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物体站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物体站起来

更新时间:2014-06-28 10:45:26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物体站起来》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分析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别强烈。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对常见的任何事物、现象都喜欢刨根问底。生活中,幼儿经常会发现很多现象:为什么刚栽上的小树要在旁边绑很多木棍,为什么我们班的云松要爬在管子上,为什么相框的后面要有一个支架等等,所有这些现象都与“让物体站起来”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此活动非常具体,幼儿有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便于幼儿在自主操作过程中进行观察、发现与记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活动目标
1.在不断操作中,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能够及时交流,逐步提高相互协作、商量的能力。
3.在活动中感受动手记录、合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储备:提前引导幼儿观察需要协助才能站立的现象与实例。
2.物品准备:书、纸、瓶、吸管、积木、玩具、果冻盒、夹子、一次性杯子、沙子、竹签、橡皮泥等,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物品,区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来
1.启发幼儿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的方式,将可以站起来与不能站起来的物品进行分类。
(1)猜测。
你认为哪些物品可以自己站起来?哪些不能?(吸管、竹签等不能自己站起来,瓶子、书、积木等能自己站起来)
(2)操作验证。
请你来试一试,你猜得对不对。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站起来,有的却不能呢?(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猜测)
二、幼儿再次玩物品,发现让物体站起来的各种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1.让竹签站起来,并掌握记录的方法。
(1)教师出示竹签,请幼儿想办法让其站起来。
怎样能让竹签站起来?(用橡皮泥做一个底座、插在沙子里、用书夹住等) 
(2)幼儿操作实验。
请你试一试,你想的方法能不能成功?
(3)交流实验结果,讨论记录方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竹签站起来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很长时间以后还能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方法呢?(把我们做的留着、我们把它画下来等)
2.丰富材料,进行操作,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更多方法。
教师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盒子、瓶盖、沙子、橡皮泥等辅助材料,请幼儿选择一种不能独自站立的物体,想办法使其站起来。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并用简单绘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3.通过交流,使幼儿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
操作完毕,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幼儿的记录表,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三、幼儿分组协商、合作,想多种办法让吸管站起来,并进行记录
1.幼儿四人一组,分工合作,想各种办法让吸管站起来。
现在请同组的四个小朋友相互商量一下,推选一位小朋友负责记录实验结果,而且一会儿还要进行介绍。
2.各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进行集体交流。
四、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支撑现象,拓展幼儿的思维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站起来的物品?有哪些需要支撑才能站起来的现象?(相框后面有支架才能站起来、我们班的云松要爬在管子上站起来、肢体残疾人要靠拐杖站起来、自行车也要有支架才能站住等)
五、延伸活动
1.将活动中的物品投入到科学探索区,便于幼儿进行操作。并将幼儿的记录表进行展示,提高幼儿记录的能力。
2.家园合作: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生活中需要支撑才能站住的实例,开拓幼儿思维,并收集更多材料丰富活动区,引导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编辑:cicy

推荐
  • 大班科学系列活动——纸

    活动一:纸的承重 一、 设计意图: 纸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材料,幼儿都知道纸可以折起来,但发现折起来的纸上可以架积木,幼儿感到神奇,惊讶纸竟然可以承受这么重的东西,通过比赛,游戏,在活动中获取科学知识。 二、活动目标: 1、 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纸被改变后能够承受重量。 2、 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铅画纸、积木、记录表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 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 1、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你们有办法让纸站起来吗? 2、幼儿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

  • 大班科学观察活动教案:快乐的不倒翁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激发探索兴趣。2、学习根据自己了解的原理,动手制作不倒翁。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不倒翁玩具,纸团、沙子、鸡蛋壳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各种各样的不倒翁玩具,鼓励幼儿游戏。 1、老师这里有许多玩具,请你玩一玩,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请你用动作学一学。这些不会倒的玩具接触桌面的部分都是一样的吗? 二、观察不倒翁玩具,找出它们不倒的原因。 1、请你再次观察

  • 大班科学活动:木制品大集合

    从本学期开始对幼儿园的一级教师尝试进行备课的改革。而之所以有这样的一种设想,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一、现有备课模式的局限 老师们现在的备课流程基本上还是以参考教科书为主,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融入较为欠缺,尤其是活动过程,撰写时重点不明显,或者写了策略,或者写了教师的指导语,或者策略与指导语会混在一起写,活动过程不是太清晰。 二、新备课模式的优势 新的备课模式在活动过程中采用策略+指导语的方法,能让老师们清楚地梳理活动过程的要点,也能在备课中融入自己的思考。 1.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清楚的活动流程是开展有

  • 大班科学活动《名字的故事》教学反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张三李四,因为有了名字这个人类的符号,才有了你、我、他(她)。今天给孩子们上《名字的故事》,在活动前几天我就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回家去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名字包含着什么意思,学写自己的名字,并请家长把自己名字的意思写在彩色纸上拿到幼儿园。 上课的这一天,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了,带来了一张张写有自己名字意思的彩色纸。在向孩子讲清了自己名字的性是怎么来的等有关问题后,活动进入到高潮教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名字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因孩子们都早有准备,举手发言的小朋友很多,让我们来听听我班孩子名

  • 大班科学课反思:天气预报我知道

    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 实验幼儿园 张晓雯 一、活动的出处 建构式课程: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 二、活动设计的思路 进入大班后,在班中开设了天气预报墙,每天早上都会按学号请小朋友来播报当日天气情况,孩子们对天气预报的兴趣与日俱增。我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但激发了幼儿好奇心和表现欲,还提高了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使得幼儿对天气预报更感兴趣。 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两条目标:⒈对天气图标感兴趣,能用清晰的语言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2.感知天气预报

  • 大班科学活动:搬新家

    活动目标:1.观察发现排列上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帮小动物装饰窗帘。 2.能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份)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可高兴了。它们的新房子造好了,马上就要搬新家了。让我们跟小猴一起去参观它们的新家吧! 二、参观动物公寓,发现规律 (一)播放图(一):观察、了解楼房的层与间 提问:1.这幢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间?一共有几间?(一起点数) 2.小猴来到了第几层的第几间? 3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放大镜

    设计思路 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如果以“放大镜”开展一个探索活动,可以“放大”的是什么呢?这是我在设计之初聚焦的问题。 用放大镜看物体,除了“放大”还会有什么奇妙的发现?这个问题能够萌发幼儿对生活中放大现象的好奇和猜想,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要放大的是“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激活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探索心。 从功用来看,“放大镜”是用来“看”的,所以,我顺理成章地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导幼儿建构“观察的经验”,拓展他们的观察视角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游戏活动2 选水果

    《买水果》游戏活动简介 《买水果》是大班下学期符号聚敛类的游戏。符号聚敛能力指的是解决有关数字、字母等符号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加减运算、解方程式等都需要这种能力。本单元的游戏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的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设置了一个“水果超市”的游戏情境,让幼儿统计购物单,并将购物单上的水果进行等分,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的等分概念。同时,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一套有趣的水果扑克牌,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并利用水果卡片自编应用题,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

  • 幼儿园大班学习活动:神奇的眼镜

    设计思路 家里添置了一台具备3D显示功能的电视机,对于这个新玩意,全家都感觉新奇好玩,儿子还几次三番地要求看3D电影。后来,我发现班上90%以上的幼儿都看过3D电影,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为此,我萌发了“设计一个关于3D的学习活动”的念头。 有了想法,我便和男同事们一起开始着手研究3D,试着找出其中适合幼儿的“突破口”,我们发现“红蓝”模式的3D适合活动的开展。我们准备了红蓝眼镜,打印了一些网上找来的3D图片。但是,究竟怎样设计活动呢?起初,我们拆下了红蓝滤色片,试图让幼儿自由组合镜片,发现3D眼镜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