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幼教 > 幼儿园综合艺术教学
影响儿童音乐能力形成的因素研究综述

影响儿童音乐能力形成的因素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14-07-21 10:37:23

《影响儿童音乐能力形成的因素研究综述》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综合艺术教学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影响儿童音乐能力形成的因素研究综述







  [摘 要]我们每个人开始唱歌或说话的早晚及以后的发展速度都不尽相同,它主要取决于与孩子最亲近的人跟孩子说话和唱歌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音乐环境是影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在各种子能力上存在差异:那种较多的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能力,家庭音乐环境的作用较小;那种较多的受后天影响的能力,家庭音乐环境的作用较大。
  [关键词]音乐能力;儿童;家庭;环境
  一、婴儿早期对声音的反应
  当婴儿降临人世时,已准备对各种声音刺激作出反应。婴儿在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哭声会引起他周围环境的反应。研究者认为,这些早期的声音,是在母亲和婴儿间建立“亲密默契”关系的基础,另外,母亲为婴儿唱歌及将婴儿自己的声音返回给婴儿听也有重要意义。当一个月大小的婴儿听到母亲给他放以前录下来的自己的声音时,会安静下来并加以注意,以后他会很快与母亲对话。在曼纳斯部落中,专门设有保育员来应和婴儿的第一次哭声,所以婴儿不会在哭出声后再停下来看看周围有什么反应。以后这发展为用唱得更响的催眠曲来使哭的婴儿入睡。婴儿觉得,有声响比安静使他更舒服些。临床观察发现,母婴间的这种“亲密默契”以后可能形成孩子热爱音乐的基础。音乐能力可能起源于生物学上对声音的超敏感性。由于婴儿要在存在各种各样声音刺激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他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这种超敏感性有选择地去注意各种声音,以后就形成了所需的声学辨别分析能力。母亲与其婴儿之间的沟通形式在每一个婴儿身上是不同的。它是相互的,取决于婴儿的反应(可能取决于婴儿的先天素质)。当声学渠道是婴儿向母亲传递信息(又通过母亲传向世界)的最高形式时,孩子就有发展音乐能力的倾向。这种孩子对非文字性的语言暗示——声调、节奏、语言速度等特别敏感。这种暗示在实践中有更大表现力,譬如可以在友好的祝词中(声调、节奏、速度)听出敌意的声音,但是否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对这一类暗示更为敏感尚未得到证实。
  二、母婴间的“亲密默契”是热爱音乐的基础
  每个人开始“唱歌、说话”的早晚及以后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它主要取决于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说话和唱歌的程度。对婴儿的研究发现,在6个月时,婴儿的运动和认识能力的差别与他的社会阶层、种族来源甚至如何喂养等方面完全无关,但到一岁时,喂养经验上的差异严重影响婴儿的认识能力;而直至3岁左右,还未观察到来源于不同环境的受测者间对音乐的反应有什么明显差异,在3岁后,家庭环境的差别开始影响唱歌和跳舞的学习。 分页标题
  库森斯基(Kuce ki 1977)研究过系统性音乐感觉课程的作用,发现课程在提高3~9个月婴儿对曲调的反应能力方面是成功的。而家庭听音乐的得分与任何测验结果之间无显著关联。在参加研究的100位父母中,有60位愿意并按规定做到。必要时,可用“调整”程序来帮助弱智儿童。有关的母亲看来极其重要,她可能对孩子起更大的作用。许多父母实际上有可能很容易地帮助孩子提高音乐反应能力,但他们没有去费这种心思,研究者要母亲们对婴儿的呀声作出应答,然后在音笛上吹出或唱出中央C上面的F。这样训练40天后,在婴儿第三次进实验室时,他们对音高作出正确的反应就会比错误的反应多。有23个年龄在3~6个月的婴儿,他们对音高的反应能力似与父母的音乐才能和兴趣无什么关联,尽管一些家庭有的无音乐素质,有的是专业音乐家家庭。
  詹金士(Jenki1976)研究了2岁和3岁女孩音乐能力成长与其母亲所受的音乐训练之间的关系。对60个儿童进行了节奏、旋律、力度、曲目及其他音乐项目的测验,其结果与其母亲何时接受过多少量的音乐训练作比较,发现两者呈正相关。但统计学处理无意义。普通的家庭音乐环境(包括母亲、父亲和其他大人以及在家中的音乐活动)看来在2岁前对其无影响,社会——经济状况及种族因素在统计学上也无差别。
  麦克非(Mefie 1973)讲述过自己怎样在儿子第四个月起时常为他演奏或哼唱海顿(Hagda)的《惊愕交响曲》行板乐章的主题,到第15个月时,儿子已能非常准确地唱出前四小节来,并能加上各种变奏,如双音符或旋律的颠倒。这看来是他的音乐护理的最高成就。社会制约理论指出,对孩子及他的发声的任何关注,特别是如果施以主动影响的话,那么会起增强作用。有某些充分的证据表明,孩子的不同音乐造诣与其音乐环境的质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它在多大程度上纯粹依赖于环境因素还不大清楚。
  苏祖基(Suzuki)的音乐学习课程的成功,为父母积极注意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提供了依据。他认为关键是招募能合作的父母,在孩子训练时母亲应在场,以及课程对母亲本身的训练,使母亲可以帮助孩子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中国、日本的母亲是对子女强烈关注的长辈,苏祖基的方法本质上较适用于这两个国家,当然它也可成功地移植到其他国家。总之,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往往与孩子的出色表现是有关系的。
  三、家庭环境对儿童音乐才能的影响
  在对100多个5岁孩子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歌唱能力与其家庭背景有密切关系。根据这些孩子唱歌的录音,研究者将孩子分为三种:一种是“歌手”,能正确唱出90%的音符而不走调;第二种是“准歌手”,能唱出75~89%的音符,仅有几个走调;第三种是“非歌手”,他只能准确唱出75%以下的音符,或不能用正确的音调唱歌。这一标准应用于5岁儿童似太严厉。从音乐环境的角度来看,几乎没有一个“非歌手”是来自优良家庭。这可能是遗传作用的关系。也有少数儿童的家庭音乐环境对其未起作用。歌唱能力与下述的环境因素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孩子唱歌及与孩子一起唱的母亲,家中其他同胞的帮助以及家庭歌唱和演奏、具有音乐背景的父母、哥哥及姐姐等。 分页标题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试图测定各种环境因素对孩子音乐能力的影响。通过问卷测试,比较孩子们的听力与音乐智商之间的关系,发现其相关分仅0.18。继而将问卷表中父母的回答作详细分析,把他们子女的音乐水平制作成表。将孩子的音乐知识得分、听力得分及恽氏测验得分相加,得出音乐水平指数。基于这一总指数,孩子们被分为三组。总的来看,最低一组孩子的父母几乎没有什么主动的音乐活动;父母当前的演奏和以前受过的音乐教育课程与孩子的音乐水平高度相关。可能有人会争辩:那些接受过音乐课程教育和把演奏习惯保存下来的父母是有天赋的父母,孩子们继承了父母的才能;但同样也可认为,父母的演奏有助于孩子音乐水平的提高,本身接受过音乐教育的父母更易于鼓励孩子也去学习音乐。
  有许多自己不演奏乐器的父母却明显鼓励子女参加音乐活动——这是从家庭富足与成员参加音乐活动之间相关性很低(最高也仅0.45)判断出的。在西肖尔音高、记忆和节奏测验中和屈拉克记忆测验中,家庭富足因素的影响非常小;孩子得分与教师对之潜在音乐能力估计的相关性也很低。在三个年龄组中家庭富足因素在被教师判断为最有音乐能力的20%的儿童和能力一般的60%的儿童间存在差别,在一般能力组和最低水平组之间也有差别。看来,对于最年幼儿童,家庭富足因素与对音乐发生兴趣之间有正相关作用(相关分0.41),而对最大年龄儿童,促使他们对音乐感兴趣的作用较小。
  研究还比较了家庭音乐环境的各个方面,这是通过孩子们填写问卷表而做的。孩子们要填写自己玩乐器的情况、家中的乐器和数量及他们对自己父母音乐能力和音乐兴趣的估价。这些资料用于组间比较是够精确的。其比较结果有两极分化的倾向,旋律测验的成绩与孩子的音乐环境(包括孩子本身的音乐课程)呈线性相关,即这二个变量同时增加。节奏测验的结果成一曲线,说明节奏的学习可能是受其他因素(也许是先天因素)制约的。
  研究者对200名中学生进行了测验,使用的是恽氏法等,还有自己设计的一套,后者让孩子对同一作曲家或不同作曲家创作的二个音乐选段加以区别。孩子的样本是加以选择的,其音乐兴趣较一般孩子高得多。事实上,这些孩子的家庭中,有四分之一是有演奏和唱歌活动的,有约30%的有同胞演奏乐器,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有定时的或经常的音乐活动,只有五分之一的家庭无乐器。结果发现,正是家中的乐器数(而不是音乐活动的时间长短、父母是否演奏一种乐器、同胞手足是否演奏一种乐器)是一个最有意义的变量。乐器数也许指明了一个家庭的天赋一5%的家庭有钢琴,相似数量的家庭有吉它。能力性测验看来比“估价”性测验更与家庭音乐环境高度相关。在家庭环境与举行音乐活动作比较时,也发现家中的乐器数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分页标题
  在音乐素质和音乐成就测验得分与环境情况之间的关系的测试中看到:父母亲是否歌唱或演奏与孩子的MAP得分关系非常小。在纵向研究中,也得到关于参加者的家庭环境的问卷资料,从下表可见,环境因素比先天素质对孩子的成就测验得分影响要大得多。
  表:音乐素质和音乐成就测验得分与环境情况之间的关系
  




音乐素质

音乐成就测验


环境因素

总印象

节奏印象

乐感

作曲

旋律、节奏及和声认知总分

符号理解

综合


1、性别

.08

.10

.13

.12

.3
.42

.39


2、乐感

.03

.0
.15

.07

.25

.33

.26


3、实践

015

.04

.0
.09

.08

.04

.07


4、音乐场地

.10

.13

.18

.16

.25

.30

.28


5、实践天数

.13

.06

.14

.12

.20

.25

.23


6喜欢实践程度

.25

.18

.20

.24

.35

.36

.37


7、校外音乐活动

.25

.18

.24

.25

.25

.22

.25


8、家庭音乐活动

.15

.08

.20

.17

.20

.27

.23


9、暑期音乐课程

.24

.24

.27<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pt solid; PADDING-RIGHT: 5.4pt; BORDER-TOP: #d4d0c8;, ,
相关阅读
推荐
  • 引领孩子走向自然,将自然带进课堂

    课堂有效教学,总体来分,可以分为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课程意识就是对教育整体的敏感和理解,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它考虑的是前提性的问题,如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价值吗?教学目标合理吗?过程合理吗?是否与 教学 的本质相冲突?即追问活动的价值性、目标的合理性、过程的合理性。(华师大李季湄教授)。所以,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技术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关注课程的价值,关注我们的教学究竟是为什么,追问教学的有效性。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有课程意识

  • 如何组织音乐活动

    如何组织音乐活动 儿童艺术教育业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完美和谐人格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但在当前教育实践领域,艺术教育却存在很多误区:以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替代儿童真切生动的体验和表达;功利性的追求替代了艺术教育的正确目标;拿专业水平要求孩子,使之与幼儿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的初衷失去一致性;新观念、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普及,理论和实践缺乏沟通等等。 幼教专家指出:幼儿的艺术教育包括了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以及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教育,而不是简单的会唱几首歌,会弹几首钢琴曲

  • 如何深入推进幼儿园艺术教育

    在园工作很多年,在这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中,被渲染、被感悟,去参与、去实践着,切切实实地曾经感受到艺术无处不在的氛围,如今再重拾这一话题,我想并不是断了很久的重新开始,也不是对这许多年的总结,而是二者的相结合。就是在艺术教育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以促进我园在艺术教育道路上的不断创新。 许多年来,在不断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同时又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组织幼儿在艺术学习成果方面的展示,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活动有:百米画卷、文艺汇演、现场书画大赛、水墨画的重点展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中无论是精心组织策划

  • 幼儿艺术教育特色创建之书法艺术

    虽然我并不是一线的老师,但也有幸与教育沾上了一些边,在每周的两个下午能有机会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书法艺术,通过几年的学习,心中也有了些感触。 书法也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是一种情操,是感情和思维的综合。 所以我认为学习书法兴趣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还没识字之前,就让他学习书法,可能孩子体会不到那种美的情感,他在刚开始学习的几天新鲜感过去之后,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常常是几天重复地练习这几个笔划或是这几个字,对于许多大人来说或许还没那个耐性呢,何况是

  • 论文:在彩墨画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创造能力

    【摘要】陶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的重要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彩墨画教学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彩墨画教学提倡打破表现模式,为突破模式的桎梏给孩子从小打下创造性观念的心理基础,以致形成其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理解与信念。 关键词:彩墨画、创造能力、六大解放 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人的主动创造精神与能力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素质,而创新素质培养要靠教育,所以现代教育改革应

  • 大班艺术主题活动案例:时装秀

    夏天给人的感觉是多姿多彩的,甜甜的、快乐的、美丽的,到了夏天,大街小巷的男男女女们都穿着各式各样的好看的衣服,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粉的等等五颜六色的,有裙子、有短裤、有吊带等等各式各样,而我们的孩子呢,女孩们每天都穿着好看的裙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大家在相互观察中了解到了夏天服装的美丽,而《时装秀》这一活动正是来源于我们的艺术主题活动《夏天的故事》中,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将幼儿对于设计服装这一模糊的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现实,并且借助小舞台这一平台给予了每个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一、活动目标

  • 感受浓浓的“艺术整合”之魅力课堂

    5月20日,伴随着夏日清晨的凉风,载着满满的期待,我和同事驱车赶往百花艺术幼儿园。等待我们的是省一级幼儿园百花艺术幼儿园艺术整合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挖掘多种元素,探索艺术整合课堂的教学魅力。 活动流程分四个板块:一参观环境、二活动主题介绍、三教学活动展示、四教研组现场研讨活动展示。虽然只有半天的聆听活动,但给我的收获颇多。记得小马老师曾说既然听了,那就应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聆听也是一种魅力;聆听更是一种收获。现在我也把我收获到的、感受到的、聆听到的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一、感受

  • 论文:谱写夏日的篇章——从艺术主题《嗨,夏天》中看艺术主题活动中目标、内容、方法之间关系

    追随于幼儿园省级课题《生活取向的艺术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的研究,幼儿园生成了不少艺术主题活动。《嗨,夏天》是中班开展的第二个艺术主题活动,主要围绕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承接了小班有关于夏天的艺术主题活动经验之后开展的。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研究,决定艺术主题活动开展方向的主题目标、活动的版块内容选择和开展所运用的方法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呢?这三者究竟对主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我以《嗨,夏天》这个艺术主题活动为例,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和梳理。 一、主题背景分析 夏天是个很大的范畴,包括环境变化、服饰

  • 走进孩子的世界之《行为艺术》

    每次学习我跟其他老师交流的时候就会不禁的问起怎样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如何才能与家长做到有效的沟通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每一位老师的回答都不一样,然而我的想法却截然不同。 首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