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小学计算教学策略谈

小学计算教学策略谈

更新时间:2014-07-22 09:52:09

《小学计算教学策略谈》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计算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要求,提出要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新的要求影响了课堂。事实是,当前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却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文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学生计算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一些应对策略,以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现状、原因、对策

一、当前学生计算能力现状描述:

为真实了解目前六年级学生在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学生平时作业中摘录了以下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计算题,并安排了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完成:

(1)347×42(对位问题);958×4.6(连续进位问题);0.9&bide;0.045(小数点位置移动问题);3.66&bide;1.2(商中间有0的问题)、3450&bide;15(商末尾有0的问题);20-2&bide;3(除不尽用分数表示)……。结果全对的学生寥寥无几,说明学生最基本的计算能力不扎实。

(2)一些可灵活运用运算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学生自己想不到,如圆柱体表面积:3.14×52×2+3.14×10×15。不少学生按原来的顺序,计算繁琐,导致错误率相当高,说明学生在计算中缺少主动选择合理方法的能力。

(3)常用分数、小数、百分数需互化后的计算,如:1&bide;1.75,80%×(1-20%)。说明学生对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停留于最基本的互换练习中,不会在计算中灵活的取舍。

……

计算中的频频出错,直接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得不引起重视,分析原因,寻找策略。

二、原因浅析:

计算教学貌似机械重复,似乎所有的错的都可以归结到“粗心”,所以学生不重视不愿意多练。而老师常为了赶进度,不舍得花时间指导其中的技巧,经常错过了必要的、及时的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停留于原有的水平,难有突破。

此外,教材的编排也有不小的影响。

我校使用的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特整理了十二册教材中关于计算教学的所有安排(表略)。反复学习教材,能体会到它在编排过程中是很注意难点的分散问题。但由于小单元太多,在教学中,常感到没有时间充分的巩固、迁移和应用,就戛然而止,换成一个全新的单元了。

计算教学,不仅要理解其算理,也需要在反复的操练中掌握技巧。它是一条长长的线,从整数到小数、分数,从加、减、乘、除到混合运算,从一般方法到简便运算……哪一环没学好,都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

三、应对策略:

1.课堂:(1)计算教学也应充分探究,从而发现算理,才能用好算理

课例:分数乘整数 做一朵绸花用米绸带

【片段1】课始,设计开放的问题情境,促进问题探究

你准备做( )朵,算一算,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布?

[问题本身的开放,为计算中的多种情况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解决各种情况,并抽象出具体算法。]

【片段2】课中,有层次的一练再练,追求从“会”到“熟练”的提升

[在巩固练习阶段,前面的练习为的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后面的练习则在“会”的基础上,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并逐步达到熟练。计算练习需要一定的量做保障。]

【片段3】课末,巧用游戏,尽显学生的学习所得。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6

[填数游戏是对算理高层次的认识和运用。三道题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的,包括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各个注意点,其思维要求具有一定的梯度。通过练习,尽显学生的掌握水平。]

(2)谨慎对待“个性”与“多样”的问题

“个性化”伴随新课程而来。教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首次提出了“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我的教学体会却是要“慎用个性化”。一节有效的数学课,学生在课前、课后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应该是不同的。课前允许个性,课后要达到普遍认同后的更高层次的统一。慎用“个性”,为的是养成一种更为严谨的思维习惯。

当然,课堂中出现了多样性,这是值得欣喜的。但数学学习需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在纷繁的现象背后,其本质还是唯一的,正所谓“殊途同归”。所以,在课堂上,需要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但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不能任由不同的声音的存在,而是要善于合理优化,使学生对计算的认识能真正的拾级而上。

2.平时:提高对计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既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技能。仅停留于“会”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经常的训练,形成技巧,体验乐趣,从而真正提高计算的能力。

(1)对计算要求的合理定位

我们这套教材中并没有提具体的计算要求,但在课标(实验稿)中有这样一张表:

学习内容


速度要求

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


每分8~10道

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


每分2~3道

两位数乘两位数


每分1~2道

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的除法


每分1~2道

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是高于这张表中的数据的。何谓“标准”?我觉得首先是立足教材、标准的要求,但这是底线,对于教育发达地区的我们来说,只能过而不能低于。其次,应立足于自己的学生,要明确当前学生所达到的实际水平,以及能达到的具体水平。三是要立足于后续学习的需要,自定一些标准。

(2)用发展的眼光看计算难度

教材对整个计算教学的难度安排是循序渐进的,这点毋庸质疑。但以乘法分配律为例,教材的原型是(a+b)×c=a×c+b×c,本课例题及练习中只涉及整数乘、加的范围,在单元练习中出现了整数乘、减的情况,但它在具体的练习中却有着丰富的变化。如上学期期末我市五年级试卷中出现的“5.17×1.53-51.7×0.053”、六年级试卷中出现的“15×+6×-”,由于缺少自主迁移的能力,很多学生做错。这就说明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计算的难度,我们的教学需要不时地给已有的知识赋予新鲜的内容,从而不断更新对知识本质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

(3)对教材内容的适度“补缺”

现行教材在使用中,常会觉得知识链上缺了点。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衔接与补充工作。比如求近似数的三种方法,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首次明确出现了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而“去尾法”、“进一法”,是在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练习中出现过。间隔的时间比较久,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需灵活的选择。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学习材料适度“补缺”,这样才会使学生对计算的认识更趋灵活。

(4)注重验算习惯的培养

教材从二年级下册首次提出了“验算”,也是在该册提出了“估算”要求。“估算”、“验算”都是有效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途径,但很少有学生能做到主动、自觉地估算和验算。这与传统的教学思想有关,也与学生的“赶作业”的习惯有关。教师应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灵活多样的验算方法,用不同的途径来加深对计算的认识,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6)组织竞赛调动学生的计算热情

为了切实引起学生对计算的重视,我校每学期期末都会组织计算专项竞赛。题型丰富,涵盖了本册所应掌握的各种类型,如:口算、笔算、简便计算、换算、……。通过竞赛,容易发现学生的不足并采取合适的措施,促进大面积的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中常会出现的三个问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不管课改如何改,我想,培养学生正确、熟练、有技巧的计算能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应一如既往重视计算教学。
相关阅读
推荐
  • 低年级孩子家庭作业家长应如何对待?

    对于家长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们存在二种误区,一是不管,任孩子自己做,认为将错误展现出来,方便老师掌握孩子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还有一种很多,就是天天帮孩子检查, 孩子 交上去的作业基本上是全对。这两种都不妥。 孩子的作业,如果家长过问的太多,孩子会有依赖心理,一有不会就会问家长,自主思考的能力严重不行。可完全不检查的话,孩子会做的潦草,成绩也会下降,孩子如果学习习惯培养的好,到了三年级就可以不帮他检查了,二年级还不行 那家长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到底该怎么做?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要

  • 老师口中的一个“又”字

    谈又 某位老师喊道:你怎么又这样?!之后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心中却最在意那个又字,心中默念着数遍又,可惜了老师用心良苦的一番教育之词,大多未能入耳。 你若站在一旁,观之,也会不太关注孩子的错误,相反你会看到孩子的表情,眼神,小动作,尤其是那个又字。 又,表示重复或继续。故教师的这一句:你又,,,,,,则表示,至少对两次行为的讲述、批评,这一习惯用语也会导致孩子中个别第一次偶尔为之的孩子颇为抵触这个词,那结果嘛,可想而知,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教育之论,事倍而功半,换一角度思考,就一事论一事,避免让孩子活

  • 小学教师论文:注重活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天真好动、活泼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爱说、爱笑、爱动、爱问,他们永远是世界上最阳光灿烂、充满欢声笑语的那一群。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了解他们的特点,更要科学合理地去保护他们的那一份天性,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读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一书,颇受启发。下面谈谈自己通过活动教学其丰富的形式、科学的价值、高效的指导,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注重活动的价值 在活动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方式外,还必须强调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即学生主动参与一种怎样的活动,提高活动的价值。 1.定

  • 让生活成为教育的最大舞台——一堂延伸了的班会课

    让生活成为教育的最大舞台 一堂延伸了的班会课 在周五的班会课上,我们班以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为主题做了讨论交流。课堂上,同学们发言都很积极,从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谈起,表扬了平时班上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发现了班上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现象,例如李小旋很爱看课外书,知识很丰富,徐心怡学习很主动,作业一放学就做作业等。一年级的孩子能看到这么多别人的闪光点,着实让人欣喜。 最后,同学们谈到了对自己的期望,想要自己怎么做,华越说想要自己也像徐心怡一样一放学就做作业,再也不拖拖拉拉了;唐志超说想每天睡觉前准备好明天的

  • 在传统文化中守望教师的幸福

    当课改的大潮此起彼伏时,我努力地乘风破浪;当个性课堂色彩纷呈时,我也展开我美丽的翅膀;当反思自我的声音越来越响时,我不断回眸。。。。。。我忙忙碌碌,执着于我孩子王的生活,常常在得到与失去中快乐着,痛苦着。忙碌中,有时会突然问自己:这么累,为什么?我居然很迷惘。 日子悄然流逝,当我愈加倦怠时,我遇到了她我们的传统文化,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我就有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 一、 寻根求源,找到快乐的钥匙 每天我们都会被很多烦恼缠绕。学生不听话,我不快乐;自己的孩子不优秀,我不快乐;同事比我强,我不快乐

  • 不懈的追问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从许多年前的一堂《逆风的蝶》开始,我认识了周益民老师,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了读书交流会,想着尝试将儿童文学引入自己的课堂。只是万没想到,有这么一天,周益民老师会成为我的师傅,欣喜与激动自然不言而喻。当然,这得感谢学校搭建的平台,感谢有这么一个活动叫名师追随与突破。 这些年,听周老师的课已经很多次了,每每聆听他的课总能让我感受到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语文老师的魅力。他的课堂始终如小桥流水般轻缓流淌,不急不躁,让听的人感觉满眼绿意,诗意盎然。 今天,再次聆听周老师的课,有几点感触特别深刻: 一、平等的交流从谈

  • 搭建个性"舞台",让生劳课堂充满律动活力

    课堂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那么小学生劳教师应如何让生劳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呢?笔者认为要创设多种情景,给每个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的活动舞台。 情景是指人们生活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情景,而习得生劳知识更离不开情景。因为,1.生劳知识来源于情景。正是社会情景才使得生劳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使得生劳课具有实际的交际意义。2.交际在情景中完成。情景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劳知识,让学生学习并获得日常

  • 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娃娃科学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个人介绍:做过中学的生物老师、小学的科学老师、华师大读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东路小学做科学老师,兼任教研组长,娃娃科学院辅导员。改革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来自于个性化课程的开发。 建立娃娃科学院、娃娃参议院、娃娃国学院、娃娃合唱团、娃娃美院、娃娃红十字会等数十个校级活动单位。 建立《诗词鉴赏》、《童话剧表演》等数十个班级活动单位。 全校同学基于自己的志趣选择相应的活动单位活动。 课程实施时间为每周五下午三点至四点。 为学生变

  • 精心疏导 造就学生健康心理

    我教初二生物关注自己的健康这部分内容时,深挖教材,把生物课上成了地地道道的幸福课。我让学生认同了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一观点,并理解了健康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保持完善的状态这一概念。同时,我号召学生行动,让他们拥有并保持健康。 身体力行 鼓励学生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提高抵抗疾病及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青少年常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我在课上说了这番话,学生很易接受。但是,人常有惰性,有些学生怕苦怕累,体育活动时能躲则躲,严重妨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