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幼儿时期教育问题方法
动物也是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动物也是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更新时间:2014-07-21 12:43:25

《动物也是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时期教育问题方法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在家庭教育课程中,经常会提到这样一句话:“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而爱孩子要做到科学理智却不容易。”



周日带女儿到同学家玩,同学很喜欢农活。特别在当下食品不够安全的状况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抬头的趋势。



同学在院子里架了几架黄瓜、豆角,青翠可爱,第一根丝瓜因我们的到来被下了架,几棵冬瓜刚刚开花结果。薄荷散发着清洌的香气,让同学描述地真想采摘几片回家炸着吃,被那天然的香气逗的直想流口水。



最喜的是她在屋后的小角落还偷偷养了几只小鸡崽,每天按时放风。雨前的午后没有什么太阳,微微的有点风,不算太热。她决定下楼给小鸡崽放风,孩子们粘在电脑上不肯下楼,男人们更不喜欢这种活计。孩子们不许我看她们的视频,怕我破坏她们的雅兴。只好随她去放鸡崽,穿着高跟鞋踩到地里,一脚一个窝,被她数说一通,责令以后不许穿高跟鞋来。



初以为就是从外面张望到的两只已找翅膀的小鸡,也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直到一只老母鸡带领一群毛绒绒的小鸡娃滚将出来才感觉如此可爱。



老母鸡带领鸡娃们在草地上捉虫子吃,老母鸡用爪子前面划拉,找到虫子自己不吃,咕咕咕地叫,小鸡娃听到妈妈的叫声,赶紧跑过去一口叼住,怕别的伙伴来抢,躲到一边吃完再回到妈妈身边,也有的小鸡娃学着妈妈的样子摆动两只小脚找虫子吃。看到小鸡可爱,很想伸出手摸一下,老母鸡看到我靠近,很警惕地咕咕叫着警告,并招呼孩子们转移了阵地,终是不得。女儿下来,冲着我喊:“你怎么敢惹它啊。”母鸡爱护孩子的心情,连孩子们都懂得。



一会儿的工夫,小鸡娃都已经吃的素囊鼓鼓的,同学捉来几只虫子,老母鸡啄了一下,跑过来一只小鸡叼住直着脖子又吞了下去,那样子像极了贪吃的孩子,让人感觉又可笑又可气。

吃饱喝足之后,老母鸡在地上刨了一个窝,躺下扑扇着翅膀,舒展着腰身。小鸡娃们都围拢来往妈妈的肚子下面钻,母亲蓬松了翅膀,半曲着腿把所有的孩子纳入她的怀抱,不仔细看谁都不会想到她的腹下竟然护了那么多宝宝,每个宝宝都不会因她的体重而受伤。不时的,会有调皮的鸡娃伸出小脑袋向外瞅瞅,又往里面挤,也有的不小心被挤了出来,叽叽叫着又挤回去,调皮可爱如顽童,母亲任她们玩耍,半曲了腿一动不动,让人感叹。



母鸡的爱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的,做的到。



我和同学一边观察一边感叹,母鸡在孵蛋的过程中一天只出来吃一两次饭,维持基本的生理需求,用自己的体温暖着孩子。还要时常用爪子轻轻地翻动,不会打破。小鸡娃出壳后,母鸡要一只只地喂,只有孩子们吃饱了才有她的一口饭。



这一窝小鸡娃是同学从老家用纸箱子装来,一路上老母鸡半蹲着护着孩子,不知道是怎样的劳累,有母爱的力量支撑着她。下雨天,母鸡撑起翅膀如一把伞把所有的孩子护在翅下,宁愿自己被淋,不让小鸡崽受一点点委屈。



我们常说:有风有雨的日子,有母亲为我们撑起的一把伞,也许就是这样的写照吧?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做为高智商的人类怎么会连爱孩子都不会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真的不会。



爱孩子的本质是分离,在小鸡翅膀长全,能够自己觅食之后,母鸡就会用啄的方式赶孩子出门,不允许孩子留在身边。这种本能、这种悟性、这种理智并不是每个物种都会有。但在低等的动物世界却普遍存在。



鹰的教育,擅长写动物小说的作家沈石溪笔下的瞎眼狐,明明知道自己离开孩子不能活,却依然用自残的方式逼迫孩子离开家门,不吃孩子送来的东西。这种母爱有多么深重。



是不是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忘记了我们的本能,才这样娇宠我们的孩子?



午饭的过程中,和女儿讨论为什么每个朝代都走不出历史的怪圈,每个朝代的更迭都是因为后代子孙的极度奢华、堕落而告终,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茹毛饮血的生活让打江山的老一辈变得强悍、雄壮,奢华的生活却让孩子们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用糟践自己生命和别人生命的方式渲泄空虚。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专家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想告诉我们不要学母鸡简单爱,然而,我却觉得很多时候动物也是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阅读
推荐
  • 鼓励宝宝开口说话

    有的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如果孩子全身各个方面均发育正常,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可能与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训练不足有关,这时家长就应该特别注意给创造孩子说话机会,鼓励孩子开口说话。 父母在鼓励孩子开口时,要在孩子愉快、恬静的时候和他交谈。安定的环境,会使孩子的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愉快的心境,可以使得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相应地提高。所以,使孩子保持这样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一些比较腼腆和内向的孩子,父母应巧用心计,耐心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鼓励他开口说话。你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大人在一旁不停地说兔子跑、

  • “打小板凳”是传统习惯

    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父母肯定对这段话印象深刻: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看到此书,看到此话,真是如获珍宝。是呀,在孩子幼小时,

  • 现在的孩子缺乏肢体接触类游戏

    和我们幼时的玩耍相比,虽然现在孩子们的游戏内容越来越丰富,辅助玩具也越来越先进,但大多缺乏相互间的身体接触。这不仅体现在家中,在幼儿园内同样也是。 肌肤相互接触的游戏,例如斗ji、跳马等,现在几乎是看不到了。分析原因不外乎两个字安全,安全意识会本能地主导父母和老师阻止游戏的进行,以避免孩子发生意外。但不让孩子玩这类游戏对孩子来说是种损失。 这类游戏都有一个特点,即是群体活动,且彼此有身体的接触和冲撞。对于儿童心理与生理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因为,从生理上来讲,皮肤便需要彼此经常接触,否则就会产生一种医学上称

  • 和孩子一起玩听力游戏

    当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听觉是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起点。所以,了解孩子的听力发展进程,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孩子玩听力游戏,刺激他们大脑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听觉发展的进程 0~6个月 已经对声音有初步的辨识能力,如太大的声音会造成惊吓,或者会找声音来源。 6个月~1岁 对声音有理解能力,可以分辨各种声音的不同,尤其可以听出妈妈的声音,这时叫宝宝的名字多半会有反应;另外宝宝饿的时候,妈咪摇奶瓶的声音,也会令宝宝很兴奋。 1岁~1岁半 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宝宝会按照大人的指令做动作,还会模仿大人发

  • 家庭游戏环境的布置

    家庭环境包括为孩子创设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游戏环境。前两者目前已被父母们所重视,而游戏环境则还未被人们普遍关注。 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智力,游戏是最佳手段。只有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 孩子 才能充分发挥想像,充实游戏内容。父母也可以在游戏环境中将多种学习活动与孩子的游戏融于一体。 那么,父母怎样利用现有条件为孩子布置游戏环境呢? 住房宽敞的家庭可为孩子专门提供一间游戏室,在那里为孩子设立不同的游戏区。例如自然区,为孩子养上一盆花,种上一颗蚕豆、制作一个动植物标本等,让孩子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 亲子游戏:手指捉迷藏

    游戏方法: 用几块浅色的小布缝手指大小的十个指套,在十个指套上分别画五种小动物,例如两个大拇指画小猫,两个食指画小狗,两个中指画长颈鹿,两个无名指画小猪,两个小拇指画小鸭子(也可以是其他动物),然后把它们套在 妈妈 十个手指头上,开始表演: 两只小猫咪,藏到哪里去了?(把两个大拇指藏在手心里) 喵-喵-喵,我在这里。(分别伸出两个大拇指) 你好吗?见到你很高兴!(一个大拇指做鞠躬的样子) 你好!见到你我也很高兴!(另一个大拇指做鞠躬的样子) 再见!再见!(两个大拇指再次藏在手心里) 其他手指的游戏与此类似

  • 怎样对待孩子的乱涂乱画现象

    寿光寒桥社区幼儿园 马丽萍 幼儿园的孩子总喜欢到处乱涂乱画,不仅在纸上、书上、门上、墙上、甚至床单上也如此。有的家长不是训斥就是打一顿,也有的家长不当一回事,听之任之,觉得反正只是涂涂画画,总比在外面闯祸好。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这种现象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因势利导,为孩子创设画画的条件: 1、每个人从小都有自己的表现欲。一般来说,孩子从2岁左右开始就喜欢涂涂画画。孩子画画的随意性很强,家长要及时提供给孩子画画的纸和笔,或在墙上贴上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纸上随心所欲地涂画。还可以问他画的是什么,

  • 夸奖的尺度

    我们班有个非常聪明的宝宝,刚开始入园时表现的非常棒,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当然也经常在孩子们面前表扬他。但是人无完人啊,更何况是一些孩子呢。调皮,做事没分寸是正常的。但是做错了就的受到教育,这也是必然的。 这个宝宝也经常犯错,我们在帮他指正错误的时候,他就表现得很激动。有的时候甚至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一些小动作。我和她妈妈也交流过这个话题,从他妈妈那里得知,这个小宝宝从小要什么给什么,而且由于从小就聪明,无论邻居还是家里的老人们都总是夸他。 我们班这样的小朋友其实不少,这引起我的深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 美国

  • 孩子和同伴交往时要不要分享

    幼儿都进入了梦乡。我随手拿起放在办公桌上的《幼儿教育》,《被动的慷慨和自愿的分享》这篇文章的第一句:孩子和同伴交往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分享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在半个小时前我就遇到了有关分享的事情: 午间自由活动,子刚、心妍、小华三个孩子正围坐在一起玩小刚带来的几个变形数字,这时斌斌也想玩,小刚不给,斌斌伸手想抢,我看见了就提醒斌斌问小刚借,小刚借我玩玩好吗?斌斌对小刚说。没想到小刚还是不肯,斌斌就向我告状:老师,我说了借,可小刚还是不肯借给我。要是在以前,我会对小刚说借给他玩玩吧,可今天我没有这么做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