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幼儿时期教育问题方法
要孩子听话先处理他的情绪

要孩子听话先处理他的情绪

更新时间:2014-07-21 12:43:24

《要孩子听话先处理他的情绪》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时期教育问题方法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沈奕斐,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育有两个宝贝:女儿有有和儿子查理,并带他们一起体验了美国的幼儿教育。

  在她看来,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教育所有的孩子,但是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特质,让他像流水一样顺着天性流动、奔腾,这样,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以前研究性别差异,我常会举这样的例子:男性遇到问题,最先想到的是,躲起来自己想办法解决;而女性遇到问题,最先想到的是,找人倾诉倾诉,发泄一下情绪。当我们在单位被领导批评了,如果回家和老公说,老公按照男人的逻辑帮忙分析找差错,估计接下来的争吵不可避免;而如果我们是向一个女性朋友倾诉,女性朋友可能会和我们一起骂领导,等气消了,再来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过程会让我们心里好受许多,甚至有时候,连解决方案都不需要。

  虽然我完全不同意“女性像孩子”的说法,但是,孩子在处理情绪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上的确和女性更接近,也就是说,只有处理好了孩子的情绪,才有可能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

  有一次,我们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大家都带上了自家儿女,孩子们从4岁到7岁不等。一开始,他们玩得挺好,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7岁的男孩小强追着4岁的男孩小明打。小强妈妈见了,非常生气,大声批评孩子,要求他马上给弟弟道歉,并停止武力。小强非常倔强,完全不理母亲,依然想要挣脱父亲的怀抱,去打那个小弟弟。好不容易,“战争”平息了,一不留神,小明又玩闹地跑过来,打了小强,小强马上跳起来去打小明。小强的父母死死按住他,大声呵斥,继续要求他赔礼道歉。这回的“战争”比之前还惨烈!而且,无论父母怎么批评小强,小强就是不道歉,也不哭!

  眼看一顿饭没法继续吃下去,我不得已只好出来干涉了。我问小强:“小弟弟老是来打你,但是你又不能打他,大人还批评你,你是不是特别生气?是不是还有点委屈?”  小强马上停止了拳打脚踢的武力举动,对我说:“我真的很生气,是他来惹我的,你们还都说我??”说着说着,眼泪“哗”地流下来,终于哭出来了!我松了一口气,说:“这样的情况真的很让人生气??”话音未落,小强哭得更加厉害了。我继续说:“如果我很生气的时候,我会去阳台大叫几声,很舒服的,你要不要试试看?”我们手牵手,到了饭店的阳台,对着黄浦江,一起大喊了几声。回房后,小强不再追打小明了,当小明再次前来骚扰时,小强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你这样,我很生气!”

  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如何给自己的状态命名,这时,如果父母要求孩子马上认错来解决问题,孩子很容易走向极端,反抗到底,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会逐渐被情绪所控制,而不能自己来控制情绪、处理情绪。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第一步是要让他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和他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在处理孩子情绪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给孩子的情绪贴个标签,这个时候,请尽量使用中性词,比如生气、委屈、难过??千万不要用负面或暴力的词汇,比如愤怒、发狂、暴躁,这样有利于得到孩子的认同。等孩子确定了自己的情绪后,我们再和他讨论如何处理这种情绪。只有在孩子情绪平稳的时候,才是讲道理的时候,否则,道理讲了也白讲。

  很多做妈妈的,自己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我们情绪起伏的时候,别人的“忠言”我们是听不进去的。孩子更是如此。

  当孩子和朋友们玩得兴致正浓的时候,你要叫他回家吃饭了,你该怎么说?“宝贝,在你玩得那么高兴的时候,让你停下来回家吃饭,你是不是会觉得不是很开心啊?”当孩子认同了自己的情绪以后,再和他说说按时吃饭的道理,相信效果会比强行拉孩子回家要好得多。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小技巧,这并不仅仅针对孩子,但是对孩子特别有效。如果想要你的孩子听话,那么就先处理好他的情绪吧!
相关阅读
推荐
  • 激励,让孩子更优秀

    激励,会在孩子身上会产生无穷的效应,德国教育学家迪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激励是不可或缺的,但激励也需要讲究策略,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最佳的效应,这一点作为教师都有体会。近日拜读了肖川主编的《大师谈教育激励》一书,其中《孩子需要激励》、《激励的效果》、《激励的艺术》,更让我们清楚激励是一门艺术。 激励,让孩子更自信。有的孩子可能平时与外界接触较少,胆子较小,在群体生活中就显得不够自信,在老师提问时,明知道答案却不敢举手回答,或者回答声音很轻,对这样

  • 如何看待混龄幼儿园——家庭是幼儿园

    一百多年前的1907年,蒙台梭利所创办的儿童之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家庭幼儿园:一改我国幼儿园里来以年龄为依据编班的传统,在有十几个儿童组成的混龄班里,1.5---4岁的儿童各占一定比例,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个班集体里学习、成长,在一种家庭式的气氛中体验从被爱走向关爱的过程。在我国,幼儿园传统的做法是以年龄为依据,编成小,中,大班,生活在同一个班里的孩子出生年月相近,活动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年龄心理特征接近,可以根据他们接近的心理特征,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和各种学习,一般也不会发生家长所担心的大小孩欺负小

  • 小拼图玩出宝宝的大智慧

    对0~3岁的宝宝来说,拼图不仅有利于集中孩子注意力、观察力,还有助于提升其视觉空间、图像认知、手眼协调能力,是启发宝宝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你不妨带着宝宝一起来试试看。 0~1岁:看图案 0~12个月的宝宝,由于身体发育还不成熟,活动的空间也有限,因此,这一时期比较适合给他看一些色彩鲜艳、线条清晰、比较大的图案,尽量选用红、黄、蓝、绿这四种原色的玩具和图形,为发展宝宝视觉图像认知作准备。 1~2岁:玩拼装玩具 1岁左右的宝宝会走路了,视野也拓宽了,认识事物和图像认知能力大大提升。这一时期,你可以给宝宝玩一些

  • 宝宝教育的泡菜效应

    一、手表效应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 启示:教师之间、父母之间、教师与父母之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一致,尤其是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上更要一致,否则极容易形成双重人格。家园同步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泡菜效应 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

  • 教子有方

    在超市购物 事例 第一幕:父子俩一前一后走进了一家超市。父亲在一摞提篮中拿出了最上面的一个,儿子赶紧对父亲说:“爸爸,让我来提。”父亲便爽快地把篮子递给了他。 第二幕:父亲领着儿子在选购物品。在食品货架前,父亲对儿子说:“咱们俩比赛,看谁先找到你爱吃的薯片。”当儿子先找到后,父亲兴奋地说:“儿子,你真棒!有孙悟空一样的眼睛

  • 重视幼儿心理健康,为幼儿一生成长奠基

    利用一天的时间,我认真倾听了陈英敏副教授做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干预》的讲座,通过学习,自己豁然开朗,充分认识到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重大及深远意义,全面了解了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策略,真是受益匪浅。 一、充分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至关重要性 大体了解了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调查结果,那一个个数字背后就是一个个有心理问题的 儿童 ,我们每一名幼教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因为这项工作直接牵扯到孩子一生的身心发展,更决定着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水

  • 多举措让孩子更自立

    一天龙龙和新岩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两个孩子的妈妈站在一边说话,突然龙龙小朋友摔倒了,新岩妈妈赶紧跑过去想把他拉起来,龙龙妈妈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还对新岩妈妈说:别拉他,让他自己爬起来。新岩妈妈瞪了龙龙妈妈一眼说:你这个当妈妈的心也太狠了,孩子这么小摔坏了怎么办?谁知龙龙妈妈既不气也不恼,笑呵呵地说:懒娘指使勤孩子。让孩子从小经受一些锻炼是我们当父母的责任。 我想龙龙妈妈说的话很对。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这样做,那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让我很受

  • 幼儿园小社会

    昊昊昨天跟我说,他跟同班的一小朋友私下里商量好交换玩具,昊的已经给他了,而他的玩具还在超市的柜台上,说五天后他去买来后送给昊。 昊喜滋滋地等着,并像上次那样在墙上贴了张纸,写了1、2、3、4、5,过一天划一天。 我说:“昊昊,如果那天他没有东西给你怎么办?” 昊:“不会的,他说好了给我的。” 我:“他自己又没有钱,如果他的爸爸妈妈不给买呢?” 昊依然固执:“不会的,他说了一定会买来给我的。” 我:“那要是真的没有给你,你怎么办呢?” 昊平静地回道:“那我也没有办法。” 我一路的追问,就是想听到一个结论。

  • 幼儿园中小班安全总结

    幼儿是安全活动的主人,掌握一定的自我安全保护的方法,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将安全教育同课程相结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引导幼儿学习保护自身安全,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对 幼儿 进行教育,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我班将安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根据幼儿生活需要和社会化人的素质要求,在生理和心理上确立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以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为蓝本,增加了有关自我保护的课程,增强安全意识。通过情境表演《找娃娃》、《我家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