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经验反思
该不该互送玩具,该不该买玩具

该不该互送玩具,该不该买玩具

更新时间:2014-06-22 14:35:13

《该不该互送玩具,该不该买玩具》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组织孩子们准备上课,突然看见曹胜荣还站在王舜这里不动,孩子们说曹胜荣在哭,连忙走近他们询问原因,得知是曹胜荣要讨回一张卡片,而这张卡片是刘沁宇送给王舜的,而曹胜荣觉得这是他送给刘沁宇的那张,要讨回来……孩子们进入大班后都很有主见,有自己喜欢的玩意,也有自己很喜欢的朋友,在和同伴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会大方地送出自己的小玩意,以获得更多的友谊或玩耍的机会,而过后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要去讨回。
针对这件事我们谈起了话,小孩子该不该互送玩具?送出去的东西能不能讨回来?结果得出结论:教高档的玩具、书本花费了爸妈们的钱不能互送,要爸妈同意了可以送,喜欢的话可以互换着玩,或者借着玩,小的卡片如果送出去了就不该讨回来。
记得上几周也有孩子送给了好朋友书本,临放学时,得到礼物的孩子一只手朝后藏着这本书离开活动室,送出礼物的孩子则和妈妈轻声地说着什么?我走近了他们才知道他送出了一本新书,是爸爸刚送给他的礼物,已经有些舍不得了,在走廊上看见得到礼物的孩子也在和爸爸交谈,爸爸发现了他的书本在询问,连忙介入其中,让孩子借阅书本,第二天还给好朋友……
和孩子们交谈时再次说起了这件事,“爸爸也给我买了这本书”作为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孩子们喜欢就想拥有的情况,作为家长该不该马上满足,如今的家庭条件优越,但一味的满足真的有利于孩子们吗?
和孩子们谈了很多,针对特别喜欢买玩具的孩子给与建议,要适量的购买玩具,可以多和同伴、父母一起玩耍,喜欢的书本可以在图书馆借阅或去新华书店看书……还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讲述,孩子们貌似听得很认真。
一件小事,一种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都意义非凡,真的希望我们的处事方法都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质习惯,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相关阅读
推荐
  • 眼睛——心灵的窗户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一个人的眼睛就能看到他的心灵,真的,我们每天都面对这一双双清澈、无暇的眼睛,再透过这眼睛看到了一个个不同的世界,以我们的努力去读懂他们的语言,多有趣哦。 胆小的吴阳升会把小手伸出来了又缩回去了,那飘忽不定的眼神与我对视了一下忽又闪开了,是在告诉我我不敢啊,我就马上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做事没耐心,又爱讲话的朱晨阳终于能认真仔细地涂色了,她时而抬起头,看着我,那眼神就象在说:你为什么还不表扬我呀于是我用肯定的眼神使劲的对她点了下头。 聪明、调皮的顾凡在活动中总是不能那样的安分守己,

  • 观看纪录片《小人国》后的感触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我观看纪录片《小人国》后最深的感触。在这部片中,我们所有的情感:快乐,悲伤、孤独感、等待、挫折感、领导欲和我们的等待,在所有这些孩子身上我们都看得到,只不过他们比我们更坦率,表现的更无遮无掩。 看着片中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熟悉,这些正是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可是当离开参与者的身份来审视他们时,觉得这些孩子可爱无比。我不禁反思:自己每天都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每天都以爱 的名义规定孩子只许这样,不能那样,是真的爱孩子吗?是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吗?片中大李老师用其尊重、平等、宽

  • 中班教育随笔:这样的一个男孩

    一天早上我一边和孩子们在外进行晨间锻炼活动,一边迎接着每位来园的孩子。忽然听到哭声,一看原来是佳毅正哭着,爸爸束手无策的牵着他,我赶快上前安慰,并询问怎么了?爸爸告诉我是因为照片还没拍的缘故,于是我耐心告诉他没事的,今天回去再拍好了并一边暗示他爸爸可以离去了。可佳毅不肯,死命地攥着他爸爸的手,好不容易他爸爸才脱开了身,快速的走了,这回倒好,他跟我干上了,拳打脚踢,孩子们纷纷说:不可以打老师的,边上有家长也这样的说着,他收住了打人的举动,可还是闹得厉害,我一个人不行了,直喊小顾老师来帮忙,最后合我们二人的力

  • 把自己在培训中的所得运用到教学中

    听了郭玉村老师的讲座,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我在想,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多孩子不快乐。看孩子们的表现吧:每天在门口值班时,总能看到有些孩子嘟着小嘴,背着大书包,大义凛然地走进幼儿园;总能看到有些孩子在门口和家长要这要那,找各种理由为难或要挟家长,要家长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才肯入园;总能看到有的孩子没有零食不进园的现象,我们虽然与家长不时沟通,不要给孩子买零食,可是家长也很无奈,说不给孩子零食,他就不入园。看看孩子们的表现,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感觉自己好失败。本来幼儿园应该是孩子的

  • 用更多的爱换得孩子的信任与喜欢

    转眼间自己从事幼教这一行业已经到了第五个年头,回忆这五年来的点点滴滴,感触很深,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到现在的我,经历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送走了自己亲手带大的第一批孩子们,到现在心里都还一直在想着他们,常常拿出我们的那张毕业照,看着每个孩子脸上的笑脸,回忆着我们当初有趣的事情,时不时还会笑出声来,一直在想:你们还好吗?小学生活还适应吗?偶尔在网上会遇到几个妈妈,才得知,孩子们都很好! 送走了第一批的孩子们,转眼间,自己现在已为人母,成为妈妈之后的我,重新站在幼儿园教室的时候对于这份工作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

  • 幼儿被催促的背后

    小宇,别和龙龙说话了,快过来认真听老师讲。雪儿快一点,小朋友都喝完水了,今天你又是最后一个。旭旭,拿好旗子站好队,准备做操了。思思,快把玩具收放好,我们要学习了。大家都在等你。小毅,叠被子快一点,老师要抬床了。琛琛,你怎么还没有穿好衣服,太慢了,小朋友都已经吃完午点了。.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于以上老师催促孩子的言语,让他们加快速度,以完成老师要求做的事。显然,教师带着一种不耐烦和急躁的情绪。因为老师这样催促孩子做完教师计划好的或事先安排好的事情,就可以让教师精心策划的活动顺利完成,

  • “甲”的反思与延迟满足

    为了让大班孩子正确规范的书写数字,我除了让孩子们准备充足的田字格本外,还煞费苦心的想了一个能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好办法:就是每节课后把孩子在日字格里书写的数字按其规范程度划分二个等级甲、乙,一段时间持续下来,孩子们的书写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而且书写兴趣丝毫未减,我也暗自庆幸自己的妙招可行,可就在今天,发生了一件这样值得深思的事: 计算课上,孩子们正在认真的书写数字5,和往常一样,谁写完一张纸谁就拿给老师看,我会视其书写的规范程度适当的给孩子打个甲或者乙。不一会儿,就有书写速度快的孩子写完了。看,第一个走上

  • 透视细节折射自身教育行为

    班里开了一个便当店,离家长园地很近,这周,便当店里卖面条,老规矩,便当店里撕面条,可是,当我安顿好其他的区域在回头来便当店吃面条时,我发现,面条上有字,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些面条是用我的课程表来制作的,正有些生气的时候,小营业员带着无辜的眼神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们没有纸撕面条。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忘记给便当店做面条的材料了,真是为难了这些小厨师,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孩子的行为源于自己的疏忽,仔仔细细的让自己做了一下检讨,警戒自己以后做事要考虑周全,孩子没有是非判断能力,而教师又是最关键的引导者,在

  •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开放的奇葩

    《和孩子一起跳舞》书名就能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肃然起敬。多么和谐、融洽的氛围,没有了年龄的界限,没有了身份的障碍,没有了教与学的束缚,这不是我们一直提倡的和孩子做朋友的一种状态吗? 初读童心篇里的几封信之后,心里不免被触动了,书中描绘的情景也在眼前变得清晰。每天放学时都会扮演小动物和妈妈走出校门的乔嘉;兴致勃勃通过触摸做配对游戏的瑞秋;身陷残疾脸上却总是带着阳光一样灿烂微笑的盖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3封信。信中的瑞秋是一个盲童,但是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却是出类拔萃的,她身上的闪光点让她并不自闭,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