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儿童早期教育问答
家长到底该不该从小就送孩子去大量的补习班学习

家长到底该不该从小就送孩子去大量的补习班学习

更新时间:2018-02-20 10:53:02

《家长到底该不该从小就送孩子去大量的补习班学习》可能是您在寻找儿童早期教育问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个人觉得补习班还是不要从小就送去吧,孩子小时候还是要多培养培养兴趣的。我孩子十岁了,母亲除了英语,没有上过补习班,虽然周末两天只有半天休息,但是那是因为她要去上兴趣班。

为人父母者,应该明白兴趣班和补习班的区别。

首先,兴趣班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很有可能和孩子们的文化学习完全不沾边,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而耽误孩子们的正常文化课的学习。

但是兴趣班是孩子喜欢的,所以不会出现家长强迫,孩子哭闹的场景,而且兴趣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性情,修身养性,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

其次,补习班应该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才去的。

也许我的意识比较落后哈,我觉得补习班顾名思义,就是给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补习功课的,所以,只有当孩子某一科的学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所有的学习,那么我才会考虑给孩子报补习班。因为学习毕竟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个人觉得没必要从小就送孩子去补习班。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家长该不该从小就送孩子去大量的补习班?非常不该。前不久还有新闻报道,说是太原一家长,给孩子花12万报培训班,结果考试孩子才考了200分。物极必反。先说说报太多班的坏处。

如果要报太多班,你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孩子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根本没有的时间去放松和玩耍,孩子是不是就像一台机器。长期下去,早晚都要出问题。

三年级之前的孩子主要以玩为主,慢慢发现培养一些他们喜欢的事,如果他们喜欢,他们才会有兴趣继续努力去学,家长根本什么也不关心,只觉得跳舞很好,就逼着孩子去学习,结果花了钱不说,孩子也没有学到东西。

就算孩子真正喜欢,也不能报太多的班,如果孩子很喜欢语数英,你给他报了班,他还喜欢乐器,你又报了几个班,孩子没有放松的机会,也没有和家人交流亲情的机会,就算孩子处处优秀,门门高分,孩子是你们的骄傲,可是孩子和你们的感情却淡如水,也没有时间交朋友,试想这样的孩子内心会不会有问题。记得电视上报道过很多神童,也只是火那一时,其结果都可想而知。

我觉得家长肯定不应该从小送孩子去大量的补习班。孩子天性好玩,报大量补习班,会让孩子玩的时间更少了,还会造成依赖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到辅导班依赖老师教他写作业,自己不动脑思考。孩子在外面呆着,和家长沟通的时间很少,就在路上奔波了,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小学课程简单,家长完全可以自己辅导,既教了孩子,又促进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

随着当前人们物质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因而出现了很多家长在孩子年龄还很小的时候就把其送到大量补习班的现象,生怕自己的孩子同其他孩子相比落后在起跑线上。造成了孩子压力过大,每天精神不振,根本就没有享受到美好轻松的童年生活。

分析下家长从小就送孩子去大量补习班的弊端:

1.补习班授课水平参差不齐,对孩子的正常学习造成阻碍

当前在补课班市场上各家都开的热闹,营造出一种学了就可以轻松赶超其他孩子的假象,家长们由于着急培养孩子,让孩子快速成长,在选择补习班时容易挑花了眼,如果选择了只做表面功夫而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实际效果的补习班,后果不堪设想。

2.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耽误孩子的特长发展

童年时期本该是引导孩子形成健康人格和品格的关键时期,这一时间段内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多关注孩子的行为爱好,多同孩子沟通,发现孩子真正喜欢研究的方面,帮助孩子发展特长。但是如果家长只是把孩子送去大量的补习班,根本无益于孩子的兴趣发展。

3.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甚至对其以后的社交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家长们在送孩子去大量补习班时通常都不会和孩子商量,因此很多孩子都是被迫去上课,他们会从小就会觉得身心压抑,缺少思考和选择的权利,久而久之,不愿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造成性格内向孤僻,也不利于独立型人格的形成,在孩子长大进入社会以后,就会深受困扰。

送孩子去补习班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很重要。

家长送孩子去补习班,目的显然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几年的大数据都显示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都从来没有去上过补习班、辅导班。由此可见,通过补习班提升成绩并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那么这些高考状元是怎样成为学霸的呢?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都是学习轻松、高效的代表人物。所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这才是最终解决之道。

而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科思维等的最佳时期。孩子学习能力提升了,成绩自然会上升,而且家长会越来越轻松。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学科思维,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如果不注重这种基础的构筑,孩子不能真正学会学习,那么必然会对家长,对老师产生严重的依赖,只会让家长越来越操心。

通过上各类补习班、辅导班,对孩子的帮助远没想象的那么大,甚至只是家长花钱买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对于“家长要不要从小送孩子去大量补习班”的问题,个人观点是:

1、支持语言类的可以上补习班。尤其是英语,多给孩子创造听、说、读的语言环境;

2、其他补习班,一定要试听,孩子喜欢了,再报名,但课外班要对课内班让步,不能弄得孩子焦头烂额,消化不良,影响作业完成与第二天的上课;

对于兴趣班只要孩子不讨厌,我是主张多多益善的但前提是不影响孩子学习,孩子不叫苦连天。

1、为孩子的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培养孩子多种领域的认知,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未来,很多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代替,因此,父母确实得考虑下怎样培养复合型人才;

2、对孩子性格的培养,重于对知识点的掌握。“一个好汉三个帮”,未来与人相处,比默默地勤奋努力更重要;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把小孩送到培训机构去补习,不管孩子是否愿意。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之前有个四年级的小男孩来我这边学语文,第一节课前,我问他是否上过补习班?他说没有。而其他的小朋友都多多少少的上过。接着,上课点名回答问题时就显出差异了。上过补习班的小朋友明显会活跃很多,而这个小男孩会显得无所适从。不管是听说读写,各个环节,这个小孩展现的状态和能力都稍微偏弱一些。

往后的课上,她们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因为补过课的小孩,都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回答问题时所呈现的表达流利度、层次性、丰富性在这个没补过课的小孩身上找不到。
回归这个话题本身,家长送孩子去补习班学习是一个趋势,也是你我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只是说,在给孩子报班时,能尽量克制,既能兼顾孩子的兴趣,也能让孩子学有所获。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揠苗助长。

个人建议:孩子小的时候,还是以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为主。

每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在可以放肆欢笑、奔跑的年龄,就让他释放天性,享受童年的快乐。

在孩子无拘无束的游玩中,家长可以细心观察他的兴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为孩子培养一两个有意义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未来的社会,已不仅仅是拼成绩、拼爹妈的社会,孩子自身拥有的特长越多、知识面越宽,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培养孩子有拿的出手的特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开朗、善良的品格尤为重要。而这些,是那些补习班给不了的。

个人觉得不需要,除非你的孩子学习能力惊人,都能全盘接受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而且要牺牲他宝贵的童年时光。如果你愿意他小小年纪虽然学富五车,但是一点儿童该有的欢乐气息都没有,还有可能大一点就厌学,代价太大了,还有个弊端就是学的太多太杂,很有可能囫囵吞枣,一门都不精通,可能你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全才,但是偏偏他成了一个每门都只是一知半解的平凡人,家长们请自己权衡利弊,再去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情况报补习班,个人觉得最多最多3个,都已经很忙了。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再去。

如果想去补习班也可以,但是不能把时间都用在补习班上面,如果都用在补习班上面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就会被一点一点的磨没了。学是孩子的天职,玩是孩子的天性,有的时候带着孩子出去玩玩,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泥土与空气的清新,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出去旅游,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做个游戏做个实验,这些对于孩子的成长才是雪中送炭。
相关阅读
推荐
  • 在家里跟孩子玩什么游戏能够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我觉得游戏锻炼只是辅助,家长更应该配合协助孩子培养一些或者说有助孩子注意力的好习惯,这才是本质!说几点以供参考! 不要处处打断孩子,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当孩子在专心干一件事时,哪怕是不太好的小事,家长尽量不要中途打断,因为打断是很粗鲁的行为,可以提前或事后给孩子讲清楚,当然有危险的事情是要立刻阻止的!还有很多时候孩子读书做作业时,妈妈会突然插话问问题,这些都会打断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能专心做事情。 要培养孩子不要打扰别人、要懂得等待,遵守次序! 例如孩子在游乐场玩儿,刚会走路的小朋友就懂得排队并

  • 怎样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

    关于读书兴趣的培养,有如下几个建议:榜样的力量:希望孩子爱上阅读,家长是一定要有带头作用的,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行为都是在模仿家长的 共读开始引导:对于不识字的孩子,绘本中虽然有很多的图画,但是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理解能力也不足,很难简单的通过图画理解书中的意思,这时需要家长带领孩子共同阅读,有了家长的故事讲解,书本才会真的成为神奇的东西,吸引孩子的目光。 贵在坚持: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坚持三五个月的习惯也很容易就破坏掉。这就需要家长们的坚持。曾经读过一本书,印象特别深刻,那

  • 想教儿子做家务,但婆婆说男孩子做家务会变得比较贱,到底该不该教孩子做家务呢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首先先来看一下,婆婆说的男孩子做家务会贱,那么这个贱究竟指的是什么?我想可能她背后的意思指的就是缺乏男子气。那么从婆婆的角度上来讲可能她是受一种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男尊女卑还有就是重男轻女等等。所以在她的想法里面呢,男孩子是不能做家务的,做了家务就低人一等。所以说我们为什么困扰这个问题呢?一方面可能来源于对于孩子的教育;那么另一方面呢,也有可能说,这样的婆婆教育出来的儿子也一定是不做家务的。 那么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这位媳妇的老公呢,我想也可能是不做家务的。也许这也是困扰这位媳妇很重要的原因

  • 对老师处罚不满时,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带着情绪和老师沟通

    我觉得有必要沟通,并安抚孩子。因为前些日子我刚经历了这样的问题。我儿子五岁,在幼儿园上大班(相当于学前班吧),每天上课的时间长了,一节课40分钟,孩子刚开始不适应,会有一些小动作,有时也爱说话。前些日子,忙完手里工作,打开幼儿园监控视频(孩子幼儿园的监控家长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或电脑看)的一刻,我愣了。儿子的座位被老师拎到了黑板前面,书本散落在地上,书包耷拉在椅背上,儿子耷拉着脑袋可怜巴巴的一个人坐在那。看到这一幕,说实话当妈的都知道这种滋味,真心疼

  • 家长和老师沟通之前要做哪些工作

    首先,要问问孩子发生那种情况的来龙去脉。孩子要如实跟父母说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包括孩子觉得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有没有,孩子都要跟父母说清楚。 我个人经验就是,跟我家娃我会跟

  • 低声教育和吼孩子教育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低声教育和吼孩子教育两种方法,本身而言各有利弊。如果家长总以温和的口气去劝说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估计收效甚微。而家长动不动对胆小怯懦的孩子吼来吼去,负面影响会更大。 所以需要采用那种方法,视孩子本身情况而定。还是那句教育名言:因材施教。那怎么做到因材施教呢?我个人总结如下: 1 依孩子性格、心理状态而定 如果我们的孩子性格内向,内心怯懦胆小,做事犹犹豫豫,缺乏勇气,或多愁善感,家长一定要采用温和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吐露心声,鼓励孩子敢作敢为,让孩子变得自信自强。 反之,如果孩子过于顽劣,或吊儿郎当,胆大

  • 孩子被幼儿园的老师把指甲剪了快半年都没有长出来,可以告幼儿园吗?

    作为多年从教的幼儿园园长,问题中反映的这种情况我是有见过,想必我有一定的发言权。是希望我的回答对你帮助。 我建议首先先把孩子的指甲治疗好,再和幼儿园查明事情的原委 ,请第三方机构一起来处理纠纷,如果是幼儿园问题,应当追究幼儿园责任;如果不是幼儿园的问题,要从家长和孩子自身方面找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建议方法和理解: 1、孩子的身体安全是第一要务,发生安全问题,首先我们不应过分界定责任,追究责任,而是要把精力投入到关注孩子安全本身的问题上。 这个家长和幼儿园双方都有责任。半年了指甲没好,家长没有带孩子去治疗

  • 如何让小学年龄儿童主动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想要孩子主动去学习靠强迫是没用的,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1.寓教于乐:既然孩子爱玩,那就让他在玩耍中学习,将一些问题融入到游戏中,让他不知不觉间就学会了很多东西。 2.引导法:设定一些小目标,当孩子完成后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完不成给他一些小惩罚,这样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3.陪伴法,陪孩子一起学习,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很多东西都是从父母那学的,所以当要求孩子学习时,自己要作为榜样,同样学习。 如何让小学年龄儿童主动学习? 到了这个年龄,许多习惯已经形成 - 无论是好还是坏(生产性和非

  • 清单式育儿不一定成功但绝对赢在起跑线

    文史艺数体全面发展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年阅读量从100本上升至500本,这阅读量秒杀一众成年人。这样的小孩也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叫清单式育儿,就是所有养育培养孩子的方式都像列清单一样,逐个去完成,似乎清单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对孩子的未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看看现在北京好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真是羡慕,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影响孩子成长走向的,是父母的意识,是家庭的观念,是对未来的规划,北京上海这样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