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老师课堂教学调控的认识与实践

老师课堂教学调控的认识与实践

更新时间:2014-07-22 09:52:01

《老师课堂教学调控的认识与实践》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低年龄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兴趣。怎样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由始至终都跟随你老师的脚步,这就要看一个老师课堂调控的水平。

以前我教的孩子也多是低龄段孩子,也有高年级的。会发现明显的不同年级的孩子上课你需要的调控手段那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比较懂事,用比较传统的调控手段,例如规定,上课的规矩已经定下来,他们在学校里也有类似的规定,所以他们自觉不自觉的都会照着规定来。还有讲道理,他来学习的重要性,他坐到教室的目的,你在课前讲一通大道理,也能激励孩子上课认真学习,因为他们已经比较懂事。这些调控手段基本每个老师都在用,它需要你在课堂内容以外话费一些时间来完成,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纪律整顿,我们以前的单位称之为“硬调控”。

硬调控每节课都会有,但是它因为与所学内容基本没有关系,所以是越少越好。例如: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说上课了,这个时候通常都会先稳定一下纪律,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达到每个学生都进入上课状态,就可以开始上课了。一堂课中间有某个孩子特别顽皮,老师停止讲课,把他叫起来,整顿一下,这也属于中断教学,也属于硬调控。

与硬调控相对的就是软调控。软调控就是再不耽误课堂教学内容的进行下,老师通过一些手段,从而使得没有专心的孩子集中精神重新回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一个老师如果软调控做的好的话,是不知不觉中就把孩子的注意力紧紧抓在手中,一堂课才叫高效。

我一直很注意软调控的运用与实践。虽然有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硬调控。有时上课的时候,你讲着讲着,就会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有人说话,这个时候虽然我知道软调控比硬调控好,但是有时会不自觉的停下来,说一下那个孩子,如果孩子不听,就会停止讲课,把他批评一顿。。。课下还归结为这个是课堂突发状况,那个孩子太皮了,只有批评才可以。其实这种想法后来想想是不对的。老师备课,不光是备教材,其实更多的是备学生。在这个环节,肯定是你设置的有问题,才会导致孩子不认真开小差。学生不好,老师吃药。你在讲题的过程中,如果一直是你老师在前面讲啊讲啊讲啊,讲个5分钟,不要说孩子开小差,大人坐在下面也有可能开小差。

这个时候就可以设置一些软调控。举个例子,在讲题的过程中,这道题怎么讲解,老师可能是成竹在胸,但是你要想到,如果你讲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认真,或者开小差,你以什么办法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呢?我自己总结了一些软调控方法:1、最简单的,声音法。你讲题的时候可能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音量和语速,如果你发现有人开小差,你可以突然改变一下你的音量,如果你声音大,你可以突然小一会,或者突然慢一点,这个时候有可能就会吸引那个开小差的同学的注意力。2、需要提前想到的,幽默法。很多题目其实都可以穿插些幽默的内容的。我记得我有一节课是那个等量代换,一道题目,就是简单的一只熊可以换几只猫,一只狗可以换几只猪,孩子一看就晕了,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我就说这是古代还没有钱的时候,你家只养猪,你家只养猫,你是猎人打了头熊等等,这下子每个孩子都来劲了,其实题目还是那个题目,稍微换了下说法,就会变得比较吸引人。3、直接的,点名法。发现一个孩子不专心,可以直接点名,让他读题,或者给他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把他注意力拉回来。这个时候不能给他个难题,他没有在注意听讲,你还问他难题,他当然答不上来,你的目的不是刁难他,这样他坐下后会更不认真。你的目的是拉回他的注意力。

目前我想到的就是这三种,其实还有很多种,希望可以和同事们多交流一下,我自己也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总结,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阅读
推荐
  • 拍拍“问题学生”的马屁也无妨

    对于任课老师来说,要管好学生的纪律比语数老师困难得多。特别是一些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一个班级总会有几个这样的学生。那么任课老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管好这几个问题学生显得犹为重要。 三(2)班的马某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上课总是要和边上的学生做小动作,吵别人,其他任课老师也反应强烈。上学期,我经常找他麻烦,说实在话,有时真的没有时间跟他好好谈,所以也难免吹胡子瞪眼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这个学期我改变策略,其实这个学生对音乐感觉还是很好的,音准、音色都不错。应该在班级里还是属于前面的。于是我找他谈话,我说:老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探讨

    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局长 杨海松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科学发展观在基础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 一、 确定思想、目标与原则,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既定方针,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现实任务。在研究和探索武汉市洪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先进地区的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洪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的实际来思

  • 让生活成为教育的最大舞台——一堂延伸了的班会课

    让生活成为教育的最大舞台 一堂延伸了的班会课 在周五的班会课上,我们班以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为主题做了讨论交流。课堂上,同学们发言都很积极,从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谈起,表扬了平时班上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发现了班上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现象,例如李小旋很爱看课外书,知识很丰富,徐心怡学习很主动,作业一放学就做作业等。一年级的孩子能看到这么多别人的闪光点,着实让人欣喜。 最后,同学们谈到了对自己的期望,想要自己怎么做,华越说想要自己也像徐心怡一样一放学就做作业,再也不拖拖拉拉了;唐志超说想每天睡觉前准备好明天的

  • 浅谈小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有效进行。难怪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怎样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为此,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 用游戏激发倾听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可适当地运用一些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例

  • “我的创意设计思路”让课题实践更有成效

    一直以为创意设计是搞设计人的专用术语,没想到,2011创意设计成为了各学校教育实践的主题。手捧幼儿园下发的《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怀着好奇粗粗翻阅着,还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好好学习。上周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集体专业阅读活动,有幸本次阅读的书籍就是《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认真聆听了轻尘老师分享给我们的教育中的创意和其中的一个创意设计一个人扫地。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集体阅读,让我理解了创意设计的由来、内涵、特征和结构要素,对创意设计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有了初步的印象。我也豁然开朗,创意设计其实一直

  • 育人的高境界:信赖

    在《学校的挑战》一书中,提到了构筑信赖与合作的关系,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学校教育,教书,育人,其顺序按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成是育人,教书。教育,首先是对人良好品行养成的促进。育人的高境界:信赖。 低年级的学生,常见用小红花去刺激:好了,奖两朵;不乖了,扣两朵。那些小红花们,乖乖的贴在墙上,标志着主人的表现。到了中高年级,有的班级会改成加分制,那些遥遥领先的分值完全有藐视一切的威慑力,真的很威武

  • 前置性作业实施中困境与对策——《第二学段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与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看似那么简单,却又蕴藏着深奥的哲理;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生本教育就是注重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是激扬学生生命的一种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生本课堂思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这就让教师在课前应先认真考虑以下方面: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么样?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因此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

  • 语言上的“巧”,学生兴趣昂然

    整理与复习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与新课的教学过程相比,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过程更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不感兴趣。而张老师的《表内乘法练习》一课,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选取负载知识点的素材。把数学问题寓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上提出问题,图形与文字相融的形式,更主要是在练习课上对巧字上做足文章,使整节课学生都兴趣昂然,学得是那样的积极主动。真是一节扎实高效的复习课。 一、设计上的巧,学生思维活跃。 如何让学生乐学,提高教学效率

  • 用心理解孩子

    摘要: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完整的保留这两样东西。 初接这个班是在三年前,当时孩子们刚上二年级,逐渐适应了小学生活,而从幼儿园里带来的知识已经不能应付二年级的知识,于是一些不懂得听课,作业又做得马虎,知识得不到进一步的巩固的孩子,成绩慢慢有所下滑。也许是刚换了老师,孩子有些不适应,但是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是想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认可我,喜欢我的课。 于是我下了功夫备课,希望每一节课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新知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