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教案40篇
小班班数学教案40篇

小班班数学教案40篇

更新时间:2022-07-20 18:18:19

《小班班数学教案40篇》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案40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小班班数学教案40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混合都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

  2.激发幼儿乐于观察、乐于发现、乐于表达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小蓝和小黄》

  2.红、黄、蓝三种颜料水若干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与小朋友们打招呼,播放课件《小蓝和小黄》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小蓝和小黄是好朋友,小绿是谁?从哪里来的?

  3.播放课件第二部分(小蓝和小黄融合变成绿)

  二、验证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会变成绿色。

  1.老师进行配色活动。

  2.操作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快思.教案网!是怎么变出来的?

  3.教师小结: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播放课件第三部分:蓝色和黄色融合变成绿)教师示范用记录卡记录。

  4.绿色真漂亮,让你们想到什么东西是绿色的?

  三、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方案

  1.探索红和蓝会变出什么颜色?

  (1)出示课件第四部分:小红出现,

  (2)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3)投放记录卡,请幼儿把配色结果记录下来。

  (4)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5)教师小结: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课件第五部分:红色和蓝色融合变成紫色)。

  (6)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

  2.探索红和黄会变出什么颜色?并记录。

  (1)幼儿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2)投放记录卡,请幼儿把配色结果记录下来。

  (3)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桔色(课件第六部分:红色和黄色融合变成橙色)。橙色真漂亮,还有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的?

  四、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播放课件第七部分。

  五、到室外找颜色我们去找找还有什么漂亮的颜色。

  活动反思:

  颜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的快乐,活动开始,我是用魔术师的形式导入课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之后以爱护树宝宝,小精灵儿童网站引导幼儿做一个乐意帮助人的好孩子,整节活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展了创造与想象的能力。导入的形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就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一节科学活动课,要让幼儿观察,然后有机会说,能说,大胆说,幼儿在先,教师在后。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这环节要非常清晰,详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不足:

  1.材料投放要充足。活动过程中,小精灵儿童网站由于用蜡笔和用颜料玩色时间不同,玩色用的塑料小杯很快就用完了,幸好阿姨进来帮忙,才使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2.整节活动对幼儿的提问较少,针对性较欠,在科学的中小结部分比较重要,在教学活动中也漏掉了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与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幼儿恰到其分的指导,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参与教学,融入孩子。

2、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

  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兔拔萝卜》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萝卜的一种特征(大小或颜色)分类。

  2、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发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小兔胸饰每人一个。

  2、两个大萝卜,里面有大小不同的萝卜和红、白萝卜。

  3、大、小、红、白标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

  兔妈妈:我是兔妈妈,你们是谁呀?

  幼儿:我是兔宝宝。

  兔妈妈:我们最喜欢吃什么呀?

  幼儿:萝卜、青菜等。

  兔妈妈:今天妈妈就带宝宝们去拔萝卜,萝卜地很远的,来,我们两只小脚并拢轻轻地跳。

  二、学习按萝卜的大小分类。

  1、拔萝卜。

  萝卜地到了,我们一起来拔萝卜。妈妈拉住萝卜叶子,后面的宝宝拉住前面宝宝的衣

  服,一起用力拔。(拔萝卜的音乐)萝卜拔出来啦。

  2、幼儿观察,找出萝卜的不同点。

  这些萝卜有什么不一样?(有的萝卜大,有的萝卜小)

  3、用语言表达自己捡的萝卜的特征。

  宝宝每人捡一个萝卜。你捡了一个什么样的萝卜?宝宝把萝卜举起来,说:我捡了一个大或小萝卜。和旁边的宝宝说说。

  4、巩固认识大小标记。

  妈妈这里有一个大篮子,一个小篮子,还有两个标记。这是什么标记?送给哪只篮子?

  5、按萝卜的大小分类。

4、小班数学教案《春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2、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差异排列5以内的物体。

  3、感受在情景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从小到大的3个书包、4个苹果、5个面包)

  2、纸剪花瓶人手一份。(花瓶上贴着圆点,圆点排列包含颜色和大小两个维度的排列规律,供幼儿按圆点的排列规律贴花),每人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桃花3朵、黄色的迎春花4朵、红色的郁金香5朵。(供幼儿在花瓶上粘贴)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题 (跟着音乐做开小汽车动作带领幼儿到位置上)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去春游好吗?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先来整理一下吧。

  2、逐一出示去春游的物品,比较物体的大小,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排列。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书包的图片,请幼儿说说一共有几个书包?这些书包有什么不同(不一样)?(大小不同)哪只最大,哪只最小?并把书包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提醒幼儿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大起来。

  (2)书包整理好了,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什么?(教师在黑板上出示4个苹果)数数有几个苹果?并请幼儿给苹果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看看哪个苹果最大,把最大的苹果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小起来。

  (3)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5只面包,苹果整理好了,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呢?数数有多少?有什么不一样?并按从小到大排列。再次提醒幼儿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大起来。

  3、幼儿操作。

  第一次操作:

  (1)春游去的物品整理好了,那我们出发喽!幼儿跟着音乐做开汽车状,公园到了,我们下车吧。看看公园里开了许多美丽的花。(出示粉红色的桃花、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郁金香)说说这是什么花?是什么颜色的?数一数有几多桃花、几朵迎春花、几朵郁金香?

  (2)让幼儿把一种花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老师送给每个小朋友一种颜色的花,请你帮它排一排,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3)检查幼儿排序情况。

  第二次操作:

  花儿真漂亮,我们把它们插到花瓶里吧。

  (1)教师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贴的是什么颜色的圆点?圆点的是怎样排列的?请幼儿根据花瓶上的排列图示贴上相应的花。

  (2)幼儿贴花,教师巡回指导。

  (3)评价幼儿贴花情况。把幼儿的贴好的花瓶展示出来,幼儿和老师一起检查,找出错误,并纠正。

  4、结束。

  时间不早了,我们开着小汽车回幼儿园喽!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5、小班数学教案《汤圆》含反思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创设: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以妈妈的身份谈话: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妈妈要和你们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好吗?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6、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放烟花》

活动目标:

  1、运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感知3以内的数量。

  2、能确认卡片上图形的数量,并制作相应数目的实物。

  3、愿意与同伴一起活动,初步感受过年的快乐。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事先丰富幼儿有关过新年放鞭炮的经验。3以内的图形可片、实物卡片若干。

  2、教学挂图(一)中的点子卡片。教学挂图(二)中的烟花轮廓图,纸片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放烟花",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尝试放烟花。

  教师出示图片:新年到了,小朋友最喜欢放烟花了。你们放过烟花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放烟花吧!

  师幼一起尝试举手做点烟花状,嘴里发出"嘭、嘭、嘭"的放烟花声。

  幼儿按实物卡片放烟花。

  教师:我们来玩"放烟花"游戏,我举起一张卡片,请你们数一数卡片上的图形数量是几,就发出几下"嘭"的声响同时两臂张开做放烟花绽放的动作。

  教师或个别幼儿举起卡片,其他幼儿点数卡片上烟花的数量,再根据卡片上的烟花数量做点烟花状,嘴里并发出"嘭、嘭、嘭"的放烟花声。游戏可进行数次。

  2、游戏"放鞭炮",感知3以内的数。

  幼儿听声报数。

  教师:新年到了没有洗可多了,我们再玩"放鞭炮"游戏吧!

  师幼一起玩放鞭炮游戏,教师发出"啪。。。"的鞭炮声音,幼儿根据鞭炮声的数量报出鞭炮响了几声,也可拍几下手表示声响时几下。

  幼儿看点子卡片放鞭炮。

  教师:我们再尝试,看点子卡片放鞭炮吧!

  教师与个别幼儿出示几的点子卡片,幼儿就发出相应次数的鞭炮声。

  3、操作活动:做烟花鞭炮。

  教师:要过年了!我们一起做烟花鞭炮吧!怎么做呢?

  师幼一起讨论做烟花鞭炮的方法,如涂烟花、撕鞭炮、搓鞭炮等。

  教师:我们每次做什么呢?请小朋友看卡片上有几个点子(图形),就分别做几个烟花鞭炮,昨晚以后可换种方法来做。

  展示幼儿制作的烟花鞭炮。

  教师:把你做的烟花鞭炮拿上来展示一下!谁来说一说,你做了几个鞭炮?

  请幼儿先说出卡片上的树木,再说说做了几个鞭炮,师幼一起检查正确与否。

  教师:我们做了这么多的烟花鞭炮,真能干!为自己鼓鼓掌吧!

7、小班数学教案《前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慢羊羊头饰一个

  2、灰太狼头饰一个

  3、喜羊羊头饰(与男幼儿人数相同)美羊羊头饰(与女幼儿人数相同)

  4、大树一颗(灰太狼藏在大树后面)

  5、小兔子和小狗娃娃各一个

  6、玩具若干个(分别放在小兔和小狗的前面和后面)

  7、创设活动情景:教师的一头坐着孩子,中间放上小兔和小狗,小兔的前面放上点玩具,小狗的后面放上点玩具,另一头放一颗树,灰太狼藏在树后面。

  8、经验准备:幼儿对灰太狼与喜羊羊的故事有所了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区分前面和后面。

  难点: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前 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过程:

  1、做拍手律动,(上拍下拍 前拍 后拍)

  2、小手放腿上,小手藏起来,提问小手藏在了那里,藏在了后面。小手伸出来,现在你的小手在身体的那面,小手在身体的前面。

  3、提问:老师在你们的那面,老师在我们的前面,老师转过身去,提问:现在你们在我的那面,我们在老师的后面。

  4、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老师的前面,提问:现在xx小朋友在老师的那面,xx在老师的前面,在请一个小朋友站在老师的后面。提问:他站在老师的那面,他站在老师的后面。

  5、点一个小朋友,指定,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前面,在请一个,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后面,提问幼儿,我的前面有谁,我的后面有谁。

  6、引起兴趣:

  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师:小朋友,有没有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啊?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你最喜欢谁啊?为什么?

  幼:我喜欢……

  师:嗯,那今天啊,韩老师来扮演慢洋洋村长,我们小朋友来扮演小羊,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

  7、 电话铃响,懒洋洋村长接电话。

  师:(铃响后)喂,你是谁啊? 哦,你是熊妈妈啊?你打电话找

  我懒洋洋村长有什么事? 哦,你是说你家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想让我懒洋洋村长来帮你把玩具找回来是不是啊?那我问问我的小羊们愿不愿意帮你们!小样们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们愿不愿意帮熊宝宝吧玩具找回来啊。(愿意)熊妈妈,你听到了吗?小羊们都说愿意,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来帮助你了。

  8、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师:现在这样灰太狼非常的狡猾,我们小样们现在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他,等会儿和村长一起去抓灰太狼好不好,不过在去抓灰太狼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你们要是通过的话我才能让你们去抓狼,有没有信心。(有)听命令行动

  教师发号口令:

  现在所有的小羊听着,小男孩现在是喜洋洋,小女孩是美羊羊,现在听我口令。

  1)请所有的美羊羊走到自己的椅子后面。

  2)请所有的喜洋洋走到自己的椅子前面。

  3)请所有的喜洋洋向前走一步。

  4)请所有的美羊羊向后退两步。

  (好现在所有的小羊都回到座位上。)

  9、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方位词

  师:现在我慢洋洋村长要和喜洋洋一起去侦察敌情了,我们轻轻的走过去,看看灰太狼在哪里,然后悄悄的在心里面记着,一起出动去把它抓起来。

  村长带着喜羊羊轻轻的走去抓狼。

  喜洋洋出动抓狼,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灰太狼。

  请美羊羊在旁观战,思考在什么的前面(后面)看到玩具的踪迹。

  美羊羊出动,寻找玩具,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找到了玩具。

  10、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师:(电话铃第二次响)喂,是熊妈妈啊!我们已经把灰太狼他们抓来了,而且还把熊宝宝的玩具找到了,嗯!你要和我们的小样们说谢谢啊!{熊妈妈说,谢谢小羊们}(不用谢)哦,好的,我知道了!再见!熊妈妈!

  师:熊妈妈说请美羊羊们把找到玩具放在熊宝宝的前面,请喜洋洋们把抓来的狼放在熊宝宝的后面。

  (幼儿上前按要求摆放。)

  11、游戏结束:我们的抓狼任务成功,表扬表扬自己。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以后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为了不使整个过程看起来太乱,在去寻找玩具和抓狼的时候我没有请完所有的小朋友,只是请个几个,由于过于紧张还给漏掉了一些个环节,导致整节课看起来过于简单,时间也显得太短,评课的时候领导和老师们提出的错误点和建议对这节课看来都很有用,通过评课这节课也显得条理更加清晰了,谢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加油的。

8、小班数学教案《规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ppt 编织绳 小鱼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二.发现规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三. 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2.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9、小班数学教案《长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

  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10、小班数学教案《食品小聚会》

活动目标:

  1、会按食品的种类进行分类,并匹配相应的标记。

  2、能跟据点卡取出与之相等数量的食品。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玩具柜3个。教学挂图(一)中的食品标记图3张。

  2、自制的各种“食品”(包子、小饺子、汤圆)或教学挂图(一)中的实物卡片若干,贴有3以内点子的小盘子若干。

经验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一起去购买食品时,引导幼儿观察超市中的食品是如何分类摆放的,并有意识地请幼儿按指定数量取同样多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说说看看:“我吃过的食品”。

  1、教师:大家说说,过春节的时候,你们都吃过哪些好吃的食品呀?(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吃过的食品)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针对性的出示一些食物。

  2、展示食品,说说食品的名称。

  教师: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过年的食品,我们来看看。

  教师:你们吃过这些食品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鼓励幼儿大声说出食品的名称,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说出很多食品名称。

  (二)给食品分类,布置食品店。

  师幼讨论:这些食品都放在了一起,好吗?

  教师: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怎么放?出示食品商店摆放的图片,比较怎样放好?

  教师:这么多食品可以开个食品店啦!这些食品怎么放可以很整齐呢?谁来试一试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幼儿讨论后再根据食品的品种,把相同的食品放在一个玩具桂里。

  2、我会放食品。

  鼓励幼儿一边拿一边说,如:XX和XX放一起。

  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食品摆放得对不对,一边检查一边说:这里都是XX。

  3、给食品配标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一)中的包子、饺子、汤圆三张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标记,可以表示哪种食品。

  教师:我们来认识这些标记吧,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标记,可以表示哪种食品。请把每张标记送到它所表示的食品处。

  请个别幼儿为食品配标记。

  (三)给“娃娃”买食物,练习点物匹配。

  1、观察小盘子。

  教师出示玩具娃娃(3—5个)和小盘子

  教师:“娃娃”也想吃食品了,我们帮“娃娃”买食物吧,想想买到的食品放在哪里呢?

  2、教师出示标明点子的盘子。

  教师:盘子里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讨论并明确:盘子有几个点子,就取几个食品,要求取同样的食品。

  3、幼儿示范拿取食品。

  教师:谁来试试为“娃娃”买食品呢?

  请个别幼儿取盘子,先数点子,再按点子数目取相同数目的食品品尝。同时,引导幼儿边观察边讲述,明确买食品的方法。

  4、幼儿买食品(完成幼儿用书第10页的操作卡)。

  教师:玩具娃娃还想买很多的东西,可是她不会买,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帮忙,她给了一张她买东西的购物单,请我们小朋友按购物单上的要求要帮她们买东西。

  老师先示范操作:按购物单上的点子数目,圈出要买的物品的数量。

  幼儿操作,教师关注幼儿操作的过程,并予以指导。

  教师小结:你们都为“娃娃”买到他所需要的食品,“娃娃”谢谢你们了。

活动延伸:

  在区角游戏中,提供1~4的点卡,鼓励幼儿根据点子卡上的数量自制食品。

11、小班数学教案《母鸡生蛋》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我发现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有趣的游戏思维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以游戏形式帮助幼儿感知 “1”和“许多”。

  2、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学习儿歌《母鸡生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许多许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3、幼儿找蛋。

  二、还蛋

  1、 引导每个幼儿找回1只鸡蛋,找到的鸡蛋放进箩筐。

  2、 师:你们找回了多少鸡蛋?(许多)。

  3、 问个别小鸡:你找回了几只鸡蛋?(1只)

  4、 鸡妈妈有许多孩子,1只小鸡找回1只鸡蛋,1只1只合起来是多少?(许多)

  5、 继续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师:这只蛋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是不是(鸡)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6、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7、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每人拿一只蛋,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回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12、小班数学优秀教案《神秘宝盒》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拼图的基本方法。

  2、学习根据图案的局部特征和切口形状,找出图案缺失的部分。

  3、提升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分割的动物图片若干。

  3、花朵、大树、汽车等两个半张的拼图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案局部特征和切口特点。

  1、教师:请小朋友拿一张图片(动物图片散放在桌子中间),看一看,图片上有一条什么?(线)请你用手指描一描这条线再把它撕开。

  2、教师:现在这张图片变成了几张,还是完整的吗?

  二、根据切口和图案进行拼图。

  1、教师:请你拿起其中一张,摸一摸撕开的这个切口,再摸一摸另一张。

  2、教师:试着拼一拼,看看接口处的两部分图案和颜色一样吗?是不是又变成一个完整的图了?

  3、教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拼到一起的?(切口吻合、颜色一样的拼在一起。)

  三、练习拼图。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图片,帮他拼一拼。

  四、巩固拼图方法。

  1、练习拼背景不同、图案不同的拼图。教师:请看,这张图片是完整的吗?(出示半张图片操作卡)我们来找一找它的另一半在哪儿呢?(请幼儿示范操作)教师:请小朋友自己选一张图片,帮它找到另一半,拼在一起。

  2、提供背景相同、图案不同的材料,步骤同上。

  3、提供背景相同、图案相同、切口不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

  五、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看一看,说一说。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宝盒是完整的吗?它们装的东西一样吗2、取下图卡,拼一拼,最后粘贴完成。

13、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插板》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学插板,让幼儿初步了解插板的外形特征、内部构件。

  2.学习正确使用插板,对进行常规训练。

  3.培养幼儿操作数学插板的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把上课用的小棋子摆在插板上)

  儿歌挂图《排队走》。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说儿歌《来做客》,边出示插板,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插板。(说出儿歌的内容)

  2.教师提问:“小朋友盒子是什么形状?(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的)盒盖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啊有许多小洞洞)它像什么?”

  3.教师“摇一摇,哗啦啦,你们想知道里面住着谁吗?我们现在就把它们请出来!首先我们要学会打开小插板。”

  4.游戏一:学习使用小插板

  (1)教师边说儿歌《喜欢它》,边示范使用方法。(说出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练习使用方法。

  5.游戏二:学习插棋子

  (1)教师示范插棋子,要一个一个往上插。(将各种图案的妻子展示在演示板)

  (2)教师引导幼儿练习插棋子。

  6.游戏三:整理学具

  (1)教师示范收棋子,将棋子翻到图案面,两字手收棋子,把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2)请幼儿练习收棋子,要求吧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7.教师出示挂图,教师幼儿一边共同朗诵儿歌《排好队》,边收棋子。

  8.复习一下这节活动的内容,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练习插摞棋子,复习活动中的小儿歌。

14、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孔雀表演》

活动目标:

  1、在情景游戏中学习按一定的规律装饰孔雀。

  2、感受为世博添精彩的快乐。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AB)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孔雀和图形卡片

重难点:

  在情景游戏中学习按一定的规律装饰孔雀。

活动过程:

  一、引入情景

  1、参观世博会关键问题:最近在上海有一个很重大的事情。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上海世博会)播放课件第二页。

  2、介绍世博文化中心关键问题:这里是世博文化中心,是表演节目的地方。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也兴奋起来了,猜猜看,谁会来表演呢?

  (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播放课件第三页。

  二、孔雀表演关键问题:看看,是谁来表演了?

  (原来孔雀展开它那美丽的尾巴,就象一把美丽的扇子,翩翩起舞)播放课件第四页。

  三、装扮孔雀

  1、随意装扮关键问题:每次表演节目之前,我们都要打扮打扮自己。孔雀也一样哦。我们也给孔雀打扮打扮吧。让孔雀在文化中心变得更加漂亮。看,孔雀的尾巴上有这些地方,桌子上有漂亮的图形,我们一起试一试,你们自己给小孔雀打扮打扮吧。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是如何排序的

  评析,并把幼儿的作品放于PPT中作为下一个装扮的要求。

  装扮后关键问题:评价幼儿随意装扮后出现的有规律的孔雀。

  播放课件第五页至第十二页,(根据幼儿随意装扮后出现的内容来出现)。

  2、第二次装扮关键问题:我们再给孔雀装扮一下,想一想哦,打扮得漂亮一点,和别人不一样的。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装扮漂亮一点的。

  播放课件第十三页。

  四、演出开始了关键问题:孔雀都穿上了花花衣了,表演要开始咯,请大家准备好。

  播放音乐,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

  儿歌:小孔雀,小孔雀。炫耀自己的花衣裳,打开彩色的大尾巴,引出七彩太阳光。

15、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含反思

设计意图

  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别和区分。发展它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从而为小学学习几何形体做些准备。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性格,我将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编成简短的故事,再结合图形拼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使幼儿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2、能找出生活中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白兔、萝卜、蘑菇图片各一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白兔过生日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早晨小白兔高高兴兴的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白兔捡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的回家了。

  二、观察小白兔的出行路线请一个小朋友将路线用线连接起来,观察像什么图形。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1、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四、 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并一一出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图形拼图,找出三角形,数一数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故事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孩子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由于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所以孩子丰富的不是很多。

16、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反思《接龙》

  活动目标:

  1.将相同的物体接在一起,知道两边都可以接。

  2.能观察、比较出相同的颜色、形状、大小。

  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小兔子、小熊、小猫),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 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改正,那就要受到惩 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把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可是三个小动物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哭着,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评析:用故事导入的形式,设置问题,去帮小动物来铺路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

  (1)出示接龙卡:小兔铺路用的砖头上有什么图形?每块砖上面图形的颜色一样吗?

  (2)教师示范铺路,小兔铺的路是黄色和黄色手拉手,接下来该铺哪一块砖?为什么铺这块?

  (3)教师小结:原来小兔铺的路是按照一样颜色和一样颜色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活动,通过教师的操作,让幼儿来发现其图形接龙的规律知道相同颜色的图形接在一起。

  3.帮小熊铺路。

  (1)小熊已经铺了几块砖,接下来不知道怎么铺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

  (2)我们来看看这几块砖上有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大吗?他们是怎样的两个图形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满足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先让幼儿来观察图形的接龙规律,从而发现小图形和小图形手拉手,大图形和大图形手拉手的接龙规律,并让幼儿来接着往下铺。

  4. 幼儿操作,帮助小猫回家。

  (1)还有小猫回家的路没有铺好,让我们快一点帮它来铺好。

  (2)出示所有的接龙卡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图形。

  先取一张接龙卡看看上面有什么图形,在其他接龙卡上找到和他一样的图形,把两个相同的图形接在一起。

  评析:这一环节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铺路,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找一找砖上面的图形,主要是为后面的接龙作好准备。

  5. 讲评。

  小猫还没找到回家的路可着急了,谁愿意帮他铺好?快思教案网你是怎么铺的,谁会接下去铺?为什么这样铺?后面不能拉手时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接龙卡后面接不下去时可以在前面接。

  6. 结束。

  三个小动物的路都铺好了,他们说谢谢你们,请你们到他们家去玩,我们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17、小班数学教案《铺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请1名大班幼儿学会情境表演。

  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6个。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

  1.这是小兔的家。你们瞧,小兔出来了。

  2.天气真好,小兔想到外边去玩。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地上有坑)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圆形……)

  二、复习图形

  1.瞧,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形?(长方形)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4.圆形有没有角?

  5.这是什么形?(半圆形)

  6.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说声“变”,它们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图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不信,你们瞧,它们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变出来的?(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出来的)

  7.用同样方法把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变成圆形。

  三、铺路

  1.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当长方形、圆形材料较少时,怎样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别用正方形和半圆形拼合而成)

  四、游戏

  1.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

  2.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评析: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们用吹塑纸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困难时进行的,它不仅使幼儿再次明确了某些图形的转换关系,而且使他们在完成铺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铺路》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18、小班数学教案《数学匹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7以内的实物数量和数字。

  2、能正确目测数群,并将数字与实物匹配。

  3、积极愉快地参与数物拼板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磁性图片,3-7的实物卡若干、数字卡若干。

  2、学具第一、二、三组:剪下幼儿用书第21页中数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第四、五、六组:

  幼儿用书第26页,数字印章,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目测数群,并按数量分类。

  教师出示3-7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目测实物,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多少个?幼儿分别说出实物相应的数量。接着,教师启发幼儿把相同数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其余幼儿与教师共同观察并验证其正确性。

  按数匹配实物。

  教师出示3-7的数卡,启发幼儿将数卡与相同数量的实物卡相匹配。幼儿观察数卡并说说:这里有什么?是什么数字?幼儿一一讲述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尝试把相同数量的数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要求幼儿边操作边用语言讲述:几个××,我送数字几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数物拼板游戏。

  引导幼儿观察残缺的实物和数字卡,目测实物数量,说说:图上有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有多少?让幼儿根据实物数卡找到相应的数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组:

  (1)引导幼儿看数字添画相应的圆点和实物。

  (2)观察实物数量,引导幼儿在方框中印数字、画短线。

  3、评比活动

  幼儿间相互观摩,交流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行简单的评比,对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齐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建议

  将数物拼板放在数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始我创设了情境“帮鞋子找朋友”,让幼儿从关注自己脚上的鞋子出发,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脚上鞋子有两只,两只鞋子是一样的,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在“帮鞋子找朋友”环节中,请幼儿根据手里的单只鞋子到很多鞋里去找另一只一样的鞋子。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讨论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帮助幼儿解决了特征混淆的问题,使幼儿知道一样颜色、一样花纹、一样大小的两只鞋子是一双鞋子,丰富了一双的概念。在操作环节:材料的设计考虑到了鞋子大小花纹一样颜色不同、颜色花纹一样大小不同、颜色大小一样花纹不同,这几种在操作材料中都显示出来,由于在前面“找鞋子”环节中幼儿出现了问题,幼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操作中都能正确成双配对鞋子。整个活动,老师的指导有针对性,由简到难,层层深入,有效的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最后环节“鞋子碰碰舞”,提供给幼儿的鞋子在颜色、款式、大小上有了帅选,方便幼儿在“碰碰舞”中快速寻找到和自己手中一样的鞋子的朋友,游戏中并不断和旁边小朋友交换不同的鞋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

19、小班数学教案《开心果果》

  理论依据:

  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儿童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实现认知的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幼儿,而应创设丰富刺激的环境,提供可操作性、挑战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从幼儿实际出发,设计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

  2、玩中学。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

  3、做中学。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

  4、循序渐进。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幼儿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仿真水果若干、沙包若干。

  活动重难点:感知4的形成。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猫捉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准备4个洞,每个洞里最多住4只小老鼠,大花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赶紧到洞里躲起来。大花猫打破一个洞,洞内的小老鼠马上分散到另外3个洞,最多住4只小老鼠。幼儿集体出洞,每人取4个沙包,把大花猫打跑。

  7、结束欢送小猴子一家。

20、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3、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4、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5、学习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

  2.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

  3.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

  活动过程

  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

  2、每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4、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现在请小朋友从你们的袋子里拿出相同的东西,<来.源快思教.案网>玩一玩,比一比,看看这次聪明的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5、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出示带子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现在看看老师袋子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

  看棍子,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

  教师小结:多出来的这里是长的,出示字:长。幼儿唱读。

  这边没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儿唱读。

  结束

  1、游戏:听信号做动作教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始时带着幼儿做。教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

  2、游戏:看表演现在呢,有两只小动物要给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吗?幼儿听音乐《娃哈哈》离开位置,到前面。

  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来的小动物谁的尾巴是短的?现在请小朋友准备好啦,小动物要表演了。

  教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兔小猴。

  幼儿回答是小兔后,放音乐《小兔跳》带领幼儿学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现在我们一起做小兔去拔萝卜啦。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21、小班数学教案《郊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不遗漏、不重复地点数1个~4个物品,并说出总数。

  2.在感知、操作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钻圈4个(可做山洞)。

  2.各种数量是4的小动物画片若干。

  3.可正反面两用的教学板4块,正面是大森林背景,反面是4棵大果树。

  4.废旧泡沫圈做成的果子若干(果子可粘在果树上,也可套在小朋友的手指上)。

  5.立体教具动物楼房一座(楼房是4层,每层有4扇小窗户,有4个面可供幼儿同时操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钻山洞”学习点数(本环节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点数)

  1.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放音乐,“开汽车”出发。)

  2.师:小朋友快停车,前面几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你们注意安全,我去探探路。(“探路”回来神秘地告诉幼儿)山上有山洞,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个山洞。(老师提示幼儿伸出右手食指,从左数向右,点一个数一个,不遗漏、不重复。)同时鼓励幼儿勇敢地钻过去。

  3.幼儿钻山洞,边钻边数,一共钻过4个大山洞。

  4.钻过山洞后再次点数,让幼儿记住山洞的总数是4。

  5.请几个小朋友自己去数一数,教师个别指导。

  二、自由发现,点数物品(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知数量是4的物品,尝试自己点数。)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汽车继续郊游(让幼儿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游戏环节)。

  2.出示4块大森林背景的教学板,上面有各种可以取放的小动物卡片,每种动物排在一起,共有4只。

  师:前面有一片树林,风景真美,咱们下车到那儿去玩吧。!.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朋友们去找找草地和树林中都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幼儿自由观察、点数,教师适时指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4.出示立体教具楼房。

  师:小朋友快来看,前面有一座楼房。我们来看看楼房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自由数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扇窗,再次练习点数。)

  师:这座楼房是小动物的家,我们把刚才在树林里发现的小动物送回家吧。(要求(1)同样的小动物住在同一层楼;(2)每扇窗口送一只数一个,在进行点数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5.幼儿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送进动物楼房并点数,引导幼儿发现自己送回的每种小动物总数都是4只。

  三、游戏“摘果子”(本环节再次巩固点数,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汽车继续郊游(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游戏环节)。

  2.出示四棵大果树(果树上粘满了可以取下来的果子)。

  师:前面有几棵好大的果树呀,小朋友快来数数有几棵。咱们一起摘果子吧,注意每位小朋友只能摘4个果子。

  3.教师利用个别小朋友把果子套在手指上的现象,引导其他幼儿把小手变成小刺猬,把取下的果子套在4个手指上,数一数小刺猬扎了几个果子。

  4.结束部分:请幼儿把摘到的果子装进口袋,自由交谈,分享郊游的乐趣。

  教学反思

  活动是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现象入手,形象地将数的守恒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便于幼儿掌握,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大家的知识经验加以交流和反馈,达到教学的目标。

  整个教学以去郊游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22、小班数学教案《数数》含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接触并认识了数字,初步懂得数的实际意义。本活动旨在通过按数捡蛋、数蛋、玩“偷蛋”、帮鸡妈妈数蛋等游戏形式,让幼儿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能排除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干扰,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不漏数,说出总数。

  点评:教师的选材和设计思路好。《指南》指出:幼儿对基数意义的理解是从他们的数数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正是数数,特勋是数数的动作以及对动作的反思起到了一座桥梁的作用——帮助幼儿在具体的实物和抽象的数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本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点评:老师拟定的巨标较恰当,把“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数学较为抽象。小班幼儿学习数学需要老师创设游戏的情景,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才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乐意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认识了数字1—5,幼儿有初步的点数经验。

  2.物质材料:小老鼠头饰,大篮子6个,小篮子30个,蛋宝宝(熟的鸭蛋、鸡蛋);一排或两排的蛋盘每人一个,绘有不同数量蛋的卡片30张,“仓库”3座,大黑板一块,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捡的蛋应和篮子上的数字一致。

  (2)提问:你捡了几个蛋?(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检验幼儿捡的蛋是否和数字对应。)(3)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点评:教师注重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的环境。布置一片草地,草地上有许多蛋,准备的蛋盘可以装2—5个不等的蛋。蛋盘的洞和上面贴的数字一样,引导幼儿按数字捡蛋,渗透按数取物。让幼儿在捡蛋过程中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幼儿非常感兴趣。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通过提问和再次捡蛋进行指导,促进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准备的蛋大小不一,让幼儿感知数数是不受大小限制的。

  2.“数蛋” ——学习有序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2)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谁来帮帮我?

  (3)师幼交流:发现一排蛋盘点数的顺序——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4)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盘、圆形的蛋盘该怎么数呢?

  (5)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盘的点数顺序——一排一排地数;圆形蛋盘的点数顺序—一顺时针方向数,不重复数。

  (6)小结:不管蛋怎么排,有序地数数可以避免数错。

  点评:数学活动一般是属于高结构的内容,教师在此环节先选择退位,请幼儿来帮老师数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然后再出示不同排列形式的蛋,以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数蛋,体现了由浅入深、逐步提高难良的教学原则。

  3.游戏:《小老鼠偷蛋》——进一步巩固5以内数的点数。

  (1)教师介绍玩法、规则:当听到“睡着了”时,小朋友要闭上眼睛。

  (2)师幼共同玩游戏“小老鼠偷蛋”,启发幼儿数数自己的蛋是否被老鼠偷吃了,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

  点评:此环节教师设计了《小老鼠偷蛋》的游戏,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调动幼儿反复数数的兴趣,并有机渗透比较多与少,引导幼儿说说被小老鼠偷走蛋后,你手里的蛋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少了几个?

  4.游戏:《帮鸡妈妈数蛋》——进一步学习点数排列方式不一的数量物。

  (1)送蛋:请幼儿将蛋盘里的蛋数一数,并送到相应数字的仓库里。

  (2)幼儿点数卡片上的蛋:鸡妈妈生了多少蛋?请你们帮助它数数好吗?数好了也将它放在相应的仓库里。

  (3)小结:不管蛋怎么排——紧紧地挨在一起,或是间隔的,或是躲在后面的,或者装在不一样形状的盘子里的,小朋友都能将它们有序地数清楚,并放在相应的仓库里。鸡妈妈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

  点评:此环节教师再次设计了游戏情节,以帮鸡妈妈数蛋的形式进一步巩固点数不同排列方式的蛋,调动幼儿反复数数的兴趣,并渗透归类摆放,同时又提高难良——从点数实物蛋过渡到点数卡片上的蛋,因为卡片上后排的蛋只能看到一部分,需要幼儿认真观察和正确点数。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活动B标。

  活动反思:

  首先第一环节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语言领域、社会领域有机整合在一起,如设计了儿歌导入,因为儿歌《手指头变魔术》不仅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还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点数。

  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主要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进行,并获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第二节环和第三环节我用情景创设法和游戏法: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选择了情景教学法。整个活动我创设了动物园游玩这个大的情景,让幼儿从开始到结束都置身在情境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活动分为观看动物---喂小兔子吃东西----吃串串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第一个活动我让幼儿从观看看动物用PPT动物图片展示的方法,让幼儿学习点数5以内的实物,后两个活动是幼儿游戏操作环节,帮助幼儿巩固运用点数知识。

23、小班数学教案《拔萝卜》含反思

  设计背景

  在刚开学的一次户外活动时,老师让幼儿一个一个排队。可幼儿表现的比较迷茫,知道一,但不知道一个一个的意思。所以我设计这堂活动课就是让幼儿了解一个一和许多一的区别。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达“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个1和许多1的区别。

  难点:幼儿在生活中会用。

  活动准备

  1、自制一个小兔子妈妈头饰。

  2、自制萝卜图片若干。

  3、环境布置;将幼儿座椅排成半圆,中间布置菜园,园内放置许多个萝卜。

  4、幼儿用书 ,科学与数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扮演兔妈妈入场,请全班幼儿扮演小兔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请幼儿观察菜园里有多少只大兔子,有多少只小兔子。引导幼儿用“1和许多”表示兔子的数量。

  (二)展开部分;游戏“拔萝卜”

  1、教师指着菜园,问“菜园里有多少萝卜”然后请幼儿扮演小兔子,每人拔一个萝卜,并问“你拔了几个萝卜?”

  2、教师;“菜园里有许多萝卜,每人拔一个,许多萝卜,分成了一个一个……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3、请幼儿把自己拔的萝卜放在老师的篮子里。

  教师:“1个,1个……萝卜合起来是许多个萝卜,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4、分组玩游戏

  将幼儿分为4-5组,请一位幼儿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兔子,继续玩拔萝卜的游戏,并鼓励幼儿自己进行描述:“许多萝卜分成了1个,1个……1个,1个萝卜合起来是许多个萝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数学活动,大部分幼儿掌握了“1个1和许多1的区别。但在实际操作时就会表现的不是太清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幼儿多去观察,多去发现,要从开发幼儿的智力为教学的出发点,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4、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挂灯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AABB、ABB、AAB等方法间隔排序挂彩灯。

  2、知道灯会是元宵节特有的活动,体验挂彩灯过元宵的快乐。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挂灯笼》

  学习重点:

  用AABB、ABB、AAB的方法间隔排序挂彩灯。

  学习难点:

  能用间隔的方法自创排序规律。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挂灯笼》

25、小班主题教案《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含反思

  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幼儿园里真好玩

  晨间活动:

  1、桌面玩具。

  2、晨会:点名。

  活动之二:《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活动目标:

  1、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活动重点:

  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

  活动难点:

  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 师生问好!

  2、 组织幼儿参观。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

  (坐正仔细听老师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不插嘴,勇敢地举手发言)

  3、 谈话活动:

  师:“大班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我们来学一学。”

  “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提醒幼儿发言先举手,学习讲普通话。)

  4、 卫生教育:

  教育幼儿注意穿干净的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 教师总结:

  师:“大家要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孩子。”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我会自己入厕》

  活动目标:

  1. 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礼貌教育。

  2. 继续学习正确的上厕所和洗手的方法。继续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和站的姿势。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铃鼓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的情绪。

  2、使用礼貌用语,师生互相问好。

  3、复习站与坐的姿势,提醒幼儿站的时候手放在裤子的旁边,要抬头挺胸。

  4、 教育幼儿玩玩具时不与同伴之间争抢玩具,要有好相处。

  活动之二:组织幼儿到图书室学看图书,重点教会翻阅图书的技能。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观察、比较的材料,幼儿通过亲手实验,自己观察、分析、比较,然后教师再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犹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为幼儿提供了积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机会,并使他们体会到"有所发现"的喜悦。

26、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捞鱼》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操作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口手一致地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特征按数、大小、颜色取物,并进行相应的分类.。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小鱼(撒落于事先布置好的场景——池塘里);

  2、三套任务卡片:第一套——上只有数字;第二套——上有数字和对应的颜色;第三套——上有数字和对应的颜色及大或小的小鱼

  3、塑料小筐若干(任务卡片放在盒子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1、师:宝宝们喜欢去郊游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那里不仅环境很美,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幼儿跟随老师听音乐入场)

  2、师:小朋友快看,这里有一个什么呀?(池塘)池塘里有好多什么?(鱼)这些鱼是不是长得一样呢?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来区分鱼的不同)

  二、游戏操作,体验乐趣

  1、按圆点的数量捞鱼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鱼宝宝做朋友?。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想)出示点卡,教师引导幼儿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并讲解游戏操作要求。

  幼儿进行按圆点数量捞鱼的游戏操作,并请一、两位幼儿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其他幼儿通过口手一致点数集体验证。

  2、按数、色捞鱼

  师:池塘里还有许多的鱼宝宝呢在等着小朋友和它们做游戏呢!

  请幼儿从小椅下拿出第二套操作卡,引导他们先仔细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和颜色标记,然后根据卡片上的要求进行按数、色捞鱼的游戏操作

  3、按数、色、大小捞鱼

  师:刚才小朋友和你们小筐里的小鱼说悄悄话的时候,老师听到了池塘里传来了一阵哭声,原来还有一些鱼宝宝没有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呢,它们都伤心地在流眼泪了,我们把还没有和我们做过游戏的鱼宝宝邀请上来,好不好?

  请幼儿从小椅下拿出地三套游戏操作卡,教师出示其中一张,请幼儿说出卡片上的数字,巩固颜色和大小标记的认识。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三套卡片上的数字、颜色和大小标记,然后根据卡片上的要求进行按数、色、大小捞鱼的游戏操作。

  请1-2位幼儿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其他幼儿通过口手一致点数集体验证。

  三、高高兴兴回家

  师:小朋友和鱼宝宝做游戏开心吗?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下次我们再来看望鱼宝宝,和它们做游戏,好不好?(和小鱼说再见,听音乐做开汽车的动作离场,结束活动)。

27、小班数学教案《糖果屋》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尝试运用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进行自由拼贴。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重建糖果屋”情景图片。

  纸面教具:《糖果屋》。

  材料准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操作课件,初步了解房屋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糖果屋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屋顶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二:放情景图并操作课件,令幼儿进一步认识图形

  —重建糖果屋的屋顶需要用到什么形状的糖果?

  ——请你从一堆糖果中找出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糖果吧。

  三:出示教具,鼓励幼儿运用几何图形拼贴糖果屋

  1.发放纸面教具及材料“胶水”,鼓励幼儿运用几何图形自由拼贴。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互相欣赏构建作品并交流。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28、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出门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出门去(分辨大小)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分男生和女生性别的不同。

  2、能初步比较大小。

  3、能依照性别与大小的线索,判断出不同的对应关系。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

  先让幼儿描述自己身上的穿着,并观察女孩、男孩穿戴的不同特征,培养初步分类、推理的能力,并能依大小的比较,做出合理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大人与小孩的衣物数件。

  2、男生与女生的衣物数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大家看看老师,今天穿了什么衣服?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教师身上的穿着,并加以说明。

  (二)教师提问:你今天身上穿了什么衣服?幼儿轮流说明自己身上的穿着。

  (三)教师挑选班上一位穿裤子的男生,与一位穿裙子的女生一起到台上,请幼儿观察并说说男生与女生穿着的不同。

  (四)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大人和小孩的衣物,选出一件后提问:这是大人的衣服还是小朋友的呢?接着和幼儿进行讨论:

  1、大人和小朋友的穿着有什么不同?

  2、谁的衣服比较大?谁的比较小?

  3、拿出两件衣服实际比比看,哪一件比较大?

  (五)教师继续将准备好的衣物,轮流展示并讨论:哪一件衣服是大人穿的?哪一件是男生穿的?哪一件是女生穿的?

  (六)再请刚才上台的两位幼儿分别站在两边,请其他幼儿上台拿取一件衣物,做性别与大小的判断练习,将适合的衣物分别放到台上两位幼儿的手中。

  (七)教师请幼儿拿出幼儿用书,并提问:说说看,画面上琪琪和小威,谁是女生?谁是男生?谁的身体比较大?谁的身体比较小?请用图卡实际操作比比看,并想想看衣服、裤子、鞋子穿在哪里才是正确的。

  (八)教师可在教室角落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偶及衣物,让幼儿多些操作机会,以熟悉将大小物品做分类并将衣物与玩偶做匹配。

  (九)幼儿可将图卡重复操作后,直接粘贴在幼儿用书上。

  小结:让幼儿能分辨大小,并且通过操作图卡,学习将大小衣物与人物做匹配,并能观察判断出男女性别穿着上的不同。

  活动评价:

  幼儿能正确说出大和小。

  幼儿能将衣物图卡依照大小与性别的不同,分别贴在相对应的人物图片上。

29、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反思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30、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2.认识圆形,初步掌握圆形的特征。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圆形的物品。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教师提前在班级内的各个角落放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课件准备:“圆形专卖店”情景图片;“各种形状”组图;“去进货”组图;游戏背景音乐。

  纸面教具:《圆形专卖店》。

  材料准备: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圆形

  ——小老鼠皮皮新开了一家专卖店,里面卖的物品很特别,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皮皮的专卖店里都有哪些物品?

  二

  帮助幼儿认识圆形掌握圆形的特征

  ——这个圆圆的图形就叫做圆形。

  ——圆形和其他形状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

  发放纸面教具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1.发放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寻找正确的小汽车。

  2.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连一连。

  3.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四

  播放游戏音乐玩游戏寻找圆形的物品

  ——恭喜小朋友们顺利地帮助皮皮完成了进货任务,现在请小朋友在班级内找一找,哪些物品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31、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设计 认识图形

  目标:

  1、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

  2、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小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兔子娃娃、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三个、几何图形示范匣及对照卡、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天气真好,小兔想到外边去玩。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提问:小兔为什么会摔倒的?引导幼儿观察坑的形状。

  (通过情景表演,导出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引起幼儿探究兴趣,为游戏环节做准备。)

  2、认识图形

  将教具几何图形介绍给幼儿认识。让幼儿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方式初步感知方形、圆形、三角形。

  3、用三阶段教学法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

  (2、3环节解决本活动的重点,幼儿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

  4、通过游戏进性分类练习一步巩固认识各种图形。

  通过“铺路”的游戏。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我们一起来铺路吧,首先将图形分类,圆形的放到一起,方形的放到一起,三角形的放到一起。然后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方形材料放进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

  5、捉迷藏: “捉迷藏”的游戏。

  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

  6、小朋友和小兔一起寻找身边的几何图形。

  师:这些图形就藏在大家身边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赶快行动吧!

32、幼儿小班数学教案 一和许多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认识区分“1”和“许多”。

  3.知道“1”和“许多”的分合关系。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一位老师、一幅大挂图、一个小篮子、几个苹果和橘子、一个面包、与幼儿数量同样多的小红帽、与幼儿数量同样多的插花、一扇假大门

  活动过程

  1. 音乐导入

  小朋友,请你跟我做(一位老师弹歌曲〈〈小红帽〉〉,幼儿跟老师做律动)。小朋友,刚才是什么儿歌呀?对,是小红帽。昨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了小红帽的故事,有一天小红帽去看外婆,经过大森林的时候碰到了大灰狼,大灰狼骗了小红帽,把小红帽和外婆给吃了。最后是猎人打死了大灰狼,救出了小红帽和外婆。

  2.认识“1”和“许多”与它们的分合关系

  今天外婆给小红帽打电话了,外婆说:“小红帽,来看看外婆吧,外婆想你了。”于是,妈妈给外婆准备了许多礼物,让小红帽拿给外婆。看,这是什么(拿出一个面包)?老师手里有几个面包?小朋友看看妈妈还准备了什么(拿出一个苹果)?老师手里有几个苹果?小红帽说:“妈妈,一个苹果太少了,你在拿出几个苹果吧!”(老师分4次拿苹果,每次只拿一个,每拿完一次就提问‘老师手里有几个苹果’)。小朋友看看现在一共有多少苹果呀(引导幼儿说有许多苹果)?这许多的苹果是由刚才一个一个的苹果组成的,所以,一个一个的1可以组成许多。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一个一个的1可以组成许多’。(老师再拿出5个橘子)小朋友,这是些什么?老师这里有多少橘子?(把面包、苹果、橘子放在小篮子里)小红帽拿着妈妈准备的一个面包、许多苹果和许多橘子去看外婆了。

  小红帽走啊走啊,有走到了那片大森林,小红帽害怕了,她怕在遇到大灰狼。于是,她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可以一起和我去看外婆吗?”小朋友,你们想和小红帽一起去看外婆吗?小红帽听到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去看外婆可高兴了,她说:“谢谢你们,请你们也戴上小红帽吧!”(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小红帽)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多少小红帽?(请每位小朋友拿一顶)现在小朋友头上戴了多少小红帽?老师手里还有小红帽吗?刚才老师手里的 许多小红帽被小朋友拿走后,就变成一个一个的了。所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1。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1’。小朋友戴好你们的小红帽,我们一起出发吧!

  3.巩固

  (墙上挂着大挂图,上面插着花)小朋友,这里有花哦,看看有多少花呀?我们采些花给外婆送去吧!每个小朋友只采一朵花。(在小朋友采花时提问个别幼儿‘你采了几朵花’)小朋友,现在你们手里有几朵花啊?草地上还有花吗?它们都在哪了?对,草地上的许多花都被小朋友采走了,变成小朋友手了一朵一朵的花了。许多分成了一个一个的1。小朋友,现在请你们把花都放到老师的篮子里吧!篮子里现在有多少花?小朋友手里还有吗? 刚才小朋友手里一朵一朵的花现在变成了篮子里的许多花了,一个一个的1可以组成许多。小朋友,我们继续走吧!

  4.延伸活动

  (到了外婆家,一位老师扮外婆,开门。)外婆见来了这么多小朋友,可高兴了,于是给小朋友出了一个问题。她问:“小朋友,在你们家里见过什么是一个的东西,什么是许多个的东西?”(请幼儿回答,最后老师

  总结)外婆听到小朋友找到这么多一个的东西和许多个的东西,夸奖小朋友真聪明!她又说:“小朋友,在外婆家的周围还有许多东西是一个的和许多个的,我们一起出去找找吧

  关于选材的反思:孩子们刚刚进入小班,在玩玩具、使用学具、体育游戏时孩子们经常会争抢一些玩具,每当孩子们发生这些矛盾时,他们总是说:“××小朋友拿了很多玩具,我没有。”看到孩子们的这一表现,我认为对孩子们进行一些关于数的教学很有必要,在选择活动时,我觉得《1和许多》这一活动比较适合这一阶段的小班孩子,所以确定了这一内容。

  关于活动设计思路的反思:和孩子们相处了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故事都比较感兴趣,而小白兔也是孩子们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形象。所以选择了兔妈妈带小白兔去秋游这样一个内容作为活动的线索,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学习“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数量,从而达到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由于在故事的情节上思考还不是很周到,导致了种萝卜的过程显得有些唐突,如果在故事情节上还应该再斟酌斟酌,使故事内容更符合逻辑思维,也更生动有趣一些。或许活动的效果会更好些。关于活动目标的反思:这次活动我制订了两个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第一个目标是关于认知能力方面的内容,我觉得还是比较适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而第二个目标应该更加细化一些,我把第二目标修改成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愿意参加数学活动。我觉得这样修改以后目标会更加详细、具体。因为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可实施的,或者在活动中应该看到施教者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也是在制定目标时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关于活动准备的反思:在活动准备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使用幻灯的形式,主要是想通过生动的画面,从视觉上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孩子们也确实比较喜欢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在活动准备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适宜的地方。比如在出示萝卜的时候,如果不是幻灯,而是直接给小朋友准备一些萝卜放在篮子里,让孩子们分别感受“篮子里有许多的白萝卜、红萝卜和胡萝卜”。通过这样的三次让孩子们感知“许多”这一数量孩子们对这一活动内容的理解会更假透彻一些。那样的效果要比仅仅给孩子一张图片来得更有效一些。

  关于活动过程的反思:活动中的第一环节,通过故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也确实有些进入了情境。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这里的提问有些不适合,上来就先问小兔家有几个人,这并没有体现教的过程,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应把故事的开头将给小朋友听,这样才体现了教师教的过程。(修改后的语言:兔妈妈看到秋天来了,果子都成熟了,想带兔宝宝们一起去田野秋游,可是现在家里只有兔妈妈一个人,于是兔妈妈就出去找兔宝宝们,兔宝宝们回来了,家里一下子有了许多小兔子。提问:原来家里有谁?有几个?现在呢?同时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给小朋友视觉感受。)这样一来,小朋友就首先从视觉上有了一个关于“1和许多”的量的概念。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的一开始,我思考以后觉得应该帮助孩子们再进一步感知许多这一概念,教师应该先说:“兔妈妈看到书上结满了许多的苹果。”然后提问,兔妈妈看到书上有多少苹果,小朋友回答说“许多”时教师同时出示书上的许多苹果,这样孩子们理解也更清晰一些。小班的孩子还是比较好动的,如果教师能够给孩子“一棵大树”,让小朋友扮演兔宝宝,或许孩子们会更兴奋。教师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许多苹果可以分给许多小朋友,没人一个。因为小班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过分绕弯子的语句孩子并不能理解,让孩子动手操作比教师的说教效果要好许多。这样孩子们在理解许多和一的数量关系会更容易,体会也更深刻。后面让孩子们在将苹过送到筐子里,体验一是怎样变成许多的,这样一和许多的数量关系也就明确了。

  在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采用的是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一种萝卜,帮助兔妈妈种萝卜,事先我是将萝卜分别放在每一组的桌子上的,这在活动前也是我仔细想过以后才这样做的,因为平时在班上的活动,我也会让孩子们从一个筐子里那东西,孩子们往往会抢,有时还会故意压到小朋友的身上。如果给孩子们出示一个装了许多萝卜的筐子,也许会进一步帮助孩子们理解“许多”这一数量的概念。让孩子们没人从筐子里取走一个萝卜,也能更好的诠释“1和许多”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我的设计是让小朋友从桌子上没人拿一个萝卜,也许孩子们知道了“1”,但是“许多”和“1”是什么样的关系,孩子们还是有些模糊。通过让孩子们“种萝卜”发现了许多的“1”放在一起就是许多。如果让孩子们分别种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也许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教学策略的反思:

  1.教师的总结性语言。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我总是提醒自己在每一个活动环节结束以后都要进行小结。因为教师的小结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掌握的知识。前面说过,小朋友在语言的理解上还是受年龄的限制的。我只注重了教师的小结,而没有注意孩子的年龄特征,如果在小结时能够采用郎朗上口的儿歌形式,或许更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也才是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采用的儿童的语言。

  2.对孩子语言发展的训练。虽然我们采用的是分科教学的方式,我对孩子们施教的是数学领域的内容,但是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渗透在各个活动当中的,所以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说“我拿的是一个×萝卜”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学会表达,虽然有的孩子并不能主动地去对同伴说,但是我尽量和每个孩子对话,让每个孩子都能表达自己所想。活动中我也尽量给每个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

  3.课堂秩序的反思。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孩子们手里有了好玩的东西时,他们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的东西上,从而游离于教师的活动之外,在活动中部分孩子也出现了这种状态,首先我是通过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当然也有的孩子并没有关注到老师的表扬,这时我采用了发小礼物的方式,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抓住了。但是在活动中让我一直感到内疚的是,我表扬了三个孩子,结果只给一个孩子发了小礼物,我想这是对其她两个孩子是不公平的,这也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所要注意到的。

  “教无定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多思、多想对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教与学的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学无止境,每一次的教学加上深刻的反思对自己都是一次成长。

33、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大商场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商场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二、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

  (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三、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

  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 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

  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商品,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34、小班数学教案:听音数数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

  重点难点: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3、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4、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35、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拣皮球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拣皮球(比较大小)

  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

  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

  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

  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36、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颜色反思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复习大、小,认识红色、黄色、绿色并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个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拥挤。

  3.通过对唱游戏,感知歌曲的对答情趣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1.红、黄、绿小猫图贴,每个幼儿一个。

  2.红、黄、绿小鱼许多。

  3 幼儿作业纸:每个幼儿一大一小的裙子和一大一小的帽子,4.磁带

  活动过程:—.问候时光:

  (1)听音乐开火车进教室,走线。

  (2)师生问候:挨个抱着每个宝宝亲吻表示问候

  (3)出示大猫图贴和小猫图贴:请小朋友跟猫眯打招呼(喵喵喵!)请幼儿区分大、小。

  (4)我们来和小猫做游戏:“宝贝们闭上眼睛,把你们变成小猫宝宝吧!我来做你们的妈妈吧!”(喵!)

  妈妈和宝宝一起看这里有一些礼物,我们来把这些礼物分一分,大帽子、大裙子给谁?小帽子、小裙子给谁?请幼儿动手进行操作。

  二.运动时光:音乐游戏:《好看的颜色在这里》(由《小猫小猫在这里改变》)

  今天的小猫真漂亮,小朋友看看都有哪几种颜色?——认识红、黄-绿

  (1)我们共同用好听的声音来问候吧!《好看的颜色在这里》一唱一答的形式,按颜色进行回答。

  (2) 教师带幼儿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唱歌)

  三.快乐时光:游戏:《小猫捉鱼》

  (1)向指定方向爬,并取物。

  (2)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们把取回来的鱼按颜色进行分类。

  (3)进一步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色彩请小猫根据自己身上的颜色去捉鱼。

  四:温馨时光:小猫玩累了需要回家休息,请小猫按照身上的颜色乘坐火车回家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新知识情况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孩子没有操作过书本练习,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

  (2)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

  (3)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清楚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要求将物品分类放好。

  (4)不足的是:集体游戏环节,在请幼儿将雪花片送回家时,我是让幼儿以自由的形式将雪花片送回家的,没有特别地强调纪律,因此,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了。我应该让幼儿分批排好队,再将玩具送回家,课堂纪律才不会乱。

37、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感知方位》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并掌握方位词:上下、里外。

  2、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7、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情境:两棵挂有礼物的圣诞树;几只放有礼物的圣诞帽子。

  2、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圣诞老爷爷手套一只。

  3、音乐:圣诞歌。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活动室

  (播放圣诞歌)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块儿去瞧瞧吧!

  评:圣诞歌这段音乐比较轻松欢快,听着音乐进活动室可以让幼儿容入到圣诞节的气氛里。

  二、感知方位 上下、里外

  1.找一找、说一说礼物在哪里?

  (1)师: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哪里了?我们一块儿去找找吧!(播放圣诞歌)评:让幼儿自由找礼物,说说礼物放在什么地方,这里给幼儿一个自由说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幼儿和老师、好朋友相互交流的机会。在音乐的伴奏下,氛围比较轻松、活跃。

  (2)提问:圣诞老爷爷把礼物放在了哪里?

  评:对小班的幼儿来说,说完整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这个环节不仅要让幼儿理解上、下、里、外这些方位词,还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这样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语言特点。

  2.游戏:摸摸礼物跑回来。

  圣诞老爷爷要请小朋友去摸摸礼物,你们愿意吗?(游戏玩法: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男孩摸摸树上面的礼物女孩摸摸树下面的礼物快回来。)评:在理解方位词的基础上,和幼儿玩一个他们平时经常玩的游戏,加深了对方位词的认识。这个游戏不仅活跃了活动的气氛,而且可以递进师生间的感情。幼儿对这个游戏很熟悉,所以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男孩、女孩分开摸不一同方位的礼物,一方面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同时解决了游戏时拥挤的现状。

  3.自由取下自己喜欢的礼物。

  (1)师小结:圣诞老爷爷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有的放在上面(动作),有的放在下面(动作),有的藏在里面(动作),有的摆在外面(动作)。

  评:教师结合动作小结礼物的方位,动作的表现更加形象,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2)小朋友你们想要这些礼物吗?请你去拿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

  评:看到这些包装精美的礼物,孩子们一定很想要,如果一直把礼物挂在树上或者放在帽子里进行教学,过一会就不感兴趣了,所以设置拿礼物这个环节,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4.藏礼物,说说将礼物藏在了哪里。

  (1)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和礼物捉迷藏好吗?

  (2)你怎么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的?

  评:"捉迷藏"这个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首先让幼儿自己选一个喜欢的礼物,然后和礼物玩"捉迷藏"的游戏,使礼物和幼儿直间发生关系,在玩"捉迷藏"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礼物藏在了什么地方,这里说的方式也有好几种,如先请几个幼儿告诉圣诞老爷爷,然后请小朋友告诉旁边的小朋友,这样就满足了他们说的欲望。"捉迷藏"的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习正确运用这四个方位词。

  5.歌表演"圣诞礼物"。

  (1)教师演唱"圣诞礼物"。( 歌词: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放在上面、有的放在下面,真好看、真好看!圣诞礼物、圣诞礼物、在哪里?在哪里?有的藏在里面、有的摆在外面,真好看、真好看!)评:老师利用幼儿熟悉的"两只老虎"的旋律,重新填了词,使小朋友听起来很明了,而且加上动作,更加形象生动,小朋友非常愿意表演。而且我利用圣诞老爷爷的形象演唱,小朋友更加觉得希奇,听的很认真。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演唱。

  圣诞老爷爷唱的好听吗?你们想唱吗?那我们一起跟着圣诞老爷爷唱吧。

  三、拆礼物

  1.摇一摇、听一听,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

  2.拆开礼物,相互说说盒子里的礼物是什么?

  3.品尝、分享糖果。

  评:最后一个环节是本活动的**部分,其实从一开始幼儿就很想拥有这份礼物,当我以圣诞老爷爷的口吻说要把礼物送给他们时,他们可高兴了,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东西?于是我借助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摇一摇,猜一猜里面到底藏了些什么,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小朋友的猜想很多,有的说巧克力、有的说积木、有的说小手帕……在这个充满神秘的盒子里,到底藏着什么呢?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于是我又以圣诞老爷爷的口吻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拆礼物,然后把自己收到的礼物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巩固、运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等方位词。

38、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对应》反思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二、 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三、 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四、 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7、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大象、牛、兔子、刺猬、猫、木头、小狗、骨头、点图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1、出示"小狗"导入。

  师:今天小狗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小狗自己搬不动怎么办呢?

  师: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吧?(刺猬、小花猫、小兔子、牛、大象)

  小结: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

  二、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1、师:小狗请来了力气最小的小刺猬来帮忙,一个刺猬一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刺猬太慢了

  2、师:小狗请来了二只小花猫来帮忙,二只小花猫二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花猫太慢了

  3、师:小狗又请来了三只小兔子来帮忙,三只小兔子三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兔子累坏了

  4、师:小狗又请来了四只牛来帮忙,四只牛四根木头,木头太多了,牛也累坏了

  5、师:小狗又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来帮忙,五头大象五根木头,终于所有的木头都搬运完了,小狗的房子盖好了

  小结:好多小动物来帮忙,小狗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1、小狗家族邀请小伙伴吃骨头了,但是每一只小狗只能吃一个骨头

  2、教师出示一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一个狗骨头,出示二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二个狗骨头,出示三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三个狗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

  四、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讲解操作要求

  2、师:依次给小狗找到对应的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每一只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头了

  教学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39、小班安全教案《安全活动小班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各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图片。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电器的图片引出活动。

  2、幼儿观看挂图尝试自己讲述图中的内容,了解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观察第一幅图,知道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随便触碰。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第一幅图,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电风扇工作时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③电风扇的插头拔下来,电风扇就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碰她们。

  2)观察第二幅图,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否则会发生危险。

  教师:

  ①洗衣机在干什么?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②这是妈妈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洗衣机工作的时候,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危险。妈妈为什么这么说?趴在洗衣机边上,会发生什么危险?

  3)观察第三幅图,知道工作汇总的电熨斗很烫,不能随便碰触。

  教师:

  ①妈妈在干什么?

  ②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我们,工作中的电熨斗很烫,不能用手碰。

  3、幼儿阅读家用电器图,了解其他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

  (1)涂上还有那些家用电器?他们有什么用?

  (2)这些电器在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还有那些电器?说一说他们的安全注意事项。

40、幼儿园教案小班数学:认识许多反思

  小班的幼儿对数量的概念比较薄弱,设计本次数学活动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区分1和许多,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

  设计背景

  每次幼儿一起玩玩具时,总是把很多玩具揽到自己面前,怕别的小朋友抢,嘴里还不断说:“我只有一个了,不得要我的。”他们还不知道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所以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能给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

  活动目标

  1.区分1和许多,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和许多的区别,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树图片1幅,树上贴有许多桃子(桃子的数量与幼儿的人数相等)。

  2.猴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猴子摘桃。

  (1)教师出示许多小猴子头饰,问:“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小猴头饰?”(许多个。)

  (2)让每个幼儿戴上小猴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老师手里原来有许多小猴头饰,分给小朋友每人一个,许多个头饰分成了1个,1个,1个......小头饰。”让幼儿跟着教师说:“许多个可以分成1个,1个,1个......”

  (3) 教师扮猴妈妈,幼儿扮小猴,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先让小猴观察树上有多少个桃子,请每只小猴去摘一个桃子。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原来树上有许多个桃子,每只小猴摘1个桃子,树上的桃子摘完了,许多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1个......桃子.

  (4)请小猴把摘的桃子1个,1个,1个......放进大篮子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每只小猴放1个桃子,篮子里有许多个桃子,1个,1个1个……桃子合起来是许多个桃子。

  2.交流活动。

  请幼儿找找,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和许多来表示,如餐厅里1张大桌子和许多把小椅子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相关阅读
推荐
  • 大班环境安全活动教案40篇

    1、大班环境安全活动教案40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的意识,远离不安全因素。  2、寻找教室里的不安全因素,并贴上标记提醒同伴。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 托班体育教案40篇

    1、托班体育教案40篇  活动宗旨: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甚少。6月16日父亲节我们开展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

  • 中班健康活动详细教案40篇

    1、中班健康活动详细教案40篇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2、通过情景创设、故事让孩子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帮助幼儿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 大班健康水的教案40篇

    1、大班健康水的教案40篇活动意图: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可能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

  • 大班树健康活动教案40篇

    1、大班树健康活动教案40篇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人体需要水分的原理,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  2、学习科学的喝水方法,培养良好的喝水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引导幼儿发现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

  • 大班美工区域活动教案40篇

    1、大班美工区域活动教案40篇  活动目标:  1.模仿运动项目的动态,提高身体动作的表现力和观察能力。  2.发展幼儿动手能力,运用魔棒和橡皮泥等材料,表现运动造型。  3.激发幼儿热爱运动的情感。  4.锻炼幼儿的

  • 中班活动简单教案40篇

    1、中班活动简单教案40篇  设计意图:  本活动来源于中班建构教材主题《勇敢的我》。“勇气”是一种抽象的意志品质需要通过具体行为的呈现,来帮助幼儿理解。  本活动的设计,我将重点放在让幼儿萌生勇敢面对困难的

  • 中班健康教案40篇简短

    1、中班健康教案40篇简短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的感冒症状,对发病原因有粗浅的认识。  2.了解感冒带给人的不愉快感受,乐意积极预防感冒。  3.掌握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学会照顾自己,避免感冒。  4.了解主要症

  •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40篇

    1、中班阅读活动教案40篇  【材料】  《纸奶奶过生日》的绘本、图片及录音、纸奶奶故事角色小图片、沙盘等。  【玩法与建议】  1.鼓励幼儿阅读《纸奶奶过生日》绘本,并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讲述各种特殊本领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