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
老师,你的眼中有什么?

老师,你的眼中有什么?

更新时间:2014-07-20 17:07:40

《老师,你的眼中有什么?》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镜头一:科学活动“让鸡蛋浮起来”,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在进行操作——把鸡蛋放入透明的大口杯中,观察它是沉还是浮。结束后,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鸡蛋沉下去了!”“我的也是!”“我的也沉下去了!……“鸡蛋变大了!”在七嘴八舌的声音中冒出一个不太协调的声音。老师没有理睬,这个声音又着急地大声重复了一遍,老师仍未加搭理,努力地搜寻着自己想要的那个声音,小结:“大家都知道鸡蛋放在水中会沉下去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是为了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在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在为自己的发现叫好时,我们老师该给予一个怎样的“支架”?)

镜头二:听过一遍故事《逃家小兔》后,老师问:小兔子跑走了,妈妈为什么要去追他?(多好的一个问题!可以让幼儿联想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作品来源于生活,终究还是要回归生活)幼儿回答:妈妈喜欢他;他是妈妈的小宝贝;小兔跑了,兔妈妈有点担心(幼儿的回答是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老师频频点头,每个孩子的回答她都象征性地用降调机械地重复一遍(教师的点评缺乏个性化和互动性,与最初的提问意图相悖)。

又问:“那妈妈去追小兔的时候,小兔子都变成了哪些东西啊?”(完全是考幼儿的听力与记亿,笼统的提问让幼儿的回答很零碎,为学而学,在这中间,作品中“宝贝”的调皮幼儿感受到了吗?“妈妈”对“宝贝”的博大的爱,幼儿领悟了吗?“妈妈”和“宝贝”的追逐中那份快乐,那份乐趣幼儿能体味吗?)

镜头三:一幼儿在仔细观察食品包装后,兴致勃勃地上前去介绍他的发现——条形码,边走边迫不及待地说:“没有它,东西就是假的。”老师摆弄好实物投影仪后,示意他再说一遍。“如果批没有它,就付不出钱来了,东西就是假的!”老师很兴奋,竖起大拇指说:“你知道得真多!还知道超市电脑结账的时候要照一下条形码!”孩子不满足老师的夸奖,又重复了一遍 :“没有它,东西就是假的。”(老师啊,你怎么还没听到啊?)老师继续小结:“这叫什么呢?老师告诉你们啊,这叫条形码!大家跟我说……”该幼儿耷拉下脑袋及不情愿地嘟囔了一句:“条形码。” 新《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已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上面三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 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教,幼儿接受的水平、程度如何,大大忽略了幼儿一方的反馈和思考。师幼双方因缺乏情感交流,幼儿在活动中感到被动、压抑和约束,积极主动性受挫。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调控者、组织者,有着明确的“教育计划”,希望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能被幼儿所接受。而我们说单独的学习不构成教育,一厢情愿的灌输也不构成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关系,一种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间。

如果离开了互动,教育将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因此,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

  再则,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低关注”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教师的眼中没有幼儿,对儿童缺乏关注。 “以幼儿为本”,就是要帮助幼儿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人,注意学习过程中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关键所在。“尊重孩子” 包括的内容很多:尊重孩子的想法;与孩子平等交流;赏识孩子的才能;尊重孩子看法和观点等等,它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不用粗话骂幼儿,不用冷漠、厌恶、鄙视的表情看幼儿,不阻止孩子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要走进儿童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教师要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首先把儿童看作是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所以,我们每天都要问自己:老师,你的眼中有什么?
相关阅读
推荐
  • 教学活动中应答和提问的思考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中说到了 吹泡泡的案例,这一案例所折射出来的是教师提问方式和叫幼儿回答问题等细节上的不当做法,最后造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提问和应答的细节问题也是我们教师身上或多或少所存在的,从这个案例中我们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应答和提问进行深刻的思考。 思考一:提问是每个教学活动中的必然环节,问题设计得是否恰当、有效决定了能否引发幼儿主动思考、学习和探究。我们常常感叹那些名师的教学活动为什么那么精彩,而且也没有采用过多的教学手段,其实这其中暗藏着名师们的设计功底,他们能够抓住孩子的发展规律

  • 师幼互动中教师的语言策略

    河北省望都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互动的外部体现,同时, 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教师应讲究一定的语言策略,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具体地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的指令和建议。 可以发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指令必不可少,因为幼儿是直觉思维时期,不容易克制自己,很容易产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现象,为了让活动顺利的开展,教师只能通过发出很多指令使活动顺利的进行下去。老师应该告诉幼儿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如请你再大声些! 请你在后面排队。

  • 艺术活动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

    艺术教育活动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的研究 丰泽机关幼儿园 邱晓冰 《纲要》在艺术内容与要求部分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绪。维果茨基曾提示我们: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表明艺术教育离不开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单独的学习并构不成教育,一厢情愿的灌输也不构成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关系,一种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间。因此,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只

  • 浅析幼儿园师生的沟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之一

    随着教育工作者对健康认识的日益全面,人们在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提高人的素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那种只重视幼儿生理卫生保健,忽视幼儿心理卫生保键、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培养的教育,致使幼儿在身体健壮,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缺乏同情心,情感淡漠,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而我们所说的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寻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发现,良好的师生间沟通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什么是师生间沟通?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后,家长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我的孩子老师喜欢吗?并常常以老师是否喜欢自己的孩子作为评价孩子受教育机会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是评价老师的一个重要标志。 喜欢不仅意味着家长对老师的一种期望,希望老师能够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有好感,能给予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与关爱。随着当代家长、家庭教育素质的提高,喜欢更多的包含了家长的特殊期望,老师能充分关注自己孩子的动机、兴趣、愿望与要求,并根据孩子的发展潜能有针对性的施予特殊的关照和教育。 其实,每个家长都有充分的权利希望和要求教师喜欢自己的孩子

  • 与孩子共同成长——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发展观

    案例一:语言活动中,教师给幼儿讲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在总结了兔子失败原因后,老师让幼儿讨论下次龟兔赛跑时,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王一帆小朋友说,没有下次了,如果乌龟还真想要跟免子比赛的话,它是自不量力了,傻瓜才会做这样的事呢。 案例二:绘画区里,三个孩子在玩涂色游戏,他们请小亮做评委,看谁涂得最好。看来,小亮还颇有评委风范,他仔细观察后得出结论,明明的画涂得最好,得冠军。小英不服气了,叫来了老师,让老师给评评,老师肯定他们画得都不错。结果三个孩子都颓废地坐在那里,显得无精打采了。 第一个案例是我在教师的教育活

  • 设计教学是师幼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

    设计教学主要是指这样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幼儿与教师围绕某一值得学习的主题进行深入的调查深究,以期找到与学习主题有关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这里的主题要么由幼儿或教师提出,要么从幼儿与教师的联合工作中产生;这里的调查探究主要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有时也以全班或个人的方式进行。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幼儿对所探索的主题真正地感兴趣,发自内心地渴望了解有关主题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积极、主动地去想方设法解决各种难题;同时,课程追随着幼儿,随着设计教学节奏的展开而展开,随着师生互动的展开而展开,教师尽管有他的预设计划,但由

  • 如何创设平等融洽的师幼关系——做孩子的朋友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幼儿个性的社会化发展。《纲要》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思想,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从这种关系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它强调了师幼之间的一种平等、融洽、互动的关系。如何创设平等、融洽的师幼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观念思想的转变。 一、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

  • 教师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

    幼儿主体性教育是以发展儿童主体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活动。培养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是各级教育的一致目标。受 教育 者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育者教师的教育行为模式。 幼儿身心发育成熟程度较低,其学习主体地位虽已明确,但主体性更多地是作为潜质存在于幼儿身心,主体性品质的养成及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有效教育行为。教师要在承认并尊重幼儿是学习主体的前提下,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和保养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心理学家罗杰斯曾专门定义教师为促进者。在此借用这一名词以明确并突出幼儿园教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