时候应该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内容。

当然,他们也会在过程中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在绘本《彩虹色的花》分享过程中,有的孩子问“老师,彩虹色的花是怎么长出来的?”“老师,我也想种一棵彩虹色的花。”……在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分享过程中,有的孩子问“老师,这只猫为什么可以活那么多次?”“它最后为什么没有再活一次?”这些有趣的问题孩子们都可以在互相交流、探讨中需求答案。

通过有趣的绘本分享可以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注意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孩子独立阅读的愿望,为孩子进行独立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共读,可以走进纯真的童心深处;共读,润泽丰富的精神世界。 亲子共读带给我们的惊喜还有很多很多,当孩子坐在父母的膝上,或是依偎在父母身旁听故事时,他不仅感受到了一个个故事的趣味,而且通过父母的声音让他感受到了愉悦,享受到了父母的爱。阅读,是一件美妙而又幸福的事情,享受人生,从读书开始吧!
相关阅读
推荐
  • 感悟名师对幼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

    《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一书,捧在手里,未曾翻启,就开始了自身教育生涯的回忆。从事幼教工作20余年,却总觉得幼儿教师越来越不会当了,平日里,常和朋友们诉苦,现在的孩子难教,家长难缠,检查居多,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去专心学习,也没有时间去钻研业务,渐渐地荒废了专业,缩小了胆子,不是怕孩子有不安全举动,就是怕家长有不满意情绪,不曾想那些名师一路是怎么走来了。 带着渴望在书中搜索着名师的大名,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娓娓道来,一个个名师呈现眼前。挚爱幼教工作的朱静怡,她利用榜样的力量,在现实中变革,抓住机遇腾飞,用心自我

  • 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在暑假读了吴放老师著作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如何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吴放老师就如何把握和蔼可亲与严肃的尺度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得出了和蔼可亲和严肃并非相互对立的这一总结性观点,并将这两类教师都归入民主型教师这一类别中,就民主型的教师提出她独到的见解,值得细细回味。 和蔼可亲与严肃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学风格,而是一个如何来把握它们之间度的问题。 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定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能够及时作出回应;他与孩子打成一片,会用孩子们的眼光

  • 怎样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

    昨天,我在书架上无意中看见了《为了孩子》一书,就顺手翻了起来,没翻几页几个红体大字就印入了我的眼帘《怎样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这不正是我们所碰到的一个问题吗!于是,我就认真的阅读了起来。 文章一开始就出示了一个案例。案例中讲到了一个叫洋洋的5岁小男孩,特别调皮,在幼儿园总是招惹其他小朋友。老师讲道理他不听,还大哭大闹地耍赖。老师叫他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就奖励他大大的红五星,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家里有好多好多五角星呢!在家里,更是了得,丈着有爷爷奶奶护着,不管爸爸妈妈对他多凶,他都不怕,而且还说:我才不怕你们呢

  • 读幼儿导读“老舍的教子章程”感想

    读幼儿导读老舍的教子章程感想------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开学初我读了幼儿教育导读2014年一月份名人家教栏目中的老舍的教子章程一文,感受颇多,对照自己,对照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文学家、戏剧家,或许你还不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也很有一套,他的四个女儿都很有出息,长女舒乙还做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还都得益于他那三不一有的教子章程,不必非考100分不可,特别是不必每一门都考100分,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多从玩中学习,有一个健壮的身体。老舍教子章程

  • 让智慧在幽默中开花——《 做幽默型幼儿教师》读后感

    一直觉得自己在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也曾一度因为自己不善言语而害怕在众人面前大胆的展现自己。寻找原因,还是自己阅读的太少,缺少文化底蕴。在幼教工作的这几年,自己由初出茅庐的老师姐姐,转眼变成了为人母的老师妈妈。在每天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中,让我不断的了解到了孩子,了解了自己,了解了我们工作的意义。在今年的一档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节目中,让我看到了那么多生活在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他们不畏生活的贫瘠,毅然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的付出着自己的青春,面对付出与回报的不等价,他们始终如一,是什么

  • 障碍使人跳跃——《叫我第一名》观影后感

    周一中午,徐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其实在观看之前,自己对这部电影并没有抱多大兴趣,以为又是什么枯燥乏味的教条式影片。但徐老师的一番介绍却让我对电影有了期待。她说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主人公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但他没有被疾病打到,最后还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影片非常感人,看的时候会让人忍不住落泪。这些都让我对影片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什么奇怪的病呢?它会感动我吗?带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走进了影片,也走进了影片主人公波波老师充满坎坷但永不放弃的追求梦想之旅。 徐老师

  • 《爸爸去哪》告诉我的

    《爸爸去哪》是最近很火的一部综艺节目,几乎是零差评。五个帅气的爸爸领着五个性格迥异、古灵精怪的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在一次一次的征程中,孩子们和爸爸们都经历了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也在这些次旅途中不断学习、成长。 第四期的沙漠之行中孩子们的表现给我印象最深刻,其中护蛋行动让我看到和感受到孩子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尤其是天天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我;当我看到恬恬和田雨橙吵架到和好的过程时,不禁感叹,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单纯,很天真,没有那么多的因为所以;看到Kimi对奥特蛋的渴望时,我想起有一次我问伟祺《咏鹅》是谁

  • 池莉的《立》读后感

    第一次认识池莉,还得从上世纪在武汉上大学期间读她的书开始算起,当时的我真心崇拜得加入了她的粉丝大军。当然,她不认识我。 光阴荏苒,转眼过去了十几年。曾经的崇拜,早已被忙碌的工作和时光的尘土覆盖。生活似乎就像停不下来的陀螺,读书的时间仿佛少了很多。于是,池莉的文字从我的世界里渐行渐远、慢慢消失。直到不久前,我看到了她新出的一本书《立》。 这时我才得知,如今的池莉已从当时的一位青年作家成长为武汉市的文联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不过这并不是吸引我的地方,这本新书最开始吸引我的,在于封面的简洁大气,尤其是书名只有一个

  • 雕琢完美的幼教生涯——《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后感

    读书已经成为了假期的必备生活,虽然今年的寒假因为身体的原因几乎一直与床为伴,但是,依然惦记着读书写心得一事。《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一书,对于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平凡教师而言,确实有一种魔力,想一探究竟,想了解成就名师的沟沟与坎坎。 朱静怡一个熟悉的名字,浙江省特级教师,但本人对朱老师的经历并不了解,这次通过本书,我才看到了朱老师从工作到成名所经历的种种努力,朱老师在最后告诉大家,她还将进入自己的教育生涯的雕琢期,她说: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思维就会僵化,智慧就会枯竭。所以她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反思,退休以后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