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1 11:05:34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可能是您在寻找教学工作计划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指导思想
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要响应涟源市小学语文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研究新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教研为突破点,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研究方法,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提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自主的学习,提升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继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升质量。
使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现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的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二、学生情况
我班现有学生30人,除个别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外,其他同学成绩比较平均,合格率较高,上个学期语文期末检测成绩还算可以,但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言感觉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升。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
另外,某些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家庭的支持度不高。这一学期除做好家长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作进一步的指导,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二类,共有课文30篇。期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3篇。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每篇课文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题,有的编写了选做题。每组课文之后的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活动。
本册教材识字量为224个,其中要求学会的141个,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的83个。要求学会的生字只安排在精读课文中,在课后的方格和书后的生字表中标明。会认的生字分别安排在略读课文中。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插画。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会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先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224个生字,其中141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3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提升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达的方法。
6、能借助字典或者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阅读的课外习惯,这一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训练。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提升训练要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确保朗读的层次性,要使所有学生有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切实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培养学生写的习惯,坚持将读书笔记、课文训练重点、小练笔和习作相结合,提升写的数量和质量。
5、积累语言。这一学期安排了成语、古诗词、谚语、名言警句等优美词句,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不断积累语言。
六、教学策略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和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升其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思考与练习的教学:
每篇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题目简要实用。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一些题目具有整合性、开放性和扩展性,加强了课内、课外的结合。有些题目还体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提示了学习方法。对朗读、背诵,增加了自由度,许多课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思考与练习”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思考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课后安排的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学时不要作统一要求。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内容比较简单,文字比较浅显,易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借助“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当作精读课文来教。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通过略读课文的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积累与运用”的教学:
“积累与运用”的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
本册的“积累与运用”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分别是“话说城乡”、“怎样看待这种行为”、“老师,做个朋友好吗”、“心中的偶像”。安排口语交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际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从创设情景、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知道怎样去说。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使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要体现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体现交际性。口语交际的训练仅靠积累与运用中安排的几次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体,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扭转语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训练的倾向。
第二部分:
“习作”
本册在“积累、运用”中安排了8次习作训练。指导习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打开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不说空话、假话,表达真情实感。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甚至是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习作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作文。
第三部分:
“语文活动”
本册安排的8次“语文活动”,其中都包含有“万花筒”、“百宝箱”、“大舞台”三部份。
语文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和延伸,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的教学时间不必受课时的限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我将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春》、《风筝》、《遍地黄金》
第二周 《小塘春色》、积累运用一、《古诗二首》
第三周 《古文两篇》、《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爱国诗人屈原》
第四周 积累运用二、《自己的小路》
第五周 《不用搀扶》、《养成好习惯》、《一个纯真的朋友》
第六周 积累运用三、《赛马三月街》、《拉萨的太阳》
第七周 《诗二首》、积累运用四、《心中的丰碑》
第八周 《袁隆平访谈录》、《红虾》、《爱因斯坦瑟小女孩》
第九周 积累运用五、《小丑的眼泪》、《感激》
第十周 《短文两篇》、积累运用六、《古诗二首》
十一周 《成语故事二则》、《马陵之战》、《甲午海战》
十二周 积累运用七、《天山之夏》
十三周 《海滨仲夏夜》、《莲叶青青》
十四周 《捉不住的蟑声》、积累运用八
十五周 专项复习生字
十六周 专项复习词语、句子
十七周 专项复习阅读、写作文 章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
第一组“走进西部”, 第二组“永远的童年”, 第三组“语言的艺术”,
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 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
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 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 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 300个。
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1奔绦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2狈⑾钟镅怨媛桑学习表达方法。
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的任务。
(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三)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苯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2弊魑闹傅即幽谌萑胧郑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3惫鄄臁⑺嘉、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4奔忧科绞绷繁实闹傅肌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二类,共有课文30篇。期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3篇。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每篇课文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题,有的编写了选做题。每组课文之后的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三项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语文活动。
本册教材识字量为224个,其中要求学会的141个,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的83个。要求学会的生字只安排在精读课文中,在课后的方格和书后的生字表中标明。会认的生字分别安排在略读课文中。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插画。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会充分利用图画,把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先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224个生字,其中141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3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提高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达的方法。
6、能借助字典或者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阅读的课外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教学重难点
1、词句训练。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确保朗读的层次性,要使所有学生有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切实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培养学生写的习惯,坚持将读书笔记、课文训练重点、小练笔和习作相结合,提高写的数量和质量。
5、积累语言。本学期安排了成语、古诗词、谚语、名言警句等优美词句,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不断积累语言。
四、教学措施:
1、识字教学应根据课文中生字的数量多少、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形成独立识字能力。
2、凭借课文,联系生活,结合图画,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语文实践。
3、加强朗读,从读入手,以读带讲。在读中把握文章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在读中感悟,从读中理解,在读中了解段的构成,初步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宽活动内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训练。
5、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问。
6、注意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交际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谈的能力。
7、根据习作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创设习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8、从观察人手,先说后写,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9、改革习作教学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习作的时空,倡导生活作文。
10、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
1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12、联系学生自身经验,沟通学生生活的具体性、丰富性与学习语文的抽象性、典型性之间的渠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开拓语文学习的新视野。
一、指导思想
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要响应涟源市小学语文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研究新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教研为突破点,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研究方法,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提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自主的学习,提升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继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升质量。
使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现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的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二、学生情况
我班现有学生30人,除个别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外,其他同学成绩比较平均,合格率较高,上个学期语文期末检测成绩还算可以,但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言感觉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升。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
另外,某些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家庭的支持度不高。这一学期除做好家长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作进一步的指导,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二类,共有课文30篇。期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3篇。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每篇课文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题,有的编写了选做题。每组课文之后的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活动。
本册教材识字量为224个,其中要求学会的141个,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会写的83个。要求学会的生字只安排在精读课文中,在课后的方格和书后的生字表中标明。会认的生字分别安排在略读课文中。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插画。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会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先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224个生字,其中141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3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提升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达的方法。
6、能借助字典或者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阅读的课外习惯,这一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训练。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提升训练要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确保朗读的层次性,要使所有学生有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习作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切实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培养学生写的习惯,坚持将读书笔记、课文训练重点、小练笔和习作相结合,提升写的数量和质量。
5、积累语言。这一学期安排了成语、古诗词、谚语、名言警句等优美词句,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不断积累语言。
六、教学策略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和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升其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思考与练习的教学:
每篇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题目简要实用。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一些题目具有整合性、开放性和扩展性,加强了课内、课外的结合。有些题目还体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提示了学习方法。对朗读、背诵,增加了自由度,许多课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思考与练习”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思考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课后安排的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学时不要作统一要求。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内容比较简单,文字比较浅显,易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借助“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当作精读课文来教。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通过略读课文的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积累与运用”的教学:
“积累与运用”的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
本册的“积累与运用”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分别是“话说城乡”、“怎样看待这种行为”、“老师,做个朋友好吗”、“心中的偶像”。安排口语交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际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从创设情景、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知道怎样去说。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使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要体现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体现交际性。口语交际的训练仅靠积累与运用中安排的几次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体,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扭转语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训练的倾向。
第二部分:
“习作”
本册在“积累、运用”中安排了8次习作训练。指导习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打开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不说空话、假话,表达真情实感。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甚至是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习作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作文。
第三部分:
“语文活动”
本册安排的8次“语文活动”,其中都包含有“万花筒”、“百宝箱”、“大舞台”三部份。
语文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和延伸,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的教学时间不必受课时的限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我将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春》、《风筝》、《遍地黄金》
第二周 《小塘春色》、积累运用一、《古诗二首》
第三周 《古文两篇》、《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爱国诗人屈原》
第四周 积累运用二、《自己的小路》
第五周 《不用搀扶》、《养成好习惯》、《一个纯真的朋友》
第六周 积累运用三、《赛马三月街》、《拉萨的太阳》
第七周 《诗二首》、积累运用四、《心中的丰碑》
第八周 《袁隆平访谈录》、《红虾》、《爱因斯坦瑟小女孩》
第九周 积累运用五、《小丑的眼泪》、《感激》
第十周 《短文两篇》、积累运用六、《古诗二首》
十一周 《成语故事二则》、《马陵之战》、《甲午海战》
十二周 积累运用七、《天山之夏》
十三周 《海滨仲夏夜》、《莲叶青青》
十四周 《捉不住的蟑声》、积累运用八
十五周 专项复习生字
十六周 专项复习词语、句子
十七周 专项复习阅读、写作文 章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共67人,其中甲班34人,乙班33人,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有的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因此,本期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1、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用数学解决问题。
2、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六: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七:教学进度安排:
内容 课时
解决问题 6
表内除法(一) 13
图形与变换 5
表内除法(二) 9
万以内数的认识 8
克和千克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8
统计 3
找规律 3
复习 7
一、实验班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多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实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课程标准对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基本要求:
1.数与代数:
①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③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羡慕能进行估计
④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⑤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⑥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羡慕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⑦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空间与图形:
①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②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统计与概率:
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③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4.实践活动:
①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提高实验效果所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五、关于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活动:
数学课外活动能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巩固数学知识,发挥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同数学有联系的生活乐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特长。把学习数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学期,在第三单元后,安排了"剪一剪"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进一步的掌握有关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在第七单元后,安排了"有多重"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巩固有关克和千克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这一活动中还运用了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测量的知识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经常的开展一些小型的数学游戏活动,如:算术棋,算术扑克,算术套圈等。同时,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数学小故事,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小知识,通过数学家的故事,还可以激起学生当数学家,勇攀数学知识高峰的愿望。
一、 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 37人,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合作互助的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培养学生从兴趣入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教材分析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厘米、分米、米;有余数的除法;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克和克;四边形的认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分、秒和探索乐园。
(二)、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厘米、分米、米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第二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结合具体事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2.知道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能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能解决生活中有余数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第三单元 认识1000以内的数
1.能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个、
十、百、千等计数单位,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知道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在估计、按规律数数、写数和掷点写数等数学活动中,感受1000以内数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第四单元 千克和克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结合自己的经验,感知1千克和1克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培养估计的意识。
3.在测量、比较物品质量的过程中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第五单元 四边形的认识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初步认识四边形,能辨认平行四边形。
3.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图。在拼图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妙,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1.掌握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的口算技能。
2.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索个性化算法的过程。在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能表达计算的思考过程。
3.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七单元 时、分、秒 1.经历认识时、分、秒的过程。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体验时间的长短,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
3.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 探索乐园
1.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例,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思想,能列举3个事物所有的排列组合结果。
2.结合直观的天平图,初步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能根据直观图和已知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算。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
2、千以内数的认识。
3、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
1、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
2、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备学生,在上课之时做到胸有成竹。
2、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教学情境中学习。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注重学法渗透。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和练习。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责任心也非常强,部分学生的书写仍旧比较潦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要改进,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信心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其中,优生占70%,中等生占20%,差生占10%。这些学生活泼好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教育,他们懂得了怎样团结同学,尊重老师,热爱劳动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本学期要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同时做好困难生的辅导转化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1、 知道乘法的含义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和角;能辨别直角、锐角、钝角。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是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4、能辨认不同方向和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并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会看路线图。
5、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按不同的类别分类整理。
6、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二单元 加减混合运算
1、使学生掌握在算式里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加强训练,使学生牢固记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其他数学知识。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
(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1-5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 角的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几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辨别各种角。 第五单元 表内除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按照要求分类整理。
2、通过对学生的身边有趣的事例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
1、经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书籍6-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都会写除法算式。
6、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掌握算题技巧。 第八单元 探索乐园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掌握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编,根据内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联系教学实际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积极参加角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要求,较强扩展,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叫法,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学生的辅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核算题的技能和技巧。
5、引导学生在数学科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1、观察物体
(一)
4课时
2、加减混合运算
12课时
3、表内乘法
(一)
4课时 4角的认识
4 课时
5、表内除法
(一);
15课时
6、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4课时
7、表内乘法和除法
(二);
15课时
8、探索乐园;
6课时
9、总复习
5课时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 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 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 、 “合 作” 、 “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 ,混合 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 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 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 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 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 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课时及进度安排
1、政治教师-年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大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21世纪新型人才,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政治”为宗旨
1、小学教学计划范文总结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6个单元、2个复习单元。每个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2页。复习单元为6页。A、B两部分主要教学单词和对话。通过各种形式教学生字和单词,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C部分作
1、历史教师学期教学计划模板一、指导思想、教学目的要求: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以课改精神以及学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育人”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历史必修
1、五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二》教案优质范文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
1、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及计划范文回顾一学期的教学生活情况,有成绩也有不足。令人欣慰的是我所担任班级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不足的是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我就从以下三方面做该学期总结:一、
1、小学体育教学计划书精选合集一、指导思想1、以《校园体育工作条例》为校园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校园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二、总体目标1、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
1、初中的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对教务处工作的要求,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发挥教务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扎扎实实开展教务处的工
1、小学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深知肩负的历史寄托和责任。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
1、语文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学期已经来临,我要响应涟源市小学语文的课改精神,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研究新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教研为突破点,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