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最美的教育在自然——读《与孩子共享自然》有感

最美的教育在自然——读《与孩子共享自然》有感

更新时间:2019-04-24 13:07:13

《最美的教育在自然——读《与孩子共享自然》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出生在海边城市。小时候我几乎每天都会和爸爸妈妈到海边游玩。我至今为止印象最深的气息,就是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我,我听着爸爸摩托车枯燥的呼噜呼噜声,发着呆。直到鼻子里突然嗅到一股湿润、盐涩的味道,我就会精神大振,知道我们已经到海边了。捉螃蟹、玩水、堆沙堡、把自己埋在沙子里感受沙子的温暖、藏宝等等小游戏伴随着我的童年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工作、电脑、手机、ipod等电子产品的充斥,我对海边提不起任何兴趣也早已感受不到它的美好,一年也不见得特地到海边玩一次。

  参加工作进入学前教育行业,我发现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便是幼儿园的水池、沙池、植物园。作为大人看来,小朋友们就是在沙池挖沙、植物园中捉虫子、水池中打水仗…对孩子来说,是无穷无尽的魔幻乐园。但我早已忘却小时候海边沙滩带给我的大自然无可替代的美好与欢乐,对小朋友们热情的享受沙子、虫子等行为并不能感同身受。小时候,人在象牙塔,却总想把自己装扮成塔外面的人。长大后,怎么看都是塔外之人,但心却想回到那座无形的象牙塔里。却不知如何回去。

  在这个假期我有幸阅读《与孩子共享自然》,这本书是当今世界最受推崇的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经典力作,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自然教育运动。本书自1979年出版以来,在不断地补充与修订过程中,伴随着约瑟夫克奈尔的自然教育走过了十几个国家,被各国的环保组织以及广大读者,奉为“自然教育圣经”。《与孩子共享自然》,集录了约瑟夫克奈尔 ,多年来在辅导孩子“体验自然”的过程中收集和创作的50个游戏。这些游戏有助于帮助各种性格的孩子以及大人开启心扉,接近自然,是提高自然意识的最佳户外活动指南。这些游戏除了用充满创造力的方式讲述生态学知识外,还能让人们充分体会在自然中的喜悦、宁静,培养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爱和尊重。这是一本绝对的魔法书。它让你毫无阻隔地进入孩子,进入森林。

  放下书,虽此时还是冬季,可是按耐不住我在此书的推动下有一颗想重新感受自然地跳动的心。相约好友来到海边,看着我自以为熟悉的大海,实则又是陌生。在海边和波浪相对,我开始理解那些大片大片的沙滩,站着歪歪扭扭的茅草屋、偶尔经过的渔船、闪烁明灭的灯塔、退潮时露出海蛎的岩石、湛蓝的波浪,照耀无数岛屿的明月朗星。这些东西之存在对小朋友们的意义、对我的意义。

  我开始理解小朋友们对花鸟草虫的热爱,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自然也是人的天性,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没有孩子会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是现代城市生活对童心的扭曲。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保护他们那颗爱自然爱动物的心,这样小朋友们对动物的爱、对人的爱,经由这样的爱,长大后去感受孕育生命的大自然、去接纳与自己极其不同的人、去沉浸每一个当下、每一块脚下的泥土,去勇敢面对每一次成长中可能会经历的风风雨雨。

  也许有人会说,想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走进他们的内心很简单,带着他们“玩儿”,这还需要教吗?我们不是从小就在玩儿吗?是的,看上去我们也在玩儿但是我们的玩耍已经和电子产品的联系更加紧密,而离自然越来越远。

  阅读《与孩子共享自然》让我认识到,儿童与自然的接触不仅是“玩玩儿”而已,而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并不是一本“看看就好”的书。每个孩子的成长、学习、体验、喜好、选择、价值观,都离不开成年人的引领、指导、分享和鼓励。书中有不少的游戏直接或者稍经变通父母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玩起来,如果足够幸运,找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家庭,那会有更多的乐趣。

  大地之窗、树的心跳、蒙眼毛毛虫、蒙眼定点搜索、探寻一块自己的天地、日落时分、一起静静地走、盲径等等有趣的游戏都可以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重回童年,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一起去感受生命的力量。来吧,让这些来源自然之物重新到我们的生命里去。让真正的春天、真正的大自然震响在我们的生命里,流淌在童心的每一个当下。感受它原比了解它重要。

  最后,想改一下自然之友的一段话:快和孩子们出去玩吧!快一起和他们到自然中去跑、去看、去听;去探险、去笑闹、欢叫!快让我们和他们一起爱上自然中的无穷乐趣吧!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最美的教育在自然!
相关阅读
推荐
  • 读《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有感

    童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岁月,也许长大以后他不会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件都可能不会记得,但是童年的生活、生长经历都会影响他未来的认知、情感、思维方式。在现代一个高负荷的信息时代,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是家长、社会应当给与的,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当配合的。 读了虞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幼儿园的表演区 一位学者说过,幼儿的童年是成人生活的演练。对于这句话我并不赞同,但是我认为幼儿需要通过表演来感受、认知、

  •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闲暇之余会翻翻一些幼教杂志,了解当前的幼教动态,在学习同行们的专业之余也会梳理着一些为自己所用的内容。《上海托幼》便是时常翻阅的一类书,其中的相约名师栏目常会刊登一些上海的名师对一些常见的教育现象或是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虽然从没有机会与这些名师近距离的接触,但从这些文字中却让我感受到了她们的儒雅与端庄,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名师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在近期应彩英老师的《模仿,从哪里做起》一文中,她从近期爆到不行的《中国好声音》的模仿歌手说起,肯定了模仿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让人印象深刻记忆忧新的却是智慧的

  •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读后感

    [成书背景] 1983年,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当八种智力被应用与教学策略时,美国的琳达.坎贝尔、布鲁斯.坎贝尔、迪伊.迪金森即本书的三位作者,他们和教师们共同分享了学生在学习上所取得的令人激动的突破。他们的很多工作经验都贯穿在本书中,用以说明当教学的策略体系得到扩展时,当使用不同方式学习的机会增加时,教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一书,2004年1月,由霍力岩等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发行。 [内容摘要] 全文结构工整,共分十一章。第18

  • 《课堂深处的精彩》读后感

    在90课时培训的时候,培训机构下发了雷玲老师主编的《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一书,本书的标题是最吸引我的,参加工作11年了,也一直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学,却从没有真正的领悟课堂,我真的感觉自己的教学需要追寻课堂深处的精彩。可能大家会认为对于一个幼儿教师选择这本书不是很合适。因为这本书大多数讲述的都是中小学生的教育案例,但我认为这本书中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值得我们所深思的。以往读很多的教育理论类书总是觉得说的有道理、有同感和共鸣,但是只停留在情感上的认同,读后仍然不能对实践有帮助,实用而可操作

  • 品读《做最好的老师》感悟与思考

    读一书,增一智,掩卷沉思,获益匪浅。近日,我在网上捧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佳作《做最好的老师》,读后不禁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也为李老师崇高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爱而深深的感动。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去学习李老师?正是我要通过阅读需要学以致用的。以下是品读《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点摘录、感悟与思考: 一、爱孩子是教育的原色。在教育的这块偌大的画板上,是师幼共同描绘空间,充满着神奇与惊喜。教师要把每位幼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欣赏他们,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能以宽容、理解与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爱是

  • 生命的意义——《教师感动中国》读后感

    5.12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一周年了,网络、电视、单位的援助工作一桩桩一件件把我们拉回了一年前,惨烈的一幕又一幕让人心有余悸,一个一个熟悉的名字不断出现在脑海,禁不住翻开了《教师感动中国》一书。谭千秋、袁文婷、吴忠洪、王敏、张米亚、周汝兰一个个原本也和我们一样如此平凡的人物,在这次大地震中,他们用行动和生命来诠释了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这一光荣的职业,他们崇高的师德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全世界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 虽然书中的描述已不陌生,因为在网

  • 我读《跟孔子学当老师》

    [成书背景] 周勇,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论语》一书是著者初到上海求学时,某一位教授让著者研读的第一本中国典籍,当时只是偶尔翻阅。随着著者对本土学术大师的认识,他渐渐喜欢上了《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他猛然回头。慢慢地,著者开始迷恋《论语》,在他看来,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喜怒哀乐,其中的许多教学场景,不是让人开怀大笑,就是让人豁然开朗,甚至让人觉得,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多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

  •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读后感

    提起写论文,有很多老师都会像我这样搜刮肚肠、抓耳挠腮、不知所云。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两个原因,第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则是即使有了米也不知道如何去做饭。没有素材、没有积累,必然写不出论文,所以我们必须从平时的教学、生活、阅读中获取各种知识、素材,只有积累储备了丰富的素材和知识,才有可能写出好的论文。但也有很多老师有一大缸子米却不知道怎么办,该放哪个锅子,该煮多久,因此素材积累很多也并不代表就能写好论文了,我们还要学会对论文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学会运用已有的素材。 一、积累论文素材 我们总是会在写论文前挣

  • 《爸爸去哪》告诉我的

    《爸爸去哪》是最近很火的一部综艺节目,几乎是零差评。五个帅气的爸爸领着五个性格迥异、古灵精怪的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在一次一次的征程中,孩子们和爸爸们都经历了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也在这些次旅途中不断学习、成长。 第四期的沙漠之行中孩子们的表现给我印象最深刻,其中护蛋行动让我看到和感受到孩子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尤其是天天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我;当我看到恬恬和田雨橙吵架到和好的过程时,不禁感叹,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单纯,很天真,没有那么多的因为所以;看到Kimi对奥特蛋的渴望时,我想起有一次我问伟祺《咏鹅》是谁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