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扼杀一个小诗人》有感

读《扼杀一个小诗人》有感

更新时间:2019-01-12 16:28:14

《读《扼杀一个小诗人》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上周阅读3月27日A2版的《南方周末》,读到了大版面的报道《扼杀一个小诗人——一个中学生家庭的教育之困》,当时就和女儿展开了讨论。昨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朋友关于这篇文章的链接,再次阅读,陷入了思考。
    文章卷首写到: “中学教育就像一个由分数、小升初、培训班、奥数、竞赛等交织而成的庞大的机器,吞噬者少女诗人朱夏妮一家的简单的梦想和平静的生活。”看过后真是触目惊心!的的确确,夏妮所在的学校教育有着中学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育理念落后,应试教育当先,老师不尊重学生,学生负担过重,中学生和中学老师的生活苦不堪言,疲惫至极,生存状态令人担忧。 
    需要讨论的是:学校教育问题重重,家庭教育就没有问题了吗?以这一篇《扼杀一个小诗人》为例,我们发现媒体过多地把板子打到了学校教育的身上,只要出了问题,就全部归罪于学校和老师,这是否公平呢?
    先说说这个孩子。通过这篇报道中不多的文字,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孩子。父母亲的所谓“自由发展”令人质疑,我觉得“放任发展”更准确一些,家长引导得少甚至不引导,更别谈“巧妙引导”了。文章中说道“在朱夏妮11岁的记忆里,哭,是她一直以来维持自身情绪平衡的减压方式。”11岁,是上小学五年级的年龄(这怨不得人家中学吧),这个年龄的孩子用哭作为减压的唯一方式,说明她比较敏感,具有诗人的特质,但是也反映出这个孩子比较任性,“哭”成了她的武器。一位幼儿专家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孩子超过几分钟以上的哭,就是在控制家长。”一个五年级的大孩子,应该是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年龄了,即便是多愁善感、敏感脆弱,也会用别的方式自己调节、减压,而这个孩子选择的方式却是“哭”,虽然没见到她哭的情形,但估计一定是歇斯底里,把父母亲吓得不轻。而这个孩子哭着写出来的诗更多的是情绪的流淌,基本都是负面的,“杀死其班主任”“去死,都去死”“没人为我伤心”“可怜的融化了云的渗了奶油的蓝色”“这里的声音沉重”“围墙足以拦住它的去路”“像冰冷的蛇爬过手边”,孩子的自由诗虽然有着丰富的想象、绝佳的意象,但是,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去关注所谓的被家长夸大了的才气?
    第二,这个孩子学习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由于父母过度放任,孩子从小习惯就很差。比方说文中讲到孩子的童年“在近乎半野生地长大。平时,她每天保证9个小时睡眠,做不完作业就撒手不做了。”小学阶段,9个小时的睡眠并不为多,老师的作业说不做就不做了,这不是追求自由,而是贪玩任性,她的妈妈又是怎么纵容她的呢——“没少模仿孩子的笔迹歪歪扭扭地帮孩子写作业”,这不是开玩笑吗?孩子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基本学习任务是孩子该做的事情,连正常的作业都不完成,谈何责任感、好习惯?上了中学,夏妮文理科发展不平衡,她自己说“初一先混上一年,初二想想,初三再努力吧。”作为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的知识属于打基础的阶段,即便是文理有差异,但是很不平衡的背后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初一混、初二想、初三努力”的想法不可能让她拥有快乐的初中生活。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基本不做作业,不动脑。”另外,谈到2014年寒假的作业:“8张物理试卷,8张化学试卷,8张数学试卷,18张英语试卷,外加6篇文言文,10首古诗,外加罚抄初二下学期所有单词”,读者乍一看,数据的罗列会觉得作业非常之多,其实不然。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啊,20多天的寒假时间做一些练习是很正常的事情,以上的学习任务是不少,但是只要做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例如:每天三张试卷、背诵一首古诗或文言、按计划每天默写两课英语单词),把这些作业分配到每一天去,合理作息、实施计划,寒假生活读读书、锻炼锻炼不是个梦想。文中还谈到:“家长会上,老师会选出两个模范,讲述自己挥洒学习的故事。有一次,一个模范说,自己每天晚上八点半就写完作业了,之后和他爸下楼打羽毛球,再回家读课外书。还有个女孩说,每天上课会带着录音笔,上课录下来,回家再听一遍,巩固学习。”这个家庭最终这样理解——“模范们念的是一份朗读报告。
写好了,交给老师检查、修改,再拿回家背下来的。”这就是典型的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怀疑别人说假话从而推脱自己问题的想法。拿我女儿学校为例,她所在的学校是很有名的作业多的学校,也有很多学生写到深更半夜,但是班级里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在8点多写完作业(临近考试会晚一些),轻松而又高效。而那些喜欢磨蹭、拖拉、没有时间概念、需要家长督促的孩子由于习惯太差,写作业总是拖到很晚,家长苦不堪言,就发出痛苦的“呼声”,埋怨学校埋怨老师。学习的负担是重,但是由于学生越来越脆弱,更放大了教育的问题。学生是一届比一届思维灵活、个性张扬,但是不能忍耐、不能受罪、学习习惯很差,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也大叫特叫,这样的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不能适应中学忙碌的学习生活。
    第三,这个孩子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因为任性,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对自己的生命也不负责任(当然来自于家长的教育)。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有一次妈妈批评她,她“冲进卧室,扣上了门——她已关过太多次门,除了厕所,家里的锁已经被父母撞坏了。半天没有动静。爸爸推门进去,头皮一阵发麻——22楼,阳台的窗户大开着。屋里没有人,只看见朱夏妮的拖鞋在窗台下面摆着。父亲第一次这么大声直呼胡杨的全名,然后冲出了门。胡杨也懵了。最后在衣柜里发现朱夏妮。女儿躲在里边,嘿嘿地笑着。胡杨却一下子哭了。”这好笑吗?她不是小宝宝了,这么不懂事地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拿自己的父母开玩笑,用自杀的方式吓唬最疼爱自己的父母亲,这是正常行为吗?文中说到,这个孩子任性的发脾气、闹自杀已经是家常便饭,用这种方式宣泄情绪、折磨家长、折磨自己,任意胡为,不在乎别人感受,难道不应该好好引导吗?
    家长的问题自然更为严重,孩子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家长的责任重大。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对的,“让生命自然生长”, “自然发展”, “自由生成”,但是“自由”不是放任、放纵,是需要好好引导的。尽管家长文化层次很高,自以为懂教育,其实根本就不懂,文化层次高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教育文盲”处处皆是,不重视孩子的心态调整、习惯养成、个性发展,这样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吗?另外,这位家长本身的心态也很成问题,即便是更年期,也过于疯狂。情绪极不稳定,甚至让人感到恐怖,如文中所述:“朱夏妮觉得妈妈越来越可怕了,妈妈的目光像一条绳子,牢牢拴在她的身上。”“有时妈妈明明已经睡着了,突然腾地坐起来,站到夏妮的床头开始翻翻翻。看夏妮没有玩手机,便倒头,安然睡去。” “胡杨还让女儿学小提琴,一学七个年头。据说小提琴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朱家的弱项。于是常常夏妮练小提琴,妈妈在旁边瞪大眼睛守着,乐谱上全是孩子干了的眼泪。”“胡杨再也不敢奢谈什么自由生长了,这个母亲变得片刻不得安宁。” “胡杨每天进进出出都在叨叨。
眼睛里布满假想敌,火药味越来越重。”可见,这位妈妈并不是孩子上了中学才这么精神紧张的,把全部责任推给中学教育,公平吗?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心态不积极的妈妈,孩子怎会有灿烂的笑容、阳光的心态?其次,我发现,这位妈妈也是个虚荣心很强的妈妈,尽管教育让很多家长焦虑、攀比、虚荣,但是这位妈妈的状态大部分来自她自身的问题,一次,胡杨向女儿发起了猛攻:“夏妮,我今天去菜市场了,你要考不上高中,妈妈就去给你租一个摊子卖菜。我都打听好了,那摊子多少钱一个!两万块一个!你就努力这几个月了!” “夏妮,我今天去超市了,你要考不上高中,以后去当收银员,你同班同学都来你这儿买东西!你就努力这几个月了!”这个妈妈非常刻薄,用这种语气和孩子交流,孩子不顶她才怪呢!而且,她从心里看重的还是地位、阶层,看不起劳动人民和平凡的工作。虽然这是因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不够,但是她自己难道不是问题更大吗?难道这都要归罪到中学教育、中学老师吗?
    由此想到一个学生家长,他并不是教育行业人员,但是很懂得教育,很懂得孩子,尊重孩子的生命和成长的规律。他的孩子曾经在一所学习负担比较重的学校学习,学校也排名次,也找家长,也用短信轰炸,这位家长却始终抱着正确的理念,遵循正确的教育方式,从不逼孩子、怨孩子、压孩子,而是带着孩子读书、运动,保持快乐心态,关注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即便成绩不如别的孩子,他也很少焦虑,对孩子始终充满希望。现在,这个孩子心态好、习惯好、成绩也一直处在中上等,家长很满意。可见,家庭教育很重要,只有那些明智的、理智的家长才能不受干扰地遵循规律,教育出真正的“自然生长”的健康阳光的孩子!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诸多思考,一气呵成,记录如上。只是秋雨桐管窥之见,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思考讨论!
相关阅读
推荐
  • 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引发的启迪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一书中记载着魏书生的一堂公开课的片断:那时在1978年,魏书生任教了一个全年级最好的快班和一个全年级最差的慢班。就在这年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领导通知他要他给全区的教师们上一节大型公开课,而且要求在慢班中开课。 下面是一段魏书生与学生的精彩对话: 魏书生与学生商量怎么办?学生喊:别在我们班上!到哪儿去上?到你那个尖子班上。在咱们班不行吗?不行,我们害怕。咱们打架,胆子大得很,什么都不怕,怎么上课反倒怕了呢?打架都好几年了,公开课咱们没上过,怕给你丢脸。老师不怕丢脸还不行吗?老师把讲的内

  • 爱的温暖——读肖川老师《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有感

    在拜读了肖川老师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后,我对教师的幸福来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肖川老师在该书的第一辑第一节就强调了要着力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罗列了17个影响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因素,并指出,一个好的校长,要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学校首先对教师来说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有亲和力。这些话语,让我再次感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深深幸福。 肖川老师罗列的17个影响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因素,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它们确实存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教师

  • 我看《沉思录》后感

    想说的第一句话:入社真好,梁先生送书来了;于是,案头有了《沉思录》;随时翻翻,偶有所得;牵强为句,缀连成文;以书名为线,串联了三篇;聊以自嘲,敷衍塞责。 开首之篇:沉 马可奥勒留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年代,以其坚定的精神和超人的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在沉思中感悟人生。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笔、简洁的表述,历练成动荡砥砺沉思、苦难造就伟大的杰作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何怀宏教授,以他洞察的眼光、睿智的思维、深邃的理性,悟其真谛,得其精髓,权威译作,把《沉思

  • 激发想象,培养创造能力——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一书中,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策略方法一章中,提出诱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创造能力。我深受启发。 黑格尔就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可挖掘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的任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

  • 《孩子为何失败》读书随感

    《孩子为何失败》中有一段文字:在学校里,学生所受的恐惧相当严重事实上,从孩子脸上的表情、声音、动作、举止,我们能明显觉察到大多数孩子都心怀恐惧,而孩子的恐惧会导致失败。 我曾在办公室里见过一位老师辅导孩子,这位老师声色俱厉,然后孩子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孩子低着头,身体在微微颤抖,根本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更生气了,声音又提高了几分贝。现在我知道孩子回答不出的原因了:孩子在恐惧的时候,惊惶的时候,思维是停止运转的。 平时在教学中,有时我也会失去耐心,对答不出题的孩子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不问原因的会觉

  • 暑假读书活动计划总结

    学习目标:1.加强学习。在假期中认真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智慧锦囊》、《细节决定成败》和《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概论》这五本书。 2.通过读书,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通过读书,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更富内涵的教师。 4.积极撰写读书心得,积累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内容: 1.制定学习计划,从而更好地开展暑假学习。 2.坚持读书促进思考,思考促进成长的原则,将精

  • 理解家长对孩子的爱——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世间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亲子之爱是本能,是天性。但是不同的父母爱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并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够把握好爱的尺度,过度的爱往往容易阻碍孩子的房展,而适度的爱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X虽然是个小男孩,但性格比较温顺,讲话、做事比较胆

  • 《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近日翻阅了《反思性教学》一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著作。他在论著中提到: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主张在教学完成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它带来了浓厚的反思气息,进一步激活了当代教学领域,给操作性(常规性)教学注入了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树

  • 读《教学勇气》有感——学习于共同体中

    每当听到其它学科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回来后的交流心得。我总觉得我们训练组的老师就像后妈生的小孩没有机会学习。自己只能关起门来教学训练。当我在阅读帕克?帕尔墨的《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不容易学习,里面有些观点很深奥,然而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块璞,它的光芒全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精心打磨才能见到耀眼的、无比珍贵的美玉。果然在我读到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有了心灵的碰撞。 世界上没有优秀教学的公式,而且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