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2 15:44:02
《小班教案大圆和小圆》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瓶盖印出大小不同的圆。
2、根据大圆和小圆的不同组合,运用简单的线条进行想象添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情操。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根据大圆和小圆的进行组合
活动难点:运用简单的线条进行想象添画
活动准备
1、范例和不同圆形的组合图,各种大小不同的瓶盖。
2、人手1份宣纸、水彩笔、报纸,调好的红、黄水粉颜料,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认识圆形,学习拓印。
师:有一群瓶盖宝宝去游乐场玩,可在路上不小心踩到了颜料。他们一点也没有生气。因为他们发现,每走一步都会留下一个漂亮的脚印。
提问:瓶盖宝宝踩到了什么颜色的颜料,他留下了什么样的脚印?
二、教幼儿将圆形大小组合成形。
师:小瓶盖也想来玩了,瞧,他一跳一跳,跳到了哪里?
(大圆的里面,外面,旁边……学习圆形的不同位置组合,为下面添画环节铺垫。)
三、学习添画出不同的形象,幼儿操作。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五、欣赏交流作品,结束活动。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把自己打扮成作品中的形象,在“动物狂欢”的音乐情境中,互相欣赏作品,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感受作品带来的成功感和快感。
一、 设计思路。
《小方和小圆》是怪味豆哲理图画书中的一本,不论在主题上、故事结构上、构图上、还是所传达的意象上,都体现出一种奇思妙想的创意,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怪趣!
小圆是圆形的,小方是方形的。一扇圆圆的门,小圆很容易就能进去,可小方怎么也进不去。 小方努力地 改变自己,可他不明白,他永远都不会变成圆的。要改变的究竟是谁呢? 这是一本抽象派艺术表现手法和儿童寓言故事巧妙结合的佳作。方和圆,抽象的形状,被赋予抻奇的生命力,幻化成一个个蹦蹦跳跳的孩童,跃然纸上。从孩子的角色来说,小方和小圆正如几个顽皮的孩子一般,被赋予了孩子的形象。
二、说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体验阅读的快乐,并能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和
3、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体验表演游戏带来的快乐。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三、说教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我运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具,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通过运用教具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提问法等多种方法,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加上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
四、说活动过程
下面,我就详细地说明整个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我一开通过介绍小客人--小圆,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演示故事。
这一节是完成本活动的重难点,在这一五节中,我引导孩子跟着我一起欣赏我演示的故事,在渐入故事的观察和语言表达的同步理解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希望孩子们想出办法,怎么 能让小方进入圆门。
3、完整阅读绘本。
通过课件演示,完整欣赏了绘本内容。
4、表演游戏。
我请幼儿和我一起演小圆,请一个小朋友演小方,表演故事。以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这样的知识迁移更能激发孩子们与教师进行互动,以增加阅读的情趣。
五、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课,我觉得比较吸引孩子们,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幼儿和老师互动得较好。在我鼓励孩子们想办法,怎么 让小方进圆门时,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常丰富,思维很活跃。不足之处是:1、教具做得不好,如果把卡纸改为硬纸皮做的会更好一些,在幼儿表演环节,道具有些比例不调。2、在表演游戏环节,本来重点是在指导幼儿练习角色对话,这个重点没做好。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用将面团圆压扁的方法做月饼,体验面团柔软可变的特性,培养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食品月饼,面团,垫板,小盒盖,玩具娃娃等。
活动过程:
1.谈论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什么时候吃月饼?”
2.做月饼
教师提议:中秋节到了,请小朋友给娃娃家的娃娃们做一些月饼。
(1)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教师发给每人一块面团,请小朋友想想并试一试,怎样把面团变圆、变扁,做成月饼?
教师向幼儿介绍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盖、小圆盒等,引导幼儿试一试,将面团放进去压平,再将面团倒出来,看看像不像月饼。
(2)交流经验。请做好月饼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帮助讲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团放在两手中团圆,再将其放在垫板上用手掌压扁,或将面团圆装进小圆盒子压平,倒出,然后拿小瓶盖或小玩具在上面压上图案,月饼就做好了。
(3)再次实践。请幼儿尝试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饼。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请他们试做一些其他形状的月饼;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则给予具体地帮助,使其获得成功。
3.给娃娃送月饼
请小朋友将自己做的月饼送给娃娃家的娃娃,并说:“小娃娃,请吃我做的月饼。”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成功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月饼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食品,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同时发挥了想象力 、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锻炼了幼儿遇事动脑的习惯。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 (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孩子们兴趣浓厚,表现力也很强,体验到与好朋友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儿歌,念儿歌时吐字清晰。
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
能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常见圆形物体的简笔画若干。
2.《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 师:“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一位客人,让我们看看是谁吧?”
2. 出示图片
师:“原来是圆圆国王来做客了,我们跟圆圆国王打个招呼吧!”
幼:“圆圆国王你好。”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要听仔细啊。”
二、老师完整念儿歌《圆圆圆》
1. 师:“刚才圆圆国王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听的一首儿歌,让我们谢谢圆圆国王。”
幼:“谢谢圆圆国王。”
三、幼儿回忆儿歌内容。
1.出示圆的图标,这是什么?(圆)
2.师:“刚才圆圆国王给我们带来的儿歌名字叫什么呢?”(圆圆圆)
2.师:“那首儿歌里有哪些圆圆的物品呢?”
3.幼儿回忆儿歌内容,教师根据幼儿回忆的内容,出示相应的物品。
四、朗诵儿歌。
1. 教师根据《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谱,让幼儿边看图边朗诵。
2. 请幼儿个别朗诵、分组朗诵。
五、感知圆形物体
师:“圆圆国王还给我们小朋友准备好许多礼物。”幼儿说自己的礼物是圆圆的什么,请个别幼儿在回答。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和圆圆国王玩游戏学本领开心吗?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1. 一起唱《拉个圆圈走走》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出示圆圆国王的头,调动孩子兴趣,然后以国王的口吻教孩子学习儿歌。再出示儿歌的图谱,看上去简洁明了,听老师说完几遍后,有的孩子就能自己看图谱初步说出儿歌。最后用圆圆国王送礼物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更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物体。过程中,老师是挨个让幼儿去找蔬菜而不是一拥而上。
目标:
认识自己的小手、锻炼手指肌肉灵活性。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教学过程:
1、引入:一起边说儿歌边做手部运动:"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2、认识小手
教师:"刚刚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帮助我们完成儿歌的啊?"(幼:"手。")
教师:"我们的小手还很能干,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小手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饭、写字、干活等。)
教师:"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你们了解我们的小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手。"
介绍各个手指的名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3、讲述游戏
教师:"我们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帮助我们做事情的,它们像亲如一家的兄弟。在手指家庭里大拇指是它们的大哥哥我们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们叫他二哥,中指的个子最高的我们叫他高高的哥哥,无名指因为名字的关系兄弟们叫它无名哥哥,小指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
教师:"手指兄弟非常有礼貌,它们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们来和小朋友打招呼来了?"(幼:好)
教师:"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动)我在这,我在这(伸出另一只手拇指晃动)
大哥大哥你好吗?(一手拇指做点头状)我很好,谢谢!(另一只手拇指做点头状)
再见!(拇指左右摆动,收回身后)再见!(另一只手拇指摆动,收回身后)"
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
4、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游戏。
教师:"我们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来打个招呼吧。"
教师起身与幼儿共同做手指游戏,强调"无名哥哥最懒了,它不愿意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无名哥哥最乖,老师一叫就出来了。"
"小弟弟最听话,一叫他就跑出来了。"
5、结束活动
教师:"我们的小手有些累了,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
做捏拢放开游戏:"捏拢放开,捏拢放开,放开捏拢,放开捏拢。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脸上(腿上、肚子上)了。"
最后我们的小手爬回家了。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知道圆形和方形都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准备:
1.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图片各一张。
2.故事配图。
过程:
1.激发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
·出示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图片,教师介绍人物。
2.完整地欣赏故事。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都找到了哪些东西?
3.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重点帮助幼儿感知故事中的事物都是圆和方相结合的特点。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它们合在一起就变出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圆形和方形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建议:
该活动还可以采用故事《圆圆和方方》进行。
评价:
1.对故事内容感兴趣。
2.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圆和方相结合的物体。
--------------------------------
方脸蛋和圆脸蛋
方脸公公长着方脸盘,圆脸婆婆长着圆脸蛋,方脸公公喜欢方的东西,圆脸婆婆喜欢圆的东西。
一天, 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决定比一比家里方的东西多还是圆的东西多。唉呀!这还真不好比呢! 桌面是方的,可桌腿是圆的;录音机是方的,可上面的喇叭是圆的;装果汁的瓶子是方的,可瓶盖是圆的;门是方的,可门锁却是圆的。 比着比着,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都笑了,一齐说:“方的和圆的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
整个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儿的注意力一直紧跟着老师没有转移过,而且在活动设计中,每个环节设计的问题都有循序渐进的效果:第一个环节中,教师的提问是为了启发幼儿观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长着长脸盘;老婆婆挺胖,长着圆脸盘。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的提问更是让幼儿懂得了圆有圆的用处,方有方的用处,就像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样,方和圆缺了哪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对整个活动的一个延伸。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让幼儿区分开了圆形和方形,而且在寻找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形状时,也了解到了其他几个图形,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讲解,幼儿在活动结束后在脑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图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圆
活动来源:
我们幼儿园比较注重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并购置了许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小班幼儿刚入园,经过两个月的培养,已经具备初步的早期阅读意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幼儿都喜欢圆形的物体,也能认识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绘本《圆》特别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绘本阅读活动。更好地让幼儿了解圆,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语言发展能力、阅读能力等。
活动目标:
1、初步阅读绘本,了解不同数量的圆可以变成馅饼、雪娃娃、猫头鹰、火车、糖葫芦等物品。
2、通过教师提问和观察,尝试将环境中圆形的物品用绘本的句式进行仿编。
3、体验“圆形物体变变变"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生活中一些圆形的物体,会唱“拉个圆圈走走”的歌。
2、物质准备:创设环境,有意识地在教室里摆放一些圆形的东西。
3、绘本《圆》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引起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看看封面上的图形,你认识吗?这本绘本的名字叫《圆》。这么多的圆形宝宝,今天要来给小朋友变魔术呢?它们会变成什么好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引导幼儿观看PPT,阅读故事,初步欣赏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集体欣赏PPT。(1—3个圆的内容)
提问:“一个圆,孤零零",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两个圆,来做伴”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
“三个圆,正正好”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三个圆藏在哪?(猫头鹰和小老鼠)
2、幼儿自主阅读绘本4—5个圆的内容。
提问:“接下来会是几个圆?又会变成什么好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绘本,从猫头鹰的地方往后看”。
“四个圆,排成排”它会变成什么呢?还像什么呢?圆藏在哪?(火车车轮)
“五个圆,连成串”它会变成什么呢?还像什么呢?
三、师生边完整欣赏PPT边讲述绘本,进一步帮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这本绘本好看吗?我们再来看一遍,一起讲讲吧。
四、接龙游戏,学习分角色阅读绘本
集体观看PPT,第一次教师说前半句,幼儿说后半句。
师:小朋友真聪明,能和老师一起讲故事了。现在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前面的“一个圆,孤零零”。宝宝说后面的“好像一个大馅饼”。看谁说得好?
五、寻找教室中的圆形物品
1、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
师:我们教室里也藏着许多圆形宝宝,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呢?快把它们找出来吧。
2、把找到的圆形物用绘本的句式念出来。
师:一个圆,孤零零,好像一个大皮球。两个圆来做伴,变成一个望远镜……
六、教师指相应的物品,进行填充式创编绘本
师:宝宝们真棒!找到了很多圆形的东西,说得也很好,现在张老师来把你们找到的圆形宝宝编到故事里,就会变成一个新的绘本故事。
教师一边念一边指向创编的物品“一个圆,孤零零”好像一个(引导幼儿填词:大皮球,两个圆来做伴好像一副望远镜等等)。
七、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1、师:今天圆形宝宝玩得真高兴,我们也来玩个“拉个圆圈走走"的游戏吧。
2、游戏延伸:用创编的句式进行游戏。
“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走走走走,变成一个大皮球”。(变成一条毛毛虫、望远镜等等)。
活动反思:
圆形物体是生活中无所不见的,由于幼儿对于圆的认识经验储备充分,创设了适宜的教学环境,以绘本为载体,开展有关圆的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征,因此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幼儿发挥想象,联想到了很多圆形物体,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在课堂上能仔细观察,积极参与游戏师幼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是在进行故事仿编环节时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入园时间较短,语言发展有限,少数幼儿不能把话说完整,因此,仿编活动还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练习,从而提高幼儿的仿编能力。
专家点评:
这个活动设计,是一堂从认识“圆”入手的幼儿小班的语言教学活动。幼儿对“圆"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具备和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看图、观看PPT,回答关于“圆"的问题,做接龙游戏,学习分角色阅读绘本,用创编的句式进行游戏延伸等活动情节的设计很丰富,很精当,符合幼儿的特点,有感染力,也体现了正确的幼教理念,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也培养了思维能力,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有趣的笔,知道其名称,特征以及使用方法。
2、初步体验尝试作画的乐趣,乐意参加玩色活动。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叮叮图片,工具箱。
2、油画棒、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画家图片)今天有一位小画家叮叮来我们教室做客了,我们和叮叮打个招呼吧!
2、(出示工具箱)小画家叮叮有个工具箱,他的工具箱里装了很神奇有趣的东西,想不想看一看?
二、介绍各种笔。
1、介绍蜡笔宝宝。
(1)(出示蜡笔)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蜡笔宝宝呀?
(3)你们知道蜡笔宝宝有什么本领吗?(画画)
(4)那怎么来使用这些蜡笔宝宝呢?(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使用)
(5)蜡笔宝宝还有一个本领,因为它是油的,所以它不怕水(教师把蜡笔画过的纸放入盘子里实验)
小结:我们要爱护蜡笔宝宝,画的时候不能把蜡笔宝宝的外衣脱掉,也不能随便乱扔。还有我们在画画的时候不能将蜡笔涂到桌子上和衣服上。
2、介绍水彩笔宝宝。
(1)(出示水彩笔)这笔有个小帽子,真可爱呀!“hi,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水彩笔)
(2)那我们怎么来使用水彩笔宝宝呢?
小结:画画的时候要把小帽子拿掉,然后画好后,要把小帽子盖上,不然水彩笔就会干掉,所以我们要爱惜它们。
(3)教师示范绘画。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蜡笔、水彩笔,每种画笔都有各自的本领。
三、涂色与整理。
1、老师这里纸上的梨子还没有好看的颜色,要请小朋友们帮忙给他们涂上好看的颜色。
2、要求:我们小朋友可以选择一种笔来把梨子涂上颜色,但是在涂的时候不能把颜色涂到黑线的外面去。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5、整理物品:下面我们一起把画笔宝宝们整理好,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里去。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身边哪些物体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2、引导幼儿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并能从不同图形中找出圆形。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知目标让幼儿观察身边哪些物体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活动难点:能力目标引导幼儿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并能从不同图形中找出圆形
活动准备
• 电动泡泡枪
• 多媒体课件
• 小鱼吹泡泡的粘贴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玩一玩,师幼互动一起和泡泡做游戏
1、教师出示泡泡枪:师幼共同玩泡泡。
2、师:“仔细看一看泡泡是什么样的?你还发现了泡泡什么秘密?”
经验提升:泡泡是圆圆的,有大有小真好玩,轻轻一吹泡泡就会飞起来,落下的泡泡不见了。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让幼儿说一说除了泡泡是圆圆的,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2、认一认
师:“小朋友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的东西都是圆圆的,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图片,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片上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让幼儿看课件)
(1) 出示图片,让孩子辨认图片上那些东西看上去是圆圆。
(2) 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
(三)结束部分
操作活动:帮助小鱼找泡泡。小鱼的泡泡不见了,让幼儿在各种图形中帮助小鱼找泡泡。(在音乐声中粘贴泡泡)
(四)活动延伸:到大厅外面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
1.运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泡泡机 ,增加了师幼之间的互动,引起了幼儿兴趣。
2.活动难度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
3.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4.在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再稍加一点难度。
活动来源:
我们幼儿园比较注重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并购置了许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小班幼儿刚入园,经过两个月的培养,已经具备初步的早期阅读意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幼儿都喜欢圆形的物体,也能认识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绘本《圆》特别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绘本阅读活动。更好地让幼儿了解圆,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语言发展能力、阅读能力等。
活动设计:
从认识"圆"入手的幼儿小班的语言教学活动。幼儿对"圆"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具备和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看图、观看PPT,回答关于"圆"的问题,做接龙游戏,学习分角色阅读绘本,用创编的句式进行游戏延伸等活动情节的设计很丰富,很精当,符合幼儿的特点,有感染力,也体现了正确的幼教理念,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也培养了思维能力,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活动目标:
1.初步阅读绘本,了解不同数量的圆可以变成馅饼、眼镜、红绿灯、火车、糖葫芦等物品。
2.通过教师提问和观察,尝试将环境中圆形的物品用绘本的句式进行仿编。
3.体验"圆形物体变变变"带来的快乐。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生活中一些圆形的物体,会唱"拉个圆圈走走"的歌。
2.物质准备:创设环境,有意识地在教室里摆放一些圆形的东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引起阅读兴趣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看看封面上的图形,你认识吗?这本绘本的名字叫《圆》。这么多的圆形宝宝,今天要来给小朋友变魔术呢?它们会变成什么好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引导幼儿观看PPT,阅读故事,初步欣赏故事内容1.教师引导幼儿集体欣赏PPT。(1-3个圆的内容)提问:"一个圆,孤零零",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两个圆,来做伴"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
"三个圆,正正好"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
"四个圆,排成排"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
"五个圆,连成串"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
"许多圆,跑起来"它会变成什么呢?还会变成什么呢?
三、师生边完整欣赏PPT边讲述绘本,进一步帮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四、接龙游戏:第一次教师说前半句,幼儿说后半句。
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前面的"一个圆,孤零零"。宝宝说后面的"好像一个大馅饼"。看谁说得好?
五、寻找教室中的圆形物品1.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
师:我们教室里也藏着许多圆形宝宝,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呢?快把它们找出来吧。
2.把找到的圆形物用绘本的句式念出来。
师:一个圆,孤零零,好像一个大皮球。两个圆来做伴,变成一个望远镜……六、教师指相应的物品,进行填充式创编绘本师:宝宝们真棒!找到了很多圆形的东西,说得也很好,现在张老师来把你们找到的圆形宝宝编到故事里,就会变成一个新的绘本故事。
教师一边念一边指向创编的物品"一个圆,孤零零"好像一个(引导幼儿填词:大皮球,两个圆来做伴好像一副望远镜等等)。
七、游戏"拉个圆圈走走"1.师:今天圆形宝宝玩得真高兴,我们也来玩个"拉个圆圈走走"的游戏吧。
2.游戏延伸:用创编的句式进行游戏。
"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走走走走,变成一个大皮球"。(变成一条毛毛虫、望远镜等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出示圆圆国王的头,调动孩子兴趣,然后以国王的口吻教孩子学习儿歌。再出示儿歌的图谱,看上去简洁明了,听老师说完几遍后,有的孩子就能自己看图谱初步说出儿歌。最后用圆圆国王送礼物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更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物体。过程中,老师是挨个让幼儿去找蔬菜而不是一拥而上。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连贯的说出儿歌的内容。
2、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理解并朗诵儿歌内容。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儿歌琅琅上口的特色。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活动准备】
皮球铃鼓等图片,瓶盖,镜子等圆形的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圆形图片:这是一个神奇的圆,它会变魔法,他能变成很多东西,我们一起说:圆圆圆。
二、基本部分。
1、以问答式学习儿歌,同时丰富词汇:铃鼓,挂钟。
小朋友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吗?(出示一些事前准备的圆形物品图片)引出儿歌需要的图片。
(对于铃鼓,挂钟等幼儿不熟悉的词汇,要带领幼儿朗读)
(引出图片后)现在我们知道皮球,铃鼓,挂钟,盘子
都是圆的了,我们一起来说:皮球圆圆,铃鼓圆圆,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最后引出橘子,大家来看看句子是什么形状的?(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
2、教室先朗读一遍儿歌,再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来一遍。
3、为儿歌取名。
师:我们说的都是什么形状的东西?那这首儿歌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呢?
4、改编儿歌: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改编吧。(拿出刚刚使用过的物品)
三、结束部分。
扩散经验。
师:除了儿歌里说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我们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圆的东西,然后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吧!
儿歌:《圆圆圆》
圆,圆,圆。
皮球圆圆,铃鼓圆圆。
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出示神奇的圆形图片,调动孩子兴趣,让孩子了解更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物体。
设计背景
操作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借助小班孩子“吃饼干”这一生活情景,悬着了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在吃吃、玩玩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搓圆、压扁的技能。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搓圆、压扁。
活动准备
饼干、面粉若干、 盘子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制作圆饼干。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好了做饼干的材料,现在请你们轻轻地把椅子搬到桌子旁边。
先来看看圆饼干是怎么做的。
先从一大块的面取一小块,放在一只手的手心里,另一只手放在面团上旋转搓圆,然后压一压,一块圆饼干就做好了。
你们都会了吗?让我们来一起做吧!
请小朋友多做几块,饼干要做得圆,做得好看。
三、烤饼干
教学反思
1. 幼儿能很好的理解搓和压扁,也能很好的完成搓圆和压扁的技能。通过材料幼儿与同伴于老师之间有很好的互动,从动作快的幼儿去帮动作慢的幼儿等可以看出。
2、这是幼儿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操作,幼儿从日常的经验中看到的变成现在的实际操作,促进幼儿大限度的发展。
3.不足方面:还可以在后面的环节加上给圆饼干印图案,这样幼儿的兴趣还会更大,效果也会更好。
活动目标:
1. 认识圆形,尝试区分圆形和其他图形。
2. 学习三指捏抓镶嵌板,尝试将圆形的镶嵌板放进圆洞里。
3. 学习粘贴圆形。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色圆形图片若干(背面贴上双面胶),黑色底板一块,名画《圆之舞》,圆形镶嵌板及底板,各种形状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活动一 问候时光(认识教师)
1. 教师热情接待每一位宝宝,认识宝宝,鼓励宝宝用动作向教师打招呼,并和家长一起盖印小动物签到。
2. 家长和宝宝一起玩小肌肉游戏活动(塞乒乓球、套塔、拔小棍等),教师观察宝宝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交流宝宝玩玩具时的状态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
3. 点名游戏。
(1)教师出示小鼓娃娃,鼓励家长根据节奏带着宝宝拍手,鼓励宝宝有节奏地向教师问好。
(2)教师按照顺序邀请宝宝走或爬到教师身边,在教师的帮助下用动作进行自我介绍。(大月龄宝宝尝试用动作回答的方式自我介绍。如,教师提问:“谁是妮妮?”妮妮用拍自己肚子的方式回答;教师提问:“妮妮几岁了?”妮妮用伸出一根手指的方式回答。小月龄宝宝愿意接受教师的被动自我介绍。)
指导家长:及时表扬有进步的宝宝。(能用动作表达或能够接纳教师。)
活动二 运动时光(《小脚操》《小手操》)
1. 引导家长带领宝宝做《小脚操》《小手操》,增强宝宝对自己小脚、小手的认识。
2. 引导家长带领宝宝模仿教师跟随音乐学做韵律操,初步培养宝宝对音乐的节奏感,加强宝宝对本体的认识。
指导家长:
1. 有节奏地在宝宝身边念儿歌,加强宝宝对儿歌的理解。
2. 帮助宝宝有节奏地做动作。
3. 鼓励宝宝自己做《小手操》《小脚操》的动作,培养宝宝主动模仿动作的意识。
活动三 温馨时光(认识圆形)
1. 出示圆形图片。
师:圆形是一种没有角的光滑的图形。小朋友们看一下,圆形像什么呢?(家长帮助宝宝一起想象、表述。)
指导家长:成人经常用想象的语句和宝宝交流,可以帮助宝宝学会创造、想象,为其今后的自主表达储备经验。
2. 出示圆形镶嵌板的底板。
(1)师:这个底板中间少了一个圆,我们要把这个洞洞补起来。
(2)教师示范镶嵌板的玩法。
师:1,2,3,三指捏,捏住小把手,对准洞洞放。瞧,洞洞补好了!
指导家长:此活动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我们选择圆形的镶嵌板,一方面便于宝宝认识圆形,另一方面,由于圆形没有方向性,相对于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操作简单得多。
(3)宝宝与家长共同完成镶嵌板操作游戏。
3. 欣赏名画《圆之舞》。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很漂亮的画,很多圆都在这幅画上跳舞呢!有的圆大,像妈妈,有的圆小,像宝宝,妈妈抱着宝宝,真温暖。有的圆形宝宝出去玩了,有的圆形宝宝靠着妈妈听故事呢!
指导家长:《圆之舞》是一幅世界名画,让宝宝从小欣赏高水准的画作,可以开拓宝宝的眼界,提高宝宝的审美素养。
4. 宝宝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圆之舞》的创作。
师:我们也来完成一幅《圆之舞》吧,老师这里有很多好看的圆形图片,宝宝们把它贴在这块黑色的板上,让这些圆形图片也跳出优美的舞蹈吧!
指导家长:家长让宝宝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圆形图片,将其贴在黑纸上。宝宝贴的时候可能是无意识的,家长要有意识地指导宝宝将图片重叠或间隔放置。
5. 作品展览。
6. 巩固认识圆形,学会区分圆形与其他形状。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图片,哪些是圆形的呢?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指导家长:此活动是让宝宝在认识记忆的基础上学习辨认,难度又加深了一层。如果宝宝指错了,不要直接说“错了”“不对”这样的话,而是要直接告诉宝宝形状的名称,然后说:“我们继续找圆形!” (作者:方芳)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
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圆形的东西,积累感性经验。
2、幼儿已初步学会儿歌。
3、常见圆形物体简笔画图片若干。
4、《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
(1)集体朗诵儿歌《圆、圆、圆》。
(2)看符号图朗诵儿歌。
2、看图例替换儿歌中的圆形物体,仿编儿歌。
(1)提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让幼儿每说出一样圆形的物体,教师立即出示该物品的简笔画图片,覆盖原有儿歌图示上的圆形物体,每五个组成一首新的儿歌。
(2)集体朗诵新编儿歌,体验共同仿编儿歌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加仿编活动。
3、展示和朗诵仿编的儿歌,激发幼儿继续仿编的兴趣。
4、引导幼儿回家寻找圆形的物品,继续仿编,并请家长及时记录。
活动反思:
圆形是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状,它也是孩子在接触形状时最先能够画成功的一种图案。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体现"生活即教育",从基本形状入手,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幼儿能够感知不同的形状,小班语言<圆圆圆>是一段不错的儿歌,短小、精练,琅琅上口。所以在第一次活动后,每个孩子都能基本掌握这首儿歌。而在这次活动中更侧重于让幼儿感知其它各种形状,进行尝试性地仿编。
一、符号替代,直观明了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不同的物品记忆不是很好,所以我使用了形象鲜明的符号图案。幼儿在符号图的暗示下熟练地掌握了儿歌的内容。同时在仿编时我把整个活动室布置成了圆的世界(活动室四周张贴摆放各种圆的图片及实物)让幼儿到室内寻找圆的物体并通过看图例替换儿歌中的圆形物体进行仿编。幼儿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学的非常的有趣也非常投入。
二、探索和仿编"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过程,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教师及同伴的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获得语言及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设计了创编这一环节,是想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寻找,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皮球圆圆,气球圆圆,小鼓也是圆圆,灯笼圆圆……在活动室里孩子们找到许多圆圆的东西。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把自己找到的圆东西嵌入儿歌,俨然是一个个小作者。
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孩子不太善于去主动学习,如在复习儿歌的时候,请某一个幼儿诵读儿歌,幼儿积极性不高,这与幼儿在平时的活动息息相关,告诉我们要多利用各类形式提高幼儿表达的积极性;在寻找圆东西时,有些孩子很开心,他找到了什么,就乐于与同伴和老师分享,会有意识地把这些说出来,而有些孩子找到了,却不愿意开口。
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幼儿都乐于去说儿歌,仿编儿歌,我也把问题抛给了孩子,请他们回家寻找圆形的物品,继续仿编,并请家长记录下来,这又一次调动了幼儿的"胃口",更好地让幼儿在生活中提高。
说设计思路:
我今天选择说课的主要内容为小班语言《圆圆圆》。我的教育对象是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于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有着较强体验的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安排的活动内容更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就如《纲要》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圆形是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状,它也是孩子在接触形状时最先能够画成功的一种图案,我在"图形宝宝"这个大主题的背景下,选择了儿歌《圆圆圆》活动方案,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幼儿的生活,体现"生活即教育",从基本形状入手,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幼儿能够感知哪些物体是圆圆的说目标:
1.在说一说中学会儿歌。
2.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仿编儿歌。
3.体验表达的快乐。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说说哪些东西是圆形的。难点是:引导幼儿按圆的特征说说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并进行创编儿歌。
说活动准备:
1.自制图片:西瓜、苹果、太阳、饼干、纽扣、皮球、铃鼓、挂钟、盘子、桔子2.实物:铃鼓、皮球3. PPT课件说教法、学法(一)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活动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直观法:这里使用的是演示法,通过演示变换实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师的变换操作及幼儿的亲身体验,动静结合,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易于幼儿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2.谈话法: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3.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出示了多种圆形物体,例如皮球,铃鼓,挂钟等,引起幼儿的注意。引发幼儿融入到说各种圆形东西的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积极思考,动脑,以达到个性与素质的共同发展。
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并帮助幼儿巩固想象结果。
(二)学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猜测法等来获得知识经验。另外在第二环节后半部分我鼓励幼儿创编儿歌,发挥幼儿更大的想象空间。第三个环节,把彩色泡泡变成各种动物,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说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吹泡泡的情景,为幼儿创设了"吹泡泡"的游戏情景,引起孩子操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吹泡泡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从形式上深深地吸引了孩子。
师:宝宝们,今天唐老师啊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你们看,是什么呀?
师:对了,是泡泡。
师:你们想玩泡泡吗?
师:噢!大家都想玩泡泡。
师:那么我们一起和泡泡来做游戏吧。
师:哇!这么多的泡泡呀。
师:宝宝们,我们把泡泡吹上天吧!(呼,呼,和宝宝一起把泡泡往上吹)师:啊,使劲,好的,想不想用手来碰一碰泡泡呢?
师:好的,我们来碰一碰吧!
师:咦!泡泡哪儿去了?
师:噢,不见了,原来啊,泡泡和我们宝宝们一样,怕痒痒,只要轻劲地一碰呀,它就会躲起来。
师:宝宝们,你们玩得开心吗?
师:嗯!都很开心,来,找个椅子坐下吧。
(二)基本部分(1)利用泡泡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师:其实呀,泡泡不仅能和我们做游戏,它还能变魔术呢。想不想看看泡泡变魔术呢?
师:噢!大家都想,那好,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圆圆圆,泡泡圆圆,变变变,变出什么圆圆啦?
师:对了,是皮球圆圆,宝宝们一起来说一说,拍一拍。皮球圆圆,我拍一拍,我拍得轻,它跳得低,我拍得重,它跳得高。
师:想不想看泡泡变魔术了?都想,好,噔……,变出什么圆圆啦!
师:对了,铃鼓圆圆,老师平时上课的时候呀都会用圆圆的铃鼓。
师:那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吧!(师拍铃鼓,幼儿拍手,一边拍一边说)铃鼓圆圆,拍一拍,慢慢拍,我慢慢拍,我拍拍拍,我快快拍(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师:宝宝们,你们还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了?
师:嗯,都想看,来,继续变,圆圆圆,泡泡圆,变变变,变成什么了?
师:对了,挂钟圆圆,我们宝宝真聪明。
师:嗯!挂钟里面还有针呢,我们学着针来转一转吧!
师、幼(转),轻声说: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师:嗯,小朋友们学的真像。
师:咦,泡泡又要变魔术了,一起来说:
师、幼:圆圆圆,泡泡圆圆,变变变。
师:这回变成什么啦?
师:对了,盘子圆圆,非常棒,继续来变。圆圆圆,泡泡圆圆,变变变,--噔!又变成什么圆圆?
幼:眼睛圆圆。
师:对,有两只圆圆的眼睛,幼:桔子圆圆。
师:不错,那我们来看看这两只眼睛在看什么呀?
师:对啦,在看桔子,那么就是:看看桔子还是圆圆圆。
师:我们宝宝一起说,看看桔子还是圆圆圆。好,这一句说得非常好。
师:刚才呀,泡泡们变出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把它再说一遍好不好?
师、幼:师大声说,幼轻轻说圆圆圆,皮球圆圆,圆圆圆,铃鼓圆圆,圆圆圆,挂钟圆圆,圆圆圆,盘子圆圆,看看桔子,还是圆圆圆。
(2)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进行创编儿歌师:刚才啊,泡泡变出了那么多的东西,你们想不想让泡泡再变出圆圆的东西来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出示圆圆国王的头,调动孩子兴趣,然后以国王的口吻教孩子学习儿歌。再出示儿歌的图谱,看上去简洁明了,听老师说完几遍后,有的孩子就能自己看图谱初步说出儿歌。最后用圆圆国王送礼物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更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物体。过程中,老师是挨个让幼儿去找蔬菜而不是一拥而上。
一、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从故事语言描述中猜出圆圈圈代表的物体。
2.将自己的经验与故事语言描述相结合,学习说完整的句子。
3.能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游戏表演。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从故事语言描述中猜出圆圈圈代表的物体难点:能完整的表达故事中圆圈圈都变成了那些物体
三、活动准备:
图片(天线宝宝、海绵宝宝、福娃宝宝、圆圈圈宝宝)、背景PPT、5个圆形的纸音乐:讲故事音乐,做游戏音乐: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大家好;在家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宝,老师这有一些宝宝,小朋友看一看你们认识他们吗?
(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宝宝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圆圈圈宝宝》。
2、讲述故事有一天,圆圈圈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圆圈圈宝宝可高兴了!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圆,去和小朋友玩儿。小朋友拍一下,我就跳一下。说着呀它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甜甜的,红红的圆,小朋友啊呜可喜欢吃我了。
另外一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就变成一个漂亮的圆,还能飞到天上去呢,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我的!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啊就要变成一个脆脆的,甜甜的圆,小朋友吃着我咔嚓咔嚓咔嚓,可好吃了!
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大雨,小朋友都只能待在教室里不能出来玩了。这时最小的圆圈圈弟弟说:瞧我的吧!它的本领可大了,它一蹦就蹦到了天上,发出了金光,赶走了乌云,把大地照得暖洋洋的,小朋友们又可以出去玩了。
小朋友可喜欢圆圈圈宝宝们了,因为圆圈圈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提问:
你们喜不喜欢圆圈圈宝宝啊?
真的,老师也很喜欢圆圈圈宝宝。老师现在想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
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面都有谁啊?
(3)故事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3、第二遍故事:
看来,小朋友都很喜欢听这个故事,老师再给你们讲一遍,但是现在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一起讲这个故事。(播放游戏音乐)(1)有一天,圆圈圈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圆圈圈宝宝可高兴了!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圆,去和小朋友玩儿。小朋友们拍一下,我就跳一下。说着呀它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提问: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我这个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
过渡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猜的对不对?小圆圈变变变!(师边说边做动作)猜对了,原来这个宝宝真的变成了一个小皮球!那现在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小皮球。
(2)第二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甜甜的,红红的圆,小朋友啊呜可喜欢吃我了。
谁来告诉老师这个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
小圆圈变变变!(师边说边做动作)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话说一遍: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红苹果。
(3)第三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漂亮的圆,还能飞到天上去呢,小朋友一定会喜欢我的!
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说好不好?“小圆圈变变变”(边说边做动作)我们又猜对了,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气球。”
(4)第四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哦就要变成一个脆脆的,甜甜的圆,小朋友吃着我咔嚓咔嚓,可好吃了!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我说,我们又猜对了!我们再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块脆饼干。
(5)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大雨,小朋友都只能待在教室里不能出来玩了。这时最小的圆圈圈弟弟说:瞧我的吧!它的本领可大了,它一蹦就蹦到了天上,发出了金光,赶走了乌云,把大地照得暖洋洋的。
现在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帮我说,我们一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太阳!
4.完整地念儿歌。
我们把所有的圆圈圈宝宝变的东西,都猜出来了。我们小朋友真棒!我们把它编成一首儿歌把它念一遍。
我们一起来念这首儿歌。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小皮球。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红苹果。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气球。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块脆饼干。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太阳。
五、活动延伸圆圈圈宝宝的本事可真大啊!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是圆形的?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帮圆圈圈宝宝找朋友,明天小朋友们把自己给圆圈圈宝宝的好朋友请到我们的教室来。(把圆圈圈宝宝的好朋友,做成教室的主题墙)
活动反思:
小班综和活动《圆圈圈宝宝》的设计思路是,小班幼儿已认识圆形,对圆圈圈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能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宝宝们变成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去想象,并用完整话说出圆圈圈还会变成什么,最后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我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差的特点,在活动中我创设了"变魔术"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到这不是在添画,而是在玩"变魔术"。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是尝试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中我有几点感想:
1、活动前,我与幼儿一同认识了许多圆形物品,帮助他们积累知识经验,而今天的这个活动则是幼儿经验的一种 再现和提升。因为有了认知经验,他们乐于说,并在说的基础上想象、添画,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替升。
2、请幼儿将作品与客人老师一同欣赏,是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一种不怕生,乐意与人交往的情感与态度。
设计背景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班的夏利肯小朋友在吹泡泡玩,其他的小朋友看到泡泡都又抓又叫,非常兴奋。看着孩子们对泡泡如此感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除了泡泡是圆圆的,还有那些东西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通过观察让幼儿对圆形的物体感兴趣,并且能够大胆、清楚地说出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观察身边哪些物体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并能从不同图形中找出圆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知目标让幼儿观察身边哪些物体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活动难点:能力目标引导幼儿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并能从不同图形中找出圆形。
活动准备
• 电动泡泡枪
• 多媒体课件
• 小鱼吹泡泡的粘贴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玩一玩,师幼互动一起和泡泡做游戏
1、教师出示泡泡枪:师幼共同玩泡泡。
2、师:“仔细看一看泡泡是什么样的?你还发现了泡泡什么秘密?”
经验提升:泡泡是圆圆的,有大有小真好玩,轻轻一吹泡泡就会飞起来,落下的泡泡不见了。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让幼儿说一说除了泡泡是圆圆的,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2、认一认
师:“小朋友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的东西都是圆圆的,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图片,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片上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让幼儿看课件)
(1) 出示图片,让孩子辨认图片上那些东西看上去是圆圆。
(2) 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
(三)结束部分
操作活动:帮助小鱼找泡泡。小鱼的泡泡不见了,让幼儿在各种图形中帮助小鱼找泡泡。(在音乐声中粘贴泡泡)
(四)活动延伸:到大厅外面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
1.运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泡泡机 ,增加了师幼之间的互动,引起了幼儿兴趣。
2.活动难度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
3.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4.在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再稍加一点难度。
圆 贴 贴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2、幼儿数学用书
三、活动过程
(一)以讲《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兴趣
随着故事情节让幼儿猜猜波波画的是什么?“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圆,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圆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圆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圆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哥哥说:“啊,我知道了,是时钟”,姐姐说:“那这个是什么?”波波说:“它下面还有一条长长的线,要抓好,才不会跑掉”。姐姐说:“喔,是气球”哥哥姐姐终于知道波波画什么了。波波又画了许多圆圈,连肚脐眼的圆都有呢?妈妈说:“波波真是个很棒的画家”。
(二)运用操作法让幼儿拼图
幼儿也当波波,用圆形色纸拼拼贴贴,看可以拼贴出什么造型。完成后请幼儿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用圆形拼贴出了什么
(三)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一页,启发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让幼儿给圆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色纸的大大小小的圆。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2、幼儿数学用书活动过程一、讲故事引起兴趣教师讲故事《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
二、运用操作法让幼儿拼图1、教师:请小朋友也当波波,用圆形色纸拼拼贴贴,看可以拼贴出什么造型。
2、完成后请幼儿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用圆形拼贴出了什么。
三、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一页启发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让幼儿给圆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故事: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圆,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圆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圆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圆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哥哥说:“啊,我知道了,是时钟”,姐姐说:“那这个是什么?”波波说:“它下面还有一条长长的线,要抓好,才不会跑掉”。姐姐说:“喔,是气球”哥哥姐姐终于知道波波画什么了。波波又画了许多圆圈,连肚脐眼的圆都有呢?妈妈说:“波波真是个很棒的画家”。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XX是圆形的、XXX是圆形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圆形卡片、胶水和纸。
2.各种玩具:羊角球、大滚球和半月摇。
3.实物:小镜子、球类、脸盆、盘子、碗、热宝等。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入场,教师领着幼儿手挽花转圈,走成一个大圆。
2.激发兴趣,引出主题。在纸上粘贴各种颜色的圆形卡片,有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的。问幼儿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有大的、小的、还有更小的。今天老师给你们讲《有趣的圆》。展示各种实物:小镜子、球类、脸盆、碗、热宝等这些都是圆。
3.充分调动幼儿思维,大胆的想象。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的东西都是圆形的,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看哪个幼儿想的东西多?让幼儿自由回答问题:太阳是圆形的、热宝是圆形的、向日葵是圆形的等。幼儿如果答部出来,就提醒他们:我们的身体哪个部位是圆的?比如:眼睛是圆的衣服上的纽扣是圆的等。玩的玩具也有的是圆的。
4.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知圆的特征。
A.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百宝箱,箱里面装的都是圆形的东西,小朋友把手伸到箱里,摸一摸,猜一猜你在箱里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告诉我们小朋友,拿出来看你猜的对不对。篮球、排球、皮球、表、等。问他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很光滑的、圆溜溜的、没有尖尖角的等。最后让幼儿跟教师一起说《圆形是光滑的、圆溜溜的、没有尖尖角的等》。
B.老师准备很多的圆,小朋友开动脑筋,将圆组成一种东西、动物或人物等。最后总结一下,那位小朋友粘贴的比较好。
5.室外发现,开拓思维。小朋友教室外面、大街上、马路上、商场里看到有圆形的东西吗?有。多吗?多。让幼儿要同时说出两种圆形物品,开拓幼儿想象和创造性,丰富幼儿对圆的经验。
6.游戏。大滚球、羊角球和半月摇组成圆,分成两组来回滚动着玩。
活动反思:
在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且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幼儿更积极更关注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把泥搓成长条粘接成圆环的方法。
2、激发幼儿自由想象讲述:自己做出的圆环像什么。
3、培养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陶泥、陶艺板、湿布
2、课前让幼儿观察圆形。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作,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像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二、教师边念儿歌,边做示范。
师:今天我们就也来做圆环,好吗?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小泥条搓呀搓,搓成小木棍,弯弯腰,拉拉手,拉拉手,不松手,接在一起成圆环,圆环圆环真好玩。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放一点音乐)
1、先把陶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2、把团好的陶泥放在两手上来回的搓;
3、接自己搓的圆环摆成各种图形。
四、评讲幼儿作品:
说说自己做的圆环像什么?
活动反思:
在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且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幼儿更积极更关注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
活动准备:
1、活动开展前,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只小袋,内装各种形状的图片。
2、布置好图形王国的场景。
3、幼儿对各种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今天到圆形王国去参观,向幼儿提出参观要求:圆形王国里有谁?(教师提供各种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纽扣、饼干、轮胎、盘子、皮球等)2、请幼儿参观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二、活动过程1、认识圆形,让幼儿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操作,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滚滚、拍拍、摸摸。
2)请幼儿讲讲什么东西跑的最快,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师生一起小结圆形的特征,促进幼儿进一步感知。
2、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一种圆形的物体,让幼儿在自己的小口袋中找出和教师一样的圆形物体,进一步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3、调动幼儿生活经验,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1、晨间体育活动时,提供圆形的东西给幼儿滚动。
2、在美工区提供大小不一的圆形图片,让幼儿画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给图形找家,学习图形的分类。
与家长沟通计划请家长做有心人,平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栖息地的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动物栖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进行初步科学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二、活动分析 试一试让学生站在帮忙的角度初步考虑小动物和他们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找一找通过有意识地去寻找小动物的家,使学生主动观察动物在自然界的栖息状况。做一做是让学生了解到的有关动物与环境的知识,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设计一个符合它生活习性的家。我的收获中的填空题引导学生从对小动物家的认识上进行评价。 三、活动设计 师问:小朋友的家住在哪里,知
活动一 健康活动:我们去种树 活动目标: 1、学习助跑跨跳,掌握其动作要领。 2、感受游戏的乐趣,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季节。 活动二 数学活动:花儿找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习10的形成,指导9添上1是10,了解9,10相邻两数的关系。 2、能细致的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尝试对物品进行初步统计。 潜能阅读:故事我很善良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中的小兔子善良的品格,愿意做个善良的孩子。 3、感知做哪些事情是善良的行为。 作业: 1、完成《潜能阅读》1422页内容。 2、完成《幼儿
一、活动目标:1.认识鼻子,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 2.懂得爱护鼻子的简单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绘本《第一次发现:用鼻子去闻闻》PPT 2.香水、臭豆腐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的鼻子导入。 森林里的动物朋友要来和我们点点宝贝一起做游戏啦。瞧!谁来了? 出示小动物的局部鼻子部分。 1.大象:找一找,哪一个是大象的鼻子?为什么?(大象的鼻子长长的)大象的鼻子除了可以闻气味还有特别的本领是什么?(吸水喷水卷木头) 2.小猪:看,这个圆圆的鼻子可能是哪个小动物的鼻子?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小猪?呀!真
1、小班教案我是一条毛毛虫反思活动目标 1.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通过观察玩具毛毛虫的变化和教师所绘的毛毛虫造型,尝试用纽扣按一颗紧挨着一颗的方法连接拼贴毛毛虫。 3
1、小班教案被困电梯要镇静活动目标: 1、了解和掌握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 2、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
1、小班教案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内容与要求 1、知道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名称,班级及自己的姓名。 2、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能遵守简单的集体规则。 3、学习用普通话表述自己的意愿,能关注自己与同伴的五官与四肢。
1、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球宝宝找朋友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了解生活中的“球”。 2.体验发现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
1、小班教案彩链反思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长条制作成圈,再按物体排列的次序制作彩链。 2.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
1、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对应反思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活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