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打孩子会引起哪些心理偏差

打孩子会引起哪些心理偏差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18

《打孩子会引起哪些心理偏差》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重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
    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家长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独。
    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家长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逃夜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
    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
    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焦虑不安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痛打一顿,使孩子总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
    犯罪
    有一个孩子,父母自幼就盼望他能成才,可他贪玩,成绩差。有一次旷课看电影,被父亲知道,狠揍了他一顿。他认错了,父亲还不住手。被打之后,他一肚子委屈,憎恨父亲。他暗暗下决心:
    父亲越打,我越玩。慢慢地,他走上了流窜、偷窃的犯罪道路。从这个孩子的变化说明,家长粗暴地打骂对孩子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医生,我认为家长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恳切希望每一位孩子的家长,今后再也不要打自己的孩子了。
    
分页标题 1 1  1选自:《萧山日报》
相关阅读
推荐
  • 大班美术活动——不倒翁

    设计意图: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不倒翁》本次活动需要蛋壳来制作不倒翁,所以在活动前请要请小朋友收集蛋壳,网站而且蛋壳开口要在小的一面,还要洗干净。主要活动环节为: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目

  •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源头

    文章来源:中国民办教育幼教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杭州万也心理咨询中心 杨小红 作者简介:杨小红,杭州万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临床催眠治疗师(美国催眠治疗师专业评审委员会授证),唯识深层沟通专业沟通师,曾担任香港专业效能管理学院院长、华人世界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先生专职助理近3年。致力于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自我与系统的关系及深层次需求等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亲和力及感染力强,在综合运用NLP、系统排列、萨提亚模式、催眠、TA等多种治疗工具的同时,有自已的独特风格。

  • 对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心理压力的分析及对策

    余姚市马渚镇中心幼儿园 周丽敏 论文摘要:心理压力是近年来人们经常提到的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压力问题不可避免地从现代人的生活中突现出来,甚至连一向被认为是无忧无虑的孩子也开始感受到外界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压力。本文从幼儿园的角度对 幼儿 心理压力的来源作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制度的同时,关注幼儿个别性;明确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的同时,规范教育行为;关注教学内容适宜性的同时,关注要求的层次性;承认幼儿心理压力存在的同时,教给幼儿应付压力的方法等策略,以期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使幼

  • 不再为宝宝的“尖叫”心烦

    不少爸爸妈妈为了孩子爱尖叫的习惯头疼不已。有时,安静的家里,突然传来一声尖叫,那是宝宝的声音!爸爸妈妈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吼吼地跑过去一看,宝宝仍自得其乐地玩着玩具,安然无恙,弄的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也许,一次两次,还没什么;但次数一多,爸爸妈妈不仅为这些噪音感到心烦,也不免有些担心:我的宝宝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实,宝宝尖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情况下是很正常的,根本不需要担心;有的情况下,是有些问题的,需要爸爸妈妈正确的引导,或者是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宝宝尖叫大揭密 不宜制止型 A.兴

  • “四个学会”,对宝宝很重要

    幼儿一旦入园,就意味着离开父母、走出家庭的狭小圈子,开始过集体生活,同时又开始一定程度上独立的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主持的一项近期调查主要围绕心理健康的六个维度进行: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并认为幼儿在上述六个维度上分别存在从高到低的心理问题,比如:紧张、恐惧、焦躁引发的情感脆弱、意志薄弱、自立精神差、抗挫折能力低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小学生不会自己回家,他一边走路一边数着马路旁边的电线杆,非得要到一个固定的数目才知道到家了,万一数错了就要返回到

  • 满足孩子的七种心理需要

    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下列7项: 第一,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这是语言教育。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 正常的孩子,不到6 周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 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

  • 儿童孤独症的常见行为特征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很多国家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 我国尚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有关临床病例的统计中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5.1左右。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孪生子女中,单卵孪生子中若有1个患孤独症,另一个的患病率高达36%左右,而双卵孪生子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 别让孩子承载你的压力

    有一句手机广告词叫什么?“沟通无极限”,这使我一度自豪地认为自己是一名完美妈妈——可以一边带着我的动动在沙滩上玩儿,一边在笔记本上修改项目报告;可以不在单位加班,而是趁着动动看电视的时间处理EMAIL。是的,我和周围的许多人一样,扮演着超级妈妈的角色,我相信自己在平衡工作和家庭两者的关系方面做得已经够好。直到有一天,4岁的动动拽着我的袖子可怜巴巴地说:“妈妈,你弄完你的电脑了吗?”我突然觉得自己每天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少,真正属于他的时间却不多。 身为儿童教育专家的姐姐对我说:“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敏

  • 孩子胆小、怯懦:原因及对策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孩子,见生人就哭,不敢自己去做事,处处需要大人陪着,我们平时称这种孩子是胆小怯懦。这是什么原因呢? 1 、与家庭环境有关。有些孩子生活范围很小,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从小由爷爷奶奶照看,很少带孩子出去玩,接触外人也少,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地适应环境。这样的孩子一见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他就哭闹,如果送托儿所,碰上新环境、新老师更是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