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启迪

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启迪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7:50

《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启迪》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一书中记载着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的片断:那时在1978年,魏书生任教了一个全年级最好的快班和一个全年级最差的慢班。就在这年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领导通知他要他给全区的教师们上一节大型公开课,而且要求在慢班中开课。

下面是一段魏书生与学生的精彩对话:

魏书生与学生商量怎么办?学生喊:“别在我们班上!”“到哪儿去上?”“到你那个尖子班上。”“在咱们班不行吗?”“不行,我们害怕。”“咱们打架,胆子大得很,什么都不怕,怎么上课反倒怕了呢?”“打架都好几年了,公开课咱们没上过,怕给你丢脸。”“老师不怕丢脸还不行吗?老师把讲的内容告诉大家,咱们提前预习两天。咱们平时上课不是也预习吗?咱们讲《最后一课》,大家看这课后有几个生字?”“四个。”“四个生字能不能记住?”“老师,没问题,一定给你记住。”“给谁?”“给我们自己。”“几个生词?”“七个,太多了。”“减掉四个不重要的,剩下三个怎么样?”“一定能记住。”“文学常识呢?”(不少学生面有难色)魏老师讲:“大家尽力记,黎华同学专门记文学常识的几个知识点。上课时,老师问,文学常识谁会呀,大家举手,我肯定不叫你们,只叫黎华不就行了吗?”(此时,同学们感觉心里有了底。)“再接下来呢?小说三要素,朗明同学承包介绍环境,代明同学负责介绍情节,齐峰同学负责介绍人物性格,老师帮你们分别做准备好吗?”

同学们预习了两天,老师来听课,同学们坐得笔直,看魏老师走上讲台,学生们都乐了,为什么?同学们对老师一举手、一投足、一扬眉,要干什么,心领神会,心照不宣了。

魏老师板书课题后,问同学们:“《最后一课》这篇文章大家预习好了吗?”“预习好了。”“有几个生字?”“四个。”“音形义都会了吗?”“没问题。”“谁来写?”大家全举手,魏老师请一位爱打架的同学上黑板,他写对了,全场鼓掌,这个同学很自豪。

“有几个生词?”“三个。”“谁会?”“全会。”魏老师任意找一位同学到前面讲,说对了,又是一片掌声。

“文学常识呢?”“我们也会。”同学们纷纷举手,魏老师只叫了黎华,答对了,同学们替他自豪。

接下来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分工负责的同学都回答得比较好,公开课上得兴趣盎然,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积极发言。听课的老师们看得全神贯注,课后纷纷说:“没想到全校最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

下课了,听课的老师问魏书生原因,魏老师说:“事先都预习了。”大家说:“公开课都预习呀!”

其实,70年代上公开课,预习是正常的。但我则认为,魏书生的成功原因不仅仅是让学生预习,而主要在于魏书生着眼于为学生服务,与学生们商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从树立学生的信心出发,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标。所以,魏书生的这堂公开课的成功,不仅仅只是这堂公开课的本身,而且魏书生抓住了在差班里上公开课的机会,放下教师的架子,倡导民主教育,在整个准备和公开教学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与学生心心相印,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充满了师生情和生命活力。

虽然这种事先预习甚至排练式的公开课的教学形式是不可取的,但在这里边如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何以民主的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让学生真的喜欢我们老师,如何把冷漠、刻板的严厉教师的形象转变成学生心目中活泼可爱的大孩子的形象,从而亲密师生间的关系,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喜欢与你说话,喜欢与你在一起活动,喜欢天天跟你在一起等等,我想,魏书生老师的这个教学经典片断将一定会给你、我、他带来更多的启迪。
相关阅读
推荐
  •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就已情有独钟。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明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朱永新教授更是一再地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阅读必将带动学生的学习、教科书、教辅书不能替代课外阅读、家长在孩子阅读中该充当怎样的角色、阅读应与实践相结合、怎样的阅读状态才是理想的状态等问题。(详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user1/sly9992/125636.html)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家长所重视

  • 过程就是一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 在整本书中,这样一句话常被提起过程就是一切。如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P103]但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P202]然而好的表演和其他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由十分的天赋加上九十分的努力而来的。[P209]教育专家尹建莉在联合推荐中也这样写道:作

  •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出自陶行知的《每天四问》(节选);摘自《活着就是幸福》一书 【书香】《活着就是幸福》是这个暑假校长赠与大家的精神食粮,分上、下两册,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主编,是继《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之后的又一生命读本。 简洁、淡雅,以白色为基调的封面给人以清爽之感,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舞动,淡墨妆点的写意画使人浮想联

  • 教师的责任和素质——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后感

    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摘自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读着这样的语句,确实能给人以心智的启迪,教育需要智慧与真情,也只有拥有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才能如阳光般照遍大地,使荒漠变成绿洲。读着这样的语句,也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心中忐忑,不知自己能否胜任教育的工作? 一、教师的责任: 1、引领学生的成长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作为

  • 猫的魔法 ——评《小猫杜威》

    和同事们去鼓浪屿的时候,看到路边悠闲躺着或偶尔经过的猫猫狗狗时,我总会停下脚步,驻足观看,然后和身边的同事一起拿起相机拍照是的,只留下它的身影,不去打扰它。我喜欢猫猫狗狗。 也许是自己家里也养了一只狗的关系,我特别喜欢猫狗。在我的书架上,总会有一些以它们为主角的书。《小猫杜威》就是其中的一本。 ************************************************************** 《猫的魔法》。以此为题,并不是说这只叫杜威的猫有什么特异的魔法在身,而是,当它来到美国一

  • 从《豪猪的哲学》想到的

    最近在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看到她引用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但总不知道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最好,太远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于是又开始疏离;但又觉得冷了终于豪猪们保持了最适当的距离,又得到了群体的温暖。于是我也想到我们师生之间也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作用。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希望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当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对学生一种有距离的教育也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对成熟的肯定。在学生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良好的氛围

    暑假期间读了陈大伟老师的《建设理想课堂》,让我的感触颇深,对我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触动。《建设理想课堂》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理想课堂的真谛,这本专著全面的诠释了该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在教学课程中,我们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自由,实现幸福的教师生活,而这些正是可以通过理想课堂获得到的。在理想课堂中,老师需要精心备课,学生积极的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知识的浩淼和学习的乐趣。同时,我们要对学生充满人性化的关怀,让课堂的氛围始终处于有序和谐的状态。对于学生个体,我们必须

  •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再借助教育技术这个桥梁纽带,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

  • 这本书有点难——读《教学勇气》有感

    这个暑假学校推荐阅读是美国同行帕克.帕尔默的著作《教学勇气》,英文名是The Courage ToTeach。网上这样介绍本书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探讨教师的内心世界。观念发人深省,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本书英文版是亚马逊网站五星级畅销书之一。也许是因为语言翻译的缘故,或者是大师的思维方式和我这个平凡的小老师之间的差别,我感到读本书还是有点吃力的,书中许多段落都是长句子,破折号满天飞。这是本读起来比较拗口的典型的引进书,在这里我要泼点凉水,我想它的中文版一定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