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
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反思

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反思

更新时间:2022-12-23 14:42:02

《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 、3 .

  2、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

  3、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子1,2,3.

  难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

  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活动延伸:

  拿不同的实物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2、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手比一比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一般来说3-4岁的幼儿对数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可以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 、3。

  2、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

  3、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子1,2,3.

  难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

  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活动延伸:

  拿不同的实物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3、小班数学小手比一比教案反思

  教学目的: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4、小班数学活动小手比一比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5、小班数学优质课小手比一比教案反思

  教学目的: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6、小班数学公开课小手比一比教案反思

  教学目的: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7、小班数学小手比一比(认识1-3)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8、小班音乐儿歌比小手教案反思

  儿歌的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喜爱。在幼儿园教学中,儿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小班,儿歌教学的比重更大。

  38、比小手

  小手小手洗一洗,小手小手搓一搓,小手小手擦一擦,小手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伸出来,比比谁的小手白。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学习儿歌,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教学反思

  这节上得很成功,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幼儿在直觉行动思维基础上就已经逐步演化为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理解词义和语言。接着我用了练习法使幼儿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采用游戏“绘画”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们在轻松、愉悦氛围中结束了这堂课。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小手很能干,本堂课的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9、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一比谁多谁少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右的摆放物体。

  3、养成大声讲述操作的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排队标记图,小动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图片,瓶子与盖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排队标记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对了,这是排队标记图,排队标记图表示要给小动物或者小物品排队了,应该在哪里排队呢,对,要从红旗后面开始排,排在红线上面,一个跟着一个排。

  二、给小狗吃骨头

  教师:小狗出来玩啦,狗妈妈叫小狗要排好队才能出去,小狗遇上了难题,我们不会排队怎么办呢?小朋友会排队吗?一起帮帮小狗吧。

  示范小狗在排队标记图上排队

  教师:小朋友们,小狗排好了队,在外面玩得很开心,一会儿后,它们肚子饿了,我们来分肉骨头给它们吃好吗?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起来分一分。

  示范一一对应地给小狗分骨头

  教师:咦?是不是全部小狗都有骨头吃了?没有,一只小狗没有骨头吃,那是小狗多还是骨头多?

  引导幼儿说出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一只小狗没有骨头,小狗比骨头多。

  三、瓶与盖比多少

  1、 情景导入

  教师:狗妈妈在家大扫除的时候,找出了许多瓶子和盖子,你能帮瓶子找到盖子吗?

  教师: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

  2、重叠对应比多少 教师出示一样大的瓶子和盖子若干,与幼儿讨论。教师:用什么办法知道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呢?

  引导幼儿将瓶与盖重叠对应(一个盖子盖在一个瓶子上),再说说谁多谁少。

  3、并列对应比多少 教师出示从小到大有盖的瓶子一套,与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知道瓶子和盖子谁多谁少呢?

  4、教师:如果不用盖子盖瓶子的方法,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出瓶子与盖子谁多谁少呢?引导说出并列对应的方法。

  四、活动结束

  小狗谢谢你们帮它们排了队,分了骨头,谢谢你们,瓶子和盖子也在你们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再见。

  活动反思:

  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他们在学会了区别“l”和“许多”的基础上,可以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谓的“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在比较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对应一般有两种:重叠对应(即将第一组物体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再把第二组物体一个一个分别叠在第一组物体的上面)。并置对应(即把第一组物体排成横列或竖行,第二组物体一一对应分别摆在第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左、右方)。本节活动就是采用了并置对应,和物与物的一一对应(即相关物体的匹配)的方法,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判断出两组物体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

10、小班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

  教学名称:数学

  教学内容:小手比一比

  教学目的: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11、小班数学看一看比一比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常用的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与短。

  2.学习对应排列相关物体,初步获得对应的经验。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笔、小棒、吸管、筷子等实物若干(长短比较明显)。

  2.《数数玩玩》第1页,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两支长短不一的笔,让幼儿来比较它们的长和短。

  (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对想出办法的小朋友及时表扬,并让其现场演示。)2.提问幼儿:用什么办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又方便、又准确?

  3.让幼儿用想到的好办法来比较长、短不一的吸管、筷子、小棒等物体。

  提醒幼儿在比较它们的长短时,要将一端对齐(上下或者左右)进行比较。

  4.带领幼儿打开《数数玩玩》第1页。

  启发幼儿观察格子中的两个物体,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找出比较长的东西,用红笔圈起来,找出比较短的东西,用绿笔圈起来。

  (如果这个要求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只要幼儿找出长的东西或者短的东西并给它圈起来就可以。)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来比较物体的长和短。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12、小班语言比一比教案反思

  教学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大与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量的比较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通过角色游戏将大小、多少、长短等量的比较蕴涵其中。在小班后期为使幼儿进一步复习、巩同相关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活动充分挖掘图画书在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讲述与实物操作交替进行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书中内容,感受阅读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物的探索性活动,理解书中蕴涵的比较关系,感受从不同角度比较结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图书,理解画面和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实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围巾;图画书人手一本;故事课件、电脑、投影仪。

  2、经验准备:幼儿对比较大小、多少、长短有一定的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由翻阅。

  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自主翻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其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1、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并出示实物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1)阅读故事《阿比比一比》,着重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语言。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并进行演示。

  (2)幼儿操作实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这是谁的梨和李子?他们要比一比谁多谁少?他们会怎么比?请幼儿将实物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好。

  教师:小朋友是按一个梨一个李子这样摆的,那谁多谁少?

  幼儿:李子多。因为李子还有呢。

  (3)出示实物帽子和围巾,引发幼儿讨论,大胆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围巾和帽子怎么比?你们觉得是帽子大?还是围巾大?

  幼儿:围巾大,帽子小,围巾能把帽子盖住。

  教师:那帽子还能把围巾扣住呢?到底谁大呢?

  幼儿:就是围巾大。

  2、幼儿阅读图书,了解书中人物的比较方法和结果。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后他们又比了什么?

  教学反思:

  能够根据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设计教育活动,并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知识准备,在图书角提前投放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激发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愿望。

  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设计幼儿探索环节,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书中角色的对话、动作等具体情节的兴趣,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保持较好的注意力,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理解故事内容,并且在游戏环节中帮助幼儿将问接经验顺利过渡到直接经验,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当幼儿产生新的兴趣点时能够顺应幼儿的兴趣组织讨论,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

  不足之处:

  在幼儿对“帽子大还是围巾大?喜欢阿比还是喜欢阿吉?”发生争论时,教师虽然给予了支持,但是没有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问进行讨论。由此可见,教师和幼儿对于图书的关注点存在差异。教师应对幼儿的兴趣点有比较细致深入地了解,从而抓住争论的问题,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就更好了。

  选孩子喜欢的活动,给孩子质疑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13、小班数学裤子比一比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14、小班数学我们来比一比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比较的就不正确了。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15、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手爬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边唱边合拍做“小手爬”的动作,初步表现歌曲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2.乐意创编身体不同部位的歌词,体验创造、表演活动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手爬》,图谱。

  活动过程:

  一、 随音乐点头,拍手,感受歌曲旋律。

  “今天,老师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然后用点头来打节奏吗”“加上小手来拍一拍节奏”集体练习,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二、学习律动,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集体学唱歌曲。“刚刚,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情,你看到图谱上有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教师根据图谱示范双手上行、下爬的游戏,幼儿仔细观察老师爬的动作,部位。

  3.集体看图谱练习小手爬。

  4.幼儿练习根据歌曲的节拍,显示双手从脚背开始,一拍一拍轮流紧贴退、身体、脸部往上“爬”,前半段拍到头顶,后半段双手从头顶开始,一拍一拍往下爬,

  一直爬到小脚脚背上。

  5.幼儿分组游戏。

  三、仿编律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1.学习创编其他身体部位的上行,下行动作。

  “小手向上爬,还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爬到眼睛,鼻子,大腿。。。。。。。)

  2.创编出小手爬的不同动作,边唱便按合拍用新创编的动作贴着身体上行、下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边唱边和幼儿一起玩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耍”的热情。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希望老师用手去他们身上爬一爬,所以当我提示孩子们找一个朋友爬一爬时,很多的孩子都围到我身边,显得很兴奋。所以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能够真正做到师幼的有效互动。活动在**中结束,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特别快乐。

16、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手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小手变化的有趣。

  2.能用手表现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动作,尝试边唱边表演。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伴奏

  活动过程:

  一、“小鸡小鸡在哪里”师生对唱练声。

  老师用手做小鸡(小猫、青蛙)状,引导幼儿唱歌练声。

  二、教师表演,引发兴趣。

  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能变出不同的小动物来,看我的两只小手又做成了什么?(教师表演“雨点状”)幼儿回答。

  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范唱)

  三、学唱歌曲,感受小手变化的有趣。

  师边做动作边问:这是什么?雨点从什么地方落下来的?(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演)雨点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老师边唱边提问,引导幼儿来回答)

  师:你的小手会做雨点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师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带领幼儿共同表演。)

  四、尝试用声音的响和轻来表现雨点的大小。

  师:雨点越下越大了。我们唱的时候声音要怎样?越下越小呢,怎么来唱?

  五、大胆想象,创编歌词。

  师:除了歌曲里两只小手能变成雨点,还能变成什么呢?

  师:变出来的东西它是什么样子的?

  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并边表演边唱)

  六、完整欣赏小手歌。

  师:有一首歌曲就叫做“小手歌”歌里除了变成雨点还变成了许多其他的东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音乐)

  师:你听到两只小手变成了什么?(幼儿根据歌词回答)我们可以在区域游戏中在来表演。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是建构式课程“多才多艺的手”中的一个活动,歌曲有五段,在建议栏中说到:适合大班幼儿演唱,小班可以作为欣赏。因此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把歌唱的重点放在歌曲的第一段上,这样比较的短小也降低了难度。

  在活动中先从“小鸡小鸡在哪里?”切入,一方面让幼儿来进行问答练声,另一方面也让幼儿逐步感知用小手改变不同的动作可以变出不同的小动物,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在学唱的环节中,我运用了先欣赏在记忆歌词的方法。我觉得完整欣赏有助于让幼儿更好的感知旋律从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再听过后利用唱着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歌词和歌曲的旋律进行逐步分段的记忆和尝试,这样循序渐进的进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歌曲学会了。

  为了让幼儿能多多的唱几遍,我用了雨越下越大和越下越小的情境,让幼儿尝试控制自己的声音进行演唱。这里我觉得有些困惑?运用这样的策略能让幼儿提升歌唱的兴趣,但刚学不久就来尝试控制声音进行演唱,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会只顾大声和小声而忽略了歌唱时的音质了出现大喊的情况。

  在创编环节中先让幼儿自己用小手变一变,这时我用了边唱边问的方法,幼儿能在回答后自然而然的吧歌词填出来了。

  最后,我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一方面进一步的完整感知,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区域游戏打下基础,可以把这首可以延伸下去。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班教案:毛线宝宝变变变

    寿光侯镇春晖幼儿园 张素艳 活动目标: 1、感知毛线柔软的特性及其多样性,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意将毛线变形,充分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准备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毛线若干 2、瓶盖、土豆、泡沫、橡皮泥、积木、瓶子等材料 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毛线站起来。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口袋,小朋友猜一猜里面装了什么呢?幼儿猜:(好吃的东西、玩具、糖等

  • 小班教案奇妙的蛋反思

    1、小班教案奇妙的蛋反思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 小班教案走楼梯

    1、小班教案走楼梯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楼梯的安全常识,学会靠右手边走,一个跟着一个走。  2、知道团结的力量大。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 

  • 小班教案面粉制品

    1、小班教案面粉制品【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和操作,了解面粉的特性。  2、感知面粉加了水再用双手揉捏后会变成面团的变化。  3、知道面粉可以做成各种有营养的好吃的食品。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

  • 小班教案小兔乐乐反思

    1、小班教案小兔乐乐反思活动目标:  1. 能细致、有序地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2. 乐意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愿意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分享的快乐。  4.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 萌发

  • 小班教案小老鼠钻洞

    1、小班教案小老鼠钻洞活动目标  1.学习弯腰蹲跑的基本动作,增强下肢肌肉力量。  2.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感。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过程  一、快乐鼠 

  • 小班教案我家在这里

    1、小班教案我家在这里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发

  • 小班绘画教案一串红

    1、小班绘画教案一串红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用手印画。  2、增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

  • 小班教案我们的舌头反思

    1、小班教案我们的舌头反思活动目标  1、认识舌头,了解舌头的作用。  2、知道如何保护舌头。  3、理解词语:舔、尝。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