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如何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1-06-27 15:40:37

《如何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心灵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射不进来。”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影响而转移,有价值的提问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激活幼儿的思维,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操作方式,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因此有效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提问是否有效。为此,在设计活动过程时,教师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应深思熟虑。同样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适时和有效的提问,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幼儿提出有针对性、有质量的问题是指导幼儿学习科学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根据我从事科学教育的经验认为,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要注意发散性、趣味性、延伸性、层次性、概括性和探索性,才能有效地刺激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各项探索活动,不断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一、发散性提问,让幼儿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种提问没有限定的答案,能够培养孩子的独创性、变通性和精密性,也有利于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科学活动“让热水快点变冷”中我出示了一杯热水,向幼儿提问:“哪些办法能让热水快点变冷呢?”,幼儿的回答中有的说用勺子、筷子搅拌,有的说在热水里加冰块,有的说把热水放进冰箱里去,有的说把杯子浸在冷水里面,有的说把一块冷的石头放进杯子里……幼儿一共想出了十几种办法来。这一提问可以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更加广阔的探索思路(如后来在动手验证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将提出的几种办法一起用,这样能让热水冷得更快)。再如在科学活动“观察蚯蚓”中我问:“小朋友,你们见过蚯蚓吗?”“蚯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一下子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蚯蚓在土里”“蚯蚓是软软的”“蚯蚓吃土”……还有的学着蚯蚓的样子在地上一伸一缩地爬着,整个活动幼儿都很感兴趣。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取了有关蚯蚓的知识,大家都很开心,甚至有意犹未尽的意思。诸如:“袋鼠喜欢吃什么?”“秋天有哪些果实?”等等,都是让幼儿按各自的生活经验讲述,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通过扩散性的提问使幼儿获得新知,更好地促进了幼儿思维想象的发展。
  二、趣味性提问,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
  幼儿幼稚天真,对小动物倍感亲切,所以在认识动物的过程中,应向幼儿提出一些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幼儿主动积极地从事某种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掌握更多的有关知识,激起探究的欲望。如在认识了大公鸡、老母鸡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鸡有耳朵吗?”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有的说鸡有耳朵,有的说鸡没有耳朵,在“有”和“没有”的争论中,我组织幼儿去实地观察、寻找,答案找到了,幼儿的积极性甚高。类似这样有趣的提问还有 “四脚蛇是蛇吗?” “蛇有脚吗?” “鱼要睡觉吗?” “马是怎样睡觉的?” “鸵鸟是鸟吗?” “鸵鸟会飞吗?” “小鸡生下来会走路吗?”等等,这类问题趣味性强,让孩子们一听就感兴趣,就想知道答案,进而就会去主动探索,既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又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玩得尽兴、学得专心。
  三、延伸性提问,让幼儿积极有效地获取新知
  幼儿好奇、好问、好想,我就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注意提问的设计,不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去抹杀幼儿的好奇心,提出的问题灵活地渗透于整个活动中,并注意它的延伸性。如:在认识蜜蜂时,认识了蜜蜂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后提问:“在你见过的昆虫中哪些小虫也有六条腿?”“你见过哪些动物头上也有一对触角?”让幼儿扩展想象,开阔知识面,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又如在认识了老虎、狮子是野兽后我提问:“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野兽?”“你知道哪些动物也会伤害小动物和人?”等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推理、联想,使幼儿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增长了知识。
  四、层次性提问,有助于幼儿思维发展的逻辑性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否则,只有充当发展的尾巴。”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设计的提问要有层次性,首先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然后再以层次性的提问逐步加深,扩展内容,丰富知识,建构概念,使整个过程结构严谨,体现发展性原则。如在观察蜗牛活动中,当幼儿用各种方法将蜗牛捉回来准备在自然角喂养时,我提出问题:“蜗牛吃什么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不断从家里带来各种食物喂蜗牛,在喂养的过程中他们对蜗牛的食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为了把幼儿对蜗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处,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蜗牛最喜欢吃什么?”最后通过分组喂食实验,幼儿知道了蜗牛最喜欢吃甜的东西。这两个问题在幼儿原有水平上一步步加深,体现了问题的层次性。再如在认识影子的过程中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还有什么东西也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接着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来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寻找答案:物体不动,光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都会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个活动让幼儿从经验入手——找原因——发现变化——引伸学习,一步步加深学习,让幼儿明白了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更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这种层层深入的提问方式,既扩展了幼儿的想像力,又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体验了每一步的成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五、概括性提问,提高了幼儿对事物的综合归纳能力
  科学教育活动不仅仅要求幼儿学到科学知识,还要求幼儿能掌握科学的总结、提炼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要设计一些具有概括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科学经验转化为科学概念。概括水平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维果茨基指出:概括发展中的每一个新阶段,都依赖于先前阶段的概括,是在先前基础上发生的,因此在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后,应该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概括,这就需要我们对他们提出概括性的问题。如在组织幼儿进行有关力学方面的科学活动中,幼儿发现了当车轮与地面摩擦后会产生一种力量让汽车行驶;当毛巾和梳子摩擦后也会产生一种力能让头发飘起来、能吸起纸片;当司机在不同路面上行驶时,会发现光滑的路面行驶速度会快一些,而不光滑的路面好像有一股力量在阻挡车子行驶;船能在水面上航行是因为水有有一种力量让船浮在水面上……在幼儿有了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提问,如“当物体通过摩擦后产生的力,谁能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告诉我这是一种什么力?”“水能让很多东西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水有什么本领呢?”“我们可以把阻碍汽车行驶的力叫什么力呢?”“推了小朋友一下,让同伴摔跤了,这种由于推的动作产生的力又可以称做什么力?”等,我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借助身体的动作,帮助幼儿进行思考。这种提问有意识的让幼儿用一个比较准确的词来说明所发现的现象,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培养了幼儿的归纳能力,促进了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再如在认识了袋鼠、青蛙、兔子等会跳的小动物之后我向幼儿提问:“这些小动物为什么都有跳的本领?”让幼儿通过观察概括出:因为它们都是前腿短、后腿长,所以都会跳。这样使幼儿既认识了几种动物,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观察后得出的结论,又使幼儿的具体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
  六、探索性提问,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都有好想象的特点,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幼儿期儿童的想象活动中开始出现一些创造性因素,他们的想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物象上,而是在他们所熟悉的知识空间到处遨游,因此老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启发性,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例如:在“省力的轮子”的过程中,提问:“除了汽车、自行车、小推车有轮子外,哪些东西也应装上轮子,为什么?”问题具有探索性,幼儿说了好多:“鞋子上装上轮子,我们穿上有轮子的鞋子会跑得很快” “电视机装上轮子搬起来很省力”“电冰箱装上轮子可以推来推去”“房子装上了轮子,房子可以搬来搬去,想住哪儿就把房子搬到哪儿” ……这些回答不无道理吧,在认识了几种动物后提问:“为什么青蛙的前腿短,后腿长?袋鼠呢?”这样的提问既有指向性,又有探索性,能使幼儿从多方面去思考和探索,并在活动中操作感知,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科学教育活动中有效性的提问应旨在激发幼儿对活动内容、过程、科学的兴趣,巧妙地把幼儿的无意性、偶然性和不稳定性的兴趣转移,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使幼儿在发散性思维的同时集中注意地去实践、探索,寻找正确的科学的答案。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设计一些有助于培养幼儿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性提问,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逐步走向科学的殿堂!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2、王志明、张慧和主编:《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科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相关阅读
推荐
  • 谈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谈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幼儿园 钱亚娟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由外界情景诱发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事情开展的一种科学活动。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周围物质世界紧密相联,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可能发生。这种活动延续的长短,参与活动人数的多少,都由幼儿自己决定,教师实现既没有活动计划,也不为活动提供设备和材料。由于这类活动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因此,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探索的迫切性都可强于有计划的科学活动,其内容发广泛、丰富性、生动性也是有计划的科学活动不能比拟的。但由于受 幼儿知识的局限性

  • 如何在小班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精神

    孩子刚从小小班升上来,有时不愿自己动手去操作或去试验。那如何在小班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精神呢。让他们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运用多种材料,在小班科学领域中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让幼儿对周围事物、自身、自然界、动植物、周围的科技产品产生兴趣。在观察、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现出探索事物,认识周围的强烈愿望。在一次次的操作、探索、尝试中,去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发现,敢于尝试的精神和对事物浓厚的兴趣。 一:从各方面的渠道搜集材料,投放材料。 在尝试实验活动中,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主要任

  • 区域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

    内容提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尤其是理性观念的转变,并把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其探索兴趣,让幼儿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去学习、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对科学探索的欲望 二、 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 适度引导,启发

  • 幼儿园如何搞好科学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而归根结底又都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于是各国纷纷推出以培养科技英才为目标的科学教育计划。现在有很多国家又认识到:仅靠少数科技人才是不行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就必须实施面向大众的科学教育,于是便提出了以促进全民科技素质的提高为宗旨的科学教育计划。我国提出了希望工程和科教兴国战略,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既然国家如此重视科学教育,那么幼儿园如何搞好科学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教育的经验,谈谈自己

  • 把握探究契机,守住精彩瞬间——谈科学教育的有效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改的深入,科学教育正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变走向动态,从单一走向多元。那么,教师应如何打破时空的界限,适时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呢? 蹲下身来聆听童声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学活动是师幼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活动中,我常常使用这样的话语:你给大家说说小猴子长得是怎么样的,好吗?、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关于企鹅,你还想知道什么?在这样氛围中,幼儿的心情自然是舒

  • 科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

    互动,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反应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 科学活动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能拉近幼儿与教师的距离,充分显示出他们的主体作用,使我们的科学活动充满活力。但在我园科学活动实践中,师幼互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很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科学活动设计没有考虑到师幼互动,师幼互动在活动中往往只有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而且教师问的通常是一些让儿童识记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简单问题

  • 让孩子在玩中体验科学活动蕴涵的无穷魅力

    我来自荣成市俚岛镇中心幼儿园。今天很荣幸,能来参加学前教育发展论坛现场经验交流会。我园依山傍海,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广阔的活动天地,再加上孩子们好奇心、求知欲、动手的愿望特别强烈,他们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总是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有着问不完的为什么。因此,多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引领下,我们致力于玩中学科学特色活动的开展,高度重视科学教玩具的开发与利用,让孩子在玩中体验科学活动蕴涵的无穷魅力,让科学活动走进孩子特有的色彩斑斓的生活世界。特别是2009年国家级课题儿童科学教育模式研究

  • 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记我班的自然角

    不知不觉,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午餐后,我带领孩子们散步,欣赏着校园里的美景。哇,好漂亮啊!几个孩子情不自禁感叹道。为什么这里这么美?我问。因为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和草,还有桃花呢!一个小宝贝兴奋地指着自己的发现。我觉得海棠花最漂亮!蝴蝶兰好看!小草绿油油的孩子们议论纷纷。老师,我想把这些花搬到教室!放在自然角里!对,帮自然角装扮!孩子们急切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我顿时被他们美好的心意感动了。在孩子们的提议下,一场关于自然角的改革便应运而生了! (一) 回到教室后,我与孩子们一起讨论

  • 对照《指南》,谈科学领域——《指南》引领我前进

    随着《纲要》、《指南》的相继颁布,与之有关的专家讲座的聆听,和自身不断地学习,越来越感受到他们的重要性和对我们一线教师在工作上的巨大帮助。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目标是: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的现象。同时还在每条目标下面例举了各年龄段的典型现象,在总目标基础上逐一纵深发展的,并与《纲要》紧密相连。科学是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