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接近学习起点——尊重儿童

接近学习起点——尊重儿童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4

《接近学习起点——尊重儿童》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永远应该贴近学生学的起点。而学的起点往往与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基于起点的教学,就有了低就、接近、高攀这三种不同的层次。教师的智慧,在于能否准确把握,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
一、低就学习起点——走近儿童
二年级有一个《认识角》的课例,为了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我布置前置作业“找找生活中的角”,全班学生都想到了三角板。对于三角板上的角,大家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图1 图2 图3
针对学生这一起点,我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特征后增加了如下设计:
(1)刚才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特征,再看三角板,你还认为三角板就是一个角吗?为什么?
(感受三角形是一个围起来的图形,而角只有2条边,无法围起来,所以不是“角”。)
(2)三角板上有没有角?如果有,在哪里?
(从实物中抽象出3个角。引导学生感悟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出发的两条边组成的图形”,和它的开口方向、边的长短都没有关系。)



(3)观察三角板中的三个角,你还有什么发现?
(故意把角的边画得长短不一,给学生造成视觉误差;有实物作为视觉经验,学生看出下面2个角是一样大的。由此产生认识上的矛盾并引发出角的大小比较,产生“重合比较”的需要,凸显了“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教学难点。)
在这个课例中,学生把实物与抽象的几何图形混为一谈,这在低年级学生身上是经常能看到的。很多学习素材往往就是这样: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蕴含了数学的影子,但这个影子并不等同于数学。生活中的实物,是学生的学习起点,而数学知识必须在此基础上加以抽象,需要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两者之间的联系,能成为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走近儿童熟悉的生活世界,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由此展开探索与思考,逐步接近数学的本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是一种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肯定,有利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视角寻找、思考、甄别,逐步健全对数学的认识。
二、接近学习起点——尊重儿童
四年级教学《认识平行》,课前让学生尝试画平行线,很多学生画出了形如“=”的两条直线。为什么会如此“不约而同”?
“平行”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实例,比如练习本上的横条、直尺上对应的两边等。所以,与学生已有经验接近的平行线实例就是“=”。调查了孩子们的想法,他们主要是基于以下的思考:
1.“平行线”是对称的,所以应该画得一样长。
2.平时看到的都是“横”的线。
3. 两条直线只要没有“碰”到就是平行关系。
4. 先画一条边,看看差不多宽,再画另一条边,很容易画。
这些想法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起点,它们与数学上的要求已经很接近了,教学就应该从这里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1.生活中能用眼睛看见的,一律都是线段;直线仅仅存在于想象中。所以,之前认识直线时,不仅要注意线段与直线画法的区别,更要让学生充分想象“无限延长”,为本课认识平行线打好基础。
2.学生习惯画“横”的线,但“横线”并不是它的本质特征,所以,老师在示范的时候要抓住概念的核心思想,而不仅仅是从形式上去理解,要注意“去表象”。
3. “碰到”或是“没碰到”不能只凭“看到”。因为直线具有无限延长的可能,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去延长;只要两线之间的距离不等,就必将会在延长后的某处相交,也就不平行了。所以,平行又可以理解为两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宽度差不多”是对平行线最朴素、最有价值的想法。所以,老师千万别以传统的“一画、二靠、三移、四画”来束缚孩子。一方面要洞悉孩子的想法,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要提供反例,让孩子亲眼看到“直接画”后产生较为明显的误差,以此来促使学生寻找新的可靠的方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平行线”。
4.相比“不相交”与“距离处处相等”,究竟哪个才是最有价值的判断依据?这就需要“同一平面”这一前提条件。很多时候都有一些默认条件,比如“所有的半径都相等”默认的前提“等圆”,如果一定要加上前提,反而会觉得矫情。但在平行线这一课里,就是要让学生区别“同一平面”与“不同平面”。在二维的数学经验里强调三维的空间,教师要意识到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所以,需要多借鉴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数学与儿童真实的学习起点近些、再近些。
用“=”表现平行线的图像特征,这是学生最直接的反应,这就是学生的起点,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的利用,这是一种对儿童原有认知的尊重。尊重,会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致。教学时,应从此处出发,由表及里,既顺应学生的起点,更尊重数学,努力挖掘其最根本的内核,找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正确建构相关概念。
三、“高攀”学习起点——发展儿童
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已经“懂了”、“会了”的现象,感觉学生的学习起点很高了,那这时的教学又该如何开展?
什么是圆柱?一年级的孩子已经会辨认,生活中随处可见圆柱的实物,用长方形纸随便一卷就可以变出一个圆柱,……。在六年级学生的眼里,圆柱是“早就知道”的东西。为了不仅从知识层面,更是从方法层面发展儿童,我采用了另一种教学方式。
1.师示范(长方形小旗):这是一个——长方形,你能用它变出一个圆柱吗?(交流后用课件演示其旋转的完整过程。)
[六人小组,每组发一个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课件出示3个不同规格的长方形:3×10,6×10,3×20(厘米)。]
小组讨论:桌上的圆柱可以用哪个长方形旋转得到?为什么?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长方形那组3厘米的边旋转时是圆柱底面的半径,长方形那组10厘米的边是圆柱的高,所以选择3×10这个长方形。(见图1)

2.还是这个长方形,能不能得到不同的圆柱呢?学生交流想法后演示图2。



思考:为什么同一个长方形,却得到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圆柱?
发现:绕不一样的边旋转,得到圆柱的半径和高不一样,所以圆柱大小不一样。也就是说,决定圆柱大小的条件就是“半径”和“高”。
3.想象:用6×10这个长方形分别可以旋转出来怎样大的圆柱?想象,再观看演示,和你想的一样吗?
……
结束全课:(画面回到最初的长方形)看到这个长方形,你现在能想到什么?(生:圆柱体)演示:通过前后平移,得到了一个长方体。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的发现都是伴随着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动态演示中生成、在想象中不断完善。每一个环节都有出人意料之处:平面的长方形旋转出了立体的圆柱;同一个长方形旋转出大小不同的圆柱;以为长方形只能旋转出圆柱,却通过平移变出了长方体;……。认识圆柱,看似在学生已经都会的学习起点上,是一种“高攀”,但设计的独特与深刻,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思维不断的走向深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总有一部分孩子在课前就认为“我已经会了”,这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做好,却很不容易。这不仅需要教师明白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更需要清楚要把学生引向哪里去。数学学习比较理想的路径就是借助旧知来认识新知,这样既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互相印证了特征,达到优化认知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敏锐的捕捉儿童学的起点,并和课标要求相对照,寻找之间的平衡;不管是低就、接近还是高攀,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方法、培养数学思想。
相关阅读
推荐
  • 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数形相结合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建立合理而又迅速的思维结构的有效工具,是数学知识、技能转化为数学能力的纽带。朱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数形结合这一途径,使学生较为清晰地将知识点的理解,并掌握。 从网上学习到:数与形是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数学研究的两类基本对象。在小学阶段数主要指整数、小数、分数,属于数学抽象思维范畴,是人的左脑思维的产物。而形主要指几何图形,属于形象思维范畴,是人的右脑思维的产物,数形结合使人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思维功能,相互依存、彼此激发,全面、协调、深入地发展人的思维能力。 朱

  • “找规律填数”的案例反思

    找规律是数学中一个较大的范畴,也是一个难点,要学生找准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评价。如若教师自身带有不确定性,则很难有精彩的课堂。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找规律填数的案例: 1 6 5 7 () () 2 12 10 () 20 () 在学生找出规律:上面的数乘2等于下面的数,下面的数除以2等于上面的数。以后,有学生提出了最后一组上下括号都可以填0,又有学生进行了反驳。教师对于0这种特殊情况备课时并没有作好预设,因此课堂上思维盲目的跟着学生走,无法发挥课堂指导者的作用,另外教师自身对教材理

  • 教学方法:20以内加减法

    计算题是比较枯燥的,但是计算题又是数学中最基础的题目,是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知识技能。因此我在课堂上尽量将枯燥,难懂的计算用游戏或是比赛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我鼓励他们用多种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竖式法,记大数的方法等等,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只要学生能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就要给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同时我还认为改错也是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出示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分析错在那里,多做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会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感知上的理解,少犯类似错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后记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从例1的猜测到例2的尝试,再到例3的验证,通过自己实践及小组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教学。这几个环节中,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努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2.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将转化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体现。转化方法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本课的重

  • 小议绿色指标测试

    今天学校举行了小学生学习绿色水平能力测试,我监考了数学一

  • “百节好课”小学数学展示活动的一些思考

    周五,我有幸到鹿河小学观摩了太仓市第二届百节好课(小学)数学展示活动,听了李华老师的《找规律》和顾维亚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两节数学课,虽然这两节都是老生常谈的课了,但两位老师都上出了各自的不同风格,给了我很多地思考,让我这已落后的思想有了新的碰撞火花: 李老师的《找规律》摒弃了教材上的例子,让学生先自主操作,将手中的4绿4黄的圆片有规律地摆成一列,以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例子引入新课,课上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实现生帮生的美德,当然学生自主表达也是小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当然,这里老师应该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说,

  • 追寻数学本质中凸显“数学味”——评金老师的“抽屉原理”

    很多年前,听说过抽屉原理这个奥数知识,从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去研究,真不知怎么上这个内容。所以这次听抽屉原理很盼望,听后确实学到了很多。金老师的课真是节好课,因为这节课是原生态的,充满数学味的课;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数学本质。 抽屉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金老师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时着眼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操作

  • 智慧的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真观摩了本校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趣味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 静待花开的数学课堂 刘佩珠老师的课匠心独运,简约而不简单。在学生质疑时,在学生反问时,在学生思考时,她总是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时机,启发学生的智慧,看似安静,静待花开。儿童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

  •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追求有效性研究为方向,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开展研究课评奖及各类论坛为载体,以开展网络研讨活动为智力支持,以一样的平台不一样的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内涵。 二、研究主题:探索有效的数学课堂,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 三、活动重点和方法: 1、组织第一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奖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学员的课堂教学水平。拟设:金奖2个,银奖4个,铜奖4个。 组织方法:上半年初赛,全组25名学员分5个小组,每组人员由学员抽签确定,共分5天完成初赛,每天上5节赛课,每人上一节,每个小组的前2名进入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