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
“玩”中学——谈图书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玩”中学——谈图书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更新时间:2015-12-28 16:15:58

《“玩”中学——谈图书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图书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到开放活动区时,孩子们总是显得又忙碌又快乐。我们班大部分孩子都爱去图书区。这不仅仅是图书区投放的阅读材料适合中班幼儿的心理,画面生动能够满足幼儿的猎奇欲望。更重要是,教师在这段开放的时间内,既成功担任了幼儿的解说员和指导员,又引导幼儿主动愉悦的配合,从而使幼儿深深地喜欢上了图书区。  
一.  师幼互动,制定区域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图书区域也有图书区域的规则。只是与一般规矩不同的是,我们的图书区域规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时,与孩子们一起商讨共同制定的。如:图书室里可以容纳多少个小朋友,小朋友应该怎样看书,应该怎样保护图书等。
 二. 师幼互动,丰富区域材料。                                                                           
 幼儿不识字,他们的读物也大多是:以画为主,文字为辅,图文并茂的图书。为及时丰富幼儿阅读材料,补充图书区域新鲜血液,我们在幼儿中间开展了一次“好书大家看”的活动。我们请小朋友把自己家最喜爱的书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共同分享。我班小朋友都十分积极的参加了这次活动,郑张弛小朋友就带来了7本书。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图书区域,使孩子们读到了更多更好的图书,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共同分享的乐趣。
 三. 因势利导,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1. 有时间就去看书,让孩子们主动,自由地进行阅读。
 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结合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并综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创设了自由宽松,温馨 ,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的选择阅读材料,主动的进行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幼儿在玩玩读读的愉快心境中的得到了知识和乐趣。
 2. 及时了解并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更新首要考虑的是幼儿的需要。考虑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询问幼儿需要哪些图书,材料,及时更新,丰富材料。老师要热情,及时地帮助孩子,讲解幼儿看不懂的故事。
  3. 图书坏了,我们一起来修补。
  为了培养孩子们爱护图书,保护图书的意识,我们在图书区设立了“图书小医院”。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如发现了图书破损了,我们就请他把破损的图书送到到“图书小医院”。我们再在周五和孩子们一起用胶水,订书钉等工具把破旧的图书修补好。在修补的同时,我们和孩子们讨论“我们该怎样爱护图书”,“图书应该怎样看”等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最后我们共同得出结论:“要轻轻翻书”;“一页一页的翻书”;“小朋友之间不争抢图书”;“图书看完后应放回原处”……慢慢地,孩子们破坏图书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4. 教师经常深入指导,多给幼儿讲故事。
在图书区,我们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小朋友今天想听什么故事呢”?每当这时候,孩子们都高兴地围坐在老师周围,听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正是这种轻松的亲子阅读式的阅读形式,打动并吸引着每一个孩子。
  阅读,是使幼儿能够尽快静下心来,投入,认知,感知世界的一种手段。师幼互动,共同丰富幼儿图书区域,制定区域活动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自我实现的需求,增强了幼儿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要性。同时,教师也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可以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更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获取幼儿的更大阅读兴趣和进步。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教反思:恰当地回应孩子

    阅读《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书中的细节描述是如此贴近教育教学生活的种种问题,犹如一面镜子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以书为鉴,书中的细节透视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剖析了细节背后所隐藏的积极或消极意义,尤其是从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语言和行为中挖掘出极易被忽略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使我受益非浅。 都说幼教工作者喜欢跟风,不从何时起,幼儿园不知不觉形成这样一个规定,只要幼儿回答对了某个问题,或是幼儿表现出某种好的行为,教师就会伸出大拇指,向这名幼儿说一声你真棒或你最棒,

  • 老师的一句话——例谈教师语言对幼儿身心的影响

    教学活动进行时,语言是老师与幼儿互动的媒介;游戏活动进行时,语言是老师与幼儿互动的媒介;生活活动进行时,语言是老师与幼儿互动的媒介。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老师的许多语言,往往都是固定思维模式下的无意识的语言,老师的一句话会给幼儿的身心带来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一句话带来的伤害 贝贝平时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今天他有进步,老师也很高兴,表扬道:今天,连贝贝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句话初听起来是在表扬孩子,但潜台词呢?在老师的心中贝贝已经被固定化地认为听课不认真,老师的表扬也在向其他孩子

  • 师幼互动 讲究实效——幼儿教师眼中的常态课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言,则是教而不思则罔,如果只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注重课堂教学的反思,作为老师就永远会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常态课的反思,常态课中呈现的问题才是最真实的课堂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立足本班孩子实际,寻求对策,这样的常态课才更有有效。常态课应该不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主要有以下三点: 1、研究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幼儿要有全面了解,才能有的放矢,教师的满腔热诚能换来幼儿的尊敬和信赖,有了这种关系学生能主动接

  • 如何利用午睡前后的时间来更好的和幼儿沟通

    开学以来,我渐渐地发现了一个和幼儿沟通的有利时机那就是午睡前后的时间。由于幼儿的自理能力不能很好的自我掌控,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把自已的衣服整理好,或者穿戴好。所以每次午睡前或者午睡起床后我都会花上一段时间来帮他们。慢慢地这段时间也成了我们相互沟通、说说悄悄话的时间。 老师快过来,我跟你说呀,这件衣服是我妈妈给我新买的。 真的啊,我看看。恩真漂亮,好了我把你的衣服放在被子旁边,陪你睡觉好吗?你可要快快入睡哦,不然衣服会不开心的。 恩。 看着孩子甜美的入睡我想你也一定会很欣慰把。 老师快过来我要睡觉了,看我睡

  • 浅析幼儿园师生间的沟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之一

    随着教育工作者对健康认识的日益全面,人们在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提高人的素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那种只重视幼儿生理卫生保健,忽视幼儿心理卫生保键、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培养的教育,致使幼儿在身体健壮,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缺乏同情心,情感淡漠,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而我们所说的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寻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发现,良好的师生间沟通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什么是师生间沟通?

  • 师生依恋情感的培养和研究

    依恋是幼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系,是人与生俱有的一种情感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走向独立。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尤其是我们寄宿制班的幼儿,他们离开了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进入了陌生的环境,接触到陌生的老师和同伴,最容易失去安全感。那么,如何让幼儿从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依恋,从而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就是我们正在着手研究的专题。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培养的。 一、 了解幼儿依恋情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

  • 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不仅是基本的教育观念问题,也是时时刻刻表现在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基本是强调教师的教。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多研究的是教师怎样教,较少研究学生怎样学。在师生关系上,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许多人冲破了传统的单一的观念和工作模式,在探讨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的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对现实中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对待,有不少人还坚持认为师生关系就是从属关系,教育应当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大一

  •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恰到好处的师幼互动是最重要的。当孩子活动时,教师就是孩子的最佳观众和听众,倾听孩子的交流,观察孩子的表现;当孩子对活动规则模糊和不清时,教师要耐心示范引导,帮孩子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当孩子在活动中兴趣减退或转移时,教师应成为孩子的玩伴,用激情感染孩子,激发孩子活动兴趣;当孩子遇支困难时,教师是孩子的合作者和支持者,为孩子搭建起通往成功的桥梁;当孩子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和鼓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发现更优化、更合理的操作方式,

  • 你会和孩子握手吗?

    蔡老师培训活动记录! 这时,蔡老师讲到了一个词幼儿 自主 性行为。 为了进一步地让我们体会什么是自主性,蔡老师设定一个情景:蔡老师做幼儿,请老师们与幼儿握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好笑,给大家一个想像空间,如果你是老师,怎样与坐在那里的孩子握手呢? 作妈妈的也要想一想哦,这可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够掌握这一点,以后遇到任何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想出来的方法都会不同的哦。 接着说与幼儿握手,几个老师上去与幼儿(蔡老师)握手,结果幼儿不理也不采,只顾自己啊啊叫和唱歌,我们在下面看的老师一边笑一边也在努力地想如何才能搞定这

点击查看更多