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0 11:05:12
《语言教案大班100篇及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案100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
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的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美丽、动态感强。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作品进行联想、仿编。
3、大胆质疑,积极解难。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四张(大班上册15号挂图);
2、配乐朗诵录音磁带,录音机;
3、已学过歌曲《秋叶儿》;
4、每人一张画有落叶的供添画用的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全体幼儿齐唱歌曲《秋叶儿》,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秋叶儿都飘到哪里去了吗?
幼:飘到小河里。
幼: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
幼:秋叶儿还会飘到房顶上。
幼:树叶飘到草地上
……
师:秋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欣赏一首散文诗,题目叫《落叶》,听听看在这首散文诗里,这些美丽的秋叶都落到哪里去了,好吗?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一遍。
师:散文诗听完了,散文诗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树叶落到了院子里。
幼:树叶落到了小河里,还落到了沟里。
幼:树叶落到地上,被小虫当成了家。
2、教师配以图片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并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散文诗,这次请小朋友边听边把不懂的句子记在脑子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师:散文诗听完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幼:树叶落到沟里,为什么蚂蚁会把它当作小船呢?
幼:因为那是条臭水沟。
幼:不是,臭水沟小蚂蚁就不会去了。
幼:因为沟里有水,小蚂蚁过不去就把树叶当作小船划过去。
师:对有了小船小蚂蚁就安全的过水沟了。还有不懂得吗?
幼: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小伞?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幼:小鱼游到树叶下,就像“抢”了一把伞。
师;是撑了一把伞,对吗?
幼:嗯。
幼:老师,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为什么说来信了?
师:隘,提的很好,那哪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呀?
幼: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秋天天气冷了树叶就会落下来。
师:大家说的真好,许多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是秋天来到了,小燕子一看到落叶,就像看到写着秋天来到的信一样,所以小燕子会说“来信了。”
幼:那为什么小燕子会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幼:对,妈妈告诉我小燕子喜欢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他爱吃的虫子,就不会被饿死,也不会被冻死。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小燕子还会飞回来的。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幼:对,小燕子不快点飞等天气冷了就来不及了。
幼:就会被冻死。
……
3、请幼儿边看图边欣赏配乐的散文诗一遍。
我们小朋友今天可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吧。
(三)教师作仿编的示范,少数幼儿试编。
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到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被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看见了,并且把它们当作了屋子、小船、小伞、信,那请你想一想,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幼: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看见了,把它当作被子。
幼:树叶落到草地上,小白兔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
幼: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看见了,把它当作饼干。
幼:树叶落到汽车上,小鸟看见了,把它当作降落伞。
师:小朋友想想,除了燕子天冷了会飞到南方去,还有谁也要非到南方过冬的?
幼:大雁。
幼:树叶落到地上,大雁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
……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在落叶图上添画,边画边作仿编诗句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听听个别幼儿仿编的诗句。课后引导幼儿相互讲述。
活动后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活动后便于幼儿再次交流。
附:
散文诗欣赏: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活动目标:
1.了解勇气的多种形式,正视自己,发现自己拥有的勇气。
2.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达对勇气的理解。
3.勇于接受挑战,正确区分勇气和鲁莽.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具 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一本绘本,它是叫什么名字?(勇气)
师:听说过"勇气"这个词语吗?勇气是什么?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勇气呢?
我们书里的小朋友讲一讲他们关于勇气的故事。演示课件,"小朋友们看一看,勇气藏在哪里呢?"
(二)归纳提升,理解勇气
师:我们一起先来看第一件事情吧,
*勇气,不开灯就上床睡觉。这件事情说明这个孩子怎么样?(勇敢)那我们就把这个词语送给她。勇气有的时候就是勇敢,找一找还有哪件事情也是需要勇敢才能做到。
*勇气,是吃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
*勇气,和朋友吵架了主动讲和。什么叫主动?老师就是你们的新朋友,谁来和我主动地讲和呢?所以勇气有时就是主动。看看还有哪件事情也需要我们主动的去做呢?
*勇气,是海水一次次冲坏我的城堡,我能从头再来。失败了没关系再从头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做,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送给他。(坚持)相信有了坚持的勇气,作什么事都会成功
现在有四个很好的词来表示勇气,一起来讲一讲,勇气是(勇敢),勇气是(控制),勇气是(主动),勇气是(坚持)。
(三)回忆勇气,加深印象
老师:这里有座勇气之城,刚才说到的关于勇气的事情都藏在房子里呢,还有印象吗?试着讲讲吧。
(四)迁移经验,分享勇气
1、师:老师相信我们小朋友都是拥有勇气的人,老师这里有五座房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勇气,你觉得自己做过的有勇气的事情是什么?请你记录在纸上,再想一想他是属于哪一种,是勇敢,还是懂得控制自己,还是主动,还是坚持,把它贴在相应的房子里。如果都不是可以贴在其他一栏。
交流:先看看那种勇气最多?哪种最少?我们先来讲讲吧。
2、我现在就来考考大家,会不会使用你们的勇气
(有人落水该不该救,就此展开辩论)
(五)结束部分
(安静,音乐起),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又和勇气交了朋友,你们开心吗?一起再来说一说勇气是……老师相信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肯定会努力地和更多的勇气交朋友,当你身上的小勇气慢慢慢慢变多变大时,你们就会成为了不起的人了。我们把勇气传递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也获得勇气吧!让我们和这本好看的书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随着大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的开展,孩子们都知道即将从幼儿园走向小学。而其中幼儿心中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在心理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敢面对的品质是幼小衔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把幼儿的焦虑之情转变为积极向往之情也是本主题的重要目标。本次活动在幼儿参观小学后进行,目的是让幼儿知道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应该用各种方式迎接挑战,只要有勇气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克服困难迎接成功。希望借助本次集体活动,激发幼儿勇于面对“害怕”的勇气,并在之后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进行延伸,逐步帮助孩子找到解决上小学中可能遇到各种“害怕”的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
排图讲述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大班经过幼儿园两年的学习,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看图讲述的有益经验。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幼儿能较认真地观察图片、能用较有条理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但在逻辑思维、合理想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排图讲述,是幼儿对打乱的图序重新排列并进行连贯讲述的教学方式,由于图序的变化,幼儿需要变换观察与思考的角度,想象合理情节,有利于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连贯、完整讲述的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现有水平与学习需要,我选择了排图讲述《洗澡》,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排图讲述。启发幼儿在观察理解每一幅图意的基础上,分析图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图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创编故事情节和讲述故事的内容,体验排图讲述、自主阅读的乐趣,提高幼儿逻辑思维、合理想象和连贯、完整讲述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排图讲述。
2、尝试根据他人的讲述思路和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延续讲述。
3、体验同伴间互相友爱带来的快乐。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大挂图四幅
2、与大图一样的小图(每组幼儿一套)
3、大象、小兔头饰
4、小兔跳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活动。
师与幼儿头戴小兔头饰伴随"小兔跳"音乐进入教室。
二、引导幼儿完整观察挂图,理解画面表现的故事内容。
教师出示四幅挂图,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四幅挂图的画面以及画面之间的关系:每幅画面上有什么?这四幅画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请几名幼儿分别讲述挂图中的故事。
三、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展开讲述,体验和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
提问:
1、大象在小河中干什么?小兔在干什么?
2、大象为什么要帮助小兔洗澡?小兔这时会想什么?
3、小兔在用什么帮助大象洗澡?为什么要帮助大象?大象心里会怎么想?
四、幼儿通过游戏的方法分组讲述不同的故事
1、每组幼儿一套小图片,用游戏(剪刀、石头、布)决定讲述顺序,讲述手里的小图片。
2、第一名幼儿讲述自选的图片,第二名幼儿从剩下的三张图片中选一张接着讲述,第二名幼儿从剩下的两张图片中接着讲述,第四名幼儿讲第四张图片。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要求幼儿必须打破大挂图的顺序进行讲述。
五、请各组幼儿在集体中展示和介绍自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1、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本组根据图片编出的不同故事。
2、幼儿讲述结束后,教师通过复述帮助各组整理讲述思路
3、教师鼓励各组变出不同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不同的图片顺序,可以产生不同的故事。
活动延伸:
将小图片放到语言区,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玩图片接龙游戏。也可引导幼儿自己用图片进行排图讲述。
附:讲述内容 洗澡
夏天,小河边,大象在用自己的鼻子吸水和喷水,岸上有两只小兔玩得非常高兴,玩得大汗淋漓。
大象用鼻子为两只小兔喷水洗澡,小兔们高兴极了。
大象为小兔洗完澡后,就开始用鼻子为自己冲澡。
小兔用找来的长把刷、水桶、为大象洗澡。
活动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洗澡时的情景,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通过洗澡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利用学生熟悉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帮助小朋友回忆起生活场景,抓住洗澡的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表现生活趣事,体验绘画活动的趣味性。培养了小朋友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在本节课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形象的回忆洗澡的动态、手部和身体的细节特点。我着力安排了让学生反复观察讲述。先是同座间互相做动作,仔细观察,全班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逐一讨论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特点和面部的细节特点。全班讨论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观察,请一位学生在集体面前表演。全班同学集体观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动作形象的感知,再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的印象会更深。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展开想象,同时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动物、汽车、楼房和地球也爱清洁、爱洗澡,还有什么也需要洗澡,把他们画出来。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合作议定采访计划,并根据计划对客人老师进行采访。
2、能大胆自信地在集体面前播报采访结果。
3、了解了解无锡过去的水和现在水的区别,懂得保护水的办法,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前看过记者采访实录、有合作采访的经验;
环境材料的准备:记者证、话筒、采访纸、笔、板、卡纸、《太湖美》音乐、太湖美图片幻灯、客人老师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太湖美》片段,引出主题
1、入场向客人老师问好。
2、欣赏《太湖美》片段,引出主题
提问:
(1)这段优美的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现在的太湖还美吗?为什么?
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3)观看有蓝藻的太湖水图片
二、明确采访内容,采访记录并表达与展示采访结果。
1、提出疑问,产生采访愿望
蓝藻的爆发,使我们无锡的自来水都发臭了,人们的生活变得很不方便,我们小记者也产生了很多疑问,你们都有那些疑问?
2、寻找黄金搭档,合作表达疑问
小朋友可以找一位好朋友做自己的黄金搭档,一起把你们的疑问画下来,陈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客人老师,待会你们可以针对自己的疑问对他们进行采访。
老师提出注意事项:
(1)请黄金搭档一起动脑筋商量怎样把彼此的疑问画下来。
(2)在采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请黄金搭档商量解决,实在不行也可以请接受你采访的老师帮助你解决。
(3)采访结束后请黄金搭档回到位置上把采访结果进行整理,编成一段完整、流利好听的报道。
3、结伴对客人老师进行采访。
老师注意观察幼儿采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播报采访结果
(1)请部分小记者大胆自信的把采访结果播报出来?
(2)介绍在采访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三、讨论保护水的办法,并制作倡议书
1、讨论保护水的办法
2、制作倡议卡片
选择一个你觉得最好的保护水的办法画下来,然后贴到前面的底板上,做成一份倡议书
3、介绍自己的倡议
4、张贴倡议书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活动的设计
本次活动,作为我园十一五课题中期汇报的公开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活动设计上,我从太湖蓝藻爆发引发无锡自来水发臭这样一个社会热点出发,结合大班的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职业》以及大班孩子好奇爱问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堂以语言为主体,与科学及社会相结合的活动。
2、记录形式形象、巧妙
活动开始部分,我通过一段优美的画面,巧妙地把活动的主题引入到太湖水上,引发幼儿抛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无锡的自来水为什么会变臭?”,“无锡的水变臭了,能不能喝?”,“蓝藻是怎么爆发的?”“怎样可以控制蓝藻爆发?”“如何处理蓝藻?”“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现在的水跟以前的不一样”等等。考虑到大班的孩子还不会写字,因此在采访记录时,我让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既形象生动,也易于孩子理解。
3、“黄金搭档”配合默契
活动中我尝试让两个幼儿组合成“黄金搭档”,根据幼儿自身的特长,进行分工与合作,毕竟两个人的智慧比一个人要大得多,让幼儿在相互商量中解决采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地缩短了活动的时间。
4、注重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进行小记者播报时,我除了对幼儿的播报进行适时的点评外,还注重了解了幼儿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帮助提高他们在以后活动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时的《太湖美》的音乐及幻灯片的作用比较单薄,可以适当地设置提问“太湖美在哪里?”,让孩子再欣赏一遍美的图片,感受以前的太湖美。
2、活动的最后制作倡议书这个环节,虽然幼儿比较感兴趣,但是也因此让活动的时间增长了不少。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感受到,社会与幼儿切身相关的热点最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因为只有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才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
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
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活动反思】
以看图猜成语故事导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课题。猜谜语导入寓言故事,向学生介绍《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同时老师一边写课题一边说说每个字的大概意思,那么在入题时,学生跟写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里,老师边写边说,是让学生理解题目大概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解释题目的句子,让学生有更好的概括能力。同时随文识字,找出句子中的生字,对个别字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中,我在两个地方进行了说话练习,一个是小组讨论课文每句话的意思;一个是学生上台讲《守株待兔》的故事。想象说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故事拓展,让学生讲讲《守株待兔》的故事,这一系列的设计都是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突显了几个问题:
1、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有点短。
2、当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没有及时指导。
3、小组分享时应多找几个小组展示。
从这次的成长课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备课,读透教材,学生课堂调控能力等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得细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
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备好课,头脑中要头清晰的教学环节。
熟悉教材,吃透教材。今后在上每一节时,先要管理好班级的纪律,让差生能跟上脚步,试着大胆举手发言,好的学生能让好的吸收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季的特征,认识秋季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种子。
2.学习用优美的词句描绘图片内容、概括秋季特征。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创编散文,体验创编活动的成就感。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足迹。
2.秋天的花木果实的照片若干张。
3.西瓜、荷花、柳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周围都有哪些变化呢?
2.寻找秋天的图片,尝试用一个优美的词语形容图片的内容。
师:你找到的是什么?请你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图片上的内容。
(请8-10名幼儿到前面说一说,然后将图片贴到黑板上。)
3.图片分类。
师:黑板上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图片,他们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块儿呢。
(先将黑板上的图片进行分类,然后请其余的幼儿按类别将自己的图片送到相应的地方。)
4.根据图片的类别,尝试用一句好听的话概括秋天的某个特征。
指导语:看,秋天的花儿真多呀,有白色的菊花,红色的一串红······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
5.教师帮助幼儿将优美的词句编成散文。
师:如果把刚才小朋友说的话连在一起,就能变成一篇好听的散文。
(1)教师朗诵散文。
(2)幼儿集体朗诵。
(3)为散文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6.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好长一段时间,我仍沉浸在那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中。孩子们敏捷的思维、脱口而出的优美词语深深撞击着我,孩子们第一次创编散文的那股高兴劲儿深深感染着我。
在此以前,小朋友都在学书上的散文,那些优美的散文通常与儿童的生活有一些距离,所以孩子们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简单的画面以及老师空洞的讲解上,而不能深入理解散文所表达的含义,更不能领会散文所蕴涵的意境。如何突破这一界限呢?在备课组老师们的建议和支持下,我大胆地尝试了让幼儿学编散文这一新的活动形式。首先,让幼儿谈谈看到的秋天的变化,然后找一找秋天的图片,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它,接着将图片分类,用“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的句式分别进行概括,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编出的词句整理成散文。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创编散文的最简单的过程,也体验到了集体创作的快乐,更增强了幼儿的自信,为今后的创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编活动需要幼儿有丰富的经验储备,为了让孩子真正感觉到秋天的变化,体会到秋天的美丽,我们提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到农村、到公园去寻找秋的足迹,并利用菊花和秋天的果实装扮活动室。为了在课堂上真实地呈现秋天的特色,我们将秋天的花木果实拍成照片供幼儿欣赏、选择、介绍、分类,这些精美的、写实的而又简单自然的教具也为活动增色不少。
当然,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幼儿词汇较贫乏、重叠词出现过多,如:大大的、红红的、香香的,而金灿灿、圆溜溜、香喷喷等ABB形式的形容词只有少数几个幼儿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结合讲故事、欣赏诗歌等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活动目标:
1.体验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情趣,能根据动物特性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合理分工。
2.能在同伴面前用完整的话大胆表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3.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PPT,动物图片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根据动物的特征性进行合理分工。
体验故事的幽默和诙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生问好!
2.出示PPT第一副图,师:“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请我们小朋友来猜一猜?”(幼儿回答)
师:它们究竟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河马村长》。
二、出示PPT幼儿边看边听故事1—2节
师:这些小动物究竟是在干什么的呢?(它们在选村长)
那村长是干什么的?(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村长就是领导、管理村里的一切事情。
师:它们选的是谁做村长?为什么?
(它们选的是河马为村长,因为河马嘴巴大、身体大、脑袋也是最大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引导幼儿继续欣赏故事。
师:河马先生做了村长,那它会怎么做呢?
幼儿继续边看PPT边听故事。
师:河马先生是怎么做的?(它把小动物们常干的事换了下)
师:你们觉得小动物们干了一天,会发生什么养的事情呢?
幼儿回答:母鸡不会打鸣、猪小姐不会耕地、小鸭子不能负责安全工作、牛先生不会捉虫、兔妹妹捉不到老鼠、猪弟弟不会拔萝卜、小狗孵不出小鸡来。
师:那河马先生是个称职的村长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河马先生不是个称职的村长,因为它没有根据小动物们的特性来安排它们的工作。
四、师幼共同讨论
如果你是村长,你会怎样去安排这些小动物?
幼儿交流讨论。
师幼共同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如果我们当上了村长,可一定要根据动物的特性进行合理分工,这样动物村才会是个既快乐又安全的动物村。
五、拓展活动
动物村还有些动物也想找份合适的工作,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出示的动物图片,幼儿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
活动反思:
经过第一轮研讨,我更加明确了“村长”的含义,知道在一节语言活动中,抑扬顿挫的故事讲述、丰富的肢体动作,才能充分调动小朋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第二轮教研活动中,有了之前的指导和提升,才能让小朋友在情境中快乐的学习。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如:无效性的问题要少问,甚至不问等。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研讨,对于语言活动的开展,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设计思路:
本周是我们IB单元——“一百种语言”进行的第一个星期,正值“声音(说、唱)”这个探索范畴。我们班有许多来自各个国家的孩子,平时时而听到他们用本国的语言进行交流,而且孩子之间也会模仿几句,可见他们对各个国家的语言已经产生了兴趣,而且,班中家长的宝贵资源是非常值得我们引用的。何不把家长请到我们身边,和孩子们一同去发现、探究奇妙的世界语言呢!
活动名称:
世界语言真奇妙!
内容与要求:
1、感受、体验学习各国语言的乐趣。
2、感知不同语言相应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材料与环境:
1、邀请家长代表穿着本国民俗的服饰,并让家长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文字卡。
2、让家长和孩子准备一首《小星星》的自国语言版本的歌曲。
3、老师准备“太阳”的图片,收集文字,人手一根星星棒。
过程与指导:
一、猜猜奇妙的语言
二、欣赏“太阳”不同的文字
1、出示“太阳”的图卡,邀请孩子试试你能用几种语言表达。
2、幼儿感知不同语言相应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三、我和妈妈一起学——“谢谢、再见”
四、欣赏《小星星》的各国语言版本的歌曲
五、孩子和妈妈一同舞动《小星星》(手持星星棒)
活动反思:
《世界真奇妙》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本单元活动主题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本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在了解世界各国风情的基础上,体会世界的奇妙。新课标中提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构筑的平台。在新课程标准的分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写到: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在(二)能力目标中,写到: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蔼相处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设计《世界真奇妙》第一课时的指导思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力求于从以下几点来开展教学:
一、创设平等互动的课堂环境。在本课中我本着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世界各国的资料,了解各国的礼仪,并学一学。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通过师生平等的互动,一起学习各国不同的礼仪,学习“你好”,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给各国取别称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激发学生认识世界的兴趣。
二、层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整堂课设计我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学:“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欣赏俄罗斯代表性的舞蹈《天鹅湖》、日本的樱花、各国代表性的事物,初步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格及多样性;“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让学生取取别称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各国的主要特点;“不学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学一学各国的礼仪,了解中西礼仪文化的不同,感受世界之奇妙,从而更加热爱这个多姿多彩的美丽的世界。这样从知到行,从课内到课外,构成了品德教学的整体性。
三、采用丰富的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新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世界真奇妙”这一主题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因为三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肤浅,对奇妙世界的感悟不深,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地灌输枯燥无味的知识,显然不能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而且也是违背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这个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通过猜一猜、取一取、学一学等活动,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得。让学生学做各国的礼仪,使学生感受到世界真奇妙。这些丰富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使课程充满快乐和活力。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世界真奇妙之旅”,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大千世界的精彩与奇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性事物。因为学生知识的贫乏,所以本活动中我主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观看《四小天鹅舞》和欣赏日本樱花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观地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各国代表事物用图片配以音乐的形式出示,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奇异景观。在“别称知多少”中,通过说一说各国的标志,以“国家别称我来说”的交流,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得出规律——各国的别称跟他们的特点有关。然后让小组合作进行实践,给各国取别称。这里出现了三个,前面两个对学生来说不太熟悉,所以我出示了他们的特点,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小组交流中我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以竖大拇指在希腊人眼中是“滚蛋”的不同意思,让学生感受到要到世界各国去旅行就要了解各国的独特礼仪,要不容易引起误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世界的兴趣。这些情境的创设,使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使课本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有效合理地利用。
但一堂上下来,总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比如因为事先对学生的学情知识基础没有充分地了解,就出现了看标志猜国家这一环节中,几乎全班学生都猜不出俄罗斯这个国家,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学生显得拘谨。这也告戒自己,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前一定要对学生做好充分的了解,只有建立在学生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如果说这次汇报课活动,给我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磨练的平台,那先前的一次次试教和反思,则只是用真诚收获了一份真情;而最后一次的正式汇报课,在赢得学生的真情外,我还赢得了章老师的许多帮助和指点,成就了我生命课堂的精彩。
【活动目标】
1、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喜欢朗读诗歌。
2、认读相应的字词,能看着书,在教室的引导下进行阅读。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画有太阳、小雨、太阳雨、彩虹、小花、小草的图片,旁边附有诗歌。
2、幼儿事先了解有关太阳雨及彩虹的知识,知道它们形成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学习看图识字。
1、出示图片,认一认、读一读有关现象。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片,请你们看看图片上有些什么?
幼儿边说出有关现象,教师边出示相应文字进行认读。
小结:原来又有太阳又有雨的这个现象叫做太阳雨。(出示太阳雨文字)
2、观察图中彩虹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分别有哪些颜色?
幼儿边辨认颜色边指读相应的文字:红、橙、黄、绿、青、蓝、紫。
3、观察画面中的小花、小草图片,指读“小花、小草”文字。
二、学习边看图、边看字来念儿歌。
1、教师边指读图中的文字边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读诗歌。
提问:请你说一说自己听完诗歌后的感觉,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呢?
2、师幼共读诗歌几遍。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读这首优美的诗歌。
3、配上音乐,幼儿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让我们在好听的音乐下一起再来有感情朗诵一下这首诗歌。
三、创编诗歌。
1、幼儿自主创编。
提问:太阳雨落下来除了能够亲吻小花、小草,还会亲吻谁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来创编一下这首诗歌。
2、个别幼儿展示创编诗歌。
【活动反思】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目”
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一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实践之路。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其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教师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一方面,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只要我们立足于平时教学实践,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我们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实践理性层次,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学反思,“思”什么?“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特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或多或少的感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那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
五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三、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现自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的。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的来源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一据: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得到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据: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三据: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方面进行审视,这些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它记录下来,做为有效反思的依据。
有效的反思需要思之有“目”、思之有“物”、思之有“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看图示的方式,学习制作风车的方法。
2、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感受制作活动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制作风车的步骤图5幅。
2、各色正方形纸(数量多于幼儿人数)、吸管、透明胶、剪刀、大头针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风车,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好玩的玩具,你们看看是什么呢?(出示风车)
2、师:你们想玩吗?你们自己也来做一个好吗?
(评析:孩子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
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制作风车所需材料及制作方法。
1、师:做风车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需要哪些工具呢?怎样用这些材料呢?(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并提出意见。)
2、师:怎样制作风车呢?老师今天带来了做风车的步骤图,你们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地看,就能学会做风车的。
3、引导幼儿观察步骤图:
师:一共有几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里面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重点让幼儿掌握两个注意点:
剪刀剪折痕时不要全剪开。
第4步中的四个角要按图中箭头的方向分别折向纸的中心点,
并加以固定,防止散开。
(评析:步骤图的出示,可以帮助幼儿明确探索的方向,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在这一环节中幼儿的兴趣与活动的预设自然的相融合了起来,从而引发了幼儿新的探索行为。)
三、幼儿自由探索制作风车。
1、师:老师准备了你们想要的材料,请你们看着步骤图做一个风车吧。如果你们在做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做呢?
2、幼儿自由操作,制作风车。
3、教师鼓励幼儿遇到困难看图示或向同伴、老师寻求帮助,并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评析:在操作活动中,有二门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享有自主性,而教师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给予了孩子更多的探索时间和相应的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进而使幼儿的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
四、师幼一起玩风车。
1、引导幼儿通过相互对比发现风车制作的问题:为什么我的风车不转?为什么我的风车比他的转得慢?
2、师:你在玩风车时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就制作风车的材料、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
(评析:问题是幼儿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窗口,幼儿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习发展的过程,是他们积极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活动反思:
这一次,我也被感染了,拿着小风车和孩子们一起玩。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对知识无穷的探究深深地我。那一打动了个个新的为什么从他们小小的脑袋中奇异地冒出来,让人惊叹他们的思维原来如此的奇特。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挂有这么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颇有哲理的标语说明了光听不行,过后就会忘记。光看还不行,虽比听效果好,能记住了,但能理解吗?若亲自做了,其中道理就明白了,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由此看来,探究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学习过程,它注重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并且总结出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重实践性,在实践中探究
好动。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将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玩中探究知识。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二、培养合作精神,在合作中探究
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幼儿学习的合作性,是新课标下凸显幼儿主体地位的关键一环,本课在制作过程和讨论过程中都放手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在玩中发现问题,互相探究,共同解决问题,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
三、加强开放,促进探究
课堂开放性,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更新教育理念。根据教材的需要。选择开放的教学形式,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幼儿进行活动实践,放手让幼儿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想。去操作,去讨论,去验证结论。有不少教育专家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幼儿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开放式的课堂,要确保幼儿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进信息的探究,以获取知识和技能。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班级是刚刚接手的,对于这帮孩子来说对我还是比较陌生的,而我也是一样。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我发现这群孩子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拖拉。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慢吞吞的,喜欢拖拉。所以, 就设计了这么堂课《等明天》,通过故事、图片、动画的形式让孩子知道“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做,不能做等明天”和一些时间上的名词。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小猴子坐等明天,所以一直盖不成房子,教育幼儿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
2、学习词“昨天”、“今天”、“明天”,词组。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一去不复返的, 感受时间的价值,体会时间的宝贵。
2. 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能拖拉,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头饰和手偶:小猴、小松鼠、青蛙、大象、刺猬、狗熊、小兔;故事背景;故事图片;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 森林里,大雷了、闪电了。我们知道那是要干嘛了呀?(下雨了)对啊!于是呀!我们的故事也要开始了。教师讲述故事《等明天》第一段;开始到等明天,天晴了我就造一幢大房子!
提问:森林里怎么了?(下雨了)
谁急得在那儿转来转去呀?(小猴子)
最后它上谁家了?(小松鼠)
小松鼠问它为什么不回自己家的时候,小猴子是怎么说的?(我 我正要造呢?等明天,天晴了我就造一幢大房子!)
二、 继续听故事 至 “第二天到等明天吧!”
问:这第二天,果然是一个大晴天,可是这个小猴子在干嘛呀?(睡觉)
小松鼠推推它说了什么?(小猴子,小猴子你的大房子呢?)
小猴子是怎么说的?(我 我困死了,等我睡好了,就来造房子。)可是后来小猴子的房子有没有造好呀?(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恩,今天是来不及了,等明天吧)
三、 听第三段“第三天到最后”
提问:第三天,当小松鼠碰到小猴子的时候,小猴子在干嘛?(在树林里闲逛)
经过小松鼠的提醒后小猴子开始盖房子了吗?(它东转转,西溜溜;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吃野果。)
结果它有没有盖成房子呀?(没有)它是怎么说的(糟糕!天都要黑了,怎么造房子呀!没办法了等明天吧!)
一个月过去了,大伙都刮着脸蛋羞它,小猴子听了气的要命,决定要造一间大大的房子给它们看。它又是砍树,又是割草,忙的满头大汗。可是,房子造成了吗?(没有)它干什么去了呀?
最后,小猴子的房子有没有盖成呀?(没有)
得出结论: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
四、观看录象《等明天》 。
教学反思
首先:在教材方面准备的很充分;但是,整堂课下来,教师讲述的过多,和孩子的互动过少;
其次:整一堂课气氛不够热烈,也许是教师的重点不明确。
最后,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画片为教材引起孩子的注意这点很新颖。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意思,体验诗歌语言的优美。
2、结合过新年的生活经验,借助简单的记录进行诗歌创编,分享欢度新年的快乐。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有关"过新年"场景的PPT;
2、诗歌《过新年》(有改编)及图片;
3、背景音乐;
4、幼儿有过新年和记录的经验。
【活动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感官欣赏及诗歌创编的活动,体验并分享欢度新年时的快乐心情。
2、难点:能够围绕活动主题"迎新年",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借助简单的记录进行诗歌创编活动,要求语言表述流畅,具有诗歌语言的美感,发言时大胆自信。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引出"过新年"话题:
提问:在刚才的图片里你看到了些什么事情?
(幼儿可能回答:很多人在一起吃饭;有的人在放烟火;贴春联……)
我们把这些图片里的事合在一起看,其实它们都在为同一个日子庆祝,你们猜到这是个什么日子了吗?
(通过前面对图片的分析讲述,幼儿可能已经猜测出这些都是过新年的时候做的事情,是人们在"欢度新年")
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讲的都是人们在"过新年"的时候做的事情,过新年可真开心呀!
师:今天唐老师收到了小动物村里动物朋友的来信,它们把过新年时的照片寄给了我,我请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欣赏诗歌图片,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小动物过新年的照片(即诗歌图片)
师:看了照片,我想请小朋友用谁在干什么这样的话来说说小动物们在新年李做了些什么事情好吗?
(幼儿自主选择图片讲述,注意引导幼儿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讲述)
【注:幼儿讲完一副图片,教师进行概括提升,在图片旁边出示诗歌中的话,比如"花猫蒸年糕"】
师:唐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话编成了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完整欣赏诗歌《过新年》
教师配乐念诗歌,幼儿完整欣赏。
师:用这样的话把小动物过新年的事讲出来是不是好听多了?记起来也方便多了!
(引导幼儿感受简单又完整的诗歌语言听起来更舒服,很优美,而且方便理解和记忆。)
师:我们一起用这样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小动物过新年的开心事。
(幼儿跟念诗歌,如果有困难,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跟念,能力弱的幼儿再欣赏一次,主要让幼儿体验诗歌语言特有的规律性和美感。)
三、结合过新年的经验,创编自己的《过新年》诗歌:
师:小动物们过新年做了那么多开心的事,老师也好想知道你们和家里人在过新年的时候会做些什么事情,请你们把这些事情用简单的图案或者用你能看懂的符号记录在表格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幼儿记录:以"谁"、"干什么"的形式进行简单记录,记录好后排列展示在黑板上)
师:现在请记录表的主人来介绍一下你过年的时候和家里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但是要求是用刚才诗歌里简单又完整的话来说好吗?
——幼儿借助记录表尝试诗歌创编,教师注意提升概括。
师:哇,你们在新年里和家里人做了那么多欢度新年的事,一定很开心,我们一起试试看把你们说到的事情编进刚才的诗歌里,跟着我一起试试吧!
——师幼共同念诗歌。(如果第一次念的过程中幼儿有跟不上的现象,就多尝试一次,鼓励幼儿大胆自信。)
小结:编的真好听,大家一听就知道你们的新年过的很开心的!也许你们还有一些开心的话没来得及说,请大家自己找时间和好朋友,和老师说一说好吗?新年马上要到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欢度新年吧!(播放新年音乐,幼儿念诗歌并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现。)
活动反思:
春节是小朋友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刻,也是我国人民最喜庆的日子。本次活动来自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人们怎样欢度新春,充分挖掘了春节欢庆活动的多样化,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新春的快乐,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范畴。
在活动“春节歌谣”中,孩子们带来了春节里各种喜庆用品,如:春联、中国结、福字等,并且交流了春节里最高兴、最难忘的事情;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又一个民间节日,又叫灯节,在元宵节有许多习俗,如:家家要点灯、吃元宵、猜灯谜以示庆祝,表示大家过好年要同心协力加油工作了。于是我们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灯笼,有鱼灯、兔子灯、狗灯,一时间教室里挂满了灯笼,漂亮极了。
春节里还有形式多样的庆祝表演,舞龙舞狮就是非常典型的庆祝方式。孩子们用收集的纸盒和彩带等不同材料连接做成一条龙,然后由幼儿分别扮演龙头、龙身、龙尾,一个接着一个,在“金蛇狂舞”音乐的伴奏下,不断地改变舞龙的姿势,亲身感受到春节热闹的气氛。
另外,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施高质量幼儿教育的保证,充分利用和开发家长资源,在课程实施中实现家园互动。本次活动中我请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收集春节用品、带来灯谜等,在无形中让家长懂得让孩子参与收集资料、材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课改理念:活动中教师是体验孩子需要的支持者,在活动中既做到适时提升总结,又使孩子在创造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意境,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共同回忆幼儿园生活,感受与小伙伴、老师在一起的快乐依依离别之情,向往小学生活。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照片,如:班集体照片、幼儿刚刚入园时哭的照片、大班幼儿画画、跳舞的照片。
2、欢快的背景音乐和舒缓的背景音乐个一段。
3、幼儿用书30~31页。
4、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诗歌意境,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2、难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与小伙伴、老师在一起的快乐依依离别之情,向往小学生活。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幼儿回忆。
(1)再过几天,你们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在幼儿园的三年里,你觉得最有趣或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
(2)马上就要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小朋友,你心里怎么想的?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
(3)三年来,你觉得自己哪方面有进步?
2、欣赏并学习毕业诗。
(1)小朋友们,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家心里都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话?引导幼儿结合幼儿用书,说说毕业前夕的心里话,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2)出示图文结合的诗歌图,朗诵诗歌,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内容。
3、根据诗歌的感情色彩,选择适合的背景进行匹配。
(1)教师分别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和舒缓的背景音乐,请幼儿为诗歌选择背景音乐,并说出理由。
(2)根据幼儿的选择,配上毕业诗再次朗诵。
(3)选择舒缓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有表情地进行朗诵,让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其中的意境,并能有合适的语速、表情进行表现。
活动反思:
又一次带孩子们学习这首儿歌《毕业诗》,每当孩子们毕业时,都要学习这首儿歌,每次活动时,我都会收获许多的感动。这次也不例外。因为这首《毕业诗》,描述的是孩子们毕业时的真切想法。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在幼儿园的美好时光,回忆孩子们刚入园时哇哇大哭喊妈妈,到现在变成了有礼貌爱学习的好孩子。感受着孩子们那纯真而又细腻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
我示范朗诵《毕业诗》,孩子们若有所思地听着。第一遍朗诵结束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幼儿园有什么愉快欢笑的事情让你特别难忘?"孩子们将上幼儿园以来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我真的好感动,原来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没有白费,那些过去的事情都已经成为孩子们脑海中的美好回忆。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即将离别,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和同伴说?"孩子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舍不得","不想离开幼儿园","我还会回来的"……虽然显得有些单一,却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这个活动还能对孩子们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我告诉孩子们:"其实,毕业了也还是可以联系的。大家可以互相留下电话号码,以后想老师和好朋友的时候,可以打电话。我们很快就会毕业跟自己的好朋友分开了,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希望你们能更加团结、友爱,多做一些让好朋友开心的事情,不要再乱打架了。毕业以后,大家就会永远的想着你,还会牢牢地记住你。"
活动目标
1、尝试从图意的逻辑顺序来推断故事情节,提高阅读能力。
2、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连贯地讲述故事。
3、认识汉字:蛀牙王子。
4、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从图意的逻辑顺序来推断故事情节,认识汉字:蛀牙王子。
活动难点
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连贯地讲述故事,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奇怪我发现》;
2、教师自制蛀牙王子哇哇大哭的图片一张;云朵形状的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蛀牙王子图,引发好奇。
1、引导幼儿观察图面并有依据地判断:为什么王子突然大声地哭,猜猜发生什么事情了?
2、引发后续阅读愿望: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就知道小王子为什么哭了。
二、自主阅读“蛀牙王子”,学会看懂图意。
1、引导幼儿观察图意,并能前后联系:小王子为什么哭?从哪里看出来?
2、一起逐页翻看图书,教师运用提问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
师:
(1)、小王子最爱吃什么?(先请幼儿回答,说出判断理由后教师再用故事原文进行总结)
(2)、医生为什么要来?他会说什么呢?(用最后一句话小结时出示字卡:蛀牙王子)
(3)、连续讲述第7—8页,提问:现在你知道小王子为什么哭了吗?大家都称小王子什么?(学习汉字:蛀牙王子)
三、阅读“蛀牙王子”第9—12页,继续提问并讲述图意。
1、小王子成为了蛀牙王子,应该怎么办呢?
2、幼儿自主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连续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3、共同讨论补充保护牙齿的方法:假如你是医生,会对蛀牙王子说什么?(出示云朵白纸贴在小王子大哭图周围,将幼儿提出的保护牙齿的方法记录在白纸里)
4、听了你们的建议后,小王子会有什么变化呢?
5、教师连续朗读原文,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图意。
四、完整讲述一次。
幼儿边看图书并听教师讲述故事,能用角色的语调、语气模仿对话部分。
活动反思:
文学作品的欣赏有利于帮助幼儿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
《蛀牙王子》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知道不能多吃糖,要勤刷牙多吃有营养的蔬菜等。
活动中,这个故事通过分段来让幼儿欣赏,这样,更加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通过图片的展示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故事内容很贴近小朋友们的生活,更加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幼儿能认真的听故事,并且当让小朋友们自由表述地时候,他们在讲述的过程中能积极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基本上能讲述故事的完整内容。
活动目标:
1.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懂得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比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理解深浅的相对性
3.积极思考,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理解深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幼儿学会律动《马儿跑》
多媒体课件,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玩具小马,录音机磁带“√”“ⅹ”标志牌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起兴趣
1.幼儿随音乐《马儿跑》学马儿跑进入活动场地
2.出示玩具小马
教师:刚才我们学什么动物跑到这里来的?我这儿也有一匹小马,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小马的故事。
(设计意图:幼儿模仿马的动作进入场地坐下。教师特意安排的,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分段、分情节)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至“小马连忙收住脚本,不知道怎样做才好”体验小马当时矛盾的心情。
提问:①故事中有谁?
②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③牛伯伯是怎么对小马说的?
④小松鼠又是怎么对说的?
⑤小马会怎么想呢?它会怎么做呢?
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继续边操作课件边讲故事至“没┉没想过”
提问:河水到底是深是浅?
引导幼儿讨论。
(意图: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设置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目标:得到落实,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3.教师继续讲故事至“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引导幼儿体会深浅的相对性。
提问:①为什么说牛和松鼠说的都对?
②小马后来怎么做的?它发现河水到怎样?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幼儿理解、感受语言活动的乐趣。
三、再赏故事 拓展经验
放故事录音,运用多媒体课件完整地播放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3.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你生活中遇到困难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迁移至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突破了重点,回应了难点。)
四、游戏活动 享受快乐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出示小动物头饰,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头饰,出示标志牌“√”“ⅹ”。屏幕上出示一条小河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能过河的小动物站到“√”标志牌下,不能过河的小动物站到“ⅹ”标志牌下。
2.幼儿游戏1次,互相交换头饰,游戏2次。
3.学动物走(戴头饰的动物)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充分体验语言活动的乐趣,并使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同时动静交替,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95%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及个别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教师加以提醒引导。
1 .营造故事意境 激发学习欲望
本节课,我以童话“小马过河”为背景,组织教学。课一开始我简单的给学生讲述小马接受任务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与老牛的话让它不敢过河,只好回家问妈妈的故事。在随后的教学中,紧紧围绕“小马过河” 这个故事展开教学,从小马练本领、小马接受任务遇到大河、小马想方法过河、到欢庆过河都是在这个情境中进行的,使学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
2.挖掘生命内涵 放飞学生心灵
儿童的灵性也就是学生的天性,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就看你教师有没有给他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砝码。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时,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我想,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学生一定会非常喜欢,因为这是他们的自己的方法,这是他们合作的成果,这是他们创造的结晶。
3.巧设学习障碍 练就生活本领
平淡无奇固然可使学生学的轻松,但往往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本课根据幼儿特点,巧妙设置了学习的障碍,使学生在新需要与旧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更好地学习。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这个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他们会利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去实践,甚至会将问题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这样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练就生活的本领。
活动目标: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子,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可以对谁说?
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进步,恭喜恭喜!
(2)老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老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带领幼儿念两遍)
(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来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并让幼儿集体来念一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创编的三句半。)
5、给老师拜年。<.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编的三句半。今天我们班来许多老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老师什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活动反思:
老师的经验水平不够,没有更高层次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没有更深刻的让孩子懂得回报和感恩。
活动目标:
1、可以根据各种特性认识花。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3、爱花、和花做朋友。
4、对花的颜色感兴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种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花的主题
1、提问:你们认识哪些花?(牡丹、牵牛花、百合、郁金香…)
小结:自然界有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花。
2、播放ppt,引导幼儿说出认识的花的名字。
小结:对花有些了解,但是名字和花没有联系起来。花的形状、颜色、大小不一样,他们各有自己的名字,它们开的季节也不一样。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二、根据颜色、形状等特性认识花
1、出示实物,认识各种花的名字和特性。(向日葵、玫瑰、郁金香、康乃馨)
2、根据颜色、形状、大小来认识各种花。(红掌花、勿忘我…)
小结:我们要看到这朵花,记住它的名字,有自己的长相、颜色、有自己开花的时间。
三、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1、提问:花会说话吗?(花会说话,只是我们听不懂,但是我们学习了,能够知道花说什么话,这叫做花语)
2、了解不同花的花语
玫瑰花:相亲相爱 康乃馨:对妈妈的爱 郁金香:幸福 百合花:百年好合 向日葵:快乐、希望 茉莉花: 和蔼可亲
四、延伸活动
1、我们的生活可以离开花吗?什么时候我们要送花?花还可以代表城市和国家。
2、了解花的其他用途:花可以吃吗?花可以用吗?希望你们可以爱花、和花做朋友。
3、在送花游戏中巩固对花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小老鼠将旧皮鞋做成皮鞋车,帮助小伙伴的故事内容。
2、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续编故事,提高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故事皮鞋车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由局部到整体逐一出示“旧皮鞋”,破解悬念。
“草地上有一样东西,它要和我们捉迷藏呢!它把身体藏起来,一点一点地露出来,猜猜可能是什么?”(采用幼儿喜欢的藏猫猫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猜想的兴趣)。
(此环节中,教师要用简洁、幽默的语言回应幼儿的猜想,肯定幼儿的动脑,目的是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活动开展作好铺垫。)
二、提出问题,激发思维。
教师:“这是一只怎样的鞋子?”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只旧皮鞋?”
“奇怪,这支旧皮鞋怎么会在这儿?”
(这一环节的几个问题非常关键,能调动起孩子的各种感官,仔细去观察,去猜想,去倾听,去表达。教师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回答)。
三、演示课件,边讲边问,分段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续编。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草地上有一只旧皮鞋,小兔经过这儿,用脚踢了踢说:“多破的鞋子!”说完,蹦蹦跳跳的走了。小松鼠经过这儿,看见了这只鞋子说:“多臭的鞋子!”说完,捂着鼻子走开了。小老鼠经过这儿,发现了这只鞋子。
(教师此时的角色是回应幼儿,针对幼儿不同的回答进行总结并点睛提升,引导幼儿充分猜想、充分表达)。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理解小老鼠将旧皮鞋做成皮鞋车的过程。
教师讲故事:小老鼠找来了一块抹布,把旧皮鞋擦得干干净净,又找来了一瓶胶水,把裂缝粘得结结实实的,还采来了一束鲜花,把皮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最后又按上了轮子和方向盘,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就做好了。
“小老鼠用这只旧皮鞋到底做成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来学小老鼠做皮鞋车吧!”
(首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制作皮鞋车的过程,然后重点引导幼儿模仿小老鼠做皮鞋车的动作:擦、粘、贴、安,从而理解做皮鞋车的过程。)
3、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小老鼠有了这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会开着皮鞋车去做什么?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编故事。”
幼儿创编并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编和表述,同时针对幼儿的语言表述、用词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启发幼儿讲的与同伴不一样。)
4、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小朋友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老鼠开着皮鞋车干什么去了?
“嘀嘀!嘀嘀!,老鼠开着车送小兔子去上学,小兔子说:“谢谢你,小老鼠,你的车真漂亮!”嘀嘀!嘀嘀!小老鼠开着车帮小松鼠运松籽儿,小松鼠说:“谢谢你,小老鼠,你的车真好看,可惜我没有!”
小结:原来,小老鼠去帮助小兔子和小松鼠了。
四、播放配音课件,引导幼儿完整倾听故事,提升经验。
“小老鼠有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小兔、小松鼠为什么没有呢?”
“你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小老鼠的形象特点:聪明、能干、乐于助人、节约、废物利用)
“小老鼠又聪明、又能干、又爱帮助人,所以他有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开着它,小老鼠多威风啊!我们也来开汽车吧!”
五、在欢快的“皮鞋车”音乐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悬念入手,层层深入。
故事《皮鞋车》简短易懂,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本次活动将故事分为四个层次,配以生动形象的课件,从悬念开始,层层设计问题,由局部到完整逐步推进,将作品内容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机联结,互为一体,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充分表达,乐于助人等社会性教育同时也得以渗透。
2、教育价值,充分挖掘。
通过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感觉到,孩子们发展的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他们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创造。与故事本身的价值和想象思维的价值相比较,孩子们得到的远比故事本身的价值要多得多。这个故事给孩子们提供的空间十分广阔,活动中通过孩子思维的扩张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比如他们的想象和表达、他们的思维与语言的有机结合,他们的句式与词汇的发展,整个过程中孩子不停地想,不停地说,最总又落脚到了语言的表达上,这个落脚是高层次的、深层次的,这也正是我们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
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的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美丽、动态感强。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作品进行联想、仿编。
3、大胆质疑,积极解难。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四张(大班上册15号挂图);
2、配乐朗诵录音磁带,录音机;
3、已学过歌曲《秋叶儿》;
4、每人一张画有落叶的供添画用的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全体幼儿齐唱歌曲《秋叶儿》,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秋叶儿都飘到哪里去了吗?
幼:飘到小河里。
幼: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
幼:秋叶儿还会飘到房顶上。
幼:树叶飘到草地上
……
师:秋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欣赏一首散文诗,题目叫《落叶》,听听看在这首散文诗里,这些美丽的秋叶都落到哪里去了,好吗?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一遍。
师:散文诗听完了,散文诗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树叶落到了院子里。
幼:树叶落到了小河里,还落到了沟里。
幼:树叶落到地上,被小虫当成了家。
2、 教师配以图片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并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散文诗,这次请小朋友边听边把不懂的句子记在脑子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师:散文诗听完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幼:树叶落到沟里,为什么蚂蚁会把它当作小船呢?
幼:因为那是条臭水沟。
幼:不是,臭水沟小蚂蚁就不会去了。
幼:因为沟里有水,小蚂蚁过不去就把树叶当作小船划过去。
师:对有了小船小蚂蚁就安全的过水沟了。还有不懂得吗?
幼: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小伞?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幼:小鱼游到树叶下,就像 “抢”了一把伞。
师;是撑了一把伞,对吗?
幼:嗯。
幼:老师,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为什么说来信了?
师:隘,提的很好,那哪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呀?
幼: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秋天天气冷了树叶就会落下来。
师:大家说的真好,许多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是秋天来到了,小燕子一看到落叶,就像看到写着秋天来到的信一样,所以小燕子会说“来信了。”
幼:那为什么小燕子会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幼:对,妈妈告诉我小燕子喜欢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他爱吃的虫子,就不会被饿死,也不会被冻死。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小燕子还会飞回来的。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幼:对,小燕子不快点飞等天气冷了就来不及了。
幼:就会被冻死。
……
3、请幼儿边看图边欣赏配乐的散文诗一遍。
我们小朋友今天可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吧。
(三)教师作仿编的示范,少数幼儿试编。
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到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被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看见了,并且把它们当作了屋子、小船、小伞、信,那请你想一想,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幼: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看见了,把它当作被子。
幼:树叶落到草地上,小白兔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
幼: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看见了,把它当作饼干。
幼:树叶落到汽车上,小鸟看见了,把它当作降落伞。
师:小朋友想想,除了燕子天冷了会飞到南方去,还有谁也要非到南方过冬的?
幼:大雁。
幼:树叶落到地上,大雁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
……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在落叶图上添画,边画边作仿编诗句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听听个别幼儿仿编的诗句。课后引导幼儿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活动后便于幼儿再次交流。
附:
散文诗欣赏: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古诗挂图、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2、儿歌:《捡米粒》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
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
2、当时的天气怎么样?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
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有话说的环境,幼儿在与环境、老师、同伴的互动中自主的、自在的发展,同时在进行此活动时我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从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 ,抓重、难点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较好的发挥作品的功能。
设计意图
千奇百怪的动物历来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对神奇的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探索欲。尤其是到了大班,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显得更加浓厚,于是,我们和幼儿共同开展为期三周的动物之旅,让孩子们感受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初步具有保护动物的生态环保意识。
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幼儿和家长热情高涨,提供了很多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我们把这些资料集中在区角内,谁知几个孩子在大背景图上(老师设置的局部区角环境)摆放起动物图片来,说是玩动物园的游戏。我突然眼前一亮,有一首绕口令《动物歌》不正是眼前的情景吗?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认真学习能使幼儿口齿灵活,在我们花园幼儿园以语言为特色的背景下,绕口令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在主题和幼儿的双重背景下生成了此次教学活动,绕口令《动物歌》。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尝试讲述绕口令,学习发清读音相近而且易混淆的音:虎、鹿、猪、兔、鼠。
2.初步掌握绕口令的讲述方法,激发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3.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
1、教具:背景图与插入角色(虎、鹿、猪、兔、鼠);相声演员表演绕口令的视频。
2、学具:幼儿人手一套指偶(带有方位图的手套和带有刺毛皮的动物指偶)
活动过程:
(一)、看看、找找、说说1.在这片美丽的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搞清方位)
2.这里躲着一些小动物,在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等我数到三,再把眼睛睁开(幼儿闭眼的同时,教师抽露动物的头部)。
3."一、二、三!"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着谁?(以幼儿的话自己说,教师用儿歌词句小结。)
4.大家数一数,有几只动物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5.我会用一个字来说这些动物的名称(示范:老虎,我会用一个字说"虎")。谁的本领大,也会用一个字来说?(集体练习相似音)
(二)、听听、念念老师把动物和我们捉迷藏的事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动物歌》。
1.教师示范朗诵。(平常速度)
2.幼儿练习。
(1)看谁本领大,会看着图片,自己读这首儿歌。(教师按照顺序点图,帮助幼儿自己练习儿歌)
(2)重点练习五个动物名称的发音。
(三)、知道绕口令的特点
1.现在老师来念《动物歌》。这回请你们仔细听,老师念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快速示范,让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念得更快)
2.你们会像老师一样念得又快又对吗?(请个别幼儿表演)小结:原来儿歌里有些字的发音很像,很难读,念这些字时,舌头动来动去很拗口,念得快容易出错,这种儿歌,我们叫它绕口令,绕口令虽然难念,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学,经常练,舌头就会变得很灵活,就会练得又快又对。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声演员他们的表演。
3.播放相声演员表演绕口令的视频。(让幼儿从规范的表演中得出绕口令的特点)他们表演得好吗?好在哪里?(又快又对)他们也是慢慢练才会越说越棒的。
4.引导幼儿又快又对地念绕口令。(用拍手的节奏)
(四)、示范仿编过渡语:小动物说小朋友的本领真大,会把捉迷藏的事念成绕口令。这次小动物要重新换个地方躲起来,看谁本领大,能找出来,还能用绕口令的句子进行回答。
教师更换动物躲藏的位置。(虎鹿对换,鼠兔对换,猪不变)
1.一、二、三,眼睛睁开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躲着谁?
2.老师把小动物捉迷藏的事,重新编成了一首新的绕口令。(示范编的同时,暗示幼儿按方位学习仿编)
(五)、在动手操作中学习仿编,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的本领真大,学会了自己编儿歌,老师很高兴,现在奖励你们每人一套指偶,请你们自己和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一边玩,一边编一编。
2.幼儿人手一套学具,自由摆放动物,自己用儿歌的语句进行表达。
3.请两名幼儿(与教师排序不一致的)表演自己编讲的绕口令。
还有好多小朋友想玩一玩,念一念,我们把它们带到区角里去玩吧!
附:绕口令《动物歌》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屋里一只猪,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兔鼠猪。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感受其节奏、韵律。
2.认读汉字:杂 货 店 洗 钟表。
3.激发幼儿仿编儿歌的愿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带有节奏型的儿歌。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儿歌--大街上。
提问:
(1)儿歌里人们开了那些店,这些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认读:杂货店、洗、钟表、饭。
(2)如果让你开一家店,你最想开什么店?为什么?
3.再次欣赏后
提问:这首儿歌与我们平时学的儿歌在念法上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跟随录音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
4.出示带有节奏型的儿歌内容让幼儿学习
流程:由慢——快——用铃鼓伴奏
5.集体仿编一首长长的儿歌《大街上》
6.延伸活动:创造、想象画——大街上。
活动反思:
《大街上》是二年级书上的一个内容,在这课的内容里,主要让学生在了解遮挡关系的基础上画出大街上热闹的情景。
在讲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大街上走时,都会看到什么,学生说,有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有人,大人,小孩等,还有楼房,大树,还能看见天上的太阳,云,小鸟等。
我说,这么多的景物,该怎样表现在纸上呢?你有没有想过,当你站在某一个角度观看时,你看到的景物都是什么样的呀!楼房有前有后,汽车也不总是一个一个的过,有时也会重叠在一起,还有人物有时也会走在一条线上,那这些情况我们该怎样表现在纸上呢?
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说你们想象一下或是看我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而是做出了一个决定.
我想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这个遮挡关系。由于二年级的学生位置是按小组分的,于是我说,咱们从刚才咱们说的那么多的景物中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如:两栋楼,两辆汽车,两棵树,两朵云,一个太阳。两个一样的东西得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便于区分。然后组长分给每一个组员一个任务:每人做一样东西。这样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这几样,这样又节省了时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没半节课的时间,小组长啊纷纷向我报告说已经做完了。于是我让学生进行演示:两辆一样的一前一后,或是一样露出半个,一个遮挡另一个,然后再按着这个关系画一下,画完后,再换另一种遮挡关系,在画一下。自己动手,摆放不同的遮挡关系,这样,学生自己随意摆放还能了解到不同的遮挡关系出现的效果。
一节课下来,学生反应还行。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并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词语柔柔地和甜蜜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诗歌配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梦的意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熊在床上睡着了,那让我们像小女孩一样甜甜地睡一觉吧!(播放音乐)
师:你们有没有做过梦?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你们想知道我梦到了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二、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师:小朋友们,在我的梦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都变成了谁?
三、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完整朗诵诗歌。
你听到我都梦到了些什么?
四、演示课件,分段欣赏
我们一边听着诗歌,一边把梦中的花朵、太阳它们都请出来好吗?(教师分段演示)
1、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
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会了我什么?
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开心么?你们怎么知道的?
五、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体验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1、师:我们又听了一遍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师:看着这些美丽的画,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最美?(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
六、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1、师:小朋友们,老师的梦美不美?你们喜欢么?那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吧。
2、师:在你自己的梦里,你们都变成了什么?又遇到了谁?(引导幼儿独立仿编)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温柔、甜美的声音把我们自己梦大声说一说。
七、活动总结。
教师: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有这么多的甜蜜和美好的梦,老师祝你们这样的梦可以一直拥有。(播放音乐结束)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理解、欣赏古诗,学习古诗。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小鱼头饰,用幼儿自画自剪的小鱼及许多莲叶布置成“莲池”的场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
活动过程:
1.模仿小鱼游来游去,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
幼儿扮演小鱼,在音乐声中自由、欢快地游戏。
2.参与情境表演,在游戏中感受并尝试理解古诗中的词句。
(1)欣赏“莲池”场景,体验首句:江南可采莲。
教师用幼儿自画自剪的小鱼及许多莲叶布置成“莲池”的场景,并为幼儿简单介绍江南美景,同时轻柔地朗诵首句“江南可采莲”,请幼儿欣赏。
(2)“小鱼们"欣赏“莲池”中的莲叶,感受莲叶茂密的样子,体验第二句:莲叶何田田。
教师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莲池”中的莲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小鱼”们在莲叶中间游戏,体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
引导语:可爱的小鱼们,让我们一起在这碧绿的莲池中游来游去,自在地游戏吧。
(4)听指令,做游戏。
分别出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请小鱼们在方向盘的指示下向四个方向游戏,体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完整地欣赏、学习古诗。
(1)在音乐声中,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请幼儿欣赏。
(2)师幼共同朗诵古诗。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读这首诗,你看见了什么?原本以为这个问题会有些难度,可没想到孩子们居然也能够绘声绘色地描绘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并且也很贴切诗歌的内容。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谈谈:你最喜欢什么?大多数的孩子都对文中的小鱼很感兴趣,于是,老师便就势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最后五行,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快乐,指导学生的朗读。紧接着再结合书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莲叶何田田”的美丽景色并指导第一句的朗读。最后,老师又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诗歌描绘的美丽的景象,再顺势指导学生朗读全诗。
1.古诗的语言比较精练,有些词句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能把握教学“度”。现在,老师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更要学会设定适合学生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不可“揠苗助长”。
2.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使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并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
3.教学时,要学会使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次教学中指导朗读时,老师采用了“和老师比一比”的方法,结果发现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练习朗读时表现得非常认真。
活动目标
1. 通过仔细听辨录音的声音,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想像,激发幼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叫声。
2.通过电脑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参与讲述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又快又好地说动物,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并对部分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有一些了解。
2.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动物声音的磁带,各种动物名称字卡、叫声字卡若干,动物头饰、拼图若干。
活动方法
1.类比法。 2.激发法。 3.习惯改变法。 4.直观表达法。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讲述:这是谁的声音?
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辨别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有不同说法的幼儿)
(二)游戏找动物。
指导:再请幼儿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动物声音请幼儿随意拿动物名称字卡或叫声字卡到活动室周围找相应的动物图贴上,边贴边能大胆、流利地讲述。如:这是小鸡叽叽叽,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咕咕叫的是白鸽,白鸽的毛雪白雪白的。(激发幼儿根据动物声音、外形特征等进行描述,表扬说得快、说得多、说得与众不同的幼儿)
(三)发散性思维讲述森林里的动物。
指导:请幼儿说说森林里还有那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叫的,它们的外形、叫声会给人怎样的感觉。(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说的范围越广越好)
(四)创编讲述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怎么啦?
指导:让幼儿重点听几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根据动物的叫声、形象特征、活动特征来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创编故事。如:森林里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它慢悠悠地边走边看,正在找食物呢。忽然,它昂头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原来它看见了一只兔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讲述的情节离奇、丰富的幼儿)
(五)表演活动动物联欢会。
指导:
1.请幼儿听音乐进行大胆想像,用身体语言来表演森林里的动物在干什么。
2.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自由表演。
各领域渗透艺术:音乐活动歌曲《可爱的小动物》。美工活动泼墨画《动物联欢会》。健康:体育游戏猎人和动物。科学:动物世界。
(六)生活中渗透有意识地带幼儿到动物园观察和认识各种动物,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七)环境中渗透周围张贴各种动物图片,供幼儿观察、认识。
(八)家庭中渗透
1.请家长带孩子到动物园里去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
2.请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看《动物世界》等节目。
3.请家长和孩子进行说动物比赛,看谁说的多,说得好。
活动反思
一、激趣引入
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自己质疑,“冬天到了,人们怎么过冬?那可爱的小动物又如何过冬呢?”从儿童有兴趣的话题导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课堂。”接下去,我引导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边读边找答案,使学生做到有目的地去读书。
二、以读代讲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通过充分地默读、小声朗读自主获得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通过读第二自然段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了解到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喜鹊在当地搭窝过冬。通过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的语句,学生体会到了青蛙冬眠过冬的方式。三、在表演中体验、感悟喜欢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教师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比如在教学“冬眠”时,我请小朋友上来扮演青蛙,表演青蛙和小蚂蚁的对话。通过小朋友的表演、评价,知道了青蛙冬眠时应该是不动的,因为青蛙冬眠是不吃不动的。如果能让学生表演一下青蛙冬眠的动作就更加深了对“冬眠”这个词的理解。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在图标的帮助下掌握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问答句式的结构特点。
2.乐于倾听、交流关于春天的感受,丰富有关春天的经验。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乐趣。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图标:问号3个,娃娃脸1个,跑、跳、飞的形象图各1个,小草、小花和小朋友的笑脸若干。
2.幼儿已观察过春天的景象和变化,有一些关于春天的经验感受。
3.活动可以选择在幼儿园内有花有草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活动。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幼儿回答问题的语言尽可能完整,并从不同的角度来交流)
(二)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交流春天的感受,引发幼儿对春天产生更多的联想。
1.教师逐个提出问题: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感受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3.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仔细倾听并判断同伴讲的内容是否是春天特有的现象,以及讲得是否明白。
(三)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教师:春天这么美好,春天是怎么来的呢?
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我说的春天是怎么来的?
4.教师有感情地朗诵第1段诗歌。
5.教师:春天怎么来?(根据幼儿的回答,按诗歌的句式摆放好图标)
6.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问号、草、跳动的形象等图标。
7.教师:看着这些图,你们能不能模仿第1段诗歌的句式,说出第2段诗歌?
8.教师请其他幼儿比较仿编的诗歌句式和第1段诗歌的句式是否相同,并补充完善仿编的内容。
(四)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诵诗歌。
1.教师手指图标,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2.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教师逐步地减少图标和退出朗诵。
(五)感受、体验诗歌问答句式的结构特点。
1.教师手指图标:这首诗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讨论:我们应该怎么朗诵问句和回答的句子呢?
3.集体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表现出问句及陈述句的不同。
(六)游戏“你问我答来朗诵”。
1.教师提问,幼儿集体回答,共同朗诵诗歌(可以互换角色进行)
2.分小组进行回答朗诵或分男孩和女孩朗诵诗歌。
活动反思:
清晨,每当我走进学校,看见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时,我总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通过《找春天》这一课,使我对学生、对春天有了更深的理解。
《找春天》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找春天、画春天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春天的典型景物,掌握组织画面的简单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本着创设宽松、互动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们的能动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努力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学到知识。
通过《找春天》在课堂的成功讲授,证明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学生们在这样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能够各抒己见,言行中充满了对找春天、画春天的喜爱,对创作春天画面的高涨欲望,这种热情甚至动摇了我原本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方案。例如,在学生汇报资料之后,有一个画春天景物的环节,原本只是想画完就完,就在这时一个孩子突然举手,急切的目光告诉我,她有事要说,我走近她,她示意我俯下身,孩子神秘地小声在我耳边说:“任老师,我听见春天的景物在说话。您听,小鸟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化了,路边的小花开了。”我适时地改变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增设了倾听春天的声音这一环节,学生们参与的热情空前的高,有的孩子说:“小松树说:春天到了,我又长高了!”有的说:“我听见小草在说:春天到了,我要长得更加强壮!”还有的说“任老师,我听见河里的小鱼在说: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化了,我又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在孩子们幼稚的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春天的理解与热爱。再例如,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原本打算了将学生的作品连成一片,成为一幅描写春天的长卷,但是话一说出,立刻遭到了孩子们的反对,他们建议我将每一幅画想象成火车的车厢,最后将全班同学的画连成一列满载春天信息的列车,它将春的消息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孩子们的想法多好呀!我们当教师的总是在说,兴趣是如何的重要、兴趣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把金钥匙、我们要运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DD。通过《找春天》这一课,我认识到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蹲下来,走近学生,溶入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情感,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比教师更清楚“如何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孩子们的见解经常让我惊叹不已,孩子们对春的理解、对春天的热爱常常是我们不能企及的。
孩子、学生、春天让人无限遐想的主题。
目的:
丰富幼儿的词汇,能使幼儿能把一句话说完整,学会如何去组织语言。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准备:
1.各种卡片,内容可包括:太阳,卡车,桌子,消防车,衣服,床,皮球,自行车,树,房子,小女孩,小男孩,月亮,手套,窗,花,椅子,汽车,袜子,救护车,书,伞,生病,邮递员等。
2.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
游戏规则:
1、每个小朋友拿出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图案讲一句话,如果讲不出就换一个小朋友讲,如果讲的好就可以再拿另一张卡片继续讲,手中的卡片最快没有的为赢家。
2、给每个小朋友每人5-6张卡片,两人一组进行游戏。如:小朋友甲出有太阳的卡片,小朋友乙出有花的图片,甲可以说"太阳公公把花照"就可以过关,然后可以继续换卡片造句。
注意:
教师巡回观察,必要时可进行帮助与辅导。
在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要对卡片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幼儿喜欢听故事、喜欢讨论新的问题,爱刨根究底,根据故事的提示和要求能进行较丰富的联想,让幼儿通过猜猜、听听、想想等形式感受理解故事内容,创编合符情理的故事情节,力求使每个幼儿能自由、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
活动目标
1、 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2、 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 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仔细观察图片,能创编出合理的故事内容。
难点:对自己创编的内容能连贯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兔子,乌龟的头饰。
2、场景。
3、故事情节泛画。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参加过比赛吗?
幼:参加过。
2、师:那么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你们想看吗?
二、激发兴趣
1、出示范画,让幼儿仔细看范画。
师:问幼儿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哪里?[.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幼:兔子、乌龟、猴子等。它们在森林里。
师:乌龟和兔子在争论什么?
幼:乌龟说它跑的快,兔子说它跑的快。于是它们决定进行比赛。
2、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高兴的大喊:“快来看呀!兔子和乌龟开始赛跑啦”。
师:你们猜一猜龟兔赛跑的结果会是怎样?为什么?
幼1:我觉的这次比赛肯定是小兔子赢。因为小兔子的腿长,跑的快,而乌龟的腿短,还有壳,跑的慢,会输的。
师:那么你对小兔子充满必胜的信心。
幼2:我猜这次一定是乌龟赢。因为兔子想自己跑的快,就可能骄傲,所以小兔会输。
师:你们的预测都很有道理,别急,想去观看这场激烈的比赛吗?
三、想象表达
1、“运动员入场”再一次出示范画,让幼儿看一看这些运动员精神饱满的在场地上。
师:瞧、运动员真神气,你们有什么想对它们说吗?
幼1:我想对乌龟说:“乌龟你一定要有自信,一定会拿金牌的”,加油!
乌龟:我一定努力,一定会拿金牌的,你放心。
幼2:我想对小兔说:你不要自以为跑的快,看不起乌龟,不要骄傲,一定要赢乌龟噢!
小兔:你们放心,我会跑过乌龟的,一定会拿金牌的。
师小结:看来,它俩对今天的比赛特别有信心,祝它们成功吧!
幼儿集体高呼“加油——加油”!
四、讲述故事
1、老师看图进行讲述故事,让幼儿注意听,然后进行引导,让幼儿进行讲述。
2、老师和幼儿一起看图进行复述。
3、请个别幼儿看图进行复述,老师进行引导。
五、活动延伸
1、请幼儿进行表演。
2、把今天所学的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是根据大班语言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幼儿比较喜欢小动物所以设计的本节教学活动、大班幼儿对故事的接受能力比在中班时有所增加,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激发兴趣、观察及想象表达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开始通过提问、个别幼儿表演,开始通过 谈话导入、出示范画等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提问、个别幼儿表演达到了教学目标,通过提问幼儿,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
故事 《龟兔赛跑》
有一天,森林里的动物们都聚在一起,在争论自己跑的快,小兔子说:“我跑得快”。乌龟说:“我跑得快”。于是小兔子说:那么我们俩个比一比谁跑得快好吗?乌龟说:比就比,谁怕谁。动物们大声喊:“小兔子和乌龟要进行赛跑比赛啦!快来看呀!”于是小兔子找了大象当裁判。
瞧,俩位运动员雄雄纠纠、气昂昂地来到了比赛场地,大象告诉它们比赛规则,小乌龟想:“我一定要努力,这次我一定要拿金牌”,而小兔子呢?他想:“你的腿短,爬的慢,而我一定会赢的,金牌吗?自然是我的啦”!只听见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小兔子跑得很快,把乌龟甩在后面,小兔子心里特别高兴,小兔子跑了一会不知怎么了,头不停的往后看,突然它停下来,大声喊:“乌龟快跑,你一定能行的,我等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说完它就跑到乌龟跟前,与乌龟一起跑,不一会儿,小兔子与乌龟一同到了终点。动物们被小兔子的这种珍惜友谊的精神感动了,裁判员给它们颁发了奖杯。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并且愿意进行语言交流。在设计活动时,为他们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从而,大胆的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学会欣赏和创编诗歌。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都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诗歌内容,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和运用叠词来丰富语言。
2、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引导他们勇敢自信地进行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以蓝天、树林、草地 、河水、花儿、幼儿园为背景的挂图一幅。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的小图若干。
3、含诗歌一首的挂图一幅。
4、自制词卡“家、白云、小鸟、蝴蝶、鱼儿”
5、“家”的录音磁带,图画本,彩笔。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 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都有哪些景物?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边朗诵边出示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 小朋友贴到背景图上。讨论:根据诗歌小朋友想一想,他们的家在哪呢?
3、播放录音磁带引导幼儿想象诗歌优美的意境。
4、出示“含诗歌一首的挂图”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读。
5、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读。
6、启发幼儿给诗歌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二、认读汉字阶段。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说出图片上是什么?
2、出示字卡和小朋友一起认读。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
1)诗歌里讲了哪些家?
2)诗歌里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
2、表演游戏:教师播放录音,幼儿戴着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3、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例如:蓝蓝的天空是( )的家,密密的树林是( )的家。
或者( )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4、幼儿创编后,教师记录,再交流创编诗句。
四、活动延伸。
快乐的幼儿园是我们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都应该关心爱护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很漂亮,现在就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下吧!幼儿随意画,教师巡视。
教学反思
这节语言活动课我采用了对话法,图示法,表演法,创编法,完成了教学目标,幼儿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了解了客观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
优点:1、整体设计结构紧凑,重点突出,幼儿参与性很高,思维得到开阔。
2、和孩子说话亲切,适合年龄特点。
3、能为幼儿创造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表机会。
不足:1、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对幼儿好的词语没有充分的总结,失去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
2、朗诵诗歌最好配乐。
3、创编诗歌部分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创编不是很理想。
通过教学反思,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学习的。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的爱。
2、能大声诵读诗歌,并根据经验仿编诗歌。
3、识读汉字“妈妈”“太阳”“月亮”“星星”“春天”。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自制“宝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问好。
2、师:今天汤老师能认识你们心情特别好,想送你们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嗯,送什么呢,送一首好听的歌吧。歌名老师暂时保密,有会唱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唱,师幼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3、师提问:
(1)这首歌里唱的是谁?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呢?
(2)你们觉得妈妈好不好?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妈妈好呢?(引导说出妈妈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幼儿讨论后回答。
二、学习诗歌。
听你们自己的妈妈都很勤劳能干,又那么爱你们。有个小朋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还给妈妈编了首好听的诗歌呢!名字叫《妈妈》,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教师配乐朗读一遍诗歌。(出示《妈妈》图文并茂的课件)
2、师: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诗歌里说妈妈是家里的什么呀?
为什么说妈妈是家里太阳?月亮?星星?春天?
3、师:你们听的可真仔细,说的这么好。老师想请你们和老师一起说下这首诗歌,可以吗?(师、幼齐读诗歌)
4、师:有你们和老师一起读,诗歌变得好听多了,你们自己来一遍行吗?(幼儿读诗歌)再次出示《妈妈》图文并茂课件。
三、游戏巩固复习诗歌。
师:你们这么优秀,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出示宝盒)这是一个宝盒,它的咒语是“宝盒,宝盒,变,变,变”,说三次咒语它就会变出很多东西。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看它今天能给我们变出什么!
1、当幼儿抽出变出的字卡时,复习诗歌句子。例:抽出太阳字卡,教师问谁能把诗歌里有太阳的句子找出来。
2、教师抽字卡,幼儿念诗歌。
四、纺编诗歌。
教师:宝盒想考考我们,可没有难道我们,它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小朋友为什么要给妈妈编诗歌吗?(爱妈妈)你们爱妈妈吗?(爱),那请你们也来给妈妈编一首好听的诗歌好不好?
1、小朋友说妈妈是家里的太阳,月亮,……,你们觉得妈妈还是家里的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纺编诗歌。
教师根据幼儿纺编内容整理总结诗歌。
五、歌表演《我的好妈妈》。
1、教师:你们太聪明了,能编出这么好听的诗歌,妈妈为了我们做那么多事情,多辛苦啊!以后小朋友要听妈妈的话哦!为了感谢妈妈,我们一起唱首歌《我的好妈妈》送给妈妈吧,还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表演。
2、师幼一起表演《我的好妈妈》。
附诗歌:
妈妈
妈妈是家里的太阳,
每天都是她最先起床!
妈妈是家里的月亮。
每天晚上她都很忙!
妈妈是家里的星星,
她的眼睛总是那么明亮!
妈妈是家里的春天,
有了她,家中总是暖洋洋!
活动反思:
一、表演引入,激起兴趣。
首先,通过谈话,给孩子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享受我送给他们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同时,愿意大胆的尝试表演唱。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名字和歌曲中唱的是谁,了解妈妈的辛苦,初步体会妈妈的好,从而为下一个环节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二、理解诗歌,升华情感
为了更好的学习理解儿歌内容,出示一个小朋友的角色,他觉得妈妈勤劳又辛苦,为了表示对妈妈的爱,为自己的妈妈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以此激起幼儿爱妈妈的共鸣,激发幼儿渴望了解、学习诗歌内容的愿望,并能认真的倾听我朗诵诗歌《妈妈》。
听完朗诵,我通过启发提问,加深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鼓励幼儿大声地跟读诗歌,以此表达对妈妈的爱并加强了对诗歌内容的记忆。
这个过程中课件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妈妈”“太阳”“月亮”“星星”“春天”这几组词通过配图后,幼儿对它们更是有了很深的印象。为游戏环节打下了基础。
三、游戏激趣,轻松认读
宝盒的出现,充满了神秘感。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对游戏活动充满兴趣。
在这里,幼儿的兴趣可以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抽字卡”。当幼儿抽出宝盒里的字卡,并能正确认读时,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时,我让幼儿又一次在轻松地氛围中复述诗歌中的句子。以游戏的形式复习了诗歌内容,轻松认读了汉字。
四、激发想象、仿编诗歌
每 个幼儿心中的妈妈都是不一样的,以问题“小朋友说妈妈是家里的太阳,月亮,……,你们觉得妈妈还是家里的什么?”引起思考讨论,让幼儿更多的了解了妈妈的伟大、辛苦,进一步升华爱妈妈的情感 。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缺乏,仿编诗句的内容单一,不够丰富,很多孩子没有参与到仿编的过程中。
最后,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伟大;深深感受到了妈妈的爱。通过歌表演《我的好妈妈》,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和关爱。
在整个活动过程,我始终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实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游戏、讨论、表演等各种手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能够通过诗歌内容体会 “母爱”的伟大,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从而学会在生活中感激、关爱妈妈,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幼儿的整体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升华。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以边听边理解、边体问探究的方式,理解老奶奶和老爷爷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感受与同伴互动学习的乐趣。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及舒缓的背景音乐磁带,录音带。
2、幼儿用书:《鸟窝》
活动过程:
一、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愿望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鸟窝》。
(边讲边书写出《鸟窝》两字,让幼儿自然识字。)
二、边理解边听,并提问边探究的方式,帮助幼儿逐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人物爱鸟的情感。
教师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结合幼儿用书画面,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三、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他们用爱心为鸟儿营造出一个美丽安宁的家园,同时也为人类营造出一个鸟语花香、有声有色的世界。善待鸟类,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四、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配乐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鸟窝》,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采用边听边理解,边提问探究的方式,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事《鸟窝》,它以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我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设计了此次活动。我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活动目标:
1、了解天气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了解气象知识,激发幼儿观测天气的兴趣。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生活现象图片:晒衣服、打羽毛球、放风筝、渔船出海
2、儿歌《天气预报》及投影片
3、气象站投影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谈论本周的天气(5)
导语:老师看到一则新闻,题目是“早春乍暖还寒,浙江春茶受‘伤害’”,就是说刚到春天,这天气是忽冷忽热的,不仅很多小朋友都生病了,连浙江那边茶叶的种植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天气。
提问:今天是什么样的天气?这一周还出现了哪些天气?(晴天、刮大风、阴天和下雨)
追问:你们以前还遇到过其他什么类型的天气?<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下雾、下雪、下冰雹、台风、霜冻)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天气情况,如:晴天、多云、阴天和雨天等。
二、看图讲述(10’)
(出示反映晒衣服、打羽毛球、放风筝、渔船出海等生活现象的图片。)
导语:你们觉得天气有没有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啊?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提问1: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做这件事情需要什么样的天气?什么天气会影响人们做这些事情?(每张图片请1-2名幼儿回答)
提问2:怎样的天气会给人带来灾难?你还知道哪些灾害性天气?
小结:气候的变化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万物生长需要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但是天气过冷或过热并持续很长时间,雨水过多或过少都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播放灾害天气的图片:旱灾、涝灾、雪灾、冰冻灾)
三、儿歌续编(10’)
1、兴趣激发
导语:人们为了应对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减少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损失,就做了一件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天气预报、天气预测)
提问:除了收听天气预报,还可以有哪些方法了解天气情况?
(看云,如朝霞有雨晚霞晴;观察小动物)
2、看图片,讲儿歌
导语: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中有许多会预报天气的小能手呢!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来预报天气的吗?
(老师播放蜜蜂采蜜、蜘蛛织网、蜻蜓低飞的图片,让幼儿辨认与天气的关系。)
蜜蜂采蜜忙,晴天太阳亮;蜘蛛织网忙,阴雨转晴朗;蜻蜓四处飞,大雨雷电闪……
3、儿歌续编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小动物会预报天气吗?
追问:我们能不能也像儿歌里面的,把每种现象用十个字表达出来,前面五个字表现动物的行为,后面五个字表现天气的变化。把儿歌编长一些?
(蚂蚁搬家忙,出门带雨衣;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田螺浮水面,风雨不久见;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青蛙叫得欢,必有大雨天……)
四、了解气象站(5’)
播放气象站的投影片,老师来讲解气象站的设备及气象卫星。
导语:我们现在所收看的天气预报就是由气象站里测出来的。你们气象站是什么样子的吗?
活动延伸:
世纪公园附近就有气象站,周末有空时可以让爸爸妈妈带着去参观一下。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重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老师积极的回应。在这次活动中,我尽量的鼓励幼儿进行发言,但是一些幼儿的回答比较偏离我想要的回应,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适合的言语来进行回应。另外,当幼儿对小动物可以预报天气没有概念时,我所讲的似乎对他们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儿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儿歌续编这个有难度的环节就一时不能继续,好在当一位幼儿有了正确的回应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终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来。我想下一次再让他们进行类似的儿歌创编时,效果会更好一些。
另外,幼儿对气象站的兴趣浓厚,以后可以找机会给他们仔细讲一讲里面的故事。最好是带他们进行实地参观,一定有不同的体会。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小动物寻找合适的“伞”。
2、初步理解和学习诗歌,并在此基础上仿编诗歌。
3、通过想、看、听、讲来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好意境。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蝴蝶、蚂蚁、小青蛙、小兔、红花、荷叶、树叶、蘑菇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导入主题
1、 教师提问,引出主题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了许多小动物。看,谁飞来了?(蝴蝶) 谁走来了?(蚂蚁),
那一跳一跳的是谁啊?(小兔),还有谁也来了?(青蛙)
他们玩的正开心呢,突然下起雨来了,哗啦啦,哗啦啦。
下雨的时候你们怎么躲雨的呀?(雨伞、雨衣等)
可是小动物们都没带伞,我们快快帮小动物们找个地方躲雨吧!蝴蝶可以到哪里躲雨呢?
(各种动物逐个提问,如果没有自己要的答案,就说“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老师把大家说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编成了一首诗歌,请你们来听听
(一边念,一边出示“伞”)
《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撑开美丽的伞。
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伞,
黄黄的树叶是蚂蚁的伞,
绿绿的荷叶是青蛙的伞,
白白的蘑菇是小兔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二、 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感受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提问,幼儿感受诗歌结构
啊,小动物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伞,而且都非常漂亮。老师现在想请考考你们了,
刚刚的老师用了什么好听的词来形容花朵了呀?(依次提问树叶、荷叶、蘑菇)
啊,这些词都非常的好听,那我们一起把刚才诗歌念一边吧(教师主要负责前两句和后两句,中间三句由幼儿负责)
2、 幼儿分角色朗诵诗歌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小游戏,请你们在心理先想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这首诗歌里的哦。待会儿我们一起念诗歌,
轮到哪个小动物出场了,就请你们模仿那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躲到自己的伞下面来。
三、 仿编诗歌
1、教师提问,扩展幼儿经验
小朋友们想想,红红的花还能是谁的伞呀?蝴蝶还能把什么当做伞呀?(蜜蜂,树叶)
那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小动物需要伞呀?他们可以拿什么当伞呢?
2、教师及时整理,组合成新诗
活动反思:
1、在请幼儿进行创编过程中,没有进行举例,而是请幼儿自己直接进行创编,提高了难度。
2、在请幼儿熟悉儿歌时,请幼儿一边模仿一边上台,站在“伞”的旁边,没有意义,可以请幼儿直接在座位上起立。
3、在请幼儿进行创编时,幼儿始终围绕教师所展示的图片,而不能发散思维。此时教师应及时将图片撤离,在熟悉诗歌的最后阶段就可以将图片撤离。
4、在游戏阶段,可以增加伞的数量,并散落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并自然引导诗歌创编。
5、在诗歌创编的过程当中,教室分阶段请幼儿创编,首先是一句,然后是两句,这对幼儿来说难度提高,可以分小组共同创编,并将他们的成果用图画展示分享。
活动目标:
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观察发芽的树。学会歌曲《小燕子》
活动过程:
⑴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鼓励幼儿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受,感知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
⑵花草、树木怎么了——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
同幼儿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小草变绿了,大树长出了绿芽。
⑶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a、“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请幼儿一一说出来。
b、引导犹如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c、全班演唱歌曲《小燕子》
⑷带幼儿到户外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对春天的话题很感兴趣,对于老师的问题都能做出积极地反应,想法很多。图片不够形象。图片和文字结合,有助于幼儿对汉字的掌握。
活动设计背景
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选择了这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能以散文中的形式来表述
重点:让幼儿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颜色或者梦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一份、花篮一个、花、钢琴曲《卡农》、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1.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直接切入主题。
2.是谁让你们做梦的呢?
3.教师小结:原来是梦姐姐让我们做梦的呀。(出示课件,并介绍梦姐姐: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她的胳膊上总是跨着一只轻巧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一到晚上,梦姐姐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
(二)欣赏散文
1.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散文诗,听一听,都是谁做梦了?
(第一遍)评析: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种种颜色,体验多彩的世界,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多通道感受散文诗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2.感受她们做梦的呢?它们都梦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第二遍: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出示小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
评析:本环节采取了开放式的提问,老师再次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以及梦到的景物图片一一按散文内容的顺序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记忆散文内容。此时,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正确答案的出来,而是鼓励幼儿尽可能的讲述梦的内容,不强求答案的正确度、完整性。当有些答案幼儿无法讲出时,我给予了丰富知识的机会。
3.它们的梦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4.这么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第四遍)评析: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散文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散文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使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幼儿创编散文
1.梦可真美啊,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梦姐姐,送花给你们,让你们也做很美的梦,好吗?
2.播放音乐。“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自己彩色的梦。
3.那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给你了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些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说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跟梦姐姐说一说。
4.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X颜色的花,我会做一XX颜色的梦,我梦到了……
5.小朋友做的梦可真美啊,我们再去把你的梦说给别的班的小朋友听一听。
教学反思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能够用表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欣赏诗歌的快乐感受。
3、能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舒缓的音乐磁带,《快乐的小屋》诗歌磁带。
2、教师绘画一幅大森林的背景图,并将诗歌中的角色:小朋友、小屋、萤火虫、小蜘蛛、小麻雀、纺织娘、蛐蛐和小蚂蚁制作成可以粘贴的卡片。
3、小朋友、萤火虫、小蚂蚁的头饰各一个,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随音乐“郊游”将幼儿带进活动室。(活动室四周布置柳条,桃花、地上洒满鹅卵石等)
1、教师:孩子们,今天天气这么好,春天这么美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屏幕上出现大森林图片)孩子们你们看我们到大森林了,大森林真美啊,我们就在这休息会吧。
2、室幼共同坐在垫子上,师:小朋友你们看大森林美吗?你们喜欢大森林吗?大森林里会有什么?
3、教师做突然发现状:孩子们你们看这里还有很多鹅卵石呢,真漂亮,你们说鹅卵石可以用来干什么呢?(铺小路、搭建小屋、放到鱼缸里、鹅卵石艺术等)
4、放课件:快乐的小屋。教师:用鹅卵石搭建的小屋虽然漂亮,可我觉得还不够完美,看,屋子里黑黑的,窗子上光光的,周围也没有花草,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装饰这间小屋?这间小屋也吸引了一些小动物们,它们也想来装饰这间小花屋,咱们来看看都有谁好吗?(出示图片:蜘蛛,小蜘蛛会怎么装饰小花屋,它有什么本领?)逐一出示小麻雀、纺织娘,蛐蛐、小蚂蚁图片。(完整欣赏课件)这些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了小花屋,大家都感到很快乐,很高兴。我们把这些小动物做的事编成一首诗歌好不好?
5、播放背景音乐,师朗诵诗歌。
提问:
(1)这首诗歌美不美?你们想学吗?(教师教授诗歌)
(2)师幼一起有感情朗诵诗歌。
(3)给诗歌起名字。
(4)师:在这首诗歌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快乐)对,大家帮助了小花屋,把小花屋装扮的更漂亮了,大家都觉得很快乐,小花屋也觉得很快乐。那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什么是最快乐的?你做什么事情时会觉得很快乐?(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快乐的事情,对,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了,别人再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刚才小动物们装扮了一间快乐的小屋,那我们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装扮一间属于自己的快乐的小屋,我相信用我们的双手装扮的小屋,小朋友们会更快乐。
6、出示准备好的立体小屋,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装扮。(背景音乐)
7、幼儿装扮完毕。提问:你把小屋装扮的这么漂亮,你的心情怎样?你想邀请谁来小屋做客?
8、师幼围着小屋跳舞,感受快乐。
9、结束:师:让我们把这间快乐的小屋带回去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感受我们的快乐吧!
活动反思:
《小屋》是一篇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课文。作者王立春通过对童年居住了12年的小屋的美好回忆,表达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对童年生活得难忘之情。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孩子们预习课文时情不自禁地读着,笑着,伤感着。
在教学课文时,我紧紧地围绕课后的第1题“作者写的小屋里都有什么?让作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离开小屋时,作者的心情如何?”展开教学。
一、词语切入,走进小屋,感受简单的快乐。
在教学“小屋里都有什么”这个问题时,我是通过词语教学引入的。出示和描写小屋有关的一组词语“秫秸、车前草、篱笆墙、半边花儿、小人儿、费了好大劲儿”,正音,理解“秫秸、车前草”的意思后,我让学生把这些词语送到文中,引出课文的2、3自然段。让学生读一读,再说一说,你在小屋中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本段中的“北墙上挂着一面拥满半边花儿的镜子,里边有时会出现个小人儿,费了好大劲儿才弄明白那个小人儿竟是我。”这句话,来感受小屋虽然简陋却带给作者快乐。
二、趣事引路,走进童年,与作者共享快乐。
在学习五至十自然段时,首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为每件事起个小标题。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那些能反映童真童趣的句子,想像当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谈谈理解。这一部分课文的内容很长,对句子的理解如果只是一种方式,难免会显得单调。因此在教学第五自然段的句子时,我引导他们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感受,“你们在小时候也跳过这种荒诞不经的舞蹈吗?那时一种怎样的舞姿?”“你们一定也吹过泡泡吧,快把你的快乐与我们分享。”学生们都举起了手,热烈地说着他们经历,其实与作者的快乐是有相似的地方的,因而与作者很快地产生了共鸣,仿佛自己就是这小屋中的主人,再回到朗读上,读中悟情,入情地读。在教学第二件童年往事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我一个劲儿拼命地跑、拼命地飞、拼命地喊、拼命地笑。”这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啊?让学生通过词,感悟到作者的这种不想停下来的、自由自在的快乐。然而,这样的理解也仅仅是层面上的,为了更深入地感悟作者的快乐,我引读了下边的文字,又巧妙地地带出课文的第6自然段,“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呢?”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对学生来说特别新奇,让学生读过之后再展开联想,他们都会玩什么呢?再来感受作者的快乐,然后再次出现“我一个劲儿拼命地跑、拼命地飞、拼命地喊、拼命地笑。”这句话,进行回环复沓朗读,提升朗读的实效。在教学最后一件童年往事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三组句子的对比的方法,感受作者读书的痴迷。
本文的中心句是课文的第一句话“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每学完一件事,我都通过引读方式回到中心句上,感受作者的情感。
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可选择自己最觉得有趣的说。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都是个性化的,对于他们来说,体验和感悟的高低、深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能提高思维品质。如果有共识也有异见,丰富多彩而又各圆其说,那就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三、我注重写法的引导,为这次的作文打下了基础。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导语的设计缺乏新意,前半部分的处理显得拖沓,有个别地方的引导欠妥。是否应该让孩子们概括一下小标题呢? 还在犹豫中……
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孩子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和摇篮各一个。
2.音乐《摇篮曲》。
3.图片:蓝天、星星、大海、小鱼、花园。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摇篮曲》,引出活动。
教师播放《摇篮曲》音乐,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优美、温馨的意境。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
教师出示小摇篮,并请一位幼儿上来摇摇篮,鼓励其他幼儿用自己的手臂当摇篮,随着音乐摇娃娃睡觉。
师:小床是摇篮,摇着布娃娃,小床轻轻推,布娃娃睡着了。下面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摇篮》。
2.引导幼儿学习诗歌《摇篮》。
师: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篮里有哪些小宝宝?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鼓励幼儿和自己一起朗诵诗歌。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为什么说蓝天是摇篮?
为什么说大海是摇篮?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朗诵诗歌《摇篮》。
4.启发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
师:在蓝天这个大摇篮里,除了摇着星宝宝,还摇着谁呢?
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图片旁边添画相应的内容,然后带领幼儿根据诗歌原有的结构,仿编诗歌的第一段。
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仿编每二段、第三段。
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仿编的诗歌。
5、配乐朗诵诗歌《摇篮》
再次播放《摇篮曲》音乐,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朗诵原文和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1、《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
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2、本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赏感受;第二部分是学习理解;第三部分是尝试创编。重点是理解,难点是创编。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优美、温馨的意境,我采用了两个手段,先是让幼儿听《摇篮曲》,让幼儿在音乐中体味。其次是适当的体验,我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擘来当摇篮,跟随音乐来摇晃,体验妈妈哄宝宝入睡的温馨。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又通过先部分后整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创编诗歌,这样破解了难点,同时也达成了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还将诗歌朗诵贯穿始终,每一部分都能听到诗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潜移默化中将温馨的意境传递给了幼儿。
3、从幼儿参与程度来年,整节活动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参与点也比较多,特别是在创编部分,大家联想的比较丰富,创编的诗歌也有好几个版本,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教学目标:
学习层次清楚,有始有终地叙述事情
教学准备:
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秋游
教学过程:
师: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滨河公园玩了玩,你们还记得么,玩的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们还记得咱们是怎么去的么,和谁一起去的呀,谁来告诉老师
生:排队和老师一起去的
师:咱们去了看见什么了,“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做什么游戏了,举手
生:看见飞机,船,还有喜羊羊的城堡
师:咱们在那里做了什么游戏啊
生:丢手绢,洗衣机
师:咱们在回来的路上,还和外面的叔叔阿姨问好,他们说咱们真有礼貌,回来后园长也表扬了咱们,最后高高兴兴的回了教室。来把这次秋游介绍一下,先说谁带你们去了哪里,到了那儿干了些什么,回来的路上谁表扬了你们,这次秋游很快乐。
师:这次秋游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乖很懂事,下次如果还能表现好的话,咱们还一起去。回家的作业,把这次秋游画在书的第十四页。
板书设计:
谁 去什么地方 看见什么 玩了什么游戏 感受
小朋友 滨河公园 飞机… 丢手绢… 很快乐
教学反思:
在叙述整个秋游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设计意图:
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学习群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数问题。本次活动根据孩子对糖果很喜爱这一特点,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糖果资源,以让幼儿当"小工人"帮忙数、装糖果的方式,积极践行《指南》精神,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自主地学习群数,并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群数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以便应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PPT课件糖果图片、糖果实物、盘子若干;操作材料、笔人手一份。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按群数数》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2252.html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师PPT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实物操作要求
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
(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
(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4、幼儿集体操作验证,教师分别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数数的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是怎么数的?那这样数快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集中分享数数方法,教师记录并归纳小结。
师:老师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要把你们分装糖果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数数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因为一个一个数要数10次,两个两个数只要数5次,所以用两个两个数比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得快一些。
大班数学课教案及反思《按群数数》含PPT课件
3、幼儿尝试记录,教师全面观察指导。
师:你们看,每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经准备操作材料和笔。等会装糖果的时候,请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声量,并在记录纸上记录尽量多的办法。
4、集体分享记录的方法和结果。
师:请已经完成的小朋友带着你的操作材料回到位置上与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四)活动延伸,迁移运用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来数数。以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教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继续数数量更多的数。比如100、200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数会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来想一想!
教学反思:
能将物体以2、5、10单位进行按群数数。让幼儿当糖果厂的小工人,在数糖果的过程中,幼儿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数数的含义,本次活动我以设计糖果厂的场景切入主题,幼儿都能积极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戏形式幼儿很感兴趣,提供的让幼儿操作的糖果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操作探索的时候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在让幼儿操作环节前提的要求不够详细,常规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没有说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齐放框框里,个别幼儿就开始玩,虽然是大班但是我发现常规的要求还是要求,有时就因为小小的环节,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常规又慢慢的松散掉,本节课还存在着一点不足是:我没有把握整个环节的重点,让幼儿的知识经验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数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接下去我会观摩平行班的数学活动,思考我设计的合理吗,考虑周全了吗?
一、设计思路
对于《小熊请客》这个故事,大班的幼儿大多基本掌握了故事情节,熟悉人物对话,理解了故事内容,有爱劳动的感知经验,有礼貌。对于“好吃懒做”(又谗又懒)有一定的理性基础。我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表演经验,因此我把这节课设计为以下环节。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能在集体中有表情地表演出文学作品《小熊请客》中角色的动作和语言,态度自然大方。
2、能用恰当的语言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表演。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二)活动准备:
1、小熊、小猫、小狗、小鸡、狐狸的头饰各一个。
2、小盆三个,小鱼、肉骨头、小虫道具各一份,大树一棵。
3、录音机、磁带。
4、场地准备:幼儿围坐在场地四周,中间空出作为表演场地。
(三)活动过程:
1、做律动或听音乐打节拍、做动作集中幼儿注意力。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活动做准备。根据幼儿当时状态决定。
2、师:“小朋友们听过了《小熊请客》的故事,并且知道了这里面有一只好吃懒做的大狐狸,四只爱劳动、有礼貌又团结友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和小熊。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评析:通过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回忆对故事的已有经验。
3、教师扮演狐狸,再请四个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第一次表演,以起到示范作用。表演过程中不进行评价,只进行提示。
师:“老师和这四个小朋友先表演一遍,小朋友们仔细看,一会儿要给我们提出哪好、哪需要改进。”
表演后,请幼儿对老师和小朋友的表演进行评价。先请几个幼儿评价,对于评价恰当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对于评价不太恰当、或语言表述不清楚的幼儿进行引导,并表扬他们的大胆积极的参与。
评析:在这一环节,根据幼儿的已有基础,挑选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与老师示范表演,给幼儿一个初步经验。并且请幼儿评价让他们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引导他们仔细看表演,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为下个环节自己的表演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
4、第二次表演。请上五名幼儿表演,教师依然起提示引导作用,不打断幼儿表演,表演结束后先请幼儿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表扬式评价(包括幼儿的评价、幼儿的表演)。
评析:这个环节同上个环节类似,不过有一定的提升,角色全部由幼儿表演,幼儿评价,再教师评价,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5、第三次表演。评价。
评析:这个环节紧扣上个环节,继续幼儿的表演,在表演中不断积累幼儿的经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动作、语言能力。要求幼儿在表演时大胆自信。
6、今天小朋友们合作的很好,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也像小熊、小猫、小狗、小鸡那样,勤劳勇敢、团结友爱、又有礼貌。
评析:对于幼儿的表演能力给予表扬与肯定,并且加强情感教育。
7、活动延伸:师:“虽然大家没能都参加表演,不过老师在表演区准备了这个故事的道具,回来区域活动时,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到这个区去表演。;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老师还在美工区准备了这个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图片,喜欢绘画的小朋友,到这个区给大家多做一套头饰吧,这样大家可以分组到外面表演了。
评析:由于活动时间的限制,把这一 活动延伸到课外,满足幼儿的表演兴趣,照顾到全体幼儿,并且渗透到美术领域,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活动评价
在活动中每个环节我一步步逐渐提升,让幼儿的兴趣集中到活动中来。并且让幼儿通过观看别人的表演,评价别人的表演,来积累感知经验,为自己的表演积累一定的素材,不但锻炼了观察、思维、语言、动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反思:
由于活动时间的限制,把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外,满足幼儿的表演兴趣,照顾到全体幼儿,并且渗透到美术领域,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每个环节我一步步逐渐提升,让幼儿的兴趣集中到活动中来。并且让幼儿通过观看别人的表演,评价别人的表演,来积累感知经验,为自己的表演积累一定的素材,不但锻炼了观察、思维、语言、动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设计背景
一场春雨“沙沙沙”的湿润了整个大地。小朋友们欢呼着大喊着“下雨啦,下雨啦;”
有的小朋友大声的念着我教的儿歌:“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 有的睁大眼睛好奇地问我:“老师,小雨点到那里去啦?”为了满足小朋友的求知欲望,我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此活动中感受到春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让幼儿明发感受美及表现美的情趣。
2、丰富幼儿的词语,学习用“有的。。。有的。。。”说一段简单的话,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说话水平。
3、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丰富词语;难点: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活动准备
木偶台、四幅图片、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小雨点、花、草、树、小动物等等头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欣赏诗歌。
(1)、播放下雨时的声音,导入课题。
(2)、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完整地欣赏诗歌。
2、引导幼儿分段欣赏诗歌,帮助幼儿感受下雨时的优美意境及回答老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3、扩展幼儿思维,“小雨点到底跑到那里去啦?”
4、幼儿带上头饰,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是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下雨时的优美意境,小雨点就像是小朋友们的好伙伴。此活动能够针对小朋友学习语言的特点让小朋友在听、说、看、做中欣赏、感受雨天的美,使小朋友的思维得到锻炼,从而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抒发对老师和幼儿园的热爱情感。
2、让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理解词语:搀扶、天涯。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诗歌挂图、录音磁带、录音机、幼儿阅读材料人手一份。
指导要点:
1、谈话引题:请幼儿对老师说句"悄悄话"。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后,向幼儿提问:诗中对老师说了哪些悄悄话?
3、对较长较难的句子,老师作重点示范朗诵。
4、启发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要求幼儿注意掌握诗歌的节奏。
5、让幼儿用接龙或分句的形式朗诵,
6、幼儿集体表演诗歌朗诵。
活动延伸:
作为幼儿在毕业典礼上朗诵的诗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试图借助读本,让幼儿在“发现——感受——表达”这样的线索中去领略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现象以及学习用诗一样美感的语言来表达,体会朋友之间的亲密友好。!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该活动采用以下的学习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悄悄话”的活动内涵,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首先问题激趣。你有秘密会跟谁分享?你是怎样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的好朋友?你为什么愿意跟他人分享你的秘密?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悄悄话的含义。
第二环节,自主阅读。运用图式,采用两两合作阅读的学习方式,通过交流分享,让幼儿读懂图画,学习运用句式来有表情地说。让孩子们感受自己世界中温馨的悄悄话。
第三环节,合作阅读。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读。体验合作阅读的快乐。“你一句,我一句”
第四环节,欣赏阅读。目的是迁移读本的内容,为下一次拓展活动做铺垫。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孩子们说悄悄话的样子拍摄下来,不仅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而且也充分感受到说悄悄话的快乐,自然而然地就将活动中的句式运用到生活中来。在幻灯片的选择上我是从“自然—动物—生活用品”这三方面来迁移读本的,而最后“雨伞”的出现也跟读本最后一页“你在跟谁说悄悄话?”的文字相仿,不仅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的文学形式也为下一次的拓展活动做铺垫。
整个教学下来目标还是完成的比较好的,幼儿能用句式表达画面,朗读也富有表情,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活动中幼儿的阅读兴致很高,直到活动结束还意犹未尽。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都理解儿歌内容,顾爷爷在打醋和买布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2、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儿歌语言韵律美感,感受儿歌故事中诙谐有趣的意味。
3、幼儿能在图片提示下说出完整的儿歌,在老师带领下或动作提示下亦能说出完整儿歌。
4、幼儿喜欢表演儿歌的肢体动作游戏。
活动教具:
1、图卡:老鹰抓兔子
2、瓶子一个,上面写着"醋"字
3、一卷布,可用毛巾卷成一卷然后用绳子系好
4、自制老爷爷的山羊胡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切一切,串一串,烤一烤,美味的羊肉串送给xxx小朋友。
切一切,捏一捏,美味的饺子送给xx小朋友。
活动指导用语:香喷喷的饺子可真好吃,小朋友们,吃饺子我们可以沾什么吃?醋,没错,是醋。一位老爷爷家里也吃饺子,可是没醋了,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去买醋的,闭上眼睛,顾爷爷马上要来咯~
二、儿歌游戏
游戏1:儿歌表演教师戴上胡子,把醋和布放到教室里。把鹰抓兔图片挂到黑板上、以顾爷爷语气开场,用诙谐的语气和动作表演儿歌。
指导用语:咳咳咳,顾爷爷来了。小朋友们好。我姓顾,所以别人都叫我顾爷爷。我老了,记性不好了。说的话做的事转眼就忘。别人,别人都叫我什么来着?顾爷爷,好,谢谢你们告诉我。今天我还要上街打醋,对了,还有买布做衣服。边说词语边表演。
用提问方式回忆上街过程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带幼儿将整首儿歌按顺序回忆了一遍。糟了,我忘记自己是谁了?谁能帮我想想?哦。原来我姓顾。我是顾爷爷。那么我干什么去了?哦,谢谢,上街打醋又买布。我打了醋,买了布,回头看到了什么?什么?鹰抓兔?对,回头看见鹰抓兔。然后我做了什么?瞧瞧我这记性,快帮我想一想。动作提示,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我抓到兔子了么?鹰去哪里了?兔子去哪里了?小朋友们真是太热心了,那最后再帮我想一想,我的醋和布怎么样了?现在我终于记起来了,以后啊,我再也不追鹰和兔子了。
游戏2:游戏表演一位爷爷他姓顾--右手出食指上街打醋又买布--原地踏步买了布,打了醋--出右手掌,左手掌回头看见鹰抓兔--做回头动作放下布,搁下醋--手心向下,右手左手出上前去追鹰和兔--原地小跑飞了鹰,跑了兔--挥动翅膀,做小兔子耳朵打翻醋,醋湿布--右手摊开表示醋打翻,左手摊开表示布被打湿。
延伸活动:观看动画,一起感知旋律,熟悉词语。
教学反思
这是我在冬天常用到的活动课。虽然简单,但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活动,曾经有家长来问我怎样玩的“大灰狼抓小白兔”,孩子回到家中要求家长同他们玩,玩了,说一点不好,张老师的大灰狼特别好玩。在这个活动,教师同他们是一样的游戏者,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玩耍,他们不怕大灰狼,反而来逗大灰狼,拉大灰狼,让孩子真正做到了活动了身体,在活动中获得了快乐,自信。活动完后,可以拉住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小朋友的手,问他(或她):“手热了没有,脚还冷不冷”,他们都会很高兴的回答“热和了”,问他们:“好不好玩?”她们也会很高兴的回答:“好玩”。我会告诉他们:“好,下次上活动课我们又来”。通过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他们体验到相互帮助的重要。这是节比较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课。
但活动中,也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有许多小白兔跟在大灰狼身后,摸大灰狼,逗大灰狼时,教师转身要注意动作要慢,不能太快,不然小朋友躲开时,人多会相互碰到,摔倒。也要注意掌握小朋友的奔跑速度,让他们并不担心被抓住,只让他们小跑就行了,不许使尽的奔跑。让他们跑线和裂缝也是为了限制小朋友快速奔跑。我感受是让孩子们快乐的来到学校,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不但是必不可少的课,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课,它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想像我自己是一个5岁的孩子,同样渴望这样的言语交流。在此基础上,我设计本次教育活动时,出发点在于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的语言情境,因此,我将活动中“幼儿是否说得准确到位”看得不是很重,关键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同时,童话般的情境能够充分刺激幼儿的感官,为后来言语活动做准备;在最后的自由创编过程中,鼓励幼儿像小姑娘那样,大胆的将自己的诗歌念给在场的所有人听,以此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语言活动的乐趣、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家”所表达的含义。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植物、“生活区域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歌创编,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为幼儿创造大胆、自信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语言氛围、引导幼儿积极、勇敢地说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创编。
活动准备
钢琴曲磁带、背景图:森林、沙漠、海洋、北极、花园、天空等;小动物贴图、水彩笔、诗歌欣赏图片、有动物或有背景和空白的图画纸,教师创编诗句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出诗歌
预设:温暖的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放了,小燕子也飞回来了,大自然变的更加美丽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放背景音乐,师幼一起来到美丽的大森林,边走边欣赏)
预设:这里可真美,有茂密的大树、青青的小草,还有……(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地说,最好也能运用形象的形容词,例如:漂亮的房子、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河水、漂亮的花园、……)
(二)出示挂图,分析诗歌。引导幼儿理解“家”的含义
预设: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住着一位聪明的小姑娘,她写的诗歌非常好听!你们听!(画外配乐诗歌:广阔的大海是海豚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茂密的松树是松鼠的家。)
师:真好听,小姑娘仅说了那么多小动物的家,有:(教师出示挂图,并逐一分析,引导幼儿理解“家”的含义) “家”是什么地方?家是每一个人感到最舒服的地方.所有的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自己的“家”里,会感觉到很舒服、很自由自在、很安全。
(三)创编诗歌
预设:小朋友知道其他动物的家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知道动物的家:例如:狗熊的 在山洞、小鱼的家在河里、老虎的家在森林。
我们也试着编一首关于“家”的诗歌,一定很好听!
1、由教具引导,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学习创编。(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在幼儿没有充分放开的时候,教师要运用幼儿熟悉的画面引导:例如:教师出示竹林,引导幼儿说:密密的竹林是大熊猫的家!或者绿绿的、大大的、绿色的、等等都要及时肯定。
2、幼儿独立创编,教师为幼儿记录。
(为幼儿提供较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个幼儿有表现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为幼儿做符号记录,是为了展现幼儿的劳动成果,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成就和满足。从而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这里幼儿大胆地求助于在场的老师,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事先和教师说好,予以热情的帮助)
预设:清请的小河是小鱼的家、绿绿的池塘是青蛙的家、黑黑的山洞是狗熊的家、漂亮的大房子是小姑娘的家、茂密的大树是小鸟的家、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当出现非生物的家时,教师要及时并且热情的肯定,鼓励幼儿的大胆创意!)青请的小草是小花的家、美丽的花园是蝴蝶、蜜蜂、蜻蜓的家、美丽的朝阳一村是我的家!)
五、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编得这么棒,老师也想编一句。(出示挂图——地球)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所有的动物、植物、还包括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让我们的家越来越美丽,好吗!
老师知道,漂亮的五幼是五幼小朋友的家,能带老师参观一下吗?
活动反思
诗歌《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白云与天空、小鸟与树林、小羊与草地、小鱼与河水、蝴蝶与花儿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联系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帮助个别幼儿发展自己的长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长处,并能发现别人的长处。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
1、有关故事的图片及投影片,磁带。
2、操作卡片:每人一张画有各种幼儿长处的小卡片。
3、老师与幼儿进行"你有什么本领"的谈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依次出现故事中的小动物。讨论:这些小动物有什么本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二、展开
1、第一遍讲述故事(分两部分讲述)。小动物都有长处,小河马有长处吗?我们来听故事"小河马找长处"。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提问:谁在哭?他为什么哭?小河马在各项比赛中都输了,心里感到怎么样?它伤心的说了什么?小河马有长处吗?它的长处是什么?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提问:小河马为什么哭了?它说了什么?小河马知道了什么道理?
2、启发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的道理,鼓励幼儿找到自己的长处,也能发现别人的长处。
3、幼儿自己找长处,并相互讲述。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请幼儿将找到与自己长处的卡片,别的小朋友也可进行补充,帮助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发现自己的长处。
5、鼓励幼儿将自己的长处告诉大家。
三、活动结束:
小动物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互相学习,做个聪明能干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师生交流,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而展开的。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幼儿通过听故事《小河马找长处》自己有什么本领,以及有什么样的长处?从而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能将自己的长处大胆的告诉大家,从而也能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树立起自信心。幼儿通过看、讲、发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师生交流,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而展开的。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幼儿通过听故事《小河马找长处》自己有什么本领,以及有什么样的长处?从而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能将自己的长处大胆的告诉大家,从而也能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树立起自信心。幼儿通过看、讲、发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充分感受散文诗的宁静、恬美的意境。
2、了解某些动物睡觉的习惯,学习动词:躺、钻、睁、站、停。
3、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课件散文诗《睡觉》。
2.夜晚背景图一幅,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红鸟、小黄鹂睡觉的图片各一。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背景图:“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妈妈唱起了摇篮曲,小宝宝怎么样了呢?现在就请小朋友闭上你的小眼睛,让我们来听一首散文诗,题目就叫《睡觉》。听一听你有什么感觉?”
2.听配乐散文诗。
师: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
(我觉得很安静,很舒服。)(感觉很美,我很喜欢。)(我觉得要睡着了。)师:你们喜欢这首散文诗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仔细地听一听,里面有谁在睡觉?他们是怎么睡觉的?
3.再听配乐诗,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加强幼儿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
师:你听到谁睡着了?
(小白兔、小花猫、小金鱼、小黄鹂睡着了。(小鸟睡着了。淘气的风娃娃睡了。)(月亮、星星睡着了。)(待幼儿讲出动物名称即将小动物的图片放入背景中的相应位置。)师:“那么它们是怎么睡觉的呢?”
(1)师:小花猫是怎样睡觉的?
(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师:那小朋友是怎么样睡的?
(小朋友也是躺在床上睡觉的。)(引导幼儿学习动词:躺,并让幼儿学说整个句子)
(2)师:小白兔是怎样睡觉的呢?
(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学习动词:钻,学说整个句子)
(3)师:那小金鱼是怎么睡觉的呢?
(小金鱼睁着眼睛睡了。)师:那小金鱼为什么会睁着眼睛睡了?
(小金鱼本来就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因为小金鱼没有眼皮,只能睁着眼睛睡觉。)师:师鱼因为有眼睑所以不能闭起眼睛来睡觉,只能睁着眼睡觉。请幼儿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睛,体会动词“睁”的含义。
(4)师:那么小红鸟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学习动词:站,并学说整个句子)
(5)师:小黄鹂是怎么睡的?
(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黄鹂睡觉的样子。小黄鹂飞了一天,很累了,所以它就停下来在树上睡觉了。”
(6)师:小动物们都安静地睡了,月儿和星星怎么样了呢?
(月儿和星星怎么也睡不着。)(月儿和星星躺在小河的身上睡着了。)师:月儿和星星是真的落到了水里吗?
(不是。)师:那么在水了的是什么?
(是它们的影子。)(是月儿和星星在水里的倒影。)
(7)师:那淘气的风娃娃又是怎么睡的呢?
(风娃娃在天空中也睡着了。)(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不声不响地睡了)师:连淘气的风娃娃也睡了,夜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风不吹,草不要,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
这么好听的散文诗,你们愿意再来听一遍吗?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
4.再听配乐散文诗。
师:你最喜欢这首散文诗里的哪一句呢?
(我喜欢小猫躺在床上睡了。)(我喜欢淘气的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不声不响地睡了。)(我每一句都喜欢。)师:这首散文诗里的每一句都很好听,我们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念好吗?
小动物都睡了,一切都睡了,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
(轻轻的。)
5.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那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猫头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的。)(马是站着睡的。)(狐狸是躺在它的大尾巴上睡觉的。)(小狗是趴在地上睡的。)
6.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还知道这么多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夜深了,散文诗里的小动物和你们知道的小动物都睡了,它们睡的真香啊,我们一起轻轻的离开这里,让它们在这里,做个美梦吧。记住了一定要轻轻的别把它们吵醒了。
附:散文诗
睡觉
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
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
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
小金鱼争着眼睛睡了。
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
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
月儿和星星在高高的天上怎么也睡不着,它们就降落到小河里,躺在小河的身上睡了。
淘气的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它也不声不响地睡了。
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很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优美的配乐散文诗及背景图,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恬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赞许的语言,鼓励幼儿探索、表现。在理解动词睁、停的时候,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幼儿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理解了动词的含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知识积累比较丰富,知道许多动物睡觉的习惯,因此在最后一个讲述环节中,幼儿能大胆讲述、表现,情绪及活动气氛达到高潮。
附: 散文诗 睡觉
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
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
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
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
小金鱼争着眼睛睡了。
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
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
月儿和星星在高高的天上怎么也睡不着,
它们就降落到小河里,躺在小河的身上睡了。
淘气的风娃娃看大家都睡了,它也不声不响地睡了。
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
天上的地上的都睡了,一切都睡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
2、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故事多媒体课件
2、各色油画棒、没有颜色的小房子人手一张。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
难点:能用连贯、完整、清晰的语言大胆表达故事的不同发展。
活动过程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出示----小房子
师:你们认识吗?对,是小房子,房子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那么你见哪些让你觉得最有趣,给你印象最深的房子呢?(幼儿回答)
2、出示小熊
师:真羡慕你们见过这么多有趣的房子,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它是谁?(小熊)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呢?
师:它手里的这个桶里正好装着它最爱吃的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蜂蜜)
师:那我们来和它打个招呼,它是熊哥哥。(熊哥哥:小朋友们好!幼儿:熊哥哥好!)
师:熊哥哥提着一桶蜂蜜路过一个小树林时发现了一座很有趣的小房子,我们一起和它去看看,好吗?
反思:这一环节是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对房子的外型和构造有一个印象和初步的了解;观察熊哥哥旨在引出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信息——蜂蜜桶,都是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听听猜猜故事情节
1、理解故事,出事挂图,边讲述边插问
师:熊哥哥提着一桶蜂蜜路过一个小树林时,看见了一座红色的小房子,小房子散发出一阵阵好闻的香味,咦!这好闻的香味是从哪发出来的啊?(幼儿回答)
师:原来我们生活当中香味也是不同的,熊哥哥的鼻子特别的灵敏,它的鼻子闻到的是什么呢,熊哥哥系着鼻子,啊!好像是果酱耶!果酱知道吗?有人吃过吗?
师:熊哥哥边走边想,多馋人啊,要是能走到小房子里好好闻一闻该多好啊!于是熊哥哥来到小房子跟前,用力吸着鼻子,一看,呀!小房子的门是开着的,房子里既没有果酱桶也没有罐子,果酱在哪呢?它刚想把头伸进门,突然,它发现自己的一只手被黏在了墙上,熊哥哥拔呀,拔呀,好不容易把手从墙上拔下来一看,手上黏糊糊的,它好奇的对着手掌一舔,呀!甜甜的。原来墙上涂着的全是香甜的果酱,哎哟!这下,熊哥哥忍不住了,于是它不停地在墙上舔呀舔,不一会,墙上的果酱就全被熊哥哥舔完啦!舔完了果酱,熊哥哥突然心里觉得不安起来。
师:咦!熊哥哥吃了那么好吃的果酱,它怎么会觉得不安呢?不安是什么意思?你们做做看,不安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师:,那该怎么办啊?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补救呢? 师:那么刚刚想的办法里面哪个又方便又实用又能马上补救?(把蜂蜜涂上去)那么我们来听听看熊哥哥到底会怎么做?
师:熊哥哥心里很不安,它想我把别人辛辛苦苦涂在墙上的果酱给吃完了,该怎么办呢/熊哥哥低头看见自己提着的那桶蜂蜜,它笑了,它笑什么啊?(幼儿回答)
师:于是熊哥哥就准备把那桶蜂蜜往墙上刷,那老师要问下你们,蜂蜜是它最爱吃的,它舍得吗?(幼儿回答)
师:是的,熊是舍不得,但是为了什么它不得不把自己心爱的蜂蜜给涂到墙上去?
师:对,为了房子原来的主人高兴,为了它自己做错的事可以补救回来,熊虽然舍不得它的蜂蜜,但还是应该把它刷上去,是不是?于是,熊哥哥就把它蜂蜜给刷到了墙上,小房子就变成了漂亮的黄色,还散发出一阵阵蜂蜜的香味。
2、总结房子有趣的地方
师:刚才你们说的有趣的房子和熊哥哥看到的有趣的房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回答)
师:我们平时住的房子刷的是涂料和油漆,而这座房子刷的是好吃的果酱是吧。
师:这座房子还有一个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对,它会变颜色,原来是什么颜色?现在变成什么颜色了啦/
师:那是什么原因让它变颜色了呢?
反思:故事以多媒体形式出现吸引幼儿的眼球,能仔细倾听故事,再结合猜猜听听故事能一步一步帮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而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而这提问环节要适当追问来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回答往往比较零散,教师应帮助又幼儿完整总结,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话。针对幼儿的回答要进行提升和总结。
三、完整倾听故事
1、播放多媒体课件至熊弟弟听哥哥说小房子变成了黄色。
2、出示熊弟弟提问
师:第二天,熊弟弟来看熊哥哥,熊弟弟说:“哥哥,你知道吗?树林里有座红色果酱的小房子!”熊哥哥一听,说:“哼!我早就知道,不过现在这座房子变成黄色的了。”熊弟弟听到熊哥哥说房子变成黄色的了,熊弟弟一听房子变色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师:如果你是熊弟弟,你听到熊哥哥说房子变色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反思:帮住幼儿梳理故事,并提问如果你是熊弟弟,你听到熊哥哥说房子变色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引出下一环节。
四、迁移续编故事
1、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边画边猜想故事结尾
师:那熊弟弟可能也会去树林里看看这座会变色的房子是吧?那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等一会到后面桌子上面,桌子上面有小房子,请你想一想熊弟弟到了树林以后这座房子还会不会再变?它会变成什么好吃的酱??会把谁给引来?它来了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问题很多哦,能记住了吗?我说了什么?跟老师再来说一遍。
师:好,那等老师数到5的时候就请你们带着你的房子回到你的座位上好吗?
2、幼儿给房子涂色,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续编故事(关键是编到图上什么味的果酱,就画有对应颜色的房子的幼儿接着编)
师:好啦,都画好了,我们要玩意个讲故事接龙的游戏,那先从我开始啦。(老师边讲边操作故事挂图)
师:熊弟弟一听,房子的颜色变成了黄色的啦,它觉得特别奇怪,于是熊弟弟就走进树林里远远的看见了一走黄黄的房子,鼻子一闻,啊!蜂蜜耶,这可是熊弟弟最爱吃的哦,它也忍不住了,就不停地在墙上舔啊舔,不一会,就把墙上的蜂蜜给舔完了,熊弟弟想,那我也给房子变一变吧,于是它就给房子刷上绿绿的青菜(课根据现场幼儿画的情况来定)酱,谁刷的是青菜酱?(请刷了青菜酱的幼儿上来接着讲)
反思: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续编故事,围绕故事线索——XX房子引来了谁,他来后房子会再变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房子,进行续编。幼儿在给房子涂色这一环节给幼儿思考续编的时间,再以故事接龙的形式进行续编,达到活动的高潮。但这一环节不好把握,因为续编的模式固定,线索也比较单一导致编完的孩子和坐在座位上没有编的孩子没事做,不能很好去的倾听别人的故事。这需要我再深入的探讨研究怎样做更好。
五、结束活动
师:看来这个小房子还有许多故事发生,今天时间不够了,那我们回去再接着说好吗? 师:还要请小朋友给这个有趣的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有三四个孩子在续编故事环节出现续编不下去的现象,是由于这几个孩子在平时的续编故事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应该多关注不太爱表现的孩子,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按图片内容的顺序进行较细致的观察,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继续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让幼儿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情感,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准备:
大图片6张、小图片8张、录音故事《奇怪的桥》、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用亲切的语言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二、观察图片,说一说 教师用语言、手势、形体动作引导幼儿按图片内容的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引导幼儿说完整话,教师及时评价。渗透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教师引导:1、你看到了什么?(提示幼儿要说完整话)
2、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3、你能看着这幅画,说几句话吗?
(二)在观察、讲述第六幅图画的时候,教师引导,使学生感受助人为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三、欣赏完整的故事。
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学说普通话,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教师通过提问题,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力。
(一)放录音故事《奇怪的桥》
提问:故事中有哪几种小动物?原本鸭妈妈是来帮忙的,后来没有帮上,可是鸡妈妈也过了河,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一听。
(二)幼儿说一说。
(三)再听一遍,检验一下孩子们说的对吗?
四、分组讲故事
由于幼儿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所以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讲述,既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
(一)提前分好组
(二)老师提要求:每个人都要讲一讲,一个人讲话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
五、个别幼儿讲故事(鼓励幼儿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1、请一个小朋友讲故事,其他人认真听。教师提示:他讲的好不好 ? 为什么?
2、注重评价,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使幼儿明确自己讲的好,好在哪?其他小朋友学,应该学什么。
六、结束部分
表演故事《奇怪的桥》(通过表演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同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教师组织好孩子。
2、放录音故事,教师和孩子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看到美丽的图画,兴趣浓厚,观察画面很认真,很细致,基本上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讲出来,对于本活动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下:
1 、教师对于幼儿的习惯培养这方面强调的不够,应随时关注孩子的习惯培养,如倾听习惯、站姿、举手姿势等。
2、教师的评价过于简单,或干脆不评价。遇到一些特殊的“回答”,教室不予理睬,这样会影响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个别幼儿没有照顾到,可能整个活动他都是旁观者,没有参与进来。
改进措施:1、教师随时用启发式的语言提示幼儿如何“听”,如何“站”,如何举手等常规习惯,要常抓不懈。2、教师评价要具体,如某某的声音真好听,某某站的真直,某某举手举的真精神等,如遇意外情况,可请小朋友评一评,既避免老师的尴尬,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教师要面向全体,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也要关注到,可以请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重复一下其他小朋友的话,这样可锻炼他们当众说话的能力。
活动设计背景
一场春雨“沙沙沙”的湿润了整个大地。小朋友们欢呼着大喊着“下雨啦,下雨啦;”
有的小朋友大声的念着我教的儿歌:“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 有的睁大眼睛好奇地问我:“老师,小雨点到那里去啦?”为了满足小朋友的求知欲望,我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此活动中感受到春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让幼儿明发感受美及表现美的情趣。
2、丰富幼儿的词语,学习用“有的。。。有的。。。”说一段简单的话,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说话水平。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丰富词语;难点: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活动准备
木偶台、四幅图片、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小雨点、花、草、树、小动物等等头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欣赏诗歌。
(1)、播放下雨时的声音,导入课题。
(2)、引导幼儿边看表演边完整地欣赏诗歌。
2、引导幼儿分段欣赏诗歌,[.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帮助幼儿感受下雨时的优美意境及回答老师提出的各个问题。
3、扩展幼儿思维,“小雨点到底跑到那里去啦?”
4、幼儿带上头饰,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是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下雨时的优美意境,小雨点就像是小朋友们的好伙伴。此活动能够针对小朋友学习语言的特点让小朋友在听、说、看、做中欣赏、感受雨天的美,使小朋友的思维得到锻炼,从而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训练幼儿联想能力和表达的流畅性。
2.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学会一些物体、动物的手影方法,同时已熟悉诗歌《手影游戏》。
(2)物质准备 投影仪。
游戏方法
1.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由分组。
2.幼儿在投影仪前表演手影,并仿编句子。例如:变蝴蝶穿花衣,变松鼠大尾巴,变小熊真可爱……幼儿轮流往下接,所接的句子不能重复,小组成员如果有人1分钟接不上就结束。手影句子最多的一组为优胜组并奖励大红花。
3.按程序开展游戏。
4.从中选出恰当的句子,并整理成诗歌,如: 我在墙壁前, 我在墙壁前, 表演一双手。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表演一双手。 变灰狼,诡计多。变鸭子,呷呷呷。 变蜗牛,到处走。 变青蛙,呱呱呱。 变剪刀,本领大。 变小人,哈哈哈。 变太阳,红彤彤。 变小狗,汪汪汪。 太阳公公真高兴,太阳公公回家去, 夸我有双灵巧的手。 要是喜欢全抱走。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的氛围都很好,并且兴趣也很浓厚,但唯一有个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想法,在学习手影游戏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这些手影了,有个别的孩子就在旁边自顾自的玩了,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在听我讲。要是我事先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另外这节课虽然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但让幼儿讲故事的部分,很多幼儿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该如何用手影来表现故事情节中的小动物,有些小朋友把小动物的样子表现出来了,但表情动作就不是很丰富。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努力。
以激发幼儿兴趣的课,我觉得可以让幼儿多上几次,并且还是以手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情节,我觉得在平时可以多多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学习动词"玩耍"、"翻跟头"、"钻"、"敲"。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幻灯、磁带、沙球、铃铛、海绵垫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听录音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下雨声)雨是什么声音?大雨?那么小雨能发了哪些声音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沙球、铃铛,帮助幼儿理解沙沙、丁丁等象声词。
问: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小雨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的?(用耳朵听出来的)。
小朋友是用自己的小耳朵听出来的,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题目叫"听雨",下面先听老师朗诵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问:散文的题目是什么?引导幼儿齐说两遍。
谁能告诉老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
3、教师了示幻灯,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A、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听下小雨啦,小雨在快乐地唱歌,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的树叶儿在玩耍。"教师边念散文边出示第一幅画在。
问:小雨在快乐地唱歌,唱的是什么歌?(沙沙沙)什么叫"玩耍"?引导幼儿学说两遍"玩耍"。
小雨轻轻地落在树叶儿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就好像是在和树叶儿玩耍,那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朗诵这一句散文。
B、边念第句边出示第二幅画面。
问:这次小朋友听见小雨唱的是什么歌?
对了,"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小雨它非常调皮,居然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那它是怎样翻的?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学一学。"幼儿在海绵垫上学翻跟头。
问:小雨翻跟头,为什么会发出"丁丁丁"的声音呢?(小雨落在铁皮屋上)师生齐念第二句散文。
C、出示第三幅画面。
问:小雨是怎样钻的?幼儿学一学。
老师和一幼儿搭成门,让另一幼儿钻。
小雨钻进花蕊中,发出了什么声音?
师:这个声音听起来很细小,很轻,大家一起说一说"吱吱吱""吱吱吱"师生齐念第三句散文。
D、出示第四幅画面。
问:小雨在干什么?
中间用了一个"敲"字,它是怎么敲的?学一学。
一边敲一边发出了什么声音?(嗒嗒嗒)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敲玻璃,一边敲一边说"嗒嗒嗒"。
师生一起念第四句散文4、学习结束句。
师:小雨真能干,它在轻轻轻地唱歌,唱的是什么歌?
对了,沙沙沙,吱吱,嗒嗒,小雨在唱着一到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下面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念,好吗?
5、完整朗诵
(1)请幼儿一边看画面一边跟随录音朗诵。
问:你们说一说这首散文吸起来觉得怎么样?(优美、好听)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声音朗诵才好听呢?(柔和、亲切)
(2)幼儿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朗诵第二遍。
6、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题目是什么?
我们用小耳朵听小雨唱沙沙、丁丁、吱吱、嗒嗒,这是一首非常好听,非常有趣的歌,那你们平时还听到哪些小雨的声音?(嘀啼、嘀嘀嗒嗒等)
2)老师请小朋友来玩一个"小雨和花"的游戏。
3)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听雨》是一首优美而又童趣的散文,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想象丰富,它把雨点拟人化,将雨点落在树叶、伞顶、花蕊、窗户上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其中“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等象声词的运用增加了散文的动感。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同时又易于幼儿模仿、仿编。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长城
设计思路:
开学已有将近一个月了,而本次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我是中国人”,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他们对祖国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如有的孩子会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首都就是许多领导人开会的地方。”“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一天,陈曹缘突然说道:“国庆节快要到了,我要到海南岛玩了。”他的这句话马上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有的说“我去过海南岛的”,有的说:“我爸爸妈妈也要带我出去旅游了。”而单芷馨告诉我们:“我的外公外婆去过北京。”“我知道北京有长城,你外公外婆有没有去过长城?”“去了,他们说长城很长的,我以后也要去长城。”“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一下子教室里热闹了起来。可是从交流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长城的认识还较少,于是,我决定以“长城”为着眼点,进行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万里长城是中国的古建筑。
2、在参与制作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增强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这几天我发现你们都在谈论长城,那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长城?
2、观察长城的图片,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
(1)看图片交流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2)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3)长城是怎样建造的?
(4)为什么要建长城?
3、幼儿活动。
(1)幼儿讨论:我们应怎样保护长城?
(2)幼儿制作各种保护长城的标志。
4、教师点评。
活动反思:
最近,孩子们对中国的长城有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知道了在月球上看地球只能看到中国的长城时,更是让他们对长城有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主动收集了长城的照片和图片,有的还收集了有关长城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对长城既了解又陌生,故当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些关于长城的问题时,孩子们兴趣非常的高,各个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知道的有关长城的知识,并且在操作活动中,不仅仅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将他们爱祖国、爱长城的情感表露无疑。他们为自己可以帮助到我们的长城而赶到骄傲和自豪。
爱国情感的体验应该从幼儿期就开始,而“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让孩子们在每个站点的进行中了解中国的民俗风情、风景名胜,了解北京、长城、国旗等,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建立民族自尊心。
但幼儿对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较为抽象的“祖国”这一概念是难以全部理解的。为此,应从幼儿周围生活能接触到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事情着手。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常常是从热爱亲人、热爱周围生活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所以我们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的时候不能远离幼儿现实,要从他们的身边挖掘素材,在他们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幼儿理解故事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2、能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倾听故事,幼儿理解故事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活动难点
能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故事,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
1、小兔想离开家,它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说:
"你逃跑,我就追。"小兔说:"我变成小鱼。"妈妈说:"我变成钓鱼人。"你们知道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妈妈有会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
"小鱼"和"钓鱼人"、"老鼠"和"猫"之间的关系,为理解故事内容作准备。
二、倾听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2、妈妈为什么要去追小兔?
3、小兔和妈妈分别变成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变?
4、最后,小兔还想逃跑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什么?
5、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6、如果你是小兔,你想变成什么?
三、游戏:你逃我追
1、玩法:
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做游戏。
如:一幼儿说"我变成小鸟",另一个幼儿说"你要是变成小鸟,我就变成大树,等你落下来休息。"如此来循环。
2、应到幼儿用语言表达"追逃"关系,也可以加上动作,使其更形象、生动。
活动反思
刚看到《小兔逃跑》这一故事时,首先被这个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过之后才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活动中我与幼儿一起感受故事情境,对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忘说到:“小兔为什么要逃走,是因为不喜欢家和妈妈吗?”小朋友都觉得不是,有的说小兔想自己出去玩玩,妈妈不允许;有的认为小兔子是在跟妈妈玩捉迷藏。这样一来,兔妈妈和小兔的关系就不仅是你逃我追,而是兔妈妈对小兔独自外出不放心,想陪伴守护着它。所以,小兔变成鸟,妈妈就是鸟儿栖息的大树;小兔变成鱼,妈妈就是钓鱼人或是追逐鱼儿的浪花;小兔变成蝴蝶,妈妈就是最美最香的花朵,哪怕小兔变成一只小老鼠,妈妈也会变成大花猫脖子上的铃铛!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理解了小兔渴望证明自己长大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妈妈疼爱、保护孩子的心意。最终小兔放弃逃跑,是因为知道不管自己走到哪里,妈妈的心永远会追随着它。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开始出示封面图画,引导幼儿质疑,幼儿老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跟画面单调的内容有关系,利用这幅图来引导幼儿质疑,似乎有点“为质疑而质疑”之嫌。再如,幼儿在创编对话时,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好地体会兔妈妈那份浓浓的母爱之情,以至于当一个幼儿说“我要变成一棵大树”,另一个幼儿却说“我要变成一个砍树的人”。这说明前面几幅图讨论分析还不够透彻,幼儿对兔妈妈这一角色变化始终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这一点理解还不够深刻。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会继续深刻思考,争取用更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知识,体会乐趣。
设计背景
遇到困境该怎么办?该怎么样寻求帮助,是孩子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常识,也是孩子从小就需要学习的能力,这一主题就是从幼儿的这一需要出发的选择。
活动目标
1. 乐意学习句子“xx怎么了?”,“xx发烧了(晕倒了,着火了……。).”,“怎么办?”,“快快拨打急救电话xx,不要怕,我会帮助你。”
2. 练习体会不同的情景,要打什么电话,要说什么。
3. 巩固对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火警电话119的认识。
4. 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 重点:乐意学习句子“xx怎么了?”,“xx发烧了(晕倒了,着火了……。).”,“怎么办?”,“快快拨打急救电话xx,不要怕,我会帮助你。”
2. 难点:练习体会不同的情景,要打什么电话,要说什么。
活动准备
情景图片
1. 房子着火了。
2. 兔爷爷的腿断了。
3. 老鼠偷东西。
4. 奶奶晕倒了。
5. 小朋友掉到坑里了。
活动过程
1. 学习游戏规则。
两人一组玩游戏。
甲出示图片:“房子(草垛,商店…)怎么了?”
乙边做动作,边说:“房子(草垛,商店…)着火了。”
甲:“怎么办?”
乙边做动作边说:“快快拨打火警电话119。Xx,不要怕,我会帮助你。”
2. 熟悉游戏规则。
教师:“我来问,你们来回答,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教师与幼儿问答,让幼儿熟悉游戏的规则。
教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谁想来?”
3. 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
教师:“请小朋友找你的好朋友,两个人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把材料留在活动室,以便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玩这个游戏。
幼儿两人一组游戏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更换图片继续玩。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因幼儿已经有一定的意识所以上这堂课进行的很顺利。
2. 若有制造现场进行活动幼儿理解的更容易并溶剂记住。
大班语言教案及反思《月亮船》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2、学习讲述故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有关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的图片。
3、故事磁带《月亮船》、音乐磁带《划船》。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现在请听儿歌,看儿歌里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
二、儿歌导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好,小朋友说儿歌中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呢?(月亮船)对,是月亮船,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
三、分段播放故事录音。
四、教师设问题,请幼儿回答: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月亮船)
2、是谁帮助小蚂蚁找到家乡的?(仙女)
3、小蚂蚁的家乡在哪里?(中国)那儿有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那儿有最长的墙是什么墙?(万里长城)那儿有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
五、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1、教师提问:小蚂蚁的家乡是中国,那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中国)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美丽风景?(长江三峡、日月潭等)
2、请幼儿再说出我国在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的名字,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六、教师小结: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山河秀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风景名胜,我们要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七、播放划船的音乐,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月亮船”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去游玩吧!
活动后反思:
本活动我首先利用儿歌导入了新课,从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小小的船是指月亮船。故事的欣赏,让幼儿知道了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整个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活动目标来教学,通过层层的设问,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又培养幼儿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2、尝试对食物的名称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风味小吃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风味小吃、展示各种风味小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向幼儿介绍各种风味小吃的名称及特点。
二、同伴交流。
1、师:“好了!小朋友们都知道这些风味小吃的名称了,那我请小朋友们找出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后,去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告诉他为什么自己喜欢那种风味小吃。
2、留心观察,适时指导幼儿,并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三、给风味小吃找家。
教师舞台放用盒子制成香芋包、饺子、春卷、粽子等“风味小吃屋”,"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让幼儿把不同风味小吃的图片放到相应的风味小吃屋里。
师:“我们都知道风味小吃的特点了!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那些风味小吃是一家人呢?现在老师就考考小朋友们,把同是一家人的风味小吃,放入风味小吃屋里,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能干!”
四、游戏:风味小吃蹲。
教师和幼儿分别戴各种画有风味小吃的头饰扮演各种风味小吃,如扮演五香条、鱼丸、春卷、粽子等。
师:现在我们玩个游戏,小朋友先把自己要扮演的风味小吃的头饰先戴起来,再听老师说怎么玩这游戏,先从“春卷”的小朋友开始,“春卷”的小朋友边念边蹲:“春卷蹲,春卷跑,春卷蹲完粽子蹲。”这时扮演“粽子”的小朋友也是边念边蹲:“粽子蹲,粽子蹲,粽子蹲完肉包蹲。”这时肉包也是一样的,按着顺序,自己和旁边的小朋友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要搞清楚,念错的小朋友或被点到而没有蹲的小朋友或是没被点到的而蹲下的小朋友,不能和我们一起游戏,并表演一个节目给小朋友们和老师看,念儿歌时不一定要很快,可以由慢到快。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语言活动课,使幼儿对习惯的养成和倾听、动口、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这节语言活动课,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对一些接受新知能力较强的孩子,活动内容显得单一了些,和前面参与的积极性相比差了一些,其他的都很好。
教学意图:
动物是孩子们的朋友,千奇百怪、活泼可爱的动物,给了孩子们极高的兴趣。在孩子们的心中,[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动物世界有趣又神秘。随着城市居住条件的提高,孩子们都生活在封闭式的高楼里,客观上减少与限制了其与外界人群的接触与交往。有的害怕与人讲话;更多的幼儿是有交往的愿望却不知如何与人交往。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在动物园》。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还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了解了常见动物的名称、特征和习性,认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动物,使幼儿喜爱小动物,并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萌发了幼儿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与人交往。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的过程中,理解熊猫伯伯为小动物们出谋划策的故事情节。
2、感受故事中熊猫伯伯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熊猫的百货商店》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树林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看看是谁开的呀?(熊猫)
2、关键提问:什么是百货商店呢?
教师小结:百货商店就是能买到各种各样商品的店。
二、理解故事
过渡语:熊猫的百货商店生意可好了,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来买东西。
1、长颈鹿——脖子(局部出现)
关键提问:为什么熊猫店里的围巾一条也不适合长颈鹿。
教师小结:因为长颈鹿的脖子太长了,要戴很长很长的围巾,熊猫店里的围巾太短了,所以不适合长颈鹿。
关键提问:商店里没有适合长颈鹿的围巾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的办法可真多呀,熊猫伯伯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2、河马——谜语(像马不是马,嘴巴宽又大,天天下河塘,从不捉鱼虾)
关键提问:怎样的口罩才适合河马呢?
教师小结:很大很大的口罩才适合河马。
关键提问:如果你是熊猫伯伯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看看熊猫伯伯想了什么办法,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样。
3、大象——鼻子(局部出现)
关键提问:大象为什么没有买到合适的皮带,大象需要怎样的皮带?
教师小结:大象的腰很粗很粗,需要很长的皮带。
关键提问:如果你是熊猫伯伯,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熊猫伯伯量了大象的腰围,请工厂为大象做一条很长很长的皮带。
总结:在熊伯伯的帮助下,长颈鹿、河马、大象都买到了适合自己的东西,它们高兴地说:“熊猫百货商店真好。”
三、完整欣赏,理解故事
关键提问:听了故事后,你们觉得熊猫伯伯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小结:熊猫伯伯是一个喜欢帮助同伴,助人为乐的人,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过渡语:
四、延伸活动
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引导扮演售货员的幼儿学说:“请问你要买什么?”指导扮演顾客的幼儿正确使用量词,如:“我要买一顶帽子。”或者“我要买一顶红红的帽子。”
教学反思:
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这样他们才能有自己的语言本色,每个人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他们自己想说的话。游戏部分就是要让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激发幼儿敢于与同伴及周围人交往,掌握简单的交往的方法,体验交往的快乐。
在活动中肯定幼儿多种不同的感受,尊重幼儿的自身体验,让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使幼儿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孩子的发展靠老师有意的引导,靠老师的支持,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不断地引领着幼儿发现、探究。这种激励机制既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表现能力。但教师对有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还了解的不够,今后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通过相关的渠道获取相应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幼儿获取比较正确、科学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歌中表现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三本书,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1、听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进活动室。
美丽的春天在哪里?美丽的春天还在春姑娘为你们带来的这三本书里。
2、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第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彩色的书)猜猜书里有什么?
(2)出示第二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谁在书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3)出示第三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边打开边问)
是谁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谁还会在春天里唱歌?
3、整体欣赏诗歌,看课件。
春姑娘真能干,还把这三本书写进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里,我们一起听听。
4、欣赏诗歌 ,感受春天的美。
诗歌里说春天是三本书,是哪三本书?你最喜欢哪一本?
(1)欣赏第一段后提问:你最喜欢这本书里的哪一句话?
(2)春天还是一本会笑的书,我们一起看看(欣赏)。谁在
春天里笑了?还有谁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样笑的 ?
小池塘为什么笑?
(3)播发第三段。提问:你最喜欢听书里谁唱的歌?
5、朗诵诗歌
(1)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这首春天的诗歌(再一次欣赏一遍),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念,集体朗诵。
(2)和老师一起边看图边念这首诗歌。
(3)春天可真美,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这首诗歌。
(4)游戏:老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诗歌的后半句。
6、制作封面,表现春天的美。
(1)把春姑娘带给我们的三本书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本美丽的春天的书,我们一起为这本书做张好看的封面,好吗?幼儿绘画。;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3)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儿童文学作品。
设计背景
新学期开始了,天气也暖和了,孩子们发现天气和校园里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让孩子朗读《春天》这首诗歌,让他们了解春天来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春天情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可爱和美丽景色。
2、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活力和万物展现的勃勃生机。
3、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孩子们对校园和春天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让幼儿从观察和诗歌中感受春天美,热爱校园,赞美春天。
活动准备
1、诗歌中提到的蝴蝶、蜜蜂、小兔的头饰,绿色地毯一块。
2、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盘。
3、春天挂图一副。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
(1) 带领小朋友参观校园的春色,从而使他们对校园春色产生喜爱之情。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边走边向幼儿介绍校园的植物和动物,让孩子们边想边看:校园的动植物分别像什么?找出它们的特点,并说一说。
(2)出示挂图,让孩子们再说说春天动植物和冬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基本环节
1)以互动的形式进入教学,让小朋友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花怎么样(暖和、开了)
(2)杨柳树枝高兴的怎么样?(笑弯了腰)
(3)蜜蜂和蝴蝶都忙着干什么去了?(采蜜、授粉)
(4)可爱的小白兔呢?(高兴的去吃草)
(5)小朋友们说说春天怎么样?(真好)
(6)教师带领幼儿读诗歌,在读下节诗歌的时候可以模仿小动物们做一些动作。
2)幼儿自由朗读诗歌,可以边读边表演。
3)指名朗读诗歌,要求读出表情,并录音。
4)带上动物的头饰,然后分角色朗读诗歌,并录音。
5)播放录音,让幼儿和老师共同欣赏,评比谁读的更好。
6)齐声朗读,让幼儿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结束环节
小朋友,本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春天,朗读了诗歌,感受到校园就像公园一样美丽,<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我们在校园里就像鸟儿在春天里一样快乐,小朋友以后要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保护好我们的乐园哟!
4、延伸环节
在游戏活动时,组织幼儿十个孩子拉手围成圈,边朗读诗歌边模仿植物和动物的姿态;要求孩子把看到的,知道的春天的变化说给自己的家长听,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首诗歌,以自己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和小动物们的活泼可爱,引导幼儿善于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感受春天的美。这次活动采用了让幼儿自己走进校园观察感受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具体观察,在校园观察和图片的直观感受中理解诗歌内容,再通过引导的提问,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了朗读表演、录音欣赏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内容,延伸部分还采用了游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的幼儿经过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他们的学习经验意境让他们对春天的季节特征以及动物的动作有了很大的了解,所以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朗读表演,对他们来说不是很困难,同时,在他们的眼中的春天也许不止这些,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发现,这使得他们更乐意自己创编表演的动作,那么根据这个情况,我又在最后的游戏中,只进行了分组,至于动作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喜好进行表演的,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兴趣,避免了空洞乏味的朗读。
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很好的把握开始环节的时间,参观校园用的时间太长,导致游戏放在了另外一节课里面,今后一定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时间,掌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长短,避免再出现时间到了,而活动过程没完成。
教学目标:
欣赏文学作品,理解其内涵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班德瑞《雪之梦》
教学过程:
师:(在音乐声中朗读)春姑娘托春风捎来了红艳艳的花、嫩绿绿的草。夏弟弟送来了一闪一闪的萤火虫、一蹦一跳的蚂蚱。秋姑娘送来了金黄的树叶,像蝴蝶在飞舞。冬爷爷用画笔蘸着洁白的雪花画呀画呀,白的树,白的房子,白的田野… …还有堆雪人的娃娃。
师: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四季宝宝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色彩,带给我们寒冷与温暖的感受,送给我们很多礼物。.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哪些礼物啊?先跟着老师把这篇文章读一读,想一想。
生:春天有剪刀尾巴的燕子,夏天能吃雪糕,秋天有黄澄澄的小麦,冬天能滑冰
师:好,其他小朋友回家再想想大自然还带给我们什么礼物,下节课告诉老师吧。
板书设计
春 夏 秋 冬
教学反思:
1.通过散文的阅读增强了幼儿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语感),同时也对基本的词汇、修辞产生了基本印象
2.通过散文的理解增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录音。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
二、幼儿完整的'欣赏教师朗诵的配乐散文诗,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1、诗歌的题目叫什么?
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
三、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朗诵配乐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
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3、树叶落在河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四、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
五、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
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六、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跨班跟进课"活动,我执教的是大班的散文诗《落叶》,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专研教研、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活动环节的设计,以力求使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自己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的一些所想所思。
一、教材的处理1.第一遍读散文诗《落叶》之后,我发现这篇散文诗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间的三段内容,它具有一个非常规整的句式,语言非常优美。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可以将这三段的内容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来引导幼儿学习。
因此在第一次执教中,我制定的活动的教学目标中的第二条是:学习句式"树叶---小动物---",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我制定的活动难点是: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学习句式,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2.第二遍读散文诗《落叶》之后,我发现散文诗的最后一段在句式上其实是在之前的三段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内容上是对前三段内容的一个提升。"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如何来处理这一段的内容,是分开学习还是结合之前的三段内容,在之后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该如何体现,这些思考便影响和指引这我接下来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执教时,我在欣赏散文诗的最后一段时是将这一段单独拿出来让幼儿的,在学习完前一段散文诗后用"我们再接着听下去"来作为过渡,这样的处理方式显得比较生硬。因此,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在幼儿学习完前一段散文诗(集体朗诵)后,直接在背景音乐声中将最后一段的内容呈现给幼儿,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使幼儿觉得新奇,也使环节之间的过渡更为顺畅。
3.第三遍读散文诗《落叶》之后,我发现了散文诗的第一段内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导入,可以通过对第一段内容的呈现来和自然地引出全文。
在前两次执教中,我采用的图片是静止的,而且在呈现图片后提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学习散文诗没有多大的帮助,还使得导入部分过于繁琐。因此,在第三次执教时,我采用的PPT落叶图片是动态的,而且在图片呈现以后,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直接呈现散文诗第一段内容,使幼儿进入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细节的处理1.句式的学习在句式的学习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
其一:第一环节的初步感受散文诗内容,在我朗诵散文诗的时候没有出现PPT画面,通过一个提问"---"让幼儿自由地说说自己听到的。其二,第二遍朗诵散文诗时配上PPT画面,再次通过一个提问"---"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说一说。两次内容的呈现不同,提问指向的重点不同,使幼儿逐步进入带散文诗的世界中去。同时,借助图式,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架,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2.动词的处理散文诗重点内容中出现了"躺"、"坐"、"藏"三个动词,动词的出现使小动物与落叶之间发生的事情更加有趣、生动,如果将动词的学习融入进去,一定会使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更加深刻。
其一:集体试试躺的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学学坐的动作,个别、集体试试藏的动作。其二:为最后的角色表演活动做好铺垫。
3.图片的呈现动态落叶图片的选用,使秋天的景象更为生动、真实,相比较静态的图片而言,起到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也更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副背景大图的使用,使最后的角色表演环节充满趣味,激发了幼儿继续学习、游戏的兴趣。
通过这次的"跨班跟进课"活动那个,我在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活动方案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经验,我认为:
首先,一定要反复研读、分析教材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做到"反复细读、品味全文"。
其次,一定要处理好教材中的细节部分内容,要做到"反复思考、体现细节"。
活动目标
1.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2.能说出幼儿园里自己的好朋友的名字。
3. 复习重点字词“幼儿园“、”布娃娃“。
活动准备
1.材料配备:教学挂图、教学光盘、大小字卡(幼儿园、布娃娃)。
2.教师自备:教师自制的纸制房子。
活动过程
一、爱的萌发(激情感染)。
教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布娃娃来到我们班了,她在哪儿了?找一找。”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和幼儿一起欣赏。
(2)教师:“布娃娃和谁在一起?她的好朋友是谁?在和她说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爱的体验(创意想象)
欣赏儿歌,讲述自己的好朋友。
(1)教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现在我们看一看她和好朋友都说了什么好听的话?“"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播放教学光盘中的律动和幼儿一起欣赏。
(2)教师:“为什么豆豆刚刚开始哭的时候头顶上有一片云?后来又变成了几片?为什么呢?”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大胆想象和表达。
三、爱的表达(快乐游戏)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游戏准备:大字卡、小字卡、纸制的房子。
游戏过程:
(1)教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许多字宝宝来到了我们班,它们在哪了呢?找一找!“教师提前把小字卡放到幼儿的椅子下。”找到它们了么?你们认识这些汉字么?“教师出示大字卡。
(2)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汉字。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了这么久,它们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家在哪里呢?“教师出示房子,房子上贴有大字卡”幼儿园“、”布娃娃“。
教师:“请小朋友学着小鸟飞的样子把它们送回家吧!”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会逐页地阅读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愿意认读名字:“兔子楼”以及故事中“爬呀爬”等汉字。
2、根据藤本植物有藤蔓会攀爬这一特征,尝试续编故事。
3、感知兔子楼被攀爬植物装饰后产生的特殊效果,对阅读故事有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手爬
教师出示汉字“爬呀爬”,用肢体语言提示幼儿认读汉字。
边唱边做动作《小手爬》
二、阅读《兔子楼》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学会逐页看画面,初步了解画面内容。
问:你们看看楼房里住着谁?他们是怎样打扮兔子楼?的你觉得兔子楼漂亮吗?
2、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引导幼儿逐页阅读画面。。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1)认读故事名字:兔子楼。
(2)兔子楼里住着谁呢?一共住了几只兔子?
住在一楼的是——(小白兔),它在阳台上种了一棵——(牵牛花),牵牛花会……,爬到二楼啦。鼓励幼儿学说句子:爬呀爬,爬到二楼。(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继续阅读故事。
三、引导幼儿发现兔子种的植物的共性。
兔子种了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些植物种在楼房的阳台上漂亮吗?你知道哪些会攀爬的植物?
四、启发幼儿根据故事的结构,用其他的藤本植物续编故事。
小白兔、小花兔、小黄兔、小灰兔都有家住了,可是小黑兔还没有地方住呢,怎么办?
小黑兔住在了五楼,它看到小灰兔种的丝瓜真漂亮,它也想在阳台上种点东西,请你帮它出出主意,想想种什么植物,能使兔子楼更漂亮?
五、完整阅读故事《兔子楼》。
活动反思:
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力图打破传统看图讲述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
设计背景
通过观察图片.图画.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现象力.幼儿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能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能够懂得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
2. 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理解和感受能力。
3. 尝试通过图片.试述故事。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重点难点
幼儿不能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够配合老师完成过程,不理解某些过程的做法。
活动准备
1.钓鱼竿。
2.自制蜻蜓,蝴蝶和小猫头饰。
3.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钓鱼竿.放音乐,引出课题。(2个钓鱼竿)
2.老师头戴自制的小猫头饰.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
3.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是怎么做的。、
4. 蜻蜓飞走了,小猫捉住了没有,它又回到了哪里(.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5. 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又是怎么做的。
6. 蝴蝶飞走了,小猫空手回到河边,发现了什么。
7.小猫说些什么,猫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8. 小猫听妈妈说的话来没有,它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9. 小猫和妈妈钓到鱼后,干什么去了。
教学反思
经过这次的活动有以下的总结:
1. 在这次的活动中,大多数的幼儿都对此活动很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达到了动手的目的。
2.幼儿能够很好的理解老师说的做法,提升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3.在准备的过程中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没有考虑周到,以至于有的孩子对有的过程不能太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够重视。
4. 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活动,让孩子能够多动手,多动脑筋,这样更能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认识事物。
【活动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夏日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那你们喜欢夏天的什么呢?现在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别样的夏天,看你们喜欢老师说的夏天吗。
播放配乐,朗诵描述一段描述夏天的美文。
这是一个初夏的午后,天还不是很热,在一个小池塘里,不时有涓涓细流涌出,竖起耳朵听听有传说中的泉水丁冬声吗?没有,也许是流的实在太细了吧。不远处,柳树随着风轻抚水面,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忽明忽暗,清晰可见。好是这浓密树阴也爱上了晴天午后柔美的风光,放眼望去,几只蜻蜓在露出绿头的荷花投影上嬉戏呢。
这样的夏天美吗?有位诗人叫杨万里,只用了个字写了首诗就把这样美的夏天描述了出来,小朋友想学学吗?出示古诗《小池》范读一遍。
二、学习古诗。
1、讲解古诗大意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写的和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吗?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泉眼似乎很珍惜泉水,所以水流的很细很慢,树荫照在水中,似乎爱上了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快思 www.banzhuren.cn)小荷才露出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苞,就已经有蜻蜓站在了上面。
2、小朋友说说这样的景色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
第一遍,跟读(并指出诗句对应图的位置。)第二遍,跟读(逐字读)。
3、小朋友们读的都非常的好,接下来我有个好注意,这样读太没意思了,我们给他遍上好看的动作读一遍好吗?
4、小朋友们都读的非常好,动作也做的很漂亮呢,我要告诉小朋友,小池还有一首歌呢,接下来我们听一遍,然后我们唱的时候把我们编的动作加上好吗?好的,我们先来听一遍。
5、好玩吗?接下来有更好玩的呢,我们刚才做的动作太简单了,接下来我给小朋友一个任务。把你们按照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的小朋友合作起来给每句诗遍编个动作,老师来指派个小组长负责好不好?
好的,现在老师念那句,表演那句的小朋友就赶紧摆好动作好不好,我们来比一比那组最快。(可进行两遍)。
6、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我们现在来检查下通过刚才的游戏有没有小朋友已经会背这首始了呢?
三、拓展活动。
我们在来做个游戏,老师呢给小朋友每人发一张画,但是它没画完,一会小朋友根据这首诗我们再在画上我们还认为要有的东西好不好?
小朋友们,觉得这副画把夏天画完了吗,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去外边看看,还有什么,然后回来把他添在我们的画上好吗?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大班出现了古诗教学活动,为了上好古诗教学,同时结合季节特点,我选择了古诗《小池》,活动中我通过课件的图画,让幼儿初步感受小池景色的美丽,古诗的意境美 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在幼儿充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图画的意思时,教师话锋一转: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景色很美,陶醉在这初夏的美景中,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小池》,你们想不想听听诗人是怎么用诗句来描写这幅画面的呢?此时激发了幼儿的想听古诗兴趣,究竟诗人会怎样用古诗来描写这样的画面呢?和我们说的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情景中,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古诗教学活动中。
在理解古诗内容的时候,教师紧紧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来引出相应的诗句进行学习和诵读,并让幼儿通过图文结合感受泉眼与泉水、树阴与池水、小荷与蜻蜓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为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对诗句中关键词做了一定得理解。理解的时候利用了幼儿在平时“词语开花”的经验,对古诗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拆字组词的方法,这样幼儿不仅很感兴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词的意思。
在进行教学中,我也看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果在孩子们自由讲述了画面的内容后,教师能及时把幼儿的发言进行归纳,用散文的形式对画面总结性描述,对于幼儿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结晶,它具有句子简短,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等特点,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更锤炼,做到语言简练。这次教学活动,教师是通过让幼儿找出关键事物,并让幼儿找一找这些景物分别都藏在哪些诗句里,来引出诗句,然后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古诗,感受意境。如果换一种方式,在幼儿找出古诗中描写的景物以后,马上回到画面中,通过画面的理解再引出古诗进行学习,哪一种方式更有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幼儿园的XX,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节大班语言活动《听雨》。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而孩子们也异常的喜欢雨,每当下雨,他们就兴奋地谈论着,我抓住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新《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并培养其对语言的敏感性。"大班幼儿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日益丰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作品的主题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扩展,出现了想要模仿创造的欲望。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听雨》这篇充满趣味性、童真性、并且用拟人化来表达小雨点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优美散文作为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借助画面观察、感知、理解、想象、创造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散文诗的形式,从而进行仿编。通过活动旨在锻炼幼儿想象力,整体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等。
2、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把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欣赏诗歌《听雨》,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2)能大胆自信地交流下雨天的活动,表达自己对下雨天的喜好。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与情趣。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对雨(声)的经验,大胆想象和创编。
3、活动准备:ppt课件、背景音乐、诗歌挂图
二、说教法
本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看下雨课件让幼儿聆听雨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问谈话法: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理解诗歌内容。通过谈话,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拟人、排比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演示法;通过课件、层层挂图的展示,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诗歌的句式特点和意境美,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
4、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编,更好的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三、说学法
1、多感官参与法:"说雨"环节首先让幼儿聆听雨声,"听雨"环节幼儿观看课件和挂图,这样幼儿在听听、看看、讲讲、议议中,能轻松的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观察讨论法:"听雨"环节中让幼儿观察四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讨论同样是雨点,为什么发出不同的声音?
3、想象创编法:在"听雨"环节,重点提问: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它在干什么?激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不仅给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还培养了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四、说过程
1、说雨 请幼儿聆听雨声音乐,说说自己喜欢下雨或不喜欢下雨的原因。
2、听雨 欣赏诗歌,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1)从"小豆豆"的角色引入,引出诗歌。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听雨》。
(3)分段欣赏
①第一段重点提问:小豆豆不喜欢下雨的原因?"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妈妈教了她什么好办法?
②教师朗诵重点部分,以层层展开图片的方式,辅助幼儿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和情趣。
重点提问:四句话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样是雨点,为什么发出不同的声音?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
(4)结合图片,教师再次完整配乐朗诵诗歌《听雨》。
(5)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重点提问:雨还会落在哪里?它在干什么呢?
3、雨趣 感知雨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观看ppt课件:在雨天我们还能做什么事让自己快乐呢?
(2)小结:最后送孩子们一个大大的微笑,希望你们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大家都有个好心情。
活动反思:
《听雨》是一首优美而又童趣的散文,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想象丰富,它把雨点拟人化,将雨点落在树叶、伞顶、花蕊、窗户上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其中“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等象声词的运用增加了散文的动感。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同时又易于幼儿模仿、仿编。
我认为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难点是运用恰当的象声词,按散文中的句式仿编
在活动中,幼儿基本能够认真倾听教师朗诵散文,感受了散文的意境美。但我觉得对散文的理解还不够。如雨点落到不同的地方发出不同的声音,雨点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声音。为什么落到树叶上是“玩耍”,而落到伞顶上是“翻跟头”。在仿编这一环节难度大,而卧的指导也不到位。如一个幼儿是这样编的:嘶嘶嘶,嘶嘶嘶,小雨在和河水打招呼呢。可以看出这个幼儿的创编中出现了问题:雨点落在水面的声音不符实际,幼儿基本是凭空想象,雨点落在水面所做的事也不合理。仿编既要要求幼儿了解雨声的象声词,又要与雨点落在的地方相对应,还要编一句雨点在相应的地方干什么。这样难度很大,尤其是之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我应该课前应带幼儿亲自去观察一场雨,聆听一场雨,丰富幼儿的经验,这样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想像我自己是一个5岁的孩子,同样渴望这样的言语交流。在此基础上,我设计本次教育活动时,出发点在于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的语言情境,因此,我将活动中“幼儿是否说得准确到位”看得不是很重,关键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同时,童话般的情境能够充分刺激幼儿的感官,为后来言语活动做准备;在最后的自由创编过程中,鼓励幼儿像小姑娘那样,大胆的将自己的诗歌念给在场的所有人听,以此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语言活动的乐趣、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家”所表达的含义。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植物、“生活区域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歌创编,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为幼儿创造大胆、自信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语言氛围、引导幼儿积极、勇敢地说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创编。
活动准备
钢琴曲磁带、背景图:森林、沙漠、海洋、北极、花园、天空等;小动物贴图、水彩笔、诗歌欣赏图片、有动物或有背景和空白的图画纸,教师创编诗句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出诗歌
预设:温暖的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放了,小燕子也飞回来了,大自然变的更加美丽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放背景音乐,师幼一起来到美丽的大森林,边走边欣赏)
预设:这里可真美,有茂密的大树、青青的小草,还有……(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地说,最好也能运用形象的形容词,例如:漂亮的房子、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河水、漂亮的花园、……)
(二)出示挂图,分析诗歌。引导幼儿理解“家”的含义
预设: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住着一位聪明的小姑娘,她写的诗歌非常好听!你们听!(画外配乐诗歌:广阔的大海是海豚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茂密的松树是松鼠的家。)
师:真好听,小姑娘仅说了那么多小动物的家,有:(教师出示挂图,并逐一分析,引导幼儿理解“家”的含义) “家”是什么地方?家是每一个人感到最舒服的地方.所有的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自己的“家”里,会感觉到很舒服、很自由自在、很安全。
(三)创编诗歌
预设:小朋友知道其他动物的家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知道动物的家:例如:狗熊的 在山洞、小鱼的家在河里、老虎的家在森林。
我们也试着编一首关于“家”的诗歌,一定很好听!
1、由教具引导,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学习创编。
(在幼儿没有充分放开的时候,教师要运用幼儿熟悉的画面引导:例如:教师出示竹林,引导幼儿说:密密的竹林是大熊猫的家!或者绿绿的、大大的、绿色的、等等都要及时肯定。
2、幼儿独立创编,教师为幼儿记录。
(为幼儿提供较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个幼儿有表现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为幼儿做符号记录,是为了展现幼儿的劳动成果,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成就和满足。从而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这里幼儿大胆地求助于在场的老师,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事先和教师说好,予以热情的帮助)
预设:清请的小河是小鱼的家、绿绿的池塘是青蛙的家、黑黑的山洞是狗熊的家、漂亮的大房子是小姑娘的家、茂密的大树是小鸟的家、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当出现非生物的家时,教师要及时并且热情的肯定,鼓励幼儿的大胆创意!)"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青请的小草是小花的家、美丽的花园是蝴蝶、蜜蜂、蜻蜓的家、美丽的朝阳一村是我的家!)
五、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编得这么棒,老师也想编一句。(出示挂图——地球)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所有的动物、植物、还包括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让我们的家越来越美丽,好吗!
老师知道,漂亮的五幼是五幼小朋友的家,能带老师参观一下吗?
活动反思:
-诗歌《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白云与天空、小鸟与树林、小羊与草地、小鱼与河水、蝴蝶与花儿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联系的兴趣。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在诗歌《家》的教学中,我结合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其中的图片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了仔细的构思。因为我发现在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要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首先大幅生动的电脑课件为整个活动创设了浓浓的"家"的气息,使诗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使幼儿的学习和创编有章可循,从而也创设了浓厚的语言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有的说。
活动开始我利用了电脑课件将天空、树林、草地、小河、花儿等美丽的图画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和赞美,再通过帮云朵、小鸟、小鱼等找家,激发幼儿参与思考,探讨云朵、小鸟、小鱼、小羊等与天空、树林、小河、草地等之间的归属关系。在幼儿充分理解这些事物间关系的基础上,再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完整地将诗歌呈现给幼儿,使理解诗歌的过程自然而有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逐句逐段教诵,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帮助幼儿大胆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整个环节中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做到了幼儿尝试在前,理解在前,教师小结在后,幼儿欣赏在后,为幼儿创造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充分表达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为仿编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独立仿编环节充分尊重了幼儿的意愿,"创编自己喜欢的诗歌",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充分体验仿编诗歌的乐趣和成功感,又把更多的想和说的机会,留给了孩子们,鼓励幼儿大胆的将自己的诗歌念给在场的所有人听,以此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语言活动的乐趣、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在仿编诗歌过程中我设计的仿编图谱操作材料,能有效地引导幼儿将自己编的诗歌内容用画标记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幼儿不仅创作的兴趣足,而且还能发挥想象,大胆、完整得仿编诗歌。同时在仿编环节为幼儿提供较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个幼儿有表现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这里幼儿可以大胆地求助于在场的老师,不仅发展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且教师及时为绘画表达有困难的幼儿做符号记录,能帮助幼儿及时的展现语言劳动成果,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成就和满足,从而乐意大胆的表达。通过此次教学使我对诗歌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将幼儿的原有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愉快的学,大胆地运用和表达,达到语言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也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特别是教学过渡语的自然而有效的运用技巧还有待于不断学习和提高。
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坚持信念,喜欢小乌龟淘淘。
2、和朋友一起在游戏的挑战中,体验和表现坚持的精神。
活动准备:
3和5的倍数;孩子穿软底鞋;小软垫子。
活动过程:
一、导读:封面
1、犟龟,可能是一只怎样的乌龟?
二、解读故事关键提问:
1、淘淘一路上遇到过谁?蜗牛会对淘淘说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淘淘会怎么回答呢?(分两队,一起对话)
2、翻过又热又高的山太困难了。淘淘是坚持,还是停下?
3、操作玩耍:做高山游戏规则:3人一组做高山,看哪一座最高最牢固。
全体尝试。(一分钟)讨论方法:个子小的做山峰,个子大的作山脚---稳稳的。
4、故事结尾:
淘淘不停的赶路,就是为了参加一次永远难忘的婚礼。这就是犟龟淘淘的故事,你会像它一样吗?看看这本书吧。
活动反思:
《犟龟》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龟为了参加狮王的婚礼途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小乌龟一路坚持,最终成功参加了狮王的婚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步步引导,努力让幼儿体验到淘淘的困难与坚持,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首先,为了呈现更清晰的效果,我借用自制的PPT来辅助教学,想随着画面的出现,一步步引出故事情节。但由于PPT的制作并不精细,幼儿很难体会到淘淘艰难行走的心情。其次,在提问方面缺少开放性提问,幼儿回答较少,变成老师说幼儿听的灌输式教学。然后在体验坚持环节,时间较少幼儿并不能体验到困难。最后,在总结并没有解释清犟这一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年龄差异大,年龄较小的幼儿,常常在晨间活动时,丢了自己的外套,还说不清楚自己的外套是什么样子的。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了这次活动,引导幼儿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丢失的物品,并能依靠电视广播,以播报失物启示的方式找寻丢失物。
活动目标:
1、能完整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物品,主动大方地进行讲述。
2、依据图片线索,进行失物启示的表述。
3、懂得丢失东西可以以失物启示的方式进行求助,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
活动准备:
自制电视机框、颜色图片三张、式样图片三张、时间图片三张、特征图片三张、人物图片一张、班级图片一张、笑脸图片一张、小图片16份(地点、时间、丢失物品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衣服
1、师以自己衣服为例描述自己的外套特征
——把这些颜色卡片表示衣服的颜色,把这些图片表示衣服的式样。
——介绍衣服细微特征,问你们的有什么呢?我们把这些拉链花边,口袋等图片表示衣服的特征。
2、依据图片,师完整讲述自己的外套。
——完整的介绍一下我的衣服
3、幼儿介绍自己的外套
请小朋友看着图片来向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外套吧。(讨论)
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小模特,大家一起来介绍他身上的衣服,在请个别幼儿上来自己介绍。
二、失物启示
1、有个小朋友太粗心丢了自己的衣服,但是,他想了个好办法来找丢失的衣服,听听他用了什么办法。
2、听失物启示(连播两遍)
下面播放一则失物启示 大家好,我是王小毛,星期一我在幼儿园的娃娃城丢了一件蓝色的外套,前面还有一只维尼小熊呢,后面有帽子。,!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希望捡到衣服的小朋友到大四班来还给我,谢谢。失物启示播报完毕。
3、这是一则XX启示?(强调一遍)原来是用播失物启示的方法来找自己丢失的外套的。
4、在这则失物启示中,听到了什么?对应图片,把幼儿听到内容连起来讲述,最后把各要素连起来,完整讲述听到的失物启示。
5、总结概括
师:“原来失物启示,讲了失主姓名、丢失时间、地点、丢失物品特征、归还地点,并且衷心的感谢大家的帮助,这样就能请大家帮忙找回丢失的东西了。”
三、我的失物启示
1、巩固复习失物启示各要素
如果你身上的衣服丢了,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说说你的失物启示。请1、2位幼儿上来说一说。
2、互相讨论
互相讨论怎么播自己的失物启示。师巡回指导
四、我的启示我来播
请幼儿上来做主持人,播播自己的失物启示。请幼儿评价,他说的好吗?好在哪里?师评(说清了什么?把几个要素都说出来了,说的完整,声音响亮)
五、延伸活动
王小毛真是个粗心鬼,他不仅丢了衣服,他还丢了不少东西呢,在小朋友的椅子底下有一些小图片,上面有王小毛丢失的东西,请小朋友按照失物启示的方法来给它们排排队,讲一讲。请幼儿讨论讲述。
用播失物启示的方法来寻找丢失的东西,这个办法真好,我们把这个好办法去告诉别的小朋友,让他们也来学一学,好吗?那我们出发吧。
活动反思:
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言。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 学习诗歌,感受秋天的意境的诗歌的优美。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秋叶》课件。
2、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挂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观察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
2、 谈话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了景色,谁愿意来说说?
师小结:秋天到了,天气变得很凉爽,大家都穿上了长袖的衣服;稻谷成熟了,变成了金黄色;水果成熟了,挂满了整棵树;许多美丽的花也开了,树木的叶子变成了红色、黄色,秋风的时候,地上都是落叶。
二、 学习诗歌《秋叶》
1、 利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幼儿教育进行大胆想象。
师:秋风起,落叶飘,就像蝴蝶在起舞,美极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跑到树下看落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什么小动物。
(1)出示小蚂蚁、渡船的图片
师:谁来了?小蚂蚁看到这么美丽的落叶,它会说些什么呢?
(2)出示小老鼠、雨伞的图片
师:谁又来了,小老鼠看到了落叶,是怎么想的呢?
(3)出示小刺猬、扇子的图片
师:接下来谁会来呢?小刺猬看到了落叶会说些什么呢?看看你们的小刺猬想的是不是一样?
(4)出示梅花鹿和饼干的图片
师:呀!这是谁啊?看看梅花鹿是怎么说的?
(5)出示小朋友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到落叶会想到什么?
2、 欣赏诗歌
教师有感情地配东朗读诗歌,要求幼儿安静倾听。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谁来看落叶了,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用诗歌里面的句子回答)
3、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出示相应的图片,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
三、 诗歌表演
请幼儿扮演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并模仿小动物,学说小动物的对话。
教学反思
对于我上的这节课,我作了以下反思:
幼儿在欣赏秋天的景色时,兴趣非常高,也观察的十分仔细,在观赏之后,也很踊跃说出自己的报见到的秋天美景。幼儿在我出示幻灯片之后,大胆想象,大家都说出了小蚂蚁看到树叶之后,它会把树叶当成了什么。当然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幼儿学习诗歌这一环节,我没有让幼儿充分的学习诗歌,所以没有达到学习诗歌这一活动目标,以至于在进行诗歌表演的时候,幼儿尚未熟悉诗歌,所以不能更好地进行表演。今后再有语言活动时,会让幼儿充分学习诗歌的时间。
活动目标:
1、养成爱读书,勤奋考的习惯,知道把书中的知识记在心里,才是属于自己的智慧。
2、知道不懂装懂会带来麻烦和苦恼。
3、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复述故事的内容。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根据绘本故事制作的ppt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
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谜语:鹅
认识故事主人公——引起兴趣
1、,接下来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只鹅和它身边的好伙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你们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让我们听听发生在皮杜妮身上的故事吧。
教师完整的叙述故事的内容,让幼儿感悟不懂装懂的危害。
教师:皮杜尼在草地上发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皮杜尼在草地上看到了一本书,它拿到书以后感觉自己会变得有智慧。
皮杜尼拥有书以后有什么变化它都帮了谁?帮到了?
————皮杜尼一天比一天高傲,脖子拉的老长了,不管它走到哪里都会带上这本书,但他却从来都不看这本书,他帮助了小狗,驴子,还有一群小伙伴,但都没有帮上忙,反而越帮越乱。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不懂装懂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总结:小朋友们不懂没有关系,可以去学习,但是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真正的智慧是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真正的知识,必须装进脑袋里。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3、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沙锤、盒子、袋子。
活动过程
一、猜猜想想,引出主题“雨”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地上看不见”
2、提问:你喜欢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可以滋润大地,当小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时,还会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1、幼儿欣赏诗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听雨》,请你们跟我一起说说题目《听雨》。
(2)提问:散文诗的题目是什么?小雨刚才都发出怎样的声音?
2、幼儿再次欣赏诗歌
师:当小雨发出这些好听声音的时候,它都落在哪些地方呢?我们再来听听
3、幼儿观看课件,理解内容
(1)刚才小雨落在哪里?发出怎样的声音?
(2)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它在和树叶干什么?
(3)小雨落在伞顶上,发出滴滴答,它在伞顶上干什么?
(4)小雨钻进花蕊,发出吱溜溜的声音。为什么会发出吱溜溜的声音呢?
(5)小雨落在窗玻璃上,发出叮叮叮的声音。在和窗户干什么?
4、幼儿完整欣赏,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师:小雨的声音多好听!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静静地“听雨”吧!
5、幼儿朗诵
师:这首散文诗美吗?现在我们用最美的声音一起来朗诵一遍。
三、创编诗歌,大胆表达
1、提问:调皮的小雨除了落在树叶、伞顶、窗玻璃上,它还会落到哪里,发出怎样的声音?
2、幼儿大胆创编,并在集体面前表达。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雨乐器
1、出示沙锤
师:今天老师给小雨带来了一位朋友,(沙锤)。谁来学学这个声音!
2、出示盒子
师: 听! 谁来学学这个声音!好象小雨落在了哪里?
3、出示尼龙袋
师: 这是什么?它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谁来试试
五、结束——小雨音乐会
教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当小乐器,发出像小雨一样的声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这些有趣的乐器!来开一场小雨音乐会好吗?
附:散文诗《听雨》
下雨啦,下雨啦,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沙沙沙,沙沙沙,小雨在和树叶玩耍呢。
滴滴答,滴滴答,小雨在伞顶上翻跟斗呢。
吱溜溜,吱溜溜,小雨钻到花蕊里拉。
叮叮叮,叮叮叮,小雨在和窗玻璃打招呼呢。
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小雨在唱一首多么有趣、多么动听的歌呀!
反思:
《听雨》是一首优美而又童趣的散文,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想象丰富,它把雨点拟人化,将雨点落在树叶、伞顶、花蕊、窗户上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其中“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等象声词的运用增加了散文的动感。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同时又易于幼儿模仿、仿编。
我认为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难点是运用恰当的象声词,按散文中的句式仿编
在活动中,幼儿基本能够认真倾听教师朗诵散文,感受了散文的意境美。但我觉得对散文的理解还不够。如雨点落到不同的地方发出不同的声音,雨点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声音。为什么落到树叶上是“玩耍”,而落到伞顶上是“翻跟头”。在仿编这一环节难度大,而卧的指导也不到位。如一个幼儿是这样编的:嘶嘶嘶,嘶嘶嘶,小雨在和河水打招呼呢。可以看出这个幼儿的创编中出现了问题:雨点落在水面的声音不符实际,幼儿基本是凭空想象,雨点落在水面所做的事也不合理。仿编既要要求幼儿了解雨声的象声词,又要与雨点落在的地方相对应,还要编一句雨点在相应的地方干什么。这样难度很大,尤其是之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我应该课前应带幼儿亲自去观察一场雨,聆听一场雨,丰富幼儿的经验,这样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加深五大类食物的认识。
2.分辨五大类食物并进行分类,发展分类能力。
3.喜欢朗诵儿歌。
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分辨五大类食物并进行分类,发展分类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蚂蚁搬豆》、装有食物图卡袋子若干、粮仓5个、蚂蚁头饰若干、ppt(含有五类食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律动,播放《蚂蚁搬豆》的音乐,做动作带领幼儿进教室。
师:蚂蚁宝宝们,冬天快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要冬眠了,需要储存很多的食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粮仓里有哪些食物吧!(播放音乐,跟随音乐进教室一个一个的坐在座位上)
师:我们的粮仓到了,我们来看看吧!
(二)展开部分
1.播放ppt图片(粮仓里有葡萄、牛奶、肉、胡萝卜、米饭)
师:蚂蚁宝宝们,你们看一看粮仓里都有哪些食物?(引导幼儿说出食物名称以及它们属于哪类)
(1)师:那你们知道葡萄是属于什么类的吗?
师:水果类除了葡萄以外,还有哪些呢?
小结:蚂蚁宝宝们,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像梨、橘子、苹果……这些都属于水果类,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增强抵抗力。水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少的。
(2)师:还有那你知道牛奶是什么类的吗?
师:那你们知道的食物还有哪些是奶类?
小结:这些食物都是奶类,奶类食物含有丰富的钙,吃奶类食物可以让我们的骨骼更强壮。
(3)师:那肉属于什么类?那你知道的肉类还有哪些呢?
小结:吃肉能帮我们快快长大。可是我经常看到我的小蚂蚁,有的特别爱吃肉,有的一口肉都不吃,这样可都不好。我们要吃适量的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4)师:那胡萝卜属于什么类的呢?
师:那你知道的蔬菜类还有哪些?
小结:吃蔬菜会让我们更健康。在平时我会看到一些小蚂蚁不吃蔬菜,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是不好的,我们要吃适量的蔬菜,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棒棒的。
(5)师:那你们知道米饭属于什么类?
师:我们把用粮食做出来的食物叫做五谷类食物,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食物属于五谷类呢?
小结:我们平时吃的米和面都是五谷类食物,吃了米和面会让我们更有力气。
2.寻找食物进行辨别和分类
(1)寻找搬运食物并对五大类食物进行辨别
引导语:亲爱的蚂蚁宝宝们,刚才你们说了很多的食物,但是妈妈觉得咱们粮仓里的东西太少了,这哪够我们冬眠吃呀,我们要赶紧储存一些食物。妈妈觉得现在你们都已经长大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来完成。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找和搬食物。但是,你们现在的力气还没有那么大,今天我们每只小蚂蚁只搬运一袋食物。妈妈的任务你们都听清楚了吗?每只小蚂蚁搬运几袋食物?(播放音乐,带领幼儿搬运食物,教师里布置好装有食物图卡的袋子,搬运完了带上食物回到座位上)搬完食物的蚂蚁宝宝要带着食物回到座位上哦。
师:蚂蚁宝宝们,你们搬运食物辛苦了,这次我们冬眠的食物又增加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都找到了哪些食物吧!
师:请幼儿介绍一下拿到的是什么呀?它们属于什么类的?(幼儿回答)
师:蚂蚁宝宝们,妈妈也寻找到了食物,我要把我找到的食物放进我们家的粮仓里,为了方便我们拿取和吃上美味新鲜的食物,妈妈要把我找到的食物分类摆放。我们来看看妈妈寻找到了哪些食物?它们属于什么类呢?(将食物卡片放入相应的粮仓里)
(2)幼儿对食物进行分类
师:妈妈的食物已经分类放好了,现在,请蚂蚁宝宝们把食物分类放进粮仓里吧。(播放音乐)
(师幼共同验证)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蚂蚁宝宝们有没有将食物分类放到粮仓里。好,我们把食物都分好类了,那在这个冬天我们就可以吃上美味新鲜的食物啦。
(3)学习儿歌《健康的食物》
师:这些食物都是健康的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每种食物都有它们的营养价值,妈妈为了你们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做一个健康的宝宝,妈妈给你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送给你们,名字叫《健康的食物》。我们来听一听。(出示ppt儿歌)
米面让我有力气,
蔬菜让我更健康,
肉能帮我快长大,
牛奶水果不可少,
不挑食来不偏食,
我是健康小宝宝。
师:刚才你们在妈妈的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米面让我···
蔬菜让我···
····
(师幼再次一起朗读一遍)
总结:蚂蚁宝宝们,这次我们储存了很多的食物,那我们一起说着妈妈送给你们的这首儿歌去冬眠吧。(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走出教室)
活动总结
在本节活动中,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教具准备的比较充分,幼儿进一步加深了对五大类食物的认识,幼儿也能对五大类食物进行辨别和分类,相比较之前,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一点进步。但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在整节活动中我的表情不是太丰富,语气、语调平淡,缺乏活力,语言不精炼,对幼儿的评价语太少,评价语不能及时评价到点上。角色扮演不好,没有进入情境。应变能力不好。在提问上,开放问题应个别回答,封闭问题应集体回答。其次,ppt出示五大类食物可以把五大类名称写上去,在让小朋友们寻找食物时,没讲清楚规则,在树上和花里藏着许多的食物,有些小朋友只看到一棵树上有,一直在那排队。在分类那块,教师可直接贴到粮仓上,减少时间的浪费,让小朋友分类粘贴应排队粘贴,避免拥挤。再次,在出示ppt儿歌,图太小,小朋友们看不见,每句应再分开贴到白板上。在说到儿歌时,应让小朋友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听儿歌,让小朋友自己说出,再完整朗读一遍。
设计意图
古诗《村居》选材于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课程《幸福的种子》系列活动。古诗语言精练,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幼儿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和敏感力。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
2.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古诗《村居》,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
3.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古诗《村居》,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
2.PPT
3.笔、纸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照片,引入古诗《村居》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幼儿春天时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
——你们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幼儿园的大树和小草都有了什么变化?
——这些照片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古诗《村居》。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古诗《村居》。
——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古诗。(教师朗诵古诗)
——你在古诗中听到了什么?(第一遍)(草、杨柳、儿童……)
——听得真仔细,这首古诗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再次朗诵古诗)
——这一次,你听到了什么呢?(二月天,教师可以追问:你觉得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呢?)
3.播放 PPT,幼儿边看古诗画面边听教师朗诵古诗,再次完整感受古诗,并理解古诗大意。
——小朋友们都听到了古诗中的很多内容,那你猜猜看这首古诗是写什么季节?
——对,写的是春天的山村美景,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 PPT 古诗画面)(柳树、小草、小鸟、儿童、风筝)
——请你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幼儿尝试逐句理解古诗,教师加以补充更正)
——古诗《村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春景,早春二月,村子里的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早早的回家,赶忙趁着东风使劲吹的时候,把风筝放上蓝天。
4.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村居》。
——这样一首美好的古诗,我们可以用什么美好的画面去展示这首古诗呢?(逐句请幼儿用笔画出来)
——好了,我们一起看着你们画的古诗把这首古诗朗诵出来吧!
5. 幼儿尝试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这首古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那古人是怎样朗诵古诗的呢?
——(教师起立模仿古人摇头晃脑朗诵古诗)古人朗诵古诗和我们平时念儿歌有什么不同?(幼儿谈论交流)
——对的,念儿歌比较欢快,有节奏,而朗诵古诗我们要慢一些,要有感情、有韵律,还要摇头晃脑。
——现在我们也学着古人有感情、有韵律的朗诵这首古诗吧。
6.延伸活动。
——我们也趁着在这美丽的春天出去放风筝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兴趣比较浓,活动目标基本实现。古诗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让幼儿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因此,我让幼儿模仿醉酒的人摇头晃脑两手左右摆动,感受“醉春烟”。整首古诗
中最能引起幼儿共鸣要数后两句,由于他描写的就是幼儿的生活与游戏,就能使幼儿产生共鸣感。幼儿对于绘画展现古诗《村居》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从幼儿根据每一句诗画的一幅画,不看诗就知道画面描写的是哪首诗。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表达要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对于古诗的解释注意通俗易懂,语言儿童画,朗诵示范要注意语言的节奏韵律。自己对古诗教学也缺乏经验,在教学方法策略上应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需要适时调整,做进一步改进。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发现故事中的线索。
2.能根据画面情节大胆想象、合理创编故事结尾。
3.大胆参与表演故事,体验自编自导合作表演的乐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内容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今天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狐狸与母鸡是什么关系?它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狐狸是怎么想的?
③母鸡又是怎么想的?
④狐狸做了什么动作,发生了什么事情?
⑤天黑了,狐狸去哪了?看到了什么?狐狸想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幼儿讨论:母鸡知道狐狸准备吃它们吗?为什么?
3.续编故事。
(1)师:狐狸还会想什么办法吃母鸡?母鸡又会想什么办法躲避狐狸?他们的故事还有可能发生在什么地方?
(2)幼儿互相讨论,自由续编故事。
4.表演故事。
(1) 幼儿自由分组,协商分配角色
(2)幼儿分组,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拓展:
幼儿制作续编故事绘本。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本次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明白:不回避客观事实,既积极引导幼儿童真的大胆幻想,又让幼儿初步了解吹牛与撒谎的区别。幼师上公开课,备课教案,课件下载,就来。
活动目标
1、感受“吹牛”这种大胆想象方式带来的乐趣。
2、能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3、能区别吹牛与说谎的不同。
4、喜欢听故事,能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6、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欣赏漫画、笑话、动画片。
活动过程
1、引题——初步理解词语“吹牛”
(1) 讲述“吹牛”,激发幼儿的兴趣。
——昨天,xx小朋友对我说,他家里有一架很大很大的飞机,比楼房还要高,还要大,可这架飞机就只坐一个人。
(2) 讨论:
——师:你认为刚刚的这位小朋友说的是真的吗?为什么?
——幼:这位小朋友讲的不是真的,是在吹牛,是在说笑话的,逗着玩的)
(3)教师小结。
(吹牛就是说大话,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说成已经发生了)
2、感受作品中吹牛的新奇、有趣。
(1) 欣赏故事第一部分(“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很喜欢吹牛”——“汽车被我踩扁了”)
问:你觉得谁吹牛更有趣?为什么?
(2) 欣赏故事第二部分(“这时候,又有一个小朋友依果尔走过来”——“吹牛是为了开心,说着玩的,不是去骗人的”)
问:1、你认为谁在吹牛,谁在撒谎?
2、吹牛和撒谎一样吗?为什么?
(3) 欣赏故事第三部分(“依果尔歪着脑袋想了想”——“我飞到了”)
——吹牛真有趣、真好玩,你们想不想来吹牛?
3、尝试吹牛
——吹牛大会就要开始了,现在你们赶紧准备你们的吹牛故事,我们要开始了。准备好的小朋友可以跟好朋友一起讲讲。看谁吹牛最厉害!(幼儿自由结伴说,请个别幼儿示范吹牛)
4、尝试表演
根据故事内容及老师提示,请幼儿表演故事内容。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故事:《吹牛大王》
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很喜欢吹牛。这一天,他俩又在一起吹牛。
小米沙问:“你几岁啦?”
斯大西克说:“九十五岁呀!”
小米沙马上说:“我一百九十岁了呢!”
斯大西克说:“我个子很高,比你爸爸还高呢。”
小米沙说:“你没我爸爸高。”
斯大西克说:“从前我很高,后来慢慢变矮了呀。”
小米沙说:“我以前也是个大人,我能游到河对面去呢。”
斯大西克说:“你能游一条河,我还能游过大海呢。”
小米沙说:“我在海里游的时候,一条大鲨鱼游过来,‘咔嚓’一下,把我的脑袋咬掉了。”
“那你怎么没有死?”
“我干吗要死?我游到岸边,走回家来了。”
“你不是没有脑袋了吗?”
“当然没有脑袋。”
“没有脑袋,你怎么走回家呀?”
“就是这么走的,走路用脚,又不是用脑袋。”
“那你现在怎么有脑袋?”
“另外长出来的呀。”
“想得妙!”斯大西克听了很羡慕,他想吹得比小米沙更有趣。
斯大西克说:“有一次,鳄鱼把我给吃掉了。”
小米沙大笑起来:“哈哈哈......那你怎么还活着?”
“后来,鳄鱼又把我吐出来了。”
小米沙动起脑筋来。他要编一个更好玩的。
“有一次,我在街上走,很多汽车开过来了。”
“我知道,我知道。”斯大西克说:“你马上要讲汽车从你身上开过去了。”
“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我不说这个。”
“那你说什么呀?”
“看见汽车开过来,我一脚踩上去,‘卡啦卡啦’,汽车被我踩扁了。”
这时候,又一个小朋友依果尔走过来了。他听了一会儿小米沙和斯大西克的吹牛,插进来问:“你们在干吗呀?”
“吹牛呗,吹着好玩,就像编故事、讲笑话一样很有趣的。谁编得好,谁就是吹牛大王。”
依果尔说:“你们吹牛没有好处,我昨天撒谎,就得了好处。”
依果尔开始讲起来:“爸爸、妈妈出去了,我把冰箱里的冰淇淋都吃光了。我又拿了一点点冰淇淋抹在妹妹嘴上。爸爸、妈妈回来问,谁吃了那么多冰淇淋?我说,都让妹妹吃掉了。妈妈骂了妹妹一顿。妹妹哇哇大哭起来。”依果尔讲完,开心地大笑起来。
“妹妹挨了骂,你还那么高兴。”小米沙说:“你这是撒谎,不是吹牛。”
斯大西克说:“就是呀,吹牛是为了开心,说着玩儿的,不是去骗人的。”
依果尔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那,你们再编几个,让我学学。我也想当吹牛大王。”
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又开始吹起牛来:“从前,我会飞,有一天,我飞到......”
教学反思:
吹牛的目的是娱乐,骗人的目的是损人利己。前者充满童稚的幻想,后者充斥功利的动机。幼儿爱空想,时常区分不出真假,辨别不了吹牛空想与撒谎骗人的不同。本次教育活动让幼儿明白:不回避客观事实,既积极引导幼儿童 真的大胆幻想,又让幼儿初步了解吹牛与撒谎的区别。
大班语言教案,本节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活动过程中在幼儿与教师及同伴交流时,培养幼儿愿意主动表达的能力及习惯。在教师设计的活动环节中,幼儿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发展其想象力。
活动目标
1.学会认真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语言有序,连贯,清楚的表达故事大致内容。
3.幼儿通过故事表演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体验故事中角色情感
幼儿对于童话故事很感兴趣,出于幼儿的兴趣点,本节活动把理解故事内容作为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故事大致内容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本节活动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沟通说出故事大致内容,幼儿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设为本节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灰姑娘完整童话故事、故事情节 PPT、灰姑娘图片、角色扮演的自制服装、道具、
(灰姑娘、王子、两个姐姐、继母、小鸟榛树)舞会音乐
活动过程一、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故事吧!
二、分段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1.讲述故事情节 1—4
从前有一位长的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 她常常收到继母与两位姐姐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经常弄得全身满是灰尘, 因此叫她灰姑娘。
提问:为什么叫她灰姑娘? 讲述故事情节 5—8
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参加,但继母与姐姐不让灰姑娘参加,让灰姑娘喂鸟,这时小鸟臻树魔法师把灰姑娘打扮的非常漂亮,并给她穿上了一双水晶鞋,但让她必须在十二点之前回来。就这样,灰姑娘参加了舞会并无王子跳了最美的舞蹈。
提问:灰姑娘参加舞会了吗?
是谁帮助灰姑娘参加了舞会? 讲述故事情节 9—12
眼看午夜十二时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一只水晶鞋。王子很伤心,于是派大臣全国找,最终王子找到了灰姑娘,从此,王子和灰姑娘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提问:王子怎么了?
最后王子和灰姑娘在一起了吗?
2.回忆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说出故事大致内容
后母和两个女儿让她穿上旧衣服,叫她灰姑娘爸爸去集市灰姑娘哭泣坏姐姐在打扮灰姑娘喂鸟小鸟臻树魔法师打扮灰姑娘王子和他跳舞丢水晶鞋王子拿水晶鞋找灰姑娘大姐试鞋让灰姑娘试鞋一起回王宫
3.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加深理解故事内容
(1)分配角色
故事里有继母、两个坏姐姐、灰姑娘、王子、小鸟臻树小朋友们,你们相当哪个角色?
(2)教师旁白讲述,同时帮助幼儿练习对话内容
幼儿在情景中故事表演,教师适度时进行指导帮助。
小结:刚才小朋友故事表演的特别投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三、结束部分
今天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给我们的故事起个名字吧? 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故事
灰姑娘
从前,有一个富人的妻子得了重病,在临终前,她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叫到身
边说:“乖女儿,妈去了以后会在九泉之下守护你、保佑你的。”说完她就闭上眼睛死了。她被葬在了花园里,小姑娘是一个虔诚而又善良的女孩,她每天都到她母亲的坟前去哭泣。冬天来了,大雪为她母亲的坟盖上了白色的毛毯。春风吹来,太阳又卸去了坟上的银装素裹。冬去春来,人过境迁,他爸爸又娶了另外一个妻子。
新妻子带着她以前生的两个女儿一起来安家了。她们外表很美丽,但是内心却非常丑陋邪恶。她们到来之时,也就是这个可怜的小姑娘身受苦难之始。
她们说:“要这样一个没用的饭桶在厅堂里干什么?谁想吃上面包,谁就得自己去挣得,滚到厨房里做厨房女佣去吧!”说完又脱去她漂亮的衣裳,给她换上灰色的旧外套,恶作剧似地嘲笑她,把她赶到厨房里去了。她被迫去干艰苦的活儿。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担水、生火、做饭、洗衣,而且还要忍受她们姐妹对她的漠视和折磨。到了晚上,她累得筋疲力尽时,连睡觉的床也没有,不得不睡在炉灶旁边的灰烬中,这一来她身上都沾满了灰烬,又脏,又难看,由于这个原因她们就叫她灰姑娘。
有一次,父亲要到集市去,他问妻子的两个女儿,要他给她们带什么回来。第一个说:“我要漂亮的衣裳。”第二个叫道:“我要珍珠和钻石。”他又对自己的女儿说:“孩子,你想要什么?”灰姑娘说:“亲爱的爸爸,就把你回家路上碰着你帽子的第一根树枝折给我吧。”父亲回来时,他为前两个女儿带回了她们想要的漂亮衣服和珍珠钻石。在路上,他穿过一片浓密的矮树林时,有一根榛树枝条碰着了他, 几乎把他的帽子都要扫下来了,所以他把这根树枝折下来带上了。
回到家里时,他把树枝给了他女儿,她拿着树枝来到母亲的坟前,将它栽到了坟边。她每天都要到坟边哭三次,每次伤心地哭泣时,泪水就会不断地滴落在树枝上,浇灌着它,使树枝很快长成了一棵漂亮的大树。不久,有一只小鸟来树上筑巢, 她与小鸟交谈起来。后来她想要什么,小鸟都会给她带来。
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选择未婚妻,准备举办一个为期三天的盛大宴会,邀请了不少年青漂亮的姑娘来参加。王子打算从这些参加舞会的姑娘中选一个作自己的新娘。灰姑娘的两个姐姐也被邀请去参加。她们把她叫来说道:“现在来为我们梳好头发,擦亮鞋子,系好腰带,我们要去参加国王举办的舞会。”她按她们的要求给她们收拾打扮完毕后,禁不住哭了起来,因为她自己也想去参加舞会。她苦苦哀求她的继母让她去,可继母说道:“哎哟!灰姑娘,你也想去?你穿什么去呀!你连礼服也没有,甚至连舞也不会跳,你想去参加什么舞会啊?”灰姑娘不停地哀求着,为了摆脱她的纠缠,继母最后说道:“我把这一满盆碗豆倒进灰堆里去,如果你在两小时内把它们都拣出来了,你就可以去参加宴会。”完,她将一盆碗豆倒进灰烬里,扬长而去。
灰姑娘没办法,只好跑出后门来到花园里喊道:“掠过天空的鸽子和斑鸠,飞来吧!飞到这里来吧!快乐的鸟雀朋友们飞来吧!快快飞到这里来吧!大伙快来帮我忙,快快拣出灰中的碗豆来吧!”
先飞来的是从厨房窗子进来的两只白鸽,跟着飞来的是两只斑鸠,接着天空中所有的小鸟都叽叽喳喳地拍动着翅膀,飞到了灰堆上。小白鸽低下头开始在灰堆里拣起来,一颗一颗地拣,不停地拣!其它的鸟儿也开始拣,一颗一颗地拣,不停地拣!它们把所有的好豆子都从灰里拣出来放到了一个盘子里面,只用一个小时就拣完了。她向它们道谢后,鸟雀从窗子里飞走开了。她怀着兴奋的心情,端着盘子去
找继母,以为自己可以去参加舞宴了。但她却说道:“不行,不行!你这个邋遢女孩,你没有礼服,不会跳舞,你不能去。”灰姑娘又苦苦地哀求她让她去。继母这次说道:“如果你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把这样的两盘豆从灰堆里拣出来,你就可以去了。”她满以为这次可以摆脱灰姑娘了,说完将两盘碗豆倒进了灰堆里,还搅和了一会,然后得意洋洋地走了。但小姑娘又跑到屋后的花园里和前次一样地喊道:“掠过天空的鸽子和斑鸠,飞来吧!飞到这里来吧!快乐的鸟雀朋友们,飞来吧!快快飞到这里来吧!大伙快来帮我忙,
快快拣出灰中的碗豆来吧!”先飞来的是从厨房窗子进来的两只白鸽,跟着飞来的是两只斑鸠,接着天空中所有的小鸟都叽叽喳喳地拍动着翅膀,飞到了灰堆上。小白鸽低下头开始在灰堆里拣起来一颗一颗地拣, 不停地拣!其它的鸟儿也开始拣,一颗一颗地拣,不停地拣!它们把所有的好豆子都从灰里拣出来放到了盘子里面,这次只用半个小时就拣完了。鸟雀们飞去之后, 灰姑娘端着盘子去找继母,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以为自己可以去参加舞会了。
但继母却说道:“算了!你别再白费劲了,你是不能去的。你没有礼服,不会跳舞,你只会给我们丢脸。”说完他们夫妻与她自己的两个女儿出发参加宴会去了。现在, 家里的人都走了,只留下灰姑娘孤伶伶地一个人悲伤地坐在榛树下哭泣:“榛树啊!请你帮帮我,请你摇一摇,为我抖落金银礼服一整套。”
她的朋友小鸟从树上飞出来,为她带了一套金银制成的礼服和一双光亮的丝制舞鞋。收拾打扮、穿上礼服之后,灰姑娘在她两个姐妹之后来到了舞厅。穿上豪华的礼服之后,
她看起来是如此高雅、漂亮、美丽动人极了。她们都认不出她,以为她一定是一位陌生的公主,根本就没有想到她就是灰姑娘,她们以为灰姑娘仍老老实实地待在家中的灰堆里呢。王子看到她,很快向她走来,伸出手挽着她,请她跳起舞来。他再也不和其他姑娘跳舞了,他的手始终不肯放开她。每当有人来请她跳舞时,王子总是说:“这位女士在与我舞。”他们一起跳到很晚,她才想起要回家去了。王子想知道这位美丽的姑娘到底住在哪里,所以说道:“我送你回家去吧。”灰姑娘表面上同意了,但却趁他不注意时,悄悄地溜走,拔腿向家里跑去。王子在后面紧追不舍,她只好跳进鸽子房并把门关上。王子等在外面不肯离去,一直到她父亲回家时,王子才上前告诉他,说那位他在舞会上遇到的不知道姓名的姑娘藏进了这间鸽子房。当他们砸开鸽子房门时,里面却已空无一人,他只好失望地回宫去了。父母进屋子时,灰姑娘已经身穿邋遢的衣服躺在灰堆边上了,就像她一直躺在那儿似地,昏暗的小油灯在烟囱柱上的墙洞里摇晃着。实际上,灰姑娘刚才很快穿过鸽子房来到榛树前脱下了漂亮的礼服,将它们放回树上,让小鸟把它们带走,自己则回到屋坐到了灰堆上,穿上了她那灰色的外套。
第二天,当舞会又要开始时,她的爸爸、继母和两个姐妹都去了。灰姑娘来到
树下说:“榛树啊!请你帮帮我,请你摇一摇,为我抖落金银礼服一整套。”
那只小鸟来了,它带来了一套比她前一天穿的那套更加漂亮的礼服。当她来到舞会大厅时,她的美丽使所有的人惊讶不已。一直在等待她到来的王子立即上前挽着她的手,请她跳起舞来。每当有人要请她跳舞时,他总是和前一天一样说:“这位女士在与我跳舞。”到了半夜她要回家去的时候,王子也和前一天一样跟着她,以为这样可以看到她进了哪一幢房子。但她还是甩掉了他,并立即跳进了她父亲房子后面的花园里。花园里有一棵很漂亮的大梨树,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梨。灰姑娘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只好爬到了树上。王子没有看到她,他不知道她去了哪儿, 只好又一直等到她父亲回来,才走上前对他说“那个与我跳舞的不知姓名的姑娘溜走了,我认为她肯定是跳上梨树去了。”父亲暗想“难道是灰姑娘吗?”
于是,他要人去拿来一柄斧子,把树砍倒了一看,树上根本没有人。当父亲和继母到厨房来看时,灰姑娘和平时一样正躺在灰烬里。原来她跳上梨树后,又从树的另一边溜下来,脱下漂亮的礼服,让榛树上的小鸟带了回去,然后又穿上了她自己的灰色小外套。第三天,当她父亲、继母和两个姐妹走了以后,她又来到花园里说道:“榛树啊!请你帮帮我,请你摇一摇,为我抖落金银礼服一整套。”她善良的朋友又带来了一套比第二天那套更加漂亮的礼服和一双纯金编制的鞋。当她赶到舞会现场时,大家都被她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给惊呆了。王子只与她一个人跳舞, 每当有其他人请她跳舞时,他总是说:“这位女士是我的舞伴。”当午夜快要来临时,她要回家了,王子又要送她回去,并暗暗说道:“这次我可不能让她跑掉了。”然而,灰姑娘还是设法从他身边溜走了。由于走得过于匆忙,她竟把左脚的金舞鞋失落在楼梯上了。将舞鞋拾起,第二天来到他的国王父亲面前说:“我要娶正好能穿上这只金舞鞋的姑娘作我的妻子。”灰姑娘的两个姐妹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她们都有一双很漂亮的脚,她们认为自己穿上那只舞鞋是毫无疑问的。姐姐由她妈妈陪着先到房子里去试穿那只
舞鞋,可她的大脚趾却穿不进去,那只鞋对她来说太小了。于是她妈妈拿给她把刀说:“没关系,把大脚趾切掉!只要你当上了王后,还在乎这脚趾头干嘛,你想到哪儿去根本就不需要用脚了。”
大女儿听了,觉得有道理,这傻姑娘忍着痛苦切掉了自己的大脚趾,勉强穿在脚上来到王子面。王子看她穿好了鞋子,就把她当成了新娘,与她并排骑在马上, 把她带走了。但在他们出门回王宫的路上,经过后花园灰姑娘栽的那棵榛树时,停在树枝上的一只小鸽子唱道“再回去!再回去!快看那只鞋!太小,不是为她做的! 王子!王子!再找你的新娘吧,坐身边的不是你的新娘!”王子听见后,下马盯着她的脚看,发现鲜血正从鞋子里来,他知道自己被欺骗了,马上掉转马头,把假新娘带回她的家里说道:“这不是真新娘,让另一个妹妹来试试这只鞋子吧。”于是妹妹试着把鞋穿在脚上,脚前面进去了,可脚后跟太大了,就是穿不进去。她妈妈让她削去脚后跟穿进去,然后拉着她来到王子面前。王子看她穿好了鞋子,就把她当做新娘扶上马,并肩坐在一起离去了。但当他们经过榛树时,小鸽子仍栖息在树枝头上,它唱道:再回去!再回去!快看那只鞋!鞋太小,不是为她做的!王子!王子!再找你的新娘吧,
坐在你身边的不是你的新娘!”王子低头一看,发现血正从舞鞋里流出来,连她的白色长袜也浸红了,他拨转马头,同样把她送了回去,对她的父亲说:”这不是真新娘,你还有女儿吗?“父亲回答说:“没有了,只有我前妻生的一个叫灰姑娘的小邋遢女儿,她不可能是新娘的。”然而,王子一定要他把她带来试一试。灰姑娘先把脸和手洗干净,然后走进来很有教养地向王子屈膝行礼。王
子把舞鞋拿给她穿,鞋子穿在她脚上就像是专门为她做的一样。他走上前仔细清楚她的脸后,认出了她,马上兴奋的说道:“这才是我真正的新娘。”继母和她的两个姐妹大吃一惊,当王子把灰姑娘扶上马时,她们气得脸都发白了,眼睁睁地看着王子把她带走了。他们来到榛树边时,小白鸽唱道:“回家吧!回家吧!快看那只鞋!王妃!这是为你做的鞋!王子!王子!快带新娘回家去,坐在你身边的才是真正的新娘”鸽子唱完之后,飞上前来,停在了灰姑娘的右肩上。他们一起向王宫走去。
活动总结
童话是孩子们心中最纯净的境地,是上天赐给孩子们神奇的礼物,梦幻的乐园。本节活动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活动课堂气氛好极了,整堂活动课,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并大胆发言。在讲述故事大概内容时,幼儿概括内容及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老师的指点帮助才可完成,不过在这一环节幼儿的思维能力特别活跃。在表演故事环节中, 幼儿的动作形象、表情还需夸张。不足之处在于语言活动课我的语言不够简练,啰嗦话太多,讲述故事时表情动作不够丰富,导致幼儿表演环节表情动作也不够夸张。在以后活动中还需勤学习,勤努力,精简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丰富自己的表情及动作夸张。
活动目标:
1. 通过阅读,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
2. 寻找自己和爸爸之间相像的地方,体验父子间的亲情。
3. 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4.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书若干本,故事PPT
2.事先已布置幼儿回家找找和父母相象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小威向前冲》。(PPT展示绘本内容)
1.师:今天应老师给小朋友介绍一本书。为了让所有小朋友们都看到,我们在大屏幕上一起来看吧。
2.提问:书名是什么?《小威向前冲》幼:小陈向前冲……(回应:很接近了!)
(指导策略:在读出书名的时,突出向前冲,加重音量,提高语调。)
提问:看到书名,你会猜到小威是怎样的一位朋友呢?幼:小蝌蚪、鲸鱼……
提问:向前冲是什么意思?幼:勇敢朝前面;另一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冲刺的样子,为了表现勇敢,还摔倒在地上……(回应:反正是很勇猛的样子吧!)
环节衔接语:到底小威是怎么样的一位朋友,一起来听故事吧!
(思考:第一环节直接引入绘本,通过对图片、文字的观察与表达,应老师的提问巧妙而又恰到好处的为下一环节故事的加深理解打下伏笔。而并非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绘本包含几要素,封面、封底、环衬等,削弱了统一绘本教法的痕迹,而让师幼互动更自然的流露,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内心。当然,也包括听课的老师们。)
二、跟随老师,分页了解绘本故事内容。
1.点击PPT的故事绘本页面,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
插问:小威是怎么样的小家伙?他住在哪里?他会怎样?
幼:活泼好动、爱运动的小家伙;他住在布朗先生身体里;他是个游泳高手,但算数不好……
2.提问:你们认为小威是个怎样的小孩?
幼:很厉害、很聪明、很棒的小孩。(有的孩子不同意,认为他算数不好,不是棒小孩)
跟进提问:小威是不是棒小孩呢?为什么?(让幼儿回答是或不是,并说各自理由加以肯定)
师幼互动点睛提问:你是什么高手呢?你们有没有像小威一样,有什么地方是不太好的吗?
幼:艺术很好。(回应:你长德确实很有艺术家的气质)数学高手、游泳高手等……
围棋、英语等不太好……
小结:现在你认为小威是棒小孩了吗?(幼儿们点头答应)
在一方面有觉德很棒的地方,就是棒小孩!
(思考:此环节中,以上这个有效的提问是点睛之笔,应老师通过绘本原著所传达的自我评价上的认识,结合幼儿自身的评价,从而拉近了小威和耿子们之间的距离,我认为效果非常显著,体现了应老师独特的教育机智与情感互动,很有启发!)
3.应老师继续讲故事,PPT伴随故事始终。
应老师:小威还有个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游泳比赛……因为布朗先生和太太要结婚了!(音乐渲染结婚的气氛)冠军的奖品是个很美丽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住在布朗太太的身体里。终于要进行游泳比赛了,学校发了眼镜还有比赛地图。
(教师的策略:应老师的确是个很富有感情的老师,懂音乐,而且在孩子们听故事疲倦之时,又用恰到好处的音乐基调感染孩子,渲染作品的魅力,让在场的每个孩子和老师都为之动容!)
4.点击PPT地图页面,幼儿集体看地图。
提问:你认为小威该怎么走?
指导策略:让孩子拥有1分钟聚精会神看地图的时间,而不是着急的让幼儿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答案。
幼:幼儿思考后,个别幼儿起身回答,允许有思维和观察力的碰撞。(回应:大班的孩子应该用完整的话来说哦)
(观察到的现象:一幼儿由于兴奋,有起身走动的现象,应老师不慌不忙的走到该孩子的身边,抚摸孩子的头,说:“你这样做有点像中班的孩子噢。”于是该幼儿很自觉地回到了座位上。)
5.点击PPT,两颗撞击的爱心。师:游泳比赛开始了,小威和姑朋友击掌出发……
(策略调整:课后据应老师说,这里的PPT制作有些遗憾,她的本意是想做个击掌的图片,但是没有找到适宜的图片,于是就用了两颗爱心代替。在故事的讲述中,应老师还特意激情洋溢的突出:GO!突显绘本中所要表达的积极情感。)
6.小威游泳比赛的PPT页面。
提问:小威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在PPT画面上指认。(观察力的培养很到位)小威的游泳眼镜看出来的。
(回应:呀,眼睛很亮噢!看来你前面的画面看德很仔细呢。)
师:游了一会儿,好朋友小路赶上来了,那小威该怎么办呢?
幼:向前冲,要努力……
小结:遇到困难只有努力向前冲才能获德胜利。
(思考:虽然是绘本的教学,却是儿童性教育的媒介。但是,应老师传递的教育理念是多方位的。“遇到困难向前冲”是他想告诉孩子们碰到困难需要用勇敢的智慧去积极争取,这是一种很健康很积极地心态,值德推崇。)
三、通过优酷视频,欣赏生命孕育全过程,并对于绘本后续的猜想。
1.继续讲故事,播放视频给幼儿欣赏。
(回应:小东西在布朗太太的肚子里生长的全过程)
(思考:这里的音乐特别好听,让人纪忆犹新。听应老师介绍,那是选自圣诞教堂里生命新生的音乐,至少让我看了、听了非常感动,眼泪在眼眶里盘旋!这个中间环节的处理非常巧妙,将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情感,用生动的视频加以诠释,本身是个很好的媒介传承。)
2.继续看PPT图画,教师讲述故事。
师:布朗先生和太太生了一个小孩,名叫:小娜……
提问:你猜小娜长大以后大概会是怎么样的呢?
具体化问题:头发会怎么样?眼睛会怎么样?长德像谁?为什么?
幼:长德像布朗先生,因为头发是金黄色的等,因为她是爸爸妈妈生的。
验证绘本画面:(点击小娜的样子)
小结:小娜的本领像爸爸,样子也像爸爸……(回应:用故事的原话作小结)
四、知道自己和爸爸妈妈长德很像,但和别人长德不一样。
1.点击PPT(一对长德特别像的父子)提问:他们像吗?哪里很像?
幼:像。眼睛、嘴巴、都是坐着……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长相很像;动作很像;爱好很像。
小结:因为这是他的孩子,所以很像。
引到自身的提问:你长德像谁?哪里很像?
幼:我长德像爸爸,我和爸爸的眼睛很像,都是小眼睛。(回应:爸爸妈妈单眼皮小眼睛是生不出双眼皮的,但是,如果是双眼皮,那也一定你们大家族中有人是上眼皮呢。)我长德像妈妈,因为我和妈妈一样漂亮。(回应:女孩子可不要说直接说自己很漂亮喔!)
2.请幼儿和姑朋友一起说一说,哪里不像?(给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
(指导策略:应老师是一位非常注重细节的老师,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也在活动中运用了两次让幼儿自主掌控时间的机会。)
3.游戏接龙,请幼儿以接龙的游戏方式,挨个找幼儿,并说出自己与朋友不像地方有哪些?
(指导策略:应老师对游戏的设计非常吸引孩子的积极参与性;在课后,她觉德该游戏还可以在游戏规则上大做文章,由于此次游戏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所以游戏的深度还不够,对于孩子们所说到的不像之处都比较类同,所以可以在下阶段让幼儿不反复说不像之处,例如就可从字卡中所强调的那样表述,一定会让孩子们在观察力提升的同时,更具挑战性。)
五、绘本问题延伸:
提问:小威到哪去了?小娜又到哪去了呢?而你们又是从哪里来的?让我们以后再来讨论吧。
(思考:抛出绘本中后续该思考的问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回去再细细的想想,是非常有延续性,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这
三个问题虽然很浅显,将带给孩子们许多新的启迪,让原来不德启齿的性教育,变德如此生动有趣,而有探究的意义。)
教学反思:
《小威向前冲》是一本性教育阅读绘本,告诉我们小精子变成小宝宝的过程,以及蕴含着遗传的秘密,他将复杂的生命孕育过程用如此简单的图画来表现出来,让人觉得神秘又有吸引力,在冲破思想的障碍以后与幼儿一起分享是多么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角色的身份讲述各种动物“夸自己”的语句。
2、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夸一夸自己和他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有一位医生专门给别人整形,帮助别人修改不足的地方,可是他来到森林里帮助动物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寻常的事。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PPT(故事中动物的形象)
你来找一找你喜欢的动物,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夸自己》,边讲故事边出示PPT.(前两个动物)
鲸鱼是怎么夸自己的?猴子是怎么夸自己的?教师引导幼儿猜一猜狗熊会怎么夸自己呢?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同样的方式讲述大象、蚂蚁(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三、情景表演《夸自己》
四、夸一夸自己和别人
1、小动物们都很自信,说了自己的优点,我们也来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2、你觉得你的好朋友有什么优点?
附:《夸自己》
有一天,一位医生来到森林里。他让动物们说说对自己的长相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可以帮助动物们变得漂亮起来。
医生让猴子先说。猴子开心地说:“我对自己的长相很满意呀。我和人一模一样,有四肢、有五官。我还比人多一条漂亮的尾巴呢。”
鲸鱼喷出一股水,高高地冲上天空,接着说:“我是海里最大的动物。最厉害的鲨鱼看到我都逃得远远的。”
狗熊慢吞吞地说:“我是森林里的大力士,我长得又高又壮又结实。”
大象神气地说:“我的鼻子、耳朵和尾巴长得很好看,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请我去当滑滑梯呢。”
蚂蚁虽然长得小,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长得难看。蚂蚁说:我是最勤劳的建筑师,我能造出又大又安全的家。”
动物们夸了一通自己,很开心地回自己的家去了。医生没什么事可干,也回家去了。(根据拉封丹同名寓言改编)
活动反思:
每个班里都会有这么一部分小朋友,他们不够自信,同样也会有一部分过分自信的小朋友。不够自信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上别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优点。而过分自信的孩子却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见自己的缺点,而看别人的时候却恰恰相反。这两种就是两个极端,哪一种都不好。我们应该帮助不自信的孩子树立自信,像活动中,我请小朋友帮助找不到自己优点的孩子找找优点,听到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出自己的优点,他们很高兴。而对于那些过分自信的孩子,我们也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什么都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有缺点是必然的。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吧!
不管是过分自信的孩子还是不自信的孩子,他们都是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我们既不能一味地赏识,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这样都是不对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孩子,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与不同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自信而不自大,谦逊而不自卑。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语言。
2.体验帮助别人的居心快乐。
3.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一朵自制的七色花(每片花瓣均可拆卸)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七色花。
1.出示珍妮的“七色花”,请幼儿数一数小姑娘珍妮的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各是什么颜色。
2.如果每个花瓣都能帮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那么这朵七色花能实现几个愿望?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2.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的阅读,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重点引发讨论:珍妮哪一片花瓣用得最好,为什么?
想象拥有七色花。
三、想象拥有七色花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如果自己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请幼儿学习使用珍妮的“飞哟,飞哟,小花瓣,请你……”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3.歌表演:《给爷爷奶奶敲敲背锤锤腿》
幼儿分组进行歌表演,敲敲背锤锤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语言类故事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讲,幼儿听,一张图片一张嘴,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也难以很好的完成语言教学的任务。
本教案力求这方面有所突破。《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教学中,一开始我会出示教具:神奇的“七色花”,可以让小朋友们直观的认识七色花的样子,数数花瓣有多少,都有些什么颜色,然后引出故事内容,小珍妮的花瓣是不是非常神奇呢,带着好奇心的孩子一下子就激发了情绪,趁着这种好奇心的热度我让孩子把故事完整的欣赏了一遍,虽然故事内容很长,但幼儿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很好,每次提问幼儿都能把故事内容完整的说完,甚至是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都能完整的说出来,看来幼儿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
活动中,我通过引导、讨论,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模仿表演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七色花”的每片花瓣神奇的作用和不同情景中人物语言的变化,这一环节又把幼儿带入了故事的情景中,幼儿的兴趣也非常的高。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个花瓣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喜欢这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在充分掌握故事内容之后,我就让孩子们来说说:“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并让孩子用故事中珍妮的语气说,活动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争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与别人分享。有的说:“飞哟!飞哟!小花瓣,我想买一件漂亮的衣服。”“飞哟!飞哟!小花瓣,我想买一辆小自行车。”......对于这一点我没有加深孩子的印象,没能把最后帮助小男孩恢复健康的那一片花瓣很好的体现,在这里我也要做一下深刻的反思。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我特此准备了一个歌表演活动,让孩子们相互敲背锤腿。
孩子们天真浪漫的笑容和帮助别人时的眼神都是那么的无暇,我还要继续的学习,反思,把自己不足的地方好好充实,争取做到更好。
设计意图:
本首儿童诗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语言清新优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大班幼儿在具有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想象、迁移能力。他们喜欢仿编活动,而儿歌《摇篮》正是一篇适合大班幼儿欣赏的作品。《纲要》语言实施细则中提出,幼儿能够喜欢文学作品,较好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并培养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学习用柔美、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3.体验参与仿编的成就感。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点感知、理解诗歌,学习用柔美、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表现诗歌美好的意境。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朗诵诗歌的方法 物质准备:音乐、PPT、图片(星星、小鱼、花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观看图片,引出“摇篮”
小结:这是摇篮,人们用它来哄小宝宝睡觉。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引导幼儿双手圈起,做摇篮的样子,并且假装哄小宝宝睡觉。“你也来当一回妈妈,哄你的小宝宝睡觉吧。”
提问:“刚才妈妈的手变成了什么?摇着谁?”引出句式:“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二)理解儿歌结构,欣赏是个诗歌前半段。
1、教师依次出示星星、小鱼、花朵图片,提问:“星星、小鱼和小花也想有自己的摇篮,请你来帮它们找找自己的摇篮吧。”(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幼儿自由发挥,并引导幼儿说说:“xx是摇篮,摇着xxx。”
2、教师出示天空,大海,花园的图片,教师朗诵请幼儿欣赏。
3、“其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儿童诗”,请幼儿说说在朗诵儿童诗与你讲其他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应该怎样去去朗读?请全体幼儿看着图片朗诵。
(三)引导幼儿学习完整儿童诗,理解儿童诗感情
1、教师提出需要帮助的想法,请幼儿想办法哄宝宝睡觉。(鼓励幼儿想办法:唱歌、讲故事、玩玩具等)
2、师幼共同轻唱摇篮曲,宝宝渐渐睡着了。
教师:“她睡着了么?她是怎么睡着的?对,我们给她轻轻唱了一首摇篮曲,她就睡着了。”教师引出句式:“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出示句型)
3、教师:“星宝宝、鱼宝宝和花宝宝也睡不着,你能想到什么办法让它们睡着呢?”
教师出示PPT,请幼儿看着课件进行创编(发现图中的变化,云朵、浪花、微风的出现。)
4.完整感受儿歌
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完整感受儿歌内容。
三、结束部分
尝试创编:
1、教师:“我这里还有一些图片,请你们按照儿歌中的句式继续编一编。”
2、幼儿拿着创编图片单独创编,教师请创编的好的幼儿为大家展示。
活动反思:
《摇篮》是一首经典的、优秀的儿童诗歌,它以幼儿的眼睛来描述“摇篮”,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摇篮”与“宝宝”的关系表达出来,既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又极富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整首诗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是一篇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幼儿作品。
一、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的小朋友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集体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很差,对朋友的认识淡漠,不懂得分享等等问题较多,为了让孩子们能从小养成与人为善的健康心理及行为,设计了本课,让他们尝试处理与小伙伴在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享受这种交流的乐趣,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找朋友介绍朋友等游戏,激发学生对与朋友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2、 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体验交友的乐趣
3、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朋友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交朋友
四、活动准备:
PPT、空白卡片、彩笔,音频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自制短片《孤独的小熊》(内容:因为骄傲、自私,小熊没有一个好朋友,它感到非常孤独)。
2、提问:没有朋友的小熊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生:难过、孤单、害怕……)
3、师:是呀,没有朋友是件多么让人难过的事啊!朋友会带给我们许多的快乐!小朋友,你有没有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好朋友呀?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体验快乐
1、小朋友为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分享与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的事情。(老师在学生讲述过程中给予肯定和鼓励)
2、小朋友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来找自己的好朋友吧!接下来我们一起进行一个有趣的游戏吧!
(三)、结交新朋友(学习如何结交朋友)
1、有朋友真好,大家还想结交一些新朋友么?
2、和老师交朋友。(选几个愿意和老师交朋友的学生和老师互动,要求学生赞赏夸奖老师的优点,同事老师夸奖小朋友的优点,学生体验发现他人优点和赞赏他人的乐趣)。
3、让学生跟班级中更多的同学交友,进一步体验如何交友和交友的乐趣。(背景音乐《找朋友》)
(四)、友情传递
好朋友为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快乐,我们也要送给好朋友一份特别的礼物,在空白卡纸上画上你喜欢的画或者写上你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好朋友。
(六)拓展
回家和爸爸妈妈、邻居的小朋友交朋友。
六、教学反思
本次语言教育活动紧紧围绕着学习反义词而展开,通过环境的创设,让幼儿产生新鲜好奇感,在观察实物中理解反义词,并能运用一些反义词说一句简短的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通过运用各种感观,在看看、说说、想想、动动、找找、做做等活动中,让每个幼儿思想活跃,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和同伴交往,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发展想像思维,举一反三。让幼儿通过思维想像说出一些教师活动中没有认识的反义词,不仅达到发现掌握新反义词的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准备更多样些实物,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更加有趣的游戏活动, 寓教于乐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设计意图
《老鼠娶新娘》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带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以老鼠村长为女儿美叮当选新郎为主线,呈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的关系: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但都有自己很强的地方。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明白互相帮助的道理。因此,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通过引导孩子们欣赏故事,能够发现自己和同伴的长处,乐意欣赏别人的长处。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初步理解一物降一物,循环往复的关联。
2、幼儿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3、在学学、说说、玩玩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民俗风情。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初步理解一物降一物,循环往复的关联。
难点:幼儿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喜庆音乐、课件 PPT、思维导图卡片(太阳、乌云、墙、风、老鼠)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人们好像在干什么?
幼:好像过年……好像看戏……好像结婚……好像抬花轿……
师:放这样的音乐;一定是有喜事,有高兴的事。那么,今天这段音乐下,发生了什么事?
3、引发对故事的想象。(出示花轿 PPT,直到老鼠美叮当出现)
师:这是什么?
幼:结婚。
师:你怎么知道是结婚?花轿是谁做的?
(幼儿自主发言,给幼儿足够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是人们结婚新娘坐的,看!今天的新娘可不一般,她是一只美丽的老鼠,名叫美叮当,美叮当要找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我们帮她想一想,谁是最强的新郎,你觉得谁最强?(幼儿泛谈)
师:猜了这么多,美叮当到底选了谁呢?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二、欣赏理解
1、播放故事 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理解讨论,和幼儿一起梳理思维导图,理清人物关系:你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幼儿自由交流说一说)村长要找世界上最强的新郎?有没有找到?这些东西身上有最强的地方,太阳光——照云——遮 风——吹 墙——挡 老鼠——打洞 猫——抓3、借助导图和动作引导幼儿梳理角色,记忆人物台词。师:村长都找到了谁呢?他们说了什么
先找到了太阳,太阳说:我是太阳我会照,照亮黑暗照走猫,我是最强的新郎。
乌云说:我是乌云我会遮,遮住阳光遮住你,我是最强的新郎。
风儿说:我是风儿我会吹,吹散乌云吹走你,我是最强的新郎。
墙说:我是墙壁我会挡,挡住风儿挡住你,我是最强的新郎。
阿郎说:我是老鼠会打洞,打穿墙壁打穿地,我是最强的新郎。
三、故事表演
1、教师旁白,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表演。
2、回归故事。教师小结:美叮当没有找到世界上最强的新郎,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小阿郎,原来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优点去帮助别人,好朋友你帮我我帮你,我们就会越来越强哦。
3、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优点,教师鼓励幼儿用主动帮助别人。
四、玩游戏“抛绣球抬花轿”。
师: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谁来当新娘抛绣球?谁来抬花轿?抬花轿要几个人,(2 个、4 个、6个),抬花轿要双数的人抬,赶快找好朋友。
抬花轿的脚步要整齐,要不然新娘要摔的,我有一个方法可以检查你们有没有脚步整齐,教师念童谣,幼儿随节奏抬花轿。
小白菜,地里黄,老鼠村,老村长。
村长女儿美叮当,想找女婿比猫强。
太阳最强嫁太阳,太阳不行嫁给云,
云不行,嫁给风,风不行,嫁给墙,
墙不行,想一想,还是嫁给老鼠郎。
四、活动延伸
分组进行游戏,体验童话故事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
师:还想玩吗?老师把图卡全部送给大家,放到区角里面,大家可以继续表演,展现出最棒的自己,加油!
活动反思
这个绘本有着浓厚的民俗气息,而且充满了童趣,幼儿对这个绘本很感兴趣,在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幼儿很专注的在听,故事表演时,幼儿能很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通过讨论,幼儿了解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循环往复、相生相克的。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优点去帮助别人,同时欣赏别人的优点。因平时很多小朋友都只关注自己,对同伴的认可比少甚至是没有,所有通过寻找“最强的新郎”使幼儿知道自然界中没有最强事物,逐渐延伸到人类,引申到人的心理品质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知道要在乎自己的朋友,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最后的游戏大家一起来抬花轿,是使幼儿感受到一个集体要团结,在乎同伴之间的感受,这样才有人愿意坐你们的花轿。在抬花轿的游戏环节,抛绣球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一起接到了绣球,男孩子主动将绣球让给了女孩子,我觉得懂谦让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多的朋友,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老鼠娶新娘》这次教学活动,使幼儿在非常愉快、宽松的、自主的气氛中学习、体验、发现、感受,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更收获了一种良好的品质。
一、多媒体的运用,完美呈现故事内容
《老鼠娶新娘》活动设计上不同于传统的故事教学,以故事为载体,通过音乐、课件呈现故事内容,让孩子直观的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和内涵。同时让孩子在思考、总结中懂得“没有最强的人,但每个人都有优点”、“自信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及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这些道理。幼儿园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据每个老师对教材的价值目标的定位,而决定活动类型的取向。
二、以整合的理念,使孩子有效地学习。《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整个活动中,综合了语言、社会、音乐三大领域,从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问一问,玩一玩中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欣赏自己和同伴。
整个活动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衔接做到层层递进。通过对故事的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自然界事循环往复的关系,为幼儿形成正确的对人、对己的价值观提供了客观的认知基础。在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生相克关系时,幼儿能清楚判断,效果很好。在表演的环节,幼儿能清楚地带情绪地融入到角色中,说出台词,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到活动接近尾声,以美叮当终于找了老鼠阿郎作新郎的故事结尾引发幼儿来玩“抬花轿”的游戏,一下子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参与性很高,喜庆地办了一场“喜事”。很好得完成了活动目标,也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活动目标
1.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1.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 四季特征明显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红梅、腊梅、水仙花、白玉兰。
2. 《花婆婆》PPT。
3. 儿歌“四季花开”:
暖和的 春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
炎热的 夏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
凉爽的 秋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
寒冷的 冬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备有:我们种的 什么花儿 开)
4.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1. 引出活动: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Y),认字吗?《花婆婆》。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这里对故事题目的展开,既是激发对故事的喜欢和期待,又是引导孩子情绪渐渐投入的必须过程。
在活动中:
老师: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老人。
老师: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孩子:种花的……买花的……喜欢花的……
2. 讲述故事
老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听听故事。(音乐起)
(讲到:第三件事后,插问)。
老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到世界去逛逛(老师:就是去旅行)……在海边住……
3. 继续讲故事。
二、四季开的花
1. 说说四季开的花: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引发交流四季开的花。
老师:花婆婆想,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老师:那么,你知道什么花儿会在什么季节开放吗?
——从这里,延伸出另外的学习内容:关于花卉的活动。我认为,尽管故事最能凸现的是情感教育,但情感认知也需要现实认知作基础。所以,一个故事一定蕴含着认知或其他的学习因素。另外,孩子在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也需要变换不同的学习内容或方式,才能保持学习热情,所以,这里的“走神”,对主题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有用的。只是,这时的故事,已经是孩子的认知活动的平台了。
在活动中
孩子:桃花是在春天里开得……荷花是在夏天里开的……
老师:除了这些花,你还能说出其他花的名字吗?
孩子:梨花……康乃馨……(很踊跃)。
——这里的两个问题,前者难,后者易。按逻辑,应该先易后难。可是,现场要观察,孩子对于花卉的经验有多少。
如果,孩子的花卉经验积累比较正常的,那就“先难后易”,因为,“先难”让有着一些四季花卉经验的孩子,极力地搜寻自己的记忆,需要集中精力。而“后易”让绷紧的思维,稍稍地“松了一口气”,学习积极性依然很高。
如果,孩子的花卉经验很少。那么就要“先易后难”,因为,“先易”让孩子在少有的花卉经验中,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再从孩子知道的花卉出发,开始思维的二维思考,但这时“后难”,往往带有“接受”的性质,如***是什么季节开放的呢……其实啊,***是在夏季开放的……
本次活动,提问是“先难后易”。孩子“先”愣了几秒,渐渐地有5个孩子相继回答,“后”来,孩子的回答很踊跃,有些刹不住,场面因孩子的自信而热烈。
2. 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师: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种。我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朋友两人一起,去认一认: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字卡为:春天花儿、夏天花儿……)
孩子:(操作)。——这时应该关注不认识字的孩子。老师出示字卡时,孩子跟读一边。
重点把握:
桂花:是在夏天过后的中秋节时开的,中国人常说:八月桂花香。
玫瑰:这是红玫瑰,红玫瑰是在火热的夏天,开得最红。
在活动中
孩子:玫瑰是冬天开的
老师:红玫瑰是在火热的夏天,开得最红。
孩子:桂花,不知道……
老师:它是在中秋节开放的……
孩子:夏天……秋天,中秋节当然是秋天……
老师:没错,是秋天。中国人关于桂花的诗叫:八月桂花香。
孩子:对,八月十五中秋节。
3. 唱一唱:四季花儿开。
老师:还有许多花,会在四季里开放,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们可以把花儿在四季
开放的事,唱出来,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里有一些儿歌,我们一起有节奏地唱
唱看。
——这里既帮助孩子认字,又有了节奏的范式。在春、夏读完后,提问:刚才是用手来打击节奏,还可以用什么来打击节奏?(提示:脚,动作都可以表示节奏)
在活动中,请一个孩子回答:迎春花。孩子回答得节奏完全相符。于是,孩子和朋友两人选一种花各自练习,一问一答。
老师提示:节奏和别人不一样,那会更美好。
交流中,两个女孩用转腕动作表示节奏,大受赞赏。两个女孩用手击头打节奏,
老师:节奏倒是表示出来了,头受伤了,这事情就不美好了。所以,不要打头。
孩子:桃花桃花朵朵开。
老师:瞧,重复“桃花桃花”真好听,多美!
老师:出示“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让孩子感受16分音符的节奏),是水仙花,怎么唱
着回答?
女孩子节奏完全正确,大家跟着学一次。
老师:啊,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其实,这里的感叹,都是为让孩子感受现实中的“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为后面的情感深化的环节作铺垫。
三、一件美好的事
1. 回归故事。
老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写信买了许多花籽……可是,孩子们也不知道将
来会做什么!
2. 美好的事情。
老师: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深化“美好的事情”,让孩子拥有
一个短暂或许是永久的理想。
孩子:(愣了10多秒)念儿歌……
老师:对,唱歌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孩子:做花,做纸花、布花,会让世界更美好!
老师:是啊!那些纸花、绢花可美丽了!
孩子:弹琴。我弹的钢琴声传到许多人家里,世界就变得更美好!
老师:啊!真的美好!
孩子:我要保护世界……
大家:啊?
孩子:让大家知道,不要在水里扔垃圾,小河就变得更美好!
老师:对!小河一美好,世界也就更美好!
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请你记住这件事情,努力去做这件事情。知道吗?等你们长大了,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
——孩子想的美好的事情,都很实际,那是前面的伏笔所致。
活动总结
在看过整个活动设计后,我们所要想的就是目标是如何在过程中得以体现,而过程又是怎么有效地达成目标的。针对这样的思考,仔细衡量《花婆婆》这个活动的目标和过程,发现目标和过程是相互呼应的。目标一是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分为看图片认识四季的花和有节奏地念四季花儿的儿歌两大部分,让孩子们对四季的花儿有初步了解,并大胆表现四季花儿盛开的美好。
目标二是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事情”的美好。当活动以故事《花婆婆》开始后,整个活动过程的进行都是在让孩子们体会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正如最后的总结“孩子们,请你记住并努力去做这件美好的事情,等你们长大了,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由此可见,活动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和情感的总方向,活动过程就是运用各种适合幼儿的形式来具体实施和操作。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整个活动。
设计思路:
本周是我们IB单元——“一百种语言”进行的第一个星期,正值“声音(说、唱)”这个探索范畴。我们班有许多来自各个国家的孩子,平时时而听到他们用本国的语言进行交流,而且孩子之间也会模仿几句,可见他们对各个国家的语言已经产生了兴趣,而且,班中家长的宝贵资源是非常值得我们引用的。何不把家长请到我们身边,和孩子们一同去发现、探究奇妙的世界语言呢!
活动名称:世界语言真奇妙!
内容与要求:
1、感受、体验学习各国语言的乐趣。
2、感知不同语言相应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
6、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材料与环境:
1、邀请家长代表穿着本国民俗的服饰,并让家长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文字卡。
2、让家长和孩子准备一首《小星星》的自国语言版本的歌曲。
3、老师准备“太阳”的图片,收集文字,人手一根星星棒。
过程与指导:
一、猜猜奇妙的语言
二、欣赏“太阳”不同的文字
1、出示“太阳”的图卡,邀请孩子试试你能用几种语言表达。
2、幼儿感知不同语言相应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三、我和妈妈一起学——“谢谢、再见”
四、欣赏《小星星》的各国语言版本的歌曲
五、孩子和妈妈一同舞动《小星星》(手持星星棒)
活动反思:
《世界真奇妙》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本单元活动主题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本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在了解世界各国风情的基础上,体会世界的奇妙。新课标中提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构筑的平台。在新课程标准的分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写到: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在(二)能力目标中,写到: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蔼相处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设计《世界真奇妙》第一课时的指导思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力求于从以下几点来开展教学:
一、创设平等互动的课堂环境。在本课中我本着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世界各国的资料,了解各国的礼仪,并学一学。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通过师生平等的互动,一起学习各国不同的.礼仪,学习“你好”,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给各国取别称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激发学生认识世界的兴趣。
二、层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整堂课设计我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学:“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欣赏俄罗斯代表性的舞蹈《天鹅湖》、日本的樱花、各国代表性的事物,初步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格及多样性;“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让学生取取别称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各国的主要特点;“不学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过学一学各国的礼仪,了解中西礼仪文化的不同,感受世界之奇妙,从而更加热爱这个多姿多彩的美丽的世界。这样从知到行,从课内到课外,构成了品德教学的整体性。
三、采用丰富的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新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世界真奇妙”这一主题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因为三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肤浅,对奇妙世界的感悟不深,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地灌输枯燥无味的知识,显然不能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欲望。而且也是违背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这个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通过猜一猜、取一取、学一学等活动,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得。让学生学做各国的礼仪,使学生感受到世界真奇妙。这些丰富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使课程充满快乐和活力。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世界真奇妙之旅”,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大千世界的精彩与奇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性事物。因为学生知识的贫乏,所以本活动中我主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观看《四小天鹅舞》和欣赏日本樱花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观地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各国代表事物用图片配以音乐的形式出示,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奇异景观。在“别称知多少”中,通过说一说各国的标志,以“国家别称我来说”的交流,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得出规律——各国的别称跟他们的特点有关。然后让小组合作进行实践,给各国取别称。这里出现了三个,前面两个对学生来说不太熟悉,所以我出示了他们的特点,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小组交流中我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以竖大拇指在希腊人眼中是“滚蛋”的不同意思,让学生感受到要到世界各国去旅行就要了解各国的独特礼仪,要不容易引起误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世界的兴趣。这些情境的创设,使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使课本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有效合理地利用。
但一堂上下来,总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比如因为事先对学生的学情知识基础没有充分地了解,就出现了看标志猜国家这一环节中,几乎全班学生都猜不出俄罗斯这个国家,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学生显得拘谨。这也告戒自己,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前一定要对学生做好充分的了解,只有建立在学生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如果说这次汇报课活动,给我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磨练的平台,那先前的一次次试教和反思,则只是用真诚收获了一份真情;而最后一次的正式汇报课,在赢得学生的真情外,我还赢得了章老师的许多帮助和指点,成就了我生命课堂的精彩。
【活动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感受小蜗牛善良、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能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愿意制作微笑卡片,初步体验关心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萌发幼儿的爱心。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教学课件。
2.信件一封装有小蜗牛的微笑卡片。
3.各种卡纸卡片、彩笔。
4.《幸福拍手歌》mp3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够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初步体验关心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萌发幼儿的爱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信件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我这里有一封森林里的小蜗牛的信,你觉得信里面会写什么什么呢?
师:原来是一张微笑的卡片,为什么小蜗牛会寄微笑卡片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教师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分段理解故事。
1.讲述故事第一段
师: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
2.讲述故事第二段
师:小兔子师怎样夸奖小蜗牛的?如果小兔子你会怎样夸奖它?(播放课件小兔子走到蜗牛的旁边)
师:小蜗牛会想出什么办法呢?
师: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它把微笑送给了谁?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蜗牛的信,心里感觉怎么样?
3.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一遍故事,你来给故事起个名字?
师: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吧微笑送给大家?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觉得小蜗牛了不起?
小结:原来微笑能给人带去快乐,小蜗牛虽然力气不大,但它有一颗爱心,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三、感受和体验微笑
师:你们觉得小蜗牛的微笑美吗?你们会不会微笑?我们来学学小蜗牛的微笑,你准备把微笑送给谁啊?(例如:我把微笑送给妈妈,让她快乐;我把微笑送给生病的小伙伴,让她身体快点好起来)
师:小朋友的微笑真美丽我们把微笑拍下来看看大家的微笑。(在电脑上展示幼儿微笑的照片)
四、制作微笑卡片传递微笑。
师:小朋友的微笑真好看,现在我们一起制作微笑卡片吧我们的微笑送给周围的人吧!音乐响起大家就可以开始了,音乐停时间就到了。(在歌声与微笑的伴奏下制作卡片)
师:我看大家都特别开心,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幸福拍手歌》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一笑嘿嘿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一笑哈哈
师:今天来了客人老师让我们把微笑卡片送给客人老师吧!
活动反思: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幼儿来说,它是一个比较抽象概念,怎样让幼儿理解爱,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在活动中,我把爱细化,具体化,将爱转化成幼儿容易理解、接受的“微笑”,让微笑说话,让微笑传情,我采用了:1、故事激情。短小、精悍的故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那微笑着的蜗牛抓住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孩子的兴趣跟着微笑提升,思维随着故事开启,情感也跟着感觉释放。2、音乐渲情。运用音乐《歌声与微笑》引领幼儿走向高潮,体会幸福和快乐。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一张空白的纸,大人在纸上画什么,孩子就是什么,关键是成人要正确引导。让我们不断探索,将孩子的童心培育成色彩斑斓的爱心。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趣味性。
2、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仿编,学习词:静悄悄。
3、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恰当的语气表现诗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
1、游戏场景布置(根据诗歌内容布置成小花园:大树、小草、玫瑰、菊花、大海、云朵)、幼儿胳膊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小块(红、黄、蓝、白、绿各若干)、太阳头饰与长手帕、反映个别难句内容的图片、班得瑞《春》的音乐、Flash课件。
2、幼儿玩过捉迷藏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理解诗歌内容。
1、了解活动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的教室今天变成了一个小花园,花园里都有什么?
2、通过游戏理解诗歌内容。
①了解诗歌基本元素、难点前置
师:我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不过今天的捉迷藏和以前不一样,今天是太阳和颜色宝宝捉迷藏。我来当太阳,你们当颜色宝宝,你的衣服上贴的是什么颜色?你贴的是什么颜色,你就是什么颜色宝宝。等太阳的眼睛被蒙起来了,颜色们就赶快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躲在里面。(边说儿歌边出示表示“赶快”“喜欢”词义的图片)
师:你们知道要怎么躲了吗?(引导幼儿说出长句“赶快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师:躲好以后,要怎样才不会被发现?(引导幼儿讨论出躲好之后要安静,提炼出词汇“静悄悄”,出示代表“静悄悄”词义的图片。教师边指图边完整的将长句连起来说。)
②三次游戏,倾听熟悉儿歌
师:马上开始了,就要静悄悄的哦。在玩的时候,太阳会把游戏怎么玩的说出来,注意听听,太阳说了什么?(先请第一小组玩。教师根据颜色们躲的位置,提炼出诗句。)
师:现在请第二组的颜色宝宝来和太阳玩游戏,颜色们可以和我一起来边玩边说哦。这次你们又听到我说了哪些话?(根据幼儿的回答出图)
师:第三组小朋友和我一起玩,这次我小声说,你们大声说哦,说的好的小朋友一会请他来当太阳。
二、完整诵读诗歌
1、初步尝试完整说出儿歌。
师:颜色宝宝都被找到了。他们都躲在哪里?我们拿小手来当手帕,完整说一说,能完整说出来的小朋友我请他来当太阳。(请数名幼儿当太阳,数名当颜色宝宝,跟音乐边说儿歌边游戏。)
2、用愉快的心情,有表情的诵读儿歌。
师:刚才你们玩捉迷藏心情怎么样?其实我们刚才玩游戏说的话,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捉迷藏”。那在说这首儿歌的时候,也要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说。我们轻轻站起来,一起跟着音乐,把这首好听的儿歌说一说。
三、创编诗歌、延伸。
师:刚才在玩的时候,颜色宝宝都找到了躲的地方。黄色宝宝,你们为什么要躲在菊花里呢?红色宝宝你呢?(依次问问其他幼儿)原来躲在和自己一样颜色的东西里面不容易被发现啊,你们真聪明!
师:除了诗歌里的黄色、红色、蓝色、绿色。还有那些颜色呢?如果他们也要玩捉迷藏,他们可能会躲在哪里?想一想,用诗歌里的句子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你们真棒,都会写诗,像个小诗人!
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看还有哪些颜色,看看他们躲在哪里!
附:散文诗“捉迷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趁它还在数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
黄色躲在菊花里,
白色躲在云朵里,
蓝色躲在大海里,
红色躲在玫瑰里,
绿色太多了挤不下,有的躲在大树里,有的躲在小草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了!
活动反思:
这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从教材、教法、幼儿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考虑,从这三方面进行了备课:
一、备幼儿。
大班幼儿喜爱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愿意在文学活动中积极感受积累艺术语言,并且开始学习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对句式规整的诗歌能很快接受,有一定的创编经验。
二、备教材。
《捉迷藏》这首散文诗有很强的叙事性,语言优美又充满童趣。将色彩与事物的对应关系以及黑夜白昼的交替关系巧妙的通过幼儿熟悉的“捉迷藏”游戏串联到诗歌当中。诗歌在句式上既有很规整的部分(XX躲在XX里),也有比较复杂、不规整的长句,尤其是“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一句当中出现几个副词和形容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三、备教法。
在到底用什么样的教法进行教学上,我经过两次尝试:
第一次教学采用倾听加图片策略。幼儿先看动画完整欣赏诗歌,再看每句诗歌相应的小图片理解诗歌内容。跟读几遍后,教师一步一步的撤图,幼儿复述。整个活动气氛呆板沉闷,活动中期幼儿就已经完全失去兴趣,跟读有气无力,不少幼儿开始走神。对诗歌也并不理解,当教师问起:“为什么黄色要躲在菊花里?”不少幼儿回答:“因为菊花漂亮”,“因为它喜欢菊花”……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教法过于单一,教的痕迹过重,幼儿长时间处于被灌输的状态,疲劳现象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以及通过参与获得经验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教学以游戏策略为主。全体幼儿参与捉迷藏角色游戏,通过反复的边游戏边倾听引导幼儿理解记忆诗歌。结果由于参与游戏人数太多,幼儿非常兴奋,诗歌情境中的景物有限,幼儿你推我挤,基本上没有幼儿能注意倾听诗歌,活动草草结束。
总结以上两次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运用如下教学策略,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学习。
1、营造情境,帮助幼儿理解。
情境游戏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更深刻的理解诗歌,将色彩与事物的对应关系,通过一次次的游戏让幼儿真正的内化了。同时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熟悉了诗歌的结构,了解了诗歌的语言。到第三遍游戏时,孩子们都明白要找和自身颜色同样的事物躲进去,比起让幼儿凭空想象“为什么白色要躲在云朵里?”要有效的多。同时,这一重点的有效解决也为幼儿最后的创编奠定了基础。孩子们在活动最后的创编非常丰富“紫色躲在葡萄里”、“灰色躲在墙壁里”、“粉红色躲在桃子里”,“橘黄色躲在橙汁里”……
活动中的三次游戏每次只有一组幼儿参与,另两组幼儿观察、倾听。这样做保证了语言活动的语言性。熟悉、理解诗歌才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虽用游戏的策略,但要保证大多数幼儿能安静的倾听和理解。三次游戏也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其中,保证了每一个幼儿即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理解,也有机会亲身体验诗歌内容。
2、难点前置,解决表述难题。
诗歌开头的长句“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出现多个副词和形容词,这个长句对大班幼儿来说理解上并不困难,但要掌握这种句式却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单独将这个长句作为难点用图片策略和迁移生活经验的策略解决掉。为之后完整的掌握诗歌奠定基础。
3、恰当用图,构建记忆支架。
活动中使用的图片不同于传统诗歌教学中的图片。传统诗歌教学中的图片有帮助幼儿理解和提示幼儿记忆两个功能,因此图片的数量多,基本上涉及到诗歌中的每个词语。但本次活动对诗歌的理解已经通过情境游戏得到解决。因此活动中只在关键部分使用了个别的图片,主要起到提示的作用,帮助幼儿构建记忆支架。
四、不足之处
《捉迷藏》这首诗歌其实还隐含了黑夜白昼的特点与交替关系。颜色“躲”起来,其实是因为到了夜晚,所有的事物都看不出颜色,难以辨别。太阳之所以“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了”,是因为到了白天所有事物都能明显看出颜色,所以才“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诗歌本身隐含的科学性在活动中没有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
活动反思:
这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从教材、教法、幼儿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考虑,从这三方面进行了备课:
一、备幼儿。
大班幼儿喜爱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愿意在文学活动中积极感受积累艺术语言,并且开始学习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对句式规整的诗歌能很快接受,有一定的创编经验。
二、备教材。
《捉迷藏》这首散文诗有很强的叙事性,语言优美又充满童趣。将色彩与事物的对应关系以及黑夜白昼的交替关系巧妙的通过幼儿熟悉的“捉迷藏”游戏串联到诗歌当中。诗歌在句式上既有很规整的部分(XX躲在XX里),也有比较复杂、不规整的长句,尤其是“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一句当中出现几个副词和形容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三、备教法。
在到底用什么样的教法进行教学上,我经过两次尝试:
第一次教学采用倾听加图片策略。幼儿先看动画完整欣赏诗歌,再看每句诗歌相应的小图片理解诗歌内容。跟读几遍后,教师一步一步的撤图,幼儿复述。整个活动气氛呆板沉闷,活动中期幼儿就已经完全失去兴趣,跟读有气无力,不少幼儿开始走神。对诗歌也并不理解,当教师问起:“为什么黄色要躲在菊花里?”不少幼儿回答:“因为菊花漂亮”,“因为它喜欢菊花”……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教法过于单一,教的痕迹过重,幼儿长时间处于被灌输的状态,疲劳现象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以及通过参与获得经验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教学以游戏策略为主。全体幼儿参与捉迷藏角色游戏,通过反复的边游戏边倾听引导幼儿理解记忆诗歌。结果由于参与游戏人数太多,幼儿非常兴奋,诗歌情境中的景物有限,幼儿你推我挤,基本上没有幼儿能注意倾听诗歌,活动草草结束。
总结以上两次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运用如下教学策略,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学习。
1、营造情境,帮助幼儿理解。
情境游戏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更深刻的理解诗歌,将色彩与事物的对应关系,通过一次次的游戏让幼儿真正的内化了。同时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熟悉了诗歌的结构,了解了诗歌的语言。到第三遍游戏时,孩子们都明白要找和自身颜色同样的事物躲进去,比起让幼儿凭空想象“为什么白色要躲在云朵里?”要有效的多。同时,这一重点的有效解决也为幼儿最后的创编奠定了基础。孩子们在活动最后的创编非常丰富“紫色躲在葡萄里”、“灰色躲在墙壁里”、“粉红色躲在桃子里”,“橘黄色躲在橙汁里”……
活动中的三次游戏每次只有一组幼儿参与,另两组幼儿观察、倾听。这样做保证了语言活动的语言性。熟悉、理解诗歌才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虽用游戏的策略,但要保证大多数幼儿能安静的倾听和理解。三次游戏也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其中,保证了每一个幼儿即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理解,也有机会亲身体验诗歌内容。
2、难点前置,解决表述难题。
诗歌开头的长句“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出现多个副词和形容词,这个长句对大班幼儿来说理解上并不困难,但要掌握这种句式却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单独将这个长句作为难点用图片策略和迁移生活经验的策略解决掉。为之后完整的掌握诗歌奠定基础。
3、恰当用图,构建记忆支架。
活动中使用的图片不同于传统诗歌教学中的图片。传统诗歌教学中的图片有帮助幼儿理解和提示幼儿记忆两个功能,因此图片的数量多,基本上涉及到诗歌中的每个词语。但本次活动对诗歌的理解已经通过情境游戏得到解决。因此活动中只在关键部分使用了个别的图片,主要起到提示的作用,帮助幼儿构建记忆支架。
四、不足之处
《捉迷藏》这首诗歌其实还隐含了黑夜白昼的特点与交替关系。颜色“躲”起来,其实是因为到了夜晚,所有的事物都看不出颜色,难以辨别。太阳之所以“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了”,是因为到了白天所有事物都能明显看出颜色,所以才“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诗歌本身隐含的科学性在活动中没有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
大班语言:故事《新朋友》
活动目标:
1、培养专心倾听的能力。
2、理解故事内容,能积极参与故事讨论。
3、乐于认识新朋友。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积极参与故事讨论。
活动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积极参与故事讨论。
活动准备:亲自故事《新朋友》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暑假认识新朋友后,要怎样保持联系。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用书,讲述故事《新朋友》。
3、提问:
(1)进进喜欢上幼儿园吗?为什么?(喜欢,因为他升大班了,还可以见到小朋友)
(2) 阿森长得怎么样?(黑皮肤、卷头发、圆脸)
(3)进进喜欢新朋友吗?他们一起做了什么事情?(喜欢,他们一起看照片、玩游戏)
(4)进进怎样和好朋友小新保持联系的?他们互相了解了什么?(他们用电子邮件联系,互相了解新学期的生活)
(5)如果你的好朋友搬了家,你用什么办法和她保持联系?(自由回答)
4、幼儿自我介绍。
5、请幼儿带一些喜爱的玩具或图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
活动目标:
1、养成多吃蔬菜的习惯。
2、享受朗诵儿歌的乐趣。
3、尝试创编新儿歌。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好吃的菜汤》儿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回忆并讲述做菜汤的过程及菜汤的味道。
2、引导幼儿明白:多吃蔬菜对身体好,例如蔬菜中有纤维,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出示《好吃的菜汤》儿歌,老师先朗读几遍。
好吃的菜汤
小朋友,都动手,
大家一起做菜汤。
(呼)西红柿,(应)有!
(呼)青菜,(应)有!
(呼)萝卜,(应)有!
(呼)芹菜,(应)有!
还要加些马铃薯,
味道好营养高,
多吃蔬菜身体好。
4、请幼儿分成两组朗诵儿歌,当幼儿念首尾四句时,他们可以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当念到呼和应的四句时,呼的一组说出材料的名称,应的一组则要站起来,高举双手,高呼“有”。
5、请幼儿说出其他可以做菜汤的材料,更换词语,再朗诵儿歌。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亮点是分组应答式的朗诵,幼儿非常喜欢,朗读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很浓,很多幼儿都能根据生活经验,编新的语词做新式菜汤,与同伴分享做菜汤的快乐,每个小组的组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根据组员编的语词,进行分角色朗诵,突显较强的合作能力,课后意犹未尽,经常三五成群“做菜汤”,老师都喜欢参与其中呢!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纠正《野猫的城市》中的错误的同时,发展幼儿连贯的语言,学习用“快乐、美丽、文明”等词语描绘自己的家乡。
2、训练幼儿的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活动准备:故事贴绒图片、家乡录像、卡片(人物。高楼,车辆)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猫吗?
(2)有一只野猫,讲了这样一个城市,你们想知道吗?
(二)教师讲一遍故事然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谁?
(三)幼儿在听老师分段讲故事,并分别出示贴绒教具,然后提出问题
1、讲述第一段然后提问:
(1)猫说城市里有斑马线。对吗?人们过马路要走哪里?
(2)马说城市是个很疼的地方,对吗?
(3)为什么斑马要说这个城市是个很疼的地方?城市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城市是有斑马线的,人们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的)
2、讲述第二段后提问:
(1)野猫说城市里是有规划图的,对吗?
(2)奶牛说城市是很痒的地方,对吗?
(3)为什么花奶牛说城市是个很痒的地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
(老师小结:城市有规划图,按照规划建设城市,方便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的很快乐。)
3、讲述第三段提问
(1)野猫说城市里有抽水马桶,对吗?
(2)动物们说城市是个不知羞的城市,对吗?
(3)为什么动物们说城市是个不知羞的地方?
(教师小结:城市里有抽水马桶,人们不能随地大小便,是个讲究卫生,文明的地方)
(四)组织幼儿看家乡的风光
1、请幼儿说说家乡的风光?
2、启发幼儿用文明。快乐。美丽等词汇来描绘我们的家乡。
3、教师小结城市的概念。
(五)组织幼儿动手制作一幅美丽的城市图。
(六)教师组织幼儿评论《美丽城市图》
大班语言《野猫的城市》的反思:
是我爱祖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之一,这是一个费城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野猫向大家介绍了城市的样子,它向森林的小动物们介绍了:城市里有斑马线,城市里有地图,城市有高楼大厦,有抽水马桶,但是他用了不正确、不清楚的比喻来形容城市,所以小动物们对城市产生了误解,一位城市是一个很疼、很重、很痒的城市。同时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不断的提高,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并且就有一定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通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层次性提问有助于孩子了解中心意思。每一次提问我都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任务的心理发展,要想上好一节好的课,师幼之间的互动很重要。
目标:
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准备: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教师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再是让幼儿折对称图形)
二、找朋友(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再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让幼儿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和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找出对称的图画并涂色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对称的另一半)。
修改后活动方案:
目标与上面同。
准备: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操作纸每人一张:有找对称涂色的,有画对称图形的。
过程: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活动设计的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活动过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
“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聪明的小鸡(第一环节)
一、设计意图:
当小鸡遇到狐狸,似乎难以逃脱被吃入腹中的命运,可是在《聪明的小鸡》这一读本中,聪明的小鸡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保持冷静迅速想出妙招解救了自己!在许多孩子和家长心目中认为学习好就是聪明,然而现在的孩子遇到危险后临危不乱、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别人的能力却是微乎其微。希望藉由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聪明有很多种,有学的聪明的、有玩的聪明的、有做的聪明的,然后在大书阅读中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通过对比性的观察进行推理判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最终让幼儿获得小鸡急中生智战胜狐狸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的获得对幼儿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活动内容:聪明的小鸡(一)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构;
2、感知小鸡发起比赛的真正用意,体会故事中的幽默和乐趣;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大书、狐狸头饰、情节发展表、小鸡狐狸图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狐狸和小鸡,导入活动
1、师幼展开游戏:狐狸和小鸡。
——师扮演狐狸,幼儿扮演小鸡,小鸡随音乐自由捉小虫,音乐停止,小鸡赶紧回位,狐狸开始抓小鸡。
2、讨论:小鸡遇上狐狸怎么办?引出读本。
(二)、图画阅读:
1、封面阅读:引导幼儿观察故事角色及自然环境,并展开讨论:
——小鸡在哪儿遇到了狐狸?狐狸最想做什么?小鸡又是怎么想的?小鸡会不会呗吃掉?
2、逐页阅读画面,观察提问:
P1:小鸡在干嘛?它的表情如何?画面上还有谁?狐狸为什么躲在树后面?狐狸想干什么?
P2:小鸡发现狐狸心情是怎样的?狐狸会追小鸡吗?为什么?
P3:小鸡的表情是怎样的?它是怎么想的?是否会被狐狸吃掉?如果你是小鸡,会怎么办呢?
P4:小鸡现在怕狐狸吗?小鸡对狐狸说了什么?
P5:小鸡、狐狸在干什么?小鸡举起了怎样的树枝?
P6:狐狸举起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它们正在干什么?举重比赛是谁赢了?
P7:小鸡在干什么?小鸡和狐狸比赛跳高,谁会赢呢?
P8:小鸡在干什么?狐狸会服气吗?会不会和小鸡比声音?
P9:谁的声音大?画面上谁出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P10:农夫为什么会出现?狐狸的心情怎样?
P11:狐狸为什么要逃跑?小鸡是否被吃掉了?它是怎么想的?
P12:小鸡最终为什么获胜了?
3、组织幼儿讨论,给读本命名。
——故事里有谁?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
——这个故事取什么名字最恰当?
(三)、总结分享
1、结合故事情节发展表,梳理故事情节;
——师出示情节发展表格,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并邀请幼儿粘贴磁性图卡,分别展示小鸡和狐狸的比赛项目,输赢状况,梳理相关情节。
2、总结思考:小鸡提出比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最后是谁赢了这场比赛?
三、活动反思与总结:
《聪明的小鸡》对大班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既有亲切感又有挑战性的读本,画面里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文字所要表达的信息,尤其是画面上小鸡丰富的表情变化就是读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本次教学中,通过让幼儿逐页阅读,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为幼儿顺利阅读图书找到了捷径。
在大书阅读活动过程中,我没有运用过多的辅助材料,一本大书、一段音乐、一张情节发展表、几张小鸡和狐狸的卡片。这些简单易操作的材料,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肯定,用开放性的提问让幼儿自主发现、自主学习。分享阅读最终倡导地就是自主阅读,在本次教学活动中也融合了独立阅读和反复阅读,符合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
同时,阅读是一个深入的过程,是要从表面的图和文逐步往图书的主题、反映的问题和表达的思想方面过渡。本次活动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启示:
1、丰富幼儿前期经验
《聪明的小鸡》是一本情节跌宕的故事类读本,在孩子阅读此类读本前,可引导幼儿阅读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读本,了解故事的要素和写作特点。而且,幼儿对“聪明”的感知比较狭窄,可以丰富幼儿的前期知识经验,让幼儿对“聪明”有更全面的了解。
2、“抓住儿童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方式抛还给他们”
在教学进行时,一切都是在发展的,不可能都如备课中预设好的一样顺,那么就要求教师能及时“抓住儿童抛过来的球,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某种方式把球抛还给他们”。当孩子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时,教师的有效回应便成为问题能否保持、开展、深入、解决的关键。我在组织阅读活动中采用的回应方式包括:顺势情节回应、肯定鼓励回应、追问拓展回应、师幼交换回应。
3、给予幼儿主动阅读的空间
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需求,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愿意说的宽松环境,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活动意愿,帮助孩子有效学习。并且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而观察、时而引导、时而介入,关注幼儿表现,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多提开放性、推理性的问题,拓宽思路,教师也应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预设、猜想,并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
4、做幼儿的“共读伙伴”
当教师以幼儿的“共读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阅读中去,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时,最容易被幼儿接纳。在总结分享环节中,我出示了一张情节发展表,让幼儿和老师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并邀请幼儿粘贴磁性图卡,分别展示小鸡和狐狸的比赛项目,输赢状况,梳理相关情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自然的萌发了成就感,进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树立更强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2、学习讲述故事,能学说故事中的角色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热爱祖国的情感。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幼儿通过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是使幼儿知道祖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讲述故事。
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除了要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主要采用了游戏法、观察法、启发式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Flash课件《月亮船》;
2、故事磁带;
3、入、退场音乐;
4、活动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5、崇义简介的视频。
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以舞蹈“划小船”进入活动室。
师:(随音乐做划小船的动作进入活动室)刚才,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来到了活动室,老师这儿也有一条船,它是月亮船,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部分: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
(一)播放故事磁带,让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倾听后问:
1、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2、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
(二)通过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故事。
⑴播放多媒体课件,学习第一段故事。
学习后问:
1、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她睁开眼看到了什么?
2、讨论: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3、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样对她说的?
⑵播放多媒体课件,学习第二段故事。
学习后请幼儿抢答:
1、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太平洋)
2、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
3、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
4、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三)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随背景音乐完整讲述故事。
(四)学习讲述故事。
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
(五)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问:蒲公英的家在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你们喜欢她吗?(教师引导幼儿从崇义的名胜古迹和其发展变化来自由结伴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2、幼儿欣赏简介:我爱家乡崇义
3、教师小结:小朋友,我们是中国的小主人,不仅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还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三、结束部分:以舞蹈“划小船”离开活动室
师:让我们坐上“月亮船”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去游玩吧!
教学反思:
对孩子进行爱祖国教育是当今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枯燥的说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优美的童话故事《月亮船》,以蒲公英迷路急切想回家,仙女送蒲公英回家为线索,向幼儿展示了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情感。故事使用拟人的方法,通过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使幼儿在快乐轻松的学习中了解到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结合欣赏家乡崇义简介的视频,萌发幼儿的祖国自豪感,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注意力容易转移等年龄特点,以图、文、声、像等方式结合起来制作成Flash课件辅助教学。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丰富的联想意境。
2、感知问答歌的有趣形式,并尝试仿编。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词卡“水”“泪水”“西瓜水”“泉水”“汗水”。
各种不同的水(盐水,冰水,柠檬水,开水)。
诗歌《有趣的水》。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对水的印象。
1、出示字词卡“水”,幼儿认读,并进行组词游戏。(幼儿进行组词)
2、谈谈“水”。
师:水是什么样的?你见过什么样的水?水有什么用?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提问:1、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2、诗歌中说了哪些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依次出示字词卡“泪水”“西瓜水”“泉水”“汗水”)
三、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1、教师:这首诗歌与我们以前学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想怎么样朗诵这首诗歌?
2、引导幼儿采用分组问答的形式朗诵诗歌,体会你问我答的有趣形式。
四、分析诗歌的内容与格式。
1、为什么说“小小的水是泪水”?“小小的水”还能是什么水?
2、西瓜水为什么是甜甜的水?还有什么水师甜甜的?
3、你是怎么理解“跳舞的水是泉水”“健康的水是汗水”的?
五、幼儿品尝各种不同的水,进行仿编诗歌。
教师:1、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都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什么水?
(引导幼儿尝尝水,并按诗歌格式大胆仿编。如:酸酸的水是什么水?酸酸的水是柠檬水。咸咸的水是什么水?咸咸的水是盐水。)
2、小朋友编了这么多,你们最喜欢哪几句?(整理幼儿仿编的语句)
3、我们一起来朗诵咱们编的诗歌吧。
六、结合生活实际,讨论:节约用水。
1、师:小朋友,水有这么大的用处,那我们要不要节约用水呀?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到节约用水呢?(幼儿回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丰富的联想意境,感知问答歌的有趣形式,并尝试仿编为目标而开展的活动,活动中,孩子对于问答式的诗歌兴趣很高,感觉在于同伴比赛,课堂气氛很不错,接着后面的让幼儿通过自己去品尝各种水并仿编相应的诗歌,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挥,而且幼儿都抢着要去尝试,这也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而进行的活动,师幼互动很融洽,我的教具使用都能涉及到每位幼儿。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表现不同情境下人物的语言。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准备:
一朵自制的七色花、故事磁带。
过程:
1、认识七色花。
——出示珍妮的“七色花”,请幼儿数一数小姑娘珍妮的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各是什么颜色。
——如果每个花瓣都能帮助珍妮实现一个愿望,那么这朵七色花能实现几个愿望?
2、理解故事的内容。
——完整欣赏一遍配乐故事。
——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的阅读,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如:珍妮用这些花瓣事项了那些愿望?
——学说珍妮在不同情境下抛撒花瓣时的语言。
——重点引发讨论:珍妮哪一片花瓣用的最好,为什么?
3、想象拥有七色花。
——在次完整欣赏一遍配乐故事。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如果自己有一朵神气的七色花,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
——请幼儿学习使用珍妮的七色花“飞吧、飞吧,小花瓣请你……”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个故事内容比较长,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学习的疲劳感。所以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以分段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很是投入,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的也很好,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七色花的神奇,学会说故事中的语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想象讲述做好铺垫。所以活动下来孩子对于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说出来,孩子们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他们的愿望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奕铭说想要很多的玩具,允乔说想让自己的房间变的更漂亮,思佳说想要很多漂亮的花”……虽然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有引导孩子们多与别人分享,想想有什么愿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围绕自己展开。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单薄。我想这与我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启发还不够突出有关,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别人让自己很开心时。我可以追加着问一问你有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别人。这样在下面的环节中就不会出现都以自己为中心展开了!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纠正《野猫的城市》中的错误的同时,发展幼儿连贯的语言,学习用“快乐、美丽、文明”等词语描绘自己的家乡。
2、训练幼儿的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故事贴绒图片、家乡录像、卡片(人物。高楼,车辆)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猫吗?
(2)有一只野猫,讲了这样一个城市,你们想知道吗?
(二)教师讲一遍故事然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谁?
(三)幼儿在听老师分段讲故事,并分别出示贴绒教具,然后提出问题
1、讲述第一段然后提问:
(1)猫说城市里有斑马线。对吗?人们过马路要走哪里?
(2)马说城市是个很疼的地方,对吗?
(3)为什么斑马要说这个城市是个很疼的地方?城市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城市是有斑马线的,人们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的)
2、讲述第二段后提问:
(1)野猫说城市里是有规划图的,对吗?
(2)奶牛说城市是很痒的地方,对吗?
(3)为什么花奶牛说城市是个很痒的地方?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
(老师小结:城市有规划图,按照规划建设城市,方便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的很快乐。)
3、讲述第三段提问
(1)野猫说城市里有抽水马桶,对吗?
(2)动物们说城市是个不知羞的城市,对吗?
(3)为什么动物们说城市是个不知羞的地方?
(教师小结:城市里有抽水马桶,人们不能随地大小便,是个讲究卫生,文明的地方)
(四)组织幼儿看家乡的风光
1、请幼儿说说家乡的风光?
2、启发幼儿用文明。快乐。美丽等词汇来描绘我们的家乡。
3、教师小结城市的概念。
(五)组织幼儿动手制作一幅美丽的城市图。
(六)教师组织幼儿评论《美丽城市图》
大班语言《野猫的城市》的反思:
是我爱祖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之一,这是一个费城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野猫向大家介绍了城市的样子,它向森林的小动物们介绍了:城市里有斑马线,城市里有地图,城市有高楼大厦,有抽水马桶,但是他用了不正确、不清楚的比喻来形容城市,所以小动物们对城市产生了误解,一位城市是一个很疼、很重、很痒的城市。同时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不断的提高,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并且就有一定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通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层次性提问有助于孩子了解中心意思。每一次提问我都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任务的心理发展,要想上好一节好的课,师幼之间的互动很重要。
大班语言活动:《家》
一、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家”所表达的含义。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植物、“生活区域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歌创编,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句式:××的××是××的家。
3、引导幼儿萌发热爱家园、热爱祖国、保护地球的情感。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为幼儿创造大胆、自信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语言氛围、引导幼儿积极、勇敢地说。
三、活动难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创编。
四、活动准备:
1、背景图(天空、森林、小河、草地、花园、房子等)
2、诗歌课件。
3、卡片、小动物贴图、花幼儿人手一份。
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出诗歌:
宝贝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大自然郊游,那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想去看吗?(想)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放背景音乐,师幼一起来到美丽的大自然,边走边欣赏)
这里可真美,有茂密的大树、青青的小草,还有……(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地说。
(二)欣赏、感受、理解诗歌。
小动物的家可真美呀!瞧,小动物们来了,它们还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让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吧!(播放课件)
真好听,你喜欢这首 “家”的诗歌吗?(喜欢)
你听到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它的家在哪里呢?
引导幼儿说出诗歌内容。
师:接下来,咱们再来欣赏一遍。
“家”是什么地方?家是每一个人感到最舒服的地方.所有的动物,包括我们人在自己的“家”里,会感觉到很温暖、很自由自在、很安全。
(三)创编诗歌
1、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
引导幼儿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植物、“生活区域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讲述。
2、由教具引导,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创编。
我们也来编一首关于“家”的诗歌,一定很好听!
教师出示池塘、花园、天空、竹林(在幼儿没有充分放开的时候,教师要运用幼儿熟悉的画面引导,例如:教师出示天空,引导幼儿说: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
3、幼儿独立创编。(游戏—开火车)
小朋友说的太好了,小动物可喜欢你们了,它们想和小朋友做游戏,愿意吗?那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吧。由三个小朋友组成一列小火车,车厢按照一定的顺序,不能排错, “什么样的地方”是第一节车厢,“是谁的”是第二节车厢,“家”是第三节车厢,一节跟着一节。
为每位幼儿提供一张图片,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
(四)、我们的家园
小朋友,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每天在幼儿园里快乐的生活,那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呢?(引导幼儿说:美丽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我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叫什么?(中国)怎么样的中国,看一看吧。(播放中国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美丽的、大大的、富饶的。美丽富饶的中国是我们的家。
小朋友们编得这么棒,所以我也编了一句放在这首诗的最后,(出示图片——地球)美丽的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保护它!小朋友们,我们要爱我们的家园、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让我们的家越来越美丽,好吗!
(五)、送小动物回家
小动物出来玩了好久了,动物妈妈都等着急了,想请小朋友把它们的宝宝们送回家,你们愿意帮忙吗?(愿意)那就用我们的爱心送小动物回家。(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分别将小动物贴在背景图片上,边送边说,如:美丽的花园是蜜蜂的家。)
五、延伸部分:
宝贝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它们心里真高兴啊!你们帮助了小动物,你们高兴吗?(高兴)对,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跳起来吧。(播放《大中国》音乐,师生共同欢庆)
活动反思:
诗歌《家》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白云与天空、小鸟与树林、小羊与草地、小鱼与河水、蝴蝶与花儿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联系的兴趣。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做事情总是不能独立完成,依赖性强,除了父母,老师,似乎就不能前进了,如果身边没有了可以帮助的对象,就经常做事半途而费,而且还向周围的人抱怨这事太难了。《小熊赏月》是个即渗透科学道理,又蕴涵着做事要有执着不灰心的精神,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童话小故事。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能大胆运用连贯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会运用丰富的词汇。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到小熊做事执着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情节制作5幅画面。
2、幼儿人手一套与画面相同的图片。
3、幼儿熟悉的歌曲吉祥三宝,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幼儿与教师随着《小熊和洋娃娃跳舞》的音乐入场。
(二) “昨天晚上小熊出去赏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请幼儿集体观看五幅图片。(请幼儿仔细的一幅一幅观看,把内容记在心里。)“老师把其中的五幅图片给你们排一排,看一看,说一说,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讲述部分:
(一)幼儿用老师准备的图片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讲述。
(二)幼儿之间相互讲述。(三三,两两讲述)
(三)师生互动(将创编的故事讲给客人老师听)
(四)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在每个幼儿讲述完后予以评价。(1、提问:这个故事有趣吗,什么地方最有趣了?2、启发运用了丰富词语的孩子,运用了丰富词汇的孩子进行表扬。)
(五)利用五幅图片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我故事里的小熊赏到了月亮吗?老师以前还讲过一个什么小动物也去捞月亮了?(小猴捞月)。小猴捞到了月亮么?(没有)为什么?那我的小熊就能捞到月亮呢?(动脑筋,想办法。。。。。。。)他想了哪些办法,或他是怎么动脑筋的?(用了手,箩筐,盆子。)用手捞上来了吗?为什么?箩筐呢?盆子呢?为什么用盆子就能捞上月亮来呢?小熊用盆捞到了月亮,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什么盆端到家里月亮就没有了呢?(盆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为什么在外面又能看见看见月亮呢?小熊捞月亮遇到了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呢?(执着、不灰心、坚持。)故事里的小熊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赏到了月亮,我们应该学习小熊什么呢?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难做的事,你们又是怎么做呢?(可以让孩子举例说。)引导幼儿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很小熊一样想着自己的运气真好。
三、音乐游戏《小熊赏月》。
我觉得今天我们也特别的幸运,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我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你们喜欢的歌曲,你们先听听,下次再交给你们唱。
四、延伸部分:
回家做平面成像的实验。
活动反思:这一活动我把目标定位在:
一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用连贯较完整语言进行讲述。
二是鼓励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
三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小熊做事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一、在实践中我基本上做到了:(1)、准备为目标服务,过程围绕目标展开。(2)、遵循了《纲要》的精神,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3)、以语言活动为主,科学,社会,艺术活动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体现整合精神。(4)、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并能关注幼儿的语言差异,创设了一个让幼儿有机会说,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氛围。
二、活动过程中落实目标的反思
(一)教师引导、鼓励不够
在生生互动这个环节,我让幼儿之间推选出一个代表讲述最有趣的故事时,幼儿表现出胆怯,不主动,都想把这个任务推让给别人,就是被推选上去的幼儿也是硬着头皮去讲,讲述的时候也比较拘束,不敢大声的说,语速很快,平淡,情节的描述也不够生动,讲完后犹如释重负的感觉。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诧异,这与《纲要》中要求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远,当时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显得很紧张,一时忘了作为教师,该有的随机教学的能力。说出的话也显得生硬,没有用积极的语言进行引导。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这和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有关。我在活动中没有很好的关注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没有察觉到他们的需要,没有及时的鼓励孩子积极的表达。没有很好的体现《纲要》的精神,在活动中做孩子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
(二)在师生互动环节,孩子和老师之间有比较好的配合。通过我有感情的将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体验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学道理。使得孩子的兴趣顿时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紧张情绪也消除了,带着轻松的情绪与孩子在聊天式的提问中,孩子们积极动脑筋,争先恐后的回答而且还运用了很多丰富的词语,活动达到了高潮。
(三)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
最后一个部分我想让孩子从歌曲中体验小熊遇事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本来也是这个活动的亮点,可是在活动中,效果没有体现出来。这和我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有关。在活动前我自认为《吉祥三宝》这首歌曲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孩子也应该很熟悉,所以在平时我也没有花时间让孩子去感受这首歌曲。在活动中,反应出孩子们对《吉祥三宝》旋律还不够熟悉,另外我自己也省略了互动对唱的环节。所以这个部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
我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乐趣。由于我情绪紧张,使得我说话就象背书一样,所以自己讲了什么,提出了什么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导的过程语言不够精练,话说不到点子上,关注启发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够,显得孩子不够配合,使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都不够活跃。
通过这个研讨活动,使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纲要》的精神,让我在“集体活动中如何准确把握活动目标”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以《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将理论的精髓,转化为实践行为。
反思后调整
在活动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整改方案如下:
一、进场部分。将原来的律动换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入场。
二、图片的改进。图片增加了两幅,更好的体现了故事情节。在入场后请孩子集体观看图片,把看见的记在心里,激发的孩子接下来排图讲述的兴趣。
三、由原来推选代表上来讲述故事改为孩子自愿上来。这样更好的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宽松自由的表现环境。
四、幼儿在倾听完我的讲述后,设计的一些问题更精练了。避免我在不知不觉中说教成分会加重,重新设计后的问题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有机的和平时生活经验相结合,发散孩子的思维。让孩子通过说,去体会从中的科学道理,以及人生态度。
五、结尾部分,将歌词重新的创编,围绕着小熊三次捞月亮所用的道具进行修改,让孩子在课后多熟悉这首歌旋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2、能体验邦邦用自己的行动赢得朋友的过程。
3、认读重点字词:套、美容师、化妆、表演、水壶、愿意。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书、PPT、字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大熊邦邦吗?大熊邦邦做了一件什么事,让小动物都愿意和它做朋友?
二、共同阅读 教师出示 PPT,与幼儿一起共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看封二——第五页。
(1) 森林里的小动物为什么一见到大熊邦邦就要逃走?大熊邦邦的表情怎样? 出示 大字卡“逃”。
(2)邦邦找到了谁?出示大字卡“美容师”。
(3)你们知道美容师是做什么的嘛?出示大字卡“化妆”。大熊邦邦变成了什么模样?
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因为邦邦身体大大、嗓门高高的原因,小动物们都害怕它,不敢靠近它。大熊邦邦交不到朋友,它再也不想做大熊邦邦了,于是就找美容师狮子帮它化妆,变成了小丑邦邦。
幼儿思考:猜一猜小丑邦邦会不会交到朋友呢?
2、看第六——十一页:
(1)大熊邦邦变成了小丑邦邦,小动物对它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猜一猜这时候邦邦 心里是怎样想的?
(2)小丑邦邦在表演节目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意外?出示大字卡“表演”、
“水壶”。 小动物是怎样做的?邦邦又是怎样做的?猜一猜小动物们会怎样想, 邦邦心里又是怎样想的?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小丑邦邦一出现在森林里,就受到了小动物们的欢迎,邦邦也高兴地给大家表演起了节目,可是不小心水壶里的水洒在了脸上,小动物们认出了他就是大熊邦邦,大熊邦邦像做错了事一样赶紧跑开了。
3、看十二、十三页:
小动物们看到再次化妆的邦邦后,是怎样做的?
出示大字卡“愿意”。请幼儿用“愿意”说一句话。
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当小动物们看到再次化妆后的邦邦,它们都很感动, 都愿意和邦邦做好朋友,每天玩得开心极了。
教师小结:原来,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很高兴地和我们做朋友。而我们交朋友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只看他的外表。
4、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幼儿看图完整欣赏故事。
三、幼儿讲述故事
1、幼儿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体验邦邦交朋友前后不同的心情。
2、幼儿看图朗读故事。
四、结束活动
幼儿有序收书,整理物品。
附故事:《大熊邦邦》
邦邦是一只身体大大的、嗓门高高的熊、大家一看到他就会拼命地逃。我不要做大熊邦邦了。他找到了美容师狮子先生。狮子先生问:那你要做谁呢?随便吧,只要不是我。邦邦说狮子先生高兴地说:那就好办了,我可以给你随便化妆了。化完妆,邦邦照照镜子:这是谁呀?
狮子先生说:这是小丑邦邦呀!小丑邦邦在森林里一出现,就被大家包围起来了。邦邦,你和大熊叫一样的名字可是你比大熊温和多了。
小猴说。你一定是从马戏团里出来的!嗨,你能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吗?小狐狸提议说。当然了!邦邦开始表演鼻子丁水壶。可是刚刚放上去, 水壶的盖子就掉了,水洒在邦邦的脸上,邦邦脸上的妆全都没有了。邦邦用手臂抱住了脸,蹲在地上不肯起来。大家以为邦邦是故意逗乐的,都哈哈的笑个不停。
当邦邦再次出现时,大家包围着他说:我们知道你就是大熊邦邦,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后来,邦邦和大家成了好朋友,每天都玩的开心极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用一一对应指读的方法阅读图夹文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阅读活动,提高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
3、培养幼儿热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活动准备
1、自制放大的图夹文故事大挂图一幅。
2、幼儿操作材料“挂摇篮”。
3、摇篮曲背景音乐磁带一盘。
4、“兔爸爸”“兔妈妈”“兔宝宝”“摇篮”的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摇篮曲的背景音乐,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书,把书里的故事找出来好吗?看书的时候要注意一页一页地翻看。
2、请个别幼儿看着书讲故事。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放大的图书)对,故事中讲了兔妈妈生了一个兔宝宝,兔爸爸高兴地说:“我给娃娃挂一个摇篮。”(教师用一一对应指读汉字的方法阅读第一幅图片。)
3、学习第二幅内容。
教师:“兔爸爸会把摇篮挂在哪儿呢?”(幼儿回答)
4、学习第三幅图片
教师小结:兔爸爸再一次失败了,都把小鸟、小猴的尾巴当成挂摇篮的地方了,那你们再想想他会把摇篮挂在什么地方,谁的身上去呢?(发散幼儿思维,进行创造性地讲述)
5、学习第四幅图片
教师:最后兔爸爸到底把摇篮挂在了什么地方?(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图夹文)兔宝宝再摇篮里怎么样了?(兔宝宝在摇篮里睡得多香啊!)
6、幼儿与教师一起阅读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7、思品教育:
教师:兔妈妈、兔爸爸看着宝宝在摇篮里睡着了,心里怎样?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爱爸爸、妈妈吗?他们为你们做了些什么?你们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8、给故事起一个名字。
教师:你能给故事起个名字吗?(出示汉子卡“挂摇篮”)
1、音乐教案小班100篇优质课 活动目标: 1、学习踵趾小跑步,并随音乐合拍地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动作。 2、创编不同方位的摘果子动作,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
1、健康户外教案大班100篇 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与他人合作跳绳的乐趣,探索三人跳绳的玩法和学习三人跳绳的技巧,能不怕失败小组合作进行跳绳。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
1、大班语言教案100篇及反思 大班散文《顽皮的小雨滴》 设计意图: 因为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
1、讲述活动的教案100篇幼儿 设计意图: 幼儿对看图说话活动比较感兴趣,同时又喜欢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拟人化的学习环境能使小班幼儿更好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讲述方面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次育活动
1、安全过马路教案小班100篇活动设计背景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1、科学活动教案大班100篇 让幼儿知道手的组成部分和作用,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对学习各种手语感兴趣。能理解聋哑病人的不容易,懂得关爱残疾人。 设计意
1、体适能教案大班100篇 活动目标: 1.学说诗歌,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应该关心、爱护身边的弟弟、妹妹。 2. 掌握诗歌内容, 能运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 萌发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体验帮助別人的
1、乘车安全教案小班100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
1、语言教案大班100篇及反思 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 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