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分析 >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抓住孩子关注区角材料的一瞬间,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抓住孩子关注区角材料的一瞬间,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更新时间:2014-07-20 21:28:07

《抓住孩子关注区角材料的一瞬间,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冷遇: (第7周)这学期, 幼儿园统一发放了“叠圆片”这一操作材料, 我把它拆放在幼儿易拿到的矮柜里( 新《纲要》指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材料的摆放应便于孩子的自由选择和探索活动。”) 然而, 一周过去了, 没有人去碰它( 是不是因为我用有盖的月饼盒装圆片, 幼儿没看见?)我曾受好奇心驱使, 悄悄去叠过, 却都以失败告终。身为老师的我对这一材料也失去了兴趣, 于是“叠圆片”一直静静地躺在柜子里。

  火苗: ( 第10周周四) 实习老师带区角活动了, 我一眼瞄到了“叠圆片”, 把其中一盒拿给配班老师,说: “来, 试试, 我还没成功过呢! ”不知道是本能的好胜心, 还是临场发挥得好, 我居然用三块圆片叠一层、每层交叉叠的方法把圆片成功地叠了起来。我激动地叫实习老师快来看, 小朋友们听见了, 也跑过来, 他们好奇地趴在桌上看, 桌子被推得摇摇晃晃。

  “哎, 快别动, 要不然, 会倒翻的。”孩子们都站在了一边, 我连忙解释: “对不起啊, 蔡老师好不容易才搭好的, 你们撞到桌子, 它会倒翻的!”(我刚才的激动, 似乎吓着了孩子们, 及时的道歉能有效地缓和气氛; 同时, 老师也做到了身教重于言教: 做错事、说错话要主动向别人道歉)

  手头没有相机, 活动结束时,我只能让幼儿以欣赏作品的方式, 来激起他们对“叠圆片”的兴趣, 并承诺: 如果有相机的话, 老师会把它拍下来, 谁把它叠高, 蔡老师给他拍照。

  火把: ( 第13周周一) 马×等三个孩子去叠圆片了 ( 终于有人去光顾那些圆片了, 我很高兴)。她先一片一片叠, 由于叠得高, 上面的圆片歪了, 倒了下来( 当我的快门刚摁下, 马×的作品就全部倒在了桌子上)。她又开始了另一种方法: 两片两片叠, 每层是交叉放的( 她真聪明, 交叉叠的方法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吧, 难道上次她观察我的作品这么仔细? )叠得高, 上面的圆片歪了, 又倒下了, 马×看看我。

  “你行的!”我赶紧说。(失败会影响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而教师的鼓励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好不容易有人对圆片感兴趣了,我要抓住这个机会; 另外, 教师多余的话有时会起到反作用, 所以在活动中我尽可能用精炼的提示语) 大概她觉得前面的方法都不行, 便开始了新的方法: 三片三片交叉叠, 因为同样的原因又倒了,圆片“哗啦”一声倒下时, 马ד哎呀”一声笑了, 同时瞟了我一眼,我朝她笑笑。( 我很诧异, 几次三番的失败, 她都不介意, 继续玩,是因为我一直在看她的缘故?)

  她又继续尝试了, 一片、两片、三片, 二片、三片叠时, 都是没多久就倒了, 几乎没有成功过。于是马×又回到了她最初的尝试: 一片一片叠。( 在这次区角活动中,马×一直在玩叠圆片, 反复地失败, 反复地尝试, 她却不气馁, 令我感到很惊讶; 她玩得很投入, 一直很有兴致, 是我手中的相机在吸引她, 还是因为我对她的关注?)

  燎原: ( 第13周周二) 叠圆片那里一直有小朋友在摆弄。估计是因为我昨天给马×拍照的缘故,看来用相机及时记录孩子们的作品真的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热门: ( 第14周周二) 区角活动开始了, 陈××去拿“叠圆片”( 我想可能与我今天张贴了马×叠圆片的照片有关, 照片上的马×把圆片一片一片叠起来), 他在一片一片地叠。( 照片吸引了孩子, 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叠吗? ”
  “不行!”陈××一边努力把已经有点歪斜的圆柱体扶正, 一边说。
  “如果你有不同的方法, 我也会给你拍照, 贴出来的。”(我开始尝试诱惑他)

  过了一会儿, 我看到他的瓶底上出现了两排圆柱体 ( 诱惑成功了, 哈哈)。

  “不错, 你真聪明。”我给他拍了下来。(作为老师, 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 要不然, 会失信与孩子, 影响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更会影响下次诱惑的效果)

  “这里再拍一张。”这家伙, 居然很感兴趣, 他调换不同的方位让我给他拍照, 不过, 看在他真的动了脑筋的分上, 我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 并把他的照片也贴在了墙壁上, 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孩子用更多的方法来玩。

  (第17周周一) 看样子三片叠真的有点难, 一开始没人能这样叠,我只能把我叠好的作品拍下来, 贴到墙壁上, 然后教给孩子们了。

  反思: 在区角活动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老师辛辛苦苦地准备了材料, 幼儿却不去碰。搞的老师很困惑: 这材料太难了? 不符合孩子的兴趣?好像还好嘛!其实, 材料准备好了, 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

  一、身先士卒。幼儿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崇拜、跟从心理, 老师的一举一动孩子们看在眼里, 模仿在行动上。孩子们不去玩 “圆片”, 很可能是因为不会玩、不知道怎么玩, 如果教师也和幼儿一样不去碰那些本已受到冷落的材料, 那么, 这些材料就真的永远只能沉默了。因此, 对于那些受到幼儿冷落的材料, 教师应该带头去玩、去摆弄, 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二、广而告之。教师要调动全体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叠圆片”感兴趣, 就需要在全体幼儿面前大力宣传。在活动过程中, 孩子们各玩各的, 只有几个人看到了教师的操作, 这不能激起全体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叠圆片”好玩, 就需要让全体幼儿亲眼看到教师的操作结果, 最好的时机就是: 讲评的时候。当小朋友们第一次看到老师的操作结果时, 他们都惊呆了:“看, 它像什么? ”“大树”“宝塔”……“真漂亮。”孩子们可高兴了。

  三、奖励诱惑。适当的奖励能激发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 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五角星对幼儿的诱惑力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我需要张贴孩子们的作品, 何不送个顺水人情, 说成是奖励孩子呢?在平时, 孩子们可喜欢拍照啦, 经常是刚拍好, 就要看自己在相机里的样子。从孩子们上面的表现可以看出, 这一招真的很有效: 看到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贴在墙上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啊!

  四、及时鼓励。“叠圆片”是具有自动纠错功能的活动材料, 只要幼儿操作得不对, 就得从头再来。中班的孩子, 往往坚持性不够, 只喜欢体验成功的快乐, 多次的失败会影响他们对活动的积极性。这时, 就需要教师及时地鼓励( 可以是简练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友好的动作……), 增强幼儿继续玩的信心, 使幼儿能坚持到底, 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引导创新。贴在墙壁上的同伴照片引起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但它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 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 幼儿开始机械地模仿同伴的操作。教师及时地引导, 能引发幼儿创新的愿望, 幼儿开始探索新的操作方法, 使操作结果有了层层递进式的提高。

  六、适当示范。适当的示范能有效帮助幼儿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操作技巧, 帮助幼儿尽早获得预期的结果。当幼儿遇到难题, 教师的引导不能达到效果时, 就需要教师的示范了。三片叠时由于三块圆片在同一层面, 层层之间又需要相互错位放, 幼儿靠自己的摸索会浪费很长的时间, 教师的示范不失为一条捷径。

  总之, 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就能让区角活动中遭受冷遇的材料都“火”起来。

  同事的话:

  幼儿最喜欢的就是能让其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活动。区角活动因为这个原因而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作为教师, 应为孩子们提供一些适合他们 “最近发展区”的材料。实践中发现, 并不是提供的所有材料都能在一开始就得到孩子的喜爱。本案例中, 蔡老师紧紧抓住孩子关注材料的一瞬间,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运用多种激励措施, 使原本受冷落的材料得到了孩子们长时间的喜爱。这对我们教师在如何处理不受孩子喜爱的活动材料方面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关阅读
推荐
  • 《过新年》幼儿园主题活动反思

    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刘令燕 迈进了十二月份的门槛,新年也已向我们蹒跚走来,大街上开始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息。新年也成了孩子们议论的焦点话题。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知道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有的孩子说:过年时我又可以穿新衣服了。有的孩子说:过年的时候还有许多压岁钱呢! 有的孩子说:我还看到过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呢!随着谈话内容的增多,孩子们对过新年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于是,我抓住这一 教育 契机,及时开展了本次冬日新年的主题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联的,

  • 综合艺术活动《胖胖熊和小老鼠》课后反思

    昨天上了一节大班综合艺术活动《胖胖熊和小老鼠》,之所以规之为综合艺术活动,是因为这节课将文学作品与打击乐演奏融合在了一起。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活动,从文学作品中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从而提高语言发展能力,也不同于传统的节奏乐活动,为一首特色鲜明的乐曲编配伴奏,而是通过欣赏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打击乐演奏技能以及发展幼儿的节奏感,使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里潜移默化的探索各种声音,从中感知节奏美、表现节奏美、培养节奏感。 这个活动的趣味性和节奏的难易程度其实适合在中班年龄段进行,但考虑到我园 幼儿 节奏乐活动基础比

  • 教的活,学的活——主题活动《我会自己睡小床》反思

    今天我们的主题活动是《我会自己睡小床》,目的是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晚上睡觉的规则,知道长大了要学会独自睡觉,愿意尝试一个人睡觉,并能通过想象创造把自己的小床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感受在小床上睡觉的乐趣。 我先出示了手偶小猫,然后以小猫的口吻讲述了故事,让 宝宝 们体验故事中丁丁独自睡觉的乐趣,知道长大了我们要自己睡小床。孩子们也一起分享讲述了自己在家是怎么睡觉的,并一起表演了睡觉前的过程(先脱鞋子再脱衣服裤子折好衣裤钻进被窝盖好棉被闭上眼睛睡香香觉)。我们发现爱心乐园的小床好伤心啊,它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漂亮。

  • 幼教案例分析:请不要随便闯进我的天地

    教科园巴蜀幼儿园 郑淑琼 在一次与家长的交流孩子情况谈话中,了解到黄浩浩喜欢单独玩耍,不喜欢和别人合作,希望老师多引导、培养,让他能容入集体,友好与人交往,共同协作、学习。 具体事例: 浩浩是个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孩子,在家里就特喜欢折呀、搭呀、装呀。学多需要组装的 玩具 ,他从来都不要别人的帮助,能根据自己对示意图的理解而独立完成,在组装是非常认真,有时甚至进入忘我的境界。 记得有一次,他一人在家里装一辆新赛车,刚装到一半,他表弟来家里玩,他爸爸让他俩一起玩,结果他非但不予理睬,还显得很生气的样子。但尾随

  • 让孩子担当“管理员”

    田柳镇后疃幼儿园 杨丽萍 案例提出的背景: 幼儿时期是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现在的早期教育大都倾向于智力教育,往往会忽略道德品质,社会性能力,意识品质,规则养成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表现出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受拘束,不能很好的合作;上课坐不

  • 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尝试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绚丽多彩的阳光照耀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游戏着。孩子们拿好小推车,神气地站在起跑线上,随着我的一声开始,孩子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我为他们的成功欢呼着。正当孩子们满怀信心地准备第二轮比赛时,一旁调研的周老师提议:你们谁想和姜老师比赛?我想、我来比、姜老师我跟你比孩子们一下子像开锅的蚂蚁一样热闹起来,个个都想一显身手。我内心一片疑惑:周老师想干什么呀?小拖车这么矮,估计我不是孩子的对手啊!于是我怀着狐疑的心情加入到孩子们比赛的队伍中,排列到起跑线上。 周老师:

  • 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案例:小花和小树叶的故事

    一、问题的发生: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天空蓝蓝的,太阳暖暖的,院子里的月季花也露出了笑脸,好像在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在院子里玩得可开心了。突然,洋洋小朋友惊慌地跑过来,边跑边喊:老师,老师,不好了!琦琦摘花了。我一听,眉头一皱,过去一看,一朵鲜艳的月季花可怜巴巴地躺在了琦琦的手心里。 二、问题的症结: (一)目标:了解琦琦为什么摘花? (二)设想: 1、与琦琦谈话,了解幼儿为什么要摘花? 2、向其他小朋友查询。 3、向家长了解,幼儿是否在家也有类似的行为? (三)行动: 行动一:我把琦琦叫到身边来,态度比较温

  • 恐吓教育法对孩子百害而无利

    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出去!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不然回家不许吃饭这是大人们对不听话的孩子经常说的话。恐吓孩子往往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我们称之为恐吓教育法。其实殊不知,这种教育对孩子百害而无利。我们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松松是一个很内向的男孩子,平时不爱说话,叫他名字都会吓一跳。刚开学的时候,松松的适应能力比其他小朋友都强,他很快就融入了集体生活,和新同伴相处融洽,唯一的不足就是不会小便,要在女厕所那边尿尿。对于这点,松松的爸爸在一开学的时候就和我们交流了,让我们多留意他一下。我们也几次沟通过,慢慢开始培

  • 中班教育案例:老师,我不要看

    一、情景再现:午餐前,孩子在等待保育员阿姨盛饭,在这段时间里我选择给幼儿播放一些动画片,让幼儿边看边等保育员给大家盛饭。我打开了电脑,请幼儿选择播放的动画片,我播放了一个大家都比较欢迎的动画,就在这时班级里的XX小朋友开始哭闹了说:老师我不要看这个,我要看海绵宝宝,我说:大家都要看这个新的动画片,只有你一个人要看海绵宝宝,先看大家选择的这一个,下次再播放你要看的,好吗?他还是说:我不要看这个,我要看海绵宝宝。他一边说,一边撅着小嘴,头也扭不去不看我。看到他的表现,为了不影响大家,我把他单独叫到后面的小床边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