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园共育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更新时间:2014-07-21 08:32:19

《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可能是您在寻找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位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个菠萝,好奇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母亲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好奇的孩子。

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哦!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是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现在我们把它拿到厨房去切开它,切好后用盐水泡一泡,它吃起来就又香又甜了。”

另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买回来的其它东西处理好。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菠萝,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

“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

妈妈回应说:“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

于是孩子又尝试抓起菠萝的叶子,把它拎了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

“是的,菠萝很重。”

孩子可能又尝试着滚动菠萝,结果真的把它滚动了,他高兴极了:“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

妈妈也很高兴:“你真能干!”

“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

“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

“怎样吃呀?”

“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盐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

“让我试一试……真好吃的!”

这两种方式,你主张哪一种?你常用的是哪一种?它们有什么区别,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吗?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菠萝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滚动的,是很香的,是要泡了盐水才可以吃的。这是妈妈直接告诉他的,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将来妈妈又带回来一件新奇的东西,孩子也可能会像这次那样等着妈妈告诉他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

第二种方式,孩子最终也明白了,菠萝是多刺的,会刺手,菠萝是很重的;菠萝可以滚动,因为它是圆的;它闻起来很香,切开来是金黄色的,沾上盐水再吃,又香又甜。这一切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的,孩子不仅懂得了菠萝的特性,他还学到了认识菠萝的方法,你可以摸它,可以拎它,滚动它,闻它,切开它,尝它,下一次妈妈可能带回了一只螃蟹,孩子当然又会尝试去摸它,可是很快被螃蟹咬了一下,于是孩子知道了,这个东西跟菠萝不一样,它会咬人,妈妈可能建议说“你可以用筷子来动一动它,这样就不会被咬了”,于是孩子自己试着用筷子翻动螃蟹,他会发现螃蟹的许多有趣之处。再下一次,妈妈可能买回来玻璃制品,孩子可能又会用他用过的方法来探索它,摸它,滚它,结果它可能掉到地上碎了,于是孩子又明白了,菠萝、螃蟹、玻璃制品,这些都是性质不一样的东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分页标题

两种方法的结果很不一样: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学到了知识,可是他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种方式,孩子也学到了知识,速度比较慢,但是孩子又同时学到认识事物的方法,还学到了要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在不自觉中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这其实就剥夺了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许多机会,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其实经常都有这种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把握。

比如三、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帮忙分发筷子,开始的时候他可能一双一双地拿,这双是给爸爸的,再拿一双给妈妈,最后拿一双给自己。心急的母亲可能会对他说:“傻孩子,你一次多拿些,一共拿3双6只,不就不用多跑几趟了?”其实,等待他自己去总结,能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动脑筋思考问题。

他可能要这样来回跑了几个月才想到,每次都做一样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合起来做呢?于是他尝试着多拿一些,可是要么多拿了,要么少拿了,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后来才真正弄明白,每次要拿6只才刚刚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并且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花点时间等待一下孩子,其实是很值得的,对不对?所以,我们给家长下面这些建议,帮助您的孩子建立主动学习的习惯:
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让他选择;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准”;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干扰他,尽可能不要催促他,不要干扰他,更不要跟在身边不断提醒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在孩子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可以多给他提些建议;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的工作,也不要养成整天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和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引导幼儿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让幼儿教育错向幼儿全面的发展,让幼儿教育内容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以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效应,这是当前幼儿教育实践应努力追寻的方向。其中有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1)教育目标 幼儿教育活动是很少指向单一的目标的,在同一个教育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实现不同发展方面目标的可能,这些目标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教师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在教育活动中都可以得到实现。 (2)教育内容 在当今我国的幼教实践中,教育内容的组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学科的方式加以组织,有的以领域的方式

  • 孩子入睡后磨牙的原因

    很多儿童睡眠时发出“咯吱咯吱”的磨牙声,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磨牙症”。入睡后由于大脑皮层活动受到控制,下意识的闭颌反射增加,肌肉张力和收缩的节律性均发生明显改变,会出现牙齿不停地磨动。这种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是由于体内有肠道寄生虫,像蛔虫,能分泌多种毒素,毒素及虫体的代谢产物会刺激熟睡中大脑的相应部位,导致咀嚼肌持续收缩而出现磨牙。 另外也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果白天过度疲劳,睡着后,虽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但也会发出“信号”命令咀嚼肌作短暂而连续的收缩。从小有咬手指、咬铅笔等不良习惯的孩子,也可

  • 你最终能给孩子什么?

    父母的苦,首先来自家庭教育的目标问题,你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从理论上说,孩子有无限的前途,有的父母看着走红的明星、著名的作家、成功的经理等等“社会名流”,眼红心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成名。 父母有了“超常”的期望,自然就会给自己超常的压力,而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就是超常的“投入”,外加超常的要求。进口的奶粉,时髦的衣服,高端的玩具,连绵不断的零花钱……父母们似乎在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实际上这些都是父母的糖衣炮弹,反思一下,在看上去无私无悔的投入背后,父母藏匿了多少不切实际的“愿望”呢?孩子无

  • 《赵忠心谈家庭教育》读后感

    暑假里第一次翻开《赵忠心谈家庭教育》这本书时,凭感觉认为它只是本普通的教育丛书,仅此而已。可仔细阅读之后,我却汗颜了,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类书籍。为我们做家长的指引了一条怎么教育好孩子的光明之路,从此帮助孩子在各方面能健康成长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籍的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从内容上说,有胎教问题、智力开发问题,有文化学校问题,有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有道德品质教育问题,有家长和子女的关系问题,有家长的修养问题,有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问题,也有教育思想观念问题等等。从教育对象的年龄跨度上说,从孩

  • 今天,我们拿什么教育孩子

    昨天晚上睡觉时,女儿很神秘的对我说:妈妈,今天晚上泽辉没有认真写作业,你猜他妈妈是怎样治他的? 我急忙纠正孩子的用词不当:那不是治,是教育。可是泽辉他妈妈也太坏了,这么冷的天让他在外面,我把泽辉领进屋里,他妈妈又把他赶出来了。听了女儿的话,我连忙说:你要是不听话,我也会把你赶出去的。女儿仍然嘟囔着:那你也是个坏妈妈。 在这之前去泽辉家串门,当与他妈妈谈起如何教育孩子时,就亲耳听到她这样说:孩子不听话就打,舍不得打,只会把孩子惯坏了。回家我把这话对老公一说,他坚决反对,不赞成用打的方法教育孩子。 通过这件事

  • 挫折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

    随着中国的发展趋势,在只生一个孩子的国策中,各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成了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小公主小少爷了。他们理所当然享受大人们给予的一切,有时还变得骄纵跋扈不可理喻起来。而大人们也纵容孩子的为所欲为,给孩子们将来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意想不到的。家长们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让其过得舒舒服服,要风是风,要雨得雨,却忽视孩子的挫折教育。值得深思的是:现在你纵容一切,将来步入社会,那谁还会纵容他?谁还会谦让他?谁又会接受他们的无理取闹呢? 孩子跌倒了你不可大呼小叫、神色慌张去扶他,并唠叨痛不痛,你尝试轻描淡写孩子的跌倒,然

  • 找爸爸(我的一双好儿女)

    我的一双好儿女,你们是我和你爸的专利。别人的孩子都有父母关爱,我却觉得我爱你们远远不够。原因是我没把星期天还给你们,我没能让你们生活的更好,我没让你们明确一大步一小步努力的方向,我没能让你们养成勤奋勤劳的好习惯,我没让你们享受到理想的父爱和母爱,我没能够让你们树立超出一般孩子的志向,儿子你的眼有些近视了,女儿你的升高中准备还不够充足。 为了弥补这所有的不足,我决定带你们去找爸爸,一来了却你爸的思儿女心愿,二来让你们放眼远望,勾画理想的蓝图。咱们也好趁机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伟大的女性,爱孩

  • 教孩子做个勤俭节约的人

    据报载,江西省某小学为了使学生口袋里的零花钱不乱花,办了个“儿童储蓄所”。该校在储蓄所“开了户头”的学生竟达90%,全校1000余名学生,存款额达4万多元。小银行成了大银行,教师们始料不及。 这个“纪录”后来多次被别的调查报告打破。 这么多钱哪里来?一是来自压岁钱。一到春节,孩子拜年,长辈们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出的压岁钱动辄上百无,仅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少孩子就成了“千元户”。二是来自“奖金”。二年级学生周某,期中考试语数均考了100分,他的父母、爷爷、妈妈层层颁奖,一次性得了奖金60元。三是来自平时数额不

  • 孩子有自信,关键是妈妈!

    1、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一次“我爱你”。2、赞扬你的孩子某一件事情完成得很好,无论是家里的事或是托儿所的事都可以。3、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做做开心小游戏,哪怕几天内加起来的时间只有10或15分钟,但所花时间的质量往往比时间的长短更重要。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等,妈妈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5、创造各种家庭活动项目,比如小朋友聚会或全家外出旅游,并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承担某些特殊的任务。6、孩子们喜欢别人需要他的感觉。给他们分派任务,如自己整理床,或打扫家具,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很重要。7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