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音乐活动的几种导入方式

音乐活动的几种导入方式

更新时间:2014-07-20 17:28:17

《音乐活动的几种导入方式》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真正的音乐教育,在于给幼儿快乐和享受,我们在音乐教学时应始终贯穿着这一教学方向。由于各个年龄段的幼儿理解能力、生理特点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才是最好的。而每首音乐都有它所要表达的意义,在选择音乐活动的内容时,我们首先考虑内容要是幼儿易于理解的、生动有趣的词曲,使课程适合每个幼儿的发展。在我们平时的实践探索中,依据不同年龄层次,也总结了几种幼儿音乐活动的导入方式:

1、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故事导入,即把音乐作品的背景材料编成富有情景的故事,一方面帮助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音乐作品,同时通过“身临其境”,引导幼儿融入音乐作品中。如在教《迷路的小鸭子》时,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内容,可以采用了故事导入:教师戴头饰,学做小花鸭,开始讲述故事情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做小花鸭,动情地“呷呷呷、呷呷呷呷、哭着叫妈妈”;再后一段是小花鸭学做小朋友,表现出帮助弱小同伴的快乐情感;然后,教师又经由小花鸭的口吻,感谢小朋友们帮助了它。至此,再配上歌曲的旋律,孩子们有前面的故事作铺垫,一下子理解了整个的音乐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了学习歌曲的兴趣,并乐意学唱。

2、中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音乐活动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是游戏导入。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游戏中学习,孩子们往往学得更愉快、更轻松。因此,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设计有趣的游戏,制定出与音乐内容相符合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音乐内容,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作品。在游戏中,幼儿反复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自然滋生学唱的愿望,并带有了感情的演唱。
3、到了大班的幼儿,已有了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是歌舞导入。利用歌舞导入,就是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本身的特点,让幼儿充分的听,充分的唱,充分地跳。在充分感受体验中,理解作品的内容,并将自己融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中。歌舞活动带有视听效果,比较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好动、好模仿的需求。歌舞活动让幼儿有了最初的音乐活动的成功体验,它使音乐变得具体形象,是幼儿表达与宣泄的方法之一。在歌舞活动中,幼儿听、唱、舞的能力得到发展;在歌舞活动中,幼儿掌握了基本的走进音乐的方法。这些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幼儿音乐兴趣的产生,并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教育策略在音乐活动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适应幼儿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幼儿更加喜爱音乐活动!
相关阅读
推荐
  • 让幼儿快乐的歌唱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天性喜欢快乐的事物。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但在现有的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对动作的到位要求很严,因此机械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享受音乐,快乐从何获得?在音乐教学中我最常用的方法之

  • 我的音乐我做主——“快乐五步曲”实现打击乐活动的最大优势

    【摘要】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打击乐活动深受每个孩子的喜爱。他们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都喜欢敲敲打打的方式,喜欢动态有声响的东西,而打击乐活动恰恰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通过打击乐活动,可以调动幼儿手、眼、脑、心等众感官的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敏、聪慧。另外,打击乐活动中对音乐灵感的寻求、对演奏状况的把握、对作品的处理、分析也都要进行丰富、活跃的形象思维,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本文结合班级幼儿开展打击乐活动的过程,在教学

  • 幼儿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唱歌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幼儿唱歌可以陶冶情操,活泼身心,抒发感情,发展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在唱歌教学时,我们可依据歌曲内容,灵活地选择教法,使音乐活动有效地开展,达到很好的效果。 1、故事、儿歌的渗透。 故事、儿歌对幼儿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对故事和儿歌的兴趣,将一些具有较强的情节性的歌词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例如:歌曲《猴子学样》,在学

  • 研讨课——提高音乐课堂中韵律活动有效性

    ●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韵律活动贴近幼儿生活。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本次研讨我们本着构建快乐课堂,把课堂生活化的原则,因此在本次活动的选材上,教研组成员也动了一番脑筋。洗澡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事情,在洗澡的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享受着快乐。洗澡作为教学活动的题材,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在教学的前两次试教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活动题目为《洗澡baby》,在活动过程中,看着孩子们在快乐的课堂中,享受洗澡,老师们提出为什么不用《我爱洗澡》作为教学活动的题目呢?这样就更加地贴近幼儿的生活了。 ●教学情景游戏化,韵

  • 让情感浸润幼儿的歌唱活动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是早期艺术启蒙教育的重要领域。可以通过音乐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大胆想象创造,体验音乐的美的乐趣。 陈鹤琴先生指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一首好的音乐可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歌唱活动就是幼儿易于接受、最自然、最喜欢的一种艺术

  • 教学观摩活动反思——歌唱活动《大野狼》与《摇篮》

    我觉得,作为新教师,观摩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找到这些有经验教师与我之间的差异,并通过深入的思考,吸收他人的优秀之处并适用于自身的教学,在以后一定的时间内,尽快的缩短这些差异。10月29日,我在梅花山庄幼儿园观摩了两节歌唱活动。一节是中班的《大野狼》,一节是大班的《摇篮》。对这两个活动,我的记录与思考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两节活动各有各的特色,分别适用于中大班年龄的幼儿。《大野狼》歌曲展现的是一只大野狼在森林里吃兔吃羊称王的神气情景,后来由于人们环境的破坏,大野狼没有东西吃就要死掉的悲惨遭遇,主要目标是

  • 《音乐游戏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吴江区第五批微型课题《音乐游戏中幼儿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的背景:音乐游戏灵活多变而富于想象,自由度高,情绪性强,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深受儿童的喜爱,幼儿易在音乐游戏中接受教育,它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等诸方面的成长需要,尤其是审美感知经验不断地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的、综合的方向聚合、转化,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在构成一个人完美的人格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对《幼儿园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 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创编指导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㈠基于对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认识。音乐是人类的一种能力和智慧,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反映。因此,作为美育范畴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然而趣味性十足的音乐游戏也能够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所有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使幼儿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因此音乐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㈡基于对音乐创编游戏研究价值的思考。音乐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

  • 大班歌唱活动《小乌鸦爱妈妈》反思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叙事性较强的歌曲,记叙了乌鸦反哺的感人故事。歌曲的旋律伴随着欢快且温柔的节奏,显得朴实且富有童趣。这首优美的歌曲以拟人化的笔触,勾勒了一幅动人的图画。让儿童通过感受小乌鸦的心境,从而学习去尊敬爱护自己的妈妈。在活动过程中,根据与幼儿交流互动所得到的反馈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现针对以下几方面做出反思: 一、核心价值的把握。 本次活动目标的定位有所偏差,首先,教师对于歌曲风格的把握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在活动中,教师情绪过于慷慨激昂,对语音语调的控制与歌曲氛围较不相符。 调整策略: 1.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