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案例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8-11-27 11:53:55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案例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发导入:1. PPT出示一朵红花,问:你能猜到下一朵是什么颜色的花吗?生1:黄花
生2:蓝花
生3:粉花
师出示结果进行验证:怎么样?没猜到吧,这是一朵红黄相间的花。
师:下面,你再猜一下。(出示第三朵花,让学生猜第四朵花的颜色)
生1:黄花

生2:红黄相间的花

生3:粉花

师:哎,有人猜对了。

师出示第5朵花,问:接下来的一朵花会是什么颜色的?(生齐答:红黄相间的花)

2. 师:第二朵花的颜色大家都没猜到,可这朵花的颜色大家都猜到了,你们说说是怎么猜到的?

生1:因为它是有规律排列的

追问:有什么规律?

生2:它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

师:是啊,这两种颜色的花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像这样的一个物体隔着一个物体排列的方式,我们称之为“间隔排列”。 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这种规律,好吗?

板书:间隔排列

【分析】教师课前导入,以猜 一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教师以“红黄相间的花”出示,也从另一个层面向学生传递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可谓匠心独具。

二、自主先学: 认识一 一间隔排列

出示例题

师:这里是小兔子的乐园。请你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图中有几组事物是这样排列的?它们有怎样的特点?

要求:先独立观察,再把自己的发现与组内同伴交流。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生1:小兔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

生2:木桩和篱笆是间隔排列的

生3:夹子和手帕是间隔排列的

生4:穿不同衣服的兔子间是间隔排列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小兔   蘑菇

木桩   篱笆

夹子   手帕

归纳:刚才同学们发现了好多间隔排查的现象,那么,像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夹子和手帕这样的排列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研究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夹子和手帕的排列,来探究一一间隔的排列规律。

【分析】自主学习是课标所倡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目标之一。在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伤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经过初步的探究,结合前期的准备,都能很好地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三、合作探究:师:同学们真棒!我们从图中发现了间隔排列的规律,接下来,你想挑战更难一点的问题吗?好,下面请你把表格填写完整并完成问题。
小兔(   )只

木桩(   )根

夹子(   )个

蘑菇(   )个

篱笆(   )块

手帕(   )块

1.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2.仔细观察每排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组内同学听。

3.为什么每排两种事物数量都相差1?

友情提示:可以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看看最后剩下什么?先动手圈一圈,再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独立填表、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生1:我发现小兔的只数比蘑菇多1个;木桩的根数比篱笆多1个,夹子的只数比手帕多1个。

生2:我发现排在两头的物体都比中间的多1个。

生3:我发现排在中间的物体都比两头的少1个

师:怎么样?这个规律你们发现了没有?

生:发现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排在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呢?谁来说说?

生1:我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圈成一组,最后就多了一只小兔。

生2:我把一个夹子和一只手帕看作一组,最后多了一个夹子。

师:我们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看成一组,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看成一组,这种关系在数学上称之为:一一对应。

师指夹子、小兔、木桩:你们再看一下:排在两端的物体是什么?(生:夹子、小兔、木桩)一样不一样?(生:一样)说明了什么?

生1:如果排在两端的物体是一样的,那么,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的多1个。

生2:如果排在两端的物体是一样的,那么,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的多1个。

生3:排在两端的物体是一样的,那么,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的多1个。

【分析】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主导作用,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合作者。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体现了以学生的发现为主的教学思想。

四、练习检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PPT出示以下问题】1. 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相邻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2. 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学生在答题纸上完成,然后到台前汇报(2人)。
五、强化梳理

真棒!同学们都能正确快速地回答了问题,还想继续挑战吗?

1. 出示任务四:

如果把     与     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    有10个,    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2. 先独立思考,在纸上画一画,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 班内汇报

生:最多有11个,最少有9个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1:如果两端都是圆形,那么圆形就有11个,如果一端是正方形,一端是圆形,那么圆形就有10个,如果两端都是正方形,那么圆形就9个。

师:你们是不是也发现了这个规律?(生:是)好,那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生2: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中间物体比两端的少1 ,如果两端物体不同,则两种物体数量相同。

师相机出示PPT,并板书。

【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再加以提炼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孩子归纳与合情推理的数学能力,效果明显。

六、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规律?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的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提答,

板书:

两端相同,个数差
两端不同,个数相等

七、课后拓展延伸:美化校园我最棒

(1)学校道路两边各有10棵法桐树,如果每两棵树中间放一盆花,共需要多少盆花?

(2)李师傅为学校花园做围栏需要锯一些木条,把一根长木条锯成2段需要4分钟。如果把一根同样的木条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可以说是课堂的延伸,也可以说是对孩子进行的一次生活教育。新教育倡导“教育的生活化”,老师将学生的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向学生传递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学,是为了应用!

【整体分析】

这节课,教师通过观察、圈画、分析、比较、归纳、合情推理等数学能力的综合运用,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目标达到度比较好。学生课堂反应积极,探究气氛热烈,可以说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讲”精神领悟透彻。特别是课的导入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表现为一是趣味性:从全部猜不到,过渡到全部都能猜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是知识性:一朵红黄相间的花本身就映射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加之有规律地出示花朵,让学生从感官上接受“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刺激。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第八单元检测试卷

    抚州市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检测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一、我会填。(24分,每空1分) 1、 2千米=( )米 4元8角=( )元 1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10公顷=( )平方米 2、7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3、在〇里填上、或=。 4米〇40厘米 0.8〇0.78 2.45〇2.43 4、一块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

    1、小强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360米。他每天去图书馆要走8分钟,小强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2、三年级两个班一共243名学生,如果乘9辆巴士去春游。平均每辆巴士要坐多少人?()3、书店中:《神鸟布谷》图册6元,《格林童话》38元,《天文地理我知道》72元。 (1)一本《天文地理我知道》的价钱是《神鸟布谷》图册的多少倍?() (2)冰冰有100元钱,他可以买哪些书?() 4、水果商店有4箱苹果,每箱苹果12斤。 (1)如果3天全部卖完,平均每天卖多少斤苹果?() (2)如果每斤卖4元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钱?(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

    索慧琪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小数,使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知道1里面有10个0.1, ,可以写作0.1。2、能够正确读小数,力图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小数概念的几何模型,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3、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发现意识。 【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知道1里面有10个0.1, ,可以写作0.1。 2、会根据一位小数的意义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知道1里面有10个0.1, 可以写作

  • 巧设呈现点,构建简约开放的课堂——《角的初步认识》说课反思

    2015年,3月18日,是我第二次参加太仓市级的说课,前一次,还是6年前的五年以内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那时候自己还比较青涩,死记硬背,但又不能完全脱稿,说的时候牙齿打架,声音发颤。今次,课件、稿子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尝试了说课,不是背说课。但在随机应变的方面有待加强,说课过程中不应该太拘泥于自己的说课稿,临场发挥显得不够自如。 6年以前,同事们说了什么内容也已经模糊。6年后,我学到了很多。沈云英老师用扇形统计图分析学生学情,黄晓蓉老师语音功底深厚,戴菊老师说课气场强大说课中翻转课堂微课未来教室如雷贯耳,

  •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今天张老师来我们班上63页的解决问题,因为上个星期进行了1、2单元的检测,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之前教的乘法倒是忘记了,上午第一节课给孩子们教了如何用图画表示句子的意思,所以在下午的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也能用图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在这点上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孺子可教的,不尽如人意的就是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不够好,说话不够完整,看来平时还要勤加练习。 下午第二节给田华分析这节课的时候,我表达了自己理解,我觉得这节课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孩子们理解,在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时候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求不同加数的和的时候,我们只能用

  •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执教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规范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迁移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1)开火

  • 数学课“核心问题”—交流的立足点

    上数学课犹如打仗,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抓住本课学习的最关键问题大量投入时间、空间、资源,力求使学生对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达到较高水平。 例如:《倒推》一课学习中,在教学例2时,笔者这样来安排学习活动。 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①学生读题审题,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②小明邮票的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想办法将变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板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收获的季节,小猴每天都帮助妈妈摘桃,但在摘桃子的过程

  •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面积和面积单位》听课记录

    课前交流:坐得很棒,手都放得很整齐 一、比较,认识面积 1、比较:这两把尺子有什么不同?*一把长 一把短 还有什么不同,它的面?* 我们这节课学习关于面的知识,好不好?*好 2、板书: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