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散文教学教什么》读书心得

《散文教学教什么》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0-04-05 15:59:44

《《散文教学教什么》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王荣生先生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中分析了《安塞腰鼓》的教学过程,其中提到:教学中往往借助于其他资源,比如打腰鼓的影片,师生在不知不觉中使课文中“个人化的言说现象”,那些作者主观化了的人、事、景物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对此,我深有感触。

当我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教学时,发现这一个问题普遍存在,我经常凭借课文中的某些语句引发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以致于教学从散文文本、从作者本身走了出去。

比如我在《想北平》的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北平是老舍心目中一片魂牵梦萦的土地,在你心目中有没有一方净土?请你用灵动的画笔书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当时的课堂气氛灵动又热闹,同学们将北平置换成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母校甚至是亲人、朋友,动情地传达对他们的眷恋。我认为这一环节一方面和文本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努力,是匠心独运的一个环节。在我拜读了王荣生先生的研究之后,意识到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与《想北平》若即若离,将北平置换成其他,远离了老舍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诸如此类的案例在我的教学中比比皆是。那么,今后我的教学应该如何调整呢,我做出了以下三点反思:

一、带领学生关注作者独抒机心的章法

   以《想北平》为例,正如老舍所说: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的太少了,我又不能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如何在短短的一篇散文中传达出对北平浓浓的爱,我们可以带着学生细细品读。

老舍通过理性的比较去传达对北平的深情,他将北平和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在比较中北平独一无二的美脱颖而出。在以往授课时,我习惯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往往会忽视学生们的深入思考,在文章的章法结构讲解时往往以“对比”草草收场。当我们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时就会领悟到老舍在谋篇布局上的用心良苦:北平的花菜、果子,北平使人更亲近的自然环境,都离不开一个字:爱。

二、带领学生关注作者流露心扉的语句

每每被老舍对北平深深的感情打动,“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文本中,老舍自然流淌的心灵告白比比皆是。我们老师与其像王荣生先生所言由“个性化的言说对象”走向“外在的言说对象”,不如立足于文本本身,带领学生细细咀嚼这些看似普通却震撼人心的精彩华章。“真爱却说不出的爱”是怎样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我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这些深沉厚重又打动人心的文句遍布于文章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带领学生细细品读,学生用笔与老舍展开对话,体会老舍的深情独白,在对话中就走进了文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王荣生先生提到的“切莫将作者的言语表达当做跳板”,从而从文本跳出去的这一现象。

三、带领学生欣赏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最爱《想北平》中老舍的京味儿!“西山是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的白霜呀!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老舍的语言纯净、简洁,但是纯净、简洁也是历经反复锻炼。“看似平常最奇崛”,读老舍的作品就如同与一位老人促膝长谈,他娓娓道来,你如沐春风,我们老师就要带领学生欣赏他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从文本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文句反复揣摩、品读,从而力争达到与老舍“独特的情感认知”相契合。

带领学生关注作者独抒机心的章法,带领学生关注作者流露心扉的语句,带领学生欣赏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力争立足于文本与读者对话,走进课文之内,走进作者的情感认知,是我对由“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到“外在的言说对象”的思考,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关阅读
推荐
  • 阅读分享:美国的早期学习标准

    2005年起,全美学前教育研究会(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在其每年的发布的全国及各州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年度报告中,开始用早期学习标准代替课程标准作为评估学前教育质量的十大标准之一。 美国早期学习标准化运动源于中小学标准化运动的延伸。理论基础宽泛、形式多样、追求不同于正式学校教育的特色,一直是美国学前教育的传统,但由中小学延伸而来的早期学习标准化的做法究竟是否适合学前教育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全美幼教协会和美国国家教育部幼教专家协会于200

  • 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读了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老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因为种植是有关自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自然,接触生命的吗? 看了这篇文章,对比自己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而虞老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己的

  • 小问题中研有效——《有效课堂的追寻与思考》读后感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参与了本园申报的苏州市十五课题《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并与上学期结题。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策略,这些研究对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但是课题结束以后仍留给我思考和回味,因此,在暑假中我拜读了王文英老师撰写的《有效课堂的追寻与思考》一书。 刚第几页,心存后悔。心想:这里没有我要的有效教育的理论以及实用的策略;这里没有与我们幼儿园相关的活动案例,读了没有实质性的价值。王文英是太仓朱棣文小学的老师能写出这本书就是一个奇迹,是我们身边的专家,继续读,书中定有颜如玉。带着期待和挖掘宝藏的心情

  • 读“培养自律非他律的孩子”有感

    读培养自律非他律的孩子有感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我读了幼儿教育导读习惯养成栏目培养自律非他律的孩子一文,自律宝宝有出息,文中说自律是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得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简单的说,培养自律的宝宝就是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宝宝受益终身。好习惯养成一定要做好六件事:1、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2、耐心的进行品德教育,3、给宝宝爱抚和关怀,4、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5、通过游戏练习,增强宝宝自我控制能力,6、通过延迟满足培养宝宝的自控能力。

  • 《从孩子的行为反思冲突解决策略》读后感

    时间的脚步已悄悄迈向2013年,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始终坚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最近,我翻看了一本今年的幼儿教育杂志,这是一本一线教师专业实践的教育书籍,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里面的几个版块的内容非常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一本一线教师参考学习的好书籍。 在这本杂志中,我最喜欢的栏目内容是:教育经验、点题征文、教养笔记,等。其中,我细细品味地看了一篇从孩子的行为反思冲突解决策略的文章,此文以记录片《小人国》中的片段来反思教师对于幼儿的行为的解决策略,看了之后对我的启发很大,同样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的一线中

  • 如何与家长沟通——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

    最近,老师们纷纷在博客里发表暑假里的读书心得,看着老师们的日志,暑假里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的感受又一一在脑中重现。吴放老师文笔流畅,言语朴实,所用的书信形式更是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文中的小故事、小案例,读来让人感觉是那么的真,那么的近。 书中的第37封信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我产生了共鸣。信中说:我们做老师的大概没有谁不与家长打交道的,也没有谁在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曾遇到过让人头疼,甚至睡不着觉的问题的。做幼儿园管理这么些年了,在这方面真是深有感触,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快,尤

  • 障碍使人跳跃——《叫我第一名》观影后感

    周一中午,徐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其实在观看之前,自己对这部电影并没有抱多大兴趣,以为又是什么枯燥乏味的教条式影片。但徐老师的一番介绍却让我对电影有了期待。她说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主人公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但他没有被疾病打到,最后还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影片非常感人,看的时候会让人忍不住落泪。这些都让我对影片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什么奇怪的病呢?它会感动我吗?带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走进了影片,也走进了影片主人公波波老师充满坎坷但永不放弃的追求梦想之旅。 徐老师

  • 读书沙龙“交流分享”活动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稻田镇幼儿园 李海霞、刘金芳 近段时间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与提高,但理论性的知识于我们而言毕竟难以理解和吸收,然而参透解读又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消化和运用,我们开展了本次读书沙龙交流会,旨在让老师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提出疑问、交流心得、分享收获,能够安静的坐下来细细的研读讨论,慢慢地内化吸收书中的知识,从而切实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 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 活动地点 亲子活动室 参加人员 幼儿园部分

  • 多形式的快乐阅读

    校园是一个孩子们读书的地方,也是老师们学习的地方,我园一只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如:本学期把乡土.生活.阅读作为了特色活动,为了更好的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 世界阅读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 4月23日定为 世界阅读日 希望藉着这个重要的日子,向大众,尤其是年青人和儿童推广阅读和写作。为何会把世界阅读日定在4月23日?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是于1616年4月23日逝世把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可说是別具意义。因为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