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小磁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小磁针

更新时间:2014-06-28 10:49:56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小磁针》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材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磁铁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的,如教师上课要把挂图固定在黑板上时就会用到磁铁,射飞镖游戏飞镖之所以能吸在铁质飞盘上是因为飞镖上有个小的磁铁等等,前段时间我班有一幼儿带了一块大的磁铁当玩具到幼儿园来玩,他意外地发现把磁铁吸在门的把手上,门把手吸住铁质的纽扣,他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他是由于门把手被磁化了,他虽然还不太能理解什么是磁化现象,但我发现他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开心。所以我就设计了《有趣的小磁针》这一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了解小磁针具有磁性以及磁性的大小与大头针和磁铁摩擦的方向有关。
2、能力目标:幼儿通过对比实验了解小磁针的磁性与摩擦频率和摩擦时间有关。
3、情感目标:帮助幼儿获得探究意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大头针怎样与磁铁摩擦才具有磁性
教学难点:怎样通过对比实验知道小磁针的磁性与摩擦频率和摩擦时间有关。
教学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条形磁铁,一根大头针,铁粉若干。
2、各类磁性玩具若干。
教学过程
1、 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大家可以任选一样去玩,看看谁能发现玩具里的秘密。
2、 幼儿玩玩具探索其中秘密(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师:你刚才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现象)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引导幼儿说出玩具里有磁铁)
3、师小结。
师:原来,这些好玩的玩具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那就是磁铁。看来磁铁的用处可真不小啊!今天,我们也来学做磁铁玩具,好吗?
(设计意图:在课一开始就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玩具,让孩子在好奇、喜欢的情境下进入学习活动中,这是良好的开端,它不仅满足了孩子玩玩具的欲望,而且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其中的奥秘。)
探索调查:
(一)幼儿尝试通过摩擦制作小磁针。
1、师:(出示条形磁铁和大头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块磁铁、一根大头针和一些铁粉,在试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幼儿操作。
 教师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幼儿尝试大头针通过摩擦能否具有磁性,来发现问题,为下一步大头针具有磁性与大头针和磁铁摩擦方向的单一性的有关打下基础。)
(二)教师讲述方法,幼儿再次尝试制作小磁针。
(1)尝试成功的幼儿介绍方法,教师总结并示范。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很聪明,他们的大头针经过和磁铁的摩擦后能吸起铁粉了,,也就是说他们的小磁针具有磁性了。小朋友你们想想听他们说说大头针与磁铁摩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吗?幼(第一次尝试成功的幼儿):大头针与磁铁摩擦时不能来回摩擦,要朝着一个方向摩擦。师:xxx小朋友讲的真好,要让大头针具有磁性,大头针与磁铁摩擦时要朝着同一个方向,不能像磨刀一样来回摩擦。教师示范。
(2)幼儿再次操作。
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的实验操作,让幼儿注意大头针与磁铁摩擦时方向具有单一性,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通过操作比较,了解小磁针的磁性不仅与摩擦方向的单一性有关还和摩擦的频率和时间的长短有关
1、幼儿猜测小磁针磁性的大小
师:大家的小手可真灵巧,都会自己做小磁针了,真棒!
师:那大家看看,这些小磁针的磁性一样吗,哪个磁性强?(幼儿猜测)
2、师引导幼儿知道吸起铁粉多的小磁针的磁性强。师:为什么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小磁针磁性会不同呢?师请一幼儿帮忙做对比实验,得出小磁针的磁性不仅与摩擦方向的单一性有关还和摩擦的频率和时间的长短有关。
3、幼儿找一个好朋友进行对比实验操作,初步明确小磁针的磁性与那些因素有关。(教师巡回指导)
4、师小结
5、师:看来,大头针与磁铁摩擦方向单一的基础上,摩擦频率越快,摩擦时间越长,做成的小磁针的磁性就越强。今天你们真棒,不仅学会了自己制作小磁针,而且还发现小磁针的磁性与摩擦频率和摩擦时间有关。
(设计意图:对于比较深奥的磁性问题,怎样让幼儿理解、感受到它 ,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让幼儿了解小磁针的磁性与摩擦频率和摩擦时间有关,我花的时间相对多一点,在磁性大小比较的时让幼儿通过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也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和做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活动过程,并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与物的直接作用来获得对物体磁性的认识。活动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让幼儿自己尝试使大头针具有磁性,来发现问题,为下一次的操作打好基础,第二次是在教师讲述要求后通过操作获得大头针与磁铁摩擦时要朝着同一个方向摩擦大头针才具有磁性的经验,第三次是和自己的一个好朋友进行对比实验的操作,这三次操作层层深入,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逐渐了解物体的磁性。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从操作比较到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对磁性这一科学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科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个活动师生关系融洽,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学习主题的思想,让幼儿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编辑:cicy
 

推荐
  • 语言活动反思《甜嘴巴》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特点是:逐步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能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但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还存在着发音不清楚,不准确的现象,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还带有明显的情境性,因此,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就多留意了孩子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发展,引导幼儿敢于说,愿意说。 晨间谈话时,我邀请举手的孩子到前面来讲一讲,也鼓励没举手的孩子在座位上说一说。尽管有的孩子还不太会讲普通话,但只要他们愿意说,敢于说,我就会多鼓励他们。有时,他们说的内容我实在是听不懂,奶声奶气还会有些大

  • 教育活动观摩及反思——大班科学《认识牛》

    活动目标:1、认识牛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牛的反刍现象。2、通过图片、视频和游戏活动,进一步获得与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3、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意见。 过程再现: 播放牛的叫声,激趣,导入幼儿两两合作,观察牛的照片,交流牛的外形 师幼共同小结观看牛咀嚼的视频,了解牛吃东西的习性在游戏考考你中,了解牛的相关知识了解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观摩反思: 1、科学活动分为两类:观察认知型的科学活动、实验操作性的科学活动(即做中学)。活动《认识牛》是典型的观察认知型的科学活动。 2、从活动过程不难看出,此

  • 大班科学探索与发现——声音怎么来的

    1、铃鼓不响了,激发幼儿探索,思考。怎样让铃鼓发出好听的声音?为什么?铃鼓的声音真好听,可是看看这个铃鼓,摇起来怎么会没有声音呢?幼儿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有铜片的铃鼓摇起来才有声音。声音是两个铜片碰击才有的。 2、铃鼓又响了,发现不同的方法产生的声音也不一样。 这个没铜片的铃鼓也可以发出声音,有什么办法?(拍打鼓面) 3、游戏豆子跳舞 在脸盆上放上豆子,教师拍打脸盆,让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 豆子为什么会跳舞? 小结:因为脸盆被拍打,脸盆振动了,所以豆子会跳舞。 4、幼儿探索,发现声音怎么来的。 触摸自己的喉

  • 科学活动“不一样的我”课后反思

    科学活动不一样的我这节课让幼儿比较自己与同伴外部特征的异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活动一开始我让幼儿观察斑点狗、树叶等物品的不同之处。然后我发给每个幼儿一把镜子,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照照有哪些不同之处,接着再让幼儿作记录。第三步我让幼儿说说自己有哪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明显特征。再做集体记录。最后做游戏寻人启示本节课的重点是能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初步的统计。 从幼儿操作的情况看,记录与同伴的不同之处记录的很少。分析原因,首先我觉得可能是我没有让幼儿的充分的观察与交流,使幼

  • 科学区角游戏:小纸片力量大

    活动目标:⒈在游戏中感受纸片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⒉乐于探索,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方法、折叠次数、纸的材质之间的关系,并能用适宜的符号表示。 材料准备 四种材质的纸条:报纸纸、普通白纸、铅画纸、卡纸。雪花片积木、记录表、笔。 指导要点 ⒈引导幼儿折叠纸片,感受纸片产生的弹力。 ⒉探索同一种纸片,采用不同的折叠方法,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不同。 ⒊探索同一种纸片,采用相同的折叠方法,不同的折叠次数,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不同。 ⒋探索质地不同的纸片,采用相同的折叠方法,相同的折叠次数,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不同。 ⒌观察

  • 大班科学课反思:天气预报我知道

    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 实验幼儿园 张晓雯 一、活动的出处 建构式课程: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 二、活动设计的思路 进入大班后,在班中开设了天气预报墙,每天早上都会按学号请小朋友来播报当日天气情况,孩子们对天气预报的兴趣与日俱增。我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但激发了幼儿好奇心和表现欲,还提高了他们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使得幼儿对天气预报更感兴趣。 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两条目标:⒈对天气图标感兴趣,能用清晰的语言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2.感知天气预报

  • 大班下册科学活动:七彩光束

    设计思路:古往今来,对于大自然的探索是人们永恒的主题。大到极光、黑洞,小到身边的动物、植物,只要存在疑问,就会引发思考。我们的幼儿更是如此,在他们眼里,大自然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有时候,它甚至是可怕的:暴雨雷电、飓风海啸,让我们陷入恐慌。但更多的时候,大自然是美丽的,雨后彩虹便是它送给人们如诗般绚烂的礼物。为了让幼儿在动手探究大自然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我便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七彩光束》,让幼儿在看看、找找、谈谈中真正产生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并学会在思辨中寻求答案,从而达到科学活动的教育目标。 活动目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放大镜

    设计思路 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如果以“放大镜”开展一个探索活动,可以“放大”的是什么呢?这是我在设计之初聚焦的问题。 用放大镜看物体,除了“放大”还会有什么奇妙的发现?这个问题能够萌发幼儿对生活中放大现象的好奇和猜想,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要放大的是“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激活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探索心。 从功用来看,“放大镜”是用来“看”的,所以,我顺理成章地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导幼儿建构“观察的经验”,拓展他们的观察视角

  •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不倒鸡

    制作意图:为了让幼儿掌握物理学上的有关平衡知识,根据幼儿喜欢看一看,摸一摸的天性,让幼儿在探索、思考、操作、观赏中掌握有关的知识,因此制作了这个不倒鸡。 教育价值: 1、不倒鸡可供幼儿玩耍和观赏。 2、根据物理学平衡知识的种类和物体的稳度,打下了感性的知识基础,在玩不倒鸡时感受到一个物体的底部较重,上部较轻,而且底部凸球形的它就能达到自然挺立的状态。 选择材料:大饮料瓶两只、彩带、即时贴、天然泥、一个乒乓球。 制作方法:将两个大饮料瓶都从中间斜着剪下来,其中一个下半部分做鸡身的底部,上半部分当作鸡尾,另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