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保育 > 婴幼儿用药须知
千万不要惩罚淘气孩子

千万不要惩罚淘气孩子

更新时间:2014-07-21 15:47:36

《千万不要惩罚淘气孩子》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用药须知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惩罚淘气孩子俗话说:“淘小子出好的”,此话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淘小子在“淘气”中潜在着求知的渴望、认识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他们在“淘气”中,通过过观察、触摸、谛听以及联想,使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正是在“淘气”中,由于经验的积累,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才逐渐认识了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从无知变为有知,从愚昧变得聪明,从幼稚发展为成熟。
    
    一次大型的运动会后,成群的小孩子会冲进比赛场地,自发地进行较量、角逐,而且毫不掩饰自己“夺冠”和破记录的雄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可遏制的求知欲,无所顾及的探究欲和大胆的不拘一格的开创精神。可以说,这些在大人看来是“神淘”孩子中,正孕育着未来的各行各业的能手,甚至是独树一帜,卓有成绩的专家、学者。可见淘气并非坏事,它绝不等同于捣蛋与过失。
    
    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淘气”横加限制,把孩子管成低眉顺眼,垂手呆立的“少年老成”,是不可取的。当然,孩子们的淘气,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破坏性,甚至是危险性,而这一点又大都是他们所始料不及的。当孩子们被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一心一意地去探究时,往往是“忘我”的,不计后果的,待到严重的后果呈现后,他们才会有惊恐的心理产生。有一个男孩为了验证动物都有心脏的说法,把自家养的一条名贵的金鱼解剖了,母亲回来后他还乐颠颠地捧着死鱼给母亲看心脏。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盼望的是对他们不计后果的谅解,对他们失误的惋惜。倘若对他们成功能给予由衷的赞赏,他们会认真吸取教训,并在家长的真诚“合作”中受到巨大鼓舞,智能会得到新的开启和发展。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制止、训斥、打骂,那就必然会冷落他们的求知欲望,挫伤他们探索的精神,这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智能的提高无疑是种窒息和摧残。
    
    有个7岁的男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把妈妈刚买回来的一个自动玩具拆散了。然后他多次想把它重新组装好,但终究没有成功。年轻的妈妈看到后气恼地把玩具零件锁进抽屉里,并警告他说:“一周内不给他玩具玩,一年内不再买新的玩具,以此做为对他毁坏玩具的惩罚。孩子感到十分委屈,呆在自己的小屋里独自垂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论教育》一书中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自然后果教育原则”。 分页标题
    
    其内容是用孩子的行为过失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限制原则的运用,有时虽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可是总的看来弊端颇多,不可滥用。因为它不是从讲明道理上对有过失的孩子进行正面的诱导、启发、教育,而是一种消极惩罚。这种惩罚对小孩子来说,只会造成惶惑和恐惧的心理,形成怯懦、软弱的性格,对孩子的思想和精神造成伤害。怎么做才是正面诱导、启发、教育呢?那个拆自动玩具的孩子受罚三天后,出差的爸爸回来得知这一情况,立刻找出零件,把妈妈也叫来了,他饶有兴越地指导,并帮助孩子把玩具很快地装好了。孩子高兴得跳起来,并把这个玩具为什么会自动跳讲给爸爸妈妈听,还说他也要仿照这个玩具做一个新式样的。此时那位年轻的母亲才深感后悔,认识到自己的那种教育方法是错误的。
    
    孩子犯了过失怎么办?要坚持多劝诱,多疏导,多示范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明辨是非鉴别对与错。伟大导师马克思每个星期都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为了培养下一代,希望做家长的也能走进孩子们的“淘气”中,去引导,去鼓励,去帮助,去发现,让更多的“淘小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相关阅读
推荐
  • 维生素D的补充是多多益善吗

    如果您的小孩明确诊断为活动性佝偻病而给予维生素D的治疗是完全正确的;倘若在小儿生长发育期,为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酌情而适度地补充维生素D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家长将维生素D,误解为必需的 营养 品,以为多多益善,长期大剂量的服用,则将是大错特错。临床上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现象,佝偻病已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家长仍给予大量的维生素D的补充,结果造成维生素D的中毒,因此,父母应该引以为戒。

  • 儿童用药之误区

    误区之一家庭擅自用药。 近年由于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农村家庭普遍存在怕上医院,尤其是怕留医住院的心理,孩子生了病后不问缘由,便自己在家里找土方子,或自己到药店抓药,甚至找出过去自己吃剩的药给 孩子服用。这样治疗盲目性很大,只是图侥幸。结果轻者延误了治疗时机,重者造成药物中毒。 误区之二多药同用。 孩子得病,一些家长以自己过去病症与孩子对比,然后对症下药。如 感冒 ,则给孩子服用阿司匹林、速效伤风胶囊、康泰克等药品,服一种不放心,就三管齐下。殊不知上述感冒药主要成份为抗过敏药,联合使用易造成过量而中毒。 误区

  • 城市幼儿教育的误区

    幼儿时期是决定个体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在以后的社会化过程中,除非经历重大变故,个人的性格一般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而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决定其行为方式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所以,注重对幼儿的性格培养 ,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性格培养的情况。 教条的约束 在家庭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孩子受着过多教条的约束,总是接受一些“不许怎样”和“应该怎样”的信息。儿童时期,是个人开始接触外界,对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同时培养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时期。过分地压抑儿童活动

  • 衣食住玩中的育儿误区

    现在有些家庭,由于对独生子女的地宠,不知不觉地限入育儿误区,也就是常说的“好心办坏事。”其各方面的表现是:

  • 孩子情感的六个需要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孩子有很多情感需要,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的。 被别人爱的需要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对他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他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 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老是有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的灰心丧气。因此,家长一方面应注意向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限度而使他受挫;另一方面,在提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使他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成绩,并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乐趣。 归属集体的需要 孩子

  • 育儿误区

    大多数家长们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主观上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但由于认识的偏差,常常事与愿违留下各种健康隐患。 从服装来说,皮肤科门诊常会接诊到患皮肤瘙痒症的患儿,据市儿童医院黄美莲主任介绍,有的是因为穿化纤内衣所致,有的则是由于洗涤方法不妥。儿童的皮肤娇嫩,为他们选择衣物,应将质地放在首位 ,尤其是内衣应以全棉为宜。洗涤儿童的衣物也不要图省事,和大人的衣物混在一起用洗衣粉一搅了事。 吃,大概是家长最关心的,但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病例:有个患厌食症的8岁男孩,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餐饭,对所有食品

  • 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 画中红、黄、蓝三元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愤怒激发人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和自由而抗争;恐惧使人躲避危险,寻求安全;悲伤能缓解心中的痛苦,让我们开始新生活;快乐则常在人经历了以上种种情绪之后才出现。 快乐的含义并不是无忧无虑,永远愉快的。只有让孩子学会恰当体验、控制和表达他(她

  • 千万不要惩罚淘气孩子

    惩罚淘气孩子俗话说:“淘小子出好的”,此话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淘小子在“淘气”中潜在着求知的渴望、认识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他们在“淘气”中,通过过观察、触摸、谛听以及联想,使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正是在“淘气”中,由于经验的积累,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才逐渐认识了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从无知 变为有知,从愚昧变得聪明,从幼稚发展为成熟。 一次大型的运动会后,成群的小孩子会冲进比赛场地,自发地进行较量、角逐,而且毫不掩饰自己“夺冠”和破记录的雄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可遏

  • 育婴专家纠正喂养误区

    育婴专家纠正喂养误区“纠正传统喂养误区,全面激发宝宝潜能。”9月22日上午,千龙、人民、新华、搜狐四家网站在国内首次以四网联动的直播方式,邀请国内著名的育儿儿专家就婴幼儿喂养与抚育问题,与数百名网民进行了生动的讨论和互动。 “以前,中国家庭在婴幼儿喂养和抚育时过于注重智力和身体的成长,而忽视了行为的发育。这种传统的喂养思想不 利于宝宝的全面成长,需要给予纠正。”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女士与原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合作中心主任洪昭毅教授不仅对网民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解答,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喂养和抚育“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