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习内容
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

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

更新时间:2024-02-21 09:30:06

《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

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顺序》填一填。在图中,1号车排第几, 4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在几号车的前面。 找一找生活中的“前后”问题,说 一-说。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顺序》填一填。

在图中,1号车排第几, 4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在几号车的前面。

答案:在图中,1号车排第4, 4号车在2号车的后面,在3号车的前面。

找一找生活中的前后问题,说 一说。

答案:引导全班同学充分表达,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我在淘气的后面,在笑笑的前面。

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1.把下面的物体分一分,说一说你的理由。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1.把下面的物体分一分,说一说你的理由。

4、古诗二首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答: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5、古诗两首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6、5.先在图上圈一圈,再数一数,说一说。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7、第十八课 古诗二首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十八课 古诗二首 课后练习题答案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8、分享枫树上的喜鹊读后感,一起来说一说

分享枫树上的喜鹊读后感,一起来说一说

读了枫树上的喜鹊这篇文章以后,我们知道了喜鹊一家生活的很开心,喜鹊妈妈对于喜鹊弟弟也是非常的疼爱,这样的家庭其实也是值得人羡慕的。

9、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并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并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毛毛雨:在家里的时候看着天气是阴沉沉的,还以为是多云,可是当走出去的时候就会发现,毛毛雨细如牛毛,斜斜地织成一片,轻轻地如自天而降的轻纱。张开耳朵静静听,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毛毛雨无声无息地下着,下的天潮潮,地湿湿,真是润物细无声毛毛雨躲过了眼睛,骗过了耳朵,却调皮地跳进了领口,冷不丁地让人缩起了脖子。

阵雨:天空的乌云密布,突然就随着哗的一声,像是千万支箭一齐离弦的声音,豆大的雨珠从天而降,砸在树叶上,砸在人们身上,人们奔跑着,逃离着这枪林弹雨般的袭击,哗哗的雨水酣畅淋漓,洗掉了地上的圬垢,还没走到目的地雨就没有了,来的快去的也快。

暴雨:没有一丝征兆,天突然的变黑了,顿时豆大的雨就下了下来,一颗一颗的非常大,没几秒一个水坑就变成了一个小池塘,大风、大雨就吹过来了,还伴有雷电,很是吓人,这时候爸妈就说,赶紧把电视给关掉,不然电视要坏掉了。

10、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答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 ((2分)

2、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

1.适合 2.C

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组成,都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

《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与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山的雄奇)

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水的壮阔)

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在这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面前,诗人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们相提并论了,这就是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12、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天的时间》 看一看,说一说。

答案:


凌晨1时淘气在睡觉,下午1时淘气在看书。

13、上册三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理解

上册三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14、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翻译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翻译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15、想象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描绘的景色

想象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描绘的景色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组成,都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

《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与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山的雄奇)

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水的壮阔)

诗人感觉自己不是乘着帆船而来,而是驾着云朵从天边而来,在这无比壮观的自然景象面前,诗人全然不觉得自己渺小,而是跟它们相提并论了,这就是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16、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稿课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亦、抹、宜等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 :欣赏古诗意境,领会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妙喻,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题。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景,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北宋大文学家、大诗人苏轼所作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齐读诗题。(指导读对节奏)

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

生3: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3、师归纳小结:是呀,苏轼和他的朋友在西湖上喝着酒,赏着美景,起初天气是晴的,后来下起了雨。那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诗中,走近西湖去看看吧!

二、走近西湖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认读诗中的生字新词。小组接力读,再齐读。

潋滟 亦 淡妆浓抹 相宜

3、词语读好了,相信诗也会读得好,谁来试试?

学生读诗,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4、全班齐读。

三、晴雨西湖

(一)晴天西湖

1、我们先来欣赏晴天西湖的美景吧!

出示晴天西湖的景色图片。

2、理解潋滟。请仔细观察潋滟这个词,猜猜它可能跟什么有关?(水,都是三点水的字。)

3、出示水光潋滟的图片。瞧,天晴的时候,阳光洒在水面上,水波一荡一荡的,闪闪发光,潋滟指的就是生接:波光闪动的样子。

4、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波光粼粼、水光潋滟的画面?

5、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闪动,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

(预设:像明晃晃的镜子。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

像水晶宝石。)

6、这水光潋滟的景色够美吧,难怪苏轼会说(生接)水光潋滟晴方好

7、理解方的意思。方在字典里有7种解释,老师选取了其中3种。

出示课件:方:A正直 B正当;恰好 C一种形状

在这里方选哪一种?(第二种:正当;恰好)

你能给晴方好中的方换个词吗?

(预设:晴正好;晴刚好;晴恰好)

8、在阳光的照射下,所有的景物都镶上了金边,晴天的西湖真是美丽呀,你能把这种美丽读出来吗?

指名学生朗读。

9、听完他的朗读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美景?

学生展开想象描述晴天西湖的美景画面,教师启发评价。

10、小结方法: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二)雨中西湖

1、不仅晴天的西湖景色这么美,雨天的西湖景色也很美。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先自由地读一读,悟一悟。

2、在苏轼的眼中,雨天的西湖生接: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雨中西湖的美?(奇)

理解奇的意思。

3、雨中的西湖奇丽在哪里?现在,你们就是坐在小舟上饮酒赏景的苏轼,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云雾迷蒙,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展开想象描述雨中西湖的美景,教师相机启发点拨。

四、晴雨西湖

1、刚才还是阳光灿烂,水光潋滟。(出示晴天西湖图片)现在却是山色空蒙,迷茫缥缈。(出示雨天西湖图片)谁能把这晴雨的变化读出来?指导朗读。晴天的西湖读得响亮一些,灿烂一些;雨天的西湖读得轻柔一些。

2、短短的一天中,就让我们看到如此不同的西湖,实在是曼妙,我们再跟着作者来回味一下。师生合作说。

师说:我看,水光潋滟是景 生接:我看,山色空蒙也是景

我看,晴是景 我看,雨也是景

我看,晴方好 我看,雨亦奇

我看,水光潋滟晴方好 我看,山色空蒙雨亦奇

五、西子西湖

1、晴天的西湖是那样的娇媚,雨天的西湖又是那样的温柔,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像生接:西子。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板书:西湖西子2、西子是谁呢?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获得知识的途径,归纳引导:看注释、查资料、读课外书等都是获取新知识的好方法。

3、课件补充出示西子的资料。

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传说每次当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洗纱,水中的鱼儿一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不好意思地沉入了江底。

4、西子美吗?难怪苏轼会赞道:

生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绝色美女西子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适宜,那么美丽。西湖也是生接:淡妆浓抹总相宜。课件演示西湖的四季之美。

师跟随着课件图片和音乐描述:

每当春天的时候,杨柳青青,桃花盛开,鸟儿欢唱,行走在苏堤上,美景尽收眼底;

夏天一到,湖面上一望无际的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到了秋天,这儿是人们赏月的最佳去处。你看,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上,是那么的唯美;

冬天的西湖,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让人仿佛走进了美丽的童话世界。

6、想象说话。课件出示:

西湖真美啊!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啊!

先小组说一说,再汇报交流。

7、西湖的美,美在了四季,美在了四时,美得灵动,美得隽永。真是生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因为这一千古巧喻,西湖又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别称西子湖。

六、情系西湖。

1、苏轼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的。。

课件出示背景资料:苏轼曾经两次在杭州任职,期间,他带领当地人民疏导了西湖,并驻堤防洪,这条修好的堤坝就成了著名的苏堤。同时他为了保护西湖,还建造了著名的三潭印月。

所以说,苏轼是很有西湖情结的,在杭州的这三年里,他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游玩西湖,身在西湖,心更在西湖,对西湖最是醉心。这首诗就饱含了诗人对西湖深深的赞美与留恋。

2、配乐朗诵。

3、引导背诵。

在苏轼的眼中,西湖是这样的美丽醉人。

男生背:水光潋滟( ),山色空蒙( )。

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就是一位婀娜多姿的江南女子。

女生背:欲把西湖( ),淡妆浓抹( )。

说起苏轼,人们就会想起西湖,想起他的千古巧喻。

齐背:欲把西湖比西子,( )。

每当人们行走在西湖,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苏轼的这首千古佳作。

齐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拓展阅读。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苏轼写了很多西湖的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有两首,课文是第二首,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首。

课件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宋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2、除了苏轼,在其他诗人笔下的西湖又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 清 .周起渭《泛舟西湖夜半始归》

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 艾青

3、有关西湖的诗词歌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搜一搜,选几首读读背背。

17、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经典诗篇。全诗二十八个字将西湖的晴、雨两种美态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意境。老师细致解读文本,熟悉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情为首要,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充满诗意的课堂。

一、以读为主,发现美

小学诗歌教学向来被认为是难题,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的诗歌欣赏引导,因为孩子们没有生活积累,所以诗歌教学经常变成了诗歌背诵课或者诗歌字面意义的解释课。这样的课堂,只能使孩子们欣赏诗歌的兴趣慢慢磨灭了,也就对诗歌意境美和情感美趋于麻木。

温故知新,随着引导学生背诵描写风景的古诗词,将学生轻松地带到 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西子湖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诗题入手,并且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第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第二,要读出诗的节奏;第三,要读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诗歌本身就是和着音乐而生、而长的文学珍宝。课堂上有自读、领读、范读、引读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读。诗歌特有的音乐美与孩子们天生的韵律感达成共鸣,因此孩子们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教师的指导非常到位,引导学生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理解,看着老师的手势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紧抓词语,品味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赏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例如,在教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这句诗时,潋滟一词的理解,在诗中是个难点,抓住潋滟、方两个词,做足文章,结合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象,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西湖在晴、雨两种气候下的迷人风姿,引导学生用常见的事物做比,更好的理解了诗意,更好地引导理解诗人苏轼当时的那种美好的心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个方字将诗人心中晴日西湖恰到好处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足见诗人文学和文字的造诣之深,不禁让人联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西湖的美,在诗人心中,也许就是这种唯美的感受吧。

这是再典型不过的读诗的方法!没有以词解词的呆板,没有概念界定的机械,一切都是象的激活、提取、呈现和叠映,一切都是情趣、情味、情韵的自然流露。

让学生感受西湖的雨天和晴天的美景后,安排了一次的小练笔:西湖的景很美,但是它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我们生活在美丽的生态城,生态城是不是也和西湖一样,晴方好雨亦奇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笔,写一写你心目中的生态城的美景。

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全诗的意境整体透出一种空灵的美、含蓄的美、朦胧的美,这种美的格调与韵致,情欲浓淡,存乎一心,各得其所。课堂教学中首先抓住潋滟、空蒙这两个词语知音、明意。再放到句子中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大意。教学诗句时,借助音乐唤醒学生脑海中的记忆,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色,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至晨暮之美、四季之美,引发了学生对西湖美景的遐想。更为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千古一比做好铺垫。

这节课设计了五个版块,视频导入、初读感知、品悟积累、再识诗人、总结回顾,各板块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在一次次想象体会中走近西湖、走近诗人,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与爱怜。诗人苏轼在第二单元和学生初相识,在第六单元和学生再相遇,于是对诗人有了一个初识和再识的版块,再识的部分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有一些难度,走近一首诗还得走进一个人,课堂扩展了《饮》的其一,还有这首诗和诗人之间的人生关照,让学生看到一个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苏轼。

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源自教师对文本新颖独特的解读,教师要在文本中发现学生不易觉察的具有语文学习的价值的要素,并依据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判断将其转化为新颖的设计问题。与平常处见奇崛。形成教学设计的坡度。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审美性。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多钻研,多思考,多实践。

在备课过程中很感谢两位教研员老师于老师、阎老师拨云雾 ,指方向、名目标、给方法,一次次耐心指导,感谢李校长每一次的鼓励与指导,也感谢身边同事的无私帮助。

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要收藏,希望课堂学习成为有趣的旅行。

18、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反义词:

晴阴 淡浓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3(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三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19、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古诗大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古诗主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3(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三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0、山行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景色,你从哪发现的?

山行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景色,你从哪发现的?

答:《山行》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寒山深远,石径曲长,白云袅袅,人家暖暖,一驱深秋清冷之意。后两句写出的枫林比二月春花还艳丽,使诗人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从寒山和霜叶这两个词不难看出古诗写的就是秋天的景色。

21、观察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角,认一认,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旋转与角》练一练习题及答案

观察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角,认一认,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2、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 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23、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花牛歌》则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24、古诗词三首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故事。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故事。

答:诗人张籍离开家乡,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洛阳城。

光阴似箭,转眼间中秋节都即将来临,树叶枯黄,都纷纷落了下来。洛阳城内,冷风阵阵,让人们感到这世间无比凄凉,张籍禁不住涌起思想之情,他怀念故土,怀念那些乡亲父老

张籍想想亲自登门拜访亲朋好友们,顺便回到故乡去探望父母。可惜因为遇见一位正要回需要当官,没有办法。沮丧之季,恰巧遇见一位正要回到家乡的同乡,决心写一封家信委托同乡务必要把信转送到父母手中,以表孝心。信中有着甜蜜祝福语:祝父母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只怪对乡亲家人说的事情太多太多,万一这次是他与亲戚最后一次联系?如果这次的信没有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那怎么办?此时此刻,张籍的内心是多么复杂,多么矛盾。

每当捎信的人刚要启程的时刻,他还要将信封拆开,唯恐写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让父母为自己担忧,也担心会不会少写。有时候甚至不能发现错误他也迟迟不肯将信送走。虽然每次这样时,捎信人炯炯有神的目光都会显得黯然失色,但是他也了解张籍诗人顷刻的心情。

张籍就这样反反复复地用锐利的目光扫视这封信,他那紧锁的眉头正好照应了他没有思绪的心情,此时他是多么想回乡啊!

张籍望着蓝天多么想高歌呐喊,倾诉着自己的心愿

25、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耸拉着翅膀,照样子说一说

描写的情景: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通过写鸡、狗、蝉的表现,把天气的写具体了。

找样子说一说:静:小溪里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溪水中的游鱼细石,看得一清二楚。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33(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5下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6、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朗读指导: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27、3.找一幅中国地图,量一量,说一说北京在哈尔滨的()偏()方向上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参考答案

3.找一幅中国地图,量一量,说一说北京在哈尔滨的西偏南38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东偏北38方向上。

28、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后练习答案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朗读指导: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29、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月光曲》课后练习答案

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

听着贝多芬的琴声,我们可以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天空出现的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月光照耀,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30、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朗读指导: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31、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

教师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

(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看到的美丽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出示:美女西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课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

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体会作者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娇艳、迷人)

32、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诗句翻译意思全解及赏析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赏析

从这首诗的题目便可知道,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之时,起初阳光灿烂,后来却突然下起了雨。但这两种不同的景致,在苏轼的眼里却有着各自独到别致的美。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无论怎样的环境事物,在他的眼中大自然都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也会在他心中留下永恒的画卷,更让我们后人领略了西湖多姿多彩的美,给西湖增添了文化底蕴,使它成为人们心之向往的胜地。这正是苏轼与众不同博大胸怀的表现,他总能以欣赏的目光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自然界里的一切,在他的眼睛里都能折射出美丽的光环。

33、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经典诗篇。全诗二十八个字将西湖的晴、雨两种美态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意境。王翠翠老师细致解读文本,熟悉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情为首要,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充满诗意的课堂。

一、以读为主,发现美

小学诗歌教学向来被认为是难题,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的诗歌欣赏引导,因为孩子们没有生活积累,所以诗歌教学经常变成了诗歌背诵课或者诗歌字面意义的解释课。这样的课堂,只能使孩子们欣赏诗歌的兴趣慢慢磨灭了,也就对诗歌意境美和情感美趋于麻木。

课始,王老师的问候让学生倍感亲切,也让学生消除了与诗歌接触的紧张感。温故知新,随着引导学生背诵描写风景的古诗词,将学生轻松地带到 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西子湖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诗题入手,并且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第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第二,要读出诗的节奏;第三,要读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王翠翠老师并没有急于去让孩子们去背诵,而是重视读诗。诗歌本身就是和着音乐而生、而长的文学珍宝。课堂上有自读、领读、范读、引读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读。诗歌特有的音乐美与孩子们天生的韵律感达成共鸣,因此孩子们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教师的指导非常到位,引导学生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理解,看着老师的手势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王老师的引读和范读带领孩子们读得入情入境。

二、紧抓词语,品味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赏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例如,在教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这句诗时,潋滟一词的理解,在诗中是个难点,王老师就抓住潋滟、方两个词,做足文章,结合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象,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西湖在晴、雨两种气候下的迷人风姿,王老师还引导学生用常见的事物做比,更好的理解了诗意,更好地引导理诗人苏轼当时的那种美好的心情。

师:水光潋滟晴方好,潋滟我们根据注释知道了它是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那么生活中你见过这种景象吗?

生:见过,就是像白云一样。

师:啊,像白云一样,是风吹过的白云?对不对?好,请坐。

生:我见过,像星星的碎片洒在湖里一样。

师:像星星的碎片洒在湖里,特别美的比喻。水面波光粼粼、潋滟的样子还像什么?

生:就像水被风吹过的样子。

师:嗯,大家的观察能力都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

生:像很强烈的阳光照在湖面上。

师:很好,再现了那个场景。

生:就像钻石磨成粉,撒在湖面上。

师:啊,金光闪闪的钻石,磨成粉,撒在湖面上,想象力很奇特。

生:就像金片撒在海里。

师:像金片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还有吗?

生:像海里游的鱼,鱼身上的鳞片撒在海里。

师:鱼在海里游,鳞片就映在海面上。同学们的想象力特别奇特,而且丰富。我们知道了潋滟的样子,我们来看一下水光潋滟的湖面到底有多美。

(PPT呈现水光潋滟的图片)

水光潋滟晴方好,一个方字将诗人心中晴日西湖恰到好处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足见诗人文学和文字的造诣之深,不禁让人联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西湖的美,在诗人心中,也许就是这种唯美的感受吧。

这是再典型不过的读诗的方法!没有以词解词的呆板,没有概念界定的机械,一切都是象的激活、提取、呈现和叠映,一切都是情趣、情味、情韵的自然流露。

三、诗化语言,享受美

王老师带领学生从欣赏美景自然过渡到走进诗人的情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品出诗人比拟的精妙,品出古诗语言的魅力。

师:晴空朗日下,苏轼与友人泛舟湖上,西湖山美水更美,于是苏轼禁不住感叹

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苏轼远望青山,一片苍翠葱茏,近观湖水,荷花满池,晴天的西湖这样美妙多姿,苏轼再一次感叹

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一阵微风吹来,湖面水光荡漾,波光粼粼,苏轼又一次感叹

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但是啊,天公好像不作美,忽然飘起了蒙蒙的细雨,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这样的西湖雨景,却让苏轼惊叹道

生(齐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雨水打湿了诗人的衣裳,却丝毫没有消减诗人的兴致,雨西湖真是别有一番韵致在里面啊!苏轼又一次感叹道

生:(齐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苏轼与友人,在雨中饮酒、赏景、作诗,提笔写下了这句

生(齐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它都这样美。晴天的艳丽,雨天的淡雅,就像女子的浓妆和淡妆。西湖这样美,美得像谁啊?

生:西子。

师:所以诗人感叹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启发引导,方法美

王老师在引领孩子体会每一句诗的意境时没有空洞的讲解,而是入情入境的引导。如,老师:同学们看这就是水光潋滟,水光就是日光洒在湖面上,映出的这种波光闪闪的样子。水光潋滟晴方好,方字能换一个词吗?师:特别棒,还可以换成什么?师:还有吗?晴刚好晴方好晴正好,还有?师:水光潋滟晴方好,方好就是刚刚好,西湖晴天的美,美得刚刚好,增之一分则太多,减之一分则太少。晴天这么美,那么雨天的西湖呢?我们来看第二句,雨天的西湖,你通过哪个词感受到了雨西湖的美?

在老师一步步引导鼓励下,学生思考有深度了,对西湖的美,理解的表达的也很到位了。三年级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表现非一日之功,我想与王老师平时这样启发教学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五、安排练笔,体会美

王老师在让学生感受西湖的雨天和晴天的美景后,安排了一次的小练笔:西湖的景很美,但是它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我们生活在美丽的生态城,生态城是不是也和西湖一样,晴方好雨亦奇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笔,写一写你心目中的生态城的美景。

图片

我爱生态城____________的美景。晴时,___________________,雨时,___________________ 。

无论晴雨,生态城都这样美,

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呀!

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但能让学生更深的理解诗歌反映的内容,更是升华了中心,由对西湖的赞美到对身边美景的赞美,写出了对生态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纵观王老师的课,是一节饱含美的课,她用诗化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把学生难理解的古诗讲得简单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古诗,理解古诗,直至喜欢上古诗。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情感美。西湖美,王老师的课像西湖一样美!

34、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全诗的意境整体透出一种空灵的美、含蓄的美、朦胧的美,这种美的格调与韵致,情欲浓淡,存乎一心,各得其所。课堂教学中首先抓住潋滟、空蒙这两个词语知音、明意。再放到句子中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大意。教学诗句时,借助音乐唤醒学生脑海中的记忆,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色,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至晨暮之美、四季之美,引发了学生对西湖美景的遐想。更为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千古一比做好铺垫。

这节课设计了五个版块,视频导入、初读感知、品悟积累、再识诗人、总结回顾,各板块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在一次次想象体会中走近西湖、走近诗人,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与爱怜。诗人苏轼在第二单元和学生初相识,在第六单元和学生再相遇,于是对诗人有了一个初识和再识的版块,再识的部分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有一些难度,走近一首诗还得走进一个人,课堂扩展了《饮》的其一,还有这首诗和诗人之间的人生关照,让学生看到一个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苏轼。

高品质的教学设计,源自教师对文本新颖独特的解读,教师要在文本中发现学生不易觉察的具有语文学习的价值的要素,并依据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判断将其转化为新颖的设计问题。与平常处见奇崛。形成教学设计的坡度。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审美性。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多钻研,多思考,多实践。

在备课过程中很感谢两位教研员老师于老师、阎老师拨云雾 ,指方向、名目标、给方法,一次次耐心指导,感谢李校长每一次的鼓励与指导,也感谢身边同事的无私帮助。

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要收藏,希望课堂学习成为有趣的旅行。

35、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

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显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36、想象望洞庭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

想象望洞庭诗中描绘的景色,说一说

《望洞庭》是描绘祖国山河美好,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古诗。

《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夜幕刚刚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悠闲。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把它皎洁的光轻轻柔柔地洒在了湖面上,湖水就泛起淡淡的波光

37、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注释与译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注释与译文

诗词译文

晴朗的日子里,西湖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微波粼粼,光彩熠熠,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蒙蒙的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那朦胧之美也是非常别致奇妙的。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无论是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恰当得体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注释】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

濛,一作蒙。

亦:也。

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38、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全解

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全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 释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濛的样子。濛,一作蒙。

亦:也。

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白话译文

天晴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写景状物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西湖初晴后雨的美景,诗人用水墨写意手法,生动地展现出西湖山水那变幻流动的光与色之美,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后两句承接上面两行,把西湖的宜晴宜雨比作古代美人西施的淡妆浓抹,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在结构上前后呼应,总分结合,结构严谨;在修辞方面巧妙地运用了对偶和比拟,生动呈现了西湖那妩媚多姿的神态。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易之感。

相关阅读
推荐
  •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第3题参考答案

    1、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第3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练习题及答案3.我们一共堆了8个沙堆。对不起,我弄坏了3个。(1)还剩下几个沙堆?8-3=5(个)答:还剩下5个沙堆。(2)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几个?2+3=5(人)答:

  •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 第13题参考答案

    1、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 第13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练习题及答案第13题参考答案 2、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第8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练习题及答案第8题

  • 7.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

    1、7.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六》练习题及答案7.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1+6+3=103+2+5=101+4+5=10 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淘气的校园 3.数一数,填一填。

  •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第5题参考答案

    1、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第5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三》练习题及答案5.已经进去了7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7+6=13(人)答:一共有13个同学。 2、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第8题参考答案

  •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五》第6题参考答案

    1、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五》第6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五》练习题及答案6.12+4=16 16-6=10 10+9=19 19-6=13 13+5=1815-5=10 10+6=16 16-10=6 6+8=14 14-3=11 2、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

  • 朗读课文。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1、朗读课文。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朗读课文。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我的书包里有铅笔、尺子、转笔刀、橡皮等。 2、秋天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课后练习

    1、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你。(2) 圈出本课要我们认识的生字,拼读几遍。(3) 标出课文有几句话。 2、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项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江南》课后练习

    1、一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江南》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朗读指导。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这时允许学生以较慢的速度读,尤其是遇到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以认读汉字为主。在读正确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数学题你能做几道?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数学题你能做几道?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数学题你能做几道?  一、直接写出得数。  10+7= 9+6= 5+9= 8+4=  9+4= 2+9= 7+6= 9+8=  16-4= 10-9= 10-4= 10-3=  二、算一算。  9+2= 9+5= 9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