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最好与最坏——观《以家人之名》有感

最好与最坏——观《以家人之名》有感

更新时间:2020-09-01 16:21:03

《最好与最坏——观《以家人之名》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错,这话一点也不假。在《以家人之名》当中,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

凌霄、小哥和尖尖,在两个父亲的教育下,成长的如此阳光,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身为老师,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有很多时候,人们就把孩子身上问题归咎于家庭因素。可剧中的这两个原生家庭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的完美,尖尖从小没有母亲的陪伴,凌霄却有一个把妹妹的离开归咎于哥哥,对他不管不顾的妈妈,小哥就更惨了,无父无母。在高中时,尖尖单纯可爱、小哥阳光健康、凌霄成熟优秀,谁能想到,这三个孩子的家庭会是这样的呢?

在这个家庭中,李爸和凌爸扮演了母亲和父亲的角色。李爸悉心照料、无微不至,像妈妈一样温暖;凌爸看似忙于工作,但其实却是家里的主心骨,遇到困难,是他站住来,为孩子们撑腰。三个孩子能够这样,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李爸和凌爸给了他们最无私的爱。

当凌霄去了新加坡,小哥远走英国,凌霄患上了抑郁症,小哥也有苦难言。这是他们的家庭出了问题。凌霄的妈妈极其的自私,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附属品,占有欲极强。在凌霄小时候,她沉迷于打麻将,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反锁在家,导致妹妹气管异物,失救致死。她没有自责,反将一切错误归咎于凌霄和凌爸身上。不断地提醒着凌霄,妹妹是他害死的;不断地和凌爸吵架,家无宁日。看到这里,我觉得她的离开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解脱。

假如,她不离开,凌霄的童年里将永远充斥着父母的争吵、母亲的责骂,没有按时吃过饭,独自坐在楼道里听着那些刺耳的声音,即便是一个再优秀的孩子,也无法健康的成长,更别说成为年级第一,考取北大医学系了。

这就是我想说的最好和最坏,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要充满爱,平等的对待孩子,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每个家长都会认为,我很爱我的孩子啊。但有时我们的爱,只是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美其名曰,都是为他们好。就像月亮妈妈,她难道不爱月亮吗,她很爱,非常非常的爱。她为孩子考虑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怎么打扮自己,什么时候谈恋爱结婚,但就是这种爱却压得月亮有些喘不上气。李爸的爱就恰到好处,他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尖尖喜欢什么,只要不出原则上的问题,就支持。

初为人母,我有时也会因为孩子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而跳脚。有一次,她没有听我的要求,非要买两颗棒棒糖,我说不行,就一颗。她哇地哭了,让我也很生气,抱起她直接就走,什么也没有买。回家冷静后,我说为什么要买两颗,她委屈地撇撇小嘴说,买一颗,宝宝吃了,妈妈就没有了,妈妈会伤心的。边说边掉眼泪。听完后,我眼睛都红了,很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问问她为什么要买两颗。她并不是自己贪心,而是为了我。

其实,有时候孩子的想法我们并不了解,就为孩子设计好了他们该走的路,还觉得是为了他们好,这种道德绑架的爱会给孩子带来负担。

以前听过一句话,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礼物,他们只是陪伴我们,走过一段人生旅程。珍惜和孩子一起走过的这段旅程,一起欣赏最美的风景,未来孩子走向哪里,我们都会支持,在背后给予力量,这就够了。
相关阅读
推荐
  • 用爱温暖孩子——读《用心灵赢得心灵》有感

    现在的孩子任性、娇惯、懒惰、不守规矩。与同事谈及此事,都有同感:也许我们没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也许今天的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也许他们真的没有理解学习的真谛?我感到迷惘、彷徨。 最近,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 》一书,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李老师说:作为一个好老师应具备情感、思想、智慧这三种素质,要做一个反思性教师,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平凡的工作,不停的读书,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句话深深地启发我们,

  • 好的心态、好的心情带来好的关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暑假里,再次拜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细细品位每一条都使我感触很深,而深思后都觉得与我们做老师要有个好心态是离不开的。我们幼儿教师的工作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是简单而又轻松的,其实不然,只有身在其中的我们深知工作的艰辛。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就要调整心态努力做一个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放心,自己快乐的好老师。曾在网上看见过这样的一段话:心态影响人的能力,能力影响人的命运。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如果你能保证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证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证每天心情好,你就会获得很好的生命质量

  • 新教师读后感:读《托幼班创造性课程》

    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

  • 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读后感

    读了虞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一书,在这本书中,虞老师主要论述了课程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一文给了我很大触动。因为种植是有关自然,有关生命的一项活动,幼儿不就是要接触自然,接触生命的吗? 看了这篇文章,对比自己接触过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都能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而虞老师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地不仅仅指室外用来专门种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种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属于种植园地,这样的定义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一些受到场地限制的幼儿园也能开辟属于自己的

  • 看《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有感

    《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一书中提及了幼儿教师理念对产生教育行为的重要性,看了这本书以后发现,当前的幼儿教师理念更新较快,但是理念不能够很好的落实到行为上,但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又是十分的重要的,所以产生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幼儿教师要及时更新理念,并且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将其落实到正确的教育行为上,这是幼儿教师不足的地方,也是必须要学习改正的地方。只有解决了这一个关键的问题,幼儿才能受到全方位的健康的成长。 书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中都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即教师的发展

  •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误区与对策》读后感

    业务学习的读书时间,我翻开《儿童与健康》这本杂志,细细品味着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误区与对策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一、误区 1.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规则行为而忽视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的规则意识一般都是老师要求的,要求幼儿照着做,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觉得规则和他们没有关系,孩子们就会缺乏规则意识。教师一般为了班级常规,对幼儿采用高控手段,处处防着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可是这种高控也促成了孩子们缺少自我控制能力,始终处于他律的阶段。 2.规则教育缺少持之以恒。 应该说规则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平时活动和学习中潜移

  • 轻松面对——《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幼儿老师每天面对着三十多个孩子的吵吵闹闹声,常常一天下来觉得身心疲惫,喉咙更是变得嘶哑,于是怎么让自己不累,轻松地来带着这些小家伙们学、玩自如,是我们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当看到《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样一段时,不禁让我有豁然开朗地感觉。 常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运用幼儿感兴趣的形式,寓教于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经验证明,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将要求和相关常规要领渗透在富有情趣的儿歌中更易让孩子接受,更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的确如此,

  • 《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读后感

    人常说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虽没有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崇高,但也一直自认为自己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个启蒙者。读《起跑线旁缺席的启蒙先生》以后,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动摇了。文中为启蒙先生确定了定义,那就是拟定一生蓝图的人。我反思,我算不算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启发孩子智慧心灵的启蒙者。幼儿园虽不同于小学基础教育,而幼儿园阶段也是幼儿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是幼儿步入社会的最初阶段,幼儿园的孩子刚刚离开家庭,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是自己独自不入社会的第一步,我们这些幼儿教师,必将成为拟定

  • 名师来自于爱——《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后感

    都说教师这一职业是崇高的,但崇高一词并非职业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是奋斗在这一岗位上人们给它镀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我们现在的幼儿教师有很多的迷茫,不知道如何为自己正确定位,不知道成功是什么?《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成功取决于爱。 在案例中,应彩云老师陪伴孩子一同感受做错事的后果,让孩子在合适的情景中通过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体会与别人相处的规则。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味地强加给孩子,有时候痛心痛肺、脸红脖子粗的教育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导致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爱使我们感同身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