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趣味造型”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趣味造型”

更新时间:2014-07-22 06:54:32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趣味造型”》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以往在我们开展的美术游戏中,还存在着幼儿只是根据教师预设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反复操作,而非自发创造、表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的高控制。怎么改进?我们认为从调整材料入手。于是,我们以美术游戏“趣味造型”为载体对游戏材料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趣味造型”游戏的主要玩法是让孩子使用不同材料进行组合造型,创造出立体的事物形状,然后用白胶或玻璃胶将这些固定在底板上,接着拿一张锡纸,将哑光的一面朝上覆盖在立体物上,用手指轻轻地沿着凹凸的造型按压出其轮廓线,再用黑色炫彩棒轻轻地在上面涂色,这样整幅作品就完成了。
      确定游戏的内容和玩法后,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材料的投放,教师们普遍认为,游戏材料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同时要能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效果,最好是孩子自己可以搜集到的材料,这样更能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如废旧的塑料小玩具,各类豆子、瓶盖、纽扣、扭扭棒等。于是,前期我们先投放了上述材料,教师们则分别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我们发现,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较高,构思、造型都还不错,但似乎无法较好地凸显凹凸的立体效果。另外,孩子带来的小的塑料玩具由于其外形不规则,所以孩子要按照自己的想象固定在底板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创造。
      由此可见,我们前期投放的材料不够完善,于是我们针对观察到的孩子的游戏行为对材料作了具体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无法凸显立体效果关键在于提供的材料大都体积较小。像瓶盖、吸管等更适用于添加细节,而要凸显整体效果还需投放体积稍大的材料,如大的塑料积木、纸板等。豆子类材料过于细小,孩子操作不便,也无法较好地凸显立体效果。扭扭棒虽然能任意造型,但因为过软且单薄,立体效果不明显,而且用锡纸按压操作时有一定的难度。而孩子自带的小的塑料玩具由于形状不规则或凹凸面过多,导致孩子在操作时会有一定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另外,我们还认识到,美术游戏中孩子操作材料的过程是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是不断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投放的材料应该是低结构的,使游戏过程和结果的开放度更高,有利于发挥孩子的创造力。由此有的教师提出可以投放报纸,让孩子通过团、揉、捏、卷等方式进行造型,以凸显立体感;有的教师提出可以提供不同形状的纸板,让孩子通过剪、撕、折等进行造型。最后我们将游戏材料作如下调整:取消豆子类、孩子自带的小的塑料玩具和扭扭棒等材料,增加报纸、不同形状的纸板、大塑料积木(半圆形、方形)等。
      接下来,大家又分头进一步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有一位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进入游戏区域,立刻拿起报纸团捏成两座假山,然后固定在底板上,又拿起一块不规则的纸板把它剪成长方形,固定在两座“假山”之间,他边操作边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在两座山峰间架了一座大桥。”
      通过再次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我们发现孩子在选择材料上目的性增强了,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在造型过程中也能关注到局部和细节。我们还发现孩子大多喜欢使用圆形、方形等材料来造型,另外,由于提供的纸板过于单薄,锡纸按压出的立体感不明显。于是,我们再次调整了材料:增加了常见几何图形的数量,增加了纸板的厚度,再增加不同大小的泡沫半球、粗细不一的吸管、中小型纸盒等。
      孩子对材料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为操作水平的提高而变化。因此,我们会针对孩子的兴趣、实际操作水平不断调整材料。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能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保持探索和创造的热情。
      通过对美术游戏“趣味造型”材料的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从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投放低结构、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并适时调整,才能真正推动材料与孩子互动,给孩子充分选择、探索的机会以及自主创造和表达的空间。
编辑:cicy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有趣的萝卜》对整体教学活动的评价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萝卜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萝卜在农村菜场等地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白萝卜、胡萝卜、一点红、绿萝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它营养丰富,吃法繁多。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1.选材活动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弥足了我们自己对萝卜知识的认识。 2.活动的核心价值:看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大班社会、语言活动《方脸和圆脸》课后反思

    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容易形成定势。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不仅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于是,今天我开展了一个语言教学活动《方脸和圆脸》。首先我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挂图,激发幼儿的兴趣: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户人家住着谁?老公公和老婆婆长的怎么样?然后我完整的讲述故事第一遍,请小朋友讨论: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各喜欢什么东西?故事熟悉后我逐副出

  • 招揽生意的新招——分享型评价案例

    一、案例简介:花仙子美发屋开张以来生意一直不错,今天小婷和成成两个孩子选择了这个区担当了发型师这个角色,两位发型师一开张就做好了准备,选好了各自使用的工具(剪刀、吹风机),并吆喝着谁来理发,可是没有客人上门,过了一会儿两人就失去了耐心,不再吆喝招揽生意了,只顾自己玩了起来、、、、、、 对此现象,开展了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利用其他的时间组织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了广告牌、绘画了广告宣传纸,还制作了发型书等丰富了美发屋的内容,花仙子美发屋的生意又红火了。 二、讲评过程 我发现这个情况后没有直接去帮助孩子解决,而是将

  • 大班科学防身绝招反思

    第一次的教学活动是在情景中引导幼儿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了解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为主要形式,活动一开始由故事导入,幼儿在故事中初步了解动物的防身绝招中的一种隐身,通过生动的教具,幼儿很快了解了隐身的意思,但是我在这一环节没有突出动物在什么时候会使用隐身,小结时候的语言也不够精炼、规范,没有给幼儿一个科学的定义,在第二环节之前缺少了对于防身绝招的定义。第二环节是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图片,情景式地与幼儿进行互动了解动物的防身绝招,整个过程进行得比较快,虽然幼儿很喜欢,但是活动过程比较混乱没有层次性。最后一个环节是

  • 大班写生画的观摩组织活动反思

    第一次组织大班写生画的观摩组织活动,由年轻的陈老师开课,内容是《幼儿园一角》,是一节户外实景的线描写生画。活动的重点是用多重遮挡的表现方式表现幼儿园一个景点的状态。这一活动是在班级小朋友有遮挡绘画的基础及外景写生的基础上开展的。大班孩子对于遮挡还是能理解,就像小朋友在课堂上解释的后面的物体被前面的物体挡住一部分,这一部分是看不到的,不用画。如何画呢?这时的陈老师没有演示,其理由是不能有示范,这样限制孩子们的创作,还是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创作。从完成的作品中看,多重遮挡的实景没有在孩子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部分孩

  • 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区域活动记录表

    班级月亮班教师周曼荣时间第十四周观察重点:兵乓球转起来:尝试让乒乓球转起来的方法,并控制转的方向、速度。 情况记录 新投放的材料乒乓球转起来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来探索。孩子们发现塑料托盘里的水不能加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则乒乓球都转不起来。周鑫煜先拿了一个半球形的乒乓球放进托盘,加了点水,晃动托盘之后,乒乓球转了起来,朝着低的方向移动。玩了几次之后,他换了一个小一点的,转动托盘,发现小的也转了起来。我说:你用了两个乒乓球,有什么发现吗?两个乒乓球都能转起来。恩,那他们转的一样快吗?恩,都很快。我说:怎么才能知道

  • 观察情况记录与分析——帮助孩子安静午睡

    观察目的:在午睡时引导鱼儿安静睡觉,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观察情况记录与分析:片段:午睡时间又到了,今天我把鱼儿的床调到了靠墙的单独别的床位上,并跟她都进行了谈话,承诺到今天老师会一直在旁边陪着你睡觉,如果你能安静闭眼睡觉,那么待会会奖励一个漂亮的粘粘纸。鱼儿努力的点点头。躺在床上,她的眼睛又睁着东张西望,我走过去,请她轻轻的闭上眼睛。 她闭了一会,不自觉地睁开眼睛瞄瞄我,发现我正在看着她,她就马上闭起眼睛,又过了一会,她的眼睛又睁开来,看到我对我说手指头又痒了,要求我帮她挠,并保证,给她挠了她就会乖乖睡

  • 美工区案例:让男孩子的小手舞起来

    作者: 嘉定菊园幼儿园 郁琼 本学期开始班级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采用了预约制,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和统计,我发现每天主动预约去美工区的孩子中,女孩和男孩的比例基本是7:1,说明男孩们都不太愿意到美工区来。而美工区活动是为一个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作美的小天地,亦是幼儿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锻炼幼儿动手(剪纸、折纸、涂色、绘画等)能力的好地方,也是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眼看着班里女孩子们的手越来越巧了,而男孩子们则越来越排斥需要耐心、需要动手、需要作出美感的美工区时,我下定决心尝试让男孩子的小手也能舞动起来。 首

  • 地摊式种子拼贴活动反思

    在亲自然餐后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拾落叶、赏菊、种植等活动,孩子们都乐在其中。在近阶段我又根据行事历上安排的内容,让孩子们进行了地摊式的种子拼贴活动。 种子是孩子们较熟悉的,如圆溜溜的黄豆、又黑又细的芝麻、大而扁的豇豆、红艳艳的赤豆等。这些琳琅满目、颜色各异的种子汇集在一起,就已给孩子们带来了欢喜。 第一次地摊式活动是在让孩子们猜一猜怎样与种子互动中导入的,当来到阳光明媚的户外,孩子们一眼就看到了塑胶场地上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拼贴材料时,孩子们都高兴地叫了起来。活动中,我放手让他们进行自由选伴自由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