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课前要认真准备,提高预设针对性《孩子为何失败》反思

课前要认真准备,提高预设针对性《孩子为何失败》反思

更新时间:2015-03-13 09:31:33

《课前要认真准备,提高预设针对性《孩子为何失败》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孩子为何失败》其实也是一部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的作品。看了书中的这个案例,我深有感触。案例:课堂上,老师问学生一个词“梦”(dream)。一个小男生回答它是动词,这位老师显然记不得“梦”这个词也能当动词用,她解释说:“但是动词必须有动作,你能不能用‘梦’这个词造一个表示它是有动作的句子?”孩子迟疑了一下,回答:“我梦到一个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明明回答得很妙,老师却说他错了,使得他怀着一脸惊愕、失望的表情坐在位子上。很显然,错的并不是这个学生,而是这位老师。
反思:
1. 课前要认真准备,提高预设针对性。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在课前的预设准备是不充分的,对于“梦”这个词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这一点,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此外,在课堂教学生成过程中,老师以自己的理解作为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回答,因此无法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和感受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老师在课堂上出这样的错,难道不会模糊和混淆学生的思考,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我们当前倡导生本教育的“生本”,就是生本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实是对教师的主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提高预设的针对性。这样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才能引发学生更多的精彩。
2. 教师要学会示弱,彰显学生的主体。
老师错了,怎么办?我想到了一天语文课上,讲到“尴尬”这个词,我顺手写在了黑板上。这时,有个孩子举手说:“老师,你写错了,‘尴尬’的部首应该是‘尢’而不是‘九’。”我愣住了,这两个字的部首从来我都是写成“九”的,难道真的有错吗?“我们还没有学过这两个字,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问。孩子肯定地说:“那天我和妈妈在家查过字典,我记得这两个字。”我忙请学生拿出词典来一查,哎哟,真的是我错了!我对那个孩子说:“谢谢你指出了老师的错,要不是你,我还不知道一直以来写的这两个字都是错别字呢!你真厉害,比老师知道得还多啊!”孩子开心地笑了,大家都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
我们知道,生本课堂,更应该是民主和谐、充满思辨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学会示弱,不做知识的强人,放下自我,让孩子的自我彰显;教师要学会放手,不做时间的霸主,多宽容多倾听,少急躁少判断。在学生出错时,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辨,去发现,去纠正。
    约翰·霍特提醒大家:“我们不用把孩子‘变得’聪明,他们生下来就很聪明。我们要做的是不要把他们变笨。”
相关阅读
推荐
  • 读《小河与小桥》有感

    《小河与小桥》是《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2月刊上的一篇文章,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的 刘洁老师在《新经典日日诵》中记录的一次晨诵过程。孩子们晨诵的内容是: 《小河与小桥》 高帆 草地是一块 漂亮的绿绸缎 可惜被小河 剪成两半 小桥 紧扯住两半绸缎 要把它们 重新缝在一起 便让小鱼儿 做它的银针 一闪一闪 从这岸连到那岸 我以为这首儿童诗让孩子们读了就行了,但刘洁老师除了让孩子们充分地读,还对他们进行了充分的指导。首先,理解词语。问孩子们绸缎是什么意思?孩子各自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回答。 是一种衣服的面料。古代

  • 读李镇西《风中芦苇在思索》

    第一次听到李镇西的名字,是在朱永新的教育在线论坛上。因为他是教育在线网站的总版主,潜意识里总以为他只是一位爱上网的网虫。看他的帖子多了,也通过其他网友的介绍,慢慢了解到,原来他是一位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很会教语文,文章也写得不错。不过,也仅此而已。 这次,学校组织到吴江考察,宿在苏州。因为景仰朱永新教授,所以还没到苏州,就早与沈敏强约好,到时要到苏州大学去选购几本教育类的书。等我们冒雨赶到书店时,差不多书店就要打烊了。总算在书店里一个热心的小姑娘的帮助下,我们比较顺利地买到了书。小姑娘在给我们找书的同时,手

  • 激发想象,培养创造能力——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一书中,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策略方法一章中,提出诱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创造能力。我深受启发。 黑格尔就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可挖掘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的任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

  • 让孩子心中充满阳光《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读后感

    早就看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本书,今天又一次仔细地阅读,品味着这句经典的话语: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那是因为,在前几天黄姑中心小学305班的家长会上,超的母亲的发言深深地感动了我。 超是我们班学习非常落后的学生,刚接到这个班的时候,只看见每次下课的时候,教室里总看不见他的影子,因为,他总是像小猴子一样一溜烟跑到楼下玩耍;每次上课铃响的时候,他的座位总是空着,大家都安安静静等待上课的时候,只看见他匆匆忙忙地从楼下跑上来,满头大汗,胆战心惊地坐到位子上。他个子不高,座位第一排,排队第一个,一旦玩起来,什

  • 学习《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有感

    近日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了《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整个建议30条分为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作业设计与辅导、命题与学业检测四部分,学了以后还是颇有收获的,现结合《建议》中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建议》第1条: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作业本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这就是说,我们在平时备课时,不能把每一节课看成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应把它放在整个单元、整个学段和整册教材中来

  • 机械的学习——《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我想关键在于无效的学习。孩子在课堂上运用策略保护自己这一举动就能够说明学习在他们心中是件让他们倍感恐惧的事情。因为家长和老师都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会变得聪明,而未经孩子的同意就强加一些意念在他们身上,孩子的身心都遭到束缚恐惧感便产生了。孩子来学校上课只是无奈而被动地服从家长的意志。他们在学校的任何表现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有点行尸走肉的样子。 霍特先生的学生马朱莉在他叫学生举出p结尾的动词后,激动的叫起来我做不到。霍特起先不知道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后来通过慢慢询问终于知道了马朱莉根本不知道动词的

  • 教和学于共同体中理解现实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感受颇深的是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美丽所凝聚。在这一章中,现实是共同体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教和学就是一个无法割分的共同体,我们寻求的共同体模式是一个能拥抱指引和优化教育的核心使命也是认知、教学和学系的使命。我们将从最具挑战的教学概念的核心教学就是开拓一个时间真正共同体的空间,来寻找这一概念多方面的线索。 师生共同学习,是一种氛围,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为老师是一个引导着,教育者,很多时候,学生就是围着老师的思路来进行

  • 文章与课文的区别——读《言语教学论》

    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谈及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时,说到文章与课文的区别。下面是该书中的一些观点。 什么是文章? 所谓文章,至少有这么三个层面: 第一,语言的层面,即语词和语法。语词与语法是文章的工具。 第二,是义理的层面。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是思想感情的载体。 第三,是语用(交际)的层面,从文章使用工作这个行为来看,它就是一个言语交际的作品。 什么叫文章? 从文章学的立场上来说,只有当它表达了一相相对独立完整的思想内容时才叫文章。从这一立场出发,学文章就是学义理,这就是所谓的义理教学。 从语言学的立场上来

  •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书中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从精神情感层面诠释了教学是一种人生中的心灵工作。生动鲜明、充满感情,令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充满感悟。 我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是这样处理教学环节的: 案例: 1.出示:例题图 2.组织小组交流,明确要求:(1)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2) 互相交流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并将这个面的形状比划给同桌的小朋友看。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这种图形是三角形,并让每一位学生这样对折一下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