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
阅读经典漫画书《父与子》杂记

阅读经典漫画书《父与子》杂记

更新时间:2014-11-10 13:37:14

《阅读经典漫画书《父与子》杂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因为12月1日的太仓市级公开活动要求选择《建构式课程》上的内容,在反复斟酌、遴选之后,在上周五选定了大班“开心一刻”主题中的语言活动“有趣的漫画”,原活动设计中选用的漫画作品《错觉》依稀记得是一本《父与子》中的作品,《捉蝴蝶》就没印象了,于是上网去搜图,果然找到了,只是作品名称叫《救火》,还有其他一些如《长矮了》、《射击》、《将错就错》等也是不错的题材,可以让孩子尝试讲述。可惜网上的图片像素太小,做ppt不清楚。周日,特意去了新华书店,买回了《父与子》漫画丛书(全集4本,32元)。
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快速浏览,想尽快找寻出适合孩子阅读的作品。没想到,《父与子》中的作品各个都是那么精彩,让你在大笑之余又有所思,我想这就是《父与子》之所以成为经典漫画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在这套长篇连环漫画书中,主人公没有人名,只有固定的长相和固定的关系,那就是一个穿黑马甲的浓须秃头和一个刺猬头小孩之间的父子关系,这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的基本的自然关系。在整个叙事中,父与子的年龄没有变化,换言之,这是滞留在童年期的父子关系。这与其说是“父与子”,毋宁说是童年记忆;“父亲”在这里只是构成戏剧性冲突的一个要素,构成童年记忆的一个要素。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由此出发,穷尽童年所有的可能,在一种穷尽想像的过程里回忆和欢笑。例如在《射击》作品中,聪明的儿子看到父亲射不中靶心,别出心裁把靶子移到父亲第一次射击时子弹的落地处,第二次射击,父亲果然成功射中靶心,儿子欢呼雀跃。看到这,不禁想起一句话“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正是对这个故事最好的解释吗?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于是,对书的作者产生了兴趣,上网一搜,信息立现:在这缓缓的亲情和幽默中,竟然掩藏着一个真实的悲剧,而这个真实的悲剧又是通过一个现实中的悲剧来实现的。卜劳恩原名埃里西·奥塞尔,1903年出生于德国边境的一个小村庄,童年时随家人迁居当地首府卜劳恩市。1933年1月,埃里西·奥塞尔因创作讽刺希特勒的漫画而被纳粹政府禁止工作。在好心朋友的帮助下,他逃回了自己的故乡。直到《柏林画报》为了击败竞争对手,需要一个漫画家,专画长篇连环幽默漫画,每周刊登一次,这个从小就曾着力描绘“一战”如此宏大事件的漫画家才毛遂自荐,承担了这个相当微观和细致的工作。经过《柏林画报》的交涉,获准以笔名卜劳恩发表非政治性的绘画作品。1937年,《父与子》连载结束。1940年卜劳恩应邀为《帝国周报》工作,在那儿根本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1944年,由于邻居的告发,卜劳恩以“敌视国家言论罪”被捕,并被秘密判处死刑。卜劳恩在开庭前一天自杀于狱中。在那个黑暗而冷酷的时代,卜劳恩并没有将自身所处的残酷环境转化为一种怨恨,而是将自己的爱创造为给人们带来欢乐的作品。那可是地狱时代的人们幸存的欢乐。也许就是这个原因,《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这又是怎样的幽默呢?它生存于悲剧性的创作格局中。创作格局是悲剧的,文本格局是幽默的,这种张力更加给人带来震撼。
如果你对《父与子》感兴趣,不妨也去淘一套回来,茶余饭后捧在手里,既做消遣,又可以对人生、对生活有所启示。不知孩子们是否能读懂?
相关阅读
推荐
  • 也谈绘本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

    绘本,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新鲜的阅读材料,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 个全新尝试的课堂。现在正掀起绘本教学热,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载体,让孩子们熟悉绘本走进绘本,更让我们的教师感受着绘本的无限魅力。下面就自己结合平时教学下来的点滴感受,谈谈绘本教学的组织策略。 1、 积极引导,观察画面 绘本就是指图画书,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

  • 中文绘本《阿文的小毯子》课后反思

    《阿文的小毯子》讲的是一只叫做阿文的小老鼠,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抱着她心爱的小毯子一只不肯放开,吃饭的时候,做游戏的时候都抱着小毯子,以至于吃饭不能好好吃,游戏也不能好好玩。但是后来,她放开她的小毯子,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吃饭,渐渐融入了集体。最后她不把小毯子带到幼儿园里来了。 我想这个故事对于每位幼儿园的老师来说都不会陌生。这堂课的目标在于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幼儿开始逐步脱离依恋物,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尝试了一些举例,看图片,联想的方法,至少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明白了在幼儿

  • 在团队携手中共研绘本——开放教研有感

    上周四中午,原本在参加后备干部培训的我,无意中得知园里原本定于周五开展的中大班教研开放活动改到了当日中午。虽说距离培训下午的课只有短短一小时了,但我二话不说,便请假赶回了幼儿园,全程参与了这次精彩纷呈的携手教研活动。 从前年开始,园内规定教研组每学期进行一次开放教研活动,很惭愧的是,因为个人的原因,我这个历届和现任的教研组长却一次都没有参与过,更别说组织活动了,这次听说要开放,我便早早的有了期待,希望通过观摩活动,为以后我们组的开放积累经验。而这次的教研开放,的确也让我有所收获:无论是两位教研组长对活动的

  • 绘本教学活动中递进式提问的有效运用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递进式提问时一种比较常见有效的提问,起针对性强、问题之间有联系、递进关系,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中,教室在让小班幼儿观察第二天 小蛇看到香蕉的那张图片时问:小蛇这时找到什么了?(香蕉)什么颜色的?(黄色)什么形状的?(弯弯的)谁能吧黄和弯连起来把这句话说完整?(黄黄弯弯的香蕉)。这些提问,由易道南,从物品名称到颜色、形状再到连起来完整回答,慢慢递进,有一定系统性。接下来的提问又具有一定的发散性。你觉得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弯弯的呀?(月牙,小嘴笑的时候,眉

  • 大班绘本自主阅读《小房子》

    我看绘本:这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小房子,不管周围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房子依然还是那座小房子。可是主人却再也看不到星星,看不到月亮,闻不到大自然的气息,唯一看到的就是无数的汽车,无数的高楼。后来主人的孙子们找到他,又为他找到宁静的乡下,安静的生活着。 故事非常的简单,画面也非常的唯美。开头一上来就是七个连续的画面粉红色的小房子、开满雏菊的绿色丘陵,日月星辰,然后是色彩分明的四季,明媚、恬静而又透出一种田园牧歌的感觉。让人看着非常舒服。 而小房子在故事中也被作者赋予了人的特征和情感。它也会好奇、孤独、恐惧、

  • 向您推荐绘本《汪汪的生日派对》

    我看绘本:这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书籍,因为它既是一本图画书,也是一本故事书,更是一本数学书。本书通过加法和减法这两个主题来加强孩子们的数学思考力。 讲的是汪汪和丽丽举办生日派对的故事。通过讲各种日常生活当中常用到加法和减法的情况,让小朋友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为了汪汪的生日派对,丽丽要做很多准备:写请柬,做生日帽,做蛋糕等。但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还是决定邀请多少小伙伴。解决这个烦恼用的就是加法。利用加法,不用挨个数也能马上就知道一共多少人。还有去超市买鸡蛋的时候也是,利用减法马上就能知道哪个东西卖得最便宜。

  • 中班语言教案:艾玛捉迷藏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能大方讲述自己的发现,感受发现的乐趣。 2、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知道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 活动准备: 《艾玛捉迷藏》PPT,太阳

  • 电子白板在绘本教学中的运用

    不久前外出学习,观摩了一堂以电子白板为辅助手段的绘本教学《收集东,收集西》,执教的是一位男老师。第一次观摩男老师上课,不仅我们在座的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孩子们也觉得特别稀奇,整节课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其中,杜老师对电子白板的运用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1.透视效果抓住孩子的兴趣 杜老师在白板屏幕上展示了一个礼物盒,礼物盒里有什么自然是孩子们所关心的问题,大家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猜想,杜老师没有急着打开礼物盒,他运用电子白板特殊的头饰效果,用一个能够透视的放大镜在礼物盒上扫视了一遍,透视镜里出现遥控汽车的车头

  • 小班绘本反思:小脚丫

    一、鸦雀无声的精彩 绘本《小脚丫》原来是为中班孩子设计的这个活动。因为是小班上,进行了调整第一个台阶的画面出现的时候,孩子们出现了美丽的 停顿。对小脚丫变成了台阶,还不熟悉。猜想着躲在台阶的后面。我恰恰觉得在鸦雀无声中这个环节孩子的思维最活跃。因为他们在不断地产生疑惑、自己否定、解答。这是什么?小脚丫怎么不见了?哦,是楼梯(孩子们对这个名词比台阶更熟悉)。但是,小脚丫哪去了?楼梯是慢慢高上去的?难道就是小脚丫?当有的孩子忍不住激动地说出答案时,有些孩子恍然大悟,有些孩子懵懵懂懂,有些孩子猜想被肯定而激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