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与美相遇》教案

《与美相遇》教案

更新时间:2021-01-09 08:59:32

《《与美相遇》教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美文,用声音传递美。

2、从不同角度发现美,欣赏美,品悟美,激发爱美的情趣,提升审美能力。

3、从字里行间感悟写法,并学会迁移运用,书写自己遇见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感悟文中的不同美,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的视角和表现手法,书写自己遇见的美。

教学过程:

一、启“美”之门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相遇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此时此刻,你们的热情的掌声,你们的笑脸,你们端正坐着的样子,是林老师在这个秋天里遇见的最美的风景。今天,为了不辜负我们相遇的美好时光,林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去赴一场美的旅行,你们愿意吗?让我们一起去《与美相遇》(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寻“美”指针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踏上“寻美”的征程吧!在启程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提示一些“寻美指针”,请快速浏览“导读指针”(板书:寻美)

三、赏“美”乐园

有了指针导航,那我们就走进“赏美乐园”,到美的世界里畅游吧!(板书:赏美)

(一)品悟《春天是一首诗》

1、(出示《春天是一首诗》第一小节ppt)

同学们,你看,这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第一处景点,它是来自著名儿童诗人谭旭东先生的一首诗。为了考验大家,咱们来读读第一小节,看你能赏出怎样的美来呢?(学生自由反复读)

2、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美来?(绿叶之美,生机勃勃、感情细腻,清新之美,语言之美……)

看来同学们都有发现美的眼睛,一节小诗,竟能读出这么多不同的见解来,太棒了!

3、这小节中春天之美是用什么来写的?(绿叶)绿叶真的会写诗吗?作者是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把这种美表现出来的呢?(比喻、拟人)

是啊,绿叶是多么平常的事物,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它又是如此充满诗意。那是因为作者不仅用眼睛去发现,还带着一颗爱美的心去感受,去联想,才把这种美呈现在我们眼前。

4、你能用你的声音把你发现的美表达出来吗?

(自由读、指名读,朗读前先提问怎样才读好,指导发自内心的情感,含蓄、有节奏读)

5、配乐范读、学生配乐齐读。

6、其实春天之美无处不在,同学们刚刚经得起考验,诗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我们继续来读完整首诗,看看作者又从哪些角度来呈现春天之美的。(出示全诗ppt,学生分三组读其它三节)

7、指名汇报写诗视角及表现手法。(提示结构和表现手法和第1节相似)

8、作者仅抓住四种景物,就从(静态、动态、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春天如诗如画般的美景,那就让我们用声音把这美景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吧!

师生合作读全诗。(师读每小节第一句,学生齐读以下四句。)

9、在诗人的眼里,春天是一首诗,在老师的眼里,校园也是一首诗,你猜,校园这首诗是用什么写的?(你真会发现美)

(二)品悟《金色花》

过渡:还有一种美,它看不见,摸不着,它藏在花香里,藏在影子里,藏在小孩子天真调皮的想象中。这就是老师今天带给大家的第二处景点,来自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金色花》(出示金色花ppt)让我们走进这幅画中,读一读,品一品,看你能品出什么意味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

2、文中的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金色花,具体写了他和母亲的哪三次嬉戏玩耍的情景呢?(做祷告—散发香气;读书—投下影子;到牛棚里去—变回孩子)

3、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想?你体会到什么美呢?(孩子的调皮、体贴、关心、对妈妈的依恋、形影不离)

4、你读懂了小孩子的心思。有谁读懂了妈妈的心思吗?(担忧关切、牵挂、嗔怪、又惊又喜)

5、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想象,母子间没有轰轰烈烈的事情,诗人用淡淡的语言,借助金色花这一具体形象,就能把如此温馨纯真的母子之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好的,让我们继续下一站的旅行!

(三)品悟《汉字神采》

据了解,世界上的文字约有三千多种,而我们中国的汉字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优美,最有趣、最有艺术性、最合逻辑性的文字。这是为什么呢?相信读了丁志强老师的歌词《汉字神采》,你就能找到答案。

1、自读歌词

2、你从歌词中读出汉字怎样的美?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构造美、形体美、寓意美、变迁美)(可解释引导:汉字有六种构成方式,称“六书”,举例:象形字“日”,会意字“男”,八种字体演变,借助表图了解)

3、这种美是用什么表现手法呈现的?(对偶、夸张)

4、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该怎样把这种美读出来呢?(自豪、骄傲,读出大气磅礴的感觉)让我们带着自豪之情,读出歌词的韵味来。

四、写“美”天地

刚才我们在谭旭东老师的诗里领略了春天的如诗美景;在泰戈尔先生的奇妙想象里品悟了母子间的情感之美;在丁志强老师的歌词里感受了中国汉字的文化美。三种不同的美,写法上也各有千秋。在我们身边,你一定也遇到过很多的美。你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一种写法,选取一个或多个视角,用笔下的文字和我们分享你遇见的美。

1、(出示ppt,学生练笔)(板书:写美)

(范例1:校园是一首诗;范例2:假如我变成一阵凉爽的风;范例3:诗词神韵)

{提示:景物之美(四季之美、地点之美);人情之美(亲情、师生情、同学情……);文化之美(诗歌、书法、剪纸……)}

2、交流展示,相互评价。(第一首可四位同学展示,拼成一首诗;)

五、与“美”同行

今天,我们一起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节课也将成为老师教学生涯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希望同学们今后也带着你的慧眼和一颗爱美爱的心,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把美的种子播种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与美同行!(板书:与美同行)

板书设计: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3分) 勉强(qinɡ qiǎnɡ) 魁梧(w wǔ) 着迷(zho zhāo)瘦削(xuē xiāo) 荒唐(tnɡ tānɡ) 劝阻(zǔ zhǔ)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shū sh ɡē bǎn bo yun xīn jīnɡ ru tio ( ) ( ) ( ) (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怒( )圆睁 忧( )忡忡 ( )之大吉 废( )忘食 一如( )往 ( )连忘返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日积月累填空练习题集锦

    1.文言文 人非生而________者,________________?《师说》() 一鼓________,再而____,三而____。《左传》() 甘瓜________,天下________________。《墨子》() 种树者必________,种德者必________。《传习录》() 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文心雕龙》() 2.名人名言 正直是_____________。(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________无法___________。(冰岛)拉克司内斯《冰

  • 开展阅读活动《书香伴我成长》主题队会

    活动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给学生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

  • 六年级上册《大瀑布的葬礼》教后反思

    《大瀑布的葬礼》讲述的是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 《大瀑布的葬礼》前后我共进行了三次试教,加上最后的那一次共四次。教案修改了四稿,课件也相应的修改了四回。这样一个磨课的过程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对于平时在课堂教学能力上停滞不前的我来说,这样的收获就更多。在整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团队精神的力量,从学校领导到师父,从办公室同事到

  • 第12册第18课《广玉兰》教学反思

    《广玉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陈荒煤用了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广玉兰花的香幽、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认为有以下几点较为成功。 1.巧解词语 理解凋落、皎洁两个词语的时候,分别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他们的反义词或是同义词。这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 在理解玉琢冰雕给人怎样的质感时,教师出示了宝石和雾凇的图片,通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勾连,通过图片帮助学生回忆、感受雕琢成的玉器和晶莹剔透的雾凇给人怎样的质感,从而形象地感受这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理解数世同堂这个

  • 追求训练与感悟的完美结合——《天游峰扫路人》教学片段与反思

    片段二 感知老人的初步印象师:(出示有关扫路老人清扫路面的语句)你们读一读 我循着迎了上去清扫着路面。 想想扫路老人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师:现在我们讨论:你对扫路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学生讨论) 生1:我从褪色的衣服,棕色的运动鞋看出来扫路老人很朴实。 生2: 我从精瘦、微笑看出来老人工作勤劳,对工作满意。 生3:我从头发、胡须都白了,看出来老人年纪很大。 师:我们再读一读,感受老人的初步印象、朴实、满足于工作、年纪大。 生4:(学生齐读,我循声路面) 深刻感受老人的特点 师:看

  • 儿童诗《乡下孩子》评课稿

    《乡下孩子》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课文以儿童的笔触描绘了乡下孩子的日常生活,语言生动而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那么,教学时应当如何把握好诗歌的特点来实现智慧与心灵的碰撞,思想与情感的沟通呢?我认为刘新星老师的课在激发共鸣方面有很多成功之处。 一、图片辅助激发情感 上课伊始就以教师在乡下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欣赏乡下四季风景并加以说话练习来帮助学生感受文本中蕴含的乐的情感。在小结文本中乡下孩子做的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和逮小鱼四件事后,让学生交流父母长辈小时候玩的东西,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

  • 历史事件的课文怎么教?——《卢沟桥的烽火》教后反思

    一、 了解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具有爱国主义教学的价值,让学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卢沟桥烽火这一历史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之后又是怎样的局势?课前要让学生查找资料。查找资料的要求:要学会筛选有用信息,即与卢沟桥烽火发生有关的内容进行记录。教师在学生介绍后要对背景资料适当梳理,突出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 二、 了解描写顺序 历史事件一般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发现这一规律。 三、 明确事件的意义或影响 《虎门销烟》《郑成功》等课文体现了历史壮举,因此,在结尾处都说

  • 六年级“探访手记”的设计及思考

    十月份,我们六年级开展了行走徐州之快哉亭的研学活动,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开展的非常成功顺利。在呈现活动成果的时候,我们六年级老师共同设计了探访手记,请学生们完成,我们认为探访手记的设计,是有温度、有厚度、有坡度的 一、 有温度的设计,引领学生自主参与。 如何呈现研究成果?我们老师进行了讨论。成果呈现的方式其实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精美的小报设计、严谨的研究报告等,我们之前都有所尝试,也做过调查,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