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农村幼儿园教育专题
农村幼儿园多元化乡土美术活动的艺术价值

农村幼儿园多元化乡土美术活动的艺术价值

更新时间:2014-07-21 06:36:40

《农村幼儿园多元化乡土美术活动的艺术价值》可能是您在寻找农村幼儿园教育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内容摘要】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艺术是幼儿本真的生命活动,在幼儿的世界里,艺术活动就象他们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最为初始、最为本真、充分自由的生命活动,是幼儿生命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了实现多元化乡土美术活动的现实条件。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充满游戏性的,幼儿美术技能的习得是应该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的。追求快乐而有效的美术活动,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潜在的教育功效。本文拟从:(一)多彩乡土环境,营造艺术氛围;(二)多种美术活动,享受艺术情趣;(三)多样材料、工具,活跃艺术空间;(四)多姿艺术世界,历炼生命成长”四方面来阐述多元化乡土美术活动的艺术价值。只有大力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开创农村美术教学的艺术特色,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实现幼儿最本真的生命成长。

【关键词】多元化;环境;资源;乡土美术;艺术价值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幼儿艺术是幼儿本真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没有功利性,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需要的满足。在幼儿的世界里,艺术活动就象他们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最为初始、最为本真、充分自由的生命活动,是幼儿生命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多元化乡土美术教学就是引导幼儿利用乡土资源,选择多种乡土材料,运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实施多元美术教学,达到提升幼儿美术素养的目的而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我们挖掘乡土资源,创设乡土艺术环境,营造艺术氛围,拓展幼儿艺术领域教学空间,引领孩子走进乡土艺术的世界,享受艺术情趣。

一、多彩乡土环境,营造艺术氛围。

创设具有乡土特色的艺术环境,使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幼儿美术学习的园地,这是我们开展乡土美术教育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力求让每一个墙角、每一条走廊都显现出教育的功能,产生“润物细无声”之效应。1、装扮公共大环境,显现乡土艺术美。

幼儿园的乡土环境创设是艺术氛围营造的一条重要途径。走进我们幼儿园,就会被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所感染,各种农村周遍田野里生长出来的自然物材料在幼儿园的某一角落展现着它们的风姿,成为幼儿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的墙饰以变化多样、贴近孩子为特点,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和教育。在幼儿园墙面环境布置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收集幼儿熟悉的稻谷、麦秸、种子、芦苇、竹竿等物品进行美化装饰,竹子做的画筐既结实又利于更换幼儿作品;粗糙、破旧的麻袋上画上抽象画,融现代与古老艺术于一体;竹帘上的布贴画,展现着古朴美;楼道内,芦苇编织的篱笆上爬着稻草绕成的蜗牛,挂着网袋做的西瓜,生动而有童趣。我们力求让墙面散发出浓浓的乡土特色,使孩子们在艺术的环境里受熏陶。

门厅里

西甜瓜是新仓的特产,瓜乡的娃娃爱种瓜。将草绳涂成绿绿的西瓜藤,蜿蜒匍匐在门厅的瓷砖上,再贴上孩子们图画的瓜叶,挂上用纸团网袋做成的西瓜,一片西瓜地长势旺盛。门厅的另一边是把芦苇的枝杆交叉摆放成农家种植园的篱笆,用稻草编辫,绕几圈画上眼睛就变出几只小蜗牛来。小蜗牛到草地里来凑热闹了,此情此景向孩子们展现出了一副农家小院的优美图画。

楼道边

篾席画。将农家用剩的废旧篾席剪成菱形方块。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浓彩在篾席上作画,用彩绳串连,下部挂上穗子,悬挂于楼道的转角处。

罐头画。农家以往用来腌菜或存放物品的罐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被废弃的比较多,有的被丢在角角落落里积了很多灰尘。我们从幼儿家庭中收集来,洗净檫干后画上各种图案花纹,再简单随意地插上几枝芦苇花、竹子花、狗尾巴草就成了一幅幅盆景画。麻袋画。在各班教室间隔地方的墙壁上是麻袋画系列。将一个麻布袋一分为二,上边卷边串一竹竿,两边系线用来悬挂,下边抽掉约10公分的麻线成挂絮,中间用来作画。孩子们在麻袋布上作画一般用比较浓重的颜色,绘画的图案大多为农民画。

土布装饰画。选择一些零布料,幼儿根据布的不同形状随意拼贴,构造出奇特的图案,有运动的人、活动的小动物等,最后装入镜框内挂于过道的墙壁上。

●廊顶下

草垫挂饰。草垫一般取于农村集镇上放在蒸笼里的用席草制成的比较轻巧的圆盘。幼儿作画时可以照着草垫上一圈圈的藤纹涂色,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图画出其他的图纹,最后挂上穗子悬挂于廊顶等处。

竹篮挂饰。将竹篮涂成红色,四面贴上剪纸图案,底部四角或中间挂上穗子。垂挂在廊顶下就如一个个灯笼,白色的剪纸图案在红色底纹的衬托下显得古朴而祥和。

一点装饰、一件挂饰、一幅壁画为单板的楼道、走廊增添一抹色彩,使幼儿园充满着艺术的生命和活力,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度成为幼儿的艺术观赏点,打开幼儿艺术想象的空间。

2、美化班级小环境,增色艺术小天地。

活动室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能经常广泛地影响和教育幼儿。把芦苇花插在描绘着各种图案的酒瓶里成了插花艺术品;拔一根狗尾巴草插在牛奶罐里就美了一方窗台。金秋十月,当一些农作物成熟的时候,我们发动孩子带一些农作物或蔬菜,如把稻草装扮成稻草娃娃,把它摆放在教室门口,让它们每天都微笑着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还有把各种各样的蔬菜利用贴画的形式装扮成蔬菜娃娃,放在展览区,供幼儿与家长欣赏。

每一个主题的开展都需要一些操作材料,教师们就地取材,以简便易得为原则。因此很多乡土材料被运用到了主题活动中。教师们自编了布网,固定于墙面,上面展示着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的作品。这样不仅美观而且便于更换。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一次次的手工作品,一幅幅得意之作都成为孩子们每天关注的热点,还常常能听到孩子们和老师共同合作时欢快的笑声。3、丰富区域、自然角,提供艺术操作场。

选择一些易种的农作物和植物移植到自然角中,很多植物站立的姿态就是一副自然图画。有的则将爬藤的植物种在走廊的栏杆旁,孩子们每天给花草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些都为幼儿日后的绘画积累经验。

各班有乡土美术活动材料的区域设置,如印染区、泥工区、拼贴区、造型艺术区等。幼儿用野芝麻果印太阳花;用青菜梗印玫瑰花;用芦苇花在橡皮泥上印画成化石;用竹子不同的形状印出形态各异的小动物;用藕印蝴蝶;用青椒印出月季花;或让幼儿在番薯、土豆上刻出花纹然后再印;在瓦片上、竹筒上、鸡蛋壳上作画等等。丰富的乡土材料给幼儿的区域活动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孩子们学会了抓住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加工改造,塑造出各种充满稚气的儿童化意想派蔬菜艺术作品,打开幼儿艺术创造想象的空间。

二、多种美术活动,享受艺术情趣。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充满游戏性的,幼儿美术技能的培养应该走出单一的以绘画为主的美术活动形式,追求快乐而有效的美术教学,这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具有潜在的教育功效。把具有乡土地方色彩的美术素材运用到主题活动中,使幼儿园美术活动更接近生活,更能够引起幼儿艺术创作的情感共鸣。

1、主题教学活动,融入乡土艺术。

以新仓地方资源为艺术课程内容来源,从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出发,以主题探索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让幼儿走进乡土,享受艺术。我们将自然界中显现出来的多种资源运用到主题教学之中,把野菜运用到《大自然的语言》主题活动中,进行野菜艺术创作——野菜粘贴画,幼儿的作品有孔雀、大树、花瓶等。

在《我是小小艺术家》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农植物材料进行美术印染活动,教师们根据孩子的艺术表现兴趣设计相应的艺术活动。开辟了艺术领域课程,每位教师设计乡土美术活动教案,并通过教研组研讨,完善活动方案,生成的活动有小班《稻草刷点画》、《多彩的太阳花》等;中班《稻草娃娃》、《蔬菜印画》、《木屑画》等;大班《有趣的稻草画》、《种子镶嵌画》、《花满枝头》、《番薯印章》等。2、艺术周活动,体验创美乐趣。

以艺术周的活动形式来开展乡土美术活动是幼儿学习美术的一个有利时机,我们把艺术周放在农村蔬菜瓜果成熟的秋冬季节。形态各异的土豆、番薯、萝卜、芋艿在孩子的眼里是可以塑造的艺术品。它们为艺术周活动的开展频添了无穷的乐趣。孩子们用青菜梗、青椒印画,一朵朵娇艳的玫瑰花盛开;各种种子积聚一起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用稻草刷点画,稻谷晒满场,稻谷装满框,表现出农村丰收的景象;用枯树枝和彩色塑料袋让冬天的枝头开满鲜花……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用双手创造着美丽。随着一个个活动的完成,一件件艺术作品从幼儿的手中创造出来了,小、中、大三个年级分别用幼儿的艺术作品布置了艺术角和艺术长廊。我们看到了幼儿进行艺术构造活动的快乐和幼儿艺术才能的展现。乡土美术活动让孩子在艺术的领域里尽情地邀游,享受着艺术带来的快乐情趣。

三、多样材料、工具,活跃艺术空间。

美术活动是一种操作活动,是以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幼儿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需要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和加工,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为了更好地落实《纲要》精神和“创造”的教育宗旨,扩充幼儿园现行的美术活动的材料种类,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独特优势的需要,我们探索能使儿童的创造力可以自然流露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提供充分操作的机会。

美术活动需要很多材料,除了油画棒、纸张、彩泥这些常规材料外,我们挖掘、利用、改造一些乡土资源,使其成为可利用的美术工具材料,供幼儿操作和加工制作。

1、原生资源的有效采集,激活幼儿美术潜在细胞。

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自然物资源,野花野草、落叶枯枝、泥土竹子、土菜瓜果等都可以用来作为幼儿进行艺术创造的原材料,很多可拿来就用。●原生资源运用例举:

芦苇——是新仓的一种野生植物,在野外的沟岸上随处可见,勾勒出沟岸边的一片自然风景。也有成片的芦苇塘,当芦花飘絮的时候,芦苇塘是一副朦胧的图画。是孩子们绘画、印画的素材。未成熟的芦穗割来插在瓶子里、罐子里就是一件件艺术品,而且随着水分的日夜蒸发,芦穗自然干缩但不会脱落,这样简单已成的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立在墙角的芦苇杆是孩子展示作品的地方,孩子们随时把自己制作成的艺术品挂到上面,如爱心挂件、会上图案的小盒子,还有各种喜糖袋、小礼品袋、盒子等。

石子沙土——把石子镶嵌在沙土里进行沙地画;用废旧的水笔芯杆或者枯树枝在沙地里作画,这是一张用不完的“画纸”,孩子可以反复在沙地里练习作画(在泥地里作画方法相同);也可以从砂矿里取沙土,然后在一块平面上通过撒的方式作画,等等。

落叶枯枝——直接用落叶粘贴,幼儿根据树叶的形状、大小发挥各自奇特的想象,粘贴出金鱼、公鸡、小兔等;折几段长短不一的枯树枝,用各色废旧塑料袋做成花。

土豆番薯——运用土豆、番薯的一些奇特外型进行艺术构造,将土豆番薯随意摆放、组合成图,激发创造思维。或者借助牙签将蔬菜瓜果连接组合成画。此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也可用嫩蚕豆来完成。

野花野草——这是最容易获得的,孩子们在来幼儿园的路上随手可得,蒲公英花、狗尾巴草在农村的田间地边到处都是。有时也有老师带领孩子到幼儿园门前的空地上去采摘,在采摘的过程中幼儿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他们很希望把这种美带进幼儿园,就把野花野草摘来插在竹筒或其他器皿里进行艺术插花。

……

2、再生资源的制作运用,展现幼儿美术创造才智。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幼儿园《纲要》明确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生活中各类再生资源种类繁多,它们本身就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我们为幼儿提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幼儿通过对半成品材料的加工改造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再生资源运用例举:

稻草粘贴画——稻草的再生利用1。将稻草晒干去壳。幼儿根据创作需要剪成长短不一的稻草段,进行拼搭或粘贴成房子、大树、塔等建筑物。或运用稻草扎稻草人,幼儿给稻草人进行装束等。

草绳卷画——稻草的再生利用2。发动家长用稻草搓绳,幼儿用草绳卷画,卷出的作品有毛毛虫、苹果、娃娃、花藤等。可以让全班幼儿全体参与共同来完成一幅大型画。活动选择的场地可以是操场,或活动室墙面。

番薯刻印画——番薯的再生利用。取长形的番薯切成两段,幼儿在番薯的横截面上刻图案,刻成印章,进行印画活动,训练刻印技能。

竹筒画——竹子的再生利用。将竹子锯成一节一节的竹管,幼儿用白色的丙烯颜料在上面画线条画,绘出的图案纯净透亮。可以做笔筒,或者插上几株花草便可成为艺术品。

泥塑、泥板刻画——泥土的再生利用。从地下3尺深处挖泥,经过药水消毒,掺水揉成软泥,供幼儿开展泥塑活动。待泥塑作品晾晒干后,在上面涂色作画,成各种泥塑作品。有新仓的茄子、西瓜;有各种小动物和水果造型;也有将泥压平成泥板,幼儿用废旧水笔芯在上面刻画,或将泥捏成手机或电脑,幼儿在上面刻出数字和键盘。

仿真鲜花——塑料袋的再生利用。教师在活动室的墙面上用废旧包装纸做好花树的枝干,用挂历纸剪好花形底座,幼儿用塑料袋撕一片片花瓣(注意撕花瓣的时候教给孩子一定的技巧,防止孩子拉直塑料袋,提醒幼儿用大拇指和食指捻住撕,就能撕出花瓣的形状,有的孩子撕出的花瓣形状各异,表现出不同品种的花样),接着孩子将撕好的花瓣一瓣瓣粘贴到花形底座上,即成仿真鲜花。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贴到墙面的花树上。幼儿制作的花朵形态各异、生动形象。

网兜鲜花——水果网兜的再生利用。将网兜的一端用线扎住,一端展开,涂上颜色便成鲜花。将花粘贴到草绳绕成的藤蔓上制作出一片美丽的花圃。

……

3、创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享受多元美术活动快乐。

《纲要》中指出,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是向传统的艺术教育挑战,建立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并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科学型的艺术教育。在生活中,适合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不仅仅局限于用彩笔和画纸,一根树枝,一节竹子、一把刷子都能成为幼儿的绘画工具。广阔的大自然和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存在着丰富的美术操作材料,经过加工就成为幼儿喜欢的美术创作工具,它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多元”教育价值。我们运用乡土材料制作美术操作工具。有的老师让幼儿将稻草绕成稻草螺,用于印烟花图案;有的老师尝试用旺仔牛奶罐制成刻刀工具,在番薯上刻出图形,制成蔬菜印章进行印画活动;有的用竹子,有的用蔬菜,还有的用土布,这些美术工具材料的运用,为幼儿创设了广阔的艺术活动空间,拓展了幼儿艺术活动领域。

四、多姿艺术世界,历炼生命成长。

在多姿多彩的乡土艺术世界里,孩子们发现着、感受着、创造着、快乐地成长着。实现生命最初、最本真的艺术活动,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开展多元化乡土美术活动所追求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1、走进乡土发现美,幼儿具有了观察的能力。

孩子学习绘画,不仅要学会表达,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育要是能让孩子随时感觉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那么,审美教育就成功了。《纲要》艺术领域目标第一条说:“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要求教师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我们带幼儿走进乡土生活世界,组织幼儿到野外郊游,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风景;我们带幼儿去参观新仓老街,观察古建筑所展现出来的古朴美;我们带幼儿参观农村的蔬菜瓜果大棚种植等等,这些都为孩子以后的绘画埋下了伏笔,激起幼儿美术表达的欲望。

2、立足乡土感受美,幼儿拥有了艺术的情怀。

《纲要》艺术领域目标第二条说:“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幼儿美术教育是源于美的教育,是简约的审美教育,幼儿表达性和情感性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可以得到提升。实施乡土美术教育,在于认识本土认识家乡的美术文化,开拓审美视野,唤起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美感情怀和艺术情操,从而使孩子拥有艺术的情怀。

在2009年“六一”节来临之际,我们结合建国60周年,组织幼儿进行60米主题长卷画,小班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涂鸦了一个个可爱的大西瓜;中班孩子以“新仓的农民新村”为主题画下了一幢幢新农村房子;而大班孩子们则用画笔描绘了新仓的农贸市场、老街的古宅和盐船河,孩子们的画大胆而放松,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培养了孩子的艺术情趣和能力。3、利用乡土创造美,幼儿习得了操作的技能。

幼儿美术教育是操作教育,没有操作就谈不上美术教育,而且幼儿愉悦性、体验性和技能习得都是在操作中获得的。

我们通过为孩子创设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色活动区域,让幼儿感受不同材质的作画效果。乡村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铸就了乡土艺术氛围的形成,乡村中的一片草地、一棵树,田野里的萝卜、青菜等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我们将一些原生资源、再生资源投入区域中,丰富的材料、有趣的玩法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尽情享受艺术操作的快乐,在玩耍中发展了美术表现表达的技能。

4、开发乡土拓展美,幼儿获得了素质的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它为幼儿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乃至幼儿的未来生活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使艺术和思想相结合,培养孩子健康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有效的启发,引起孩子对丰富生活的联想,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多元美术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营造艺术氛围,享受艺术情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老师们充分挖掘农村现有教育资源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利用各种乡土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孩子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想象着、创造着。多元化乡土美术教育的实施,乡土资源的多元运用,为农村美术教学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实现了特有的艺术教育价值。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之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少儿美术》等杂志

注:此文获平湖市2009年度名师论文二等奖
相关阅读
推荐
  • 利用民间棋类游戏,提高幼儿身心素质

    背景: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里,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这是孩子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丰富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自然的物品等都是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以一种资源为基点,挖掘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为我所用,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本学期,我们大二班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针对孩子的特点实施全面、和谐的园本课程取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开展了 利用民间棋类游戏,提高幼儿身心素质的园本探索实验活动。实践证明:开展棋类游戏,对于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社会

  • 乡土艺术周,让自己爱上乡村这种朴实的气息

    第13周,是我园的乡土艺术周,早在几周前,大家都已经开始讨论起应该以什么内容为题材,圆满的完成这周。13周已经逐渐接近尾声,我开始回顾起这个星期所做的工作,突然发现,我们这些可爱的老师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一件件的废品,剪剪裁裁,变成了摆设以及大环境或者各班区角所需要的材料,并且紧密结合了乡土这两个字,乡土来源于农村,坐落在满是朴实劳动人民的周围,我们把乡土很好的带进了生活。 从小在市区长大,所以从未体验过真正的农家乐,在仓幼这几个月来,我有了很多的第一次,很多的关于农村的生活常识与小经验,我常跟同事说

  • 走进生活,贴近乡土,感受艺术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陶先生的这套生活教育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说,让孩子走进生活,就是在教育孩子。同时,陈鹤琴也说过:幼儿与环境和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愈多,他的知识愈丰富,他的能力也愈充分。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称为到活的语言和思维的源头去旅行,认为大自然是一本世界上最美妙的书。他说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智慧的探索者,成为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同时我们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四条指出:幼

  • 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又是幼儿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幼儿常常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呢? 一、学会利用乡土资源,走本土化路线。 所谓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的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现在我们大力提倡用乡土资源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乡土资源来源于幼儿所生存的环境,是幼儿所熟悉的,是幼儿所乐意接受的事物,在此

  • 多措并举打造乡土特色园所

    寒亭区高里镇西南孙幼儿园 孙志红 寒亭区高里镇西南孙幼儿园创办于1993年,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316平方米。办学规模为5个班,在园幼儿200名,教职工1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在办园规模、办园经费及其设施设备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但农村又具有其独特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园认真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精神,端正办园思想,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提高,在创新中完善。积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活动,构建本

  •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农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的树林,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爬的、跑的、跳的、飞的小动物、小虫、小鸟,存在于他们的周围,这些都是孩子们的观察、发现和欢乐之源。农村的乡土文化,风土人情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开放、自然的活动场所和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料,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求,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充分体验农趣、童趣,为幼儿

  • 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及思考

    永寿县永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王静 我于2012年九月份调入永寿县永平镇中心幼儿园,该幼儿园地处乡镇中心区,是整个乡镇唯一所幼儿园。永平镇地处渭北高原东部,周围沟壑纵横,属于典型的山区,这里昼夜温差较大,村落较为分散,交通不便,和城市相比,这里的经济、教育都比较落后,当城市的人很早就开始流行胎教、早教的时候,我们农村的幼儿教育才刚刚起步。 自从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发以来,全国上下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概念,家长也对幼儿教育改变了原有的观念,不仅仅是看好孩子那么简单,经过不

  • 中班课题计划: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

    一、课题的提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纲要》中关于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中,还多次提到了诸如利用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等要求,这是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要求的具体体现。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人有意义,是自己当前想要了解和知道的东西和解决的问题,他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才能发现和感觉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

  • 浅思农村文化教育,领略农村文化

    最近在专业杂志上看到一篇有关结合农村特有的文化实践教育的文章,篇幅足足有四面之多,但确是写得很生动,很详细,那么感性,让我深有感触。文章中提到的养鸡、扎稻草人以及庞大的农作物南瓜都是农村中的文化,这个幼儿园里的家长们都自发地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有些家长甚至都没有接触过农村,但凭借着一股对孩子成长发展有益的想法,愿意抽空领略农村文化,带着孩子兴致勃勃地感受农村人的辛劳与朴实。 在文中,养鸡和扎稻草人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只读了一遍,却能回忆出个全过程。在我身处的小区的菜市场里,貌似已经见不到那些在街边贩卖小鸡仔小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