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9-11-05 19:54:35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 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棉花一团,目字旁和京字头的偏旁板贴,“明”字中“日、月''两个部件板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一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突出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朗读和识字。将朗读的重难点适当分解,逐步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识字教学采用多种途径突破,集中和随文相结合,抽象和直观相辅助,让识字教学和朗读教学融为一体。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运用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识“睡、那”等8个字和目字旁,学习书写“明、才”2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诗歌中带轻声字的词语,读好感叹词“唉”。
  3. 借助图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教学过程
  一、 理解“远足”,出示课题,初感心情
  1. 揭示课题,学生齐读。根据需要,范读指导“明天”后面 稍作停顿。
  2. 猜猜“远足”的意思。
  (1) 出示“足”,学生找相应的身体部位。
  (2) 岀示“远”,猜猜“远”和“足”组成词语是什么意思。
  相机点拨:“远”表示距离远,“足”说明用脚,就是步行走比较远的路游玩。
  3. 交流:如果老师宣布“明天要远足",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
  打破灌输式教 学词义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找部位温习“足",根据旧知理解,结合“远"猜出新 词“远足"的意义,引导掌握理解字词的 方法,促进学生的思 维发展。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 引导:诗歌中的小朋友心情是不是和大家一样呢?请大 家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这首有趣的诗。
  2. 指名分段朗读,指导读准字音。
  (1) 指导读好翘舌音“睡、真、师、什”,前鼻音“真、伊,平舌音“才”。
  (2) 指导读好轻声。
  ① 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诗,圈一圈这句话中读轻声的字。
  课件中“方、的、么、吗”等六个字加红圈,其中“地方、真的、 说的”三个词语下加下划线。
  ② 指导学生读好三个加下划线的词语。
  ③ 在多媒体中将第一小节中六处轻声字体变小(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连起来读一读(自由 读——指名读)。
  ④ 圈一圈第二、三小节中的轻声,尝试自己读好。
  3. 同桌互读互评,对方读得正确,就在课题旁打上★。
  4. 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齐读第三小节,读后 交流初步感受:明天要远足,诗歌里的小朋友怎么了?
  三、指导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心情
  1. 指导读好感叹词“唉”,感受心情。
  (1) 引导:文中的女孩想到明天要去远足,在床上翻来翻去 睡不着,读一读第一句。
  (2) 点拨:“唉"字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该怎么读呢?
  (3) 自由读一指名读(捕捉将叹气声读得长长的,带有无 奈情绪的学生朗读作为示范,教师机动范读,读出虚声的“唉")一男女生读一齐读。
  2. 运用做动作的方法随文识记“睡”。
  (1) 学生做翻来翻去睡不着的动作,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的第一句。
  (2) 引导:刚才同学们都闭上了眼睛,翻来翻去还是睡不着。 “睡”这个字的左边是“目”,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目”就是眼睛, 这也是我们新学的偏旁“目字旁”。(板贴新偏旁“目字旁”)。
  设计意图:
  识字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将识字教学融入文 本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理解做做动作,将母语环境下相对熟 悉的字音、字义与抽象字形建立联系,促 进汉字整体识记。
  3. 展开想象,体会心情,朗读第一小节。
  (1) 揣测睡不着的原因,体会女孩的想法。
  ① 过渡:女孩睡不着在想些什么呢?请用波浪线在第一小节中画出。
  ② 课件出示第一小节,反馈画出的句子。
  (2) 想象大海的颜色,教学“海、真、吗”3个字。
  ① 提问:你印象中,大海是什么颜色的?想象一下,那个地 方的海老师可能说会有哪些颜色?
  ② 相机出示相应的大海图(因为海底地势高低产生不同色 彩的海水)。
  ③ 说说大海的各种颜色,识记“海”字。点拨:“海”的三点 水,就像泛起的浪花。
  ④ 读出心情,复现识记“真、吗”。
  引导:老师说的大海居然会有这么多美丽的色彩,怪不得小女孩睡不着了。
  谁来扮演这个睡不着的小女孩读一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自由读
  一指名读。指导读出"真的……吗“的疑问和“那 么多种”的感叹向往,复现识字。
  设计意图:
  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语文 学习与生活世界结合,与想象世界结合,借助图片丰富表象,代入体验,进一步体会对大海的向往,对美的憧憬。
  四、练习写字
  1. 学写汉字“明”。
  (1) 摆放体验,引导:“明”由“日”和“月”组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范字,谁能到黑板前在田字格里摆一摆“日”和“月”两个 部件的位置?其他小朋友评一评:他(她)摆对了吗?
  相机小结书写要点和星级评价标准:★左低右高;★左窄 右宽;★撇的穿插。
  (2) 教师范写,提醒“日、月”的横间距均匀,学生书空。
  (3) 学生练写,教师提醒姿势。
  (4) 书写展评,根据需要再次练写。
  2. 学写汉字“才”。
  (1) 学生自主借助课本笔顺提示进行书空练习。
  (2) 自主观察三个笔画的位置,和同桌交流。
  (3) 指名一位学生做小老师,指导范写,相机小结星级评价 标准:★笔画位置正确;★笔画舒展。
  (4) 练写展评。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摆 放左右两个部件的位置,加深对字体结构特点的印象,强化书写前“读字”的意识。真切的实践体验是知识内化的最佳途径,动手操作的实效远胜于教师单向琐碎的讲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复习巩固生字词,运用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读“同、什、才、亮”4个字和京字头,会写“同、学”2个字。
  2. 通过触摸实物和联系生活体验,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体 会情感,读出诗歌中的情味。
  3.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一步体会即将远足的期待之情并和同学分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朗读回顾
  出示几朵浪花,浪花中显示上节课学过的词语:睡不着、那里、大海、真的、老师、好吗,学生认读。学生挑战读——轮读——齐读。
  2.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朗读第一小节。
  (1) 巩固第一小节的几处轻声。
  (2) 巩固第一小节中“唉”的读法。
  二、朗读第二、三小节,体会心情
  1. 过渡:明天要远足,小女孩晩上睡不着,向往着有那么多种颜色的大海,她还在想什么呢?
  2. 朗读第二小节,理解积累词语。
  (1) 读准字音,关注轻声。
  (2) 迁移第一小节中感叹词的读法,尝试朗读第二小节中 的第一句,重点读好“唉一”。
  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读。
  3. 理解"洁白柔软",读好语气。
  (1) 引导:老师说的大海颜色有那么多,同学说的云又是怎 样的?读一读第二句诗,你能找出描写云的词语吗?(课件相机 放大诗句中的“洁白柔软")
  (2) 联系生活,现场观察和触摸实物,理解“洁白柔软”,读 出情感。
  ① 提问:生活中什么东西是洁白柔软的?
  ② 实物呈现棉花,请学生观察一下颜色,摸一摸,说说 感受。
  ③ 朗读第二句诗,教师根据需要指导“洁白”和“柔软"之间 稍作停顿,读得轻柔一些。
  自由读一指名读。
  ④ 说说印象或想象中云朵还有什么美丽的样子,再次练读 第二句。
  (3) 朗读第二小节,体会对云朵的期待。
  同桌合作读一师生合作读。
  (4) 小结:明天要远足,那地方在老师和同学口中是那么 美,小女孩心中充满向往和期待,怎么也睡不着。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一、二小节,再次感受她的心情。
  4. 指导朗读第三小节,识记生字。
  (1) 过渡:小女孩满脑子都是美丽的大海和云朵,翻来翻去 睡不着,一心盼着快点儿出发去那个地方。
  (2) 指导朗读第三小节。关注轻声词、感叹词“唉”和疑问的语气。
  (3) 随文教学“亮”字,标红放大“亮”,认识新部首“京字头” (板贴偏旁及名称)。
  设计意图:
  通过勾连生活 体验和对棉花的现场观察与触摸,帮助学生形象感受云朵的洁白柔软,将抽象的词语转化成真实的感知,并将体验与情感融入朗读。
  三、朗读全诗,交流心情
  1. 整体朗读全文。
  2. 过渡:文中的小女孩在远足的前一晩兴奋地翻来翻去睡不着,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1) 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
  (2) 全班交流反馈,教师随机评价。
  3. 带着自己的心情再次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
  在充分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女孩的心情后,唤起学生类似的经历和情感, 激发交流的欲望,结合课后练习,充分交流后再次品读诗句, 感受诗歌的情味。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 游戏识字:给每个云朵上的生字(本课要认的字)配对组 成词语。
  2. 学写汉字“同”。
  (1) 观察“同”字书写要点,形成星级评价标准:★外框方正 宽大,横折钩的横微微向右上斜,横折钩的钩略低于左边竖(红 色虚线辅助);★中间部件与两边不相接,“口 ”字的横折在横中 线和竖中线上(笔画标红)。
  (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 练写展评,根据需要再练写提升。
  3. 学写汉字“学”。
  (1) 观察“学”字书写要点,形成星级评价标准:★学字头三 笔方向正确;★秃宝盖舒展;★定位笔画位置正确(第二点、弯钩 在竖中线上)。
  (2) 练写,教师提醒书写姿势。
  (3) 展示典型作业,进行星级评价,根据需要再练提升。
  教学设计二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二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一是重组文本,前后联系,先是集中突破朗读中轻声和感叹词两个重难点,重点指导一处,引导学生自主 实践其他几处;然后在比较中体会急切期待的心情。二是拓展想象仿说,采用同桌合作和集体合作的学习活动方式,给学生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在共学分享的学 习实践中落实学习目标。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运用字理识字、做动作等方法认识“睡、那、海、同”4个字和目字旁,学习书写“同、学” 两个字。
  2. 学习读轻声和句子的停顿,读好问句和感叹词“唉”。
  3. 通过展开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教学过程
  一、勾联经历,整体感知
  1. 联系实际,理解远足。
  (1) 谈话导入:学校有什么活动让你特别地期待?
  学生自由回答。
  (2) 出示本班学生秋游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理解“远足"。
  (3) 点拨:这样步行走很远的路,边走边看看风景就是“远足”。
  2. 回忆心情,初读课文。
  (1) 畅聊心情,引入谈话:这是上小学以后第一次和小伙伴一起远足,还记得前天晚上你的心情吗?
  学生自由交流。
  (2)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① 过渡:课本里的小朋友明天也要去远足了,她在想些什么?心情怎么样呢?
  ② 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③ 指名分节朗读,相机纠正字音。
  重点关注:“睡、真、师、什”的翘舌音和“才”的平舌音;“真”的前鼻音。
  设计意图
  在引出课题环节,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用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秋游导入,联系生活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唤醒情感,激发了阅读期 待。
  二、再读课文,读出疑惑
  1. 引导: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女孩在想 什么,并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
  2. 反馈找到三处语句: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 体会想法,读好问句。
  (1) 读好停顿和轻声。
  ① 点拨一:逗号的地方适当停顿。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② 点拨二:在多媒体中将“方、的、么、吗”字号变小,读好轻声。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点拨提升。
  (2) 感受心情,读出疑问语气。
  ① 引导:远足前一天晩上躺在床上,小女孩脑袋中浮现了 各种画面,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试着读好第一句。
  ② 想象画面,读出第一个疑问句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
  ③ 迁移朗读文中其他两个问句。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3) 丰富想象,识记“海”字。
  ①提问:文中老师说的大海会有哪些颜色呢?
  ②随机出示不同色彩的海面,丰富学生的想象。
  蓝色或绿色:因海底地势高低产生的不同的蓝色或绿色。 金色或红色:阳光照耀下的海面。
  白色:白色的海浪拍打着礁石。
  ③识记“海”字。在不同颜色的燼暢中反MS现认漕海”字。 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三点水旁加一个“每”)
  三、指导朗读,体会期待
  1. 过渡:远足前的一晚,躺在床上你会怎样?
  2. 引导:诗里小朋友呢?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

  
  3. 指导朗读感叹词“唉”。
  (1) 引导发现“唉”字后面都有一条“小尾巴”,想一想怎么读?(课件标红三处“唉——”)
  (2) 学生任选三句中的一句,自由尝试朗读感叹词。指名
  读,教师评价跟进。
  预设1:有学生读得较好,把“唉”字读得长长的,请该生做示范。
  预设2:学生读得不理想,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4. 师生合作,教师读句子,学生做动作,认识“睡”字。
  点拨:刚才做动作的时候大家都闭上了眼睛,“睡”字左边 是目字旁(板贴“目字旁”),右边是个“垂”,眼睑垂下来进入梦乡 就是"睡
  5. 多次练读句子。同桌读一指名读一集体读。
  6. 连起来读一读整首小诗。注意读好诗句中的轻声和 “唉"字的语气。
  设计意图:
  诗歌中的诗句在三个小节中多次反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根据诗歌这一特点,第二、三板块抓住了轻声和感叹词朗读指导的共同之处,集中突破 难点,先教后放,学生先学习后实践,有效增长能力。
  四、观察示范,书写练习
  1. 识记并学写汉字“同”。
  ⑴ 认读“同”字,观察字形。
  ① 组词认读“同":在一起学习的是“同学",坐在一起的是“同桌”。
  ② 指导观察字形,形成星级评价标准:★外框方正,横折钩的横略右斜(红色虚线辅 助);★“口"的横折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笔画标红)。
  (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 练写展评,根据需要再练习提升。
  2. 观察、学写“学”字。
  (1) 指导观察上下部件的关系和定位笔画,小结星级评价标准:★学字头三笔方向正确;★秃宝盖舒展;★定位笔画位置正确(第二点、弯钩在竖中线上)。
  (2) 练写,教师提醒书写姿势。
  (3) 展评,根据需要再练提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复习巩固生字词,借助联系生活实际、随文复现、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识“真、老”等7 个生字和京字头,会写“才、明”2个字。
  2.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交流心情,体会情感,读出诗歌的语气变化。
  3. 通过想象,联系生活,借助句式,想象仿说。
  教学过程
  一、借助插图,理解感悟
  1. 自由朗读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读得好,给他(她)在课题旁边画一个★。
  2. 出示文中的插图,学生自主选择诗节朗读。

  
  预设1:学生根据图1,选择三段中任何一小节均可。
  预设2:学生根据图2,选择第一小节或者第二小节。
  3. 聚焦重点词句,结合插图,深入理解。
  (1) 选择第一小节,聚焦“那么多种颜色”。
  ① 学生朗读第一小节。
  ② 提问:老师可能说了大海有哪些颜色呢?看到过大海的 小朋友说一说。
  ③ 出示不同色彩的大海图片,点拨:海底地势有高有低,海 水就会显示出深蓝、浅蓝、绿色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段,大海的颜色也会不一样。
  ④ 小结:大海有那么多种颜色,多美多神奇啊,让我们带着想象,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诗。
  (2) 选择第二小节,聚焦“洁白柔软
  ① 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② 提问:想象一下,你看到过的云朵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白白的,像棉花一样软软的。
  ③ 让学生观察棉花,摸一摸,说感受,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洁白柔软”。
  ④ 指名读——齐读诗句。
  (3) 选择第三小节,观察细节,体验心情。
  ① 学生朗读第三小节。
  ②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细节: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兴 奋得睡不着?(如:睁着眼睛、笑眯眯等表情)
  ③ 提问:你觉得小女孩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④ 引导:女孩一直焦急地盼着天亮,好早点出发去远足。(出示“天亮”词卡,指导认读词语,识记“亮”字,认识京字头)
  ⑤ 用朗读表达女孩期待的心情。
  (4) 比较三小节诗,发现异同,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节奏。
  预设1:每一小节都是先写睡不着,再写女孩的想法。
  预设2: 第一小节是“翻过来”,第二小节是“翻过去”,第三小节是“翻过来,翻过去”。
  预设3:都有叹气“唉——”。
  预设4:每一小节小女孩想的内容不一样。
  根据学生发现,教师进行变速朗读,学生做动作体验,引导 发现前面两次翻身速度略慢,第三节翻来翻去略快,体会“我”越 翻越兴奋的状态。
  采用同桌合作、师生合作、单独展示等形式表演读全诗,读 出诗歌的节奏,读出个性化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让学 生选择朗读的段落, 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资源,将插图和文本进行关联,促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同时激发朗读的兴趣。
  设计意图:
  让学生观察、触 摸棉花,用实物的直观感受加深语言理 解和情感体验,改变 廟读指导中生硬的 训练和机械模仿。
  4. 交流心情,整体朗读。
  (1) 落实课后习题二,提问: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四人小 组交流。
  (2) 指名交流自己有过的相似心情。
  (3) 带着自己的情感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第1课时对诗歌中问句的两次重组,重在利用语言异中之同指导正确、流利朗读;第2课时的这一次重组,通过比较,重在发现同中之异,读出不同的节奏,进一步体会文中小女孩的急切期待之情。根据文本特点进行多次有机重组,有层次地推进, 旨在聚焦诗歌语言,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 诗歌语言表达的情趣。
  二、想象创作,表达情感
  1. 提问:你最想去哪儿远足?最想看什么?
  相机出示美景的图片(如奇形怪状的山石、美丽的孔雀、雄 伟壮丽的故宫,尽量选取学生向往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
  2. 展开想象,仿照文本,说一说。
  (1) 引导:你想去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能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吗?
  (2) 提供语言支架:拿出小信封(内含卡片:上有图片,下有句式)。学生选择卡片的内容或者依据生活经验,想象仿说。

  (3) 同桌之间合作说一说。一人说A的句式,一人说B的句式。
  (4) 反馈交流。
  3. 全班共同创作一首新的小诗:选择一对同桌仿说第一和 第二小节,其余同学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
  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以典型句式作为语言支架,进行仿说训练, 提升思维,拓展语言,感受诗歌的趣味。
  三、巩固识字,书写练习
  1. 游戏识字:给每个云朵上的生字(本课要认的字)配对组成词语。
  2. 学写汉字“才”和“明”。
  (1) 学写汉字“才”。
  ① 学生自主借助课本笔顺提示进行书空练习。
  ② 自主观察三个笔画的位置,和同桌交流。
  ③ 指名一位学生做小老师,指导范写,相机小结书写星级 评价标准:★笔画位置正确;★笔画舒展。
  ④ 练写展评。
  (2) 学写汉字“明”。
  ① 摆放体验,引导:“明”由“日”和“月”组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范字,谁能到黑板前在田字格里摆一摆“日”和“月”的位置? 其他小朋友评一评:他(她)摆对了吗?
  要点:“月"比“日”高一点。“月”的撇在竖中线上,并穿插到 “日"的下面;第二横在横中线。
  ② 范写,学生书空,小结星级评价标准:★左低右高;★左 窄右宽;★撇的穿插。
  ③ 学生练写,教师提醒姿势。
  ④ 展评,根据需要再练写提升。
相关阅读
推荐
  •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别: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评分:__________ 一、 我会看拼音,写汉字。(20分) mǎ yǐ r huā fēi jī rnɡ kāi shuǐ ɡu ji shū 二、 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各3个。(6分) 虫 彳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分) 1、小猴子长(zhǎnɡ chnɡ)着一条长长(zhǎnɡ chnɡ)的尾巴。 2、望着(zho zhe)急。 3、听音乐(l yu)的事。 四、照样子,写一写。(6分) 例1 游 来 游 去 去 去

  • 2011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字词句积累(64分) 一、比一比,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16分) chūn cǎo mǔ shuō hu mnɡ linɡ jnɡ 二、辨字组词(18分) 真( ) 还( 空( ) ) 直( ) 过( 高( ) ) 对( ) 己( 处( ) 双( ) 已( 外( ) 三、认识这些偏旁吗?为它们找到合适的朋友。(9分) 林 棵口 树 四、看准了,把下面的词语连一连。(10分) 温暖的 难过地 长大 动听的 渐渐地 跑步 透明的 快乐地 哭泣 短短的 飞快地 歌唱 五、生字迷路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吗?

  • 一年级汉语拼音测试卷(拼音练习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读一读,找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写在四线格里(24分) yuan u wu in ch ying q g yue n ei ri e ong d zhi yun y iu an yi t er k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二、照样子组成复韵母,写在车厢上(7分) ɑi 三、 jǘ 我会读一读,把音节写下来(6分) chn l zu jiā x-ǎn 四、我会拼一拼,连一连 。(14分) 1、yǒu yu tio tiān huā qio zi zuǒ hu 右 有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巩固练习题

    一、《咏柳》 1、读下面的诗句。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给下面的字注音。 碧( )垂( )绦( )裁( ) 3、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碧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裁:_______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减法测试题

    第五单元 (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要记牢。(共12分) ⒈ 56里面有( )个一。 2.笔算加减法时,都要把( )对齐,从()位算起。 3.按规律填数:36 39 42 ( )51( ) 4.同学们做操,小明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9个同学,这个队一共有( )个同学。 5.淘气看一本84页的书,已经看了19页,接下来应从第( )页看起。 6.比18大6的数是( )。 二、公正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10分) 1.在你学过的数中,比20大比30 小的数有10个。 ) 2.在36、72、69、8

  • 可爱的再拓展——第二册《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二册第二课《春雨的色彩》,由于篇幅比较长,我几年教下来,都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今又上《春雨的色彩》,自然对他们抱的期望不是很大。 虽然这样,却不免还是想激发一下他们的情感。我让学生找找一群小鸟争论的话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入手。学生们也对他很是感兴趣,有说是红的、有说是黄的、也有说是绿色的、还有的说是紫色的、无色的等等,一下子使平静的教师泛起了些许涟漪,我得推波助澜啊!我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喜欢朗读,我于是从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句话指导朗读,学生们也兴趣盎然,个个举手示意,就在这一个接一个的展示朗

  • 《雪地里的小画家》听课思考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文章是韵文的形式,语言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 《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的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对于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北京在我们乡下孩子的眼中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呀。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更别说了解北京了。因此,在上本课前,我让孩子看视频了解北京。高大威武的天安门,蜿蜒长长的长城,美丽的香山等这些孩子从没见面的画面,让孩子们顿觉眼前一亮。哇,北京这么漂亮,这么美丽。有了课前对北京的了解。在上课时孩子们就能读好这篇课文了。在本课教学中,开始引导学生着眼于文字的点滴细微之处入手,从而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发现文本,颇有收获。 句一: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生:..我知道这个孩子一直在山里,

  • 见习期最后一节汇报课《司马光》反思

    一眨眼又要临近期末了,一学期下来,我和孩子们在共同成长着。本周二我上完了见习期最后一节汇报课,我上的是《司马光》。 《司马光》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第二自然段写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后其他小朋友都很惊慌。第三自然段写司马光砸破水缸救出落水的小朋友。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小朋友掉入水缸,司马光与别的小朋友不同的举动。可用来帮助学生想象当时情景,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的能力。 师傅听完我的课后给我提出了宝贵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