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幼教 > 奥尔夫教学内容原理
柏辽兹的故事

柏辽兹的故事

更新时间:2014-07-21 10:23:39

《柏辽兹的故事》可能是您在寻找奥尔夫教学内容原理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幻想交响曲》背后的传奇故事
  1827至1828年间,英国的肯勃尔剧团来到巴黎,在奥德翁剧院演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奥赛罗》等剧。扮演奥菲丽雅、朱丽叶、科黛丽雅、黛丝德蒙娜等角色的,是27岁的爱尔兰女演员斯密森。当时24岁的柏辽兹看了这些戏的演出,有很深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莎士比亚对他“有如一阵雷击”,而美丽的斯密森对他也同样是一阵雷击。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斯密森没有接受他的爱,她爽快的告诉他:“没有比这更不可能的了。”
  1830年一月至四月,柏辽兹在爱情的痛苦和思念中写了一部自传性的作品——《幻想交响曲》,是“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一个艺术家,实际上就是他自己。那时,英国作家德昆西(1785—1859)的《一个吸鸦片者的自白》的法译本正在法国出版。柏辽兹受了这部作品的影响,把交响曲中的主人公,幻想成一个因失恋而企图自杀的青年,他吞服了鸦片,但因剂不足,没有致死,只使他陷入昏迷状态中,看到了光怪陆离的景象。他自信谋杀了自己的爱人,因而被处死刑。最后,他梦见在地府里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并参加了女巫的安息日夜会,一幕幻景,在群魔乱舞中结束。
  这部交响曲中有一个代表爱人的热情洋溢的主题,贯穿于全曲之中,柏辽兹称它为“固定观念”,是从1828年为了考罗马奖而作的康塔塔《埃尔米尼》(取材于塔索的《耶路撒冷的得救》)中借用来的。第四乐章的进行曲主题,则取自1827年的未完成歌剧《秘密法庭的审判官》。末乐章的轮舞,是从动笔后决定废弃的《浮士德芭蕾舞》中移用过来的。
  1830年柏辽兹写给朋友的信中,详细叙述了《幻想交响曲》的标题内容。其中关于第五乐章,原来有一段意气用事的话:“她也居然现身于女巫们的夜会,来参加为她而死的人葬礼,简直连一个淫贱的娼妓也不如。”这一年12月,《幻想交响曲》在巴黎初次演出,李斯特出席聆听,节目单上上述的几句话赫然在目。
  1832年冬,斯密森的剧团又到了巴黎演出。柏辽兹向她热烈的求爱,终于获得了成功。同年12月,经过修订的《幻想交响曲》第一次在巴黎演出,斯密森到场聆听,这时柏辽兹已经和她订了婚,“娼妓不如”的话,自然非从节目单上取消不可了。
  1833年10月,柏辽兹和斯密森在巴黎英国大使馆里举行了婚礼。
二、匈牙利独立运动的赞歌
  匈牙利的《拉科奇进行曲》,是在近代音乐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一首军队进行曲。这首进行曲相传是十八世纪初叶匈牙利民族独立运动领袖拉科西(1676—1735)的士兵创作的,作者已经佚名;也有人认为它是匈牙利的吉普赛小提琴家比哈里(1764—1827)在1809年前后,为出发抗击拿破仑的佩斯军团写的。其实比哈里只是予以加工、使它定型的一人,它的产生要比这早得多。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拉科西进行曲》是匈牙利独立运动的战歌。这是一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而又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进行曲,它为世人所熟知的匈牙利士兵舞曲奠定了音乐的基础。匈牙利歌剧创始人艾克尔(1810—1893)曾把它改编为钢琴曲。我们在匈牙利电影《艾克尔传》中,可以看到他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这个曲子,受到李斯特赞赏的情景。但现在流传得最广的,则是李斯特和柏辽兹的改编曲。李斯特根据《拉科西进行曲》写了第十五首《匈牙利狂想曲》,把这首进行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和钢琴二重奏。柏辽兹于1846年访问布达佩斯时,从艾克尔那里知道了《拉科西进行曲》,并就地写出了管弦乐谱,他在回忆录中谈到在匈牙利初次演出他改编的《拉科西进行曲》的情况说: 分页标题
  “在以旋律开头几小节的节奏为基础的小号乐句之后,主题出现了,你会记得,是在弦乐器的拨弦伴奏下,由长笛和单簧管轻轻奏出的。听众屏息倾听着这个料想不到的呈示部。但在一段长大的‘渐强’以后,……乐队掀起了惊涛骇浪,并发出了延宕已久的ff(强音)时,前所未闻的喊叫和跺脚声震动了全场。全体听众如醉如狂,火热的情绪凝集成一片爆炸声,这使我恐惧得浑身发抖。我感到自己的头发在竖立起来。”那时正是匈牙利民族运动高涨的年代,匈牙利人是作为一首革命的战歌来接受它的。
  这次演出使柏辽兹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决定把这首匈牙利进行曲放进他的剧曲《浮士德的劫罚》中,并不惜改变情节,让浮士德来到匈牙利。这部剧曲第一部分的场景,改成了匈牙利平原。第二场开始时,军队在行进,浮士德唱道:
  但是,田野里闪耀着战斗的光芒,
  啊,多瑙河的儿子们准备奔赴疆场。
  显得何等自豪和快乐,
  他们把铠甲穿上;
  眼睛里爆发出火花,
  胜利的歌声在他们的心里震动。
  只有我还是这么冷静,
  对光荣事业无动于衷。
  于是乐队奏起了今天音乐会听众听熟知的《拉科西进行曲》。
  柏辽兹为了迁就这首进行曲,而把主人公带到匈牙利,受到一个德国著名批评家和其他许多人的严厉责难,他为此在总谱的序言中作了辩解:“许多人责问作者为什么要把主人公带到匈牙利。回答很简单,他只是为了要引用一首匈牙利主题乐曲。这是他可以毫不迟疑地公开承认的;如果有别的音乐主题促使他这样做的话,他也可以把他带到别的任何地方去。歌德自己在《浮士德》的第二部中,不是也把他的主人公带到斯巴达的墨涅拉斯宫吗?”
三、与钢琴无缘的配器大师
  在众多的作曲家中,很少有不会弹钢琴的,其中还有不少人本来就是钢琴家。但柏辽兹与众不同,他学过长笛和吉它,而且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可就是不通钢琴。他认为,只有二流作曲家才依赖钢琴作曲。
  柏辽兹一生的作品不少,但的确找不到一首与钢琴有关的曲子,如钢琴独奏曲、协奏曲或重奏曲等等。有趣的是,不通钢琴不但没有影响他作曲,而且柏辽兹本人竟是举世公认的“配器大师”。有一本名垂乐史的著作——配器法,正是柏辽兹的手笔。
  很多前人的钢琴曲,一经他手就变为气势宏大、各声部和谐的管弦乐曲,往往为原曲增色不少。其中以柏辽兹改编的《邀舞》(韦伯原作)为这一类音乐的代表。
相关阅读
推荐
  • 柏辽兹的故事

    一、《幻想交响曲》背后的传奇故事 1827至1828年间,英国的肯勃尔剧团来到巴黎,在奥德翁剧院演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奥赛罗》等剧。扮演奥菲丽雅、朱丽叶、科黛丽雅、黛丝德蒙娜等角色的,是27岁的爱尔兰女演员斯密森。当时24岁的柏辽兹看了这些戏的演出,有很深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莎士比亚对他“有如一阵雷击”,而美丽的斯密森对他也同样是一阵雷击。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斯密森没有接受他的爱,她爽快的告诉他:“没有比这更不可能的了。” 1830年一月至四月,柏辽兹在

  • 贝多芬的交响曲

    别无选择,我们都要站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面前,经受“命运”灼人的烈焰! 0333 | 1—| 0222 | 7?—|7?—| 《命运交响曲》一开头的动机已经成为所有人耳边最著名的音乐警句。从未有人不在由这个动机喷涌而出的音乐洪流面前深受震撼,并且在以后阴霾的日子里,不断地从中获得激励。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情感向一切艰难困厄所射出的最猛烈的炮火,我们在音乐的进行中,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正奔跑在这样的炮火之间,跟随着炮火的指引,奋勇向前。 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这是“命运的敲门声”,其来源是据贝多芬的学生

  • 儿童学习音乐指南

    身为家长的你,为什麽让小朋友学音乐? 音乐固然能陶冶 性 情,不少研究亦发现,它有助脑部发展。不单如此,不同乐器能反映主人的 性 格,反之亦然,即有人会按 性 向而选上跟自己匹配的乐器。还有值得鼓舞的,是小朋友可以从学习乐器中,提高自尊与自信。 香港医学会管弦乐团委员兼儿科医生伍医生表示,不同形式的西洋乐器有不同的特质,连带演奏它的人, 性 格也会受感染。以下是选习不同乐器的演奏者一些 性 格特点。 第一小提琴 樂 第一小提琴 乐器特色:最突出,声音也尖。 演奏人特质:有领导才能、外向、自信。 第二小提琴

  • 贝多芬,大师风范

    一、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向往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9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授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zhi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9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他准备把它献给拿破仑。正在此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

  • 勃拉姆斯,最后的古典派大师

    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一样,都写绝对音乐而不写标题音乐。主题与变奏曲这种古老曲式是勃拉姆斯喜爱运用的曲式之一。也许只有一个成为音乐家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那四部大交响曲和室内乐。但百多年来,似乎任何人都会喜欢那首温柔的摇篮曲,和那些轻松活泼的德国圆舞曲,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匈牙利舞曲。 浪漫派音乐大师舒曼一直极为欣赏这位成为德国古典派大师之最后一人的勃拉姆斯,这似乎有些奇怪。但如果仔细研究过众多后人对勃拉姆斯的不同评价后,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后人不仅对勃拉姆斯的艺术褒贬不一,而且对

  • 参加奥尔夫培训学习反思

    今天是周六,我们去威海教育实验幼儿园,参加奥尔夫培训学习。 讲课的是上次给我们培训的张老师,很喜欢这个老师,因为她讲课很有感染力,条理很清楚。 上午,我们观摩了三节示范课。每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各有特点,但是都很用心,能够运用老师培训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因为没有幼儿参与,听课的老师配合上课,活动没有孩子的那种活泼,但是也很有趣,讲课的老师活动进行的 更顺利,更容易。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老师的课,这个老师一看就是那种本身素质很好的老师,虽然是给大人上课,但是仍然很投入。整个活动很有感染力。 张老师在对

  • 奥尔夫音乐学习反思

    10月27日,在威海新闻大厦,来自台湾的潘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奥尔夫音乐课,课上,我们跟着老师开心的做音乐游戏,聆听潘老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很受启发。 潘老师言语之间洋溢着对音乐的热爱,对孩子的喜欢,我们不但学习了理论知识,同时学到了很多如何做好老师的知识。特别是她对待孩子的心态。让我很感动。 她说,要让孩子快乐的专心。我们平时上课都会用不同的方法要去孩子专心,有时方法用尽,还是有孩子不专心,潘老师说,这个需要老师烘托出一种气氛,能够让孩子快乐的区专心,让孩子去感受!这也是音乐的魅力,同时也需要老师的魅力

  • 感受奥尔夫音乐

    在这次培训中使我更深刻懂得幼儿教学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让游戏贯穿于教学中。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形象、直观、有趣的动作、游戏,幼儿一定特别喜欢。马老师在领着我们做小游戏时,我们都特别感兴趣。我想孩子们会更感兴趣,回来之后我跟孩子们玩那些音乐小游戏时,孩子们特别投入也特别开心。 我想好的音乐教学应该是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开心、快乐、精神愉悦得到放松,同时也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和小朋友、老师互动、合作。 这学期我们班的音乐由我带,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以后音乐教学中应该让孩子多听、多感受。设计一些

  •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