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2 11:37:01
《小班教案小蝌蚪》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目标:
1.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多次倾听教师演唱,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小蝌蚪找妈妈”游戏,能随音乐节奏大胆演唱并尝试进行歌表演。
3.在歌唱活动中,感受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快乐。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难点:能随音乐节奏大胆演唱。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帮助寻找青蛙妈妈的兴趣。
指导语:池塘边有只小蝌蚪在找妈妈,我就是那一只刚出生的小蝌蚪,我谁都不认识。我看到谁都叫嗯嗯,嗯嗯你好,嗯嗯你好,你们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决定唱着歌找妈妈去。
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游戏,幼儿逐遍倾听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次。
指导语:你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去那边找找吧!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次。
指导语:你看见我的妈妈了吗?我的妈妈到底在哪里呢?
提问:我歌曲里唱在哪里找妈妈吖?(池塘边)那我再去池塘里找找我的妈
妈。
教师范唱歌曲第三次。
指导语:你有没有看见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妈妈吗?
教师范唱歌曲第四次。
指导语:嗯嗯你好,你一定是我的妈妈。
提问:要找妈妈的时候我是怎么唱的?(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吖?),你们
能帮我一起唱这一句吗?看我的妈妈能不能听见。
单独练习一次。
教师范唱歌曲第五次。(指导语:妈妈还没有听到我的声音,一定是我的声音太小了。
提问:你们可以和我一起唱歌找妈妈吗?
小结:你们的歌声真好听!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玩“选荷叶”游戏,幼儿学唱歌曲。
四、1.出示PPT池塘,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次。
指导语:我的妈妈到底住在什么地方?(池塘),那我要去池塘找妈妈了(出示池塘ppt),我的妈妈可能躲在荷叶里面,我们要一起唱歌这个荷叶才会打开哦!
提问:我要找一个会唱歌的小朋友帮我选选看我的妈妈到底藏在哪片荷叶后面?听一听你们的歌声。
选取一名幼儿上来选荷叶,教师小结并说明“选荷叶”游戏规则。
2.幼儿学唱歌曲第二次。
指导语:接下来我又要来请会唱歌的小朋友来选荷叶了哦!
3.幼儿学唱歌曲第三次。
指导语:这一次我来听一听哪一位小朋友声音特别好听,能用歌声吸引更多动物听到来帮助我。我要来这边听一听哦!(教师走到另外一遍,激发幼儿歌唱兴趣)
4.幼儿学唱歌曲第四次。
指导语:虽然两次都没找到妈妈,但是我不会放弃的,这一次你们和我一起、努力,用好听的声音加上好看的动作、表情一起来帮助我找妈妈好吗?
通过逐遍学唱,教师引导幼儿演唱时关注歌词、速度、情绪及动作表情。
四、创设“池塘”情境,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并进行歌表演。
1.引导幼儿反思,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检查意识。
2.散点表演歌曲一次。
指导语:现在我们一起变成小蝌蚪到池塘游游泳!可以边唱边游吗?
3.幼儿自选角色进行歌表演。
表演游戏规则:待会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边唱歌边加上动作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金鱼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小蝌蚪问他他要说什么?(不是,你们的妈妈在那边)
3.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创设游戏的氛围,让孩子模仿小蝌蚪的游动,用身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蝌蚪的不同动态,为后面的绘画环节做好铺垫。在课件的运用上,能调动幼儿的情绪,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更加深了孩子对亲情的感受。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曲调,会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会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活动难点:
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青蛙妈妈的孩子是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示,音乐《小蝌蚪找妈妈》。
3、场地准备:将幼儿椅子排成半圆形,教师坐在幼儿前面。
活动过程:
一、结合故事,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青蛙妈妈的孩子是青蛙吗?(不是,是小蝌蚪)
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脑袋,细细长长的尾巴,全身黑油油的等)
一开始,小蝌蚪知道妈妈是谁吗?(不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师以歌曲内容进行小结: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油油,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转呀转,咂咂咂,游呀游,咂咂咂,妈妈妈妈在哪里,妈妈妈妈在哪里?
二、理解唱歌曲内容。
1、师:小蝌蚪真可爱。老师还可以把它唱出来呢,认真听哦。
幼儿安静倾听。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回忆歌曲内容,讲述。
3、教师结合幼儿讲述,出示图示,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学说句子。
4、教师组织幼儿有节奏的完整学念歌曲内容。
三、学唱歌曲。
第一遍教师清唱,幼儿倾听。
第二遍教师弹琴唱歌,幼儿跟着唱。
第三遍教师弹琴,鼓励幼儿把声音放出来。
第四遍教师弹琴,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四、歌表演。
1、师:我是蝌蚪姐姐,你们是小蝌蚪。
2、提问:小蝌蚪怎么游?谁来试试?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上前作小蝌蚪游的动作。
3、师:看看蝌蚪姐姐是怎么游的?小蝌蚪们,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在水里游游,去找妈妈吧!
幼儿跟着教师一边唱歌,一边扮作小蝌蚪游游。
4、提问:小蝌蚪是怎么吃东西的?
幼儿尝试做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
5、师幼一起完整歌表演。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的绘画,说到底就是添画和涂色。我班的幼儿在添画和涂色这两方面,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为了让幼儿在自己原有绘画的基础上,能有更好的提高,我在这次绘画活动:《小蝌蚪》中,尝试让幼儿去完成一幅简单的成品画,利用已学过的圆形和曲线,画成一只小蝌蚪,再让幼儿给小蝌蚪及水草涂颜色。在活动中,我会通过念儿歌,让幼儿对小蝌蚪有初步的印象,引起幼儿对图形的刺激。然后通过教师本身的演示,让幼儿产生学画的欲望。最后再让幼儿自由在表现绘画,从而激发幼儿对小蝌蚪的热爱之情。这就是我对这次活动的一些想法。
活动目标
1.认识曲线和圆形。
2.能大胆在进行绘画。
3.激发幼儿对小蝌蚪的热爱之情。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⒈认识曲线和圆形。
⒉能利用曲线和圆形进行绘画。
活动过程
一、热阶段
教师:小朋友,老师请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头是圆圆的,黑黑的尾巴弯弯曲曲的,还跟着它们的妈妈,在水里游来游去呢?(小蝌蚪)
教师:噢,原来是小蝌蚪,我们学有一首儿歌,也叫《小蝌蚪》,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好吗?
二、图形刺激
⒈教师出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小蝌蚪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⒉教师示范圆形和曲线的画法。
教师:小朋友,我们画圆形小蝌蚪的头时,要把它画得圆圆的,最后两头线接在一起的,像个大饼一样。
在画曲线(小蝌蚪的尾巴)时,像画波浪一样,弯弯曲曲的。
三、创造表现
⒈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⒉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曲线和圆形进行画成小蝌蚪。
⒊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即时纠正并对画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肯定。
四、作品欣赏
⒈展示幼儿作品,说说自己画了什么。
⒉将幼儿作品布置在美工区域里,供幼儿欣赏。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绘画活动《小蝌蚪》,我发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他们能通过我的示范讲解,认识了曲线和圆形,并学会了用曲线和圆形进行绘画,从而表现出对小蝌蚪的热爱。由于我的示范讲解到位,孩子们很快就能接受我想要传授的知识。而在孩子们的创造表现中,孩子们更是大胆地作画。他们能根据老师的引导,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们在画中添加了水草、海水等,实现了大胆进行绘画的活动目标。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及时地给予纠正。总的来说,整个绘画活动下来,孩子们的表现还是挺令我满意的。不过,在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到之处,就是在活动中,我给幼儿说的机会有点少,没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去说,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觉得这是我比较欠缺的。如果给我从新上过这个活动的话,我会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自由表达的一个环节,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想象到的都表达出来,我觉得那样会更好一些。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直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小蝌蚪。
2、大胆作画,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自然角的小蝌蚪。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棉签。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根据以往经验,了解蝌蚪特征。
(1)引出主题
师: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紫玉兰开花了。我们班来了一群春天的小客人,是谁呢?(蝌蚪)
师:你们认识小蝌蚪吗?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呢?(椭圆形的身体,细细的尾巴)
师:它们是什么颜色?(黑色)
师:如果你是小蝌蚪,在水里可以怎么游呢?你来游游看,大家来游游看。
小蝌蚪可以往上面游,可以往下面游。可以往左边游也可以往右边游。它特别的淘气可爱。好了,请小蝌蚪们回座位吧。
2.教师引导幼儿学画小蝌蚪。
(1)师:咦!你们看,谁也来了?(青蛙)
师:青蛙妈妈来找它的小宝宝蝌蚪了。蝌蚪宝宝们去哪了呢?我先来想办法。
(2)教师示范画,第一遍画蝌蚪。
师:谁出现啦?(蝌蚪宝宝们)这一群蝌蚪宝宝们回来了。
(3)第二遍示范:我再来找一找别的蝌蚪宝宝吧!
师:先伸出你的食指,在黑色的颜料里蘸一下。接着用食指(这一块地方)按下蝌蚪椭圆形的身体,两个身体、三个身体。小蝌蚪还少了什么吖?(尾巴)在画尾巴前我们要用抹布把手指头擦干净。(念1、2、3)现在可以画尾巴了,用棉签蘸点黑色在蝌蚪身体的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一条尾巴、两条尾巴、第三条尾巴。
(4)第三遍示范
师:哇!现在游回来这么多小蝌蚪了,可是青蛙妈妈说:“还有一群更调皮的小蝌蚪,我们再来帮它找一找,好吗?”
师:这群小蝌蚪好淘气,他们喜欢到处游。我们在食指上蘸点黑色颜料往上面游、往下面游、往旁边游、往妈妈的身边游。手指擦一擦(1、2、3),用棉签在身体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注:按不出颜色可以再蘸一下。
(5)出示完整的示范图片。
师:真棒啊!小蝌蚪们都回来了,青蛙妈妈好开心吖!你们愿意帮助青蛙妈妈来找宝宝吗?(愿意)
师:那开始吧!请大家走到后面吧!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棉签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演示作品
师:你喜欢哪群小蝌蚪?为什么?
师:小蝌蚪们也游累了。一起休息一下吧!(放音乐休息)。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孩子们眼里,春天还是一个充满好奇和秘密的季节,他们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小动物更是孩子们喜欢的伙伴。在幼儿印象中动物的成长都是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并无较大变化,而青蛙的生长过程比较特殊,它是由小蝌蚪慢慢长出后腿——又长出前腿——尾巴退化成青蛙的。孩子们强烈渴望了解其中的秘密。为此我选择了《小蝌蚪的成长》这一以科学领域为主的教育内容,并运用游戏的形式渗透了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使幼儿对小蝌蚪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从而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3.引导幼儿尝试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情。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使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情。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小河、花草、树木等在春天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小河的背景图一幅,小花鱼及小蝌蚪各个成长阶段图片。
3. 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创设意境,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温暖的春天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妈妈从泥洞里钻出来,跳进小河里,在绿绿的水草旁边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小蛙卵。过了几天,这些小蛙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通过谈话的形式,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活动氛围,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通过多种形式感知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1.利用图片演示,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引发幼儿对小蝌蚪成长变化的思考及关注。
①小蝌蚪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②小花鱼发现小蝌蚪哪里变了?
③小蝌蚪又长出什么来了,小蝌蚪的什么没有了?它变成什么了?(运用演示法边看图片边欣赏故事,使幼儿对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活动环节做好铺垫。)
2.师幼共同回顾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并用语言描述及肢体动作感受。
①小蛙卵慢慢变成小蝌蚪,过了一段时间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它先长出了两条后腿,又长出了两条前腿,最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③引导幼儿模仿小蛙卵、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又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小青蛙的样子。(在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幼儿来通过语言描述及肢体动作模仿小蝌蚪成长中的各种形态,加深幼儿对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印象,感受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
三、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玩“小蝌蚪变青蛙”的游戏,并引导幼儿按口令做不同的动作:“我是小蛙卵”、“小蛙卵变成小蝌蚪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来了”、“小蝌蚪又长出两条前腿来了”、“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它变成小青蛙了”。 (本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的快乐心情,加深幼儿对小蝌蚪成长过程的了解,使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随时组织幼儿观察饲养角的小蝌蚪,验证其成长过程,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态自然亲切、思路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次活动的亮点是:
1、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结合春天的季节特征来选择和设计活动,把科学领域的活动用故事情节贯穿下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在模仿小蝌蚪时,有位孩子摇着身体晃着脑袋边走边情不自禁地用济宁话说:“真好玩,真好玩”。我接着引导说:“好玩吗?后面还有更有趣的呢!”对幼儿积极的情感关注,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注意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活动中创设了一种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教师能够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并始终给予幼儿积极的关注,使他们的活动动静结合,由欣赏故事——语言描述其成长变化——模仿、探索动作——到体验游戏,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活动,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3、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游戏法及情景教学法,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多通道参与法及体验法。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了让孩子对妈妈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指压印作画,以及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事物的细致观察
2、掌握曲线添加的方法
3、对蝌蚪各种动态的表达
活动准备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PPT、黑色颜料、黑色水彩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呱呱呱、宝贝们听一听,是谁在讲话呀?”(课件里呈现青蛙妈妈)
老师:“原来是青蛙妈妈呀!可是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不开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是怎么回事吧!”(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贝在到处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原来青蛙妈妈担心它的宝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紧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呈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乐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课件里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游动的。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多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示,把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老师这里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资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假如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四周环境的整洁。(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资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了让孩子对妈妈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指压印作画,以及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事物的细致观察
2、掌握曲线添加的方法
3、对蝌蚪各种动态的表达
活动准备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PPT、黑色颜料、黑色水彩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呱呱呱、宝贝们听一听,是谁在讲话呀?”(课件里呈现青蛙妈妈)
老师:“原来是青蛙妈妈呀!可是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不开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是怎么回事吧!”(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贝在到处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原来青蛙妈妈担心它的宝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紧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呈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乐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课件里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游动的。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多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示,把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老师这里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资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假如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四周环境的整洁。(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资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班综合活动:小蝌蚪
设计意图:
本月的主题是“动物乐园”。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孩子非常喜欢动物,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当孩子听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对小蝌蚪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有的孩子还不停的问我:老师,蝌蚪的英文名字是什么?这时,我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的:
1、知道小蝌蚪---Tadpole
2、初步了解小蝌蚪的外型特征。
3、喜欢小动物,乐意亲近小动物。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蝌蚪,图片。
2、环境准备:观察区中投放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游戏Guess Guess Guess
小朋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猜猜猜的游戏。
二、说一说,看一看。Look at look
小朋友观察小蝌蚪,引起小朋友亲近小蝌蚪的愿望。
三、练习小蝌蚪的正确发音。
What is it? What is this?
四、游戏I speak you do it.
活动延伸:
1、玩小蝌蚪变青蛙的游戏
2、饲养小蝌蚪。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篇幅比较大,相对比较复杂的故事。而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于此类情节复杂、角色较多的故事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虽然在平时的课间活动中我们有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是,要让托班的幼儿记住故事中的语言,把它表演出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对故事进行了精简,考虑到托班幼儿对于重复的语言对话比较感兴趣,也容易让他们理解和记忆,我们把小蝌蚪的对话都设计为:你是我们的妈妈吗?而其他动物我们也同样遵循这个特点:“不是,你的妈妈是……”,这样的设计不仅简单,易理解,也为后面幼儿的角色表演减低了难度打下了基础!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的绘画,说到底就是添画和涂色。我班的幼儿在添画和涂色这两方面,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为了让幼儿在自己原有绘画的基础上,能有更好的提高,我在这次绘画活动:《小蝌蚪》中,尝试让幼儿去完成一幅简单的成品画,利用已学过的圆形和曲线,画成一只小蝌蚪,再让幼儿给小蝌蚪及水草涂颜色。在活动中,我会通过念儿歌,让幼儿对小蝌蚪有初步的印象,引起幼儿对图形的刺激。然后通过教师本身的演示,让幼儿产生学画的欲望。最后再让幼儿自由在表现绘画,从而激发幼儿对小蝌蚪的热爱之情。这就是我对这次活动的一些想法。
活动目标
1、认识曲线和圆形。
2、能大胆在进行绘画。
3、激发幼儿对小蝌蚪的热爱之情。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⒈认识曲线和圆形。
⒉能利用曲线和圆形进行绘画。
活动过程
一、热阶段
教师:小朋友,老师请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头是圆圆的,黑黑的尾巴弯弯曲曲的,还跟着它们的妈妈,在水里游来游去呢?(小蝌蚪)
教师:噢,原来是小蝌蚪,我们学有一首儿歌,也叫《小蝌蚪》,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好吗?
二、图形刺激
⒈教师出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小蝌蚪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⒉教师示范圆形和曲线的画法。
教师:小朋友,我们画圆形小蝌蚪的头时,要把它画得圆圆的,最后两头线接在一起的,像个大饼一样。
在画曲线(小蝌蚪的尾巴)时,像画波浪一样,弯弯曲曲的。
三、创造表现
⒈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⒉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曲线和圆形进行画成小蝌蚪。
⒊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即时纠正并对画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肯定。
四、作品欣赏
⒈展示幼儿作品,说说自己画了什么。
⒉将幼儿作品布置在美工区域里,供幼儿欣赏。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绘画活动《小蝌蚪》,我发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他们能通过我的示范讲解,认识了曲线和圆形,并学会了用曲线和圆形进行绘画,从而表现出对小蝌蚪的热爱。由于我的示范讲解到位,孩子们很快就能接受我想要传授的知识。而在孩子们的创造表现中,孩子们更是大胆地作画。他们能根据老师的引导,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们在画中添加了水草、海水等,实现了大胆进行绘画的活动目标。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及时地给予纠正。总的来说,整个绘画活动下来,孩子们的表现还是挺令我满意的。不过,在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到之处,就是在活动中,我给幼儿说的机会有点少,没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去说,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觉得这是我比较欠缺的。如果给我从新上过这个活动的话,我会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自由表达的一个环节,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想象到的都表达出来,我觉得那样会更好一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教学反思:
1.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1)幼儿这节课的兴趣浓厚,积极的用手指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在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得到自主发展;
(2)自己初步了解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基本能把握教育内容核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师幼互动良好。教师能以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如:示范添画小蝌蚪不同形态的尾巴,从而使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
3.本节美工课,活动效果良好,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今后自己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
4.当节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评价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觉到学无止境,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努力。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变成小青蛙,到庄稼地里吃害虫)
活动目标: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2.水粉颜料、画纸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1.春天到了,池塘里又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长着圆圆的脑袋,身穿黑颜色的衣服,留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啊?(小蝌蚪)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师: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圆圆的脑袋,有个长尾巴)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
(1)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
(2)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3)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4)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带领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的视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以前绘画的形式都是比较枯燥,孩子们的学习也相对呆板。其实,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学会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真正地懂得创造美。
活动背景:
绘画是一门艺术,是通过视知觉来进行的。知觉本身包含着思维,所以视知觉就是视觉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活动,是一种把感性形象和具有一般共性的概念融合在一个统一的认识性陈述中的理性活动。所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尤其是对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教师要加以肯定和引导。因为在新《纲要》中也这样强调:"要鼓励幼儿敢于创新,创新是发展幼儿潜力的最好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培养好幼儿的创新行为呢?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出示青蛙图案:
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1、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2、案例通过教师示范了小蝌蚪的画法法后,强调幼儿一律用黑色的油画棒来画,幼儿都聚精会神地开始画了,教师开始巡视幼儿的作画情况。当她走到一名叫亮亮的小朋友旁边时,发现她画的小蝌蚪在圆圆的黑黑的身体外面勾画了其他颜色的轮廓线,对面的幼儿磊磊本来用黑色画小蝌蚪画的很好,当一看到亮亮新用了别的颜色,赶紧也用另外的颜色来画小蝌蚪……由他们两人一带头,幼儿都开始用各种颜色来画小蝌蚪了,根本不理老师的要求。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曲调,会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会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活动难点:
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青蛙妈妈的孩子是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示,音乐《小蝌蚪找妈妈》。
3、场地准备:将幼儿椅子排成半圆形,教师坐在幼儿前面。
活动过程:
一、结合故事,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青蛙妈妈的孩子是青蛙吗?(不是,是小蝌蚪)
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脑袋,细细长长的尾巴,全身黑油油的等)
一开始,小蝌蚪知道妈妈是谁吗?(不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师以歌曲内容进行小结: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油油,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转呀转,咂咂咂,游呀游,咂咂咂,妈妈妈妈在哪里,妈妈妈妈在哪里?
二、理解唱歌曲内容。
1、师:小蝌蚪真可爱。老师还可以把它唱出来呢,认真听哦。
幼儿安静倾听。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回忆歌曲内容,讲述。
3、教师结合幼儿讲述,出示图示,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学说句子。
4、教师组织幼儿有节奏的完整学念歌曲内容。
三、学唱歌曲。
第一遍教师清唱,幼儿倾听。
第二遍教师弹琴唱歌,幼儿跟着唱。
第三遍教师弹琴,鼓励幼儿把声音放出来。
第四遍教师弹琴,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四、歌表演。
1、师:我是蝌蚪姐姐,你们是小蝌蚪。
2、提问:小蝌蚪怎么游?谁来试试?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上前作小蝌蚪游的动作。
3、师:看看蝌蚪姐姐是怎么游的?小蝌蚪们,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在水里游游,去找妈妈吧!
幼儿跟着教师一边唱歌,一边扮作小蝌蚪游游。
4、提问:小蝌蚪是怎么吃东西的?
幼儿尝试做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
5、师幼一起完整歌表演。
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创设游戏的氛围,让孩子模仿小蝌蚪的游动,用身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蝌蚪的不同动态,为后面的绘画环节做好铺垫。在课件的运用上,能调动幼儿的情绪,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更加深了孩子对亲情的感受。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直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小蝌蚪。
2、大胆作画,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自然角的小蝌蚪。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棉签。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根据以往经验,了解蝌蚪特征。
(1)引出主题
师: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紫玉兰开花了。我们班来了一群春天的小客人,是谁呢?(蝌蚪)
师:你们认识小蝌蚪吗?<来.源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呢?(椭圆形的身体,细细的尾巴)
师:它们是什么颜色?(黑色)
师:如果你是小蝌蚪,在水里可以怎么游呢?你来游游看,大家来游游看。
小蝌蚪可以往上面游,可以往下面游。可以往左边游也可以往右边游。它特别的淘气可爱。好了,请小蝌蚪们回座位吧。
2.教师引导幼儿学画小蝌蚪。
(1)师:咦!你们看,谁也来了?(青蛙)
师:青蛙妈妈来找它的小宝宝蝌蚪了。蝌蚪宝宝们去哪了呢?我先来想办法。
(2)教师示范画,第一遍画蝌蚪。
师:谁出现啦?(蝌蚪宝宝们)这一群蝌蚪宝宝们回来了。
(3)第二遍示范:我再来找一找别的蝌蚪宝宝吧!
师:先伸出你的食指,在黑色的颜料里蘸一下。接着用食指(这一块地方)按下蝌蚪椭圆形的身体,两个身体、三个身体。小蝌蚪还少了什么吖?(尾巴)在画尾巴前我们要用抹布把手指头擦干净。(念1、2、3)现在可以画尾巴了,用棉签蘸点黑色在蝌蚪身体的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一条尾巴、两条尾巴、第三条尾巴。
(4)第三遍示范
师:哇!现在游回来这么多小蝌蚪了,可是青蛙妈妈说:“还有一群更调皮的小蝌蚪,我们再来帮它找一找,好吗?”
师:这群小蝌蚪好淘气,他们喜欢到处游。我们在食指上蘸点黑色颜料往上面游、往下面游、往旁边游、往妈妈的身边游。手指擦一擦(1、2、3),用棉签在身体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注:按不出颜色可以再蘸一下。
(5)出示完整的示范图片。
师:真棒啊!小蝌蚪们都回来了,青蛙妈妈好开心吖!你们愿意帮助青蛙妈妈来找宝宝吗?(愿意)
师:那开始吧!请大家走到后面吧!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棉签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演示作品
师:你喜欢哪群小蝌蚪?为什么?
师:小蝌蚪们也游累了。一起休息一下吧!(放音乐休息)。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查找: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PPT课件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起兴趣:
1、你们见过青蛙宝宝吗?青蛙的宝宝是什么样子的,是小青蛙吗?
2、教师生动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二、根据故事,回答问题:
1、小蝌蚪找妈妈时先后遇到了哪些动物?
2、青蛙妈妈的样子是怎样的?它有哪些特点呢?
三、创作图画《在水中的小蝌蚪》:
1、展示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蝌蚪,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记号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让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小蝌蚪,蝌蚪的尾巴不宜太长 )
4、展示交流自己的画作,给自己的画创编故事。
活动反思:
春天来了,当迎春花把春天的信息告诉大地时,春姑娘就悄悄地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喊来了背着剪刀的小燕子,敲开了花妈妈的家门……啊!春天多美好!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一起出来找春天啦! 在主题开展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对春天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情感。
1、大自然是孩子们自由探索的天空,孩子的兴趣来源于大自然。在这个主题里,我们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去感受春风的抚拂,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菜地上,花丛里,小树旁,我们在植物里寻找春天;小蝌蚪、小蝴蝶,瓢虫,我们和动物万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和动物玩春天的游戏!雨过天晴,万物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景象,小树、小花、小草在雨水的淋浴下,一下子变的精神抖擞起来,一只小蜗牛也能引起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愿望。孩子对蜗牛的兴趣完全来自于自然环境。他们在自然中寻找蜗牛,了解了蜗牛的特征、生活习性,对蜗牛产生了感情,这些科学中的探究、情感上的互动是在活动室里不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将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2、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次表征活动、分享、交流活动,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绘画、制作、表演等,再现了自己心目中蜗牛的形象。由此我们体会到:教师只有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才能使幼儿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认识,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力得到提高。
3、让家长走进主题活动,成为活动的合作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家长往往处于一种比较轻松的配角位置上,而在此主题活动中,家长则与教师同唱主角,他们也忙了起来,要与幼儿一起捉蜗牛,饲养蜗牛,记录蜗牛的饮食情况。家长的一次次参与,常常会使孩子在活动中处于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更加使孩子有信心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因此,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总是真诚地吸纳家长参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共同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孩子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还探索了大自然的秘密,能大胆地对春天进行描述和体验,了解到春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到春天郊游的快乐,并学会了同伴之间协商、解决问题,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春天的美,对春天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直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小蝌蚪。
2、大胆作画,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自然角的小蝌蚪。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棉签。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根据以往经验,了解蝌蚪特征。
(1)引出主题
师: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紫玉兰开花了。我们班来了一群春天的小客人,是谁呢?(蝌蚪)
师:你们认识小蝌蚪吗?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呢?(椭圆形的身体,细细的尾巴)
师:它们是什么颜色?(黑色)
师:如果你是小蝌蚪,在水里可以怎么游呢?你来游游看,大家来游游看。
小蝌蚪可以往上面游,可以往下面游。可以往左边游也可以往右边游。它特别的淘气可爱。好了,请小蝌蚪们回座位吧。
2.教师引导幼儿学画小蝌蚪。
(1)师:咦!你们看,谁也来了?(青蛙)
师:青蛙妈妈来找它的小宝宝蝌蚪了。蝌蚪宝宝们去哪了呢?我先来想办法。
(2)教师示范画,第一遍画蝌蚪。
师:谁出现啦?(蝌蚪宝宝们)这一群蝌蚪宝宝们回来了。
(3)第二遍示范:我再来找一找别的蝌蚪宝宝吧!
师:先伸出你的食指,在黑色的颜料里蘸一下。接着用食指(这一块地方)按下蝌蚪椭圆形的身体,两个身体、三个身体。小蝌蚪还少了什么吖?(尾巴)在画尾巴前我们要用抹布把手指头擦干净。(念1、2、3)现在可以画尾巴了,用棉签蘸点黑色在蝌蚪身体的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一条尾巴、两条尾巴、第三条尾巴。
(4)第三遍示范
师:哇!现在游回来这么多小蝌蚪了,可是青蛙妈妈说:“还有一群更调皮的小蝌蚪,我们再来帮它找一找,好吗?”
师:这群小蝌蚪好淘气,他们喜欢到处游。我们在食指上蘸点黑色颜料往上面游、往下面游、往旁边游、往妈妈的身边游。手指擦一擦(1、2、3),用棉签在身体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注:按不出颜色可以再蘸一下。
(5)出示完整的示范图片。
师:真棒啊!小蝌蚪们都回来了,青蛙妈妈好开心吖!你们愿意帮助青蛙妈妈来找宝宝吗?(愿意)
师:那开始吧!请大家走到后面吧!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棉签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演示作品
师:你喜欢哪群小蝌蚪?为什么?
师:小蝌蚪们也游累了。一起休息一下吧!(放音乐休息)。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设计意图:春天来了,池塘里游涞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最爱,他们关注着小蝌蚪的变化,伴随着小蝌蚪的变化我给孩子们讲述了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中小蝌蚪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的动态变化使我想到,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我想如果我能用这个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那么将会增加活动的乐趣,调动幼儿的活动的兴趣,使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
教学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涞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
[1] [2] [3] 下一页
活动身体。
〔评: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评:小蝌蚪们高兴地跟着妈妈游涞游去,间或停下进行有礼貌的对话,有利于活动节奏的控制]
三、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1、(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评:这里表现小蝌蚪爱妈妈的情感同时又加大了幼儿腿步肌肉的活动强度]
2、青蛙妈妈:孩子们,田里的害虫可多了,练好本领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3、青蛙们捉到害虫后,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评:这里的自由舞蹈即为一种放松运动]
自我评析: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强,喜欢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适合开展集体性的游戏,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教师也和幼儿一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带领幼儿活动,以角色的情绪影响着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给一盘黑色颜料、黑色水彩笔和抹布。
2、准备一副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曲线添画的画法,绘画出各种形态的小蝌蚪。
2、训练和加强幼儿观察力的细致。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致和作画的能力,同时体验美术课带来的欢乐。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1、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说出并讨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师生一边唱着儿歌一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二、引导幼儿画小蝌蚪1、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可以怎么做,才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指腹在颜料中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三、教师指导幼儿再次作画:
1、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3、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4、仔细操作,大胆作画,保持画面干净。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孩子们眼里,春天还是一个充满好奇和秘密的季节,他们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小动物更是孩子们喜欢的伙伴。在幼儿印象中动物的成长都是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并无较大变化,而青蛙的生长过程比较特殊,它是由小蝌蚪慢慢长出后腿——又长出前腿——尾巴退化成青蛙的。孩子们强烈渴望了解其中的秘密。为此我选择了《小蝌蚪的成长》这一以科学领域为主的教育内容,并运用游戏的形式渗透了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使幼儿对小蝌蚪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从而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3.引导幼儿尝试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情。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使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情。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小河、花草、树木等在春天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小河的背景图一幅,小花鱼及小蝌蚪各个成长阶段图片。
3. 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创设意境,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温暖的春天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妈妈从泥洞里钻出来,跳进小河里,在绿绿的水草旁边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小蛙卵。过了几天,这些小蛙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通过谈话的形式,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活动氛围,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通过多种形式感知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1.利用图片演示,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引发幼儿对小蝌蚪成长变化的思考及关注。
①小蝌蚪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②小花鱼发现小蝌蚪哪里变了?
③小蝌蚪又长出什么来了,小蝌蚪的什么没有了?它变成什么了?(运用演示法边看图片边欣赏故事,使幼儿对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活动环节做好铺垫。)
2.师幼共同回顾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并用语言描述及肢体动作感受。
①小蛙卵慢慢变成小蝌蚪,过了一段时间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它先长出了两条后腿,又长出了两条前腿,最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③引导幼儿模仿小蛙卵、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又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小青蛙的样子。(在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幼儿来通过语言描述及肢体动作模仿小蝌蚪成长中的各种形态,加深幼儿对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印象,感受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
三、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玩“小蝌蚪变青蛙”的游戏,并引导幼儿按口令做不同的动作:“我是小蛙卵”、“小蛙卵变成小蝌蚪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来了”、“小蝌蚪又长出两条前腿来了”、“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它变成小青蛙了”。 (本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的快乐心情,加深幼儿对小蝌蚪成长过程的了解,使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随时组织幼儿观察饲养角的小蝌蚪,验证其成长过程,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态自然亲切、思路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次活动的亮点是:
1、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结合春天的季节特征来选择和设计活动,把科学领域的活动用故事情节贯穿下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在模仿小蝌蚪时,有位孩子摇着身体晃着脑袋边走边情不自禁地用济宁话说:“真好玩,真好玩”。我接着引导说:“好玩吗?后面还有更有趣的呢!”对幼儿积极的情感关注,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注意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活动中创设了一种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教师能够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并始终给予幼儿积极的关注,使他们的活动动静结合,由欣赏故事——语言描述其成长变化——模仿、探索动作——到体验游戏,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活动,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3、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游戏法及情景教学法,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多通道参与法及体验法。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设计背景
孩子们很喜欢小动物,我打算这节课结束后,在教室里养小蝌蚪,让孩子们每天观察小蝌蚪的变化。孩子们平日只知道用彩笔和油画棒画画来绘画,很少有机会体会其它绘画材料带来的乐趣,希望能启发孩子在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创画的乐趣,培养艺术创造灵感。
活动目标
(1)掌握用棉签画小蝌蚪的方法。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让幼儿关爱小动物。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正确使用棉签画画
难点:掌握用棉签画小蝌蚪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一幅大的池塘背景画、幼儿每人一幅A4纸的池塘背景画、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蝌蚪的头饰、青蛙妈妈的头饰一个、棉签若干、黑色水粉颜料、调色盘若干、篮子和手纸若干、钢琴、鱼缸和几只小蝌蚪。
(2)经验准备:幼儿经验准备:课前我问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没想到有的幼儿从来没有看过、也没听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少数的孩子,但是在课前需要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动画片,还是我小时候看的上海制片厂的水墨画的动画片,没想到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非常认真地观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连我都和他们一起重温了我的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类新的动画片。我问孩子们见过小蝌蚪吗?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从动画片、图画书上见到过,所以我决定在上课时要给孩子们拿几只活的小蝌蚪,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很开心。感觉孩子接触活的动物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让家长回家带孩子了解小蝌蚪进化青蛙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家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孩子亲身观察,没有的话可以看图书和上网了解,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活动目标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加强家园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小蝌蚪
(1)师:孩子们,今天李老师跟小朋友一起猜个谜语“大脑袋,长尾巴,从头到尾黑黝黝,游来游去找妈妈。(打一小动物)。(谜底:小蝌蚪)
幼:孩子们一起说的:“小蝌蚪”。
(孩子们很喜欢猜谜语,他们喜欢这种文字游戏,感觉很神秘,平时在休息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经常猜谜语,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综合反应能力,开发智力,他们很开心这个时间段。在谜语导入过程中,我故意把语气放慢,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动作可以夸张可爱些,小班孩子们看的、听的很认真,加上以往的谜语游戏训练,孩子们应该都能猜到是什么动物——小蝌蚪。用谜语导入,为了增加课上的趣味性,挺高孩子们的兴趣。)
(2)师:那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
幼:听过
师:到最后小蝌蚪找到它们的妈妈了吗?
幼:找到了。
师:那谁是小蝌蚪的妈妈?
幼:青蛙。
(在课前经验准备的时候,有一部份孩子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有一部分没有听过,我就让所有的孩子一起欣赏了这个动画片,也让家长在家给孩子讲了讲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在课前有对蝌蚪和青蛙的初步了解,不至于在上课时感到陌生。因为小班的上课时间是十五分钟,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就需要把故事的内容在课前准备好,起初本以为孩子们应该都听过这个故事,没想到一部分孩子真没听过。应该组织家园联系,让家长每晚给孩子将一个睡前小故事,同时可以让孩子慢慢复述故事,从小班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二.了解小蝌蚪身体特点
(3)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李老师把谁请到我们小三班了?(从纸箱里面拿出鱼缸,里面有很多条小蝌蚪。)
幼:孩子们兴奋的都站起来了,特别高兴,都在喊:“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有几个小孩下坐到前面一起来看。
师:我环绕每个桌子和座位,让孩子们仔细观看蝌蚪长什么样子。
幼:有的说小蝌蚪是黑色的、有的说小蝌蚪长着圆圆的大脑袋、小蝌蚪后面有尾巴、小蝌蚪长的不像青蛙、小蝌蚪的尾巴是弯弯的等等。
师:老师跟着孩子一起总结小蝌蚪有一个大大圆圆的脑袋,脑袋后面还长着一条细细,弯弯曲曲的尾巴,小蝌蚪的身体是黑色的。老师一边总结一边在黑板上用彩笔做示范,画出一个小蝌蚪,加深孩子对蝌蚪的印象。
师:好了,孩子们,小蝌蚪累了,说要回去休息一下,我们一起小声的和他们说再见,不要吵到他们休息好吗?
幼:孩子们逐渐小声的和小蝌蚪们不舍得说“再见”了。
(课前准备时,我知道很多孩子都没见过活的小蝌蚪,他们也很希望能见到,于是我找来了活的生物,这样更能提起他们的兴趣,观察的更仔细,当时孩子们都很兴奋,以至于课堂都有些混乱了,有的孩子还下坐看,其余孩子都跟着效仿,以至于都到前面来拥挤了,当时有些慌张,这是我没有预想到的,老师提的要求孩子们也听不进去了,但是回头一想,这说明孩子们对蝌蚪的兴趣很高,很喜欢它们。于是我做了一个“嘘”的手势,以静制动,很难过的说:“小蝌蚪好像很害怕了,你们都在前面拥挤,大声说话,吓到它们了,这时有的小朋友回到了座位,我提出要求:“让孩子们都回到座位上,不要吓到小蝌蚪,老师保证轮流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看清它们,这个方法还真挺管用,每个孩子都安静的回到座位,这是我提出了要求:“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孩子们看的很认真,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们都很积极踊跃的回答,并且回答的都很棒。)
(4)用棉签画小蝌蚪
师:小蝌蚪生活在哪里?
幼:水里面。
师:好,小朋友请看这里,这是一个池塘,里面有几条小蝌蚪,看看还有什么?
(出示一幅老师画好的池塘背景图)
幼:有荷叶、有荷花、有小蝌蚪。
师:小蝌蚪喜欢群体生活,但是池塘里面只有几只小蝌蚪,我们一起把它们的其他同伴画出来,好不好?
幼:好好
师:但是今天我们不用笔,而是用它来画(出示棉签),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棉签
师: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棉签?
幼:打针前用、掏耳朵用等等。
师:不错,我们都会在打针前用棉签消毒皮肤,还有如果小朋友用棉签掏耳朵可要小心,必须爸爸妈妈在的情况下才可以用,否则自己掏耳朵会有危险的。
但是今天李老师要用棉签来画小蝌蚪,怎么用棉签画画呢?首先,棉签你们看是没有颜色的,我们把棉签蘸一下黑色颜料,看,棉签变成黑色的了,在池塘里画出小蝌蚪圆圆大大的黑脑袋,之后在后面画出一条细细弯弯曲曲的长尾巴,看,小蝌蚪游出来了,有的向右游、有的向左游、有的向下游、有的向上游,什么方向游的小蝌蚪都有。谁想到前面来试一试?
幼:王浠滨,冯泳琪
(当我在前面讲解怎样用棉签画小蝌蚪时,冯泳琪小朋友因为好奇,不自觉的走到前面来了,于是我说:“谁想到前面来试一试?”就让王浠滨,冯泳琪来前面画一画。两个小朋友特别爱画,画完一个还想画。)
师: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把手弄上了颜色,可以用篮子里面的手纸擦擦手,然后再放进篮子里面。如果小手很干净,就不用手纸擦了。还有如果画完一个蝌蚪后,棉签没了颜色,再到调色盘中蘸蘸颜料继续画小蝌蚪,小朋友要注意不要把棉签碰到自己的身上和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画完后把棉签一定要放进调色盘中,不能乱扔。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师:每位小朋友发纸、调色盘、篮子。
(在上美术课前,一定要在课上把要求提好,在课前要预想很多问题可能发生,比如有的会用棉签掏耳朵,所以要告诉棉签不能随便使用会有危险的、在孩子用棉签画画时,就会用完随意扔到地上,所以要提出要求,不要随意乱丢乱放,要放回到调色盘中、幼儿可能在用棉签画画时,不小心蹭到手上和脸上,或衣物等其它地方,这时就需要用到手纸,不要随意乱摸。要在行为和卫生习惯提出要求,养成好习惯。孩子们画的兴趣很浓,课堂纪律特别好,都在认真地用棉签画画,体验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带来的绘画乐趣,每个孩子画的都特别好。)
活动展示:
把孩子们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
(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画的小蝌蚪,由于年龄小,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好,只有王浠滨说的较完整:“这是蝌蚪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它们一起出去寻找其它的小蝌蚪了。”最后,我让孩子们彼此看一看其它小朋友画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互相欣赏。)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去找妈妈好不好?
幼:好,好。
师:唱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蝌蚪的头饰,戴在头上,老师戴青蛙妈妈的头饰,把老师围在中间,一起唱跳《小蝌蚪找妈妈》的歌曲。由于教师空间比较狭窄,跳的比较拥挤,但是孩子们唱的跳的还是特别开心。)
教学反思
1.教师自我评价:
① 优点:在上好一节课时,我们一定要做好活动准备,包括了物质准备,我做了40个小蝌蚪的头饰,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模仿蝌蚪的乐趣、画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图,让每个孩子在视觉上体验美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要做好经验准备,课前我问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没想到有的幼儿从来没有看过、也没听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少数的孩子,但是在课前需要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动画片,还是我小时候看的上海制片厂的水墨画的动画片,没想到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非常认真地观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连我都和他们一起重温了我的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类新的动画片。我问孩子们见过小蝌蚪吗?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从动画片、图画书上见到过,所以我决定在上课时要给孩子们拿几只活的小蝌蚪,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很开心。感觉孩子接触活的动物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让家长回家带孩子了解小蝌蚪进化青蛙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家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孩子亲身观察,没有的话可以看图书和上网了解,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活动目标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加强家园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老师也要有经验准备,做好预设问题,熟记教案,把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预想到,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方案。孩子们上课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尤其是让两个孩子到前面做示范,画蝌蚪,两个孩子都不想回去了,孩子没有用过棉签画画,所以很好奇,兴趣很高。美术活动,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确,画画要求,卫生要求,把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要想到,对幼儿要提出要求。
② 缺点:在课前预设问题时,没有想到再拿出活的蝌蚪时,孩子们那么的兴奋,课前准备时,我知道很多孩子都没见过活的小蝌蚪,他们也很希望能见到,于是我找来了活的生物,这样更能提起他们的兴趣,观察的更仔细,当时孩子们都很兴奋,以至于课堂都有些混乱了,有的孩子还下坐看,其余孩子都跟着效仿,以至于都到前面来拥挤了,当时有些慌张,这是我没有预想到的,老师提的要求孩子们也听不进去了,但是回头一想,这说明孩子们对蝌蚪的兴趣很高,很喜欢它们。于是我做了一个“嘘”的手势,以静制动,很难过的说:“小蝌蚪好像很害怕了,你们都在前面拥挤,大声说话,吓到它们了,这时有的小朋友回到了座位,我提出要求:“让孩子们都回到座位上,不要吓到小蝌蚪,老师保证轮流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看清它们,这个方法还真挺管用,每个孩子都安静的回到座位,这是我提出了要求:“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孩子们看的很认真,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们都很积极踊跃的回答,并且回答的都很棒。由于班级面积比较小,加上课的尾声比较急,最后的歌表演有些仓促了。
2.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挺满意,预设的活动目标都完成了。就是课后怕时间紧张,歌表演《小蝌蚪找妈妈》唱的太仓促了。
3.课上有出乎意料的事发生,在课前预设问题时,没有想到在拿出活的蝌蚪时,孩子们那么的兴奋,课前准备时,我知道很多孩子都没见过活的小蝌蚪,他们也很希望能见到,于是我找来了活的生物,这样更能提起他们的兴趣,观察的更仔细,当时孩子们都很兴奋,以至于课堂都有些混乱了,有的孩子还下坐看,其余孩子都跟着效仿,以至于都到前面来拥挤了,当时有些慌张,这是我没有预想到的,老师提的要求孩子们也听不进去了,但是回头一想,这说明孩子们对蝌蚪的兴趣很高,很喜欢它们。于是我做了一个“嘘”的手势,以静制动,很难过的说:“小蝌蚪好像很害怕了,你们都在前面拥挤,大声说话,吓到它们了,这时有的小朋友回到了座位,我提出要求:“让孩子们都回到座位上,不要吓到小蝌蚪,老师保证轮流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看清它们,这个方法还真挺管用,每个孩子都安静的回到座位上了。
4.如果再重新上一次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尝试用手指画蝌蚪,体验不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直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小蝌蚪。
2、大胆作画,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自然角的小蝌蚪。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棉签。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根据以往经验,了解蝌蚪特征。
(1)引出主题
师: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紫玉兰开花了。我们班来了一群春天的小客人,是谁呢?(蝌蚪)
师:你们认识小蝌蚪吗?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呢?(椭圆形的身体,细细的尾巴)
师:它们是什么颜色?(黑色)
师:如果你是小蝌蚪,在水里可以怎么游呢?你来游游看,大家来游游看。
小蝌蚪可以往上面游,可以往下面游。可以往左边游也可以往右边游。它特别的淘气可爱。好了,请小蝌蚪们回座位吧。
2.教师引导幼儿学画小蝌蚪。
(1)师:咦!你们看,谁也来了?(青蛙)
师:青蛙妈妈来找它的小宝宝蝌蚪了。蝌蚪宝宝们去哪了呢?我先来想办法。
(2)教师示范画,第一遍画蝌蚪。
师:谁出现啦?(蝌蚪宝宝们)这一群蝌蚪宝宝们回来了。
(3)第二遍示范:我再来找一找别的蝌蚪宝宝吧!
师:先伸出你的食指,在黑色的颜料里蘸一下。接着用食指(这一块地方)按下蝌蚪椭圆形的身体,两个身体、三个身体。小蝌蚪还少了什么吖?(尾巴)在画尾巴前我们要用抹布把手指头擦干净。(念1、2、3)现在可以画尾巴了,用棉签蘸点黑色在蝌蚪身体的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一条尾巴、两条尾巴、第三条尾巴。
(4)第三遍示范
师:哇!现在游回来这么多小蝌蚪了,可是青蛙妈妈说:“还有一群更调皮的小蝌蚪,我们再来帮它找一找,好吗?”
师:这群小蝌蚪好淘气,他们喜欢到处游。我们在食指上蘸点黑色颜料往上面游、往下面游、往旁边游、往妈妈的身边游。手指擦一擦(1、2、3),用棉签在身体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注:按不出颜色可以再蘸一下。
(5)出示完整的示范图片。
师:真棒啊!小蝌蚪们都回来了,青蛙妈妈好开心吖!你们愿意帮助青蛙妈妈来找宝宝吗?(愿意)
师:那开始吧!请大家走到后面吧!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棉签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演示作品
师:你喜欢哪群小蝌蚪?为什么?
师:小蝌蚪们也游累了。一起休息一下吧!(放音乐休息)。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活动目标:
1、在学青蛙跳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练习轻松、自然地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及勇敢、关心他人品质。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小蝌蚪、小青蛙的基本常识。
2、实物准备:磁带、录音机、实物青蛙、青蛙哥哥胸饰一个,飞虫一串、小青蛙胸饰装饰成池塘的轮胎若干(不同高度)、小蝌蚪、荷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与老师一起头戴胸饰,随着音乐进入场地,观察小青蛙,做模仿动作。
二、基本活动:
幼儿练习轻松、自然地跳。
(1)幼儿尝试从“池塘”边往下跳。
(2)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幼儿仔细观察。
(3)引导幼儿尝试不同高度的“池塘边”上往下跳。
(4)“消灭害虫”,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
(5)游戏:跳荷叶
(6)游戏:帮助小蝌蚪玩法:小青蛙们跳入“水快要干了的”小池塘,救出小蝌蚪,并把它们送到青蛙妈妈的身边。
三、放松活动:青蛙哥哥带领小青蛙到水时玩,做放松动作。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体育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完成幼儿体育任务,培养、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池塘里游涞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最爱,他们关注着小蝌蚪的变化,伴随着小蝌蚪的变化我给孩子们讲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中小蝌蚪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的动态变化使我想到,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我想如果我能用这个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那么将会增加活动的乐趣,调动幼儿的活动的兴趣,使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
教学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来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活动身体。
[评: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展开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小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小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小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出自:屈老.师!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评:小蝌蚪们高兴地跟着妈妈游来游去,间或停下进行有礼貌的对话,有利于活动节奏的控制]
三、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1、(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评:这里表现小蝌蚪爱妈妈的情感同时又加大了幼儿腿步肌肉的活动强度]
2、青蛙妈妈:孩子们,田里的害虫可多了,练好本领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3、青蛙们捉到害虫后,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评:这里的自由舞蹈即为一种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强,喜欢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适合开展集体性的游戏,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教师也和幼儿一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带领幼儿活动,以角色的情绪影响着幼儿情绪,使幼儿自然而然的跟着活动,活动的情节性既主动的迎合幼儿又不失教学目标,活动中有一定的运动量,强度适合小班,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情绪参与游戏,游戏中的音乐使得孩子们更加投入,也使游戏增添了一份吸引力。游戏中的对话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又培养了幼儿自觉使用礼貌语言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黑色颜料、毛巾、图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变变变》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刘老师,今天刘老师要教你们变魔术你们想学吗?(讲师将玩具藏在身后再变)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图片。
师: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看,你们认识它吗?原来它的名字叫小蝌蚪。我们一起和小蝌蚪打声招呼吧。小蝌蚪有圆圆大大的头和细细长长的尾巴,(边出事蝌蚪的头和身体)你们看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哦是弯弯的,原来小蝌蚪在游动的时候尾巴是弯弯的(波浪线)那小朋友们猜猜,小蝌蚪休息不游动的时候尾巴是怎么样的呢?教师边给幼儿看图片,边在黑板上贴出蝌蚪休息时候的图片,尾巴是直直的(直线)。
三、教师范画。
1、 教师出示绘画底图,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图上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小石头,和漂亮的水草可是可爱的小蝌蚪不见了,那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找到小蝌蚪
四、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画--小蝌蚪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师: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找小蝌蚪,许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手指就能马上找到可爱的蝌蚪宝宝。你们看!
2.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画的方法。
①教师示范:用右手大拇指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建议:教师先用大拇指示范,再用小拇指示范)
②讲解尾巴的画法。
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也可直接用黑色水彩笔进行添画。
③引导幼儿区分两只小蝌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尾巴的不同)
④教师介绍手指画,及绘画时应注意的事项:蘸有颜料的手要用毛巾擦干净,不能擦在衣服裤子上。
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幼:手指师: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五、 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毛巾纸擦一下手指。
六、幼儿进行手指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十个手指都可以进行点画)
七、评价和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背景:
绘画是一门艺术,是通过视知觉来进行的。知觉本身包含着思维,所以视知觉就是视觉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活动,是一种把感性形象和具有一般共性的概念融合在一个统一的认识性陈述中的理性活动。所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尤其是对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教师要加以肯定和引导。因为在新《纲要》中也这样强调:"要鼓励幼儿敢于创新,创新是发展幼儿潜力的最好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培养好幼儿的创新行为呢?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1)出示青蛙图案:
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1、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2、案例通过教师示范了小蝌蚪的画法后,强调幼儿一律用黑色的油画棒来画,幼儿都聚精会神地开始画了,教师开始巡视幼儿的作画情况。当她走到一名叫亮亮的小朋友旁边时,发现她画的小蝌蚪在圆圆的黑黑的身体外面勾画了其他颜色的轮廓线,对面的幼儿磊磊本来用黑色画小蝌蚪画的很好,当一看到亮亮新用了别的颜色,赶紧也用另外的颜色来画小蝌蚪……由他们两人一带头,幼儿都开始用各种颜色来画小蝌蚪了,根本不理老师的要求。
1、小班教案钻山洞 游戏目标: 1.训练触觉和四肢着地爬行的能力。 2.训练听觉和提高辨别声源的能力。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山洞玩具
1、小班教案过桥反思 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对小动物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无论什么都会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及爱护,所以我常利用实物、图片为幼儿多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或拿一些动物的模型、玩具来介绍,并进行一
1、小班教案米老鼠的魔术棒反思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句“变变变,大大大”、“变变变,小小小”。 2.能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大”和“小”。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在
1、小班教案小河边反思【活动目标】 1、知道河水变脏的一些原因。 2、知道水污染的一些危害。 3、教育幼儿珍惜水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环保意识。【活动
1、小班教案社会与礼仪反思设计背景 为了培养幼儿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习惯,增强幼儿礼仪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结合小班幼儿年龄及认知特点,拟定活动方案如下。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文明用语、并在交往中运用
1、小班教案彩色石头路反思活动目标 1.感知彩色的美。 2. 学习用各种大小的圆圈的做法。 3.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
1、小班教案涂色葡萄反思活动目标: 1.欣赏葡萄的形状、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上面多下面少、一个靠着一个的,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述。 2.尝试把皱纹纸搓成小球,并在对应位置粘帖,能尽量捏紧。 3.喜欢参加
1、小班教案大家来抱抱活动目标: 体会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活动准备: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2.曲调温馨
1、小班教案我是一只小老鼠反思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a—b—a’乐曲的风格,理解小老鼠历险的故事情节,并建立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概念。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表现小老鼠找东西吃的动作,感受猫捉老鼠的刺激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