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巧用小制作,在游戏中强化知识记忆

巧用小制作,在游戏中强化知识记忆

更新时间:2020-01-15 15:35:27

《巧用小制作,在游戏中强化知识记忆》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第三章和第四章为光学部分。虽然光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学生并不能在生活中看到光线,光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初二阶段正处在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期,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很不均衡,学生间抽象思维能力差距较大。
    学生在学习光学知识,特别是关于光的折射相关知识时,是学生接触物理以来面对的最大挑战。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始凸显,部分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很难跟上节奏。如果在这个部分掉队,对学生后面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经过分析,学生在从物理现象到抽象物理知识之间的转化存在困难,如果能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桥梁,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制作,把抽象的光线、实像和虚像具象话,帮助学生理解思考。
  光线:可以使用硬纸板剪出一条带箭头直线,代表一条光线。
  
  实像(蜡烛):使用纸板剪出蜡烛的形状,火焰处涂上红色。
  虚像(蜡烛):在实像蜡烛的基础上,在蜡烛主体上画虚线,代表虚像,对应虚像用虚线表示。
  实例展示
  .

  (虚像用带虚线的“蜡烛”表示)
  
  器材使用举例:
      在学习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忆不够深刻,不能快速准确的判断成像情况。在复习时,使用器材,在黑板上画好凸透镜及其主光轴,选取一个“蜡烛”当做物体,放在适当的地方。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其余的“蜡烛”中选择大小合适的一个,并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同时考虑正立倒立的情况)
  
学生在摆放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思考,进而强化了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
  
应用进阶:
    一  学生“出题”
  在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比较熟悉之后,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考考对方,进行比赛。出题时也需要考虑到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想“考倒”其他同学,就要出他认为难一点的凸透镜成像状态,这样在不自觉中就强化了孩子对自己易错点的理解。
  二  动态变化
  选取一个“蜡烛”,在主光轴上不断改变位置,让学生根据成像情况不断变化选择蜡烛的像。放在适当的位置,并随着物体的位置变化而移动位置。
  
  通过以上方法,把实验现象具象化,在学生从实验现象到抽象规律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辅助学生对规律的理解记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有趣的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较为欢快的环境下,加深知识的理解记忆。在学生出题环节,更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掌握情况,加深薄弱之处的记忆。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基础物理知识,创造一个欢快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阅读
推荐
  • 全体语文老师朗读指导的研讨会

    4月19日中午,学校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朗读指导的研讨会。会上,我们观看了学校评选出的朗读优秀班级的录象,后又听取了指导老师精彩的经验介绍,让我受益非浅。 自从进入新课程以来,学生的朗读总是不尽如人意,心中总有一种无力感。听孩子们的朗读会让我觉得辛苦、劳累。在课堂上,我也尽量注意了朗读的指导,尽可能地给他们范读,可效果总是让人气结。因此,我归纳出:孩子们对朗读没有心,他们没有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很多孩子没有融入到文本之中,所以读起来,有口无心。从而导致一些好学生也没了朗读的积极性,朗读时随波逐流,失去了

  • 挖掘品德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赢在校园》围绕教师的核心能力展开了阐述。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注重教师内在教育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它通过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增强教师教育智慧,优化教师教育行为,提升教师教育品行等途径在教师素质软件上下功夫,为教师发展拓展出广阔的空间。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种方法,营造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语言描绘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情境。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

  • 亲密关注生活,修筑心灵彩桥---《我们一起在成长》单元教学案例

    【背景】:我潜意识中的品德课挺简单、挺轻松,让学生听听故事读读故事谈谈做人的道理。这学期初教《品德与社会》,深深地感受到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并不简单,高度的社会化,细致的生活化,是一门很复杂很综合的课程。这不,刚教第一单元就碰到了一个难题:第一课教学竞选班干部环节,绞尽脑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料却生成了另一个棘手问题。令我暗自庆幸的是,在教第三课《竞争与合作》时突来灵感,解决了学生心灵的困惑,带孩子进入一个明朗而纯净的世界,为学生成长为未来的新型人才打上一层亮丽的底色。 【案例】片

  • 常见的植物教学反思:有种子植物

    对于第2章来说课比较好上,整个第2章基本上都是要求记忆的东西,没有什么转弯的知识出现,就是把书上的一些内容死记在脑子里面就可以了!所以课上起来可能要快一点! 今天我上了第3节 常见的植物 的第一部分:有种子植物 对于植物而言同学们基本上都是很理解的,能够知道这是什么植物,那是什么植物,但是具体一点,这是什么植物,那又是什么植物呢,同学们就说不出了,其实这节课也没有什么讲的,我就是按着课本的安排上完的. 1.上课前5分钟我进行了前面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我主要是通过默写的方式来检查,结果同学们默写的不是很理想,

  • 在科学探究中体现开放性——《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在谈到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时说,一节好课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也是值得反思和需要重建的。回想自己的课堂,没有完美的,但却是促使自己进一步思考和重建。例如教科版五下《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在去年教学的基础上我作了思考与改进,使科学探究更具开放性,更贴合学生,着眼于学生发展。 一、整合中体现开放 《热是怎样传递的》属于概念建构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热传导。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体验热是可以传递的;二是研究热在铁丝(铜棒)中是怎样传递的;三是研究热在金属圆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4单元第1课上课实录《一天的垃圾》六(1)

    执教地点:科小未来教室 上课班级:实小六(1)班 执教教师:陈宇祝一.导入:1. 交流前置作业,在家庭中调查一天垃圾的感受。许欣瑜:还是环保比较好,一天的垃圾虽然不太多,但积累起来也是量很大的。 王思宇:我家的垃圾种类很多,如果我们不仔细把它分类存放,会变质,有异味散发出来。 二.新授 (一) 家里产生了哪些垃圾? 1. 展示同学们拍摄的一天的垃圾,你家都产生了哪些垃圾?(放大镜)易拉罐,塑料,厨余垃圾 2. 讨论赵杨的空垃圾桶: 师:为什么发空垃圾桶过来? 赵杨:发错了 师:你家这个垃圾桶里一般会放什么

  • 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实验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被称为虚拟实验。目前我国的实验教学有着不可避免的一些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的限制,发展速度仍然很缓慢。借助于虚拟实验室技术,可以拟补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谈谈虚拟实验在教学中有主要有哪些应用。 1.为现代化教学终端设备提供互动教学软件。 随着学校条件的不断改善,不少教师配备了液晶电视、交互式白板、甚至开始了一对一的电子化学习。虚拟实验软件创建了一个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器材组装,实时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出实验结论的学习方式。例如《原电池实验》 2.弥补因实验器材不足、

  •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我的成长与他人”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既是对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教学目标的继续和延伸,也是对上一课的进一步升化与拓展。 一、唤醒生活记忆,让课堂贴近学生 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主体,教学要实现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求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有多少人为我,家人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最多付出的人。在课堂的第一环节,我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却最容易忽略的场景以视频的形式引入课堂,以唤醒孩子对自己熟悉生活的回忆,使学生有了亲切感,孩子们记忆闸门被打开了:奶奶天天早起给我烧

  • 金鱼的秘密——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如今,素质教育的推行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的应试教育已不再是教育的主流。而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重要的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立足课堂、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生动、活泼、实用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 二、活动背景 五年级上册教科书指出: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