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创设情景,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创设情景,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4:30

《创设情景,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在我们的幼儿园开展了一项“在幼儿交往中进行情感教育”的课题研究,我们研究了师幼交往、生生交往,发现幼儿与社会上的成人交往也是幼儿的交往内容之一。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孩子的师幼交往、生生交往及与家人的交往。其实,幼儿交往总体上讲都是社会的交往,它包括幼儿与家人、同伴、老师还有与社会上其他人的交往,幼儿人虽小,但他已经出现了社会交往,在交往中肯定也会出现一些情感问题如:陌生感、紧张感、恐惧感、粗鲁感,只是因经历的性格不同在行为表现上有不会交往、回避交往、害怕交往。所以,针对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让幼儿尝试与陌生成人的交往,设计了“小当家”的系列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难题,让孩子感受体验与陌生人的交往。

系列活动一、“今天我当家”

这个主题是教育者设置问题情景促使幼儿与不同的对象去交往,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积累相关的经验。活动实施前,我们向附近的物业公司借了一套二室—厅房,把它布置成一个家。然后由各班教师分批带幼儿去活动。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如:中班幼儿不跟陌生人走、大班幼儿整理房间等,我们把开展活动的情况在家长会上作介绍,并要求家长利用节假日在家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适时、适情地开展类似活动。诸如:接待客人、整理自己的小房间、接打电话、当陌生人上门时怎么办等等,在活动进行中家长是观察者,不干预孩子的活动。并把活动情况通过电话经常与教师沟通: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开学时交活动情况记录。这样做:有益于更多的孩子有多次机会接受锻炼。

系列活动二、“买菜”

这是针对大班幼儿而设置的交往情景。我们认为大班幼儿与同伴,与教师的交往相对比较熟练,于是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们提出让大班幼儿尝试与陌生成人的交往,去集贸市场买菜的方案由此产生。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就利用角色游戏、午餐的时间让孩子们认识蔬菜的名称,积累一些生活经验,然后让孩子回到家里后与家长共同商讨制定明天的菜谱。制定完菜谱并记录下菜名,买菜的任务就理所当然的交给我们这群小鬼了。

在去买菜之前,我们先让小鬼们互相交流一下今天各自要卖的菜,在交流中有些小鬼会学以鉴用,修改自己的菜谱。比如,在两个小鬼的交谈中发现大家晚上的汤都是番茄蛋汤,但一个小鬼的番茄蛋汤里还放了土豆,他们觉得放上土豆更好吃,于是另一个小鬼马上改变了自己的菜谱,也增加了土豆。在讨论中,小鬼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活动充满了兴趣,做起来就更加有趣了。

与同伴交流完菜谱之后,我们这群小鬼就上路了。大家来到喧闹的菜场,老师首先要引导小鬼们观察大人们是如何买菜、放菜的,然后自己再去实践。有许多小鬼在买菜中会精心挑选菜的品种,还会与小贩们商量价钱,力争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最满意的菜。不过,在这其中也有一些糊涂的小鬼不是忘了拿菜就是忘了拿找钱,在老师及阿姨的提醒下才算拿全了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拿菜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鸡蛋不能放在其它的菜下面,以免压碎;豆腐应该单独放一个塑料袋,不然就会压扁,诸如此类的问题,小鬼们都要经过细心的观察与实践,才能得到这些经验。

回到幼儿园,小鬼们又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买了什么菜”,“我买了那些东西”,就是在这样不断的交流和实践中,小鬼们学到了许多生活常识,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验。晚上回家后小鬼们又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尝试自己做菜,并请爸爸妈妈附上反馈表对孩子买的菜从质量、数量、价格方面作简单的评价。

系列活动三、“去超市购物”

继大班幼儿“买菜”活动后,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超市购物的主题。我们先请家长带孩子逛超市,了解超市的物品分类摆放。随后由大班幼儿带中班幼儿去较大型的超市,每对幼儿一张购物单,事先讲一遍所需购的物品名称。请他们根据购物单要求选商品。同时我们特意邀请有志于参与研究活动的部分家长充当问题设置者,如扮演陌生人,有的带他们走,有的“骗取”他们的东西或向他们借钱,有的故意掉了钱包看他们的反应,有的把小弟弟托给他们照看,还有的扮演问路人等,我们的目的是想通过设置诸如难题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当家系列活动主要是让孩子走上社会与他人接触、交往、感受、体验与他人交往的情感交流。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难题,让幼儿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克服困难,摆脱依赖,依靠自己的努力合作完成任务,让孩子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类活动是孩子生活体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活动给孩子的感受也很深。我们把小当家系列活动拍摄成录像,剪辑成教育活动内容。让孩子看了之后进行讨论。讨论录像中的哥哥姐姐做得对不对,如果你是录像中的哥哥姐姐你该怎么办,并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活动我们在大班都已经进行过了,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通过活动也使他们懂得了一些社交的基本常识。一方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很能干,会做家务,会买菜,回家主动要求大人给他任务;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觉得与陌生人交往并不很难,增强了他们交往的自信心。通过小当家活动,孩子懂得了礼貌待人,学会了初步的社会交往技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对家人的感情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21世纪是交往的世纪,不会交往就难以生存。过去我们幼儿园是闭门办园,不与社会接触.这与21世纪是不相符的。因此为了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幼儿教育必须改革,要重视对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从小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老师要积极主动的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设计的活动要科学、周密、可行。“在幼儿交往中进行的情感教育”是一个时代的课题,幼儿交往的途径也非常广阔。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幼儿的交往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新的时代,幼儿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难题,作为幼儿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相关阅读
推荐
  • 增强宝宝记忆的八部曲

    没有记忆,人的大脑将永远是“一片空白”,用谢切诺夫的话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不过,增强记忆得从儿童时期做起。这里,给您介绍8种训练儿童记忆的方法。 一部曲:利用游戏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的话正好说中了幼儿的记忆特点。明智的家长绝不能“命令”孩子记住这、记住那,而是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记。您只要想想“你拍一,我拍一,早早睡觉早早起……”这样的拍手歌,就不难想像,利用游戏可以让孩子无意间记住多少东西了。可以训练幼儿记忆力的游戏很多,如说歌谣、讲故事、猜谜语、唱儿歌等等。 二部曲:明确

  • 为什么宝宝爱撕纸

    一些家长发现,宝宝非常喜欢撕纸,刚买的新书,宝宝看几眼就开始撕,一直到撕烂为止,许多家长因此提出疑问,宝宝不爱看书怎么办?其实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如果学说话、学走路一个,撕纸也是宝宝的学习过程。 宝宝满6个月以后,往往会出现撕纸现象,宝宝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新奇感。此时,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他们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声响时,会感到欢乐和惊喜,故而乐此不疲。有些家长担心撕纸会养成他们破坏东西的习惯,因而担忧,这些担忧是多余的。 父

  • 利用环境创设有效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观察对象:我们班有一名欣欣小朋友,入园以来特别不爱说话,他只是用点头,或摇头等简单的形体语言与人交往。一天,欣欣来到语言区,在墙面上张贴了幼儿自带的一些和家人一起旅游的照片。欣欣就一直盯着这些照片看,我发现后走过去问:这是你带来的照片吗?欣欣点点头。那你能告诉我照片上的是谁?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虽然欣欣的回答只是只言片语,但我仍用充分表扬、肯定的话语对他说:你讲得真好,我喜欢听你讲。欣欣受到了鼓励,忽然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家里还有好多的照片啦!于是,在我的引导下,我们一边看其他的照片,一边你一句,我一

  • 孩子能力的发展也有关键年龄

    0-2岁是亲子依恋关键期 1-3岁是口语学习关键期 4-5岁是音乐 学 习关键年龄 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比如: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经常到处乱涂乱画,想象力丰富) 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在这些关键期,儿童容易接受相应的刺激,学习效果比较好,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也不是绝对。

  • 没有释放,就没有生命的成长

    心灵触动: 如果我告诉你,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你怎么看待这群孩子? A、自闭 B、失常 C、失能 D、反社会 自然教育的答案是:孩子的天性得不到释放。 常规教育讲教师有一桶水给了孩子一杯水,教师的作用非常大,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孩子,老师决定了孩子,老师塑造了孩子,老师赐予了孩子 自然教育讲孩子后天展现的一切能力来自他本源天性的释放,教育工作者应该或只能给予正确的命名和规则的灌输,剩下的就是营造恰当的释放环境。

  • 培养:如何培养幼儿的空间概念感

    两岁半是孩子空间概念进步最快的阶段,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可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空间意识。任何训练不一定都是教与学的互动,只要以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加入,让孩子有机会练习,他就能建立正确的空间方向感。 “安全带,拉起来,坐车车,去爬山,向左弯,向右弯,紧急刹车——向前弯。”两岁半的阿哲有板有眼的摆了四张椅子,一本精装书放在桌面上当方向盘,他作势握着方向盘,挺像个司机模样。问他什么是“向左弯”,他把身子偏一旁,再问他“右弯”呢?他向另一侧偏过去,“前弯”呢?他把身子往前一倾,做了个刹车状。 阿哲的行为引起妈妈的好奇,

  • 从奶瓶到水杯的转变

    宝宝1岁了,该是逐渐学习用水杯的时候了,如果他只对奶瓶情有独钟,那么试试下面的方法,也许能帮助你的宝贝顺利完成从奶瓶到水杯的转变。 有的孩子很小就开始用杯子喝水和奶了,但也有的宝宝到了两岁还习惯于抱着奶瓶喝水,其实,用杯子喝水也是因宝宝为异,有早有晚。但专家建议,当宝贝已经能够走路、讲话、自己动手吃饭了,那就是到了购买方便饮水杯的时候了。 为什么要急着让孩子使用水杯饮水呢?首先,婴儿长期频繁使用奶瓶有可能导致龋齿。据有关专家介绍,当牛奶、果汁以及其他饮料中的糖分与婴儿口腔中的细菌发生反应后,很容易形成腐蚀

  • “别拿刀子!太危险了”

    这是一句对孩子干预过多的父母爱说的话。 孩子想做些什么事时,父母就无从休息,因为必须时时注意他会不会发生危险,而别拿刀子!太危险了这句话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个时候,父母因担心孩子受伤而不由得大声吼他,孩子会因此而感到不安,甚至受到惊吓。禁止孩子拿刀子这件事,完全是父母太小看孩子的能力而不愿让他冒一点险。受到惊吓的孩子可能从此惧怕此物,但还可能在以后因只在意自己不小心犯下的错而经常神经质。 幼儿的注意力经常不集中,不给他尖锐的刀刃玩是正确的。但是父母如果能好好教给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告诉他必要的注意事项,

  • 很腼腆是缺点吗

    腼腆的孩子外在表现很典型,一般都不敢见生人,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人接触,常常爱藏在大人身后,或者把头埋起来,不愿引起别人注意。腼腆的孩子有时像“小大人”,不外露自己的情感,显得很稳重,有的家长认识不到腼腆是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一种破坏,他们认为腼腆是很正常的事,过分活跃是没教养不谨慎。其实腼腆和谨慎完全是两回事。如果说谨慎是一种良好品质,那么腼腆就是一种心理缺陷,时间长了,孩子容易缺乏自信心,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结果会变成一个依附性很强、离开别人的帮助就茫然失措、寸步难行的弱者。 家长在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对腼腆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