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注意“乖孩子”的心理损伤

注意“乖孩子”的心理损伤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17

《注意“乖孩子”的心理损伤》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也许,应该再加上一句,解放儿童的心理——家长,当心“乖孩子”的心理损伤。

  4岁的张倩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有一次,老师让他们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彩纸叠三个纸青蛙。回到家,张倩不敢和看报纸的爸爸说,也不敢和正在做饭的妈妈说,有几次,她鼓起勇气,想说却又咽了回去。吃过晚饭,要睡觉了,她却一直不肯回自己房间。

  “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 爸爸训斥她。张倩哭了:“老师说,要你们帮我做纸青蛙。”听了张倩的回答,爸爸愣了一下,看看墙上的钟:“现在到哪去买彩纸?明天再说。”张倩想争辩一下,说邻居张爷爷家有,却没敢说。就这样,张倩的纸工作业并没有完成,最后,还是妈妈答应,第二天和她一起到幼儿园向老师解释,她才安心地睡了。

  没想到,第二天妈妈单位临时安排她出差,她把张倩送到幼儿园门口,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上午10时左右,妈妈在出差的车上,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张倩没到幼儿园。妈妈忙给爸爸打电话。中午,焦急万分的妈妈终于接到爸爸电话,说张倩找到了,原来,她怕老师批评她没完成作业,所以没敢进幼儿园,就在不远处的一个街心花园里哭呢。妈妈这才长长地叹了口气:孩子很乖、很听话,可就是太听话了……

  其实,张倩妈妈除了叹息,并没有深入地寻找孩子这种行为的心理根由。

  张倩原本并不是这样的,二三岁的时候,她非常好奇,也喜欢冒险,但每当她要淘气或和大人辩驳时,妈妈就会骂她,说她不听话,爸爸甚至还打过她两巴掌。慢慢地,在家长的管束下,孩子变了,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这也简单,完全按大人的意志行事就行了。大人们是喜欢了,可是,由此孩子也添了毛病:遇事没有主见,独立性差,而且胆小怕事。

  这样“听话”的孩子,常见的特点是有问题提不出来、或不敢提出来,说东他往东,说西就向西,就算心里不满意,也会适应、服从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对长辈,无论是对还是错,都不敢与之辩论,因为,他们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自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这样“听话”的孩子,有的是遵从、礼貌、是对赞美的追求,遇事不敢说出自己的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孩子,性格已经被扭曲,被家长教育出了一种“奴性”的心理。分页标题

  这样的孩子,不由令人想到猎鹰。猎人捕到鹰后,不给它吃,不给它喝,在它反抗时,就打它的头,“扇”掉它的野性和傲气,直到最后,它屈服了,顺从了,由博击长空的鹰,变成了捕兔的猎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然而,遗憾的是,一般家长还是把这样的孩子当成听话的好孩子,把培养乖孩子的方法称之为成功的教子方案,争相效仿,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样的孩子也是有问题的儿童,他们的心理,正被家长一厢情愿的家庭教育造成损伤。

  温情提示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过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推荐
  • 离异与非离异家庭幼儿气质特点的调查研究

    ---- 以昆明市五华区幼儿园幼儿为例 高桂梅[①] 傅淳[②]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昆明 650092) 摘 要: 以昆明市五华区中班幼儿为例,探讨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在气质各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NYLS《37岁儿童气质量表》对昆明市五华区大观幼儿园、二十幼、碧江路幼儿园、师大附幼全体中班幼儿家长进行测查,随机抽取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问卷各30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在反应强度、适应度、趋避性、规律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维度没有显著差异。得出结论:幼

  • 让孩子明白分享是快乐的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什么也不缺,可是越来越小气,越来越自私,不和别人一起分享,这种小气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也很难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琪琪是我班中脾气较犟的孩子,他的玩具别人不可以碰,也不愿意玩别人的玩具,一天,他从家中带来一个变形飞机,这下可吸引班级中男孩子的眼光了,饭后休息的时候都围着他转,可他把飞机紧紧搂在怀里,看也不给看。 我悄悄走到他身边,说:玩具抱在怀里,还能给你带来快乐吗? 琪琪:我不想和他们玩,是我从家里带来的。 师:玩具带来幼儿园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这样你会收获

  • 幼儿自信心教育的重要性

    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它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心理特质。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 自信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幼龄儿童自信心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自信的孩子可以

  • 才华横溢的妞妞(0——5岁)

    作者 海颖(妞妞的妈妈)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女儿给了我印证这句话的机会。 一 、黑白相交的地方 妞妞刚出生时很安静,很少哭。大多时她都在睡觉,但常常在梦中惊跳。这曾使我恐慌和心痛从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定非常恐惧吧?但我很快发现她对一些黑白相交的地方感兴趣。她会睁大眼睛,盯着台灯投在墙上的影子,或是仰起小脸看着拉花投在房顶的影子,一动不动,直到我抱着她改变位置。然后她开始寻找,盯住一张放大的黑白照,或一块黑白相间的布料,或一件黑白条的上衣。 这让我想到蒙特梭

  • 使孩子茁壮成长的三根支柱

    在抚养孩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自然是孩子的健康(身体健康与心灵健康);其次是智力的培养;再次是使孩子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和道德素养。 之所以把培养智力放在第二位,是因为在婴儿诞生的同时,智力的发展也开始起步了,它要比社会性和道德发展得早一些。在这三者中,无论缺少哪一样,都不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父母打算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心里应该有一个清醒的目标,然后再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为了培养将要肩负起21世纪重任的孩子,父母们应该怀有什么样的理想呢? 尽管不同的父母对孩子有不同的期望,但是,在众多的期望之中

  • 小男孩也有“阉割忧虑”

    胖乎乎的小男孩壮壮,今年4岁,在妈妈的带领下,他又蹦又跳地来到诊疗室。妈妈带他来这里,是想让医生检查一下,壮壮的外生殖器是否太小,包皮是否过长。但没想到,医生刚想脱下壮壮的裤子进行检查,刚才还是高高兴兴的小男孩,此时却大喊大叫,两只小手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小鸡ji”,生怕被医生看见。妈妈在一旁不停地解释、劝说,甚至用巧克力、气球哄骗,还是无济于事。最终,妈妈采取强制手段让医生完成了检查。 事后,妈妈感到疑惑不解,壮壮的“小鸡ji”为啥不让医生检查,是不是害怕被割掉? 壮壮妈妈的猜测不无道理。一般地说,小男孩

  • 性防范教育招唤“沉默的羔羊”别再沉默

    保护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

  • 儿童的心理需求

    现在的父母,常常为了儿童的身体的发育,竭尽所能为儿童补充大量的营养品,以期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儿童在其心理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补充一些“心理营养素”。那么,正常的儿童心理发育有哪些需求呢? 被爱、被关怀是需求 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父母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一个得不到爱的孩子其心理发育必将是不平衡的。只有感受到爱的孩子,才会学习如何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 归属感的需求 儿童是社会中的人。他喜欢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当儿童受到冷落时,可

  • 家长如何对待任性的幼儿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过分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智力教育,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关研究人员对3-6岁孩子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抽样调查,有28.33%的幼儿有任性的表现,这是怎样形成的呢?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常常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而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幼儿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