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的《找规律》听课有感

四年级上册的《找规律》听课有感

更新时间:2015-01-31 14:36:57

《四年级上册的《找规律》听课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上周听了四年级上册的《找规律》一课,下面就浅谈自己的一点想法。从结构化的角度来看,这堂课模块很清晰,分为初步认识规律、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寻找规律、应用规律这几个环节。但细分析内容,是否结构分的太细?或结构化太强了些?结构分的过细,有些部分,我认为可以压缩或省略。如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的第一部分,完全可以从一个情境出发,在多种素材感知下,让学生体会一一间隔的概念,接着直接进入探索规律,这样是否更紧凑、连贯、更有助学生学习?结构化太强。数学是强调结构化教学,但结构化教学的前提是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找”的过程,“主动”探究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本课的难点是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及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杨校长的一句话:抓住重难点,将课简化再简化,什么方法都异曲同工。我觉得很有道理。但在第二环节,教师虽然设计了小组探究,但思考方向是否太明确了?学生为什么要研究?研究这些问题有什么用?不是自主发现的问题,又怎么解决?所以在“找”规律、“自主”发现规律这一教学重点的解决上可能就存在了一些问题。在这之后的环形问题中,学生没有接受的很好。对于这些重要的部分,是否应该从整体上先着手考虑呢?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最终将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语言,并运用这个模型来解决新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很多时候都是属于建模的过程。对于这节课,将其作为一种思想方法特别地拎出来,并以此作为主线,是否有点不必要?相比而言,对应思想作为建模方法的辅助证明方法,在此是否作为主体呢?建模提与不提都可,都是需要经历的过程。
对于教学,依从整体→细节→整体→……的循环顺序思考备课,我想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材、利用教材。
相关阅读
推荐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库

    【基础题】1、如果四年级一班18号运动员的编号是4118,那么五年级二班8号运动员的编号是( )。2、王军的身份证号是370722200103150251,他的生日是( )年( )月( )日。3、某小区1号楼3单元3层2号房的编码是13302,那么该小区中的5号楼4单元1号房的编码号是( ),21503表示的是该小区的( )。 【提高题】 5、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不同的学籍号。实验小学王莹同学的学籍号是200203212,这个号依次体现了她的入学时间(2012年),班级(3班),学号(21号)和性别(女)

  • 2014年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过关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计算。(31分)1、口算。(10分) 3520= 2230= 9020= 2430= 50+90= 75-18= 5016= 8005= 32+820= 645645= 2、列竖式计算。(12分) 32516= 23307= 38062= 8568= 3、用简便方法计算。(9分) 32250 817125 45445 二、填空。(31分) 1、在括号里填上升或亳升。(3分) 一个金鱼缸有水20( ) 一杯茶约200( ) 一瓶果粒橙是1250( ) 一辆汽车的油箱能盛5

  •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实施思考

    方程思想,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设元实现从未知转化为已知,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构造方程或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完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方程也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代数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方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方程,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认识方程,并具备用方程思想解题的意识。下面结合教学浅谈《认识方程》的实施思考。 一、 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刚开始的设计是在教学例二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天平图写

  • 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吴金根(找规律)四下

    吴金根 一、师生交流 开心吗? 二、导入 1.师:我们交流的很开心,那么谁愿意来和我拍照留念? 2.出示:3人排成一排照相 请三个学生排成一排照:abc 3.问:还有不同的排法吗? 学生演示调整:如cba 三、新授 1.出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学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6种、4种、3种. 问:有疑惑吗? 让台上的3个学生根据大家的要求调整位置,并拍下照片 2.出示所拍的照片 问:我们发现刚才拍的6张照片其中有重复的,你们又说一共是6种,还少一种排法。那么我们怎样排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出示问题

  • 四年级计算专题练习

    四年级计算专题练习 姓名 成绩 一、列竖式计算 42040 41478 51082 85962 63957 99983 15632 22074 14018 35752 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8+89+52 124+67+274+23 17557 105+953 4785 2536 (75+15)4 63042 720165 12532 25(4+20) 478―149―51 602+389 245+(179+55) 284+167 45(132) 29+206+61 172+(36+74) 567-

  • 苏教版四下《认识三角形》教学心得

    前段时间,我执教了《认识三角形》一课,自己也得到了一些收获。三角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平面图形,从幼儿园起大部分学生基本都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今天,我教的是四年级的学生,首先我要思考这节课学生认识的三角形有哪些新的知识点?新版的教材与旧版比较改动的地方在哪里?学生认识三角形的难点在哪里? 经过教材的比较,我发现新版的教材对第一课时已经做了较大的调整:原来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的高调整至第一课时。 分析教材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调整?我觉得操作活动的缩减更加突出了三角形的数学本质,三角形高的前置更突出了教学的难点。 三角形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直线、射线和角》十二月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材简析:例1主要教学射线和直线的认识。教材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射线、直线的特征,体会两点间距离的实际含义。例2主要教学角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读写法,会用尺画直线、线段、射线和角。 2.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 两个“图形与几何”教学片段——听王文英校长讲座有感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和形。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发展空间观念是重要的目标之一。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思考必须以丰富的直观形象的积累和体验为基础,并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得到发展。 在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实例中,有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片段一就是王文英校长在讲座中推荐的,吴冬冬老师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通过对棱的变式呈现,认识长、宽、高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首先调动学生的直观感知和生活经验,让他们选择合适的小棒去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在实践操作与观察中进行思考、分析,

  • 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 2、通过探索、交流、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3、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正确读出量角器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角的哪些知识呢?请在练习本上随意画出一个角,写出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